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城乡规划师考试试题题库7章

发布时间:2021-08-19
注册城乡规划师考试试题题库7章

注册城乡规划师考试试题题库7章 第1章


下列规划类型中,属于法律规定的有( )。

A.省域城镇体系规划
B.乡域村庄体系规划
C.镇修建性详细规划
D.村庄规划
E.村庄修建性详细规划

答案:A,C,D
解析:
城镇体系规划主要包括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此外,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和特定情况,还可编制跨行政区域的城镇体系规划,故B项不属于法律规定。城市和镇可以由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和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重要地段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其他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可以结合建设项目的开展由建设单位组织编制,故E项不属于法律规定。乡、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乡规划、村庄规划,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村庄规划在报送审批前,应当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同意,故D项属于法律规定。


城市必须集中,只有集中的城市才有生命力,由于拥挤而带来的城市问题是完全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而得到解决的,这一观点出自( )的规划方案。

A.田园城市
B.明天城市
C.光辉城市
D.线性城市

答案:C
解析:
1931年,柯布西埃发表了他的“光辉城市”(TheRadiantCity)的规划方案,这一方案是他以前城市规划方案的进一步深化,同时也是他的现代城市规划和建设思想的集中体现。他认为,城市必须集中,只有集中的城市才有生命力,由于拥挤而带来的城市问题是完全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而得到解决的,这种技术手段就是采用大量的高层建筑来提高密度和建立一个高效率的城市交通系统。


农民和农村主要是( )等方式,为工业和城市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A.通过直接投资
B.提供廉价劳动力
C.提供廉价土地资源
D.提供高昂土地资源
E.通过间接投资

答案:A,B,C
解析: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城乡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过去完全由政府控制的城乡关系开始越来越多地通过市场来调节,但是农业支持工业、乡村支持城市的趋向并没有改变。农村和农民主要通过直接投资(乡镇企业)、提供廉价劳动力(大量农民工)、提供廉价土地资源三种方式,为工业和城市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的城市用地分类中,在大类代码下,加注阿拉伯数字代码,用以表明其中类、小类的具体类别,其中R1表示( )。

A:一类居住用地
B:一类工业用地
C:一类仓储用地
D:一类绿地

答案:A
解析:


1966~1978年,“文革”十年,经济社会事业遭到极大破坏,城市甚至无法容纳因自然增长而形成的城市人口,城市化水平多年徘徊的17%上下。造成城镇发展停滞不前的直接原因是()

A:大量工业配置到“三线”
B: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C:控制人口发展的政策
D:干部下放
E:缺乏就业岗位

答案:A,B,D
解析:
城镇化的停滞阶段(1966~1978年)。由于十年动乱,国民经济面临崩溃,粮食生产停滞不前,当时的城市甚至无法容纳因自然增长而形成的城市人口,再加上大批知青和干部下放到农村,城市人口下降,大量工业配置到“三线”,分散的工业布局难以形成聚集优势来发展城镇。


下列属于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基本内容的是(  )。

A:确定城市近期建设重点和发展规模
B:确定近期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确定近期建设用地范围和布局
C:确定控制和引导城市近期发展的原则和措施
D:确定城市近期建设的空间布局
E:确定近期交通发展策略,确定主要对外交通设施和主要道路交通设施布局

答案:B,C,E
解析:
本题主要考核的是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基本内容。具体包括:
(1)确定近期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确定近期建设用地范围和布局;
(2)确定近期交通发展策略,确定主要对外交通设施和主要道路交通设施布局;
(3)确定各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公益设施的建设规模和选址;
(4)确定近期居住用地安排和布局;
(5)确定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风景名胜区等的保护措施,城市河湖水系、绿化、环境等保护、整治和建设措施;
(6)确定控制和引导城市近期发展的原则和措施。
掌握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下列定义中不正确的是( )。

A.绿地率是居住街坊内绿地面积之和与该居住街坊用地面积的比率(%)
B.建筑密度是居住街坊内,住宅建筑及其便民服务设施建筑基底面积与该居住街坊用地面积的比率(%)
C.住宅用地容积率是居住街坊内,住宅建筑及其便民服务设施地上建筑面积之和与住宅用地总面积的比值
D.住宅用地容积率是居住街坊内,住宅建筑及其便民服务设施地上与地下建筑面积之和与住宅用地总面积的比值

答案:D
解析:
D选项,住宅用地容积率是居住街坊内,住宅建筑及其便民服务设施地上与地下建筑面积之和与住宅用地总面积的比值——地上建筑面积之和


英国城乡规划协会于1993年发表了《可持续环境的规划对策》提出了环境规划的概念,以下哪一项不包括在环境规划的主要特征中()

A:动态性
B:系统性
C:整体性
D:区域性

答案:B
解析:
环境规划的主要特征:(1)整体性;(2)综合性;(3)区域性;(4)动态性;(5)信息密集;(6)政策性强。


注册城乡规划师考试试题题库7章 第2章


根据《物权法》,使用权期间届满,自动续期的建设用地的是( )。

A.餐饮用地
B.一类工业用地
C.社会停车场用地
D.住宅用地

答案:D
解析:
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的,自动续期。


对自然生态亚系统、经济生态亚系统、社会生态亚系统三者的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生态亚系统是基础,经济生态亚系统是命脉,社会生态亚系统是主导
B:自然生态亚系统是命脉,经济生态亚系统是基础,社会生态亚系统是主导
C:自然生态亚系统是主导,经济生态亚系统是命脉,社会生态亚系统是基础
D:自然生态亚系统是命脉,经济生态亚系统是主导,社会生态亚系统是基础

答案:A
解析: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将我国城市用地分为( )。

A.7大类
B.8大类
C.9大类
D.42小类
E.35中类

答案:B,D,E
解析:
最新规范《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已修订上述内容,第3.3.1条规定,城市建设用地共分为8大类、35中类、42小类。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城镇规划实施管理的“一书两证”制度的是( )。

A.核发选址意见书
B.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C.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D.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答案:C
解析:
《城乡规划法》(2015年修订版)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第三十八条和第四十条规定了在城市、镇规划区范围内的建设项目选址、使用土地和进行各项工程建设,须由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实施规划管理,核发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一书两证”制度。其中,选址意见书是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依法核发的有关以划拨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项目选址和布局的法律凭证。


对于城市基础设施经营的改革来说在分析造成一些基础设施经营困境的原因时,主要是考虑( )的不合理、不配套。

A:投资机制
B:经营机制
C:激励机制
D:生产机制
E:价格机制

答案:B,C,E
解析: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建规模应该与下列哪项直接对应()

A:居住区的区位
B:居住区的总建筑面积
C:居住区人口规模
D:上一层次规划

答案:C
解析: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规定,居住区配套设施,必须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


不仅直接影响国内需求,而且成为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实现良性循环障碍的是()

A: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B:工业发展的速度慢
C:人口增长的过快
D:老龄化问题严重

答案:A
解析:
目前我国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差距已达6:1~7:1,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峰时期,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不仅直接影响国内需求,而且成为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实现良性循环的障碍。


2008年以前我国实行的是( )的规划管理制度。

A.城乡结合
B.城乡合一
C.先城后乡
D.城乡分割

答案:D
解析:
2008年以前我国实行的是城乡分割的规划管理制度。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城市规划法》,该法适用于城市规划区,不包括广大农村地区(城市规划区内的村庄、集镇除外)。为了加强村庄、集镇的规划建设管理,改善村庄、集镇的生产、生活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1993年6月29日国务院以第116号令发布了《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并于同年11月1日起施行。


注册城乡规划师考试试题题库7章 第3章


在镇规划编制中,镇总体规划期限一般为( )。

A.10年
B.15年
C.20年
D.5年

答案:C
解析:
镇的规划期限应与所在地域城镇体系规划期限一致,并且应编制分期建设规划,合理安排建设程序,使开发建设程序与国家和地方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一般来讲,镇总体规划期限为20年,近期建设规划可以为5~10年。镇总体规划同时可对远景发展做出轮廓性的规划安排。


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变化反映在经济结构的变化上。即( )的转化。

A: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
B:由第一、二产业向第三产业
C:有第二、三产业向第一产业
D: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

答案:B
解析:
当今最重要的经济变化将为新的劳动地域分工,经济结构的变化为以农业、工业生产为主的第一、第二产业向流通服务行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的转化。


不属于新产业空间区域的是()

A:高新区
B:科研区
C:开发区
D:保税区

答案:B
解析:
新产业空间包括开发区、高新区、保税区等。


城市色彩的构成元素包括( )。

A.建筑色彩
B.街道色彩
C.环境色彩
D.植物色彩
E.文化色彩

答案:A,B,C,D
解析:
城市色彩的构成元素包括:①建筑色彩;②街道色彩;③环境色彩;④植物色彩,植物是具有生命的活体,不同的植物具有不同的色彩,而且也会随着其生长阶段和季节的变化而改变它们的色彩,是城市景观创造动态色彩的最佳选择;⑤灯光色彩。


根据《关于贯彻<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的规定,下列关于依法严肃查处违法土地管理相关规定的违规行为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按法律规定应当没收或拆除的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必须依法处罚,也可以罚款或补办手续取代
B.上级部门要加强对下级部门的监督检查
C.对于造成严重损失和不良影响的,除追究直接责任人责任外,还应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必要时可给予负有责任的主管领导撤职以下行政处分
D.地方各级城乡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开展专项监督检查,重点查处未经审批乱圈地、突破国家用地指标和规划确定的用地规模使用土地、占用基本农田进行建设等问题

答案:A
解析:
《关于贯彻<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中规定,依法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包括:①依法监督和查处违法用地行为。按法律规定应当没收或拆除的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必须依法处罚,不得以罚款或补办手续取代。触犯刑律的,要依法移交司法机关查处。②建立行政过错纠正和行政责任追究制度。上级部门要加强对下级部门的监督检查。


2002年10月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修订通过的关于文物保护的法律是( )。

A.《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
B.《文物保护法》
C.《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
D.《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答案:B
解析:
2002年10月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修订通过《文物保护法》。随后,2003年5月13日国务院第八次常务会议通过了《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


我国以城市规划与村镇规划两个类别进行制定的是( ),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领导下分设为城市规划标准技术归口单位与村镇建设标准技术归口单位来实施管理工作。

A.城乡规划的标准体系
B.工程建设标准体系
C.城镇建设标准体系
D.城镇规划体系

答案:A
解析:
我国城乡规划的标准体系是以城市规划与村镇规划两个类别进行制定的,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领导下分设为城市规划标准技术归口单位与村镇建设标准技术归口单位来实施管理工作。目前,正在执行的《城乡规划技术标准体系》共有城乡规划技术标准60项。其中,基础标准6项,通用标准17项,专用标准37项。


原告对法院第一次裁定不服的,可以( )。

A.提起上诉
B.申请行政复议
C.提起公诉
D.提起申诉

答案:A
解析: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接到起诉状,经审查,应当在7日内立案或者作出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注册城乡规划师考试试题题库7章 第4章


接受行政复议申请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于属于其他机关受理的行政复议申请,应当自接到复议申请之日起( )日内,转送有关行政复议机关,并告知行政复议人。

A:5
B:7
C:10
D:15

答案:B
解析:


下列哪项不是城市经济学关注的重点问题?( )

A.经济学的土地资源配置
B.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与结构
C.大城市中的“城市病”
D.社会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答案:D
解析:
城市经济学研究重点在:
①理论基础:核心问题是市场中的资源配置问题,即土地资源的分配问题。
②独特性,在于经济活动的空间关系的分析。
③应用性,在于针对城市问题进行经济剖析。


避难场地要根据不同的功能合理布置。作为应急的临时避难场地,在火灾、地震和其他突发性灾害发生时具有十分重要的防灾作用,面积按疏散人口配置,人均面积( )以上,服务半径在500m左右为宜。

A.1㎡
B.1.5㎡
C.2㎡
D.2.5㎡

答案:C
解析:
作为应急的临时避难场地,在火灾、地震和其他突发性灾害发生时具有十分重要的防灾作用,面积按疏散人口配置,人均面积2㎡以上,服务半径在500m左右为宜。适宜作防灾避难疏散的场地为:具有安全保障,不会发生次生灾害的广场、运动场、公园、绿地等开敞空间。


居住区的空间与环境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包括()

A:方便居民生活,有利组织管理
B:规划布局和建筑应体现地方风格,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C:合理设置公共服务设施,避免烟、气、尘及噪声对居民的污染和干扰
D:精心设置建筑小品,丰富与美化环境
E:注重景观和空间的完整性

答案:B,C,D,E
解析:
居住区的空间与环境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1)规划布局和建筑应体现地方特色,与周围环境相协调;(2)合理设置公共服务设施,避免烟、气(味)、尘及噪声对居民的污染和干扰;(3)精心设置建筑小品,丰富与美化环境:(4)注重景观和空间的完整性,市政公用站点等宜与住宅或公建结合安排,供电、电讯、路灯等管线宜地下埋设;(5)公共活动空间的环境设计,应处理好建筑、道路、广场、院落、绿地和建筑小品之间及其与人的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


道路绿化应根据()等,因地制宜地进行布置,不应片面地追求形式。

A.道路功能B。环境条件
C.城市性质
D.人口数量
E.自然条件

答案:A,B,C,E
解析:
道路绿化应根据城市性质和特色、道路功能、自然条件以及环境条件等,因地制宜地进行布置,不应片面地追求形式。


下列选项属于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工作步骤的是()

A:分析研究的基本要求
B:规定性与指导性
C:现状调研与前期研究
D:规划方案与用地划分
E:指标体系与指标确定

答案:C,D,E
解析: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通常划分为现状分析研究、规划研究、控制研究和成果编制四个阶段,可以概括为如下四个工作步骤:现状调研与前期研究;规划方案与用地划分;指标体系与指标确定;成果编制。


关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原则”中“整体性原则”描述正确的是( )。

A.各级公园按各自的有效服务半径均匀分布;不同级别、类型的公园一般不互相代替
B.重视土地使用现状和地形、史迹等条件,规划尽量结合山脉、河湖、坡地、荒滩、林地及优美景观地带
C.各种绿地互相连成网络,城市被绿地楔入或外围以绿带环绕,可充分发挥绿地的生态环境功能
D.乡土物种和古树名木代表了自然选择或社会历史选择的结果,规划中要反映地方植物生长的特性

答案:C
解析:
绿地系统规划布局原则包括:①整体性原则。各种绿地互相连成网络,城市被绿地楔入或外围以绿带环绕,可充分发挥绿地的生态环境功能。②匀布原则。各级公园按各自的有效服务半径均匀分布;不同级别、类型的公园一般不互相代替。③自然原则。重视土地使用现状和地形、史迹等条件,规划尽量结合山脉、河湖、坡地、荒滩、林地及优美景观地带。④地方性原则。乡土物种和古树名木代表了自然选择或社会历史选择的结果,规划中要反映地方植物生长的特性。


下列不属于编制风景名胜区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依据的是(  )。

A:《宗教事务条例》
B:《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审批管理办法》
C:《生物多样性公约》
D:《世界遗产条约》

答案: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核的是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依据。编制风景名胜区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依据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风景名胜区条例》《自然保护区条例》《宗教事务条例》《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审批管理办法》《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编制报批管理规定》等,以及《世界遗产公约》《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生物多样性公约》《国际湿地公约》等有关国际公约。
熟悉风景名胜区规划的编制主体、风景名胜区规划的编制单位资质、风景名胜区规划的编制依据、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审查审批、风景名胜区规划的修改和修编等内容。


注册城乡规划师考试试题题库7章 第5章


下列哪项不是生态的城市规划原则()

A:将自然融入城市
B:文化历史的保护
C:城市保护战略
D:生态基础设施

答案:C
解析:
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MAB)报告早在1984年就提出了生态的城市规划五项原则,亦即城市生态规划应该关注的主要问题,应用到今天中国城乡规划仍然非常合适:(1)生态保护战略,包括自然保护,动、植物区系及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2)生态基础设施(自然景观和腹地对城市的持久支持能力);(3)居民的生活标准;(4)文化历史的保护;(5)将自然融入城市。


镇用地规划布局错误的是( )。

A.二、三类工业用地应布置在常年最大风向频率的下风侧及河流的下游
B.教育和医疗保健机构必须独立选址
C.医院、卫生院、防疫站的选址,应方便使用和避开人流和车流大的地段
D.粮、棉、油类、木材、农药等易燃易爆和危险品仓库严禁布置在镇区人口密集区

答案:A
解析:
镇各类用地规划布局内容。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审查工作规则》的规定,下列关于城市总体规划审查的重点内容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审查城市性质是否明确,是否经过充分论证,是否科学、实际、符合国家对该城市职能的要求
B:城市实际居住人口的计算口径包括在规划建成区内居住登记的常住人口(只含非农业人口)和居住2年以上的暂住人口
C:审查总体规划是否达到了《城市规划编制办法》规定的基本要求
D:审查总体规划实施的政策措施和技术规定是否明确,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答案:B
解析:
城市总体规划审查的重点内容中的规模审查:城市实际居住人口的计算口径包括在规划建成区内居住登记的常住人口(含非农业人口和农业人口)和居住1年以上的暂住人口。


在地区负荷密集,用电容量很大,供电可靠性要求高的大城市中,如通信干扰及环境保护符合要求,并经过技术经济比较认为合理后,应采用( )压深入市区的供电方式。

A.高
B.中、低
C.中
D.底

答案:A
解析:
在地区负荷密集,用电容量很大,供电可靠性要求高的大城市中,如通信干扰及环境保护符合要求,并经过技术经济比较认为合理后,应采用高压深入市区的供电方式。


根据城市特点,城市排涝标准中的降雨历时一般不超过( )h。

A.8
B.12
C.18
D.24

答案:D
解析:
根据城市特点,城市排涝标准中的降雨历时一般不超过24h,降雨重现期一般不低于20年一遇,雨水排除时间一般不长于降雨历时。在确定城市排涝标准时,要根据受涝区的重要性、受涝后损失大小和技术经济条件,合理选择降雨历时、重现期和雨水排除时间。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立即组织本地区各级城市人民政府,对各类在建和拟建的广场、道路建设项目进行清理检查,其清理检查的重点不应包括( )

A.拆迁安置是否得到妥善落实,是否存在拖欠和摊派建设资金的情况
B.各类广场、道路建设项目是否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
C.用地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务院有关文件的规定
D.对已经办理规划、用地和清理批准手续但尚未动工的,一律禁止清理检查

答案:D
解析: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立即组织本地区各级城市人民政府,对各类在建和拟建的广场、道路建设项目进行清理检查,其清理检查的重点是:各类广场、道路建设项目是否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用地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务院有关文件的规定,建设规模和标准是否符合《关于清理和控制城市建设中脱离实际的宽马路、大广场建设的通知》(建规[2004]29号)的规定,拆迁安置是否得到妥善落实,是否存在拖欠和摊派建设资金的情况。


一般而言,城市经济环境的调查包括的芳面有()

A:城市整体的经济状况
B:城市建设资金的筹资、安排与分配
C:城市土地经济方面的内容
D:城市的人均收入
E:城市的产业构成

答案:A,B,C,E
解析:
城市经济环境的调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整体的经济状况,如城市经济总量及其增长变化情况、城市产业结构等;(2)城市中各产业部门的状况;(3)有关城市土地经济方面的内容;(4)城市建设资金的筹措、安排与分配,其中既涉及城市政府公共项目资金的运作,也涉及私人资本的运作,以及政府吸引国内外资金从事城市建设的政策与措施。


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由( )提出申请,经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组织有关部门、专家进行论证,提出审查意见,报国务院批准公布。

A.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
B.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
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D.省、自治区、直辖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

答案:C
解析: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第九条规定,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经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组织有关部门、专家进行论证,提出审查意见,报国务院批准公布。


注册城乡规划师考试试题题库7章 第6章


18世纪在( )起步的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居住地的模式,城市化进程迅速推进。

A.美国
B.法国
C.德国
D.英国

答案:D
解析:
18世纪在英国起步的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居住地的模式,城市化进程迅速推进。由于工业生产方式的改进和交通技术的发展,吸引农村人口向城市不断集中,同时,农业生产劳动率的提高和圈地法的实施,又迫使大量破产农民涌入城市。


下列理论中,( )理论在此后实践中成为城市居住组织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A.广亩城
B.卫星城
C.邻里单位
D.新城

答案:C
解析:
邻里单位理论的提出者佩里认为,城市住宅和居住区的建设应当从家庭生活的需要以及其周围的环境即邻里的组织开始。邻里单位的目的就是要在汽车交通开始发达的条件下,创造一个适合于居民生活的、舒适安全的和设施完善的居住社区环境。邻里单位理论在此后实践中成为城市居住区组织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城市总体规划调查中最基本的手段是()

A:抽样调查或问卷调查
B:现场踏勘
C:访谈和座谈会调查
D:文献资料运用

答案:B
解析:
现状调查的主要方法:(1)现场踏勘观察调查,这是城市总体规划调查中最基本的手段;(2)抽样调查或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要掌握一一定范围内大众意愿时最常见的调查形式;(3)访谈和座谈会调查,性质上与抽样调查类似但访谈与座谈会是调查者与被调查者面对面的交流;(4)文献资料搜集。


城市燃气调压站按调节压力范围划分可分为( )。

A:专用调压站
B:高中压调压站
C:箱式调压站
D:中低压调压站
E:用户调压站

答案:B,D
解析:


城市总体规划文本是对各项规划目标和内容提出的( )。

A.详细说明
B.具体解释
C.规定性要求
D.法律依据

答案:C
解析:
城市总体规划文本是对规划的各项目标和内容提出规定性要求的文件,采用条文形式。文本格式和文字应规范、准确、肯定,利于具体操作。在规划文本中应当明确表述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根据《文物保护法》的规定,下列关于在历史文物保护区的建设项目选址及其原址重建的表述中,不符合相关规定的是( )。

A.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需要在原址重建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国务院批准
B.不可移动文物已经全部毁坏的,应当实施遗址保护,不得在原址重建
C.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得拆除,需要迁移的,须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国务院批准
D.无法实施原址保护,必须迁移异地保护或者拆除的,应当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准

答案:D
解析:
D项,《文物保护法》第二十条第三款规定,无法实施原址保护,必须迁移异地保护或者拆除的,应当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迁移或者拆除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批准前须征得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同意。


某市的市区南部有一段古城墙,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在古城墙内外两侧各划定了100m的保护区,只准绿化,不许建设,由园林绿化队负责管理。有一投资者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与绿化队签订了协议,投资者每年支付给绿化队100万元租金,绿化队同意投资者在距古城墙50m处建设了5栋2层青瓦灰砖的别墅。投资者刚开始施工,即被该市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规划监督执法队发现,责令立即停工。
【问题】
试分析:这个工程的性质是什么为什么应该如何处理

答案:
解析:
本案例中的工程性质是违法建设。
根据《城乡规划法》第六十四条规定,该工程未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所以该工程为违法建设。
该工程侵占了文物保护用地,违反了规划法和文物保护法,严重影响城市规划和文物保护,性质十分严重。
按照《城乡规划法》的规定,应对投资者处以罚款,并责成投资者立即拆除违法建筑,恢复地形地貌;同时,建议园林绿化队的上级主管部门追究绿化队的有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并给予处分,没收绿化队所收租金,上交国库。
答案解析:
本题的第一句话“某市的市区南部有一段古城墙,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在古城墙内外两侧各划定了100m的保护区,只准绿化,不许建设,由园林绿化队负责管理”,说明了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为省级,管理单位是园林绿化队,并且强调文物保护范围内只准绿化,不许建设。我们知道,按照文物法的有关规定,文物保护范围内是不允许建设的,本题再三强调这一点,其目的是暗示,如果在文物的保护范围内进行建设,应进行拆除,并且应由该文物保护范围的管理单位承担责任。
本题的第二句话“有一投资者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与绿化队签订了协议,投资者每年支付给绿化队100万元租金,绿化队同意投资者在距古城墙50m处建设了5栋2层青瓦灰砖的别墅”,说明了绿化队通过收取租金,违反了文物法的规定,同意在文物保护范围内建设别墅。
本题的第三句话“投资者刚开始施工,即被该市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规划监督执法队发现,责令立即停工”,说明了工程已经开工,构成了违法建设,并受到该市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处理。
本题的第四句话“试分析:这个工程的性质是什么?为什么?应该如何处理?”,说明本题要求回答的内容有三个:第一要回答工程的性质是违法建设,第二要说明判断违法建设性质的法律依据,第三要说明具体行政处罚的决定和依据。
将审题的结果整理如下:(1)建设位置: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区;(2)批准单位:园林绿化队;(3)建设内容:5栋2层别墅;(4)工程进度:刚开工;(5)查处单位: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规划监督执法队;(6)问题:确定性质,说明理由,提出处理意见。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目前成为困扰我国各地的共同难题是( )。

A.人口失业问题
B.人口性别结构问题
C.人口流动问题
D.人口老龄化问题

答案:A
解析:
失业目前成为困扰我国各地的共同难题。由于人口规模结构、经济基础、产业结构等方面的不同,各地失业问题的程度、特征和趋势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城镇登记失业率反映的是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与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扣除使用的农村劳动力、聘用的离退休人员、港澳台及外方人员)、城镇单位中的不在岗职工、城镇私营业主、个体户主、城镇私营企业和个体就业人员、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之和的比。


注册城乡规划师考试试题题库7章 第7章


城市环境污染按( )划分,可分为全球性污染、区域性污染、局部性污染等。

A:环境要素
B:污染物的分布范围
C:污染产生的原因
D:污染形态

答案:B
解析:


下列选项中为镇区总体规划任务的是(  )。

A:指导镇区建设和详细规划的编制
B:综合研究和确定城镇性质、规模和空间发展形态
C:落实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和镇域规划提出的要求
D:合理利用镇区土地和空间资源
E:处理好远期发展和近期建设的关系

答案:A,C,D
解析:
本题主要的考点是镇区总体规划的任务。具体包括:落实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和镇域规划提出的要求;合理利用镇区土地和空间资源;指导镇区建设和详细规划的编制。
掌握镇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镇(乡)域规划的任务、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任务、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任务、镇规划的具体任务。


在多层或高层建筑物内设置垂立的管道,每层设倒口,底层垃圾间里设垃圾容器。这是垃圾收集过程中采用的()方式。

A:垃圾箱(桶)收集
B:垃圾气动系统收集
C:垃圾管道收集
D:袋装化上门收集

答案:C
解析:
垃圾收集过程通常有的几种方式包括:(1)垃圾箱(桶)收集;(2)垃圾管道收集:垃圾管道收集是在多层或高层建筑物内设置垂立的管道,每层设倒口,底层垃圾间里设垃圾容器;(3)袋装化上门收集;(4)垃圾气动系统收集。


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刑侦赔偿的主管机关应当自收到赔偿申请之日起( )作出赔偿处理决定。

A.一个月以内
B.两个月以内
C.三个月以内
D.四个月以内

答案:B
解析:
两个月以内
《国家赔偿法》第九条规定,赔偿义务机关对依法确认有本法第三条、第四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应当给予赔偿。赔偿请求人要求赔偿应当先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也可以在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时一并提出。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特点包括(  )。

A:科学性
B:地域性
C:权威性
D:易查性
E:法制化管理

答案:B,E
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特点。即:
(1)“地域性”,规划的内容和深度应适应规划地段的特点,保证地段及其周围地段的整体协调性;
(2)“法制化管理”,控制性详细规划是规划与管理的结合,是由技术管理向法治管理的转变,编制要保持一定的简洁性,编导要有一定的程序性和易查性。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由城市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依据已经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或者城市分区规划,考虑相关专项规划的要求,对具体地块的土地使用和建设提出规划控制指标的规划。


根据《镇规划标准》的规定,不属于城镇规划的建设用地标准的是( )。

A:建设用地比例
B:人均建设用地指标
C:建设用地选择
D:建设用地种类

答案:D
解析:


城市供电工程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 )

A.调节城市供电负荷
B.选择城市供电时间
C.确定城市电网供电电压等级和层次
D.确定城网中的主网布局及其变电所(站)容量,数量
E.预测城市规划目标年的用电负荷水平

答案:C,D,E
解析:
城市供电工程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1)预测城市规划目标年的用电负荷水平;(2)预测市域和市区(或市中心区)规划用电负荷;(3)电力平衡;(4)确定城市供电电源种类和布局;(5)确定城网供电电压等级和层次;(6)确定城网中的主网布局及其变电所(站)容量、数量;(7)确定35kV及以上高压送、配电线路走向及其防护范围;(8)提出城市规划区内的重大电力设施近期建设项目及进度安排;(9)绘制市域和市区(或市中心区)电力总体规划图;(10)编写电力总体规划说明书。


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规定,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成果包括( )

A.说明
B.研究报告
C.纲要文本
D.其他
E.相应图纸

答案:A,B,C,E
解析: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成果包括:纲要文本、说明、相应的图纸和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