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城乡规划师考试试题题库8章

发布时间:2021-09-04
注册城乡规划师考试试题题库8章

注册城乡规划师考试试题题库8章 第1章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成果中明确全省、自治区城乡统筹发展的总体要求包括( )。

A.城镇化目标和战略、城镇化发展质量目标及相关指标、城镇化途径和相应的城镇协调发展政策和策略
B.城乡统筹发展目标、城乡结构变化趋势和规划策略
C.省域综合交通发展目标、策略及综合交通设施与城乡空间布局协调的原则
D.统筹城乡的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布局原则和规划要求
E.根据省、自治区內的区域差异提出分类指导的城镇化政策

答案:A,B,E
解析: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成果中明确全省、自治区城乡统筹发展的总体要求,包括城镇化目标和战略,城镇化发展质量目标及相关指标,城镇化途径和相应的城镇协调发展政策和策略;城乡统筹发展目标、城乡结构变化趋势和规划策略;根据省、自治区内的区域差异提出分类指导的城镇化政策。


道路分隔带兼作公共车辆停靠站台或供行人过路临时驻足之用时,一般为()

A:4.5~6m
B:2m
C:1.5m
D:1.5~4.5m

答案:A
解析:
道路分隔带兼作公共车辆停靠站台或供行人过路临时驻足之用时,一般为4.5~6m。


做好实施保护规划工作的前提是( )。

A.明确传统格局、历史风貌
B.明确保护开发强度
C.明确保护建设控制
D.明确保护原则及其保护内容

答案:D
解析:
实施保护规划,首先要明确保护原则及其保护内容,这是做好保护工作的前提。保护原则集中体现在两点,一是整体保护,二是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整体保护的内容包括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格局、风貌和景观、环境。处理保护与发展关系的基本内容包括控制人口数量和改善各种设施。


以下不属于数据库基本查询功能的是( )。

A.选择
B.连接
C.投影
D.定位

答案:D
解析:
投影、选择、连接是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查询功能,这三种功能可以相互组合起来发挥作用,实现对多个表的查询。关系数据库的查询结果在逻辑上也是表,但为了表达的直观性,应用软件可对查询结果作适当的修饰。


城市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土地使用规划,图可以不标明()

A:建筑面积
B:现有道路位置、宽度
C:现状建筑性质、层数、质量
D:城市绿地及植被情况

答案:A
解析:
修建性详细规划现状图(1:500~1:2000):标明现状建筑性质、层数、质量和现有道路位置、宽度、城市绿地及植被状况。


在行政法的分类中,特别行政法也称部门行政法,是对特别行政关系和监督行政关系调整的法律规范和原则的总称,具体包括( )。

A:军事行政法
B:经济行政法
C:教育行政法
D:民政行政法
E:行政组织法

答案:A,B,C,D
解析:


注册城乡规划师考试试题题库8章 第2章


关于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编制,不正确的是( )。

A.省、自治区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省域城镇体系规划
B.省域城镇体系的规划编制工作一般分为规划纲要和规划成果两个阶段
C.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成果应当包括规划文本、图纸
D.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由国务院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审批

答案:D
解析: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第八条规定,省、自治区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组织编制的具体工作。第十条规定,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工作一般分为编制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纲要和编制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成果。第十六条规定,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报送审批前,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应当将规划成果予以公告,并征求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公告时间不得少于30日。


某高层多功能综合楼,地下室为车库,底层是商店,1-15层是商务办公用房,16-20层为公寓。根据上述条件和《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该楼的用地应该归为( )。

A.居住用地
B.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C.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D.公用设施用地

答案:C
解析:
根据上述条件和《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该楼的用地应该归为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4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4.1一般规定
4.1.1用地面积应按平面投影计算。每块用地只可计算一次,不得重复。
4.1.2城市总体规划宜采用1/10000或1/5000比例尺的图纸进行建设用地分类计算,控制性详细规划宜采用1/2000或1/1000比例尺的图纸进行用地分类计算。现状和规划的用地分类计算应采用同一比例尺。
4.1.3用地的计量单位应为万㎡(公顷),代码为“h㎡”。数字统计精度应根据图纸比例尺确定,1/10000图纸应精确至个位,1/5000图纸应精确至小数点后一位,1/2000和1/1000图纸应精确至小数点后两位。
4.1.4城市建设用地统计范围与人口统计范围必须一致,人口规模应按常住人口进行统计。
4.1.6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应包括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标准、规划人均单项城市建设用地标准和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结构三部分。
4.2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标准——重点
4.2.1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应根据①现状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②城市所在的气候区以及③规划人口规模,按表4.2.1的规定综合确定,并应同时符合表中“允许采用的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和“允许调整幅度”双因子的限制要求。



【条文说明】本标准的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采用“双因子”控制,“双因子”是指“允许采用的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和“允许调整幅度”,确定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时应同时符合这两个控制因素。


在城市供电电压等级中,通常城市高压配电电压为( )。

A:220 kV
B:110 kV
C:10 kV
D:380/220 V

答案:C
解析:


不属于集中布局空间形态模式的是( )

A.块状式
B.双城式
C.多点分散式
D.带状式

答案:C
解析:
集中布局的空间形态模式可分为块状式、带状式、双城式、集中组团式四类。


材料的()不仅影响材料的化学性质,也是决定材料物理、力学性质的重要因素。

A.组成
B.微观结构
C.宏观结构
D.细观结构

答案:A
解析:
材料的组成包括化学组成及矿物组成等。化学组成是指构成材料的化学元素及化合物的种类与数量;矿物组成则是指构成材料的矿物的种类(如硅酸盐水泥熟料中的硅酸三钙、铝酸三钙 ‘等矿物)和数量。材料的组成不仅影响材料的化学性质,也是决定材料物理、力学性质的重要因素。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规定,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战略规划的内容不应包括()

A:确定城市交通发展目标和水平
B:提出实施规划过程中需要的技术经济对策
C:确定城市对外交通和市内的客货运设施的选址和用地规模
D:确定各级城市道路红线宽度、横断面形式、主要交叉口的形式和用地范围

答案:D
解析:
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应包括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和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规划两个组成部分。其中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应包括:确定城市交通发展目标和水平,交通方式和交通结构,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布局,城市对外交通和市内的客货运设施的选址和用地规模,提出实施规划过程中需要的技术经济对策,有关交通发展政策和交通需求管理政策的建议。


注册城乡规划师考试试题题库8章 第3章


分税制是( )。

A:一国的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按照一定比例划分财政收入的一种预算管理体制
B:一国的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按照企业隶属关系划分财政收入的一种预算管理体制
C:一国的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按照税种划分财政收入的一种预算管理体制
D:一国的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按照负责单位划分财政收入的一种预算管理体制

答案:C
解析:
所谓分税制是一国的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按照税种划分财政收入的一种预算管理体制。分税制的特点是中央和地方各级的财政关系比较明确,这与我国以往各级财政按照企业隶属关系划分收入来源和地方负责组织收入,并按比例分别上缴中央和留成的旧体制有本质的不同。分税制是世界上市场经济体制国家普遍采用的方式。


从热力点(制冷站)至用户间的管网,称为( )。

A.一级管网
B.二级管网
C.三级管网
D.四级管网

答案:B
解析:
从热源到热力点(或制冷站)间的管网,称之为一级管网;而从热力点(制冷站)至用户间的管网,称为二级管网。一般说来,对于一级管网,往往采用闭式、双管或多管制的蒸汽管网;而对于二级管网,则要根据用户的要求确定。


在资质证书期满( )前,城市规划编制单位应当向发证部门提出换证申请。

A:3个月
B:4个月
C:5个月
D:半年

答案:A
解析:


下列关于矿产资源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矿产资源制约工业项目的发展
B: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加工可促成新城市的产生
C:矿产资源决定城市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D:矿产资源的开采决定城市的地域结构和空间形态
E:矿业城市必须制定可持续的发展战略

答案:B,C,D,E
解析:


按材料在建筑物中的功能分类,可将建筑材料分为( )。

A.建筑结构材料
B.装饰材料
C.围护和隔绝材料
D.有机材料
E.复合材料

答案:A,B,C
解析:
建筑材料的分类包括:①建筑材料按材料的化学组成分类按材料的化学组成,可分为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两大类以及这两类的复合材料;②建筑材料按材料在建筑物中的功能分类分为建筑结构材料、围护和隔绝材料、装饰材料、其他功能材料。


以人口为中心的社会生态亚系统的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以物资从分散向集中的高密度运转,能量从低质向高质的高强度聚集为特征
B.以高密度的人口和高强度的生活消费为特征
C.以生物与环境的共存,城市活动的支持、容纳、缓冲及净化为特征
D.以信息从低序向高序的连续积累为特征

答案:B
解析:
一般将城市生态系统分为社会、经济、自然三个一级子系统(亚系统)。其中,社会生态亚系统以人口为中心,以满足城市居民的就业、居住、交通、供应、文娱、医疗、教育及生活环境等需求为目的,为经济系统提供劳力和智力。它以高密度的人口和高强度的生活消费为特征。


注册城乡规划师考试试题题库8章 第4章


空间扩散的基本类型有()

A.传染扩散
B.等级扩散
C.梯度扩散
D.点铀扩散
E.重新区位扩散

答案:A,B,E
解析:
空间扩散有三种基本类型:传染扩散、等级扩散和重新区位扩散。现象从一个源生点向外作空间扩散,如果是渐进的、连续的过程,称为传染扩散。现象在距离较远但属同级规模的城市中首先被接受,然后向次一级的城市扩散,这种形式的扩散称之为等级扩散。在传染扩散中如果接受者的数量没有增加,仅仅发生了原有接受者的空间位移,称为重新区位型扩散。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中国21世纪议程》明确指出“(  )资源的持续利用是所有自然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

A:土地
B:矿产
C:水
D:森林

答案:C
解析:


人口老龄化与( )关系最为密切相关。

A:出生率迅速下降
B:死亡率下降
C:人均寿命提高
D:经济水平提高

答案:A
解析:
人口老龄化是一个动态概念,它与出生率迅速下降密切相关。出生率越低,人口老龄化进展越快;反之,出生率提高,人口就会向年轻化转化。


对城市污水管道布置的原则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尽可能在管线较短和埋深较小的情况下,让最大区域上的污水自流排出
B:污水主干管的走向与数量取决于污水处理厂和出人口的位置与数量
C:污水干管一般沿城市道路布置
D:管线布置应尽可能多绕弯,以减少障碍物的拆除

答案:D
解析:


集中体现伍子胥“相土尝水,象天法地”古代生态筑城理念的城市是( )。

A.周王城
B.长安城
C.阖闾城
D.建邺城

答案:C
解析:
吴国国都遵循了伍子胥提出的“相土尝水,象天法地”的思想,伍子胥主持建造的阖闾城,充分考虑江南水乡的特点,水网密布,交通便利,排水通畅,展示了水乡城市规划的高超技巧。


以下关于城市火电厂选址要求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应尽量靠近负荷中心
B.厂址选择应充分考虑出线条件,留有适当的出线走廊宽度
C.电厂选址应在城市环境容量允许条件下,满足环保要求
D.燃煤发电厂应有足够的贮灰场,贮灰场的容量要能容纳电厂5年的贮灰量

答案:D
解析:
D项,燃煤发电厂应有足够的贮灰场,贮灰场的容量要能容纳电厂10年的贮灰量。贮灰场址应尽量利用荒、滩地或山谷。


注册城乡规划师考试试题题库8章 第5章


关于城市所具备的基本特征的概括,表述不正确的是()

A:城市的发展是动态变化和多样的
B:城市的概念是相对存在的
C:城市是以要素聚集为基本特征的
D:城市不具有系统性

答案:D
解析:
城市的基本特征包括:(1)城市的概念是相对存在的;(2)城市是以要素聚集为基本特征的;(3)城市的发展是动态变化和多样的;(4)城市具有系统性。


指出下列中已颁布施行的法规中,哪一项属于行政法规( )。

A.《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办法》
B.《城市总体规划审查工作规则》
C.《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D.《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

答案:C
解析:
行政法规是国务院为领导和管理国家各项行政工作,根据宪法和法律,并且按照《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的规定而制定的政治、经济、教育、科技、文化、外事等各类法规的总称;是指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有关行使行政权力,履行行政职责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行政法规的制定主体是国务院,行政法规根据宪法和法律的授权制定、行政法规必须经过法定程序制定、行政法规具有法的效力。行政法规一般以条例、办法、实施细则、规定等形式作成。发布行政法规需要国务院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它的效力次于法律、高于部门规章和地方法规。我国现行的《城乡规划法》配套行政法规有《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风景名胜区条例》。


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单位资质管理规定》的规定,下列关于城乡规划编制单位资质管理程序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城市规划编制单位遗失《城市规划编制资质证书》,应当在报刊上声明作废,向发证部门提出补发申请
B:城市规划编制单位撤销或者更名,应当在批准之日起30d内到发证部门办理《城市规划编制资质证书》注销或者变更手续
C:乙、丙级城市规划编制单位,取得《城市规划编制资质证书》至少满2年并符合城市规划编制资质分级标准的有关要求时,方可申请高一级的城市规划编制资质
D:发证部门或者其委托的机构对城市规划编制单位实行资质年检制度

答案:C
解析:
乙、丙级城市规划编制单位,取得《城市规划编制资质证书》至少满3年并符合城市规划编制资质分级标准的有关要求时,方可申请高一级的城市规划编制资质。


城市发展到特大城市可能呈现的布局为()

A:集中式
B:组团式
C:方格式
D:组合型城市

答案:D
解析:
特大城市可能呈“组合型城市”的布局,城市外围在原外围城镇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为由若干相对紧凑的组团组成的外围城区。而中心城区则在原大城市的基础上发展、调整、进一步组合而成。


根据《城乡规划法》的规定,建设单位或者个人申请乡村建设项目时,应当向乡、镇人民政府提交( )等。

A.审核建议
B.申请报告
C.建设项目的建设工程总平面设计方案
D.初审建议
E.乡村建设申请表

答案:B,C,E
解析:
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向乡、镇人民政府提交关于进行乡镇企业、乡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以及村民住宅建设的申请报告,并附建设项目的建设工程总平面设计方案等,填写乡村建设申请表。乡、镇人民政府应根据已经批准的乡规划、村庄规划,审核该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位置和范围是否符合相关的乡规划、村庄规划,并审核是否占用农用地,如果是占用农用地的,应提出是否同意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核手续的审核意见。


某城市拟在市中心地段新建一座集公寓、办公、宾馆、商业为一体的综合性建筑,用地朝向为南偏东13°,用地情况如下:
  1.东侧为城市支路,道路红线宽度20m,退红线设10m 宽绿化带;
  2.南侧为城市次干道,道路红线宽度30m,退红线设15m 宽绿化带;
  3.北侧为现状居民区,全部为6 层砖混住宅;
  4.西侧为现状办公楼。
  城乡规划部门提供的规划设计条件如下:
  1.低层、多层建筑退绿线不少于5m;
  2.高层建筑退绿线不少于15m;
  3.建筑高度100m;
  4.绿地率不少于15%;
  5.停车车位:按照规范要求;
  6.日照要求:板式建筑间距系数为1.51,塔式建筑间距为遮挡面面宽的1.2 倍。
设计单位提供的图纸详见图6。



图6-1 总平面图



图6-2 南立面示意图
  【问题】
 请按照我国相关规定及规划管理部门提出的规划设计条件,指出设计图纸中存在的问题。

答案:
解析:
按照我国相关规定及规划管理部门提出的规划设计条件,设计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包括:
  (1)新建建筑南侧未满足退次干道设置15m 宽绿化带的要求;
  (2)不应该占用绿化带布置机动车停车场;
  (3)沿街建筑物长度超过150m 时,应设消防车道;
  (4)高层办公楼与高层公寓之间的间距不符合消防要求;
  (5)高层公寓、宾馆裙房与北侧住宅之间的间距不足;
  (6)高层建筑下部全部被裙房包围,不符合规范,应该有部分高层外墙直接垂直落地,并应该有直接对外出入口;
  (7)地下出入口距城市干路交叉口过近;
  (8)地下车库出入口位置设置不当,出入不方便。


注册城乡规划师考试试题题库8章 第6章


现代城市规划的基本构成包括( )。

A.城市规划法律法规体系
B.城市规划社会体系
C.城市规划行政体系
D.城市规划经济体系
E.城市规划工作体系

答案:A,C,E
解析:
本题的主要考点是现代城市规划的基本构成。(1)城市规划法律法规体系;(2)城市规划行政体系;(3)城市规划工作体系


某地级市总体规划确定,主城区在现状基础上仍分为5个组团。该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有3条河流,主导风向东北风。主城区现状常住人口60万人,规划为90万人。城市总体规划用地现状示意图如图1-1所示,城市总体规划用地布局规划示意图如图1-2所示。




规划要点如下:
(1)城市性质:省城北部区域中心城市,新型工业基地。
(2)总体布局:为“二主三副”的组合型空间布局结构,两个核心为A、E组,三副为B、C、D功能组团。各组团之间以农田和生态绿地进行分隔。
(3)道路交通:增建高速公路出入口3,规划连接各组团的城市快速路系统。
(4)工业布局:规划1处工业区;在A组团安排机械制造和生物制药园区;C组团安排新型建材及水泥厂;E组团安排电子信息高新技术园区;B组团安排物流中心;D组团安排旅游设施;均不安排大的工业项目。
(5)在组团隔离带内留出高压电力线走廊,新规划1个水厂、4个污水处理厂。
【问题】
请指出上述规划要点中不合理之处,并简述理由。

答案:
解析:
(1)总体布局结构为“二主三副”不合理(E组团没有成为核心组团的条件)。
(2)没有新增加高速公路出入口的必要。
(3)城市快速路系统设置不合理。
(4)E组团与A组团之间只有一条城市干路不合理。
(5)在上风上水方向的C组团安排新型建材、水泥厂选址不当。
(6)污水处理厂1在水厂3上游选址不当,污水处理厂数量偏多。
答案解析:
本案例属于总规题。
城市为组团式发展,注意城市结构、组团布局是否合理。道路交通上,考虑组团间道路等级,走线位置(地形、现状用地性质),交通组织便利性,区域性道路与城市道路衔接(高速下线口位置)。功能布局上,考虑各组团分担职能,不同功能片区对环境的影响,对交通基础设施、服务腹地的要求。区域工程基础设施上,考虑高压走廊防护、水厂选址,对各组团的服务性,污水处理厂位置对环境的影响。


从公共行政的内容和范围上看,政府职能主要由( )等构成。

A.政治职能
B.经济职能
C.司法职能
D.社会职能
E.文化职能

答案:A,B,D,E
解析:
从公共行政的内容和范围上看,政府职能主要由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服务等职能构成。这些职能集中体现政府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整体作用以及公共行政的基本内容和范围,反映公共行政同经济基础及其他上层建筑部分的辩证关系。


下列关于城市规划实施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城市规划的实施组织和管理是各级人民政府的重要责任
B.城市规划实施的组织,必须建立以规划的编制来推进规划实施的机制
C.城市规划实施的管理手段主要包括建设用地管理、建设工程管理以及建设项目实施的监督检查
D.城市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包括行政监督、媒体监督和社会监督

答案:D
解析:
D项,城市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包括行政监督、立法机构监督和社会监督。A项,城乡规划的实施组织和管理是各级人民政府的重要职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二十八条的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量力而行,尊重群众意愿,有计划、分步骤地组织实施城市规划”。B项,城市规划实施的组织,必须建立以规划的编制来推进规划实施的机制。尤其对于城市总体规划而言,需要有具体可操作的规划来逐步推进实施,并在具体规划的实施过程中来实现总体规划的要求。C项,根据国家《城乡规划法》的有关规定,现行的城市规划实施管理的手段主要包括建设用地管理、建设工程管理以及建设项目实施的监督检查。


在行政法学基础中,行政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法律地位是( )。

A:高于宪法
B:仅次于宪法
C:等同于宪法
D:居于各个子法之间

答案:B
解析:


住宅建筑设计要点中,关于地下室的表述错误的是( )。

A.住宅不应成套布置在地下室内
B.住宅地下自行车库净高不应低于1.80m
C.库内坡道严禁将宽的单车道兼作双向车道
D.住宅地下室应采取有效防水措施,严禁有渗漏

答案:B
解析:
A项,住宅不应成套布置在地下室内。当布置:盔半地下室时,必须对采光、通风、日照、防潮、排水及安全防护采取措施。B项,住宅地下自行车库净高不应低于2m。C项,住宅地下机动车库应符合以下规定:库内坡道严禁将宽的单车道兼作双向车道;库内不应设置修理车位,并不应设有使用或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的房间。D项,住宅地下室应采取有效防水措施,严禁有渗漏。


注册城乡规划师考试试题题库8章 第7章


不符合城市绿地计算原则与方法的是( )。

A.绿地应以绿化用地的实际面积为准,每块绿地只应计算一次
B.规划年限、城市建设用地面积、规划人口应与城市总体规划一致,统一进行汇总计算
C.计算城市现状绿地和规划绿地指标时,应分别采用相应的城市人口数据和城市用地数据
D.绿地计算所用图纸比例,计算单位和统计数字精确度均应与城市规划相应阶段的要求一致

答案:A
解析: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第3.0.2条规定,绿地应以绿化用地的平面投影面积为准,每块绿地只应计算一次。


城市工程管线按工程管线输送方式分类是( )。

A.给水管道
B.压力管线
C.热力管道
D.地铺管线

答案:B
解析:
城市工程管线按工程管线输送方式分类形式具体包括:①压力管线,指管道内流体介质有外部施加力使其流动的工程管线,通过一定的加压设备将流体介质由管道系统输送给终端用户;②重力自流管线,指管道内流动着的介质由重力作用沿其设置的方向流动的工程管线,这类管线有时还需要中途提升设备将流体介质引向终端。


根据《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的通知》(建规[2004]185号)的规定,下列关于加强村镇规划编制工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省域城镇体系规划要确定重点镇的数量
B.县(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要确定镇和中心村的布局
C.村庄集镇总体规划,要合理确定农村居民点的数量、布局和建设用地规模
D.统筹规划工业用地,严禁集中安排乡村工业用地
E.涉及行政区划调整的地区,要及时修编村庄和集镇规划

答案:A,B,C,E
解析:
加强村镇规划编制工作:省域城镇体系规划要确定重点镇的数量;县(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要确定镇和中心村的布局;村庄集镇总体规划,要合理确定农村居民点的数量、布局和建设用地规模。统筹规划工业用地,严禁零散安排乡村工业用地。在符合农民意愿的前提下,统筹规划农村居民点、迁村并点。涉及行政区划调整的地区,要及时修编村庄和集镇规划。


建设自然保护区的条件包括( )。

A.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域
B.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海域、海岸、岛屿、湿地、内陆水域、森林、草原和荒漠
C.经县级人民政府批准,需要予以特殊保护的其他自然区域
D.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地质构造、著名溶洞、化石分布区、冰川、火山、温泉等自然遗迹
E.典型的自然地理区域、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区域以及已经遭受破坏但经保护能够恢复的同类自然生态系统区域

答案:A,B,D,E
解析:
《自然保护区条例》第十条规定,凡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建立自然保护区:①典型的自然地理区域、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区域以及已经遭受破坏但经保护能够恢复的同类自然生态系统区域;②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域;③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海域、海岸、岛屿、湿地、内陆水域、森林、草原和荒漠;④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地质构造、著名溶洞、化石分布区、冰川、火山、温泉等自然遗迹;⑤经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需要予以特殊保护的其他自然区域。


城市居住用地的公共厕所的间距是( )m,建筑面积是( )㎡/座。

A.300~500:30~60
B.500~800;30~60
C.800~1000;30
D.300~500;30~50

答案:B
解析:
城市居民用地公共厕所:密度3~5座/k㎡,间距500~800m,建筑面积30~60㎡/座,独立式公共厕所用地面积60~100㎡/座。旧城区宜取密度高限,新区宜取密度的中、低限。


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益造成损害的,由( )负责赔偿。

A.该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B.该行政机关或者该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所在的行政机关
C.该行政机关或者上一级行政机关
D.该行政机关中有故意或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

答案:B
解析:
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由该行政机关或者该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所在的行政机关负责赔偿。行政机关赔偿损失后,应当责令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承担部分或者全部赔偿费用。


注册城乡规划师考试试题题库8章 第8章


城市规划中控制性规划的控制内容分为( )两部分。

A.引导性和法制性
B.规定性和引导性
C.规定性和法制性
D.引导性和强制性

答案:B
解析:
控制性规划的控制内容分为规定性和引导性两部分。规定性内容一般为刚性内容,主要规定“不许做什么”、“必须做什么”、“至少应该做什么”等,引导性内容一般为弹性内容,主要规定“可以做什么”、“最好做什么”、“怎么做更好”等,具有一定的适应性与灵活性。


城市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现状图不标明( )。

A.建筑面积
B.现有道路位置、宽度
C.现状建筑性质、层数、质量
D.城市绿地及植被情况

答案:A
解析:
修建性详细规划现状图(1:500~1:2000)标明现状建筑性质、层数、质量和现有道路位置、宽度、城市绿地及植被状况。


一般有快速路网的城市,市区互通式立交中心间距等于主干路间距,为( )km,郊区可适当加大。

A.1.0~1.5
B.1.5~1.8
C.2.0~2.5
D.2.0~3.0

答案:A
解析:
一般有快速路网的城市,市区互通式立交中心间距应大于等于主干路间距,为1.0~1.5km,郊区可适当加大。合理选择立交间距是非常重要的。立交间距过大,会降低快速道路使用的方便程度和效率,并相应增大每座立交的交通负担;立交间距过小则会降低快速路的通行能力,影响快速道路上的车速和安全,并将增加造价。


《城乡规划法》规定,临时建设和临时用地规划管理的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不包括()

A:统筹兼顾,因地制宜,避免给交通、市容、安全等带来影响
B:考虑周边环境要求,妥善解决矛盾、影响和利益问题
C:保证近期建设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顺利实施
D:结合实际,促使临时建设和临时规划的顺利实施

答案:D
解析:
《城乡规划法》规定,临时建设和临时用地规划管理的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1)保证近期建设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顺利实施;(2)统筹兼顾,因地制宜,避免给交通、市容、安全等带来影响;(3)考虑周边环境要求,妥善解决矛盾、影响和利益问题。


下列哪个学派与城市社会学发展无关?( )

A.芝加哥学派
B.奥地利学派
C.韦伯学派
D.马克思主义学派

答案:B
解析:
城市社会学的系统研究起源于美国,芝加哥大学是城市社会学的发源地,以帕克为首的芝加哥学派把人类对城市的理论研究提高到了学科化的水平,经过芝加哥学派对城市理论的发展,城市社会学完成了创立阶段。后来,城市社会学又出现了人类生态学派、社区学派、结构功能学派、政治经济学派、马克思主义学派、新韦伯主义学派等,城市社会学不断获得发展。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村庄规划编制重点的是( )。

A.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
B.就业安置
C.人口变化分析
D.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

答案:B
解析:
村庄规划编制的重点包括:①村庄用地功能布局;②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③人口变化分析;④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⑤发展时序;⑥防灾减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