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历年真题解析5节

发布时间:2021-12-03
21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历年真题解析5节

21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历年真题解析5节 第1节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中,属于Ⅱ类项目地下水保护对策的是( )。

A.场地地面防渗
B.产污单元源头控制
C.场地地下水污染物浓度监测
D.场地地下水水位动态观测

答案:D
解析:
Ⅱ类建设项目地下水保护与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减缓措施有:①以均衡开采为原则,提出防止地下水资源超量开采的具体措施,以及控制资源开采过程中由于地下水水位变化诱发的湿地退化、地面沉降、岩溶塌陷、地面裂缝等环境水文地质问题产生的具体措施。②建立地下水动态监测系统,并根据项目建设所诱发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制订相应的监测方案。③针对建设项目可能引发的其他环境水文地质问题提出应对预案。


2018-6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所称的土地沙化,是指主要因( )所导致的天然沙漠扩张和沙质土壤上植被及覆盖物被破坏,形成流沙及沙土裸露的过程。

A、自然因素
B、气候变化
C、开发建设活动
D、人类不合理活动

答案:D
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首先满足()的需要。

A:生态环境用水
B:农业用水
C:重点产业用水
D:城乡居民生活用水

答案:D
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首先满足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并兼顾农业、工业、生态环境用水以及航运等需要。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用水需要。


危险废物泛指除放射性废物外,可能对人类的生活环境产生危害的废物,其共同特征是()。
A.具有持久性
B.具有毒性、易燃性、反应性
C.具有腐蚀性、爆炸性和传染性
D.具有生物累积性


答案:B,C
解析:
危险废物泛指除放射性废物外,具有毒性、易燃性、反应性、腐蚀性、爆炸性、传染性因而可能对人类的生活环境产生危害的废物。


符合GB18599—2001标准要求的2类一般工业固废填埋场底部第一岩(土)层应是()。

A.包气带岩(土)层 B.饱水带岩(土)层 C.承压含水层 D.人工合成材料防渗层

答案:A
解析:
A解析:填埋场底部防渗材料之下为压实黏土层,属于包气带岩土层。


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 生态影响类》,下列措施中,纳入社会影响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调查内容的有( )。

A.农田保护和占地恢复措施
B.移民安置所采取的保护措施
C.文物保护所采取的保护措施
D.风景名胜区保护所采取的措施

答案:B,C
解析:
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 生态影响类》,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调查中,社会影响的环境保护措施主要包括移民安置、文物保护等方面所采取的保护措施。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对超过COD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地区,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暂停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A:新建水电站
B:新建制浆造纸厂
C:新建输变电工程
D: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

答案:B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十八条规定,对超过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地区,有关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暂停审批新增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而制浆造纸厂属于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


21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历年真题解析5节 第2节


根据《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关于严格节能环保准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的有关 要求,错误的是()。

A、重大项目原则上布局在主体功能区的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
B、本地区可根据环境质量改善的需要,扩大特别排放限制的实施范围
C、有序地推进位于城市主城区重污染企业环保搬迁、改造,到2018年基本完成
D、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实施差别化的产业政策,对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 提出更高的节能环保要求

答案:C
解析:
结合化解过剩产能、节能减排和企业兼并重组,有序推进位于城市主城区的钢铁、石化、化工、有色金属冶炼、水泥、平板玻璃等重污染企业环保搬迀、改造,到2017年基本 元成。


某山脉一河流流域总面积25900km2,干流长度383km,天然落差2493m,水量丰沛,干流河床比降大,年平均径流量158m3/s,水能资源丰富。在该河流上游距离河口146km处已经有一蓄水5.4亿m3的水库。
河段所在地区经济不发达,流域总人口5.1万人,涉及两个县的14个乡,国内总产值1.7亿元。为发展地方经济,开发水电资源成为该流域的一个必然的选择。根据该河流的形态、资源分布特点和水库的蓄水位变化情况,水电部门做出了该流域梯级水电开发规划。
该规划提出5个拟议订方案,分别在河流的不同河段开发4组可能的梯级开发方案,其中一个作为规划的推荐方案,规划中主要对不同梯级组的地质条件、水文泥沙情况、交通条件、动能经济指标、水库淹没、工程枢纽布置、工程量以及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和论证。最后推荐的开发方案是“一库5级”方案。
【问题】
1.该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重点是什么?
2.简述生态影响与预测的主要内容。
3.规划分析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4.列表表示该规划环评的评价指标体系。
5.开展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需要涉及哪些机构或者部门?其作用是什么?


答案:
解析:
1.该项目属于专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从项目性质和所在地区的环境概况看,项目的主要影响是对所在地区的生态系统及水库淹没区的土地利用和社会的影响。在对该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的重点是规划分析、生态影响评价和替代方案。
(1)规划分析中该规划与其他相关规划的协调是重点内容。
(2)生态影响评价重点是规划对流域陆生和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
(3)替代方案分析比较主要是针对不同的规划方案以及规划取消情况下的零方案,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的对比分析。
2.水电梯级开发产生的生态影响主要包括:土地淹没对陆生动植物分布及多样性的影响,对水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因此生态影响与预测的主要内容包括:
(1)对陆生植物的影响。
①直接影响:各规划方案的水库淹没情况;各规划方案的植被损失情况;影响区内有无珍稀(列入国家级或地方级保护名录的)动植物。对流域内陆地生态系统中动物和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②间接影响:人为活动增加,水电开发造成的交通运行、电力输送等活动对植被的破坏。
③施工期的临时影响:施工活动造成的植被破坏。
(2)对陆生动物的影响。
①工程实施后的影响:水库的蓄水和发电将造成水库周边频繁的水陆变换,可能会影响到爬行类和两栖类动物的生境条件。河道在丰水期水量会减少,对动物会产生影响。
②施工过程对动物的影响:对鸟类、兽类、昆虫和其他动物的影响。
(3)对流域内陆地生态系统稳定性及完整性的影响。
(4)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①施工过程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对藻类、底栖动物、鱼类的影响。
②运行期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库区使得生物量增加,种类增加;河道减水对河流中鱼类、底栖生物和藻类等的影响。
(5)对干流河段水生生物的多样性、完整性和稳定性的影响。
3.规划分析主要内容包括:
(1)规划描述:规划的背景及意义、规划方案简介、规划推荐方案和规划的近期工程及开发顺序等。
(2)规划目标协调性分析:水电开发规划与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协调,与整个流域开发目标的协调,与本地区其他相关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水利规划、城镇体系发展规划及旅游资源开发规划等)的协调性分析。
(3)规划的环境限制性因素分析。
4.该规划环评的评价指标体系见表4-1。
表4-1该规划环评的评价指标体系
5.开展本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要涉及的部门及其作用见表4-2。
表4-2本规划环评霈要涉及的部门及其作用


某新建化工项目氯化氢废气排放筒高35m,距该排气筒150m处有50m 高建筑物。根据《大气活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新污染源30m和40m排气筒氯化氢最高允许排放速率分别为1.4kg/h,2.6kg/h,则该项目排气筒氯化氢最高允许排放速率为( ) 。

A.O.7kglh
B.1.0kglh
C.1.3kglh
D.2kglh

答案:B
解析:


根据《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有( )。

A.禁止在优先保护类耕地集中区域新建制革项目
B.对环境质量现状超标的地区,依法不予审批该地区建设项目环评文件
C.对未达到环境质量目标考核要求的地区,依法暂停审批该地区新增排放污染物的项目环评文件
D.对于现有同类型项目环境污染严重,致使环境容量接近承载能力的地区在现有问题整改到位前,依法暂停审批该地区新建同类行业的项目环评文件

答案:A,B,C
解析:


下列情景中,属于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内容的有()。

A.新增污染源正常排放在区域最大地面浓度点的日均浓度
B.新增污染源非正常排放主要预测因子在区域最大地面浓度点的小时浓度
C.削减污染源主要预测因子在区域最大地面浓度点小时浓度
D.被替代源主要预测因子在环境保护目标的日均浓度

答案:A,B,D
解析:
ABD解析:大气影响预测的内容包括:①对于新增污染源,需要预测正常排放区域最大地面浓度点的日均浓度、非正常排放主要预测因子在区域最大地面浓度点的小时浓度;②对于削减污染源和被取代污染源,需要预测主要预测因子在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处的日均浓度和年均浓度,不需要预测区域最大地面浓度点小时浓度。因此正确选项为ABD。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下列哪项()属于环境监测计划的内容。

A.监测因子
B.监测频次
C.监测时间
D.监测方案

答案:A,B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关于环境现状调查与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阶段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环境现状调查仅在环境影响评价的第一阶段进行
B.环境现状调查仅在环境影响评价的第二阶段进行
C.环境现状调查应在环境影响评价的第一、二阶段进行
D.环境影响评价的第一、二、三阶段均应进行环境现状调查
收藏本题本题纠错参考答案:C我的答案: 未作答

答案:C
解析:
环境影响评价第一阶段,主要是接受环境影响评价委托后,研究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及相关规划等文件,确定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类型。在此基础上,进行初步的工程分析,开展初步的环境状况调查及公众意见调查,结合初步工程分析结果和环境现状资料,识别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因素,筛选主要的环境影响评价因子,明确评价重点和环境保护目标,确定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标准,最后制订工作方案。环境影响评价第二阶段,主要是做进一步的工程分析,进行充分的环境现状调查、监测并开展环境质量现状评价,之后根据污染源强和环境现状资料进行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预测,评价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并开展公众意见调查。


21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历年真题解析5节 第3节


某厂建成投产后被当地人民政府划入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内,其污染物排放超过了規定的排放标准,依据《环境保护法》,该企企( )。
A.应立即关闭 B.应限期治理C.应立即停产 D.必须搬迁

答案:B
解析:
【点评分析】:本题实际考察《环境保护法》的自然保护区的建设行为规定。 "老人老办法,新人新规定”。


某建设单位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即擅自开工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关于违反环境影响评价相关规定应承担法律责任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限期补办手续,并处以罚款
B.由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责令停止建设,处以罚款,并可以责令恢复原状
C.由负有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权的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限期补办手续,并处以罚款
D.由负有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权的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处以罚款,并责令恢复原状

答案:B
解析:


下列污染物中,属于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区需要控制的大气污染物有( )。

A.硫化氢
B.氯化氢
C.氨气
D.氮氧化物

答案:A,C
解析:
填埋场释放的气体由主要气体和微量气体两部分组成:①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气体主要为甲烷和二氧化碳,此外还含有少量的一氧化碳、氢、硫化氢、氨、氮和氧等,接受工业废物的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还可能含有微量挥发性有毒气体;②填埋场释放气体中的微量气体量很小,但成分却很多,国外通过对大量填埋场释放气体取样分析,发现了多达116种有机成分,其中许多可以归为挥发性有机组分(VOCs)。



珠三角双回5 00 kV输变电项目


【素材】


拟建输变电项目位于珠三角地区。新建500 kV变电站,含500 kV配电装置、2*1 000 MVA主变压器及220 kV配电装置、35 kV配电装置。拟建输电线路为2进2出解口双回500 kV线路,均按同塔双回设计。线路全长约2*2.5 km,其中至南侧2*1.3 km,至北侧2*1.2 km。拟建站址范围所占地类型的现状为林地、耕地和园地,土地利用现状均符合现规划要求。其中耕地0.47 hm2、园地1.78 hm2、林地5.67 hm2 。为预测变电站投运后工频电场、无线电干扰和噪声的影响水平,选择一220 kV变电站进行同项目类比监测。类比变电站位于评价单位所在的华北地区。变电站正常运行时不产生经常性的生产污水,一般只有值班人员办公及生活产生的生活污水,此外可能有变压器发生事故后产生的含油废水。在主变压器附近设置事故油池。


【问题】


1.请说明针对村庄或居民区等环境敏感点,一般采取的污染防治对策。


2.分析变电站类比监测的合理性。


3.请分析拟建站址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4.请说明本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需要开展的主要工作内容。



答案:
解析:

1.(1)线路避让。当线路经过地区有较大村庄或通过居民密集区时,线路应尽量摆动避开。(2)抬高架线高度。当线路周边为居民密集区或村庄房屋较集中时,可采用抬高线高的方法,尽量减少民房拆迁。(3)拆迁方法。当线路周边房屋较少或房屋质量较差时,宜采用拆迁方法。


2.(1)类比变电站选择不合理。电压等级、气候条件差别较大。(2)变电站类比监测一般只针对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三项,噪声需要模式预测,类比监测分析不能满足评价要求。


3.(1)根据站址所在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分析拟建站址范围所占地是否列入规划建设用地区。(2)开展对该项目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修改方案的论证,将拟建项目占地调整为建设用地。(3)建设项目不涉及基本农田,但占用耕地0.47 hm2。按照建设占用耕地“占一补一”的原则,需要实现耕地占补平衡。


4.(1)工程周边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和地表水环境敏感点的监测和调查。(2)分析工程污水排放和处理情况。(3)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判定地表水环境评价的因子、等级和范围。(4)区分运行期和建设期,分别从工程污水的类型、水量、水质、处理工艺、达标可行性、预测和环境影响等方面展开论述。




1.《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六、环境保护措施分析(2)分析污染控制措施及其技术经济可行性”。一般考生易考虑方法(3),而忽略线路本身的避让,即方法(1)。方法(2)需要有相关输变电工作经验的支撑。


2.《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三、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2)制定环境现状调查与监测方案”。类比变电站的选择原则如下:①电压等级相同;②建设规模、设备类型、运行负荷相同或类似;③占地面积与平面布置相同或类似;④周围环境、气候条件、地形相同或类似。


3.《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1)识别环境影响因素与筛选评价因子; (2)判断建设项目影响环境的主要因素及分析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


4.《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三、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2)制定环境现状调查与监测方案”;“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1)识别环境影响因素与筛选评价因子”;“六、环境保护措施分析(1)分析污染物达标排放情况;(2)分析污染控制措施及其技术经济可行性”。(1)变电站工程运行期一般分为生活污水和含油废水。含油废水属于危险废物,代码为HW08,可排至带油水分离功能的事故集油池,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回收处理利用。变电站生活污水量较小,独立排放至调节池后提升至污水处理设备,经处理达标后回用或外排至环境。(2)若没有废水外排至环境,输变电工程一般不进行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A. 0.1 倍
B. 0.2倍
C.0 .4倍
D. 0.5倍

答案:C
解析:
( 0.42 - 0.3 ) /0.3=0.4


潜水含水层较承压含水层易受污染的主要原因是()。

A:潜水循环慢
B:潜水含水层的自净能力弱
C:潜水含水层渗透性强
D:潜水与外界联系密切

答案:D
解析:
由于上部受到隔水层或弱透水层的隔离,承压水与大气圈、地表水圈的联系较差,水循环也缓慢得多。因此,承压水不像潜水那样容易污染,但是一旦污染后很难使其净化。所以,潜水含水层较承压含水层易受污染的主要原因是潜水与外界联系更密切。


某高速公路原有长度80km,拟建设延长线,延长40km,延长线经过重要生态敏感区,其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

A:一级评价
B:二级评价
C:三级评价
D:生态影响分析

答案:C
解析:
改扩建工程的工程占地范围以新增占地(含水域)面积或长度计算,本工程新增长度40km,根据导则,在重要生态敏感区长度≤50km,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


21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历年真题解析5节 第4节


(2017年)根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及其修改单,关于贮存、处置场场址选择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

A.选址应符合当地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要求
B.Ⅱ类场应优先选用废弃的采矿坑、塌陷区
C.Ⅱ类场应避开地下水主要补给区和饮用水源含水层
D.Ⅰ类场禁止选在江河、湖泊、水库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和洪泛区。

答案:B
解析:
这是Ⅰ类场应优先选用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规定:国家对浪费资源和严重污染环境的落后生产技术、工艺、设备和产品实行()制度。

A:定期淘汰
B:限期淘汰
C:限期整顿
D:限期整治

答案:B
解析:


(2017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关于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的建设项目等声级线图绘制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有()。

A. 固定声源评价应绘制等声级线图
B. 机场周围飞机噪声评价应绘制等声级线图
C. 流动声源经过城镇规划区路段的评价需绘制等声级线图
D. 对高于(含)三层建筑的敏感目标的评价,需绘制垂直方向的等声级线图

答案:A,B,C,D
解析:


人工回灌补给地下水,严控恶化地下水质。

答案:错
解析:



新建水库工程


【素材】


某市拟在清水河一级支流A河新建水库工程,水库主要功能为城市供水、农业灌溉,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大坝、城市供水取水工程、灌溉引水渠首工程,配套建设灌溉引水主干渠等。A河拟建水库坝址处多年平均径流量为0.6亿m3,设计水库兴利库容为0.9亿m3,坝高40 m,回水长度12 km,为年调节水库;水库淹没耕地12 hm2,需移民1 70人,库周及上游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天然次生林、耕地,分布有自然村落,无城镇和工矿企业。A河在拟建坝址下游12 km处汇入清水河干流,清水河A河汇入口下游断面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8亿m3。拟建灌溉引水主干渠长约8 km,向B灌区供水,B灌区灌溉面积0.7万hm2,灌溉回归水经排水渠于坝下6 km处汇入A河。拟建水库的城市供水范围为城市新区生活和工业用水,该新区位于A河拟建坝址下游10 km处,现有居民2万人,远期规划人口规模1 0万人,工业以制糖、造纸为主。该新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入清水河干流,清水河干流A河汇入口以上河段水质现状为V类,A河汇入口以下河段水质为Ⅳ类。(灌溉用水按500 m3/(亩·a)、城市供水按300 L/(人·d)测算。)


【问题】


1.给出本工程现状调查应包括的区域范围。


2.指出本工程对下游河流的主要环境影响,并说明理由。


3.为确定本工程大坝下游河流的最小需水量,需要分析哪些环境用水需求?


4.本工程实施后能否满足各方面用水需求?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1)A河:库区及上游集水区,下游水文变化区直至A河入清水河河口的河段;(2)B灌区;(3)清水河:A河汇入的清水河上下游由于工程建设引起水文变化的河段;(4)灌溉引水主干区沿线区域;(5)供水城市新区。


2.(1)对下游洄游鱼类的阻隔影响。由于在A河上建设大坝,造成河道生境切割,阻止下游鱼类通过大坝完成洄游。(2)由于坝下形成减水段,河流水文情势及水生生态将发生变化。由于库区蓄水及引水灌溉,A河坝下至清水河汇入口1 2 km的河段将形成一个减水段。(3)由于汇入清水河的水量减少,对清水河水文情势及水生生态也将产生不利影响。(4)水生生物生境及鱼类“三场”的改变。坝下河段水文情势的改变,造成水生生物生境的改变,特别是鱼类“三场”将受到不利影响或破坏。(5)低温水及气体过饱和问题。由于本工程为年调节的高坝水库,如果农灌季节下泄库底低温水,会导致下游出现低温水灌溉,导致农作物减产;如果下放上层水或下泄方式不当,则容易产生气体过饱和;另外,下放上层泥沙含量少的清水,则容易导致下游河道的冲刷、河岸的塌方。(6)灌溉回归水(农田退水)的污染影响。灌溉回归水含有较多的污染物,对下游河流水质和干流清水河水质将造成不利的影响。


3.(1)农业灌溉用水量及新区工业和生活用水量;(2)维持A河河道及清水河水质的最小稀释净化水量;(3)维持A河河道及清水河水生生态系统稳定所需的水量;(4)A河河道外生态需水量,包括河岸植被需水量、相连湿地补给水量等;(5)维持A河及清水河流域地下水位动态平衡所需要的补给水量;(6)景观用水。


4.(1)能满足B灌区的农灌用水和城市新区近、远期的供水。因为该水库的功能为城市供水和农业灌溉,而B灌区农灌用水为:0.7*1 04 hm2/*1 5*500 m3/(亩·a)=0.525*1 08(m3/a),城市新区远期用水为:1 00 000人*300 L/(人·a)*365d÷1 000=0.109 5*108 m3,两者合计小于水库的兴利库容,仅占水库兴利库容的70.5%。(2)不能确定是否满足城市工业用水的需要,因为制糖、造纸均为高耗水行业,其规划建设的规模、用水量预测等均未知。(3)不能确定是否满足大坝下游河道及清水河的环境用水。因为确定环境用水的各类指标未确定,A河坝下接纳的灌溉回归水,水质较差,而且汇入清水河后,会使汇水口下游的Ⅳ类水体进一步恶化,而A河水库的下泄水量与水质也有不确定性。




本题是根据20 1 2年环评师考试《案例分析》真题修改而成,其中不少考点与本书20 1 2年版“九 农林水利类 案例1跨流域调水工程”类似,请各位考生认真分析,寻找高频考点,做到事半功倍。


1.《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2)判断建设项目影响环境的主要因素及分析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此考题与本书20 1 2年版“九农林水利类案例1跨流域调水工程”“1. 该工程的环境影响范围应该包括哪些区域?”考点完全一致,类似考点重复出现的现象很多,请考生注意。


2.《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2)判断建设项目影响环境的主要因素及分析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此考题与本书20 1 2年版本“九农林水利类 案例1跨流域调水工程”“3.指出工程实施对大清河下游的主要影响”考点完全一致。


3.《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2)判断建设项目影响环境的主要因素及分析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此考题与本书20 1 2年版“九农林水利类 案例2 新建水利枢纽工程”“1.确定本工程大坝下游河流最小需水量时,需要分析哪些方面的环境用水需求?”考点完全一致。


4.《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2)判断建设项目影响环境的主要因素及分析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



根据《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交通干线道路两侧铅垂向Z振级标准值为( )。


A.昼间70dB,夜间67dB
B.昼间75dB,夜间72dB
C.昼间80dB,夜间75dB
D.昼间80dB,夜间80dB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自接到试生产申请之日起30日内,()对申请试生产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及其他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现场检查,并做出审查决定。

A.组织
B.组织或委托下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C.委托下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D.组织或委托其他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答案:B
解析:


21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历年真题解析5节 第5节


如项目污染源位于( )可能导致岸边熏烟。
A. 海岸
B. 河流岸边
C. 鱼塘岸边
D. 宽阔水体岸边

答案:A,D
解析:


依据《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产生环境噪声的活动有( )。
A.工业生产 B.建筑施工C.交通运输 D.社会生活

答案:A,B,C,D
解析:
A B C D
【点评分析】:本题主要考察产生环境噪声的四大活动。


(2019年)根据《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交通干线道路两侧铅垂向Z振级标准值为( )

A.昼间70dB夜间67dB
B.昼间75dB夜间72dB
C.昼间80dB夜间75dB
D.昼间80dB夜间80dB

答案:B
解析:
混合区、商业中心区,工业集中区,交通干线道路两侧标准值都是昼间75夜间72.


下列建设项目中,环境风险评价使用《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的有( )

A. 建材工业建设项目 B. 核电站建设项目

C. 北学纤维制造建设项目 D. 有色金属冶炼加工建设项日

答案:A,C,D
解析:
根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1 适用范圃,不包括核建设项目(B错误)。


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按开发方式,该规划将我国国土空间分为(主体功能区。
A 国家和省级
B 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
C 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
D 优化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

答案:C
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进行其他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的,必须经()批准,在批准前应当征得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同意。

A:省级文物行政部门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C:当地人民政府
D:当地文物行政部门

答案:B
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进行其他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的,必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在批准前应当征得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同意。


在()情况下的河流流动可视为恒定均匀流。

A:河道均匀,流量基本不随时间变化
B:河道中沿程的水流要素变化剧烈
C:上游来流有一座日调节水库控制
D:河道断面形态、底坡基本不变

答案:D
解析:
河流流动视为恒定均匀流的关键是河流流速恒定,只有断面形态不变,河流流速才可能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