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注册城乡规划师历年真题9辑

发布时间:2022-01-04
22年注册城乡规划师历年真题9辑

22年注册城乡规划师历年真题9辑 第1辑


常见的相对集中的工业用地布局形式不包括( )。

A.工业区呈星座式布局
B.工业区与居住区交叉
C.工业包围城市
D.工业呈组团式布局

答案:A
解析:
常见的相对集中的工业用地布局形式有以下几种:①工业区呈组群式布局;②工业区包围城市;③工业区与居住区交叉布局;④工业呈组团式布局。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控制方式中,( )适用于对规划建设提出具体的定位控制。

A.指标量化
B.条文规定
C.图则标定
D.城市设计引导

答案:C
解析:
图则标定是在规划图纸上通过一系列的控制线和控制点对用地、设施和建设要求进行的定位控制。如用地边界、“五线”、建筑后退红线、控制点以及控制范围等。这种方法适用于对规划建设提出具体的定位的控制。


城市总体布局应当在满足城市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利用自然和人文条件,对城市进行整体设计,创造优美的城市环境和形象,即城市总体布局的艺术性,包括( )。

A:城市用地布局艺术
B:城市空间布局体现城市审美要求
C:城市空间景观的组织
D:继承历史传统,突出地方特色
E:与优越的自然条件相结合

答案:A,B,C,D
解析:


设立风景名胜区的目的主要包括()

A:具有观赏、文化或者科学价值,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比较集中,环境优美,可供人们游览或者进行科学、文化活动
B:在严格保护风景名胜资源的基础上,合理地开发利用,供社会公众游览、休息或进行科学文化活动
C:风景名胜区应当具有观赏、文化或者科学价值,是这些价值和功能的综合体
D:风景名胜区应当具有区别于其他区域的能够反映独特的自然风貌或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特色的比较集中的景观
E: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答案:B,E
解析:
设立风景名胜区的目的主要是在严格保护风景名胜资源的基础上,合理地开发利用,供社会公众游览、休息或进行科学文化活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城市绿地是指()

A:城市中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各类绿化及其用地且为相互联系并具有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整体
B:以自然和人工植被为地表主要存在形态的城市用地
C:对各种城市绿地进行定性、定位、定量的统筹安排,形成具有合理结构的绿色空间系统
D: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美化、防灾等作用的绿地

答案:B
解析:
城市绿地是指以自然和人工植被为地表主要存在形态的城市用地,包括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用于绿化的土地和城市建设用地之外对城.市生态、景观和居民休闲生活具有积极作用、绿化环境较好的特定区域。


22年注册城乡规划师历年真题9辑 第2辑


某城市位于我国西南部,是中国航天城,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及旅游服务基地。规划人口规模为50万。城市周边群山起伏,东南有东海(高原湖边),是一个风景区和风景旅游地,根据风景区及生态园建设和保护要求,沿海岸线80 m为建设控制地带。城市的对外交通有一条高速公路、108国道、电气化铁路及机场。城市结构呈“两片四点”放射状城市组群。“两片”是指构成中心城区的两片,“四点”是分散的四个组团。该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用地规划如图2所示。

分析该规划中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答案:
解析:
1.根据城市概况,该城市虽然是大城市,但人口规模刚好50万。对于这样一个人口规模的城市来讲,城市布局呈“两片四点”的放射结构.过于分散,使城市难以形成规模,同时会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和资金投入,增大城市建设压力,因此应适当集中。
2.从方案中发现,沿高速公路的3个组团均布置了工业用地,从表面上看,工业似乎放在了交通非常方便的地方。实际上,高速公路与城市连接的出入口在中心城区西侧,在3个组团处并没有出入口,因此,工业运输并不能方便地利用高速公路。同时工业用地布局过于分散,而且沿高速公路过多地布置工业区,对高速公路沿线城市形象不利,与历史文化名城及旅游服务基地的城市性质也不相符。
3.城市中心区不明确,用地分散,难以起到带动城区发展的作用。
4.体育场不应布置在高速公路出入口位置。
5.沿东海沿岸旅游用地及娱乐用地过多,从局部利益看,海滨用地环境很好,但开发量过大,极易造成景观的破坏,不利于风景区的景观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也不符合保护控制要求。对滨海岸线的开发利用应进行控制,不可大肆开发占用,特别是应将东海与其北侧生态园之间的旅游及娱乐用地迁走。
6.在中心城区南,生态园西侧安置了许多工业用地,对生态园造成污染,这种布局明显不合理,应将工业用地迁走。城市中心区的工业用地也应迁走。


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下列用地类别代码大类与中类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R=R1+R2+R3+R4
B.M=M1+M2+M3+M4
C.G=G1+G2+G3
D.S=S1+S2+S3+S4

答案:C
解析:
A选项,R=R1+R2+R3+R4——R=R1+R2+R3;B选项,M=M1+M2+M3+M4——M=M1+M2+M3;D选项,S=S1+S2+S3+S4——S=S1+S2+S3+S4+S9


根据《城乡规划法》的规定,下列关于组织编制城乡规划应以上一层次依法制定和依法批准的城乡规划为依据的表述中不符合规定的是()

A:以上一层次的城市规划为依据,前提是这项规划必须是依法批准并有效,两者缺一不可
B:城市的总体规划必须以所在省、自治区的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为依据
C:控制性详细规划必须以总体规划为依据
D:单独编制的各项专业规划应当以城市区域专项规划为依据

答案:D
解析:
以上一层次的城乡规划为依据,具体来说,就是城市的总体规划必须以所在省、自治区的省城城镇体系规划为依据;城市详细规划必须以所在城市的总体规划为依据,修建性详细规划必须以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此外,市辖县、区、乡镇域总体规划应当以所在城市的市域总体规划为依据。单独编制的各项专业规划同样应当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以上一层次的城市规划为依据,前提是这项规划必须是依法批准并有效,两者缺一不可。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规定,下列关于城市抗震规划编制的必要性及方针内容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专业规划
B.城市抗震规划的编制要贯彻“预防为主,防、抗、避、救相结合”的方针,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突出重点
C.城市总体规划与防震减灾规划应当相互协调
D.编制和实施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应当符合有关的标准和技术,应当采用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
E.抗震设防区城市的各项建设必须符合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要求

答案:A,B,C,D
解析: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第三条、第四条和第七条规定,规划编制必要性和方针包括:①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专业规划。在抗震设防区的城市,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必须包括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规划范围应当与城市总体规划相一致,并与城市总体规划同步实施。城市总体规划与防震减灾规划应当相互协调。②城市抗震规划的编制要贯彻“预防为主,防、抗、避、救相结合”的方针,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突出重点。③编制和实施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应当符合有关的标准和技术,应当采用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


开发建设单位拟在某市城区边缘地段内建设商品住宅,其性质与总体规划相符。该项目占地约26.2 hm2,其内有部分待改造的平房及工厂等;基地北侧临城市次干道;西侧为城市外围的快速路(过境交通东、南侧为已改造完成的住宅(楼房);北侧为规划风景区和已建成的度假别墅区。下图所示河流与水面已纳入市区雨水排放系统。城市规划主管部门现已给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部分规划条件(基地现状如图4所示)。
1.用地情况:规划性质、边界条件、规划用地面积。
2.建筑限高、建筑后退及间距要求。
3.小区绿地配置要求。
4.公建配套设施要求。
5.市政设施及道路的配置要求。
6.地块内应保留的现状设施。
7.规划方案编制申报须符合的有关规范、规定的要求。
请补充其他必要的规划设计条件。


答案:
解析:
其他必要的规划设计条件如下。
1.容积率与建筑密度指标。
2.重点处理好与北侧风景区(含度假别墅区)的景观系统。
3.协调好与东、南侧现状建成区的关系。
4.出入口设置要求。
5.河流、水面的保留和利用要求。
6.小区与快速路之间应设置隔离带。


22年注册城乡规划师历年真题9辑 第3辑


以下各项中,( )属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换乘车站分布应符合的规定。

A:车站应布设在主要客流集散点和各种交通枢纽点上,其位置应有利乘客集散,并应与其他交通换乘方便
B:高架车站应控制造型和体量,中运量轨道交通的车站长度不宜超过100m。站厅落地的高架车站宜设置站前广场,有利于周边环境和交通衔接相协调
C:当线路经过铁路客运车站时,应设站换乘。有条件的地方,可预留联运条件(跨座式单轨系统除外)
D:车站间距应根据线路功能、沿线用地规划确定。在全封闭线路上,市中心区的车站间距不宜小于1km,市区外围的车站间距宜为2km。在超长线路上,应适当加大车站间距

答案:C
解析: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分布应注意以下规定:
①车站应布设在主要客流集散点和各种交通枢纽点上,其位置应有利乘客集散,并应与其他交通换乘方便。②高架车站应控制造型和体量,中运量轨道交通的车站长度不宜超过100m。站厅落地的高架车站宜设置站前广场,有利于周边环境和交通衔接相协调。③车站间距应根据线路功能、沿线用地规划确定。在全封闭线路上,市中心区的车站间距不宜小于1km,市区外围的车站间距宜为2km。在超长线路上,应适当加大车站间距。④当线路经过铁路客运车站时,应设站换乘。有条件的地方,可预留联运条件(跨座式单轨系统除外)。@##


公共物品指( )。

A:既有排他性又有竞争性的设施和服务
B:有排他性无竞争性的设施和服务
C:既无排他性又无竞争性的设施和服务
D:无排他性有竞争性的设施和服务

答案:C
解析:
公共物品指那些既无排他性又无竞争性的设施和服务。这就是说,一个人使用公共物品并不减少另一个人对它的使用。


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下列设施不属于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是( )。

A.煤气调压站
B.公交首末站
C.社区服务中心
D.户籍派出所

答案:B
解析:
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16年修订版)第6.0.1条规定,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应包括: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市政公用、行政管理和其他八类。凡国家确定的一、二类人防重点城市均应按规定配建防空地下室,并将居住区使用部分面积,按其使用性质纳入配套公共服务设施。


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规定,下列关于城市居住区内绿地的基本要求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新区建设绿地率不应低于30%,旧区改建不宜低于25%
B:应根据居住区不同的规划布局形式,设置相应的中心公共绿地
C:旧区绿地总指标的改造可酌情降低,但不得低于相应指标的60%
D:组团内公共绿地的总指标应不低于0.5m2/人

答案:C
解析:
旧区绿地总指标的改造可酌情降低,但不得低于相应指标的70%。


以下有关法律说法正确的是( )。

A.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制定和认可是国家创制规范的两种基本形式,与国家强制力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B.法律是通过规定社会关系参加者的权利和义务来确认、保护和发展一定社会关系的
C.法律是通过国家权力机构保障的规范,是违反了它就要受到国家制裁的规范
D.社会规范是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

答案:B
解析:
法律具有的基本特征包括:①法律是一种行为规则,人们的行为规则在法学上统称为规范。规范总的有两大类,即技术规范和社会规范。技术规范是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规范是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②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制定和认可是国家创制规范的两种基本形式,与国家权力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③法律是通过规定社会关系参加者的权利和义务来确认、保护和发展一定社会关系的。④法律是通过国家强制力保障的规范,是违反了它就要受到国家制裁的规范。这是法律规范与其他社会规范和技术规范的重大区别。


22年注册城乡规划师历年真题9辑 第4辑


CAD可以对产品的不同( )等设计参数进行计算,对设计产品进行评估分析,从各种可能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

A.色彩
B.样式
C.尺寸
D.立体感
E.结构

答案:B,C,E
解析:
CAD系统主要具有以下功能:①交互式图形输入、编辑与生成;②CAD数据储存与管理;③图形计算与分析,CAD可以对产品的不同样式、尺寸、结构等设计参数进行计算,对设计产品进行评估分析,从各种可能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④可视化表现与景观仿真。


在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范围内严格禁止的活动是( )。

A.在核心保护范围内进行影视拍摄
B.整体作为旅游景点对外开放
C.占用保护规划确定保留的河湖水系
D.新建、扩建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

答案:C
解析:
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分期分批公布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并制定了《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评选办法》。规定条件如下:①历史价值和风貌特色,建筑遗产、文物古迹比较集中,能较完整地反映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地方特色、民族风情,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辖区内存有清末以前或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传统建筑群。②原状保存程度,原貌基本保存完好,或已按原貌整修恢复,或骨架尚存、可以整体修复原貌。③具有一定规模,镇现存历史传统建筑总面积5000平方米以上,或村现存历史传统建筑总面积2500平方米以上。


关于村庄规划的表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应以行政村为单位
B.应向村民公示
C.方案由县级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和相关部门进行技术审查
D.成果由村委会报县级人民政府审批

答案:D
解析:
村庄规划应主要以行政村为单位编制,范围包括整个村域,如果需要合村并点的多村规划,其规划范围也应包括合并后的全部村域。《城乡规划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乡、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乡规划、村庄规划,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村庄规划在报送审批前,应当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同意。第二十六条规定:城乡规划报送审批前,组织编制机关将规划草案予以公告,并采取论证会、听证会或者其他方式征求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公告的时间不得少于30日。


城市地理学研究内容的重心是从( )地域系统中考查城市空间组织。

A.区域
B.区域和城市
C.城市
D.整体和局部

答案:B
解析:
城市地理学研究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但从研究视角和研究问题的空间层面上来看,有两个突出的重点研究方向:(1)从区域的视角研究区域城市系统的空间组织演化;(2)针对城市个体本身,研究城市内部组成部分的空间组织演化。


城市始终都不是也不能脱离区域而孤立发展,引领区域发展的核心是( )

A.经济
B.城市
C.社会
D.国家

答案:B
解析:
城市是区域发展的核心,即城市始终都不是,也不能脱离区域而孤立发展的,城市是引领区域发展的核心,因而城市与区域相互关系和发展演进的规律是研究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理论。


22年注册城乡规划师历年真题9辑 第5辑


下列哪项属于我国城市规划编制体系的范畴( )。

A.长江三角洲城镇体系规划
B.某大都市区城市总体规划
C.某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
D.某市终期城市总体规划

答案:A
解析:
我国城乡规划的编制体系由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组成。其中城市规划、镇规划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城镇体系规划主要包括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此外,根据实际情况还可编制跨行政区域的城镇体系规划。


关于城市所具备的基本特征的概括,表述不正确的是()

A:城市的发展是动态变化和多样的
B:城市的概念是相对存在的
C:城市是以要素聚集为基本特征的
D:城市不具有系统性

答案:D
解析:
城市的基本特征包括:(1)城市的概念是相对存在的;(2)城市是以要素聚集为基本特征的;(3)城市的发展是动态变化和多样的;(4)城市具有系统性。


应补充的规划设计条件如下:
  (1)提出绿地率等环境指标要求。由于规划区内有历史保护建筑,还应补充建筑高度;
  (2)在配套设施方面,应补充居住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要求;
  (3)由于该项目位于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范围内,应补充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的相关规划建设要求;
  (4)在城市设计方面,应补充项目在对东南侧城市公园、沿城市次干道街景的景观设计要求;
  (5)进一步细化道路交通要求,补充规划用地的交通出入口的位置要求。

答案:
解析:
该方案的主要优点和存在的问题包括:
  (1)主要优点包括:
  ①在出入口附近设停车场,有利于人车分离,并且注重地面与地下停车结合,有利于改善地面交通环境;
  ②步行系统较好,有一条组团绿化带串联每幢住宅,形成完整的内部步行系统;
  ③中心绿化带与住宅相连,方便居民使用,有利于良好居住环境的塑造;
  ④住宅建筑朝向好,所有住宅均为南北向。
  (2)存在的问题包括:
  ①东入口处人车有干扰;
  ②西南角和东南角两组住宅建筑的间距明显不足;
  ③住宅建筑布置较呆板。
  ④商业建筑与小区入口结合不理想,而且因其不临街,不利于充分发挥其商业价值。


在建设用地规划管理时,以划拨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程序示意图式中,不符合《城乡规划法》规定的选项是( )。


答案:B
解析:
B无须签订划拨土地合同。


《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专项规划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内容不应当包括 ( )

A.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
B.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C.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的规划草案的编写
D.实施规划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

答案:C
解析:
专项规划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当包括:(1)实施规划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2)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3)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


22年注册城乡规划师历年真题9辑 第6辑


不同的热工分区中,采用的水温计算温度也不尽相同。我国主要有五个热工分区,其中东北三省、内蒙古、河北、山西和陕西北部属于( )。

A.第一分区
B.第二分区
C.第三分区
D.第四分区

答案:A
解析:
不同的热工分区中,采用的水温计算温度也不尽相同。我国主要有五个热工分区,包括:①第一分区包括东北三省、内蒙古、河北、山西和陕西北部;②第二分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山西、陕西大部、甘肃宁夏南部、河南北部、江苏北部;③第三分区包括上海、浙江、江西、安徽、江苏大部、福建北部、湖南东部、湖北东部和河南南部;④第四分区包括广东、广西、台湾、福建和云南南部;⑤第五分区包括云贵川大部、湖南湖北西部、陕西甘肃秦岭以南部分。


 某地区县城城镇体系规划,处于国家功能区划的限制发展区,南、北均为丘陵及山地,城镇在河谷地带布局。北部为水源地与生态涵养区,现状总人口41 万,城镇化水平32%。县城人口9 万人。东西均为人口为100 万的大城市甲、乙。
  规划20 年后总人口62 万,城镇化水平62%,县城人口15 万人。布局一个中心城市,6 个重点镇,9 个一般镇。并在中心城市东部规划了20 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
  【问题】
  论述规划存在哪些问题。

答案:
解析:
(1)城镇化水平速度过于缓慢。
  (2)重点镇不突出,远离河谷地带和主要交通干道和铁路。
  (3)一般镇远离河谷地带和主要交通干道和铁路。
  (4)工业园区规划不合理,没有产业支撑。


关于道路的叙述中,不符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是( )。

A:人行出口间距为90m
B:机动车对外出入口的间距为160m
C:小区内主要道路有两个出入口
D:居住区内主要道路有3个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连

答案:A
解析:


依据国家《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自然保护区除了分级以外,还应分区,下列哪个不属于分区内容()

A:核心区
B:中心区
C:缓冲区
D:实验区

答案:B
解析:
自然保护区可以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


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正确处理( )的关系,努力为人类的长期生存和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A.人与人
B.人与社会
C.人与自然
D.人与经济

答案:C
解析:
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把坚持以人为本与尊重自然规律相结合,努力为人类的长期生存和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22年注册城乡规划师历年真题9辑 第7辑


以下哪几项是城市规划要完成的任务内容()

A:确定城市社会的发展总目标
B: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
C:确定城市的人口结构
D:合理利用城市土地
E:对灾害的预警机制

答案:B,D
解析:
城市规划要完成的任务内容包括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等。


城市与区域的良性关系取决于( )。

A.城市规模的大小
B.城市与区域的二元状态
C.城市与区域的功能互补
D.城市在区域中的地位

答案:C
解析:
城市并非是一种孤立存在的空间形态,它与其所在的区域存在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城市与区域的关系——城市是区域增长、发展的核心,区域是城市存在与支撑其发展的基础;区域发展产生了城市,城市又在发展中反作用于区域。城市作为经济发展的中心,都有其相应的经济区域作为腹地。每个城市的发展都离不开区域的背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加深,城市与区域的发展关系愈加密不可分。因此,城市与区域的互补功能决定了二者的良性关系。


根据《城乡规划法》第二十九条,城市、镇以及乡、村庄规划实施组织的具体要求为()

A:城市新区的开发和建设,应当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时序,充分利用现有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严格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体现地方特色
B: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应当优先安排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妥善处理新区开发与旧区改建的关系,统筹兼顾进城务工人员生活和周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村民生产与生活的需要
C:在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以外,不得设立各类开发区和城市新区
D:旧城区的改建,应当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传统风貌,合理确定拆迁和建设规模,有计划地对危房集中、基础设施落后等地段进行改建

答案:B
解析:
《城乡规划法》第二十九条具体规定了城市、镇以及乡、村庄规划实施组织的具体要求:“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应当优先安排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妥善处理新区开发与旧区改建的关系,统筹兼顾进城务工人员生活和周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村民生产与生活的需要。”


以下有关《风景名胜区条例》和城乡规划的关系的描述错误的是( )。

A.风景名胜区管理也是城乡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B.我国风景名胜区大多地处城市和乡村的规划区范围以外,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人文景观系统,不在城乡空间地域的覆盖范围之內
C.根据《城乡规划法》规定,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內容应当包括为保护生态环境、资源等需要严格控制的区域
D.《风景名胜区条例》与《城乡规划法》关系极为密切,同样属于配套性法规

答案:B
解析:
风景名胜区管理也是城乡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我国风景名胜区大多地处城市和乡村的规划区范围以外,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人文景观系统,但是均在城乡空间地域的覆盖范围。一些风景名胜区位于城市和乡村的规划区以内,甚至位居中心城区,对于城市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例如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南京钟山风景名胜区等。根据《城乡规划法》规定,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内容应当包括为保护生态环境、资源等需要严格控制的区域,同时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也是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因此《风景名胜区条例》与《城乡规划法》关系极为密切,同样属于配套性法规。


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规定,居住区规划总用地包括居住区用地和其他用地两类。其中R03属于居住区用地中的( )。

A.住宅用地
B.公建用地
C.道路用地
D.公共绿地

答案:C
解析: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1993)(2016年版)第3.0.1条规定,居住区规划总用地应包括居住区用地和其他用地两类。其中居住区用地分为:住宅用地(R01)、公建用地(R02)、道路用地(R03)、公共绿地(R04)等四类。


22年注册城乡规划师历年真题9辑 第8辑


区域生态适宜性评价方法不包括()

A:形态分析法
B:逻辑规划组合法
C:因素地图叠加法
D:因果假设法

答案:D
解析:
区域生态适宜性评价方法具体包括:(1)形态分析法;(2)因素地图叠加法;(3)线性与非线性因子组合法;(4)逻辑规划组合法;(5)生态位适宜度模型。


多层金字塔以在萨卡拉的( )为代表。

A.库夫金字塔
B.昭塞尔金字塔
C.哈夫拉金字塔
D.孟卡乌拉金字塔

答案:B
解析:
多层金字塔以在萨卡拉的昭塞尔金字塔为代表。在墓群的祭祀厅堂及附属建筑上仍有木构痕迹。方锥形金字塔以在吉萨的三大金字塔:库夫、哈夫拉、孟卡乌拉为代表,金字塔墓主要由临河处的下庙、神道、上庙(祭祀厅堂)及方锥形塔基组成。


城市燃气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有( )

A.确定燃气输配管网的级配等级,布局输配干线管网
B.规划布局燃气输配设施,确定其位置、容量和用地
C.计算燃气用量
D.规划布局燃气输配管网
E.确定城市气源厂和储配站的数量、位置与容量

答案:B,C,D
解析:
城市燃气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1)现状燃气系统和用气情况分析,上一层次规划要求及外围供气设施;(2)计算燃气用量;(3)落实上一层次规划的燃气设施;(4)规划布局燃气输配设施,确定其位置、容量和用地;(5)规划布局燃气输配管网;(6)计算燃气管网管径。


《城乡规划法》中规定的法律责任可以分为( )。

A.有关人民政府的责任
B.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的责任
C.城乡规划编制单位的责任
D.城乡规划监督检查人员的责任
E.行政相对人的责任

答案:A,B,C,E
解析:
《城乡规划法》(2015年修订版)中规定的法律责任可以分为:有关人民政府的责任、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的责任、相关行政部门的责任、城乡规划编制单位的责任和行政相对人的责任。还规定了违反乡村建设规划的法律责任。


CAD的含义是( )

A.计算机辅助制图
B.计算机辅助教学
C.计算机辅助软件开发
D.计算机辅助设计

答案:D
解析:
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简称CAD),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系统具备的图形功能来帮助设计人员进行设计,它可以提高设计工作的自动化程度,缩短设计时间。


22年注册城乡规划师历年真题9辑 第9辑


根据《城乡规划法》的规定,建设用地规划管理的目的是依法对城乡的土地利用进行规划管理,它的主要任务不应包括()

A:依法调整规划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和深化城乡规划
B:综合协调建设项目用地规划中的各种矛盾,促进建设项目前期工作顺利进行
C:节约建设用地,保护耕地,促进城乡统筹和协调发展
D:有效控制各项建设合理使用规划区内的土地,保障规划实施

答案:B
解析:
建设用地规划管理的主要任务:(1)有效控制各项建设合理使用规划区内的土地,保障规划实施;(2)节约建设用地,保护耕地,促进城乡统筹和协调发展;(3)综合协调各方面关系,提高建设用地的经济、社会与环境的综合效益;(4)依法调整规划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和深化城乡规划。


路边停车带按当量小汽车估算,规划面积指标为( )平方米/停车位。

A.16~20
B.21~25
C.26~30
D.31~35

答案:A
解析:
公共停车设施包括:①路边停车带,一般设在行车道旁或路边。多系短时停车,随到随开,没有一定的规律。在城市繁华地区,道路用地比较紧张,路边停车带多供不应求,所以多采用计时收费的措施来加速停车周转,路边停车带占地为16~20㎡/停车位;②路外停车场,包括道路以外专设的露天停车场和坡道式、机械提升式的多层、地下停车库。停车设施的停车面积规划指标是按当量小汽车进行估算的。露天停车场占地为25~30㎡/停车位,室内停车库占地为30~35㎡/停车位。


在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强制性内容中,省域内必须控制开发的区域主要包括( )。

A.自然保护区
B.大型湖泊
C.风景名胜区
D.历史文化保护区
E.分滞洪地区

答案:A,B,E
解析:
《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第五条规定,省域内必须控制开发的区域包括: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林(草)地区、大型湖泊、水源保护区、分滞洪地区,以及其他生态敏感区。


下列关于城市新区开发建设的说法中,符合《城乡规划法》规定的是( )。

A.城市新区应当设在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以外
B.在城市规划区内,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选址不受条件限制
C.各新开发区应当享受特殊扶持政府,独立实行规划管理
D.城市新区的开发和建设应当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时序

答案:D
解析:
《城乡规划法》(2015年修订版)第三十条规定,城市新区的开发和建设,应当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时序,充分利用现有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严格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体现地方特色。在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以外,不得设立各类开发区和城市新区。


在城市规划中,城市抗震标准(即抗震设防烈度)依据()确定。

A:城市性质和功能
B:城市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
C:城市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D:国家的有关规定

答案:D
解析:
城市抗震标准按国家规定的权限审批、颁发的文件确定。一般参照《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