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真题及答案5节

发布时间:2021-08-26
21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真题及答案5节

21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真题及答案5节 第1节


大气环境影响中复杂风场是指()。

A:静风场
B:山谷风环流
C:海陆风环流
D:城市热岛环流

答案:B,C,D
解析:
复杂风场一般是由于地表的地理特征或土地利用不一致,形成局地风场或局地环流,如海边、山谷、城市等地带会形成海陆风、山谷风、城市热岛环流等。静风场是不利气象条件,不属于复杂风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风险预测时一级评价的要求说法正确的是()。

A.选取最不利气象条件,选择适用的数值方法进行分析预测,给出风险事故情形下危险物质释放可能造成的大气环境影响范围与程度。
B.选取最不利气象条件,选择适用的数值方法进行分析预测,给出风险事故情形下危险物质释放可能造成的大气环境影响范围与程度。
C.对于存在极高大气环境风险的项目,应进一步开展关心点概率分析。
D.应定性分析说明大气环境影响后果。

答案:B,C
解析:


(2010年)某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出水总氮指标尚不能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要求,为使总氮达标排放,通常优先选用的后续处理工艺是( )。

A.生物滤池法
B.臭氧氧化法
C.化学沉淀法
D.活性炭吸附法

答案:A
解析:
①2019版教材P375,当二级处理无法满足出水水质要求时,需要进行废水三级处理,污水三级处理是污水经二级处理后,进一步去除污水中的其他污染成分(如:氮、磷、微细悬浮物、微量有机物和无机盐等)的工艺处理过程。主要方法有生物脱氮法、化学沉淀法、过滤法、反渗透法、离子交换法和电渗析法等;②教材P384,曝气生物滤池适用于深度处理或生活污水的二级处理;③在传统的生物脱氮工艺中,脱氮过程往往是在好氧区和缺氧区两部分进行,曝气生物滤池根据功能分为硝化曝气生物滤池和反硝化曝气生物滤池,除碳曝气生物滤池等。硝化曝气生物池内,硝化细菌在好氧环境下完成硝化反应,反硝化曝气生物滤池内,营造的缺氧环境使得反硝化细菌活跃并参与完成反硝化反应,在本题中污水经过二级处理后出水总氮以硝酸氮的形式存在,经过反硝化曝气生物滤池是反硝化使硝酸氮最后变成氮气即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


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规划环评工作中,应针对规划对象的特点,按照( )的原则有重点的进行。

A.全面性
B.针对性
C.可行性
D.效用性

答案:A,B,C,D
解析:
规划环评工作中,现状调查应针对规划对象的特点,按照全面性、针对性、可行性和效用性的原则,有重点的进行。现状调查内容应包括环境、社会和经济三个方面。调查重点应放在与该规划相关的重大问题,以及各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已经造成的影响。 【说明】根据最新版考试教材,该知识点已删除。


景观生态学方法对景观的功能和稳定性分析包括()。

A:生物恢复力分析
B:异质性分析
C:景观组织的开放性分析
D:种群源的持久性和可达性分析

答案:A,B,C,D
解析: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附录中指出:景观生态学方法对景观的功能和稳定性分析包括如下4方面内容:①生物恢复力分析;②异质性分析;③种群源的持久性和可达性分析;④景观组织的开放性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国家实行( )制度。
A. 土地资源管理 B. 土地用途管理
C. 土地用途管制 D. 土地资源利用

答案:C
解析:


21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真题及答案5节 第2节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评价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国家环境保护部取消其评价资质。

A:资质证书有效期满未申请延续的
B: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评价资质的
C:涂改、倒卖、出租、出借资质证书的
D: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不负责任或者弄虚作假,致使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失实的

答案:B,C
解析: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A项属应注销其评价资质的情形;D项属应吊销其评价资质的情形。


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高锰酸盐指数Ⅲ类、Ⅳ类标准限值分别是()。

A:4mg/L、6mg/L
B:4mg/L、10mg/L
C:6mg/L、10mg/L
D:10mg/L、15mg/L

答案:C
解析:
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高锰酸盐指数Ⅲ类、Ⅳ类标准限值分别为6mg/L,10mg/L。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试行)》要求填报的内容包括()。

A:公众参与
B:环境影响分析
C: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D: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简况

答案:B,C,D
解析: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试行)》要求附环境影响评价资质证书及评价人员情况,即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必须由具有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的单位填写。填报内容包括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简况、环境质量状况、评价适用标准、建设项目工程分析、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环境影响分析、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和结论与建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以下与国家占用耕地补偿制度不符的是()。

A:国家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
B: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由占用耕地的单位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的数量相当的耕地
C: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且没有条件开垦或者开垦的耕地不符合要求的,应当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缴纳耕地开垦费
D: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监督占用耕地的单位按照计划开垦耕地或者按照计划组织开垦耕地,并进行验收

答案:B
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国家保护耕地,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由占用耕地的单位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没有条件开垦或者开垦的耕地不符合要求的,应当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缴纳耕地开垦费,专款用于开垦新的耕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开垦耕地计划,监督占用耕地的单位按照计划开垦耕地或者按照计划组织开垦耕地,并进行验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规定:禁止在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的滩地和岸坡堆放、存贮固体废弃物和其他污染物。

A:最高水位线以下
B:最低水位线以下
C:最高水位线以上
D:最低水位线以上

答案:A
解析:


(2015年)对于一个整体的长方形面声源(b>a),其中心轴线上的几何发散衰减Adiv可依据预测点距面声源中心的距离进行计算,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答案:B,C
解析:
2019版教材P320,



故A错误。


21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真题及答案5节 第3节


某锻造项目,夜间声环境质量的评价量应包括( )。

A.夜间等效声级
B.最大A声级
C.声功率级
D.倍频带声压级

答案:A,B
解析:
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可知,声环境功能区监测每次至少进行一昼夜24h的连续监测,得出每小时及昼间、夜间的等效声级Leq、Ld,、Ln和最大声级Lmax。因此,该锻造项目夜间声环境质量的评价量应包括夜间等效声级和最大A声级。


2018-12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关于建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及设置、新建、改建或者扩大排污口有关规定的说法,错误的有( )

A.国家建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
B.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设置排污口
C.在江河新建排污口,应该经过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同意
D.省级人民政府应当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并采取措施,防止水源枯竭和水体污染,保证生产、生活、生态用水需要

答案:D
解析:


2018-6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所称的土地沙化,是指主要因( )所导致的天然沙漠扩张和沙质土壤上植被及覆盖物被破坏,形成流沙及沙土裸露的过程。

A、自然因素
B、气候变化
C、开发建设活动
D、人类不合理活动

答案:D
解析:


某项目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一级,污水排入附近大河,距排污口下游4km有集中饮用水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预测该项目混合过程段的水质最低应选用()模式。

A:零维
B:一维
C:二维
D:三维

答案:C
解析:
大、中河流一、二级评价,且排放口下游3~5km有集中取水点式或其他特别重要的环保目标时,均应采用二维及三维模式预测混合过程段水质。因此,该项目混合过程的水质最低选用二维模式。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建设单位为()项目编制的环境影响报告书,需经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并签署意见后,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A:海底隧道工程
B:跨海桥梁工程
C:围填海工程
D:码头

答案:D
解析: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十条的规定,海岸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或者环境影响报告表,经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并签署意见后,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海岸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码头属于“海岸工程”,其他属于海洋工程。


人工湿地去除有机污染物的机理是( )。

A.物理、化学协同作用
B.物理、生物协同作用
C.生物、化学协同作用
D.物理、化学、生物协同作用

答案:D
解析:
湿地植物主要通过3种途径去除有机污染物:①植物直接吸收有机污染物;②植物根系释放分泌物和酶分解有机污染物;③植物和根际微生物联合作用吸收、分解和富集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人工湿地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将污水、污泥有控制的投配到经人工建造的湿地上,污水与污泥在沿一定方向流动的过程中,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


21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真题及答案5节 第4节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设定预测情景时,需要考虑的内容有()。
A.预测因子 B.污染源类别 C.达标程度 D.气象条件和计算点


答案:A,B,D
解析:
预测情景根据预测内容设定,一般考虑五个方面的内容:污染源类别、排放方案、预测因子、气象条件、计算点。


《全国生态脆弱区保护规划纲要》规划的具体任务有( )。
A.调整产业结构,促进脆弱区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B.加强生态保育,促进生态脆弱区修复进程

C.加强生态监测与评估能力建设,构建脆弱区生态安全预警体系

D.强化资源开发监管执法力度,防止无序开发和过度开发

答案:A,B,C,D
解析:


根据《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跨 ( ) 的重要生态功能区,建立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

A.地(市)
B.省域
C.重点流域
D.重点区域

答案:B,C,D
解析:
根据《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分为两级,跨省域和重点流域、重点区域的重要生态功能区,建立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跨地(市)和县 (市)的重要生态功能区,建立省级和地(市)级生态功能保护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进行勘查、开采矿藏和各项建设工程占用或者征用林地的,用地单位应当依照国务院有关规定缴纳()

A、林地征用费
B、林地赔偿费
C、森林植被恢复费
D、植被补偿和恢复费

答案:C
解析:


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中的基本法是()。

A:《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D:《环境保护国际公约》

答案:B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中的基本法。


(2019年)根据《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交通干线道路两侧铅垂向Z振级标准值为( )

A.昼间70dB夜间67dB
B.昼间75dB夜间72dB
C.昼间80dB夜间75dB
D.昼间80dB夜间80dB

答案:B
解析:
混合区、商业中心区,工业集中区,交通干线道路两侧标准值都是昼间75夜间72.


21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真题及答案5节 第5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负责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部门在收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后,( )。
A应当公开报告书的简本
B应当全文公开, 涉及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的事项除外
C应当公开报告书的提纲
D应当书面公开报告书的全文

答案:B
解析:
环保法并没有规定全文公开的形式,可以是书面公开,也可以电子数据公开。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适用于计算海陆风气象条件下环境影响日平均质量浓度的预测模式为()

A、估算模式
B、AERMOD模式
C、ADMS模式
D、CALPUFF模式

答案:D
解析:
4.22.3.1 CALPUFF是一个烟团扩散模型系统,可模拟三维流场随时间和空间发生变化时污染物的输送、转化和清除过程。CALPUFF适用于从50km到几百千米的模拟范围,包括次层网格尺度的地形处 理,如复杂地形的影响:还包括长距离模拟的计算功能,如污染物的干、湿沉降、化学转化,以及颗粒 物浓度对能见度的影响。


风力侵蚀强度分级指标有()。

A:植被覆盖度、年风蚀厚度、侵蚀模数
B:植被覆盖度、年风蚀厚度、土壤侵蚀面积
C:植被覆盖度、侵蚀模数、土壤侵蚀面积
D:侵蚀模数、年风蚀厚度、土壤侵蚀面积

答案:A
解析:
风力侵蚀的强度分级按植被覆盖度、年风蚀厚度、侵蚀模数三项指标划分。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法》,对于已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划所包含的具体建设项目,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A.其环境评价可不进行
B.重新进行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
C.其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可以简化
D.可不遵循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对该建设项目提出的要求

答案:C
解析:
【点评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对于已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划所包含的具体建设项目的規定。答案明显。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在审批、抽查或考核中发现评价机构主持完成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或环境影响报告表质量较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警告、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整改3?12个月、缩减评价范围或者降低资质等级。
A.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出现较大失误的
B.环境现状描述不清或环境现状监测数据选用有明显错误的
C.所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建议不充分、不合理或不可行的
D.环境标准适用错误的

答案:A,B,C,D
解析:


下列危险废物贮存设施的选址条件中,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要求的是( )。

A.位于高压输电线防护区域内
B.位于居民中心区常年最大风频的上风向
C.设施底部高于地下水最高水位0.5m
D.基础防渗层为1m厚、渗透系数为1×10-5cm/s的黏土层

答案:C
解析: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中危险废物贮存设施的选址要求包括:①应选在地质结构稳定,地震烈度不超过7度的区域内;②设施底部必须高于地下水最高水位;③应依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确定危险废物集中贮存设施的位置及其与周围人群的距离,并经具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可作为规划控制的依据,在对危险废物集中贮存设施场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应重点考虑危险废物集中贮存设施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泄漏、大气污染物(含恶臭物质)的产生与扩散以及可能的事故风险等因素,根据其所在地区的环境功能区类别,综合评价其对周围环境、居住人群的身体健康、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影响,确定危险废物集中贮存设施与常住居民居住场所、农用地、地表水体以及其他敏感对象之间合理的位置关系;④应避免建在溶洞区或易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如洪水、滑坡、泥石流、潮汐等影响的地区;⑤应建在易燃、易爆等危险品仓库、高压输电线路防护区域以外;⑥应位于居民中心区常年最大风频的下风向;⑦集中贮存的废物堆选址除满足以上要求外,还应满足基础必须防渗,防渗层为至少1m厚黏土层(渗透系数≤10-7cm/s),或2mm厚高密度聚乙烯,或至少2mm厚的其他人工材料(渗透系数≤10-10cm/s)等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