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注册城乡规划师真题下载7节

发布时间:2021-10-26
21年注册城乡规划师真题下载7节

21年注册城乡规划师真题下载7节 第1节


根据《城市黄线管理办法》的规定,下列原则中,不属于城市黄线划定原则的是( )

A.与同阶段城市规划内容及深度保持一致
B.控制范围界定清晰
C.统筹考虑城市水系的整体性、协调性、安全性和功能性
D.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规范

答案:C
解析:
城市黄线划定原则:与同阶段城市规划内容及深度保持一致;控制范围界定清晰;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规范。


近代城市环境问题阶段的显著特征主要有( )。

A.土地退化
B.荒漠化和水资源短缺
C.海平面上升
D.海洋污染
E.环境污染

答案:A,E
解析:
由于人口和工业密集,煤和油等化石能源的普遍使用,伴随着大规模土地开发造成的生态破坏与土地退化,空气污染、水污染、工业和生活固体废弃物污染、汽车尾气污染、噪声污染、温室效应和“热岛”效应等是近代城市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土地退化和环境污染是这个阶段的显著特征,环境问题及其影响范围是跨区域的。


如需对已有的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修改的,( )应当对修改的必要性进行论证,征求规划地段内利害关系人的意见,并向原审批机关提出专题报告,经原审批机关同意后,方可编制修改方案。

A.城乡规划主管部门
B.组织编制机关
C.当地人民政府
D.当地人民代表大会

答案:B
解析:
城市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和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镇人民政府根据城市和镇的总体规划,组织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确定规划编制的内容和要求等。如需对已有的详细规划进行修改的,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对修改的必要性进行论证,征求规划地段内利害关系人的意见,并向原审批机关提出专题报告,经原审批机关同意后,方可编制修改方案;如修改的内容涉及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的,应当先修改总体规划。


中国近代城市规划的发展基本为()

A: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城市规划思想
B:西方近现代城市规划不断改进和运用的过程
C:改革开放初期的城市规划思想
D:1990年以来的城市规划思想与实践

答案:B
解析:
中国近代城市规划的发展基本是西方近现代城市规划不断改进和运用的过程。


建筑材料费用通常占建筑总造价的( )左右。

A.30%
B.40%
C.50%
D.60%

答案:C
解析:
建筑材料是指在建筑工程中所应用的各种材料的总称,它所包含的门类、品种极多,就其应用的广泛性及重要性来说,通常将水泥、钢材及木材称为一般建筑工程的三大材料。建筑材料费用通常占建筑总造价的50%左右。


各级行政区都有一个行政中心,它是该行政区()的驻地。

A:权力机关
B:司法机关
C:人民政府
D:行政机关

答案:D
解析:
按行政地位划分城市:城市一般是较高层次行政机关的驻地,因此有些国家以行政地位作为划分城市的标准。


21年注册城乡规划师真题下载7节 第2节


城市率先在农业发达地区兴起,农产品的剩余刺激了( ),进而在社会中出现了一批专门从事非农业活动的人口来支持城市的进一步发展。

A.人口劳动结构的分化
B.工业化推进
C.城乡规划调控
D.市场机制导向

答案:A
解析:
农业剩余贡献是城镇化的基本动力机制之一。城市是农业和手工业分离后的产物,这就意味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及农业剩余贡献是城市兴起和成长的前提。城市率先在农业发达地区兴起,农产品的剩余刺激了人口劳动结构的分化,进而在社会中出现了一批专门从事非农业活动的人口来支持城市的进一步发展。这个过程不断往复、叠加、上升,城镇化也就随之得到了发展。


《文物保护法》规定,对文物实施( )保护的,建设单位应当事先确定保护措施,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报相应的文物行政部门批准,并将保护措施列入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者设计任务书。

A.原址
B.遗址
C.重建
D.迁移异地

答案:A
解析:
《文物保护法》第二十条第二款规定,实施原址保护的,建设单位应当事先确定保护措施,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报相应的文物行政部门批准,并将保护措施列入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者设计任务书。


在城市供热管网的形制中,从热源到热力点(或制冷站)间的管网,称为一级管网;而从热力点(制冷站)至用户间的管网,称为二级管网。一般说来,对于一级管网,往往采用( );而对于二级管网,则要根据用户的要求确定。

A:开式管网
B:闭式管网
C:热水管网
D:区域式管网
E:蒸汽管网

答案:B,E
解析:


有毒有害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可以采用安全存放方法,主要是( )。

A.活性污泥法
B.掩埋法
C.化学固定法
D.焚化法

答案:B
解析:
有毒有害固体废物的处理措施包括:焚化法、化学处理法、生物处理法。此外,有毒有害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还可以采用安全存放方法,主要是掩埋法。掩埋有害废物,必须做到安全填埋。


城市用地竖向工程规划应遵循( )的方针,注意相互协调。

A.适用
B.安全
C.经济
D.美观
E.可靠

答案:A,B,C,D
解析:
城市用地竖向工程规划原则包括:城市用地竖向工程规划应遵循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方针,注意相互协调;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形地质条件,合理改造地形,满足城市各项建设用地的使用要求;减少土(石)方及防护工程量;重视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增强城市景观效果。


某市拟规划发展一座人口规模为35万人左右的新城,图2-6-2所示为新城总体规划方案。新城选址位于铁路客运站南侧,一条河流由东西向穿城而过。城西为风景区,城南为连绵的山脉。经专家评审基本同意方案的总体框架,但对部分工业用地、居住用地以及垃圾填埋场用地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意见。


请针对专家意见试评析该规划方案存在的主要不足。

答案:
解析:
1.工业用地布局:河流是城市难得的景观资源,沿河南岸连续布置一类工业(M1),既占用 了宝贵的城市景观岸线,又由于主导风向的影响,不利于生活区的空气质量的维护。

2.居住用地布局:城市东北部的两大块居住用地布置在工业用地之间是不恰当的。

3.市政用地布局:城市垃圾填埋场距居住区和风景区都过近,不符合规范要求。


21年注册城乡规划师真题下载7节 第3节


生态恢复可应用于自然或人为影响下的生态,破坏、被污染土地的治理,包括( )

A.灾后重建
B.棕地恢复
C.湿地保护
D.城市绿地建设
E.城市经济发展

答案:A,B,C,D
解析:
生态恢复即人们有目的地把一个地方改建成定义明确的、固有的、历史上的生态系统的过程。中国的自然条件多样,面临的生态问题也复杂多样,因此对生态恢复的理解因此比较宽泛,包括任何对生态系统(即土地)的重建、改良、改进、修补、更新、再植过程,这些过程应该是符合生态系统的基本法则或者要求的,属于生态工程范畴。生态恢复可以应用于自然或者人为影响下的生态破坏、被污染土地的治理,包括灾后重建、棕地恢复、湿地保护、城市绿地建设等。


项目决策的关键性步骤是()

A.项目设想
B.可行性研究
C.建设设施
D.建设投资

答案:B
解析:
在确定了所要建设的项目内容的基础上,对项目本身的实施需要进行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是项目决策的关键性步骤。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下列城乡规划技术标准的标准层次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城市规划基础资料搜集规程与分类代码》是基础标准
B.《城市水系规划规范》是通用标准
C.《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是专用标准
D.《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是专用标准

答案:C
解析:
各专业的标准分体系,按各自学科或者专业内涵排列,在体系框架中分为基础标准、通用标准和专用标准三个层次:①基础标准,是指在某一专业范围内作为其他标准的基础并普遍使用,具有广泛指导意义的术语、符号、计量单位、图形、模数、基本分类、基本原则等标准。②通用标准,是针对某一类标准化对象制定的覆盖面较大的共性标准,它可以制定专用标准的依据。如通用的安全、卫生和环保要求,通用的质量要求,通用的设计、施工要求与试验方法,以及通用的技术管理等。③专用标准,是指针对某一具体标准化对象或作为通用标准的补充、延伸制定的专项标准,覆盖面一般不大。C项属于通用标准。


经审定的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的总平面图由( )予以公布。

A.县人民政府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镇人民政府
C.县城乡规划主管部门
D.县发展改革局

答案:B
解析:
《城乡规划法》第四十条规定,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镇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将经审定的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的总平面图予以公布。经审定的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应通知建设单位或者个人,签发设计方案审定通知书。


最初将"社区"这个词作为社会学的一个范畴来研究的,始于德国社会学家( )于1887年出版的《社区与社会》一书。

A:R·M·马克鲍尔
B:F·腾尼斯
C:G·H·希莱里
D:邓肯

答案:B
解析:


在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所确定的危险地段不得进行新的开发建设,已建的应当( )。

A.立即停止使用并拆除
B.限期拆除或停止使用
C.立即停止使用
D.立即拆除

答案:B
解析:
在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所确定的危险地段不得进行新的开发建设,已建的应当限期拆除或者停止使用。


21年注册城乡规划师真题下载7节 第4节


下列关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的有关内容表述中不符合规定的是( )。

A.经依法批准的保护规划,不得擅自修改;确需修改的,则修改后的保护规划,应当按照原审批程序报送审批
B.保护规划应当自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批准公布之日起1年内编制完成
C.保护规划的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将依法批准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报国务院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备案
D.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规划的规划期限应当与城市、镇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相一致

答案:C
解析:
C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第十七条规定,保护规划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保护规划的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将依法批准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报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备案。


城市化预测方法中的综合增长法是利用历年城市人口年平均增长率资料,通过复利公式,计算预测期限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数学公式为Yt=(1+R)tYo(t=1、2、3……n),其中Yo表示( )。

A:t年的城市人口预测值
B:城市人口年平均增长率
C:某年的城市人口数
D:年限

答案:C
解析:


根据《环境保护法》规定,以下哪项是对编制城市规划的要求( )。

A.确定所在城市的环境质量标准
B.制定所在城市的污染物排放标准
C.确定保护和改善环境的目标和任务
D.提出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措施

答案:C
解析:
制定城市规划,应当确定保护和改善环境的目标和任务。


人类活动要素的(  )等形成了各种聚落景观。

A:信息上的组合
B:生产上的组合
C:数量上的组合
D:种类上的组合
E:空间上的组合

答案:C,D,E
解析:


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报请批准的地方性法规,应当对其合法性进行审查,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不抵触的,应当在( )内予以批准。

A.4个月
B.6个月
C.9个月
D.12个月

答案:A
解析:
《立法法》第六十三条第二款、第三款、第四款规定,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施行。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报请批准的地方性法规,应当对其合法性进行审查,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不抵触的,应当在4个月内予以批准。


图2-6-3所示为某城市新建铁路枢纽——火车站及广场总平面交通流线组织。 分析该大型交通设施规划设计中的不妥之处。

答案:
解析:
1.停车场2出人口距离城市道路交叉口过近,应至少大于50m。

2.火车站广场在城市快速路上开口过多,影响城市快速路功能发挥,同时带来严重的交通 安全问题。建议站前商业服务中心机动车出入口与站舍机动车出入口合并设置。

3.停车场2不应只设一个出入口,应增加一个出入口。根据《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 范》,停车位50~300个的停车场,应设置两个出入口。

4.火车站广场与旅游码头间的联系不便,穿越城市快速路。应增加地下通道或架设天桥, 不得直接穿越城市快速路。

5.停车场1位置不好,人流需长距离穿越广场进人站舍。建议设置地下停车场,减少地面 人流与车流的交叉干扰。

6.不应只设置一个地铁出入口,造成人流过度集中,使用不便。


21年注册城乡规划师真题下载7节 第5节


根据《消防法》的规定,生产、存储和装卸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工厂、仓库和专用车站、码头,必须设置在()或者相对独立的安全地带。

A.乡村边缘
B.城市边缘
C.河水或湖泊边缘
D.城市与乡村中间

答案:B
解析:
生产、存储和装卸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工厂、仓库和专用车站、码头,必须设置在城市边缘或者相对独立的安全地带。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根据《城乡规划法》的规定,对城市新区的开发和建设规划应遵循的原则是 ( )

A.充分利用现有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严格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体现地方特色
B.统筹安排、综合开发、合理利用
C.统筹兼顾进城务工人员生活和周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村民生产与生活的需要
D.应当优先安排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

答案:A
解析:
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实施规划时应遵循的原则中,城市新区的开发和建设,应当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时序,充分利用现有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严格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体现地方特色。在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之外,不得设立各类开发区和城市新区。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在《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中规定,房地产交易不包括( )。

A:房地产转让
B:赠与
C:抵押
D:房屋租赁

答案:B
解析:


下列哪些项是实现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途径?( )

A.协调城市发展、农业与自然保护用地之间的关系
B.优化城乡绿化与开放空间系统
C.制定城市生态灾害防治技术措施
D.维护生物栖息地的整体空间格局
E.维护生态过程和人文过程的完整性

答案:A,B,C,E
解析:
P502,区域生态安全格局途径的出发点:
①土地用地紧张情况下,协调各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如城市发展用地、农业用地及生物保护用地之间的合理格局;
②空间尺度上优化防护林体系和绿道系统,使之高效,包括物种的空间运动和生物多样性的持续及灾害过程的控制;
③形成战略性的城市生态灾害(如洪水和海潮)控制格局;
④如何使孤立分布的自然保护地通过尽可能少的投入而形成最优的整体空间格局,以保障物种的空间迁徙和保护生物多样性;
⑤引入或改变斑块,大改善城乡景观的某些生态和人文过程,如通过尽量少的土地,建立城市或城郊连续而高效的游憩网络、连续而完整的遗产廊网络、视觉廊道的控制。


我国西南地区某地级市,其南部为丘陵,北部为山区,山区经济以农林为主。受地形条件影响,城镇主要集中在南部和中部地带,市域城镇化水平在35%左右。市域内现有大城市一个,县城6 个,其它建制镇34 个。规划为求市域内城镇均衡发展,在北部地区新设3 个镇,市域交通规划基本符合发展要求。



图1-1 某市市域城镇体系现状示意图



某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示意图(2004~2020)
  【问题】
  试结合该市现状和规划示意图,指出在该城镇等级布局和主要交通线路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在该城镇等级布局和主要交通线路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
  (1)重点镇设置过多,发展重点反而不明确。
  (2)5 号镇和34 号镇不宜作为重点镇,不靠近主要交通干线。
  (3)新增设的3 个镇中,35 号和36 号设置条件不充分。
  (4)南北向高速公路与中心城市联系不便。



如图1-9所示,为某城市火车站地区局部的道路网布局方案示意。C-C为城市快速路,与主干道⑤-⑤交叉处已建有互通式立交。与火车站相通的南北轴线B5-B7为生活性干道。其他道路为城市主次干道。



请你分析该方案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答案:
解析:

1.城市主次干道不合理,部分路网间距不符合规范要求。


2.E3点多路交叉,D3、D4、F2、F4交角不符合规范要求。


3.A-A应该为主干道,B-B降为次干道。


4.F'5-F'6改为次干道,G5-G6改为次干道。


5.道路6-6应降为次干道,道路7-7应提升为主干道。



21年注册城乡规划师真题下载7节 第6节


下列不符合《防震减灾法》规定的是( )

A.建设工程必须按照抗震设防要求和抗震设计规范进行抗震设计,并按照抗震设计进行施工
B.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
C.典型地震遗址、遗迹的保护,应当列入地震灾区的重建规划
D.根据震情和震害预测结果,应由省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会同同级有关部门编制防震减灾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答案:D
解析:
根据震情和震害预测结果,国务院地震行政主管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会同同级有关部门编制防震减灾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中明确规定,风景名胜区游人容量应随规划限期的不同而有变化。对一定规划范围的游人容量,应综合分析并满足该地区的( )等因素而确定。

A.经济发展引导标准
B.游览心理标准
C.土地利用协调标准
D.生态允许标准
E.功能技术标准

答案:B,D,E
解析: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第3.5.1条规定风景区游人容量应随规划限期的不同而有变化。对一定规划范围的游人容量,应综合分析并满足该地区的生态允许标准、游览心理标准、功能技术标准等因素而确定。游人容量应由一次性游人容量、日游人容量、年游人容量三个层次表示。


下列选项中,属于人口规模预测方法中“劳动平衡法”的是( )。

A.依据“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基本原则,根据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的相关指标和合理的劳动构成,以某一类关键人口的需求总量乘以相应系数得出小城镇镇区人口总数
B.建立在“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基本原理上,以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确定的基本人口数和劳动构成比例的平衡关系来估算城镇人口规模
C.将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两部分叠加,是镇规划时普遍采用的一种比较符合实际的方法
D.根据小城镇周边区域自然资源的最大、经济及合理供给能力和基础设施的最大、经济及合理支持能力计算小城镇的极限人口容量

答案:B
解析:
人口规模预测方法有:①综合分析法。将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两部分叠加,是镇规划时普遍采用的一种比较符合实际的方法。②经济发展平衡法。依据“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基本原则,根据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的相关指标和合理的劳动构成,以某一类关键人口的需求总量乘以相应系数得出小城镇镇区人口总数。③劳动平衡法。劳动平衡法建立在“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基本原理上,以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确定的基本人口数和劳动构成比例的平衡关系来估算城镇人口规模。④区域分配法。以区域国民经济发展为依据,对镇域总人口增长采用综合平衡法进行分析预测,然后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预测城市化水平,将镇域人口根据区域生产力布局和城镇体系规划分配给各个城镇或基层居民点。⑤环境容量法。根据小城镇周边区域自然资源的最大、经济及合理供给能力和基础设施的最大,经济及合理支持能力计算小城镇的极限人口容量。⑥线性回归分析法。性回归分析法是根据多年人口统计资料所建立的人口发展规模与其他相关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运用数理分析的方法建立数学预测模型。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很小时应对其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内容是()

A: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同时也不必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B: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C: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或者专项评价
D: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价

答案:B
解析:
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价;可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或者专项评价;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取得乙级证书的城市规划设计单位,可以承担的规划设计任务中不能包括()

A:研究拟定大型工程项目规划选址意见书
B:20万人口以下城市总体规划和各项专项规划的编制
C:各种详细规划的编制
D:100万人口以上城市总体规划和各项专项规划的编制

答案:D
解析:
乙级城市规划编制单位可以在全国承担下列任务:20万人口以下城市总体规划和各种专项规划的编制(含修订或者调整);详细规划的编制;研究拟定大型工程项目规划选址意见书。


某市政府因新建快速路修改城市规划,需拆迁医学院部分设施和住宅楼,致使该院及住户合法利益受到损失。为此,该院和住户应依据( )要求市政府给予补偿。

A.行政许可法
B.行政处罚法
C.物权法
D.城乡规划法

答案:C
解析:
物权法


21年注册城乡规划师真题下载7节 第7节


某居住小区规划方案如图5所示,住宅建筑分为四个组团布置其中,在东北组团北侧安排 了 4幢老年公寓。规划提出了以下有关建设标准和技术要求。

1.条式住宅之间的侧面间距为5m。

2.多层条式住宅和高层住宅之间的侧面间距为10 m。

3.所有条式住宅之间的正面间距均按冬至日照1h的日照标准计算。

4.宅间小路的路面宽度为1.5 m。

5.临街住宅的出入口不直接开向城市干道。

6.所有6层条式住宅和8层塔式住宅均不设电梯。

试判断这些标准和要求是否正确,若认为正确的只需说明该条“正确”,认为不正确(或不 完全正确)的,指出其错误之处,并具体回答正确的内容。

答案:
解析:
1.不正确。

多层条式住宅侧面间距不宜小于6 m

2.不正确。

多层条式住宅和高层住宅侧面间距不宜小于13 m

3.不完全正确。

一般条式住宅根据不同建筑气候区应分别按大寒日或冬至日的日照标准计算,老年公寓的日照标准不应该低于冬至日日照2 h的标准。

4.不正确。

宅间小路的路面宽不应小于2. 5 m

5.正确。

6.不完全正确。

8层塔式住宅和6层老年住宅应设电梯。


乡的设置是针对其农村地区的属性,通常乡驻地职能是(  )和服务。

A:发展经济
B:基础设施建设
C:行政管理
D:改善人居环境

答案: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核的是我国城乡建制的设置特点。乡的设置是针对其农村地区的属性,这是乡与镇的典型区别。由于乡的社会经济发展背景处在农业社会的大环境下,乡所辖村虽然和镇所辖村一样,也体现一定的自主性,但经济产业条件使其不具备聚集的内因趋势,乡中心也不具备镇区的聚集条件,通常乡驻地职能是行政管理和服务。


2007年10月28日《城乡规划法》颁布,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对()等作了明确的法律规定,是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城乡统筹发展需要的完备法律。

A:城乡规划的监督检查
B:城乡规划的修改
C:城乡规划的实施
D:城乡规划的制定
E:城乡规划的审批程序

答案:A,B,C,D
解析:
2007年10月28日《城乡规划法》颁布,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共七章,对城乡规划的制定、城乡规划的实施、城乡规划的修改、城乡规划的监督检查、法律责任等作了明确的法律规定,成为一部更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城乡统筹发展需要的完备法律。


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基础是()

A:将各种预计作为居住、工作、游憩的不同地区,在位置和面积方面,做一个平衡的布置,同时建立一个联系三者的交通网
B:对理想社会组织结构等方面的改革改变当时不合理的社会,并描述理想中的建筑、社区和城市的规划
C:由于工业生产方式的改进和交通技术的发展,吸引农村人口向城市不断集中
D:在解决工业城市所面临问题的基础上,综合了各类思想和实践后逐步形成的

答案:D
解析:
现代城市规划是在解决工业城市所面临问题的基础上,综合了各类思想和实践后逐步形成的。


开发商预售商品房应当符合若干条件,关于其条件表述不正确的是()

A:已交付全部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
B:按提供预售的商品房计算,投入开发建设的资金达到工程建设总投资的30%以上
C:持有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D: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

答案:B
解析:
《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商品房预售,应当符合下列条件:(1)已交付全部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2)持有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3)按提供预售的商品房计算,投入开发建设的资金达到工程建设总投资的25%以上,并已经确定施工进度和竣工交付日期;(4)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房产管理部门办理预售登记,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


根据《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设防管理规定》,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A.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设防实行预防为主、平灾结合的方针
B.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降低抗灾设防标准
C.对抗震设防区超过5000平方米的地下停车场等地下工程设施,建设单位应当在初步设计阶段组织专家进行抗震专项论证
D.灾区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进行恢复重建时,应当坚持基础设施先行原则

答案:C
解析:
C选项,对抗震设防区超过5000平方米的地下停车场等地下工程设施,建设单位应当在初步设计阶段组织专家进行抗震专项论证——一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