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城乡规划师答疑精华6节

发布时间:2021-12-07
注册城乡规划师答疑精华6节

注册城乡规划师答疑精华6节 第1节


水厂生产区外围( )m范围内不得设置生活居住区。

A:10
B:20
C:50
D:2.0

答案:A
解析:
水厂生产区的范围应明确划定,并设立明显标志,在生产区外围不小于10m范围内不得设置生活居住区和修建禽畜饲养场、渗水厕所、渗水坑,不得堆放垃圾、粪便、废渣或铺设污水渠道,应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和绿化。单独设立的泵站、沉淀池和清水池的外围不小于10m的区域内,其卫生要求与水厂生产区相同。


对于行政法学的依法行政来说,其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包括( )。

A.合法行政
B.诚实守信
C.权责分离
D.程序正当
E.高效便民

答案:A,B,D,E
解析:
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①合法行政。②合理行政。③程序正当。④高效便民。⑤诚实守信。⑥权责统一。


北京四合院空间布局的典型特征不包括( )

A.前院较浅,以倒座为主,主要用作门房、客房、客厅
B.内院属于私密区域,外人不得入内;前院是家庭的主要公共生活场所
C.大门在倒座以东、宅之东南角,靠近大门的一间多用于门房或男仆居室
D.大门以东的小院为塾

答案:B
解析:
北京四合院平面布局以院为特征,根据主人的地位及基地情况有两进、三进、四进或五进院几种,大宅则除纵向院落多外,横向还增加平行的跨院,并设有后花园。典型的北京三进四合院:前院较浅,以倒座为主,主要用作门房、客房、客厅;大门在倒座以东、宅之东南角,靠近大门的一间多用于门房或男仆居室;大门以东的小院为塾;倒座西部小院内设厕所。


下列关于老龄化的问题,说法错误的是( )

A.老龄人口比重,即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占本地总人口数量的比重
B.按国际标准,凡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10%以上或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6%以上,就进入老年社会
C.人口老龄化是一个动态概念,它与出生率迅速下降密切相关
D.在正常的情况下,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年人在总人口构成中的绝对数和相对比重都会继续增大

答案:B
解析:
按照国际标准,65岁以上人口比重超过7%就意味着进入老年社会(若按60岁以上人口比重来衡量,则要超过10%)。因此选项B不正确。


城市通信工程规划系统中,将用户的信息资料(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由( )进行传输的行为称为邮政。

A.快递方式
B.人工方式
C.无线电方式
D.有线电方式

答案:B
解析:
通信业务内容包括邮政通信和电信通信。邮政是指将用户的信息资料(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由人工方式进行传输的行为。邮政通信传送的主要是实物信息,如信函、包裹、汇款、报刊发行等,处理手续上分为收寄、分拣、封发、运输、投递等。


微波天线塔的位置和高度必须满足线路设计参数对天线位置和高度的要求。在传输方向 的近场区内,天线口面边的锥体张角为()

A.15。
B.20。
C.45。
D.90。

答案:B
解析:
微波天线塔的位置和高度,必须满足线路设计参数对天线位置和高度的要求。在传输方向的近场区内,天线口面边的锥体张角20。,前方净空距离为天线口面直径的10倍范围内,应无树木、房屋和其他障碍物。


影响城市雨水系统最主要的因素是当地的( )。

A.自然条件
B.经济条件
C.技术条件
D.社会条件

答案:A
解析:
影响城市雨水系统最主要的因素是当地的自然条件。编制城市雨水工程规划,首先要认真分析城市地形、水系、气象、水文等自然条件,掌握城市地形变化,当地暴雨特征,天然水系的汇水面积、排洪能力和特征水位等。


生态位的宽度依据物种的适应性而改变。适应性较( )的物种占据较( )生态位。

A:小;宽广
B:大;宽广
C:小;长
D:大;狭窄

答案:B
解析:
生态位指物种在群落中所占的地位。一般说,生态位的宽度依据物种的适应性而改变,适应性较大的物种占据较宽广的生态位。城市生态位是一个城市或任何一种人类生境给人们生存和活动所提供的生态位。


注册城乡规划师答疑精华6节 第2节


根据《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的规定,下列关于近期建设规划的审批的表述,正确的是()

A:近期建设规划需修改的,由城市人民政府进行审批
B:批准后的近期建设规划应当报建设部备案
C:近期建设规划编制完成后,由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进行论证
D:城市人民政府批准近期建设规划,批准前必须征求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意见

答案:D
解析:
近期建设规划编制完成后,由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城市人民政府批准近期建设规划,批准前必须征求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意见;批准后的近期建设规划应当报总体规划审批机关备案,其中国务院审批总体规划的城市,报建设部备案。


下列关于艺术处理手法的表述,哪些项是正确的?( )

A.均衡的方式包括重复均衡、渐变均衡和动态均衡
B.均衡着重处理构图要素的左右或前后之间的轻重关系
C.稳定着重考虑构图中整体上下之间的轻重关系
D.再现的手法往往同对比和变化结合在一起使用
E.母题的重复可以增强整体的对比效果

答案:B,C,D
解析:
A项,均衡的方式包括对称均衡、不对称均衡和动态均衡。BC两项,同均衡相联系的是稳定。如果说均衡着重处理建筑构图中各要素左右或前后之间的轻重关系的话,那么稳定则着重考虑建筑整体上下之间的轻重关系。DE两项,在建筑中,往往可以借某一母题的重复或再现来增强整体的统一性。一般说来,重复或再现总是同对比和变化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英国城乡规划协会于1993年发表了《可持续环境的规划对策》提出了环境规划的概念,以下哪一项不包括在环境规划的主要特征中()

A.动态性
B.系统性
C.整体性
D.区域性

答案:B
解析:
环境规划的主要特征:(1)整体性;(2)综合性;(3)区域性;(4)动态性;(5)信息密集;(6)政策性强。


根据《城乡规划法》第二十九条,城市、镇以及乡、村庄规划实施组织的具体要求为()

A:城市新区的开发和建设,应当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时序,充分利用现有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严格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体现地方特色
B: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应当优先安排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妥善处理新区开发与旧区改建的关系,统筹兼顾进城务工人员生活和周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村民生产与生活的需要
C:在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以外,不得设立各类开发区和城市新区
D:旧城区的改建,应当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传统风貌,合理确定拆迁和建设规模,有计划地对危房集中、基础设施落后等地段进行改建

答案:B
解析:
《城乡规划法》第二十九条具体规定了城市、镇以及乡、村庄规划实施组织的具体要求:“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应当优先安排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妥善处理新区开发与旧区改建的关系,统筹兼顾进城务工人员生活和周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村民生产与生活的需要。”


垃圾转运站规划除了按要求布置收集点外,还应使清运路线合理,以有效地发挥人力、物力作用。路线设计应考虑的方面中,不合理的是()

A:收集路线的出发点尽可能远离停放车辆的场地
B:线路的开始与结束应邻近城市主要道路,便于出入,并尽可能利用地形和自然疆界作为线路疆界
C:在陡峭地区,应空车上坡,下坡收集,以利于节省燃料.减少车辆损耗
D:线路应使每日消运的垃圾量、运输路程、花费时间尽可能相同

答案:A
解析:
生活垃圾的运输中,路线设计应考虑使收集车辆在收集区域内行程距离最小,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1)收集路线的出发点尽可能接近停放车辆场;(2)线路的开始与结束应邻近城市主要道路,便于出入,并尽可能利用地形和自然疆界作为线路疆界;(3)在陡峭地区,应空车上坡,下坡收集,以利于节省燃料,减少车辆损耗;(4)线路应使每日消运的垃圾量、运输路程、花费时间尽可能相同。


城市道路平面弯道视距限界内障碍物的限高是( )。

A.1.0米
B.1.2米
C.1.4米
D.1.6米

答案:B
解析:
城市道路平面弯道视距限界设计时要求在限界内必须清除高于1.2m的障碍物,包括高于1.2m的灌木和乔木。如果因障碍物难以清除,则应限制行车速度并设置警告标志以保证安全。


一般而言,城市的地理要素包括位置、距离、结构、范围、时间五个方面。其中( )是城市最为独特的特征要素。

A:位置
B:距离
C:结构
D:范围

答案:A
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的规定,下列关于从事测绘活动单位的测绘资质资格及其测绘成果的表述中不符合规定的是()

A: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军事测绘单位的测绘资质审查
B:基础测绘成果和国家投资完成的其他测绘成果,用于国家机关决策和社会公益性事业的,应当无偿提供
C:测绘项目完成后,测绘项目出资人或者承担国家投资的测绘项目的单位,应当向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汇交测绘成果资料
D: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测绘资质审查、发放资质证书,具体办法由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商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规定

答案:A
解析:
《测绘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军队测绘主管部门负责军事测绘单位的测绘资质审查。


注册城乡规划师答疑精华6节 第3节


现代城市规划的基本特点中,(  )是城市规划的最重要特点之一,在各个层次、各个领域以及各项具体工作中都会得到体现。

A:政策性
B:民主性
C:综合性
D:实践性

答案: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核的是现代城市规划的主要特点。城市的社会、经济、环境和技术发展等各项要素,既互为依据,又相互制约,城市规划需要对城市的各项要素进行统筹安排,使之各得其所、协调发展。综合性是城市规划的最重要特点之一,在各个层次、各个领域以及各项具体工作中都会得到体现。


根据《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当遭受罕遇地震时,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应达到的基本防御目标包括( )。

A.城市功能基本不瘫痪
B.无重大人员伤亡
C.不发生严重的次生灾害
D.重要工矿企业能够很快恢复生产或运营
E.生命线系统不遭受严重破坏

答案:A,C,E
解析:
根据《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GB50413—2007)第1.0.5条规定,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编制基本目标包括:①当遭受多遇地震时,城市一般功能正常;②当遭受相当于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时,城市一般功能及生命系统基本正常,重要工矿企业能正常或者很快恢复生产;③当遭受罕遇地震时,城市功能不瘫痪,要害系统和生命线工程不遭受破坏,不发生严重的次生灾害。


真正有成效的公众参与是下列哪种类型的参与()

A:居民个人参与
B:居民集体全部参与
C:社区组织的居民代表的参与
D:问卷调查

答案:C
解析:
从国外,特别是美国等规划实践来看,真正有成效的公众参与不是个人层次的参与,而是以社区组织的居民代表参与。社区组织实力越大,公众参与的成效越显著。


关于对城市整体空间的组织理论,错误的是()

A:从城市土地使用形态出发的空间组织理论
B:从经济综合性出发的空间组织理论
C:从城市功能组织出发的空间组织理论
D:从城市道路交通出发的空间组织理论

答案:B
解析:
城市整体空间的组织理论,具体包括:(1)从城市功能组织出发的空间组织理论;(2)从城市土地使用形态出发的空间组织理论;(3)从经济合理性出发的空间组织理论;(4)从城市道路交通出发的空间组织理论;(5)从空间形态出发的空间组织理论;(6)从城市生活出发的空间组织理论。


一般的城市详细规划可以由( )审批。

A.县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B.省、自治区、直辖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C.城市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D.城市人民政府

答案:C
解析:
分区规划和详细规划一般由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核设施工程受地震破坏后,可能引发放射性污染的严重次生灾害,必须认真进行( )。

A.地震安全性评价
B.地震破坏性评价
C.次生灾害评价
D.防灾措施评价

答案:A
解析:
①重大建设工程和②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如核电站和核设施建设工程),应当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按照经审定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所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建设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对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的质量负责。


某县级市为发展当地经济,拟出让县政府所在镇中心区的一块规划建设用地的土地使用权,该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据镇中心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了规划条件,如图2—23所示。

甲房地产开发公司通过土地市场公开交易的方式,取得了该用地的土地使用权,并与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签订了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出让合同中明确了出让地块的位置、使用性质、容积率、绿地率和需要同步建设的公共服务设施等要求,但未对建筑高度作出明确规定。
甲公司在组织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时,为了突出企业形象和便于建筑布局,向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了以下要求:
1.将用地内原规划安排在西北角的消防站调整到用地东北角;
2.在维持其他规划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将用地东南角三栋住宅楼的建筑高度由18 m增加到30m。
该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经委托省规划院进行专题论证,认为甲公司提出的要求不违背镇总体规划,也有利于城市景观和城市功能布局优化。
1.甲公司在通过公开交易的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后,是否还可以向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变更规划条件的申请?为什么?
2.该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是否可以依法批准甲公司的以上申请?为什么?依法批准必须履行的程序是什么?

答案:
解析: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确需变更规划条件的,可以提出申请。
2.规划部门依据法律、法规,做出是否批准的决定。
变更规划条件必须履行程序:
(1)组织控规修改论证;
(2)征求利害关系人意见;
(3)提出修改控规报告,报原批准机关同意;
(4)修改控规,依照法定程序批准;
(5)报土地主管部门变更的规划条件,进行公示。


在进行功能分区时,应从空间的多种关系加以分析,使各部分空间都能得到合理安排,这些关系中不包括( )。

A.“内”与“外”
B.“闹”与“静”
C.“上”与“下”
D.“主”与“次”

答案:C
解析:
在进行功能分区时,应从空间的“主”与“次”、“闹”与“静”、“内”与“外”等的关系加以分析,使各部分空间都能得到合理安排。功能分区是进行建筑空间组织时必须考虑的问题,特别是当功能关系与房间组成比较复杂时,更需要将空间按不同的功能要求进行分类,并根据它们之间的密切程度加以区分,并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达到既分区明确又联系方便的目的。


注册城乡规划师答疑精华6节 第4节


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进行房地产开发的,必须按照( )的土地用途,动工开发土地。

A.土地利用规划
B.城市规划
C.近期建设规划
D.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

答案:D
解析:
《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二十五条,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进行房地产开发的,必须按照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的土地用途、动工开发期限开发土地。超过出让合同约定的动工开发日期满一年未动工开发的,可以征收相当于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百分之二十以下的土地闲置费;满二年未动工开发的,可以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但是,因不可抗力或者政府、政府有关部门的行为或者动工开发必需的前期工作造成动工开发迟延的除外。


历史文化街区内应保护文物古迹、保护建筑、历史建筑和( )。

A.资源环境
B.文物遗址
C.建筑环境
D.环境要素

答案:D
解析:
历史文化街区内应保护文物古迹、保护建筑、历史建筑和环境要素。当历史文化街区的核心保护范围与文物保护单位或保护建筑的建设控制地带出现重叠时,应服从核心保护范围的规划控制要求。


根据《城乡规划法》,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A.经依法审定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的总平面图不得随意修改
B.控制性详细规划修改涉及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的,应先修改总体规划
C.修改城市总体规划前,组织编制机关应向原审批机关提出专题报告,经同意后方可编制修改方案
D.修改涉及镇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的,应当先向原审批机关提出专题报告,经同意后方可编制修改方案

答案:C
解析:
C选项——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


下列以出让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项目规划管理程序中,不正确的是( )。

A.地块出让前——提供规划条件作为地块出让合同的组成部分
B.用地申请——建设项目批准、核准、备案文件;地块出让合同;建设单位用地申请表
C.用地审核——现场踏勘;征询意见;核验规划条件;审查建设工程总平面图;核定建设用地范围
D.行政许可——领导签字批准;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答案:D
解析:
D选项,行政许可——领导签字批准;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用地


为了描述城市土地利用的情况,可以采用的空间数据方式为( )

A.离散点
B.等值线
C.三角网
D.多边形

答案:D
解析:
空间数据:
①点:有确切位置,但大小、长度忽略不计,如客户分布、环保监测站、交叉口。
②线:面积可忽略,但长度、走向很重要,如街道、地下管线。
③面:具有封闭边界,确定面积,一般为不规则多边形,如行政区域、房屋基底、规划地块。


我国城镇化的启动阶段正处于我国国民经济恢复和“一五”计划顺利实施的时期,重点是( )。

A.追求高速度发展
B.城镇化水平的整体提高
C.建设工业城市
D.加快现代化建设

答案:C
解析:
城镇化启动阶段正处于我国国民经济恢复和“一五”计划顺利实施的时期。此期间的重点是建设工业城市,形成了以工业化为基本内容和动力的城镇化。随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城市人口骤增,工人新村迅速崛起,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生了许多新型工矿城市。


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的重要内容不包括( )。

A.道路选线
B.交通管理设施
C.道路横断面组合
D.道路交叉口选型

答案:B
解析: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一般包括:路线设计、交叉口设计、道路附属设施设计、路面设计和交通管理设施设计五个部分。其中道路选线、道路横断面组合、道路交叉口选型等都是属于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的重要内容。


根据《城乡规划法》规定,下列关于城乡规划实施管理范围的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城乡规划实施管理项目范围内的建设用地不包括以划拨方式提供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所要使用的土地
B.建设用地的范围应当在制定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中规定
C.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依法实施规划管理,施行规划行政许可的权限范围是规划区内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
D.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依法实施规划管理,施行规划行政许可的对象范围是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所进行的建设用地和各项建设活动

答案:A
解析:
城乡规划实施管理项目范围内的建设用地包括以划拨方式提供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所要使用的土地。


注册城乡规划师答疑精华6节 第5节


城市生态系统所需物质对外界有()

A:腐蚀性
B:控制性
C:依赖性
D:污染性

答案:C
解析:
城市生产活动的特点包括:空间利用率高;能流和物流高度密集;系统输入及输出量大;主要消耗不可再生性能源,且利用率低;系统对外界依赖性很强。


下列不符合《城乡规划法》和《风景名胜区条例》规定的是( )。

A.城市总体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
B.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
C.国家风景名胜区规划由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组织编制
D.省级风景名胜区规划由所在县级人民政府组织编制

答案:C
解析:
C选项,国家风景名胜区规划由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或者直辖市人民政府风景名胜区主管部门


用地自然坡度为5%的用地,应该规划为( )形式。

A:都不是
B:平坡式
C:台阶式.
D:混合式

答案:D
解析:
城市主要建设用地形式包括平坡式、台阶式、混合式三种。其中用地自然坡度小于3%,以规划为平坡式;坡度大于8%时,宜规划为台阶式。用地的长边应平行于等高线布置;台地的高度宜为1.5~3.0m。


关于区域城镇体系演变的基本规律理解不正确的是?

A.镇体系是区域城镇群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B.镇体系存在着一个形成—发展—成熟的过程
C.工业化阶段,城镇体系以规模小、职能单一、孤立分散的低水平均衡分布为特征
D.“点—轴—网”空间结构系统形成阶段,区域进入全面有组织状态。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城镇体系的演化规律。


地理信息系统原始信息的获取途径主要有野外实地测量、报影测量与遥感、现场考察和实地踏勘勘、社会调查与统计、利用已有资料。( )是城市规划工作必不可少的信息获取途径。

A:野外实地测量
B:摄影测量与遥感
C:现场考察和实地踏勘
D:社会调查与统计

答案:C
解析:


下列关于城市用地布局形态与道路网络形式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 )。

A.规模较大的组团式用地布局的城市中,不能简单的套用方格路网
B.沿河谷呈带状组团式布局的城市,往往不需要布置联系各组团的交通性干路
C.中心城市对周围的城镇具有辐射作用,其交通联系也呈中心放射形态
D.公共交通干线的形态应与城市用地形态相协调

答案:B
解析:
B项,沿河谷、山谷或交通走廊呈带状组团布局的城市,往往需要布置联系各组团的交通性干路和有城市发展轴性质的道路,与各组团路网一起共同形成链式路网结构。


在自然界里,一般一个物种总是以( )形式存在。

A:个体
B:种群
C:群落
D:生境

答案:B
解析:
自然界里,任何生物的单个个体都难以单独生存,而必须在一定的空间内以一定的数量结合成群体。种群是物种存在的基本单位,从生物学分类的门、纲、目、科、属等分类单位是学者依据物种的特征及其在进化过程中的亲缘关系来划分的,惟有种才是真实存在的。种群是物种在自然界存在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群落的基本组成单位,以及生态系统研究的基础。


借鉴同类型城市和地段的相关案例比较总结得出的指标属于指标确定方法中的( )。

A.测算法
B.标准法
C.反算法
D.类比法

答案:D
解析:
指标确定一般采用以下四种方法:①测算法,由研究计算得出;②标准法,根据规范和经验确定;③类比法,借鉴同类型城市和地段的相关案例比较总结;④反算法,通过试做修建规划和形体设想方案估算。指标确定的方法依实际情况决定,也可采用多种方法相互印证。基本原则是先确定基本控制指标,再进一步确定其他指标。


注册城乡规划师答疑精华6节 第6节


城市规划管理作为一个实践过程,包括( )等环节。

A.编制、审批、实施、监督
B.实施管理、监督检查
C.编制、审批、实施
D.实施管理,监督检查、行政复议

答案:C
解析:
根据《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国家标准GB/T50280-98)第3.0.16条规定,城市规划管理是城市规划编制、审批和实施等管理工作的统称。


自然条件对城市建设的影响最为普遍和直接的是( )

A.地貌类型
B.地面坡度
C.地表水系
D.风速

答案:B
解析:
地表形态包括地面起伏度、地面坡度、地面切割度等。其中,地面起伏度为城市提供了各具特色的景观要素,地面坡度对城市建设的影响最为普遍和直接,而地面切割度则有助于城市特色的创造。


在进行监督检查时可以采取( )等措施。

A:执法检查
B:案件调查
C:不定期抽查
D:接受群众举报
E: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询问

答案:A,B,C,D
解析:


根据《城乡规划法》的规定,下列关于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的意义表述中不符合规定的是( )。

A.加强对建设项目选址的规划管理,则有利于增强政府宏观调控的能力,保证各项建设能够有计划、有步骤地按照规划进行,最终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B.应当在建设项目的工程规划阶段开始对建设项目的选址高度重视,介入城乡规划实施管理
C.建设项目的选址布局不仅对建设项目本身的发展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而且对城乡布局结构和发展也产生深远的影响
D.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是城乡规划实施管理的首要环节和关键环节

答案:B
解析:
建设项目的选址布局不仅对建设项目本身的发展成败起着事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而且对城乡布局结构和发展也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就应对建设项目的选址高度重视,介入城乡规划实施管理。加强对建设项目选址的规划管理,则有利于增强政府宏观调控的能力,保证各项建设能够有计划、有步骤地按照规划进行,最终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是城乡规划实施管理的首要环节和关键环节。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就参与管理,对建设项目的选址和布局是否符合城乡规划提出意见,并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作为有关部门审批或核准建设项目的依据,不仅对建设项目合理选址和布局有利,对于城乡规划实施管理来讲也是十分重要的。


《风景名胜区条例》规定,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修建()等重大建设工程,项目的选址方案应当报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核准。

A:大型游乐场所
B:缆车、索道
C:培训中心
D:疗养院

答案:B
解析:
《风景名胜区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修建缆车、索道等重大建设工程,项目的选址方案应当报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核准。


下列选项为乡和村庄规划编制指导思想的是( )。

A.坚持因地制宜
B.坚持循序渐进
C.坚持协调发展
D.计划发展
E.可持续发展

答案:A,B,C
解析:
制定乡和村庄规划,要充分考虑农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对规划的要求,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合理确定乡和村庄的发展目标与实施措施,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城乡可持续发展。制定和实施乡和村庄规划,应当以服务农业、农村和农民为基本目标,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


关于村庄整治规划的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村庄整治的选点应遵循大量铺开的原则
B:尊重农村建设实际,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
C:宜选择城乡规划中计划迁并的村庄
D:有条件的地区坚持“联建共享”的基本原则
E:贯彻资源保护和节约利用原则

答案:B,D,E
解析:
尊重农村建设实际,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村庄整治的选点是非常主要的,应避免盲目铺开。村庄选点宜以中型村、大型村及特大型村为主,不宜选择城乡规划中计划迁并的村庄。村庄工程设施整治应综合考虑国家政策、相关专项规划的总体要求,在有条件的地区坚持“联建共享”的基本原则。村庄整治应综合考虑中心内容的急需性、公益性和经济可承受性,量力而行地选择整治项目,分别实施;确定整治时序,分步实施。贯彻资源保护和节约利用原则,贯彻执行资源优化配置与调剂利用,切实执行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的方针,提倡自力更生、就地取材、厉行节约、多办实事。严格保护村庄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延续传统景观特征和地方特色,保持原有村落格局,展现民俗风情,弘扬传统文化,倡导乡风文明。


编制城市规划这一行为属于行政行为中的( )。

A.具体行政行为
B.抽象行政行为
C.依职权的行政行为
D.内部行政行为

答案:B
解析:
抽象行政行为是指特定的行政机关在行使职权的过程中,制定和发布普遍行为准则的行为。抽象行政行为能对未来发生拘束力,可以反复使用,可以起到拘束具体行政行为的作用的行为,包括制定法规、规章,发布命令、决定等。编制城市规划也属于抽象行政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