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城乡规划师每日一练8节

发布时间:2021-12-09
注册城乡规划师每日一练8节

注册城乡规划师每日一练8节 第1节


关于“乡政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我国的行政体制中,乡和一般建制镇处在同一级别
B.乡人民政府是我国农村地区的基层政权组织,是县以下的农村行政区域
C.乡政权设人民代表大会常设机关,设独立的审判和检察机关
D.政社分开后,乡政府的经济职能被分离出来,形成党委、政府、联社(农工商总公司、经济合作社、经济委员会)三套机构

答案:C
解析:
在我国的行政体制中,乡和一般建制镇处在同一级别。乡人民政府是我国农村地区的基层政权组织,是县以下的农村行政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曾设乡政权。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撤销,实行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乡政权不设人民代表大会常设机关,也不设独立的审判和检察机关。政社分开后,乡政府的经济职能被分离出来,形成党委、政府、联社(农工商总公司、经济合作社、经济委员会)三套机构。


对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A:是城市总体规划的分阶段实施安排和行动计划
B:是城市在一定年限内各个组成部分和各项建设的全面安排
C:是落实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步骤
D:是近期土地出让和开发建设的重要依据

答案:B
解析:
城市近期建设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分阶段实施安排和行动计划,是落实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步骤。近期建设规划是近期土地出让和开发建设的重要依据。


在规划单位建筑面积负荷指标时,对于公共建筑用电,其单位建筑面积负荷密度为( )w/m2

A:20~60
B:20~80
C:20~100
D:30~120

答案:D
解析:


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包括( )。

A.确定城市近期建设重点和发展规模
B.根据城市近期建设重点,提出对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应的保护措施
C.依据城市近期建设重点和发展规模,确定城市近期发展区域
D.确定近期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确定近期建设用地范围和布局
E.确定近期居住用地安排和布局

答案:A,B,C
解析:
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包括:①确定城市近期建设重点和发展规模。②依据城市近期建设重点和发展规模,确定城市近期发展区域。对规划年限内的城市建设用地总量、空间分布和实施时序等进行具体安排,并制定控制和引导城市发展的规定。③根据城市近期建设重点,提出对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应的保护措施。


行政合法性原则是指行政管理权的存在与行使和授权及委托,必须()

A:依据宪法,符合宪法,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B:依据法规,符合法规,不得与法规相抵触
C:依据规章,符合规章,不得与规章相抵触
D:依据法律,符合法律,不得与法律相抵触

答案:D
解析:
行政合法性原则是指行政主体行使行政权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不得与法律相抵触。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规定,对城市住宅建筑的规划设计的住宅间距,应以满足()为基础。

A:经济效益
B:日照
C:社会效益
D:环境卫生

答案:B
解析:
对住宅建筑的规划设计应综合考虑用地条件、选型、朝向、间距、绿地、层数与密度、布置方式、群体组合、空间环境和不同使用者的需要等因素确定。住宅间距,应以满足日照为基础。


政府根据法律授权负责城市规划实施的组织和管理,其主要的政策手段是( )。

A.政府根据城市规划的目标和内容,从规划实施的角度制定相关政策来引导城市的发展
B.政府运用规划编制和实施的行政权力,通过各类规划的编制来推进城市规划的实施
C.政府运用公共财政的手段,调节、影响甚至改变城市建设的需求和进程,保证城市规划目标的实现
D.政府根据法律授权通过对开发项目的规划管理,保证城市规划所确立的目标、原则和具体内容在城市开发和建设行为中得到贯彻

答案:A
解析:
政府根据法律授权负责城市规划实施的组织和管理,其主要的手段包括以下四个方面:①规划手段。政府运用规划编制和实施的行政权力,通过各类规划的编制来推进城市规划的实施。②政策手段。政府根据城市规划的目标和内容,从规划实施的角度制定相关政策来引导城市的发展。③财政手段。政府运用公共财政的手段,调节、影响甚至改变城市建设的需求和进程,保证城市规划目标的实现。④管理手段。政府根据法律授权通过对开发项目的规划管理,保证城市规划所确立的目标、原则和具体内容在城市开发和建设行为中得到贯彻。


在风景名胜区内有下列( )行为的,由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恢复原状或者限期拆除,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

A.风景名胜区自设立之日起未在2年内编制完成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B.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内修建缆车、索道等重大建设工程
C.风景名胜区规划批准前在风景名胜区内进行建设活动
D.在核心景区内建设宾馆、招待所、培训中心、疗养院以及与风景名胜资源保护无关的其他建筑物

答案:D
解析:
违反《风景名胜区条例》第四十条规定,在风景名胜区内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恢复原状或者限期拆除,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这些行为包括:①开山、采石、开矿等破坏景观、植被、地形地貌活动的;②修建储存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设施的;③在核心景区内建设宾馆、招待所、培训中心、疗养院以及与风景名胜资源保护无关的其他建筑物的。


现代化城市发展和汽车化发展的产物是()

A:方格网式
B:城市道路网
C:城市快速路网
D:城市干路网

答案:C
解析:
城市道路网可以分为快速道路网和常速道路网两大道路网。城市快速路网是现代化城市发展和汽车化发展的产物。


注册城乡规划师每日一练8节 第2节


经依法审定的建设工程设计方案、( )的总平面图不得随意修改。确需修改的,应听取利害关系人的意见,因修改给利害关系人合法权益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给予补偿。

A.乡规划、村庄规划
B.控制性详细规划
C.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
D.修建性详细规划

答案:D
解析:
《城乡规划法》(2015年修订版)第五十条规定,经依法审定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的总平面图不得随意修改。确需修改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采取听证会等形式,听取利害关系人的意见,因修改给利害关系人合法权益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给予补偿。


人类创造的宏观尺度最大的一种城市化空间是()

A:大都市区
B:大都市带
C:全球城市地带
D:全球城市区域

答案:B
解析:
大都市带是人类创造的宏观尺度最大的一种城市化空间。


西部某县,属严重干旱缺水地区,县城生态环境脆弱,东北部山区蕴藏有较为丰富的煤矿资源,经济发展水平较低。2013 年,县域常住人口30 万人,呈现负增长态势,城镇化水平38%,辖9 个乡镇。规划期为2013~2030 年,规划大力发展煤化工业,2030 年县城常住人口55 万人,城镇化水平75%,县域形成1 个中心城区、5 个重点镇、3 个一般乡镇组成的城镇体系结构。规划城镇布局、饮用水源保护区、省级风景名胜区、矿产开采及煤化工业区分布如图所示。



图1 某县城镇空间布局规划示意图
  【问题】
  试问:根据提供的示意图和文字说明,指出该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该县的城镇化呈负增长状态,至规划期末,城镇化率由规划期初的38%提高到55%,明显脱离实际不合理。
  (2)重点镇设置过多,根据该县的资源条件概述,不具备发展4 个重点镇的条件。
(3)该县为资源型缺水城市,发展高耗水的煤化工业不合理。
(4)煤化工业区选址不合理:接近水源一级保护区,造成废气和粉尘污染,影响居民生活的品质,与采矿点没有便捷的交通联系。
  (5)在省级风景区设采矿点不合理,违反《风景名胜区条例》的相关规定。
  (6)高速公路规划选线不合理,对内没有与中心城市、重点镇取得便捷的交通联系。对外没有与周边县区取得联系。
  (7)省级主要道路选线布局不合理,没有与相应的镇村体系构成完善的交通网络,部分线性建议取消。
  (8)铁路选线不合理,没有便捷的联系主要城区,甚至选线穿越东北角重点镇不合理。
  (9)铁路客货运站点距离中心城区太远不合理。


下列不属于城市用地竖向规划工作所包括的基本内容是( )

A.考虑配合地形,注意城市环境的立体空间的美观要求
B.使城市道路的纵坡度既能配合地形又能满足交通上的要求
C.合理组织城市用地的地面排水
D.城市干路交叉点的控制标高,干路的控制纵坡度

答案:D
解析:
城市用地向规划工作的基本内容包括:(1)结合城市用地选择,分析研究自然地形,充分利用地形,对一些需要采用工程措施后才能用于城市建设的地段提出工程措施方案;(2)综合解决城市规划用地的各项控制标高问题等;(3)使城市道路的纵坡度既能配合地形又能满足交通上的要求;(4)合理组织城市用地的地面排水;(5)经济合理地组织好城市用地的土方工程,考虑填方和挖方的平衡;(6)考虑配合地形,注意城市环境的立体空间的美观要求。


由于水体中( )增多,使藻类大量繁殖,耗去水中溶解氧,从而影响鱼类的生存,这就是所谓的“富营养化”污染。

A.氮
B.磷
C.碳
D.钾
E.砷

答案:A,B,C,D
解析:
生产废水(特别是冷却水)是循环利用工业废水中应首先考虑的。废水中的污染物质包括:①有机物质的污染;②无机物质的污染;③有毒物质的污染;④“富营养化”污染;⑤油类污染物;⑥热污染;⑦含色、臭、味的废水;⑧病原微生物污染。“富营养化”污染是指由于水体中氮、磷、钾、碳增多,使藻类大量繁殖,耗去水中溶解氧,从而影响鱼类的生存。


下列关于中型轻工业工厂一般道路运输系统设计技术要求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 )

A.主要出入运输道路的宽度为7米左右
B.功能单元之间辅助道路的宽度为3~4.5米
C.行驶拖车的道路转弯半径为9米
D.交叉口视距大于等于20米

答案:C
解析:
中型轻工业工厂一般道路运输系统设计技术要求包括以下四个方面:①通道宽度。主要出入运输道路7m左右;车间与车间有一定数量物流及人流运输的次要道路4.5~6m;功能单元之间,人流物流较少的辅助道路,以及消防车道等3~5m;连接建、构筑物出入口与主、次、辅助道路的车间行道3~4m;人行道一般1.0~1.5m;②最小转弯半径。单车9m;带拖车12m;电瓶车5m;③交叉口视距大于等于20m;④道路与建筑物、构筑物之间的最小距离。距无出入口的车间1.5m,距有出入口的车间3m;有汽车引道6m(单车道),距围墙1.5m;距有出入门洞的围墙6m,距围墙照明杆2m;距乔木1m,距灌木0.5m。


下列关于铁路通行限界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电力机车高度限界为6.55m(时速小于160公里)
B.内燃机车高度限界为5.5m
C.宽度限界为3.88m
D.电力机车高度限界为5.5m
E.宽度限界为4.88m

答案:A,B,E
解析:
铁路通行限界:①高度限界:内燃机车为5.5m。电力机车为6.55m(时速小于160公里)、7.50m(时速在160公里到200公里之间,客货混衙);高速列车为7.25m;通行双层集装箱时为7.96m;②宽度限界:4.88m。


城市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 ),而不同的环境又影响决定了城市的功能组织、发展潜力、外部景观等。

A.自然环境
B.社会环境
C.历史环境
D.区域环境

答案:A
解析:
自然环境是城市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不同的自然环境对城市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而不同的自然条件又影响决定了城市的功能组织、发展潜力、外部景观等。如南方城市与北方城市,平原城市与山地城市、沿海城市与内地城市之间的明显差别往往是源自自然条件的差异。环境的变化也会导致城市发展的变化,如自然资源的开采与枯竭,会导致城市的兴衰等等。


下列关于建设用地的叙述中,不符合《物权法》规定的是( )。

A.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在土地的地表、地上或者地下分别设立
B.严格限制以划拨方式设立建设用地使用权
C.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的,自动续期
D.集体所有土地作为建设用地的,应当依照《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办理

答案:D
解析:
D选项,集体所有土地作为建设用地的,应当依照《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办理——《土地管理法》


注册城乡规划师每日一练8节 第3节


城市总体规划文本是对规划的各项目标和内容提出规定性要求的文件,采用()

A:合同形式
B:图表形式
C:事件树形式
D:条文形式

答案:D
解析:
城市总体规划文本是对规划的各项目标和内容提出规定性要求的文件,采用条文形式。文本格式和文字应规范、准确,利于具体操作。在规划文本中应当明确表述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根据行政法知识,在城乡规划行政许可中,建设项目报建单位( )。

A.是规划行政管理的对象
B.属于行政法律关系客体
C.是行政许可所指向的一方当事人
D.是不具备行政职务的一方当事人
E.在行政法律诉讼中总是处于被告地位

答案:A,C,D
解析:
B选项属于行政法律关系主体;E选项“在行政法律诉讼中总是处于原告地位”


某大城市拟在城市边缘地区新建一座大型综合展览中心,要求展览建筑规模6万m2,展馆要适合举办各类展览的需要。同时配建相应规模的会议中心(建筑规模不小于展馆面积的1/3)以方便办展客户的需求。要妥善解决场地内外交通及停车问题,方便参观展会群众使用。由于地处市区边缘,各项市政设施要自行配套。
某设计院做出了总平面规划设计方案,共6个展馆,每个均为1万m2,会议中心5000m2,室外停车位400个,并拟在城市轻轨线上加设专用站台,总平面布置如图6所示。



【问题】
请根据规划要求对总平面布置提出审查意见。

答案:
解析:
该设计方案存在如下问题:
(1)各展馆面积均等,不便于安排各种规模的展会。
(2)会议中心规模过小。
(3)会议中心位置偏于一隅,不便于各展馆使用。
(4)缺乏市政配套设施。
(5)轻轨车站距展馆入口较远,展馆建筑布局不当。
答案解析:
首先,我们发现各个展馆确如第五句话所说,全部一样大,呈弧形“一”字排开,相对来讲,会议中心在图面上显得很小,并且与各个展馆的距离有近有远。其次,图示中显示了轻轨车站的位置和停车场的位置。虽然本题中没有注明展馆主入口的位置,但是,从6个展馆的布局方式和停车场的位置推断,建筑的主入口应该在用地的南侧,临近城市道路的一侧。而从轻轨的功能方面考虑,由于展馆位于大城市的边缘,在举办展会期间,大量的人流应该是通过轻轨到达展馆的,如果大量的人流要绕过用地西侧,再从南侧进入展馆是很不方便的,因此,展馆的入口位置安排不当,或者确切地说是展馆建筑布局不当。最后,图示中没有任何地方显示了市政设施的位置,本题的文字部分中也没有表述,因此,可以判断设计方案中没有安排市政设施。


当输水线路较长时,为保持管网末端所需水压,可考虑在管网中间增设( )。

A.减压泵房
B.加压泵房
C.安全阀
D.水表

答案:B
解析:
当城市为单水源供水系统时,输水管线应设两条,每条输水管线的输水能力应达到整个输水工程设计流量的70%。当输水线路较长或地形不利时,中途还可能需要设置泵站。


废物箱设置间隔规定如下:商业大街设置间隔为( )m,交通干道为( )m,一般道路为( )m。

A:25~50;50~75;75~95
B:25~50;50~80;80~100
C:30~50;50~70;70~90
D:30~50;50~80;80~100

答案:B
解析:
废物箱是设置在公共场合,供行人丢弃垃圾的容器,一般设置在城市街道两侧和路口、居住区或人流密集地区。废物箱应美观、卫生、耐用,并防雨、阻燃。废物箱设置间隔规定如下:商业大街设置间距25~50m,交通干道50~80m,一般道路80~100m,居住区内主要道路可按100m左右间隔设置。公共场所应根据人流密度合理设置。


图1所示为某组团式布局的港口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示意图。该城市规划人口规模为65万。港口所在组团为西区(省道以南为新发展区),东、北两个组团为新建区。有两条省道与该城市联系,其中一条为过境高速公路,另一条省道系以该城市为起讫点的一级公路,通往省内其他地区。


就该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示意图评析其铁路、公路及组团间联系通道等主要交通设施布局存在的问题。

答案:
解析:
1.编组站位置不当。
2.铁路穿越西组团不合理。
3.高速公路和省道穿越城市北、东组团不合理。
4.客运码头与火车站、公路客运站布局分散,不利于换乘;各组团交通联系道路不足。


“生活废弃物总量,垃圾收集方式、堆放及处理、消纳场所的规模及布局”等内容属于城市总体规划文本中的( )。

A.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B.环境保护规划
C.绿地系统规划
D.公共设施规划

答案:A
解析:
城市总体规划文本中的环境卫生设施规划的内容包括:环境卫生设施布置标准;生活废弃物总量,垃圾收集方式、堆放及处理、消纳场所的规模及布局;公共厕所布局原则;垃圾处理厂位置和规模。


城市规划现状凋查中,所使用的最基本的手段是()

A.现场踏勘或观察
B.抽样调查或问卷调查
C.访谈和座谈会调查
D.文献资料的运用

答案:A
解析:
现场踏勘是城市总体规划现状调查中最基本的手段.通过规划人员直接的踏勘和观测工作,一方面可以获取有关现状情况,尤其是物质空间方面的第一手资料,弥补文献、统计资料乃至各种图形资料的不足;另一方面可以使规划人员在建立起有关城市感性认识的同时,发现现状的特点和其中所存在的问题。主要用于城市土地使用、城市空间结构等方面的调查,也用于交通量调查等。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一个国家的根本制度是( )。

A.政治制度
B.经济制度
C.行政制度
D.文化制度

答案:A
解析:
政治制度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制度,是指统治阶级为实现其阶级统治所确立的政权组织形式及其相关的制度。它是政治统治性质和政治统治形式的总和,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国体与政体的统一。它决定行政体制的性质和发展方向,行政体制是为一定的政治统治服务的。


注册城乡规划师每日一练8节 第4节


民用机场中、( )是以国内航线为主,可开辟少量国际航线,可以全方位建立跨省跨地区的国内航线,运输量较为集中的机场。

A:国内航线机场
B:枢纽机场
C:支线机场
D:干线机场

答案:D
解析:


城市规划分析方法中定量分析不包括()

A:频数和频率分析
B:因果分析
C: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D:离散程度分析

答案:B
解析:
城市规划分析方法中定量分析法主要有:(1)频数和频率分析;(2)集中量数分析;(3)离散程度分析;(4)一元线性回归分析;(5)多元回归分析;(6)线性规划模型;(7)系统评价法;(8)模糊评价法;(9)层次分析法。


城市一类用地的特点是( )。

A.有严重的活动性冲沟、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
B.地下水位高于建筑物、构筑物的基础埋藏深度
C.地形坡度较大,修建建筑物时,除需要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外,还需动用较大土石方工程
D.地形平坦、规整、坡度适宜,地质条件良好,没有被洪水淹没的危险,自然环境条件较为优越

答案:D
解析:
一类用地即适宜修建的用地,这类用地一般具有地形平坦、规整、坡度适宜,地质条件良好,没有被洪水淹没的危险,自然环境条件较为优越等特点,是能适应城市各项设施建设要求的用地。这类用地一般不需或只需稍加简单的工程准备措施,就可以进行修建。


环境影响评价按照评价对象的范围可分为( )。

A: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B:小型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
C:工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D:农业开发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E:区域经济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

答案:A,E
解析:


下列( )项属于城市道路上的路面标志。

A:车道线、防撞护栏、导向箭头、公共交通停靠范围
B:交通通指挥信号、人行横道线、导向箭头
C:车道线、停车线、人行横道线、导向箭头
D:突起路标、停车线、交通通指挥信号、停车道范围(高速公路还有路面边缘线)

答案:C
解析:
在城市道路上还广泛地使用着各种路面标志。通常见到有车道线、停车线、人行横道线(斑马人行连简线)、导向箭头,以及分车线、公共交通停靠范围、停车道范围(高速公路还有路面边缘线),所有这些组织交通的线条、箭头、文字或图案,一般用白漆(或黄漆)漆在路面上,也有用白色沥青或水泥混凝土、白色瓷砖或特制耐磨的塑料嵌砌或粘贴于路面上,以指引交通。


古希腊柱式主要有()

A.爱奥尼柱式
B.多立克柱式
C.组合柱式
D.科林斯拉式
E.塔司予柱式

答案:A,B,D
解析:
古典柱式包括古希腊的三柱式(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和古罗马的五柱式(多立克柱式、塔司干柱式、爱奥尼拉式、科林斯柱式、组合柱式)。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集中布局的空间形态模式可分为( )

A.集中组团式
B.分散式
C.双城式
D.块状式
E.带状式

答案:A,C,D,E
解析:
镇布局空间形态模式可分为集中布局和分散布局两大类。集中布局的空间形态模式可分为块状式、带状式、双城式、集中组团式四类。分散布局可分为分散组团式和多点分散式布局。


根据《城乡建设用地竖向规划规范》,城乡建设用地竖向规划应符合一定的规定,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A.应满足各项工程建设场地及工程管线敷设的高程要求
B.应满足城乡道路、交通运输的技术要求
C.应满足城市防洪、防涝的要求
D.应满足区域内土石方平衡的要求

答案:D
解析:
城乡建设用地竖向规划应符合下列规定:
1低影响开发的要求;
2城乡道路、交通运输的技术要求和利用道路路面纵坡排除超标雨水的要求;
3各项工程建设场地及工程管线敷设的高程要求;
4建筑布置及景观塑造的要求;
5城市排水防涝、防洪以及安全保护、水土保持的要求;
6历史文化保护的要求;
7周边地区的竖向衔接要求。


如果跑道轴线方向通过城市,跑道靠近城市的一端与市区边缘的距离保持在( )。

A.至少10km以上
B.至多10km
C.至少15km以上
D.至多15km

答案:C
解析:
从净空限制的角度分析,航空港的选址应尽可能使跑道轴线方向避免穿过市区,最好位于与城市侧面相切的位置,机场跑道中心与城区边缘的最小距离为5~7km为宜;如果跑道轴线方向通过城市,则跑道靠近城市的一端与城区边缘的距离,至少要保持在l5km以上。这种布置方式有益于减少飞机起飞、降落时噪声对城市的影响。


注册城乡规划师每日一练8节 第5节


根据《文物保护法》的规定,下列关于历史文物保护区内的建设控制地带的有关内容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其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应当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经相应的文物行政部门同意后,报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批准
B:对该地带已有的污染文物保护单位及其环境的设施,应当限制治理
C:根据保护文物的实际需要,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在文物保护单位的周围划出一定的建设控制地带,并予以公布
D: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不得进行可能影响文物保护单位安全及其环境的活动

答案:A
解析:
其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应当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经相应的文物行政部门同意后,报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批准。


在城市消防规划中,下列哪项不属于消防安全布局的内容?( )

A.划分消防区责任
B.布置危险化学物品储存设施
C.布置避难场地
D.规划新建建筑耐火等级

答案:A
解析:
消防安全布局涉及危险化学物品生产、储存设施布局,危险化学物品运输,建筑物耐火等级,避难场地规划等,目的是通过合理的城市布局和设施建设,降低火灾风险,减少火灾损失。


《城乡规划法》规定,乡规划、村庄规划,由乡、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并报( )审批。

A:国务院
B:上一级人民政府
C:本级人民政府
D: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答案:B
解析:


工业化时期的城市很多都是依托丰富或独特的( )而发展的。

A.自然资源
B.社会资源
C.科技资源
D.文化资源

答案:A
解析:
工业化时期的城市发展很多都是依托丰富或独特的自然资源,走资源开发型、加工型的发展模式,进而带动整个城市及其所在区域的发展的;但是随着资源存量的减少、枯竭或是当特色资源遭到破坏时,城市大都面临再次定位、转型的选择,否则只能走向衰退。由此可见,自然资源开发与保护并存以及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因。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第三阶段为()

A:准备阶段
B:正式阶段
C:报告书编制阶段
D:评价阶段

答案:C
解析: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主要工作为研究有关文件。进行初步的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筛选重点评价项目,确定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编制评价工作大纲。第二阶段为正式阶段,其主要工作为进一步做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并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环境影响二第三阶段为报告书编制阶段,其重要工作为汇总、分析第二阶段工作所得到的各种资料、数据.得出结论,完成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


地理信息系统所处理的关于事物空间位置的数据一般用图形、图像表示,称为空间数据,也称()

A:属性数据
B:图形数据
C:地图数据
D:文字数据
E:图像数据

答案:B,C,E
解析:
地理信息系统将所处理的数据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关于事物空间位置的数据,一般用图形、图像表示,称空间数据,也称地图数据、图形数据、图像数据;第二类是和空间位置有关,反映事物某些特性的数据,一般用数值、文字表示,也可用其他媒体表示(如示意性的图形或图像、声音、动画等),称属性数据,也称文字数据、非空间数据。


城市与农村的概念是相对存在的,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它们的共同之处是指()

A:人类聚落
B:生产空间
C:文化实体
D:消费集中产生地

答案:A
解析:
城市是相对于乡村而言的。人类活动要素的不同组合(空间上的组合、种类上的组合、数量上的组合等)形成了各种聚落景观。聚落因其基本职能和结构特点以及所处地域的不同,基本分为城市聚落和农村聚落。因而城市与农村都是人类聚落。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中不属于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的是( )。

A.城市抗震防灾能力评价
B.城市防震设防标准
C.建设用地评价与要求
D.抗震防灾措施

答案:A
解析: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中的①抗震设防标准、②建设用地评价与要求、③抗震防灾措施应当列为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作为编制城市详细规划的依据。


科学发展观是( )。

A: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B: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
C: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的方法
D: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的思维理念。它的基本内涵是:一是全面发展;二是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答案:A,B,C,D
解析: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的思维理念。它的基本内涵是:一是全面发展;二是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着眼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所谓协调,就是各方面发展要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所谓可持续,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为子孙后代着想。
科学发展观通常是指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


注册城乡规划师每日一练8节 第6节


根据《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的规定,编制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必须明确( )内容。

A.指导性
B.意见性
C.限制性
D.强制性

答案:D
解析:
《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第三条规定,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是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的必备内容,应当在图纸上有准确标明,在文本上有明确、规范的表述,并应当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


对罗斯托认为的关键的起飞阶段所必须具备的必要条件表述正确的选项包括( )。

A:生产投资率从5%或不足5%提高到超过国民收入的15%
B:选定一个或几个主导部门,提高它的前向连锁度或后向连锁度
C:生产投资率从10%或不足10%提高到超过国民收入的15%
D:必须有一个有利用于经济扩张的政治、社会结构,即能够进行更多的储蓄,通过主导部门的扩大,产生外部经济效益,并有导致经济起飞的制度
E:生产投资率从5%或不足5%提高到超过国民收入的10%

答案:B,D,E
解析:


互通式立交的基本要求中,快速路上不设置自行车道,一般道路上布置自行车道时,自行车道宽每侧( )m。

A.2~4
B.4~6
C.6~8
D.8~10

答案:C
解析:
快速路上不设置自行车道,一般道路上布置自行车道时,自行车道宽每侧6~8m。匝道机非混行时,常取单向7m,双向12~14m宽;机非分行时,机动车道单向7m,双向10.5m,自行车道8m。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以( )为形式,对城市用地建设和设施建设实施控制性的管理。

A.分区规划
B.规划设计与管理相结合的法规
C.数据控制和图纸控制
D.规划的综合性研究

答案:B
解析: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以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以规划的综合性研究为基础,以数据控制和图纸控制为手段,以规划设计与管理相结合的法规为形式,对城市用地建设和设施建设实施控制性的管理,把规划研究、规划设计与规划管理结合在一起的规划方法。


大气环境保护规划总体上包括()

A:大气环境质量规划和大气污染防治规划
B:大气污染控制规划和大气环境监督规划
C:大气环境质量规划和大气环境监督规划
D:大气环境质量规划和大气污染控制规划

答案:D
解析:
大气环境保护规划总体上包括大气环境质量规划和大气污染控制规划。这两类规划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了大气环境规划的全过程。


某市在市区内拟建一个居住小区。规划方案将该小区确定为集中建设多层住宅。小区内规划公共建筑设施比较齐全,交通方便。小区南北分别为城市主次干道,西侧有110 kV的高压走廊,东邻居住用地,北边尚有空地。小区总用地21 ha,规划总建筑面积29. 4万m2。示意图(图2-4-4)中除居住组团外,尚需要布置的小区公共建筑有:小学一所、托幼两所(其中一所8个班,一所6个班)、工业企业办公楼一栋以及小区变电所。


请你在小区内留有的6块空地(图2-4-4)中选择合适地块,布置上述5项设施(用文字叙述某地块布置某项目即可)。

答案:
解析:
布置设施如下。

1号:办公楼。

2号:变电所。

3号:绿化或空地。

4号:8个班托儿所。

5号:6个班托儿所。

6号:小学。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洋水体膨胀和两极冰雪融化,如果2050年全球平均气温上升1.5~4℃,海平面上升( )cm,那么全球沿海地区,特别是那些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河口和沿海低地可能会遭受淹没。

A.20~50
B.30~80
C.50~100
D.80~100

答案:C
解析: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洋水体膨胀和两极冰雪融化,如果2050年全球平均气温上升1.5℃,海平面上升50~100cm,那么全球沿海地区,特别是那些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河口和沿海低地可能会遭受淹没和海水入侵,海滩和海岸遭受侵蚀、土地恶化、海水倒灌、港口受损等。


《中国21世纪议程》明确指出“(  )资源的持续利用是所有自然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

A:土地
B:矿产
C:水
D:森林

答案:C
解析:


城乡之间存在着的亦乡亦城的中间层面是( )。

A.自治区
B.镇
C.行政村
D.民族乡

答案:B
解析:
城乡之间存在着的亦乡亦城的中间层面是镇。一般来讲,把人口规模较大的城市聚落称为城市,把人口数量较少、与农村还保持着直接联系的城市聚落称为镇。镇在我国是一级行政单元,镇以上是城市,镇以下是乡村。


注册城乡规划师每日一练8节 第7节


城市规划实施的作用包括( )。

A.使经法定程序批准的城市规划得到全面的实施,从而实现城市规划对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引导和控制作用,保证城市社会、经济及建设活动能够高效、有序、持续地进行
B.使经过多方协调并经法定程序批准的城市规划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
C.保证城市中的各项建设和发展活动之间协同行动
D.提高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决策质量,推进城市发展目标的有效实现
E.通过城市规划的实施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城市规划的制定目的在于规划能够得到实施,也即在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能够起到作用

答案:B,C,D
解析:
城市规划实施的首要作用就是使经过多方协调并经法定程序批准的城市规划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保证城市中的各项建设和发展活动之间协同行动,提高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决策质量,推进城市发展目标的有效实现。


某一城镇的兴起或衰落,某一条新交通线的开拓,某一区域资源开发环境的改善或恶化,都可能通过交互作用和反馈,影响城镇体系。这体现了系统性特征的( )特征。

A.整体性
B.动态性
C.等级性
D.层次性

答案:A
解析:
城镇体系是由城镇、联系通道和联系流、联系区域等多个要素按一定规律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其中某一个组成要素的变化,例如,某一城镇的兴起或衰落,某一条新交通线的开拓,某一区域资源开发环境的改善或恶化,都可能通过交互作用和反馈,影响城镇体系。


下列关于近代城市规划说法正确的是?( )

A.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大多数城市,遭受了严重破坏,东部地区的一些城市,出现了较快发展。
B.近代西方殖民者在开埠通商口岸,如上海、广州、青岛、大连形成了典型的城市规划。
C.20世纪20年代末,南京“首都计划”和《大上海都市计划》最具有代表性。
D.抗战结束后,编制了较为系统完善的城市规划方案,其中1949上海的《大上海都市计划总图》和重庆《陪都十年建设计划》最具代表性。

答案:B
解析:
中国近代社会和城市发展和中国近代城市规划的主要类型。


根据《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的规定,下列关于城市道路系统与道路交通设施的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城市道路系统应为地上地下工程管线和其他市政公用设施提供空间
B.全市车站、码头的交通集散广场用地总面积可按规划城市人口每人0.07~0.10㎡计算
C.道路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应与路段的通行能力相协调,侧面转弯应设有两条对外放射的道路
D.城市道路用地面积应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8%~15%,对规划人口200万以上的大城市宜为15%~20%

答案:C
解析:
道路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应与路段的通行能力相协调,平面交叉口的进出口应设展宽段。城市主要出入口每个方向应有两条对外放射的道路。


综合规划方法论的理论基础是系统思想及其方法论,也就是认为,任何一种存在都是由彼此相关的各种要素所组成的系统,每一种要素都按照一定的( )而组织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有结构的有机统一体。

A.排序性
B.联系性
C.规律性
D.层次性

答案:B
解析:
综合规划方法论的理论基础是系统思想及其方法论,也就是认为,任何一种存在都是由彼此相关的各种要素所组成的系统,每一种要素都按照一定的联系性而组织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有结构的有机统一体。系统中的每一个要素都执行着各自独立的功能,而这些不同的功能之间又相互联系,以此完成整个系统对外界的功能。


根据《村镇规划编制办法》的规定,村镇规划的编制一般分为()两个阶段,由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

A:近期规划和建设规划
B:总体规划和管理规划
C:近期规划和管理规划
D:总体规划和建设规划

答案:D
解析:
《村镇规划编制办法》第十一条规定,编制村庄、集镇规划,一般分为村庄、集镇总体规划和村庄、集镇建设规划两个阶段进行。


根据《城乡规划法》的规定,建设单位在取得()后,方可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主管部门申请用地,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审批后,由土地主管部门划拨土地。

A: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B:建设单位施工许可证
C: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D:建设工程监管许可证

答案:A
解析:
根据《城乡规划法》的规定,建设单位在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后,方可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主管部门申请用地,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审批后,由土地主管部门划拨土地。


依据现行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人行出口间距不宜超过()

A:40m
B:80m
C:100m
D:150m

答案:B
解析: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第8.0.5.1条规定,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出入口;居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连;机动车道对外出入口间距不应小于150m。沿街建筑物长度超过150m时,应设不小于4m*4m的消防车通道。人行出口间距不宜超过80m,当建筑物长度超过80m时,应在底层加设人行通道。


告知制度是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制度,对其主要作用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尽可能防止行政主体违法或不当行为的发生,给行政相对人造成既成的不可弥补的损害
B.有利于加强国家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宏观管理
C.事先告知也充分体现了行政主体对行政相对人的利益和人格的尊重
D.有利于减少行政行为的障碍或阻力,保障行政行为的顺利实施

答案:B
解析:
告知制度的主要作用包括:①告知制度尽可能防止行政主体违法或不当行为的发生,给行政相对人造成既成的不可弥补的损害。②有利于减少行政行为的障碍或阻力,保障行政行为的顺利实施。③事先告知也充分体现了行政主体对行政相对人的利益和人格的尊重。


注册城乡规划师每日一练8节 第8节


中国古建筑屋顶形式划分的主要类型有( )。

A.庑殿
B.盔顶
C.歇山
D.悬山
E.攒尖

答案:A,C,D,E
解析:
中国古建筑的屋顶形式分为五种主要类型,即庑殿、歇山、攒尖、悬山及硬山,按重要性可设重檐。


政府宏观调控城市发展最主要的手段是( )

A.确定重点发展地区,策划和安排重大建设项目
B.立足现状,切实解决当前城市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C.对土地资源的配置
D.重点研究近期城市发展策略,对原有规划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正

答案:C
解析:
我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土地资源的配置是政府宏观调控城市发展最主要的手段。


规范规定,规划人口200万以上的大城市道路用地面积率为()

A.6%~15%
B.8%~20%
C.8%~15%   
D.15%~20%

答案:D
解析:
规范规定,城市道路用地面积率应为8%-15%,规划人口200万以上的大城市宜为15%~20%.考虑现代城市交通的机动化发展,城市道路用地面积率还可适当提高。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在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主要方法中,( )是围绕城市中心进行城市功能区的划分.再根据各功能区的等级体系关系分析其在城市中的集聚与扩散态势。

A:密度法
B:地域等级体系法
C:等高线法
D:极点法

答案:B
解析:


城市人口容量具有三个特征不包括()

A:有限性
B:可变性
C:稳定性
D:持续性

答案:D
解析:
城市人口容量具有三个特征:一是有限性,二是可变性,三是稳定性。


下列有关《马丘比丘宪章》的描述,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强调物质空间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B.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C.突出城市功能分区的重要作用
D.提出建立生态城市的思想

答案:B
解析:
两个宪章之间的比较


关于“乡政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我国的行政体制中,乡和一般建制镇处在同一级别
B.乡人民政府是我国农村地区的基层政权组织,是县以下的农村行政区域
C.乡政权设人民代表大会常设机关,设独立的审判和检察机关
D.政社分开后,乡政府的经济职能被分离出来,形成党委、政府、联社(农工商总公司、经济合作社、经济委员会)三套机构

答案:C
解析:
在我国的行政体制中,乡和一般建制镇处在同一级别。乡人民政府是我国农村地区的基层政权组织,是县以下的农村行政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曾设乡政权。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撤销,实行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乡政权不设人民代表大会常设机关,也不设独立的审判和检察机关。政社分开后,乡政府的经济职能被分离出来,形成党委、政府、联社(农工商总公司、经济合作社、经济委员会)三套机构。


物体由于周边环境反光的影响,而发生的色彩细微变化,这种现象是指()

A:条件色
B:固有色
C:空间色
D:光源色

答案:A
解析:
环境色又称为“条件色”,是指物体由于周边环境反光的影响,而发生的色彩细微变化。


逐渐成为人类社会的主要空间形态与经济发展的主要空间载体的是( )

A.工业
B.城市
C.农业
D.乡村

答案:B
解析:
工业化带来生产力的空前提高及生产技术的巨大变革,导致了原有城市空间与职能的巨大重组,而且促进了大量新兴工业城市的形成,城市逐渐成为人类社会的主要空间形态与经济发展的主要空间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