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题目下载6篇

发布时间:2021-12-21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题目下载6篇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题目下载6篇 第1篇


水采浮游动物调查分三个级别,是()。

A:20~200μm、200~500μm、大于500μm
B:20~100μm、100~500μm、大于500μm
C:20~50μm、50~500μm、大于500μm
D:20~50μm、50~200μm、大于200μm

答案:A
解析:


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审查小组提出对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修改并重新审查的情形有()。

A:基础资料、数据失实的
B: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不明确、不合理或者错误的
C:预防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存在严重缺陷的
D:依据现有知识水平和技术条件,对规划实施的不良环境影响的程度或范围不能作出科学判断的

答案:A,B,C
解析: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第二十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审查小组应当提出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修改并重新审查的意见:①基础资料、数据失实的;②评价方法选择不当的;③对不良环境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不准确、不深入,需要进一步论证的;④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存在严重缺陷的;⑤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不明确、不合理或者错误的;⑥未附具对公众意见采纳与不采纳情况及其理由的说明,或者不采纳公众意见的理由明显不合理的;⑦内容存在其他重大缺陷或者遗漏的。


某锅炉燃煤量 100 仙,煤含硫量 1% ,硫进入灰渣中的比例为 20% ,烟气脱硫设施的效率为 80% ,则排入大气中的 S02 量为( )。
A. 0.08 tIh
B. 0.16νh
C. .3 2νh
D. .40νh

答案:C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规定:利用工业废水和城镇污水进行灌溉,应当防止污染()。

A:农产品
B:地下水和农产品
C:土壤、地下水和农产品
D:土壤和农产品

答案:C
解析:


下列关于矿山排土场植被恢复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干旱风沙区排土场不具备植被恢复条件的,应采用砂石等材料覆盖
B.排土场恢复为耕地,覆土厚度不低于30cm
C.恢复后的植被覆盖率不应低于当地同类土地植被覆盖率
D.植被恢复可选取各种植物进行优化配置

答案:A,C
解析:
矿山排土场植被恢复时,干旱风沙区排土场不具备植被恢复条件的,应采用砂石等材料覆盖;恢复农业耕作的覆土厚度不低于50cm;因地制宜进行优化配置,恢复后的植被覆盖率不应低于当地同类土地植被覆盖率。


(2019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下列情形不属于非正常排放的是()。

A.生产过程中开停车(工、炉)情况下的污染物排放
B.生产过程中设备检修情况下的污染物排放
C.污染物排放控制达不到应有效率等情况下的排放
D.事故状态下的污染物排放

答案:D
解析:
事故排放是偶然的,属于风险。


(2016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地下水污染防渗分区技术要求不需考虑的因素是()。

A. 污染物类型
B. 污染控制难易程度
C. 地下水埋深
D. 天然包气带防污性能

答案:C
解析: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题目下载6篇 第2篇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声环境》,同一敏感点既受到固定声源影响,又受到流动声源影响时,应()。

A:进行固定声源环境影响评价
B:进行流动声源环境影响评价
C:分别进行噪声环境影响评价
D:进行叠加环境影响评价

答案:D
解析:
同一敏感点既受到固定声源影响,又受到流动声源影响时,应进行叠加环境影响评价。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未经国务院授权的有关主管部门同意,不得在()开采矿产资源。

A:国家划定的重要风景区内
B:重要河流两侧一定距离以内
C:国防工程设施规定地区以内
D:国家重点保护的不能移动的历史文物所在地

答案:A,B,C,D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第二十条规定,非经国务院授权的有关主管部门同意,不得在下列地区开采矿产资源:①港口、机场、国防工程设施圈定地区以内;②重要工业区、大型水利工程设施、城镇市政工程设施附近一定距离以内;③铁路、重要公路两侧一定距离以内;④重要河流、堤坝两侧一定距离以内;⑤国家划定的自然保护区、重要风景区,国家重点保护的不能移动的历史文物和名胜古迹所在地;⑥国家规定不得开采矿产资源的其他地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城镇水污染防治的有关规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免缴排污费
B.向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排放污水的企业事业单位,免缴排污费
C.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运营的监督管理
D.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出水水质和水量进行监督检查

答案:D
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运营单位按照国家规定向排污者提供污水处理的有偿服务,收取污水处理费用,保证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向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排放污水、缴纳污水处理费用的,不再缴纳排污费。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规划,组织建设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并加强对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运营的监督管理。D项,第四十五条规定,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对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出水水质和水量进行监督检查。


在分析典型小时气象条件下,项目对环境空气敏感区和评价范围的最大环境影响时,应绘制()出现区域小时平均浓度最大值时所对应的浓度等值线分布图。

A:环境空气敏感区
B:评价范围内
C:环境空气敏感区和评价范围
D:计算点

答案:B
解析: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对典型小时气象条件下、典型日气象条件下、长期气象条件下都仅要求对“评价范围内”绘制相应的浓度等值线分布图。


某新建成的水利工程位于平原区,功能为防洪、城市供水和灌溉。工程由拦河坝、提灌工程、护岸工程、排涝工程、城市供水提水工程和附属工程组成。水库正常蓄水位 139.4m,校核洪水位 144.1m ,坝址控制流城面积 14860km2。城市供水提水工程取水口位于大坝上游左岸距大坝 780m 处。工程永久占地362hm2,临时占地 21hm2:部分占地为耕地。岸区周边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为主,其中,水田占 63%,水库回水区内左、右岸各有 1 条支流汇入,入库河流执行类水质标准。
经行政主管部门同意,水库已蓄水至正常蓄水位。现开展该水利工程的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据环评报告书记载,左岸入库支流上游 15km 河段沿岸分布有工矿企业及固体废物堆存场,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约 6.8× 104m3/a。环评批复文件要求,应进一步加强排涝设施等建设,减轻对农业生态的影响;水库应按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进行管理与保护。根据初步调查,工程建设内容与环评批复的工程建设内容基本一致:坝前断面各项水质监测指标达标;按工程设计方案,坝下左、右岸各设 1 个弃渣场,均占用耕地。施工过程中只启用了左岸弃渣场,工程施工总弃渣量与设计的总弃渣量基本一致;已按设计要求完成沿岸农田排水设施的改建,沿岸农田灌溉回归水就近排入库区;当地已编制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方案,正上报审批。
1.提出水库水质监测断面布设方案。
2、说明本工程农业生态影响调查的主要内容。
3.弃渣场验收调查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4.针对水库担负的城市供水功能,应关注哪些调查内容?

答案:
解析:
1.提水工程取水口;农田排水设施排口;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准保护区;水库坝前断面;水库回水区内左、右岸支流汇入口。
2.(1)施工前基本农田面积、分布、农作物类型、产量及化肥施用情况;(2)库区淹没耕地面积、工程永久占地、临时占地面积;
(3)农田排涝设施的具体建设情况及效果。
(4)左岸弃渣场占用耕地面积;
(5)沿岸农田排水设施的改建情况;
(6)耕地的补偿面积、临时占地耕地复垦面积,补偿及复垦的农田的土壤质量(厚度、肥力)、农作物的生长情况、产量;;
(7)当地农民的公参意见
3.(1)右侧弃渣场具体建设情况及未投入使用的原因;
(2)左侧弃渣场的具体位置、容量、堆存高度、占地面积及变更原因(3)弃渣场的防尘、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溃坝的风险防范及应急措施落实情况;
(4)补偿及复垦的农田的面积、土壤质量(厚度、肥力)、农作物的生长情况、产量;
(5)当地农民的公参意见。
4.(1)左、右岸支流汇入量及水质情况,及左岸支流上游工业废水排放量及达标处理情况;
(2)沿岸农田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及沿岸农田排水设施改建情况;农田灌溉的取水量及回归水排入库区的水量及水质;
(3)排涝设施等建设情况,及针对水库按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进行管理与保护措
施落实情况;例行监测计划制定情况;
(4)水源保护区的划分情况、水库及供水取水口水质的监测值;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关于自然保护区内部分区的划定及保护的规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自然保护区内不得建设任何生产设施
B.严禁开设与自然保护区保护方向不一致的参观、旅游项目
C.自然保护区可以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和外围保护地带
D.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的原有居民确有必要迁出的,由保护区管理机构予以妥善安置

答案:B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第十八条规定,自然保护区可以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第二十七条规定,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原有居民确有必要迁出的,由自然保护区所在地的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妥善安置。第二十九条第三款规定,严禁开设与自然保护区保护方向不一致的参观、旅游项目。第三十二条规定,在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内,不得建设任何生产设施。在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内,不得建设污染环境、破坏资源或者景观的生产设施;建设其他项目,其污染物排放不得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


根据《大气污染防治法》,农业生产经营者应当改进施肥方式,科学合理施用化肥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使用农药,减少()等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A氨
B挥发性有机物
C硫化氢
D二氧化硫

答案:A,B
解析: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题目下载6篇 第3篇


某新建项目含尘废气排气筒高12m,《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规定的15m高排气筒颗粒物最高允许排放速率为3.5kg/h,该排气筒粉尘应执行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是()。

A:1.12kg/h
B:1.40kg/h
C:2.24kg/h
D:2.80kg/h

答案:A
解析:
用外推法计算,3.5/(15*15)*(12*12)*0.5=1.12kg/h,选A。


(2019年)关于BAP年平均浓度环境空气现状监测数据统计有效性规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每年至少分布均匀的30个日平均浓度值
B.每年至少分布均匀的60个日平均浓度值
C.每年至少分布均匀的90个日平均浓度值
D.每年至少分布均匀的120个日平均浓度值

答案:B
解析:
2019版教材P49表3-1。


在化学沉淀处理工艺中影响处理效果的主要因素有( )。

A.沉淀剂的配制
B.投加沉淀剂后的反应时间
C.泥渣处置方式
D.进行固液分离的沉淀时间

答案:A,B,D
解析:
化学沉淀处理的工艺过程包括:①投加化学沉淀剂,与水中污染物反应,生成难溶的沉淀物析出;②通过凝聚、沉降、浮上、过滤、离心等方法进行固液分离;③泥渣的处理和回收利用。由化学反应的过程可知,反应是否彻底与反应物、反应时间、反应条件等有关,因此沉淀剂的配制即投加沉淀剂后的反应时间会影响到化学沉淀处理工艺的处理效果,另外,进行固液分离的沉淀时间关系到是否能将生成的沉淀彻底去除,也影响处理效果。虽然泥渣处置方式也属于其工艺流程的一部分,但不影响其处理效果。


根据海洋环境保护法,( )是可以的。
A、在海湾、半封闭海的非冲击型海岸地区围海造地
B、在红树林、珊瑚横生长的地区兴建海岸工程
C、在岸边建设有房屋设施大型港口和码头
D、在海洋特别保护区、重要渔业水域兴建工程

答案:C
解析:
【点评分析】:本题主要考察海洋生态保护及海洋环境敏感区保护的有关规定。本题抓住海洋环境敏感区即可。


2019-46、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下列废物的污染防治不适用本法的是( )。

A. 液态废物(排入水体的废水除外)
B.在生活中产生的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的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物质
C.在生产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的半固态物质
D.放射性废物

答案:D
解析: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对pH值的监测分析方法是( )。
A碘量法
B温度计法
C玻璃电极法
D电化学探头法

答案:C
解析:


下列规划属于需要编写“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范围的是()。

A:省级及设区的市级乡镇企业发展规划
B:设区的市级以上农业发展规划
C:设区的市级以上土地开发整理规划
D:设区的市级以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答案:B,D
解析: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题目下载6篇 第4篇


制定建设项目环评公众参与调查方案时,应作为调查对象的是( )。

A.建设项目筹建人员
B.可能受影响公众
C.建设项目施工单位
D.关心项目建设的国外机构

答案:B
解析:
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是指项目开发、建设过程中建设单位、环保主管部门、环评单位与受到或可能受到项目环境影响的公众,就项目产生或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双向的交流活动。


2018-7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海岸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下列建设项目中,不属于海岸工程建设项目的是( )。

A. 滨海火电站
B. 人工鱼礁工程
C. 滨海大型养殖场
D. 污水处理处置排海工程建设

答案:B
解析:


依据《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关于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是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责任主体
B、空间规划编制要将生态保护红线作为重要基础,发挥生态保护红线对于国土空间开发的底线作用。
C、可逐步推进生态移民,有序推动人口适度集中安置,降低人类活动强度,减小生态压力。
D、对造成生态环境和资源严重破坏的,要实行终身追责,责任人不论是否已调离、提拔或者退休,都必须严格追责。

答案:C
解析:
考前押题,瑞牛题库软件考前更新,下载链接 www.niutk.com


下列有关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中各个层次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对环境保护的规定是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的基础
B:环境保护综合法、环境保护单行法和环境保护相关法对环境保护的要求,其法律效力是一样的
C:地方性环境法规和环境保护法律具有同样的效力
D: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如与我国缔结和参加的国际公约有不同规定时,应优先适用国际公约的规定,但我国声明的有保留的条款除外

答案:A,B,D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所称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 )的方法与制度。
A 监测
B 跟踪监测
C 跟踪调查
D 后评价

答案:B
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在项目建设、运行过程中产生不符合经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情形的,建设单位应当组织环境影响的后评价,采取改进措施并( )。

A.报原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部门和建设项目审批部门审批
B.报原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部门和建设项目审批部门备案
C.报具有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权限部门和建设项目审批部门审批
D.报具有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权限部门和建设项目审批部门备案

答案:B
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在项目建设、运行过程中产生不符合经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情形的,建设单位应当组织环境影响的后评价,采取改进措施,并报原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部门和建设项目审批部门备案。


拟建危险废物填埋场的天然基础层饱和渗透系数大于1.0*10-6cm/s,应选择渗透系数不大于()的人工合成材料进行防渗处理。

A:1.0*10-7cm/s
B:1.0*10-9cm/s
C:1.0*10-12cm/s
D:1.0*10-11cm/s

答案:C
解析:
根据《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人工合成材料衬层一般可以采用高密度聚乙烯,其渗透系数不大于1.0*10-12,厚度不小于1.5mm。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题目下载6篇 第5篇



金属铜熔炼厂项目


【素材】



某金属铜熔炼厂,位于一般工业区内,在厂区西南偏南方向1.5 km处有一居民区,该区域盛行东风。该厂有两台同一型号的熔炼炉,通过各自的排放烟囱排放污染物。采用外购废铜、金属镍锭、金属锌锭、阴极铜为原料进行熔炼,生产铜合金管棒材。使用电作为能源,能耗较高,熔炼炉排放烟囱高度均为14 m。排放的污染物主要为TSP和SO2。为改善污染物排放状况,该厂拟对现有的脱硫和除尘系统进行改造。改造后,各烟囱的风机运转风量为27 000 m3/h;预计各烟囱的污染物最大排放源强TSP为0.75 g/s, SO2为0.375 g/S。经估算模式计算,TSP最大小时落地浓度为0.089 4 mg/m3,位于下风向500 m处。生产的铜合金管棒材半成品冷却后送酸洗车间进行酸洗,随后用自来水对棒材表面进行冲洗,产生的废水经酸洗车间污水处理装置处理后送厂区污水处理站处理,随后排入长江。为了监控污水排放达标情况,该厂在污水入江口设有取样口,采集污水水样进行检测。TSP和SO2的环境质量标准见表1 。



【问题】


1.该项目大气污染物执行什么排放标准?假如该标准中TSP排放浓度限值为150 mg/m3,SO2排放浓度为85 0 mg/m3,请说明排放的污染物是否达标并给出理由。


2.判断该项目的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范围,并说明理由。


3.给出该项目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点位布置。


4.污水水质复杂程度如何?污水监控方法是否合理?



答案:
解析:

1.答:该项目采用电加热熔炼炉,属于工业炉窑,且项目位于一般工业区,因此大气污染物排放应执行《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二级标准。由于烟囱高度为14 m,小于上述标准规定的烟囱最低高度15 m的要求,因此排放浓度限值严格按50%执行,即TSP排放浓度限值为75 mg/m3,SO2排放浓度限值为425 mg/m3。排放烟囱风机运行风量27 000 m3/h,污染物排放源强TSP为0.75 g/s, SO2为0.375 g/s,计算可得,TSP排放浓度为100 mg/m3,SO2排放浓度为50 mg/m3。因此,SO2可达标排放,TSP超标。


2.答:PTSP=c/c0*100%=0.0894/3*0.30*100%=9.9%<10%由问题1可知,TSP的排放浓度为100 mg/m3,SO2的排放浓度为50 mg/m3,因此SO2的最大小时落地浓度=50/100*0.0894=0.0447mg/m3,



通过计算,PTSP均小于10%,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 2.2-2008),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但是由于该项目属于高耗能行业的多源项目,评价工作等级不得低于二级,因此项目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该项目的Pmax为PTSP,根据新大气导则,评价范围的直径或者边长不应小于5 km,因此,该项目的评价范围取直径为5 km的圆形区域或者边长为5 km的矩形区域。


3.答:对于二级评价项目,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布点采用极坐标布点法,在评价范围内该项目至少布置6个点,取东面为0°,西面为1 80°,在0°, 90°, 270°,1 80°分别布置一个点,在距该厂1.5 km处的居民区布置一个点,在1 80°方向距离污染源500 m处即最大落地浓度点布置一个点。


4.答:由题目可知,该项目污水包括三类:①持久性污染物:Cu、Ni. Zn;②非持久性污染物:BOD、COD、NH3-N、SS、石油类;③pH。因此,污水中所含污染物类型为三类,污水水质为复杂水质。该项目污水采样点设置不合理,因为污水中含有Ni,属于上述第一类污染物,对于第一类污染物除了需要控制总排口排放浓度,还必须控制车间排放口的排放浓度。该项目还需要在酸洗车间污水排放口设置采样点。





1.《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3)选用评价标准”。该题主要考查了四个方面:①排放源强、排风量及排放浓度之间的换算;②大气污染物行业性排放标准的应用;③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有关烟囱高度的规定,在烟囱高度低于标准规定的最低高度时,排放标准限值需严格50%;④根据项目所在功能区的性质判断排放等级。举一反三:对于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考试大纲主要考查《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 16297-1996)、《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90,78-1996)、《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71-2001),对于这几个标准,必须熟悉,尤其是各标准的适用范围、烟囱高度的规定、同一标准中执行不同限值的时间节点的划分都需要特别注意。对于烟囱高度,也可以换一种考法,譬如已知排放浓度和排放标准,判断烟囱的最低设计高度。再比如《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对污染物的排放除了有排放浓度的规定,还有排放速率的规定,此时,应特别注意在排放同种污染物的排气筒之间的距离小于烟囱高度之和时,需要计算等效排气筒的排放速率和排放高度,然后再判断是否达标排放。对于烟囱高度的常考知识点是:如果项目废气排放执行《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烟囱高度达不到最低允许高度15 m时,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应按相应区域排放标准值的50%执行。如果项目废气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烟囱高度达不到排气筒最低1 5 m的要求时,按外推法计算排放速率标准值结果再严格50%执行。锅炉和窑炉的标准里面均规定了排放浓度的限值,但没有排放速率的概念。总之,建议大家将上述标准仔细阅读,掌握上述标准是根本,万变不离其宗。


2.《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4)确定评价工作等级、评价范围及各环境要素的环境保护要求”该题主要考查评价等级和评价工作范围判定方法的灵活应用。判断评价等级和评价范围时,不应仅仅拘泥于计算Pmax和D10%,同时应该注意根据不同的情况在通过Pmax判断出的评价工作等级基础上进行提级或者降级,以及在D10%<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离时如何判断评价工作等级。当D10%小于2.5 km或者大于25 km时,评价范围直接按照D10%为2.5 km或者25 km的情况进行划定。举一反三:(1)新大气导则规定(表2):



此外:同一项目有多个(两个以上,含两个)污染源排放同一种污染物时,则按各污染源分别确定其评价等级,并取评价级别最高者作为项目的评价等级。对于高耗能行业的多源(两个以上,含两个)项目,评价等级应不低于二级。对于建成后全厂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都有明显减少的改、扩建项目,评价等级可低于一级。如果评价范围内包含一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或者评价范围内主要评价因子的环境质量已接近或超过环境质量标准,或者项目排放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或生态环境有严重危害的特殊项目,评价等级一般不低于二级。对于以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等城市道路为主的新建、扩建项目,应考虑交通线源对道路两侧的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评价等级应不低于二级。对于公路、铁路等项目,应分别按项目沿线主要集中式排放源(如服务区、车站等大气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计算其评价等级。大气评价范围,除了通过D10%加以判断外,注意对于以线源为主的城市道路等项目,评价范围可设定为线源中心两侧各200 m的范围。(2)同一烟囱排放的不同污染物,最大落地浓度点的位置是相同的,不同污染物的最大落地浓度之比等于排放浓度之比,但D10%是不同的,大家可以通过估算模式加以验证。(3)该题中给出了TSP和SO2的环境质量标准,但对于常规污染物的环境质量标准的浓度限值大家应该熟记,在历年的“技术方法”或者“技术导则与标准”这两门考试中,经常有关于常规污染物环境质量标准浓度限值的考题。


3.《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三、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2)制定环境现状调查与监测方案”。该题考查的是新大气导则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布点的应用。采用极坐标布点法时,应注意对评价范围内的敏感目标及采用估算模式计算的最大落地浓度点均应进行布点监控;对于其他方向的点位,一般只有方位的要求,而没有该监测点距污染源的距离的规定,只要在评价范围内就行。布点时,应注意监测点位的周边环境应符合相关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的规定,各监测点位周围空间应开阔,采样口水平线与周围建筑物的高度夹角小于3 00;监测点周围应有2700米样捕集空间,以使空气流动不受任何影响;避开局地污染源的影响,原则上20 m范围内应没有局地排放源;避开树木和吸附力较强的建筑物,一般在15~20 m范围内没有绿色乔木、灌木等。举一反三:熟练掌握各级评价项目现状监测布点原则(表3)。



4.《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三、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2)制定环境现状调查与监测方案”。该题重点考查两个方面:①污水水质类别及通过水质类别判断水质的复杂程度;②第一类水污染物和第二类水污染物监测取样点的不同。举一反 三:水质复杂程度判断归纳于表4 。



此外,通过污水日排放量判断污水量等级,通过河流多年平均流量或平水期平均流量判断水域规模,以及通过污水量等级、污水水质复杂程度、水域规模以及污水受纳水体的水质类别综合判断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也是考试的重点。按照《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规定,第一类污染物:不分行业和污水排放方式,也不分受纳水体功能类别,一律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采样,其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必须达到本标准要求。第二类污染物:在排污单位排放口采样,其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必须达到本标准要求。建议大家对这些常用的标准仔细阅读,很多考点就出于其中。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管理办法》 , 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说法,正确的是( )。
A 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需有环评资质的单位编写
B 编写单位对其填报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
C 县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管理
D 建设项目的建设地点涉及多个县级行政区域的,建设单位应当向建设地点所在地的上一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答案:C
解析:
选项B 的正确说法是: 建设单位对其填报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选项D 的正确说法是:建设项目的建设地点涉及多个县级行政区域的,建设单位应当分别向各建设地点所在地的县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依据《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关于基本农田保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闲置、荒芜基本农田
B.国家军事设施选址无法避开基本农田,需要占用基本农田的,必须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报国务院备案
C.占用基本农田的单位应当按照当地土地管理部门的要求,将所占用基本农田耕作层的土地用于新开垦耕地的土壤改良
D.经国务院批准占用基本农田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务院的批准文件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补充划入数量相当的基本农田

答案:A
解析:
B项,《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第十五条规定,国家能源、交通、水利、军事设施等重点建设项目选址确实无法避开基本农田保护区,需要占用基本农田,涉及农用地转用或者征用土地的,必须经国务院批准。CD两项,第十六条规定,经国务院批准占用基本农田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务院的批准文件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补充划入数量和质量相当的基本农田。占用基本农田的单位应当按照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要求,将所占用基本农田耕作层的土壤用于新开垦耕地、劣质地或者其他耕地的土壤改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违反水污染防治法规定、严重污染水环境的企业予以公布
B:对超过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地区,有关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暂停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C:市、县人民政府可根据本行政区域水环境质量状况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需要,确定本行政区域实施总量削减和控制的重点水污染物
D: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务院规定削减和控制本行政区域的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并将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分解落实到排污单位

答案:A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十八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削减和控制本行政区域的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并将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分解落实到市、县人民政府。市、县人民政府根据本行政区域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要求,将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分解落实到排污单位。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行政区域水环境质量状况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需要,确定本行政区域实施总量削减和控制的重点水污染物。第十九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违反本法规定、严重污染水环境的企业予以公布。


排气筒中废气的采样是以连续th的采样获取平均值,或在1h内以()采集4个样品,并计平均值。

A:昼间
B:夜间
C:任意时间间隔
D:等时间间隔

答案:D
解析:
排气筒中废气的采样是以连续1h的采样获取平均值,或在1h内以等时间间隔采集4个样品,并计平均值。


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下列关于采样时间和频次的说法,正确的有( )。

A.连续排放的排气筒必须连续1h采样获取平均值
B.污染事故排放监测时,采样时间不低于1h
C.无组织排放监控点监测采样,一般采用连续1h采样计平均值
D.排放时间小于1h间断性排放的排气筒,必须采样几个排放周期,满足采样总时间不低于1h的要求

答案:C
解析:
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监测采样时间和频次的有关规定,在采样时应做到:①排气筒中废气的采样,以连续1h的采样获取平均值;或在1h内,以等时间间隔采集4个样品,并计平均值。②无组织排放监控点和参照点监测的采样,一般采用连续1h采样计平均值;若浓度偏低,需要时可适当延长采样时间;若分析方法灵敏度高,仅需用短时间采集样品时,应实行等时间间隔采样,采集4个样品计平均值。③特殊情况下的采样时间和频次,若某排气筒的排放为间断性排放,排放时间小于1h,应在排放时段内实行连续采样,或在排放时段内以等时间间隔采集2~4个样品,并计平均值;若某排气筒的排放为间断性排放,排放时间大于1h,则应在排放时段内按排气筒中废气的采样,以连续1h的采样获取平均值;或在1h内,以等时间间隔采集4个样品,并计平均值。④当进行污染事故排放监测时,应按需要设置采样时间和采样频次,不受上述要求的限制。


依据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总原则是
A、减量化 B、市场化
C、资源化 D、无害化

答案:A,C,D
解析:
【点评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总原则。此题为重要知识点,在案例分析考试中多次出现,考生务必灵活运用之。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题目下载6篇 第6篇


西南山区某拟建风电场,其选址位于候鸟迁徙通道上,为避免风电场建设对候鸟迁徙造成影响,应优先采取的措施是( )。
A. 减少风机高度
B. 减少占地面积
C. 减少风机数量
D. 风电场另行选址

答案:D
解析:
另行选址是最优措施,选址变了,影响也没了。


据《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技术导则》 (HJ2035-2013) ,关于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收集与处理,说法正确的有( )。
A. 填埋场内应实行雨水与污水合流
B. 填埋库区应铺设渗滤液收集系统,并宣设置疏通设施
c. 调节池及渗滤液流经或停留的其他设施均应采取防渗措施
D. 渗滤液应相关要求,处理达标后排放

答案:B,C,D
解析:
填埋场内应实行雨水与污水分流,减少运行过程中的渗滤液产生量。


强度为 80 dB的噪声,其相应的声压为( )。
A. 0.1 Pa
B. 0.2 Pa
C. 0.4 Pa
D. 20 Pa

答案:B
解析: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关于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可燃性气体,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可燃性气体回收利用装置不能正常作业的,应当及时修复或者更新
B.向大气排放转炉气、电石气、电炉法黄磷尾气、有机烃类尾气,必须报经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批准
C.在回收利用装置不能正常作业期间确需排放可燃性气体的,报经当地人民政府批准后可以排放
D.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可燃性气体应当回收利用,不具备回收利用条件而向大气排放的,应当进行防治污染处理

答案:C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四十九条规定,工业生产、垃圾填埋或者其他活动产生的可燃性气体应当回收利用,不具备回收利用条件的,应当进行污染防治处理。可燃性气体回收利用装置不能正常作业的,应当及时修复或者更新。在回收利用装置不能正常作业期间确需排放可燃性气体的,应当将排放的可燃性气体充分燃烧或者采取其他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措施,并向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按照要求限期修复或者更新。


以下活动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的有( )。
A、在渤海湾进行旅游开发
B、在长江进行捕捞
C、远洋油气钻探造成我国专属经济区污染的
D、近海陆域内企业排污造成海域污染

答案:A,C,D
解析:
见教材P130 。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改善水环境质量的措施包括 ( ) 。

A.取缔水源保护区内违法建设项目和排污口
B.推进水源地环境整治、恢复和规范化建设
C.取缔深井、渗坑等地下水污染源,切断废弃钻井、矿井等污染途径
D.加强海岸防护林建设,保护和恢复滨海湿地、红树林、珊瑚礁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

答案:A,B,C,D
解析: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改善水环境质量的措施包括:①严格保护饮用水水源地。全面完成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审批工作,取缔水源保护区内违法建设项目和排污口。推进水源地环境整治、恢复和规范化建设。②深化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③抓好其他流域水污染防治。④综合防控海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强海岸防护林建设,保护和恢复滨海湿地、红树林、珊瑚礁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加强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在重点海域逐步增加生物、赤潮和溢油监测项目,强化海上溢油等事故应急处置。建立海洋环境监测数据共事机制。⑤推进地下水污染防控。开展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和评估,划定地下水污染治理区、防控区和一般保护区。加强重点行业地下水环境监管。取缔渗井、渗坑等地下水污染源,切断废弃钻井、矿井等污染途径。


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一总纲》,下列分析内容中,属于规划协调性分析内容的有( ) 。

A.给出规划的层级
B.描述规划的功能属性
C.确定规划的时间属性
D.分析规划在所属规划体系中的位置

答案:A,B,C,D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