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城乡规划师考试试题及答案8章

发布时间:2021-12-28
注册城乡规划师考试试题及答案8章

注册城乡规划师考试试题及答案8章 第1章


注册城市规划师《资质证书》有效期为()

A:3年
B:6年
C:8年
D:9年

答案:A
解析:
注册城市规划师每次注册有效期为3年。有效期满前3个月,持证者应当重新办理注册登记。


《土地管理法》规定,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规定的土地用途可将土地分为()

A:可耕地、不可耕地、未利用地
B:生产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
C:耕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
D: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

答案:D
解析:
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土地用途,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


以下属于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任务的是( )

A.综合协调建设项目选址中的各种矛盾,促进建设项目前期工作顺利进行
B.履行城乡规划的宏观调控职能
C.保证建设项目的选址布局符合城乡规划
D.维护城镇社会的公众利益和建设单位与个人的合法利益
E.有效控制各项建设合理使用规划区内的土地,保障规划实施

答案:A,B,C
解析:
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保证建设项目的选址布局符合城乡规划;履行城乡规划的宏观调控职能;综合协调建设项目选址中的各种矛盾,促进建设项目前期工作顺利进行。


生态系统服务指人类从生态系统获得的所有惠益,具体内容不包括( )。

A.供给服务
B.调节服务
C.社会服务
D.文化服务

答案:C
解析:
生态系统服务指人类从生态系统获得的所有惠益,具体包括:①供给服务,指由生态系统生产的或提供的服务;②调节服务,指由生态系统过程的调节功能所得到的益惠;③文化服务,指由生态系统获取的非物质益惠;④支持服务,生态系统为提供其他服务(供给服务、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而必需的一种服务功能。


某市市中心有一污染严重的工厂,占地3.2 公顷,依据经市政府批准的该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该厂应予搬迁,拟改为商业用地。厂方根据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的改建方案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初审并认为可行。然后,厂方依据初审方案找到了一个投资方,并与其签订了出让协议。投资方未办理规划管理审批手续即开工建设,在完成基础和地下一层结构工程时,受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查处。
  【问题】
  试问: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如何处理该工程?投资方应办理哪些审批手续?

答案:
解析:
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处理该工程的方法及投资方应办理审批手续包括:
  (1)该工程属于违法建设,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应责令停工,罚款,补办手续;
  (2)投资方应申请变更用地性质,到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立项,报送方案,并且到土地局办理土地有偿出让手续,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利用历年城市人口的年平均增长量数据,通过复利公式,计算预测期限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属于城市化预测方法中的()

A.时间趋势外推法
B.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法
C.综合增长法
D.联合国法

答案:C
解析:
城市化预测方法如下:
(1)综合增长法,该方法是利用历年城市人口的年平均增长量数据,通过复利公式,计算预测期限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
(2)时间趋势外推法,又称时间相关回归法,采用历年城市人口(或城市化水平)和时间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建立回归公式,并将预测期限的年份数值代入,从而预测发展水平。
(3)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法,该方法的理论基础是世界各国城镇化水平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


修筑谷坊、塘、坡、植树造林以及改造坡地为梯田,在流域面积上控制径流和泥沙,不使其流失,并进入河槽。这是防洪措施中的( )

A.水土保持
B.修筑堤防
C.水库蓄洪和滞洪
D.整治河道

答案:A
解析:
主要防洪对策有以蓄为主和以排为主两种。其中,以蓄为主的防洪措施:(1)水土保持。修筑谷坊、塘、坡、植树造林以及改造坡地为梯田,在流域面积上控制径流和泥沙,不使其流失,并进入河槽。(2)水库蓄洪和滞洪。在城市防范区上游河道适当位置处利用湖泊、洼地或修建水库拦蓄或滞蓄洪水,削减下游的洪峰流量,以减轻或消除洪水对城市的危害。调节枯水期径流,增加枯水期水流量,保证供水、航运及水产养殖等。


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包括()

A:导向和调控
B:导向和分配
C:调控和分配
D:导向、调控和分配

答案:D
解析:
公共政策的功能就是公共政策在管理社会公共事务中所发挥的作用。公共政策具有导向、调控和分配等基本功能。


一般情况下,燃气输送管网采用( )管道。

A:高、中、低压
B:高、中压
C:中、低压
D:低压

答案:B
解析:
燃气输配气管网工程设施包含不同压力等级的燃气输送管网、配气管道。燃气输送管网采用中、高压管道,配气管为低压管道。


注册城乡规划师考试试题及答案8章 第2章


建设自然保护区的条件包括( )。

A.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域
B.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海域、海岸、岛屿、湿地、内陆水域、森林、草原和荒漠
C.经县级人民政府批准,需要予以特殊保护的其他自然区域
D.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地质构造、著名溶洞、化石分布区、冰川、火山、温泉等自然遗迹
E.典型的自然地理区域、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区域以及已经遭受破坏但经保护能够恢复的同类自然生态系统区域

答案:A,B,D,E
解析:
《自然保护区条例》第十条规定,凡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建立自然保护区:①典型的自然地理区域、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区域以及已经遭受破坏但经保护能够恢复的同类自然生态系统区域;②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域;③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海域、海岸、岛屿、湿地、内陆水域、森林、草原和荒漠;④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地质构造、著名溶洞、化石分布区、冰川、火山、温泉等自然遗迹;⑤经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需要予以特殊保护的其他自然区域。


根据《城乡规划法》的规定,国务院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编制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用于指导( )的编制。

A:省域城镇体系规划
B:城市详细规划
C:城市近期发展规划
D:城市总体规划
E:乡规划和村庄规划

答案:A,D
解析:


导致中国社会空间结构变化原因有如下( )方面。

A:血统原则、财产原则、成就原则
B:进步的社会变迁
C:加入WTO组织对中国的影响
D:精英选择

答案:A,C,D
解析:
中国社会空间结构变化原因中,最根本的原因是精英选择,除了"血统原则"之外,"财产原则"与"成就原则"也开始起作用。这种精英选择机制导致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具体表现在如下几方面:一是除政治利益集团之外,还形成了其他利益集团,个别利益集团还有成熟的组织形式与利益诉求管道;二是宪法上规定处于领导阶级地位的工人阶级及位于"次领导阶级"的农民阶级事实上已处于边缘状态;三是社会中间组织的发展处于"暴发式增长"状态。这一切导致国家、社会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尤其是"人世"以后,中国的利益集团将更加多元化,各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将会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
(1)利益集团的多元化趋势
①资源分配不平等--利益集团形成的基本成因;
②社会精英集团的两大支柱--政治精英与经济精英;
③知识精英集团的演变及利益集团化。
(2)其他社会各阶层
①中间阶层的不发达状态;②工人经济地位的边缘化;③处于困境中的农民阶层;④庞大的社会边缘化群体;⑤中介组织的初步发育;⑥两极分化的高风险社会;⑦倾斜的社会基础。
(3)可能出现的变化
①其他力量对新闻媒体的渗透;②加入WTO组织对中国的影响。


下列有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

A.在历史城区以外开辟新区或进行新的建设,是当前协调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
B.历史文化名城可采用新旧并存的城市发展战略,其前提是保持城市文脉的连续性
C.尽量将历史城区内的人口迁移出去,减少对历史城区历史文化环境的直接破坏
D.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应从整个城市着眼,而不能单纯保护城市中的几个珍贵文物或几个历史文化街区

答案:C
解析:
C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应合理调整历史城区的职能,控制人口容量,疏解城区交通,改善市政设施,以及提出规划的分期实施及管理的建议。


每一项建筑工程都要占据一定的空间和土地,具有一定的体积和三维空间特性,或构成地上空间实体,或构成地下空间实体,或形成实空间,或形成虚空间,都属空间形态的组合,这体现的是建设工程的( )特征。

A.空间性
B.功能性
C.形象性
D.长期性

答案:A
解析:
空间性特征是指每一项建筑工程都要占据一定的空间和土地,具有一定的体积和三维空间特性,或构成地上空间实体,或构成地下空间实体,或形成实空间,或形成虚空间,都属空间形态的组合。功能性特征是指每一项建设工程都具有各自的功能用途,即每一项建设工程都是因为某种功能需要而投资建设的,它必须能够反映和体现自己的功能作用和个性需求。形象性特征是指每一项建设工程都具有空间形象,通过体形、体量、造型、色彩、风格等的变化和形象语言以及外部特征来反映自己的内在性质和个性特色。长期性特征是指每一项建设工程都属于不动产,是一个固定的物质财富,尽管有永久性、半永久性,临时性建设工程,但都不是朝令夕改的工程,具有自己的使用寿命。


我国城乡规划法体系,按照( )的考虑可以看成由纵向体系与横向体系两部分所组成。

A.城乡规划及其有关法律法规的构成特点以及规范性
B.城乡规划及其有关法律法规的权利特点以及灵活性
C.城乡规划及其有关法律法规的构成特点以及关联性
D.城乡规划及其有关法律法规的权利特点以及趋势性

答案:C
解析:
我国城乡规划法体系,按照城乡规划及其有关法律法规的构成特点以及关联性的考虑,可以看成由纵向体系与横向体系两部分所组成。


根据行政法律关系的知识,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机关居于主导地位
B.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的双方权利义务是平等的
C.在监督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机关居于主导地位
D.在监督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相对人处于相对“弱者”的地位
E.行政相对人有权通过监督主体而获得行政救济

答案:B,C,D
解析:
在行政法律关系中,行政机关居于主导地位,公民、组织处于相对“弱者”的地位,双方权利、义务不对等。与此相反,在监督行政法律关系中,监督主体通常居于主导地位,行政机关和公务员只是被监督的对象,公民、组织有权通过监督主体撤销或者变更违法或不当的行政行为而获得救济。


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从行政行为来说是一种什么行为?( )

A.特定行政行为
B.具体行政行为
C.抽象行政行为
D.许可行政行为

答案:B
解析:
具体行政行为的特征是行为对象的特定性与具体化。其内容只涉及某一个人或组织的权益。具体行政行为一般包括:行政许可与确认行为、行政奖励与给付行为、行政征收行为、行政处罚行为、行政强制行为、行政监督行为、行政裁决行为等。


老城市公共设施的内容、规模与分布一般不能适应城市的发展和现代城市生活的需要,其特点有( )。

A:布点不均匀
B:门类余缺不一
C:用地与建筑缺乏
D:建筑质量较差
E:公共设施配置过量

答案:A,B,C,D
解析:


注册城乡规划师考试试题及答案8章 第3章


根据城市在区位中的地位、作用来对城市人口规模进行分析预测的方法称为( )。

A.时间序列法
B.相关分析法
C.综合平衡法
D.区位法

答案:D
解析:
城市总体规划采用的城市人口规模预测方法主要包括:①综合平衡法;②时间序列法;③相关分析法(间接推算法);④区位法;⑤职工带眷系数法。区位法是指根据城市在区域中的地位、作用来对城市人口规模进行分析预测。如确定城市规模分布模式的“等级——大小”模式、“断裂点”分布模式。该方法适用于城镇体系发育比较完善、等级系列比较完整、接近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模式地区的城市。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特点包括( )。

A.法制化管理
B.地域性
C.整体性
D.人性化管理
E.技术化管理

答案:A,B
解析: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特点包括:①地域性。规划的内容和深度应适应规划地段的特点(不同城市和城市的不同地段的规划内容、控制要求和深度不同),保证地段及其周围地段的整体协调性。②法制化管理。控制性详细规划是规划与管理的结合,是由技术管理向法治管理的转变,编制要保持一定的简洁性,编导要有一定的程序性和易查性。


“有形的城镇化”,即物质上和形态上的城镇化,具体反映在( )。

A.城市生活方式的扩散
B.空间形态的改变
C.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
D.人口的集中
E.物质资源的集中

答案:B,C,D
解析:
“有形的城镇化”,即物质上和形态上的城镇化,具体反映在:①人口的集中。②空间形态的改变。③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无形的城镇化”,即精神上、意识上的城镇化,生活方式的城镇化。具体包括三个方面:①城市生活方式的扩散。②农村意识、行为方式、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意识、方式、行为的过程。③农村居民逐渐脱离固有的乡土式生活态度、方式,而采取城市生活态度、方式的过程。


根据规范,中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单向运输能力为( )。

A.5~7万人次/小时
B.3~5万人次/小时
C.1~3万人次/小时
D.小于1万人次/小时

答案:C
解析:
我国现行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04—2008)和《城市公共交通分类标准》(CJJ/T114—2007)把城市轨道交通按系统运输能力划分为:①高运量系统。单向运输能力为4.5万~7万人次/小时。②大运量系统。单向运输能力为2.5万~5万人次/小时。③中运量系统。单向运输能力为1万~3万人次/小时。④低运量系统。单向运输能力小于1万人次/小时。


下列哪项表述不是伯吉斯城市土地利用同心圆模型的特征?( )

A.中央商务区是城市商业、社会和文化生活的焦点
B.在离中央商务区最近的过渡地带犯罪率最高
C.交通线对城市结构产生影响
D.符合人口迁居的侵入——演替原理

答案:C
解析:


老城市公共设施的特点不包括( )。

A.布点不均匀
B.门类余缺不一,用地与建筑缺乏
C.建筑质量较差
D.建筑用地集中

答案:D
解析:
老城市公共设施的内容、规模与分布一般不能适应城市的发展和现代城市生活的需要。它的特点是:布点不均匀;门类余缺不一,用地与建筑缺乏;同时建筑质量也较差。具体可以结合城市的改建、扩建规划,通过留、并、迁、转、补等措施进行调整与充实。


依据国家《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自然保护区可以分为( )。

A.核心区
B.中心区
C.缓冲区
D.实验区
E.周围区

答案:A,C,D
解析:
《自然保护区条例》第十八条规定,自然保护区可以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自然保护区内保存完好的天然状态的生态系统以及珍稀、濒危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地,应当划为核心区,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除依照本条例第二十七条的规定经批准外,也不允许进入从事科学研究活动。核心区外围可以划定一定面积的缓冲区,只准进入从事科学研究观测活动。缓冲区外围划为实验区,可以进入从事科学实验、教学实验、参观考察、旅游以及驯化、繁殖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等活动。原批准建立自然保护区的人民政府认为必要时,可以在自然保护区的外围划定一定面积的外围保护地带。


城市的基本居住单元为( )。

A.社区
B.家庭
C.组团
D.居住区

答案:D
解析:
居住区是一个由住宅、公共服务设施、道路、绿地等四类基本要素构成的,具有内在联系和内部用地平衡关系的、有层次特征的城市基本居住单元。


根据行政法学知识,下列哪些属于行政违法的表现形式( )。

A.行政机关违法和行政相对方违法
B.实体性违法和程序性违法
C.故意违法和过失违法
D.作为违法和不作为违法
E.法人违法和自然人违法

答案:A,B,D
解析:
行政违法可以表现为:①行政机关违法和行政相对方违法;②实体性违法和程序性违法;③作为违法和不作为违法等形式。行政违法一经确认,一般可溯及行政行为发生时即无效。


注册城乡规划师考试试题及答案8章 第4章


热力站的位置最好应位于()

A:居民区
B:主干道
C:热负荷中心
D:工厂区

答案:C
解析:
热力站是小区域的热源,因此,它的位置最好应位于热负荷中心,而对工业热力站来说,则应尽量利用原有锅炉房的用地。热力站若同时供应生活热水,则建筑面积还要增加50m左右。对于居民区来说,一个小区一般设置一个热力站。


有关单轨系统技术特征的表述,说法正确的有( )。

A.单向运输能力在1~3万人次/h
B.适用于旧城改造已基本完成,而城市道路比较窄的地区
C.采用全封闭线路,与其他交通方式完全隔离,独立路权
D.单轨以高架结构为主,一般使用道路上部空间设高架桥,土地占用较少,轨道粱较宽,占用空间大
E.车体在走行轨上面(跨座式)或下面(悬挂式),通过主轮支承,水平导向轮起导向和稳定作用

答案:A,B,C,E
解析:
单轨系统的主要技术特征如下:①单轨主要适用于城市道路高差较大,道路半径小,线路地形条件较差的地区;旧城改造已基本完成,而该地区的城市道路又比较窄;大量客流集散点的接驳线路;市郊居民区与市区之间的联络线;旅游区域内景点之间的联络线,旅游观光线路等;②单向运输能力在1万~3万人次/小时;③采用全封闭线路,与其他交通方式完全隔离,独立路权;④车体在走行轨上面(跨座式)或下面(悬挂式),通过主轮支承,水平导向轮起导向和稳定作用,车辆分设走行轮,导向轮,并采用胶轮,受力分散,走行噪声低。


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从行政行为来说是一种什么行为?( )

A.特定行政行为
B.具体行政行为
C.抽象行政行为
D.许可行政行为

答案:B
解析:
具体行政行为的特征是行为对象的特定性与具体化。其内容只涉及某一个人或组织的权益。具体行政行为一般包括:行政许可与确认行为、行政奖励与给付行为、行政征收行为、行政处罚行为、行政强制行为、行政监督行为、行政裁决行为等。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规划编制要求具备( )的单位承担。

A.乙级规划编制资质
B.丙级规划编制资质
C.丁级规划编制资质
D.甲级规划编制资质

答案:D
解析:
《风景名胜区条例》规定,风景名胜区期划的编制单位必须具备相应的等级资质。依据原建设部发布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审批管理办法》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编制报批管理规定》,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规划编制要求具备甲级规划编制资质的单位承担。


下列关于城市新区开发建设的说法中,符合《城乡规划法》规定的是( )。

A.城市新区应当设在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以外
B.在城市规划区内,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选址不受条件限制
C.各新开发区应当享受特殊扶持政府,独立实行规划管理
D.城市新区的开发和建设应当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时序

答案:D
解析:
A选项,在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之外,不得设立各类开发区和城市新区;B选项,不受条件限制×;C选项,独立×


就我国城镇化的历史进程而言,( )都从不同方面影响或推动了我国城镇化的发展。

A.户籍管理制度
B.城乡规划调控制度
C.城乡土地使用制度
D.生态保护制度
E.住房制度

答案:A,C,E
解析:
制度变迁对于城镇化进程在根本动力上具有显著地加速或滞缓作用,合理的制度安排与创新是城镇化进程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就中国的城镇化的历史进程而言,户籍管理制度、城乡土地使用制度、住房制度等,都从不同方面影响或推动了中国城镇化的发展。


在《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中规定,全市车站、码头的交通集散广场用地总面积可按规划城市人口( )m2/人计算。

A:0.03~0.05
B:0.05~0.07
C:0.07~0.10
D:0.10~0.12

答案:C
解析:


根据《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城市中规划步行交通系统应以步行人流的( )为基本依据。

A.速度和密度
B.观测和预测
C.分布和构成
D.流量和流向

答案:D
解析:
城市中规划步行交通系统应以步行人流的①流量和②流向为基本依据。——重点


根据《风景名胜区条例》规定,由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恢复原状或者限期拆除,没收违法所得,并处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罚款的是( )。

A.在风景名胜区内进行开山、开矿等严重破坏景观、植被、地形地貌的活动的
B.在风景名胜区内修建储存爆炸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设施的
C.个人在风景名胜区内进行开荒、修坟立碑等破坏景观、植被、地形地貌的活动的
D.在景物、设施上刻画、涂污或者在风景名胜区内乱扔垃圾的
E.在核心景区内建设宾馆、疗养院以及与风景名胜资源保护无关的其他建筑物的

答案:A,B,E
解析:
《风景名胜区条例》第四十条规定,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恢复原状或者限期拆除,没收违法所得,并处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①在风景名胜区内进行开山、采石、开矿等破坏景观、植被、地形地貌的活动的;②在风景名胜区内修建储存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设施的;③在核心景区内建设宾馆、招待所、培训中心、疗养院以及与风景名胜资源保护无关的其他建筑物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实施本条第一款规定的行为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注册城乡规划师考试试题及答案8章 第5章


城镇体系是以( )的城镇群体为研究对象。

A.一个区域内
B.一个特定区域
C.一个相对完整区域内
D.一个开放的区域

答案:C
解析:
《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中对城镇体系解释是:一定区域内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上具有有机联系的城市群体。这个概念有以下几层含义:①城镇体系是以一个相对完整区域内的城镇群体为研究对象,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城镇体系。②城镇体系的核心是中心城市,没有一个具有一定经济社会影响的中心城市,就不可能形成有现代意义的城镇体系。③城镇体系是由一定数量的城镇所组成的。④城镇体系最本质的特点就是相互联系,从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美国学者L.芒福德说,城市既是多种建筑形式的组合,又是占据这一组合的结构,并不断与之相互作用的各种社会联系、各种社团、企业、机构等在( )上进行有机结合。

A.空间
B.功能
C.时间
D.生产

答案:C
解析:
城市是一个复杂且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的自然——社会复合巨系统。美国学者L.芒福德说:“城市既是多种建筑形式的组合,又是占据这一组合的结构,并不断与之相互作用的各种社会联系、各种社团、企业、机构等在时间上的有机结合。”英国学者巴顿则认为,“城市是一个在有限空间地区内的多种经济市场——住房、劳动力、土地、运输等相互交织在一起的网状系统”。


图2-7-2所示为某城市新区主干路AB与次干路CD交叉口规划平面图,规划主干路AB 的横断面为双向6条机动车道三块板布置,次干路CD的横断面为双向4条机动车道一块板布置。交叉口设置了 5个公交停靠站,其中2、3、5号站为直行、右转公交站,1、4号站为左转公交站,停靠站距交叉口距离如图2-7-2所示。

试指出该交叉口规划平面布置存在的问题。

答案:
解析:
1.缺乏交叉口拓宽措施。

2.双向4车道画成双向6车道。

3.分隔带距离交叉口过近,压占人行横道。

4.交叉口公交车站设置过多,换乘及间距不合理。

5.公交停靠站点压占人行横道。

6.道路红线用双点画线表示不合规划制图规范。


采暖热指标是各类建筑综合平均值,往往随地域气候状况和( )的变化而变化。

A.建筑高度
B.建筑面积
C.建筑距离
D.建筑结构形式

答案:D
解析:
在室外采暖计算温度下,每小时需要补充的热量称为采暖热负荷。通常以瓦(W)为单位。采暖热指标是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的采暖热负荷,往往随地域气候状况和建筑结构形式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应依据各个地区的采暖热指标进行采暖热负荷估算。


我国东部某市人口规模4 5万人,编制了以制造业、商业为产业发展方向的城市总体规划。图4所示为总体规划中的道路交通规划。一条一其他城市相连的一级公路经过城市西侧;现状有一条铁路由城市北部穿过,并设有火车站;西江由城市东侧穿过,航运发达,客运、货运均有较好的基础。



【问题】


请指出道路交通规划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修改建议,并做示意性的修改。


答案:
解析:

(1)存在的问题:


④过境道路穿越城市,不合理。


②城市主、次干道穿越铁路过多。


③东西向主干道偏少。


④沿河两岸,东西向联系道路偏少。


⑤铁路穿越市区,对城市影响较大。


⑥铁路客运站内主干道穿越,不利于站线布局。


⑦铁路客运站、长途汽车站以及轮船码头布局分散,不利于交通换乘。


(2)修改建议:


④过境公路向西移至城市边缘,不再穿越城区,同时与城市在南北各预留一个出入口。


②考虑该市航运发达,客运、货运均有较好的基础,建议将客货混用的港口码头调整为客运码头和货运。码头,货运码头布置在城市北部仓储区和工业区客运码头布置在城市中部,靠近铁路客运站和长途客运站。


③完善道路交通系统,增加东西向主干道密度。


④加强沿河两岸东西向联系,增设过河主干道。


⑤铁路从城市北部穿过,或将铁路客运站规划为南北出入口,方便南北两区使用。


⑥减少干道穿越铁路。


示意性的修改图见图示:



【解析】


对照本案例中的文字内容和图示内容,逐个规划内容的分析,可以分为过境道路、城市道路、铁路、航运,其他交通设等几个方面


过境道路:越城市西侧市区,对城市内部交通和城市功能区的干扰较大,应由城市外侧经过。城市道路:由图中可以看出,城市主、次干道穿越铁路过多,在工程上和经济上都是不合理的。东西向主干道偏少,在河流以东缺少东西向主干道,在河流以西东西向主干道的密度偏小,将造成整个城市的东西向交通不如南北向交通通,大的河流对城市发展的阻隔作用很大,如果大的河流穿越城市,必须加强两岸的联系。从图中可以看到该市两岸间的联系仅有南、北侧的两条城市主干道,偏少,应增加。铁路:穿越城市,不合理,但是已经是现状,改线有一定难度。图中铁路客运站为南向出口,北侧城区使用很不方便,可将铁路客运站规划为南北出入口,方便南北两区使用,亦可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北侧城区的发展。图中铁路客运。站被城市主干道穿越,不利于站线布局。


航运:图中在城市西南侧、西江的上游设有一个码头,按照题目中文字描述,该市航运中的客、货运均发达。在这种情况下,客、货运共用一个码头,不利于组织人流、货流,容易形成混杂、交叉,应将客运码头与货运码头分设。


其他交通设施:在图中可以看到,铁路客运站位于城市中部,长途汽车站位于城市南部,码头位于城市西南部,分散布置,不利于交通换乘。



以下乡村建设规划管理步骤中属于乡村建设核定的是( )。

A.审核乡村建设项目申请
B.审核申请条件
C.审核交通、环保、文物等有关方面的要求
D.审定建设工程总平面图设计方案
E.领导签字批准

答案:B,C,D
解析:
市、县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收到乡、镇人民政府报送的乡村建设项目的申请材料后,应先后进行程序性复核和实质性核定。程序性复核,即审核建设单位或者个人报送的各种有关文件、资料、图纸是否完备,是否符合申请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应有条件和要求。实质性核定,即审查该建设项目是否符合乡规划、村庄规划要求,核定该建设项目是否符合交通、环保、文物保护以及历史文化名村保护、防灾和保护耕地等方面的要求,是否符合关于乡村规划建设的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的要求,审定乡村建设工程总平面设计方案,并审核该建设项目是否占用农用地,如果占用农用地的须审核农用地转用审批文件。


下列选项中,(  )是建筑在相对两侧围合而成的线性三维空间。

A:经济区
B:街道
C:主干道
D:市中心

答案:B
解析:


对环境保护而言,工程措施可分为一般工程性措施和( )两类。

A.特殊工程性措施
B.生态工程措施
C.水土保持措施
D.管理措施

答案:B
解析:
对环境保护而言,工程措施可分为一般工程性措施和生态工程措施两类。前者主要是防治污染和解决污染导致的生态效应问题;后者则是专为防止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或进行生态环境建设而采取的措施,包括生物性的和工程性的措施在内。


关于城市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描述错误的是()

A: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其特征决定了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
B:自然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要比城市生态系统复杂得多
C:自然生态系统具有生产功能、能量流动功能、物质循环功能和信息传递等功能
D:城市生态系统具有生产功能、能量流动功能、物质循环功能和信息传递等功能

答案:B
解析:
由于城市生产包括经济生产和生物生产,经济生产囊括了城市的主要社会过程,因此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要比自然生态系统复杂得多。


注册城乡规划师考试试题及答案8章 第6章


指出下列哪项是城市快速路首选的布置方式()

A.平面四块板形式从生活性用地间通过
B.平面四块板形式从城市组团间通过
C.主辅路形式从城市中心地段通过
D.两块板形式从城市组团间通过

答案:B
解析:
城市道路横断面选择与组合见下表:


在城市用水量预测中,常见的预测方法有( )等。

A.单位用地指标法
B.分类加和法
C.人均生活用水指标法
D.年递增率法
E.人均综合用水指标法

答案:A,B,D,E
解析:
城市用水量预测方法很多,在城市规划中要根据规划层次、资料状况选择适宜的预测方法。常见的预测方法有人均综合用水指标法、单位用地指标法、年递增率法、分类加和法等。


人类生态学的方法主要着眼于人类与()的关系。

A:社会形态
B:环境
C:经济
D:宗教

答案:B
解析:
生态学可以简洁地表述为:是研究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发展的阶段的先后对应次序是( )。
①"茅茨土阶"的原始阶段
②纵向布置"三朝"的阶段
③盛行高台宫室的阶段
④宏伟的前殿和宫苑相结合的阶段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①③④②
D:①④②③

答案:C
解析: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发展大致有四个阶段:第一,"茅茨土阶"的原始阶段;第二,盛行高台宫室的阶段;第三,宏伟的前殿和宫苑相结合的阶段;第四,纵向布置"三朝"的阶段。


工程地质条件对城市用地布局的影响,包括( )以及一些特殊地质现象和地质构造的影响。

A.水土流失
B.山体滑坡
C.地基承载力
D.地震

答案:C
解析:
工程地质条件包括:①土质与地基承载力;②地形条件;③冲沟;④滑坡与崩塌;⑤岩溶;⑥地震。其中特殊的地质现象包括冲沟、滑坡与崩塌、岩溶、地震;地质构造包括土质与地形条件。在城市用地范围内,由于地层的地质构造和土质的自然堆积情况存在着差异,其构成物质也就各不相同,加之受地下水的影响,地基承载力大小相差悬殊。全面了解城市用地范围内各种地基的承载能力,对城市建设用地选择和各类工程建设项目的合理布置以及工程建设的经济性,都是十分重要的。


下列关于邻里单位理论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周边式布局的街坊是典型的邻里单位
B.以小学的合理规模确定邻里单位的人口规模
C.邻里单位应避免外部车辆穿行
D.邻里单位要求配套相应的服务设施

答案:A
解析:
邻里单位的六条原则包括:①邻里单位周边为城市道路所包围,城市交通不穿越邻里单位内部;②邻里单位内部道路系统应限制外部车辆穿越,一般应采用尽端式道路,以保持内部的安全和安静;③以小学的合理规模为基础控制邻里单位的人口规模,使小学生不必穿过城市道路,一般邻里单位的规模是5000人左右,规模小的邻里单位3000~4000人;④邻里单位的中心是小学,与其他服务设施一起布置在中心广场或绿地中;⑤邻里单位占地约160英亩(约合65公顷),每英亩10户,保证儿童上学距离不超过半英里(0.8km);⑥邻里单位内小学周边设有商店、教堂、图书馆和公共活动中心。


下列哪()属于绿地系统规划布局的原则。

A.整体性原则
B.匀布原则
C.自然原则
D.地方性原则
E.可持续性原则

答案:A,B,C,D
解析:
绿地系统规划布局原则见下轰:


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下列关于住宅建筑间距的规定中,不正确的是( )。

A.日照标准根据建筑气候区划和城区常住人口分别采用冬至日和大寒日两级标准
B.旧区改建项目内新建住宅建筑日照标准不应低于大寒日日照时数1h
C.在原设计建筑外增加任何设施不应使相邻住宅原有日照标准降低,既有住宅建筑进行无障碍改造加装电梯除外
D.老年人居住建筑日照标准不应低于大寒日日照时数2h

答案:D
解析:
老年人居住建筑日照标准不应低于大寒日日照时数2h——冬至日
表4.0.9住宅建筑日照标准

注:底层窗台面是指距室内地坪0.9m高的外墙位置。


城市形成与发展是在各种力量组合推动下的复杂过程,这些推动力量中不包括( )

A.政治因素
B.社会作用
C.自然条件
D.技术条件

答案:B
解析:
城市形成与发展是在各种力量组合推动下的复杂过程,这些推动力量主要包括自然条件、经济作用、政治因素、社会结构、技术条件等。


注册城乡规划师考试试题及答案8章 第7章


根据《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的通知》的规定,要优先安排( )。

A.危旧房改造
B.基础设施项目用地
C.普通商品住房
D.经济适用住房建设项目用地
E.城市基础设施中拆迁安置用房

答案:A,C,D,E
解析:
各地要依据近期建设规划,结合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确定城市建设发展的年度目标和安排。要优先安排危旧房改造和城市基础设施中拆迁安置用房、普通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建设项目用地,保证近期建设规划中确定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用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国家为公共利益需要时,可以对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

A:进行规划
B:分派使用权
C:收回
D:实行征用

答案:D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国家为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集体所有的土地实行征用。


“确定排水体制”属于下列哪一项规划阶段的内容?( )

A.城市总体规划
B.城市分区规划
C.控制性详细规划
D.修建性详细规划

答案:A
解析:
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主要内容包括:①确定排水制度;②划分排水区域,估算雨水、污水总量,制定不同地区污水排放标准;③进行排水管、渠系统规划布局,确定雨水、污水主要泵站数量、位置,以及水闸位置;④确定污水处理厂数量、分布、规模、处理等级以及用地范围;⑤确定排水干管、渠的走向和出口位置;⑥提出污水综合利用措施。


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内容除了做出景观设计、布置平面图、道路交通规划设计、绿地系统规划设计、工程管线规划设计以外,还应当包括( )

A.建设条件分析和综合技术经济论证
B.做出建筑、道路和绿地等的空间布局
C.建设用地评价和周围环境分析
D.估算工程量、拆迁量和总造价,分析投资效益
E.竖向设计

答案:A,B,D,E
解析:
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内容:(1)建设条件分析及综合技术经济论证;(2)建筑、道路和绿地等的空间布局和景观规划设计,布置总平面图;(3)对住宅、医院、学校和托幼等建筑进行日照分析;(4)根据交通影响分析,提出交通组织方案和设计;(5)市政工程管线规划设计和管线综合;(6)竖向规划设计;(7)估算工程量、拆迁量和总造价,分析投资效益。


使用强度控制是为了保证良好的城市环境质量,对建设用地能够容纳的建设量和人口聚集量做出的规定,其控制指标一般包括(  )。

A:用地性质
B:容积率
C:人口密度
D:人均占地面积
E:空气质量

答案:B,C
解析:
使用强度控制是为了保证良好的城市环境质量,对建设用地能够容纳的建设量和人口聚集量做出的规定。其控制指标一般包括容积率、建筑密度、人口密度、绿地率等。
掌握土地使用控制是对建设用地的建设内容、位置、面积和边界范围等方面做出的规定。


我国的一级行政单位是(  )。

A:聚落
B:乡村
C:镇
D:城市

答案:C
解析:


生态工程主要以()复合生态系统为对象。

A:社会…人文一思想
B:政治一人文一自然
C:社会一经济,一自然
D:政治一经济一思想

答案:C
解析:
生态工程主要以社会—经济一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为对象,以可持续发展作为其总目标。



如图所示为某县级城市用地发展布局及省道改线的两个规划方案。值得注意的是该城市西距人口6 5万的地级城市40km,东距5万人口的县城30km。用地条件较好,西部为山丘坡地,东部较为平坦,水资源充沛,虽现状人口不足1 0万,但近些年国家铁路通车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中已确定其为重点发展城市。



【问题】


试评析哪一个规划方案对城市今后的发展更为有利?为什么?(注:不考虑人口规模预测及各项用地比例)



答案:
解析:

方案二合理。理由:


(1)城市用地发展方向分析:北部有铁路、基本农田,南部为风景保护区,皆不宜作为城市用地的发展方向。西部为丘陵及少量农田,且距大城市40km,可适度发展(基础设施投资大,城市辐射效应小),东部场地平整,水资源丰富,距5万人口小城市30km,可作为城市用地的主要发展方向。


(2)省道改线在两个方案中对西部发展用地影响较大:方案一采用与城市路网斜交,形成不规则用地,且用地面积较小,限制城市向西发展;方案二采用与城市路网平行,且用地面积较大,能为城市向西发展提供有效的空间。


(3)城市布局:方案一工业仓储用地布置在城市东部(上游),限制城市向东发展(同时对风景区有影响);方案二工业仓储用地沿铁路、省道条形布置,交通便利,易于运输,且为城市向东发展预留了空间。


【解析】


从题目及图中信息来看,注意河流、省级风景区基本农田位置,省道改线走向与城市未来发展用地关系,铁路、省道等重要交通资源利用,风玫瑰,各类用地布局关系。


城市用地拓展不能占用基本农田、风景区。向西受地形限制,作为次要发展方向,向东地形平坦,可做主要发展方向。省道不宜穿越城市,改线走.向应考虑对城市用地发辰规模和布局的影响。各类用地布局考虑常年主导风向因素,利用交通设施便利性,居住尽量靠近环境较好的地段。



真正有成效的公众参与是( )类型的参与。

A:居民个人参与
B:居民集体全部参与
C:社区组织的居民代表的参与
D:问卷调查

答案:C
解析:
从国外,特别是美国等规划实践来看,真正有成效的公众参与不是个人层次的参与,而是以社区组织的居民代表参与。社区组织实力越大,公众参与的成效越显著。


注册城乡规划师考试试题及答案8章 第8章


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有关规定,我国城市用地按( )划分和归类。

A.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
B.土地适用性
C.土地用地性评价
D.土地区位条件位条件

答案:A
解析: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第3.1.1条规定,用地分类包括城乡用地分类、城市建设用地分类两部分,应按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进行划分。第3.2.1条规定,市域内城乡用地共分为2大类,9中类,14小类。


行政法应当遵循的原则大致上可以分为( )三类。

A.政治原则和法律原则、一般的行政法原则、行政法的特别原则
B.政治原则和宪法原则、一般的行政法原则、行政法的特别原则
C.行政原则和宪法原则、专业的行政法原则、行政法的特别原则
D.政治原则和宪法原则、专业的行政法原则、政治法的特别原则

答案:B
解析:
行政法应当遵循的原则很多,大致上可以分为以下三类:①政治原则和宪法原则。它规定行政法的发展方向、道路和根本性质。②一般的行政法原则。即基本原则,位于政治原则和宪法原则之下,产生于行政法并指导所有行政法律规范。③行政法的特别原则。这类原则位于基本原则之下,产生于行政法并指导局部行政法规范。


下面关于绿色建筑的理解讨论正确的是( )。

A:绿色建筑也可以称为生态可持续性建筑,即在不损害基本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使建筑空间环境得以长时期满足人类健康地从事社会和经济活动的需要
B:绿色建筑的基本内涵可归纳为:减轻建筑对环境的负荷,即节约能源及资源;提供安全、健康、舒适性良好的生活空间;与自然环境亲和,做到人及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处、永续发展
C:绿色等于高价和高成本
D:所谓"绿色建筑"的"绿色",是指立体绿化、屋顶花园

答案:A,B
解析:


以下关于居住区的级次分法错误的是()

A:居住区
B:片区
C:小区
D:组团

答案:B
解析: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第1.0.3条规定,居住区按居住户数或人口规模可分为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阶段的现状图不主要标明的是( )。

A.主要干道
B.主要建设用地范围
C.重要的基础设施
D.城市商务中心和市、区中心

答案:D
解析: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阶段的城市现状图的图纸比例为l:5000~1:25000,标明城市主要建设用地范围、主要干路以及重要的基础设施。


下列关于铁路通行限界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电力机车高度限界为6.55m(时速小于160公里)
B:内燃机车高度限界为5.5m
C:宽度限界为3.88m
D:电力机车高度限界为5.5m
E:宽度限界为4.88m

答案:A,B,E
解析:
铁路通行限界:(1)高度限界:电力机车为6.55m(时速小于160公里),内燃机车为5.5m。(2)宽度限界4.88m。


不属于分散式城市用地布局优点的是( )。

A.布局灵活
B.接近自然、环境优美
C.各城市物质要素的布局关系井然有序,疏密有致
D.居民工作、生活出行距离较短,城市氛围浓郁

答案:D
解析:
分散式城市总体布局是指城市分为若干相对独立的组团,组团之间大多被河流、山川等自然地形、矿藏资源或对外交通系统分隔,组团间一般都有便捷的交通联系。分散式布局的优点有:①布局灵活,城市用地发展和城市容量具有弹性,容易处理好近期与远期的关系;②接近自然、环境优美;③各城市物质要素的布局关系井然有序,疏密有致。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完成后,上报上级政府审批须依法经哪个机构审查同意()

A:市委全会审查同意
B: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同意
C:同级人大或其常务会审查同意
D:专门成立的专家评审委员会审查同意

答案:C
解析:
《城乡规划法》第十六条规定,省、自治区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的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县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的总体规划,在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前,应当先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交由本级人民政府研究处理。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方案编制的基本方法主要是()

A:集中锚固
B:枢纽锚固
C:间接锚固
D:走廊锚固
E:预先锚固

答案:B,D
解析:
目前,线网方案编制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两种:枢纽锚固和走廊锚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