2021注册城乡规划师考试答案7篇

发布时间:2021-09-19
2021注册城乡规划师考试答案7篇

2021注册城乡规划师考试答案7篇 第1篇


雨水工程规划的雨水系统中,雨水口在平面上要保持适度的间距,布置在道路上的雨水口间距一般为( )m。

A.20~35
B.30~40
C.30~80
D.40~90

答案:C
解析:
雨水口的作用是收集地面雨水,在道路上、街区内等布置有雨水管渠的地方都需要设置雨水口。雨水口在平面上要保持适度的间距,布置在道路上的雨水口间距一般为30~80m;在竖向上要布置在便于汇水的低点。


下列选项中有关行政法渊源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是成文法国家,行政法渊源一般只限于成文法
B.宪法是我国的基础大法,在法律渊源体系中,《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效力,是制定法律的依据,是我国最高阶位的法源
C.我国港澳特别行政区使用的法律渊源有其特殊性,只适用于该特别行政区
D.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布的法律文件、行政机关与有关组织联合发布的文件等也是我国行政法的渊源

答案:B
解析:
B项,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在法律渊源体系中,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效力,是制定法律的依据,是我国最高阶位的法源。


城镇体系的组织结构演变相应经历了( )等。

A.低水平均衡阶段
B.极核发展阶段
C.稳定阶段
D.扩散阶段
E.高水平均衡阶段

答案:A,B,D,E
解析:
按社会发展阶段划分,城镇体系的演化和发展阶段可以分为:①前工业化阶段(农业社会),以规模小、职能单一、孤立分散的低水平均衡分布为特征;②工业化阶段,以中心城市发展、集聚为表征的高水平不均衡分布为特征;③工业化后期至后工业化阶段(信息社会),以中心城市扩散,各种类型城市区域(包括城市连绵区、城市群、城市带、城市综合体等等)的形成,各类城镇普遍发展,区域趋向于整体性城镇化的高水平均衡分布为特点。因此,简单地说,城镇体系的组织结构演变相应经历了低水平均衡阶段、极核发展阶段、扩散阶段和高水平均衡阶段等。


克里斯塔勒遵循( )原则,从最高级货物的最大销售距离的顺序开始,由上至下地建立起他的中心地体系。

A.收益均衡
B.超额利润最大化
C.超额利润最低化
D.利润最大化

答案:D
解析:
克里斯塔勒和廖什两人的学说均建立在假设的理想平原之上(后者假设的因素更多一些),因而都得出市场区的最佳形式是六边形。但是,最后形成的中心地模式不同。其原因在于:克里斯塔勒遵循“利润最大化”原则,从最高级货物的最大销售距离的顺序开始,由上至下地建立起他的中心地体系;而廖什则遵循“超额利润最低化”原则,从最低级货物的最小必需销售距离的顺序开始,由下至上地建立起他的中心地体系。


下列哪项表述不是伯吉斯城市土地利用同心圆模型的特征?( )

A.中央商务区是城市商业、社会和文化生活的焦点
B.在离中央商务区最近的过渡地带犯罪率最高
C.交通线对城市结构产生影响
D.符合人口迁居的侵入——演替原理

答案:C
解析:


2021注册城乡规划师考试答案7篇 第2篇


行政法律关系具体包括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的直接管理关系、宏观调控关系、服务关系、合作关系、指导关系、行政赔偿关系,以及( )。

A.国家法律实施机关与行政相对人对行政主体的实施关系
B.国家法律监督机关与行政相对人对行政主体的实施关系
C.国家法律实施机关与行政相对人对行政主体的监督关系
D.国家法律监督机关与行政相对人对行政主体的监督关系

答案:D
解析:
行政法律关系具体包括: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的直接管理关系、宏观调控关系、服务关系、合作关系、指导关系、行政赔偿关系,以及国家法律监督机关与行政相对人对行政主体的监督关系。


根据《城乡规划法》的规定,下列关于城乡规划的编制和审批程序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城市、镇重要地块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组织编制
B:乡规划、村庄规划由乡、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
C: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城市的总体规划,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报国务院审批
D:直辖市城市总体规划由直辖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后附审议意见及修改情况一并报送国务院审批

答案:A
解析:
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和镇人民政府可以组织编制重要地块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其他地区的建设性详细规划的编制主体是建设单位。


在“核心——边缘”理论中,核心与边缘的关系是指( )。

A.城市与乡村的关系
B.城市与区域的关系
C.具有创新变革能力的核心区与周围区域的关系
D.中心城市与非中心城市的关系

答案:B
解析:
城市发展的区域理论认为,城市是区域环境中的一个核心。无论将城市看作是一个地理空间、一个经济空间,还是一个社会空间,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始终是在与区域的相互作用过程中逐渐进行的,是整个地域环境的—个组成部分,是一定地域环境中的中心。城市始终都不是也不能脱离区域而孤立发展,城市是引领区域发展的核心,因而城市与区域相互关系和发展演进的规律是研究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比如生长极理论、核心——边缘理论、中心地理论等。


各级行政区都有一个行政中心,它是该行政区()的驻地。

A:权力机关
B:司法机关
C:人民政府
D:行政机关

答案:D
解析:
按行政地位划分城市:城市一般是较高层次行政机关的驻地,因此有些国家以行政地位作为划分城市的标准。


以下属于乡村公益事业的是( ).

A.乡村公路与道路交通设施建设
B.乡村自来水生产建设
C.乡村社会福利与保障设施
D.乡村防灾减灾设施建设
E.乡村商业金融服务设施

答案:A,B,D
解析:
乡村公益事业建设系指直接或者间接地为乡村经济、社会活动和乡村居民生产、生活服务的公益公用事业建设。比如乡村公路与道路交通设施建设、乡村自来水生产建设、乡村电力供应系统建设、乡村信息与通信设施建设、乡村防灾减灾设施建设、乡村生产与生活供应系统建设等,也就是支持和维持乡村健康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


2021注册城乡规划师考试答案7篇 第3篇


在中国历史的过程中,城市的建设服务于王朝的对内统治与对外的拓展疆域,由此决定了当时城市选址的时期为(  )。

A:中国近现代时期
B:秦汉时期
C:唐宋时期
D:夏商周时期

答案:D
解析:
在夏商周三代时期,城市的建设服务于王朝的对内统治与对外的拓展疆域,由此决定了当时的城市选址。
了解中国古代社会和政治体制下城市的典型格局,其中重点为夏商周三代时期、秦汉时期、唐宋时期、元明清时期的重要内容。


城市性质的确定,可从两个方面去认识。一是( ),二是从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基本因素中研究、认识城市形成与发展的主导因素。

A.从城市在国民经济中所承担的职能方面去认识
B.从城市在区域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去认识
C.从城市本身发展条件和需要去认识
D.从城市的特点去认识

答案:A
解析:
城市性质的确定,可从两个方面去认识。一是从城市在国民经济中所承担的职能方面去认识,就是指一个城市在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城镇体系规划规定了区域内城镇的合理分布、城镇的职能分工和相应的规模,因此,城镇体系规划是确定城市性质的主要依据。城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对城市性质的确定,也有重要的作用。二是从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基本因素中去研究、认识城市形成与发展的主导因素。


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 137-90)的规定,下列关于城市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对于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中地多人少的城市,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但不得大于250 m2/人
B.城市居住用地18.0~28.0m2/人(其中采用I级用地标准的城市不得小于16.0m2/人)
C.城市道路广场建设用地7.0~15.0m2/人,绿地大于9.0m2/人(其中公共绿地大于7.0m2/人,对采用I级用地标准的城市不得小于5.0m2/人)
D.城市工业建设用地10.0~25.0m2/人(其中设有大中型工业项目的中、小工矿城市不宜大于30.0m2/人)

答案:A
解析:
对于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中地多人少的城市,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但不得大于150m2/人。


我国古代的长城始建于( )朝代。

A:春秋
B:战国
C:秦代
D:汉代

答案:A
解析:
我国古代的长城始建于春秋时代。春秋战国时各国为了互相防御,各在形势险要的地方修筑长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防御北方匈奴的入侵,于公元前214年将原秦、赵、燕三国北部长城连接起来,形成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


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规定,修建性详细规划成果包括( )。

A.规划说明书
B.规划图纸
C.规划文本
D.附件
E.图件

答案:A,B
解析: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第四十四条规定,修建性详细规划成果应当包括规划说明书、图纸。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应当包括规划文本、图件和附件。图件由图纸和图则两部分组成,规划说明、基础资料和研究报告收入附件。


2021注册城乡规划师考试答案7篇 第4篇


城市近期建设规划成果中,大中城市规划图纸比例为()

A:1:5000~1:20000
B:1:10000~1:25000
C:1:10000~1:20000
D:1:5000~1:10000

答案:B
解析:
规划图纸包括市域城镇布局现状图、城市现状图、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图、近期建设规划图、近期道路交通规划图、近期各项专业规划图。图纸比例为:大、中城市为1:10000~1:25000;小城市为1:5000~1:10000;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图的比例由编制部门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取得资质证书满2年后,可申请高一级别的城乡规划编制单位资质的是( )。

A.乙、丙级城市规划编制单位
B.乙级规划编制单位
C.丙级规划编制单位
D.甲、乙、丙级规划编制单位

答案:A
解析:
《城乡规划编制单位资质管理规定》第二十条规定,乙、丙级城乡规划编制单位取得资质证书满2年后,可申请高一级别的城乡规划编制单位资质。


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在一定意义上是源于( )的聚集效益,即生产力和各项物质要素在空间上高度聚集,相互作用而产生经济效益。

A:政治活动
B:生产活动
C:经济活动
D:文化活动

答案:C
解析:


根据《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历史文化街区应划定或可划定( )界线。

A.保护区
B.建设控制地带
C.文物古迹
D.地下文物埋藏区
E.环境协调区

答案:A,B,E
解析:
根据《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界线由内向外分为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和环境协调区三个圈层。在历史文化名城内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区,又称核心保护范围。


城市规划法规文件的纵面体系中所涉及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由下列哪四个层次的法规文件构成:①城市建设委员会制定的法规;②国家人大制定的法律;③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④省、市、自治区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制定的规章;⑤一般市、县和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答案:C
解析:
各级人大和政府按其立法权限所制定的法律、法规、规章,构成了城乡规划的纵向法规体系。具体而言,城乡规划的纵向法规体系包括《城乡规划法》,国务院颁布的有关实施城乡规划法的行政法规,国务院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和其与有关部门联合制度的关于城乡规划编制、审批、实施、修改、监督检查、法律责任等内容的部门规章,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较大的市所公布的关于实施城乡规划法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等。


2021注册城乡规划师考试答案7篇 第5篇


净空与限界的关系是

A.净空大于限界
B.净空等于界限
C.净空小于限界
D.不一定的关系

答案:C
解析:
净空加上安全距离即构成限界,因此,限界大于净空。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依据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要求,科学发展观指导方针的基本要求是()

A:统筹兼顾
B:全面发展
C:协调发展
D:近期发展
E:可持续发展

答案:B,C,E
解析: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关于对《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立法背景及其适用范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城市规划法》,该法适用于城市规划区同时包括广大农村地区
B.城乡二元化的规划管理体制适应快速发展的工业化和城镇化需要
C.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了《城乡规划法》
D.《城市规划法》贯彻了城乡统筹的原则,把乡规划和村庄规划纳入了城乡规划概念

答案:C
解析:
A项,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城市规划法》,该法适用于城市规划区,不包括广大农村地区(城市规划区内的村庄、集镇除外)。B项,由于城乡二元化的规划管理体制,使得城市和乡村之间在资源配置和空间布局上缺乏统筹协调,很难适应快速发展的工业化和城镇化需要。C项,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了《城乡规划法》。D项,《城市规划法》贯彻了城乡统筹的原则,把乡规划和村庄规划纳入了城乡规划概念,并对其规划编制组织、编制内容、编制程序等作出了明确规定。


经济基础理论认为,城市在最初的发展阶段的发展关键是()

A.工业
B.基础产业
C.产业集中化
D.产业综合化

答案:B
解析:
经济基础理论提出,在组成城市经济的种种要素中,城市的基础产业是城市经济力量的主体,它的发展是城市发展的关键。只有基础产业得到了发展,城市经济的整体才能得到发展。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城市燃气管网中( )是指具有中压和低压两个压力级制的城市地下管网系统。

A.一级管网系统
B.二级管网系统
C.三级管网系统
D.混合管网系统

答案:B
解析:
城市燃气管网按不同的压力级制分类,分为一级管网系统、二级管网系统、三级管网系统和混合管网系统等四类。其中,二级管网系统是指具有中压和低压两个压力级制的城市地下管网系统。


2021注册城乡规划师考试答案7篇 第6篇


《风景名胜区条例》中明确规定,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内容应当包括( )

A.风景名胜区的游客容量
B.禁止开发和限制开发的范围
C.风景名胜区的功能结构和空间布局
D.生态资源保护措施、重大建设项目布局、开发利用强度
E.风景资源能量的利用标准

答案:A,B,C,D
解析:
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应当包括:风景资源评价;生态资源保护措施、重大建设项目布局、开发利用强度;风景名胜区的功能结构和空间布局;禁止开发和限制开发的范围;风景名胜区的游客容量;有关专项规划。


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各社会阶层在城市中的居住分布是呈( )的,沿交通轴线延伸。

A:圆形
B:扇形
C:长方形
D:梯形

答案:B
解析:


一般行政行为的生效规则包括( )。

A.即时生效
B.自动生效
C.受领生效
D.告知生效
E.附条件生效

答案:A,C,D,E
解析:
行政行为的生效规则。一个行政行为成立后只有具备法定要件,才能生效。一般行政行为的生效规则是:即时生效;受领生效;告知生效。


我国的司法解释权由( )行使。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国务院
D: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

答案:D
解析:


下列关于城镇化率概念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城镇常住人口占城镇总人口的百分比
B.城镇流动人口占城镇总人口的百分比
C.城镇户籍人口占城镇总人口的百分比
D.城镇常住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百分比

答案:D
解析:
城镇化率(城镇化水平)通常用市人口和镇驻地聚集区人口占全部人口(人口数据均用常住人口而非户籍人口)的百分比来表示,用于反映人口向城市聚集的过程和聚集程度。一般用区域内城镇实体地域的人口数占总人口的百分比来表示区域城镇化水平。


2021注册城乡规划师考试答案7篇 第7篇


下列各项对生态规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规划是指按照生态学原理对区域的社会、经济、技术和生态环境进行全面综合规划,以便充分有效和科学地利用各种资源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B:生态规划是指在自然生态因子的相互依存、制约中,以自然、人类及生物所造成的生态系统的可能性和最大限度为基础,谋求最佳的自然资源利用方式
C:生态规划的概念是指生态学的土地利用规划
D:生态规划是用生态系统的观点合理布局和安排农、林、牧、副、渔业和工矿交通事业,以及住宅、行政和文化设施等,保证自然资源最适当的利用,保护环境,使生产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

答案:A,B,C,D
解析:
生态规划是用生态系统的观点合理布局和安排农、林、牧、副、渔业和工矿交通事业,以及住宅、行政和文化设施等,保证自然资源最适当的利用,保护环境,使生产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生态规划是指按照生态学原理对区域的社会、经济、技术和生态环境进行全面综合规划,以便充分有效和科学地利用各种资源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生态规划是指在自然生态因子的相互依存、制约中,以自然、人类及生物所造成的生态系统的可能性和最大限度为基础,谋求最佳的自然资源利用方式。生态规划是生态学的土地利用规划。


下列对于城市规划绿线、黄线、蓝线、紫线的划定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城市绿线在编制城镇体系规划时划定
B.城市黄线在制定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时划定
C.城市蓝线在编制城市规划时划定
D.城市紫线在编制城市规划时划定

答案:A
解析:
A选项,城市绿线在编制城镇体系规划时划定——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


下列说法中,不属于詹克斯归纳的后现代主义派的表现形式的是( )

A.从直接复古到变形装饰
B.形式随从功能
C.隐喻和玄学
D.新乡土派

答案:B
解析:
詹克斯为了使PM派有更明确的概念,归纳出六方面的表现形式:(1)从历史主义到新折中主义。倾向于借鉴历史遗产并赋予新意,以作为建筑艺术设计的准则,这是PM派的起点。(2)从直接复古到变形装饰。主要表现为在古代建筑风格的基础上进行装饰变形,以产生对传统的联系,又能表现时代感。(3)新乡土派。强调表现建筑的乡土特色,有当地居民的生活气息。(4)个性化十都市化一文脉主义。(5)隐喻和玄学,意为用象征主义的手法暗示建筑的内容或表达某种建筑意义。(6)后现代空间,是采用复杂的、含混的空间组合,它没有明确的界限,内外空间互相渗透,以表现层叠、省略与惊奇的效果。


图2-3-6所示为某市市区边缘地段拟建的一所18班小学,请指出该小学在选址和总平面布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答案:
解析:
1.小学选址不当,紧靠城市干道,且距铁路线太近。
2.小学教学楼不应超过4层。
3.主出人口不宜开向城市干道。
4.教室长边之间距离不应小于25 m。
5.教室的长边与运动场的间距不应小于25m。


下列选项中,()不是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形式。

A:居住区——组团——小区
B:居住区——组团
C:小区——组团
D:独立式组团和街坊式

答案:A
解析:
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形式可采用居住区一小区一组团、居住区一组团、小区一组团及独立式组团和街坊式等多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