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中级安全工程师考试题目下载6卷

发布时间:2021-10-04
21年中级安全工程师考试题目下载6卷

21年中级安全工程师考试题目下载6卷 第1卷


某企业职工王某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留下残疾,影响劳动能力。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下列关于王某劳动能力鉴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劳动能力装定委员会应自收到王某鉴定申请之日起12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
B.对王某劳动能力鉴定的专家组,应当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至7名专家组成
C.王某对定结论不服,可在收到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
D.自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之日起半年后,王某认为伤残情况发生变化,可以申请劳动能力复查鉴定

答案:C
解析:
A 60日;B 3-5名;D 一年以后


预警系统通过预警分析完成()功能。

A.监测
B.识别
C.诊断
D.评价
E.纠错和治错

答案:A,B,C,D
解析:
完善的预警系统为实现事故预警提供了物质基础,预警系统通过预警分析和预控对策实现对事故的预警和控制,预警分析完成监测、识别、诊断与评价功能,而预控对策完成对事故征兆的不良趋势进行纠错和治错的功能。


化学爆炸性混合物与火源接触后,发生链式反应爆炸的必要条件是()

A:火源的温度必须非常高
B:混合物受热发生化学反应且其得热大于失热
C:混合物的活化分子吸收能量而离解为游离基
D:反应容器内的压力要非常大

答案:C
解析:
链式反应历程大致分为3个阶段:(1)链引发,游离基生成;(2)链传递,游离基作用于其他参与反应的化合物,产生新的游离基;(3)链终止,即游离基的消耗,使连锁反应终止。


一般管辖是指行政处罚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具有行政处罚权的( )管辖。

A.公安机关
B.人民法院
C.行政机关
D.看守所

答案:C
解析:
《行政处罚法》第二十条规定,行政处罚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某小型私营矿山企业的员工腰挎手电筒,将一包用报纸绑扎的炸药,放在休息室内的电炉子旁边,边烤手取暖,边与带班班长聊天。根据危险源辨识理论,上述事件中,属于危险源的有(  )。


A.炸药

B.报纸

C.电炉子

D.休息室

E.手电筒

答案:A,C
解析:
从安全生产角度解释,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和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炸药和电炉子属于第一类危险源,决定了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


当基坑支护结构监测数据出现异常情况时,必须及时进行危险报警,并对基坑支护结构和周边环境中的保护对象采取应急措施。下列情况中不属于应当采取应急措施的是( )。

A.监测数据达到检测报警值的累计值
B.基坑出现渗漏
C.基坑支护结构的支撑或锚杆体系出现过大变形、压屈、断裂、松弛或拔出的迹象
D.周边管线出现裂缝、泄漏等

答案:B
解析: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进行危险报警,并对基坑支护结构和周边环境中的保护对象采取应急措施: (1)监测数据达到检测报警值的累计值。
(2)基坑出现流沙、管涌、隆起、陷落或较严重的渗漏等。
(3)基坑支护结构的支撑或锚杆体系出现过大变形、压屈、断裂、松弛或拔出的迹象。
(4)周边建筑的结构部分、周边地面出现较严重的突发裂缝或危害结构的变形裂缝。
(5)周边管线变形突然明显增长或出现裂缝、泄漏等。
(6)根据当地工程经验判断,出现其他必须进行危险报警的情况。


事故分类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按( )的方法对事故进行分类。

A.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
B.理化特性
C.起因物
D.致害物
E.伤害方式

答案:A,C,D,E
解析:
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危险因素分为20类。故选ACDE。


21年中级安全工程师考试题目下载6卷 第2卷


反应器按基本结构进行的分类中不包含( )。

A.浮头式反应器
B.管式反应器
C.釜式反应器
D.固定床反应器

答案:A
解析:
反应器的种类很多,按基本结构可分为:管式反应器、釜式反应器、固定床反应器和塔式反应器 、喷射反应器、其他多种非典型反应器。


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剧毒化学品、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在道路运输途中丢失、被盗、被抢或者出现流散、泄漏等情况的,驾驶人员、押运人员应当立即采取相应的警示措施和安全措施,并向当地( )报告。

A.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B.公安机关
C.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
D.公安消防机构

答案:B
解析:
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51条的规定,剧毒化学品、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在道路运输途中丢失、被盗、被抢或者出现流散、泄漏等情况的,驾驶人员、押运人员应当立即采取相应的警示措施和安全措施,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告。


11月13日,某双苯厂硝基苯精馏塔发生爆炸,造成6人死亡,56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6540万元,并引发××江水污染事件。国务院事故及事件调查组认定,××石化分公司双苯厂“11.13”爆炸事故和××江水污染事件是一起特别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和特别重大水污染责任事件。
1.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硝基苯精制岗位操作人员违反操作规程,在停止粗硝基苯进料后,未关闭预热器蒸气阀门,导致预热器内物料气化;恢复硝基苯精制单元生产时,再次违反操作规程,先打开了预热器蒸汽阀门加热,后启动粗硝基苯进料泵进料,引起进入预热器的物料突沸并发生剧烈振动,使预热器及管线的法兰松动、密封失效,空气吸入系统,由于摩擦、静电等原因,导致硝基苯精馏塔发生爆炸,并引发其他装置、设施连续爆炸。
2.爆炸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双苯厂对安全生产管理重视不够、对存在的安全隐患整改不力,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存在漏洞,劳动组织管理存在缺陷。
3.污染事件的直接原因是:双苯厂没有事故状态下防止受污染的“清净下水”流人××江的措施,爆炸事故发生后,未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泄漏出来的部分物料和循环水及抢救事故现场消防水与残余物料的混合物流入××江。
4.污染事件的主要原因:
一是××分公司及双苯厂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会引发××江水污染问题没有进行深人研究,有关应急预案有重大缺失。
二是××市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对水污染估计不足,重视不够,未提出防控措施和要求。
三是××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对环境保护工作重视不够,对××分公司环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失察,对水污染估计不足,重视不够,未能及时督促采取措施。
四是××市环保局没有及时向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建议采取措施。
五是××省环保局对水污染问题重视不够,没有按照有关规定全面、准确地报告水污染程度。
六是环保总局在事件初期对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估计不足,重视不够,没有及时提出妥善处置意见。
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当报(  )备案。


A.县级人民政府

B.县级人民政府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

C.市级人民政府

D.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E.省级人民政府

答案:D
解析:


2013年9月8日7时58分,某矿业有限公司的金属非金属矿山尾矿库左岸的坝顶下方约10m处,坝坡出现向外拱动现象,伴随几声连续的巨大响声,数十秒内,坝体绝大部分溃塌,库内约19万m3的尾砂浆体倾盆而泻,吞没了下游的宿舍区、集贸市场和办公楼等设施,波及范围约35公顷(525亩),最远影响距离约2.5km。事故造成277人死亡、4人失踪、33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9620万元。
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该起事故由(  )负责调查。

A.国务院
B.国资委
C.事故发生地省级人民政府
D.事故发生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
E.事故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

答案:A
解析:
场景中事故造成277人死亡、4人失踪、33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9620万元,属于特别重大事故。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19条的规定,特别重大事故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单位和有关部门向上级报告事故情况时,除上报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人数,以及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等内容外,还应包括( )。

A.事故发生单位的概况
B.事故的简要经过
C.事故原因和整改计划
D.事故责任和性质
E.已采取的应急措施

答案:A,B,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事故报告的内容。报告事故应包括事故发生单位的概况、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事故的简要经过、事故已经造成的伤亡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损失、已经采取的措施和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依据《安全生产法》,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潜在危险因素的,应当立即( )。

A.撤离现场
B.停止作业
C.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
D.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答案:D
解析:
依据《安全生产法》第56条的规定,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


2018 年5 月,某市一化工企业发生了火灾爆炸事故,事故造成2 人死亡,2 人受伤。通过调查发现,此次事故是由于储罐检维修的动火作业点燃了现场的可燃性气体造成,动火作业人员持有的动火证与作业地点不符,现场违规作业造成动火作业人员和现场监火人员当场死亡。为吸取教育,根据《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GB30871),下列关于动火作业证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动火作业证实行一个作业点、一个作业周期内同一作业内容一张《动火证》的管理方式
B.二级动火作业证有效期不应超过8 个小时
C.作业内容变更,作业范围扩大、作业地点转移应重新办理动火作业证
D.超过有效期限应重新办理动火作业证

答案:B
解析:
考点:安全作业证的基本要求。
(1)安全作业证实行一个作业点、一个作业周期内同一作业内容一张《安全作业证》的管理方式。故A 正确;安全作业证不应随意涂改和转让、不应变更作业内容、扩大使用范围、转移作业部位或异地使用。(2)作业内容变更,作业范围扩大、作业地点转移或超过有效期限,以及作业条件、作业环境条件或工艺条件改变时,应重新办理安全作业证。故CD 正确;(3)一级动火和特殊动火作业证有效期不应超过8 个小时,二级动火作业有效期不应超过72 小时,故B 选项错误。故本题选择B 选项。


21年中级安全工程师考试题目下载6卷 第3卷


某煤业集团2011年煤炭产量1亿吨,死亡人数20人,2012年该煤业集团产量0.8亿吨,死亡人数为10人,该煤业集团百万吨死亡率下降(  )。


A.20%

B.37.5%

C.12.5%

D.7.5%

答案:B
解析:
根据百万吨死亡率的计算公式,百万吨死亡率=死亡人数/实际产量(t)×106,代入题中数据可得,2011年为20%,2012年为12.5%,故下降7.5%。(0.2-0.125)/0.2=37.5%@##


(2015年)某地铁运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张某在日常安全检查中发现重大事故隐患。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下列关于张某报告隐患的正确做法应该是( )。

A.立即报告所在地安全监管部门
B.立即报告所在地的市政主管部门
C.立即报告地铁运营企业有关负责人
D.立即报告所在地交通主管部门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义务。《安全生产法》第五十六条规定,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


某乳品生产企业,因生产工艺要求需要对本成品进行冷却,建有以液氨作为制冷剂的制冷车间,内设一台容积为10m3的储氨罐。为防止液氨泄漏事故发生,该企业对制冷工艺和设备进行改进,更换了一种无害的新型制冷剂,完全能够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该项措施属于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中的( )。

A.消除危险源
B.限制能量
C.故障一安全设计
D.隔离

答案:A
解析:
(l)消除危险源。消除系统中的危险源,可以从根本上防止事故的发生。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工艺、技术、设备、设施,合理的结构形式,选择无害、无毒或不能致人伤害的物料来彻底消除某种危险源。(2)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可以防止事故的发生,如减少能量或危险物质的量,防止能量蓄积,安全地释放能量等。(3)隔离。隔离是一种常用的控制能量或危险物质的安全技术措施。采取隔离技术,既可以防止事故的发生,也可以防止事故的扩大,减少事故的损失。(4)故障一安全设计。在系统、设备、设施的一部分发生故障或破坏的情况下,在一定时间内也能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称为故障一安全设计。通过设计,使得系统、设备、设施发生故障或事故时处于低能状态,防止能量的意外释放。(5)减少故障和失误。通过增加安全系数、增加可靠性或设置安全监控系统等来减轻物的不安全状态,减少物的故障或事故的发生。


1.事故经过
某运输公司与工程队签订了挡土墙施工合同。运输分公司指派胡某为负责掌握该工程施工进度和检查施工质量的甲方代表。某日,施工队人员王某去接水泵电线抽水时,发现土坡地表有断断续续的裂缝,便叫挖沟的全部民工离开施工地段,并叫队长翁某观看裂缝,并将裂缝的情况报告了胡某。胡与翁二人进行了现场观察,发现离职工医院2m处确有裂缝,长为3~4m,宽1mm左右。又到底层出路上观察,未发现土墙断面上有裂缝。这时,胡某强令施工人员恢复施工。在胡某的胁迫下,薛某、杨某(已死亡)便带头下基槽,随后,其他施工人员遂下入基坑恢复施工。胡某令施工人员李某与张某去量标高,发现靠东头有2m长离标高还差35cm,其余的都已达到设计要求。翁某提出午饭休息,胡某要求基坑工程必须完成。翁某到基建科向茅某工程师报告,茅某立即赶到现场,茅观察裂缝后,表示情况十分危险,当即要求采取加固措施。
胡某遂令部分施工人员使用木头支撑,没有及时撤离在基槽内施工的施工人员,致使民工一面支撑加固,一面冒险作业。当木头支撑到第7根时,土方坍塌,11名施工人员来不及逃脱而被压死在基槽里。
2.事故原因
(1)胡某是一名工人,不熟悉工程安全生产规则,到达施工现场后,盲目指挥抢进度,强迫工人冒险作业,不注意采取安全措施。
(2)发现问题,措施不力。工程师茅某已指出情况十分危险,应当立即采取加固措施。只指派几名施工人员进行扛木头加固。没有让槽内其他施工人员工撤出,导致事故发生。
主要责任人基建科干部胡某以重大责任事故罪被判有期徒刑3年。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基坑工程现场监测的对象。
2.简述应急演练的内容。
3.整改措施包括哪些方面。
4.提出为防止类似事故发生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答案:
解析:
1.基坑工程现场监测的对象应包括: (1)支护结构。
(2)地下水状况。
(3)基坑底部及周边土体。
(4)周边建筑。
(5)周边管线及设施。
(6)周边重要的道路。
(7)其他应监测的对象。
2.应急演练内容:
(1)预警与报告。
(2)指挥与协调。
(3)应急通道。
(4)事故监测。
(5)警戒与管制。
(6)疏散与安置。
(7)医疗卫生。
(8)现场处置。
(9)社会沟通。
(10)后期处置。
(11)其他。
3.整改措施包括:
(1)加强安全管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2)杜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
(3)加强作业人员的培训教育。
(4)有关部门加强安全生产监管。
(5)采取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
(6)加大安全投入。
4.防止类似事故发生应采取的安全措施包括:
(1)增加安全投入。
(2)作业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完成工作任务。
(3)完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增加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4)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5)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
(6)严格执行特种设备资格审查制度。
(7)杜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
(8)加强相关方管理,严格审核相关单位的资质和条件。
(9)加强从业人员岗前安全教育培训,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
(10)特种作业人员要持证上岗。
(11)现场派专业技术人员监督管理,保证操作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
(12)加强现场监督监察,定期排查事故隐患。
(13)完善应急预案。


某农药生产企业存在重大事故隐患,安全监管部门对该企业作出停产停业整顿处罚,但该企业仍然继续生产,安全监管部门决定对该企业采取停止供电措施。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通知对该生产经营单位停止供电措施的时间应当至少提前( )。

A: 8小时
B: 12小时
C: 24小时
D: 48小时

答案:C
解析:
查的是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篱理职责的部门依法监督检査时行使的职权。《安全生产法》第六十七条规定,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对存在重大事故晩患的生产经营单位作出停产停业、停止施工、停止使用相^设施或者设备的决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依法执行,及时消除事故晚生产经爱单位拒不执行,有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现实危险的,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经本部〖1 主要员责人批准,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可以采取通知有关单位停止供电、停止供应民用爆炸物晶等措施,强制生产经营单位履行决定。通知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有关单位应当予以配合。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照前款规定采职停止供电措施,除有危及生产安全的紧急情形外,应当提前二十四小时通知生产经营单位。生产经营单位依法履行行政决定、采取相应措施消除事故隐患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及时解除前款规定的措施。本条是《安全生产法》新増加的条款。


关于统计学中概率的说法,正确的有()。

A.概率越接近1,说明发生的可能性越大
B.概率越接近0,说明发生的可能性越小
C.概率的大小与抽样方法有直接关系
D.若一个事件的发生小于8%,则被称为小概率事件
E.概率是描述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数值

答案:A,B,E
解析:
概率是描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数值,常用P来表示。概率的大小在0和1之间,越接近1,发生的可能性越大,越接近0,说明发生的可能性越小 统计学中的许多结论是带有概率性质的,通常一个事件的发生小于5%,就叫小概率事件。


炸药的燃烧特性中,( )是标志炸药作功能力的参量。

A.安定性
B.安全性
C.燃烧特性
D.能量特征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民用爆炸物品安全技术。能量特征是标志炸药做功能力的参量,一般是指1kg炸药燃烧时气体产物所做的功。


21年中级安全工程师考试题目下载6卷 第4卷


依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针对不同违反行政管理的行为,设定了多种行政处罚。下列处罚中,不属于行政处罚的是()。

A.没收违法所得
B.行政拘留
C.暂扣或者吊销执照
D.罚金

答案:D
解析:
行政处罚法规定的行政处罚种类包括:①警告;②罚款;③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④责令停产停业;⑤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⑥行政拘留;⑦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处罚。


依据《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关于对拟采用国际标准或者境外消防技术标准的特殊消防设计文件进行专家评审的说法,错误是( )。

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召开专家评审会,对建设单位提交的特殊消防设计文件进行评审
B.参加评审的专家应当具有相关专业高级技术职称,总数不应少于7 人,并应当出具专家评审意见。评审专家有不同意见的,应当注明
C.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在专家评审会后5 日内将专家评审意见书面通知报送申请材料的公安机关
D.对3/4 以上评审专家同意的特殊消防设计文件,可以作为消防设计审核的依据

答案:D
解析:
第十九条对具有本规定第十六条情形之一的建设工程,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在 受理消防设计审核申请之日起五日内将申请材料报送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组织专
家评审。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在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三十日内会同同级住房和
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召开专家评审会,对建设单位提交的特殊消防设计文件进行评审。参加 评审的专家应当具有相关专业高级技术职称,总数不应少于七人,并应当出具专家评审意见。 评审专家有不同意见的,应当注明。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在专家评审会后五日 内将专家评审意见书面通知报送申请材料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同时报公安部消防局备案。对 三分之二以上评审专家同意的特殊消防设计文件,可以作为消防设计审核的依据。


在汽车运输事故中,相对交通强者的车辆正面部分与他方接触的事故为( )事故。

A.碰撞
B.刮擦
C.碾压
D.翻车

答案:A
解析:
碰撞指交通强者的正面部分与他方接触。根据碰撞的运动情况,机动车之间的碰撞可分为正面碰撞、迎头碰撞、侧面相撞、追尾相撞、左转弯相撞和右转弯相撞。


下列关于改良蒽醌二磺酸钠(ADA)法脱硫的安全技术要求,说法错误的是()。

A.应设溶液事故槽,其容积应大于脱硫塔和再生塔的溶液体积之和
B.再生塔与脱硫塔间的溶液管,应设直管,其液面高度应大于煤气计算压力(以mmH20计)加500mm
C.进再生塔的压缩空气管和溶液管,均应高于再生塔液面
D.除沫器排水器的冷凝液排放管,应采用不锈钢制作,且不宜有焊缝

答案:B
解析:
改良蒽醌二磺酸钠法脱硫,应遵守下列规定:(1)应设溶液事故槽,其容积应大于脱硫塔和再生塔的溶液体积之和。(2)脱硫塔、再生塔和溶液槽等设备的内壁应进行防腐处理。(3)进再生塔的压缩空气管和溶液管,均应高于再生塔液面,且溶液管上应设防虹吸管或采取其他防虹吸措施。(4)再生塔与脱硫塔间的溶液管,应设U形管,其液面高度应大于鼓风机全压(以mmH20计)加500mm。(5)除沫器排水器的冷凝液排放管,应采用不锈钢制作,且不宜有焊缝。(6)熔硫釜排放硫膏时,其周围严禁明火。


依据《行政许可法》的规定,下列关于设定行政许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方性法规在不与法律、行政法规抵触的情况下,可以设定任何种类的行政许可
B. 法律可以根据需要设定任何一种形式的行政许可
C. 规章可对法律、法规设定的行政许可作出具体规定,并可增设行政许可条件
D. 行政法规无权对法律设定的行政许可作出具体规定

答案:B
解析:
行政许可的法律、法规、规章的设定权限:1、法律可以根据需要设定任何一种形式的许可。2、行政法规除有权对法律设定的许可作具体规定外,还可以根据需要,在不违反法律、不侵害公民法人合法权益情况下设定其他许可。3、地方性法规除对法律法规设定的许可作具体规定外,有权在本辖区内结合地方特色和需要设定许可,但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不得妨碍国家统一的管理权限和公民人身自由和财产权利。4、规章有权根据需要就法定事项规定许可标准、许可条件、许可程序和其他内容,但不得与法律法规相抵触。5、规章以下规范性文件不得规定任何行政许可。


某含硫化氢油气田在作业现场安装了硫化氢报警系统。根据相关要求,该系统设置了三级报警的阈值和声光信号。当作业区域的人员听见和看到第二级报警的声光信号时,应()

A:正常作业,但需采取相应措施
B: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并采取相应措施
C:立即撤离作业现场,并采取相应措施
D:停止作业,采取相应措施

答案:B
解析:
硫化氢作业现场应安装硫化氢报警系统,该系统应能声、光报警,并能确保整个作业区域的人员都能看见和听到。第一级报警值应设置在阈限值[硫化氢含量l5mg/m3(10ppm)],达到此浓度时启动报警,提示现场作业人员硫化氢的浓度超过阈限值,应采取相应措施;第二级报警值应设置在安全临界浓度[硫化氢含量30mg/m3(20ppm)],达到此浓度时,现场作业人员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并采取相应措施;第三级报警值应设置在危险临界浓度[硫化氢含量150mg/m3(100ppm)],报警信号应与二级报警信号有明显区别,应立即组织现场人员撤离作业现场。


关于化工管道布置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管道应尽量埋地敷设,以减少对空间的占用
B.对于温度较高的管道要采取热补偿措施
C.有凝液的管道要安排凝液排除装置
D.有气体积聚的管道要设置气体排放装置

答案:A
解析:
化工管路的布置原则:①应合理安排管路,使管路与墙壁、柱子、场地、其他管路等之间应有适当的距离,并尽量采用标准件,以便于安装,操作、巡查与检修。管道尽量架空敷设,平行成列走直线,少拐弯、少交叉以减少管架的数量;并列管线上的阀门应尽量错开排列;从主管上引出支管时,气体管从上方引出,液体管从下方引出。②输送有毒或有腐蚀性介质的管道,不得在人行道上空设置阀体、伸缩器、法兰等,若与其他管道并列时,应在外侧或下方安装;输送易燃、易爆介质的管道不应敷设在生活间、楼梯和走廊等处;配置安全阀、防爆膜、阻火器、水封等防火防爆安全装置,并应采取可靠的接地措施;易燃易爆及有毒介质的放空管应引至室外指定地点或高出层面2m以上。③管道敷设应有坡度,以免管内或设备内积液,坡度方向要根据介质流动方向和生产工艺特点确定。④对于温度变化较大的管路要采取热补偿措施,有凝液的管路要安排凝液排出装置,有气体积聚的管路要设置气体排放装置。长距离输送蒸汽的管道要在一定距离处安装疏水阀,以排除冷凝水。


21年中级安全工程师考试题目下载6卷 第5卷


锅炉常见爆炸事故有 ( )
A.水蒸气爆炸 B.超压爆炸C.缺陷导致爆炸 D.电缆头爆炸
E.严重缺水导致爆炸

答案:A,B,C,E
解析:
锅炉常见爆炸事故有水蒸气爆炸、超压爆炸、缺陷导致爆炸和严重缺水导致爆炸。正确选项是ABCE。


重大危险源的( ),是安全管理的基础和依据,是一项十分复杂的技术性工作,需要系统地收集设计、运行及其他与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有关的资料和信息。

A.风险识别
B.风险分析
C.风险规避
D.风险评价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重特大事故预防控制技术支撑体系框架。安全评价或称风险评价,是安全管理的基础和依据,是一项十分复杂的技术性工作,需要系统地收集设计、运行及其他与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有关的资料和信息。


计算模板及支架结构或构件的强度.稳定性和连接的强度时,应采用()。

A.荷载设计值
B.恒荷载标准值
C.活荷载标准值
D.风荷载标准值

答案:A
解析:
计算模板及支架结构或构件的强度.稳定性和连接的强度时,应采用荷载设计值(荷载标准值乘以荷载分项系数)。计算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变形时,应采用荷载标准值。


本质安全具体包括的内容( )。

A.预防
B.措施
C.失误
D.方针
E.故障

答案:C,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安全、本质安全。本质安全包括:失误——安全功能;故障——安全功能。


关于安全生产地方性法规的法律效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安全生产地方性法规和安全生产行政法规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B:安全生产地方性法规的法律效力低于安全生产部门规章
C:安全生产地方性法规的法律效力高于安全生产地方政府规章
D:安全生产地方性法规和安全生产地方政府规章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答案:C
解析:
在安全生产法律体系中,法律是上位法,居于整个体系的最高层级,其法律地位和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等下位法;行政法规的法律地位和效力低于法律,高于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等下位法;地方性法规的法律地位和效力低于法律、行政法规,高于地方政府规章;部门规章的法律地位和效力低于法律、行政法规,高于地方政府规章;地方政府规章是最低层级的安全生产立法,其法律地位和效力低于其他上位法,不得与上位法相抵触。


兼防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电击的措施包括双重绝缘、安全电压、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其中,剩余电流动作保护的工作原理是( )。

A.通过电气设备上的保护接零线把剩余电流引入大地
B.保护接地经剩余电流构成接地电阻从而导致熔断器熔断以后切断电源
C.由零序电流互感器获取漏电信号,经转换后使线路开关跳闸
D.剩余电流直接促使电气线路上的保护元件迅速动作断开电源

答案:C
解析:
电流型漏电保护通常指剩余电流型漏电保护 这种漏电保护装置采用零序,电流互感器作为取得触电或漏电信号的检测元件。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规定,专项方案应由施工单位技术部门组织本单位施工技术、安全、质量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审核。专项方案经审核合格的,由施工单位()负责人签字。

A:企业
B:项目
C:技术
D:安全

答案:C
解析: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第八条:专项方案应当由施工单位技术部门组织本单位施工技术、安全、质量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审核。经审核合格的,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实行施工总承包的,专项方案应当由总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及相关专业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


21年中级安全工程师考试题目下载6卷 第6卷


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下列关于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并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和应急救援器材
B.应当按照运输车辆的核定载质量装载危险化学品
C.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必须取得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通行证
D.应当配备随车押运人员并取得相应资格
E.运输车辆应当定期进行安全技术检验

答案:A,B,D,E
解析:
第四十三条 从事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水路运输的,应当分别依照有关道路运 输、水路运输的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取得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许可、危险货物水路运输许可, 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手续。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企业、水路运输企业应当配备专职 安全管理人员。


关于原油集输站、集输管道防火、防爆的基本要求,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机动车辆进入生产区,其排气管应装有阻火器
B.在生产区从事施工的职工,应穿戴防静电工作服、安全鞋和使用防爆工具
C.集输泵房、集输罐区应装有可燃气体浓度报警器
D.生产区域内应种植树木和草皮

答案:D
解析:
根据原油集输站、集输管道防火、防爆的基本要求,生产区域内不应种植树木和草皮。


一般情况下,煤矿直接顶稳定性分类主要以直接顶初次垮落步距为主要指标,将其稳定性分为四类,下列稳定性分类中,正确的是()

A:不稳定、较稳定、稳定和非常稳定
B:不稳定、中等稳定、稳定和非常稳定
C:不稳定、较稳定、中等稳定和稳定
D:不稳定、较稳定、中等稳定和非常稳定

答案:B
解析:
直接顶是指直接位于煤层之上的易垮落岩层。煤矿直接顶稳定性分类主要以直接顶初次垮落步距为主要指标,将直接顶分为不稳定、中等稳定、稳定和非常稳定四类。


M集团公司拥有长距离轻质原油输运管道(简称Ⅱ号管道),公司下属的H分公司负责Ⅱ号管道日常巡检维护,公司下属的Ⅰ分公司负责Ⅱ号管道现场抢险堵漏及其他应急处置。
Ⅱ号管道路由G市的海港居民生活区(简称海港区)。2013年12月2日19时,Ⅱ号管道在海港区的港大十字路口附近发生原油泄漏。原油泄漏到港大路路面,再从港大路的污水井流入港海下水道。
港海下水道是G市生活污水排水系统的一部分,负责将生活污水输运至G市的二污水处理厂。
当日21时许,H分公司向G市海港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M集团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报告了Ⅱ号管道在海港区的原油泄漏情况。同时,H分公司开展泄漏点分析、泄漏量估算和泄漏原油流淌范围的勘察。初步确认,泄漏点在港海下水道与Ⅱ号管道交叉点的上方,泄漏原油已沿港大路流淌约70m,并有大量原油流人港海下水道。
为控制原油泄漏,H分公司通知Ⅰ分公司进行现场抢险堵漏。Ⅰ分公司抢险人员和装备于3日5时到达泄漏现场,并组成现场抢修组,由甲任组长。甲带领技术人员乙、丙进行了现场勘查,发现Ⅱ号管道泄漏部位上方有0.4m厚的水泥盖板,必须用工程机械先将水泥盖板凿碎、拖离,才能确认泄漏点,并进行后续抢修堵漏。甲调来液压破碎锤,准备进场施工。
海港区的部分晨练居民闻到油气味,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部分人员到抢修地点围观。一些通过港大十字路口的行人,发现抢修现场交通受阻,也挤到现场观望。
3日7时30分,甲下令工程破碎机械进人抢修点作业,液压破碎锤开始敲砸水泥盖板,施工5min后突然发生爆炸,随后施工点周围港海下水道内多处发生爆炸。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经事故调查组确认,此次爆炸事故第一起爆点在液压破碎锤周边0.5m范围内。
[问题1]
分析第一起爆点的可能点火源和港海下水道内参与爆炸的物质。
[问题2]
指出此次事故在应急响应和应急处置方面存在的问题。
[问题3]
指出此次事故事后处置应开展的工作。
[问题4]
简要说明M集团公司为确保Ⅱ号管道运行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答案:
解析:
[问题1]
第一起爆点的可能点火源是液压破碎锤在击打水泥盖板时出现的火花。港海下水道内参与爆炸的物质是原油。
[问题2]
此次事故在应急响应和应急处置方面存在以下问题:(l)H分公司发现原油泄漏后没有立即停止输送石油。(2)事故上报时未向当地消防部门、环保部门和公安部门报告。(3)在实施抢修管道时,没有对周边人员进行疏散。(4)现场抢险人员没有佩戴防化服和空气呼吸器。(5)H分公司发现原油泄漏后未及时上报。(6)没有使用防爆工具。(7)事故发生后主要负责人未到现场组织实施抢救。
[问题3]
此次事故事后处置应开展以下工作:(l)该石油输送管道立即停止输送石油。(2)向消防部门、环保部门、公安部门、安监部门报告。(3)疏散影响区域附近所有人员,向上风向转移,防止吸人接触有毒气体。(4)按照应急预案,组织机构到位,成立现场应急指挥小组。(5)抢修人员应佩戴好防化服和空气呼吸器,采用防爆工具等进行堵漏处理。(6)泄漏的油污,可用吸附材料收集和吸附。(7)事故现场恢复。
注意事项:处置过程中,杜绝一切明火;现场处置人员,穿防静电工作服;使用不产生火花的防爆工具或设备设施;修复完毕后,清理现场油污。
[问题4]
M集团公司为确保Ⅱ号管道运行应采取的安全措施主要有:(l)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职责。(2)建立健全企业全员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施行闭环管理。(3)提高输油气管道防腐技术,防止管道腐蚀产生的原油泄漏。(4)加强隐患排查,严格定期检测,确保管道运行安全。(5)进一步加强集团公司全体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6)增加安全投人,建立健全职业危害防治系统。(7)制定并完善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


甲企业设备管理部门将起重机大修工作委托给具有资质的乙公司进行,双方制定了详细的安全管控措施。下列安全措施中,错误的是()。

A.甲、乙双方签订了安全管理协议,明确了双方安全职责和要求
B.甲安全主管部门对乙方作业人员进行了安全教育和交底
C.现场制定了专门负责人用警示带对现场进行了围挡
D.大修完成后,经甲企业检测检查合格后可以投入使用

答案:D
解析:
特种设备的检验检测应由有资质的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进行。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的规定,建筑施工单位应当至少()组织1 次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并将演练情况报送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A. 每季度
B.每半年
C. 每年
D. 每2 年

答案:B
解析:
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单位,矿山、金属冶炼、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建筑施工单位,以及宾馆、商场、娱乐场所、旅游景区等人员密集场所经营单位,应当至少每半年组织1 次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并将演练情况报送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为便于对不同的危险物质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将危险物质分成三类。下列物质中,属于Ⅲ类爆炸危险物质的有( )。

A.爆炸性气体
B.爆炸性粉尘
C.矿井甲烷(CH4)
D.爆炸性纤维
E.爆炸性蒸汽

答案:B,D
解析:
爆炸危险物质分为3类:Ⅰ类:矿井甲烷。Ⅱ类:爆炸性气体、蒸气、薄雾。Ⅲ类:爆炸性粉尘、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