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答疑精华7辑

发布时间:2021-11-29
2021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答疑精华7辑

2021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答疑精华7辑 第1辑


根据《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以下建设工程不属于“海洋工程”的是()。

A:码头
B:跨海桥梁工程
C:围填海工程
D:盐田

答案:A
解析:
根据《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第三条的规定,海洋工程建设项目主要包括:①围填海、海上堤坝工程;②人工岛、海上和海底物资储藏设施、跨海桥梁、海底隧道工程;③海底管道、海底电(光)缆工程;④海洋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及其附属工程;⑤海上潮汐电站、波浪电站、温差电站等海洋能源开发利用工程;⑥大型海水养殖场、人工鱼礁工程;⑦盐田、海水淡化等海水综合利用工程;⑧海上娱乐及运动、景观开发工程。而码头属于海岸工程建设项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 )应当采取措施,改进城市能源结构,推广清洁能源的生产和使用。
A.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B.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C.国务院和国务院有关部门
D.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答案:B
解析:


(2016年)某引风机置于硬质水泥地面上,有利于隔声罩隔声效果的措施包括( )。

A.进排风管与隔声罩壁采用软连接
B.隔声罩充分密闭
C.隔声罩内部采取吸声处理
D.隔声罩和地面之间刚性联接

答案:A,B,C
解析:
进排风管与隔声罩壁采用软连接属于减振措施;隔声罩充分密闭是防止缝隙和空洞漏声;隔声罩内部采取吸声处理是为了降低隔声罩内部表面的反射而形成的混响噪声。


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和储存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和严格控制,并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实行()。
A审批制度
B审核制度
C备案制度
D核准制度

答案:A
解析:


关于山谷风环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中午风从山坡吹向山谷,山谷上空气流下沉
B 中午风从山坡吹向山咎,山谷上空气流上升
C 夜晚风从山坡吹向山谷,山谷上空气流下沉
D 夜晚风从山坡吹向山谷,山谷上空气流上升

答案:D
解析:


某拟建工程的声源为固定声源,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内现有一固定声源,敏感点分布如图1,声环境现状监测点应优先布置在( )。

A.1#敏感点
B.2#敏感点
C.3#敏感点
D.4#敏感点

答案:A
解析:
评价范围内有明显的声源,并对敏感目标的声环境质量有影响,或建设项目为改、扩建工程,应根据声源种类采取不同的监测布点原则。当声源为固定声源时,现状测点应重点布设在既可能受到现有声源影响,又受到建设项目声源影响的敏感目标处,以及有代表性的敏感目标处;为满足预测需要,也可在距离现有声源不同距离处加密设监测点,以测量出噪声随距离的衰减。由于1#敏感点处于现有固定声源与拟建项目固定声源之间,故优先布置。



某城市工业区内一汽车制造厂扩建年加工5万辆汽车车身涂漆车间,生产工艺为:清洗除油→水清洗→磷化→水清洗→涂底漆→水清洗→干燥→喷中漆→烘干→喷面漆→烘干。清洗除油采用NaOH和合成洗涤剂,磷化使用磷酸锌、硝酸镍,涂底漆使用不含铅的水溶性涂料,中漆和面漆含甲苯、二甲苯,烘干采用热空气加热方式。生产过程废气污染源主要有喷漆过程产生的废气喷漆室废气量为8.6*104m3/h,漆雾浓度680mg/m3,漆雾含甲苯12mg/m3,由30m高的排气筒排放,两个烘干室废气量均为2.1*104 m3/h,含甲苯浓度86mg/m3,废气采用直接燃烧法处理,净化效率96. 5%,分别由各自30m高的排气筒排放,两排气筒相距50m。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水有含油废水、磷化废水和喷漆废水,均入汽车制造厂污水综合处理站处理达标后排入城市污水处理厂,产生的工业固体废物有漆渣、磷化滤渣,污水处理站的污泥,厂址东侧有一乡镇。


问题:


1.给出喷漆室可采用的3种漆雾净化方法。


2.计算各烘干室排气筒甲苯排放速率及两个排气筒的等效高度。


3.给出涂漆废水的主要污染因子,列举理由说明本工程污水处理方案是否可行?


4.本工程产生的工业固废中哪些属于危险废物?


5.危险废物拟在厂区临时存放,其处置原则一般有哪些?


6.公司拟自建危险废物焚烧炉,焚烧炉的环境影响评价要求是什么?




答案:
解析:

1.活性炭吸附、水膜喷淋吸收、静电净化。


2.(1)甲苯排放速率=86*2.1*1 04*(1-96. 5%)/106=0. 063(kg/h)。


(2)


3.(1)主要污染因子:pH、COD、BOD5、SS、磷酸盐、总镍、总锌。


(2)该工程污水处理方案不可行。理由:涂装废水中含有锌、镍等第一类污染物,必须在车间排放口处理达标后外排。


4.漆渣、涂装喷漆车间污水处理站产生的污泥(含有重金属镍)、磷化滤渣。


5.(1)各危险废物产生点装桶或装袋送集中贮存设施分类贮存。


(2)危险废物堆放处要防风、防雨、防晒。


(3)夯实临时堆存场地面,做防渗处置。


(4)危险废物堆放处应选在地质结构稳定的区域,避免建在易遭受自然灾害的地区。


6.(1)选址是否可行。


(2)否符合工业区总体规划。


(3)废气排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情况。





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应包括的内容有工程建设性质、工程投资及()。

A:占地类型和面积
B:施工方案
C:弃渣量
D:施工废水排放量

答案:A,B,C,D
解析:
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的内容包括:①工程概况(占地类型和面积、施工方案);②初步论证;③影响源识别(弃渣量、废水排放量);④环境影响识别;⑤环境保护方案分析;⑥其他分析。


(2012年)某评价项目排污河段下游的省控断面COD水质目标为20mg/L,河段枯水期设计流量50m3/s条件下,预测省控断面处现有COD占标率达70%,项目排污断面到省控断面的COD衰减率为20%。在忽略项目污水量的情况下,项目COD最大可能允许排污量为( )。

A.25.92t/d
B.31.1 t/d
C.32.40 t/d
D.86.4 t/d

答案:C
解析:
项目COD最大可能允许排放浓度为:20*(1-0.7)/(1-20%)=7.5mg/L项目COD最大可能允许排污量为:7.5x 50x 24 x 3600/ 1000000= 32.4 t/d。


2021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答疑精华7辑 第2辑


若进行为期一年的二氧化硫环境质量监测,每天测 12h ,每小时采样时间45 min 以上,每月测 12d 。在环评中这些资料可用于统计分析二氧化硫的( )。
A. 1h 平均浓度
B. 日平均浓度
C. 季平均浓度
D. 年平均浓度

答案:A
解析:
2009 年的考题。主要考查监测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据 GB3096-2012 ,二氧化硫的 24 小时均值需 20 采样时间,年均值需 324 个日均值。本题日平均浓度无法统计分析,也无法知道年均值。"季平均浓度"在二氧化硫标准中没有此值的统计。


2014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向污染宣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每年()为环境日。

A:4月7日
B:5月31日
C:6月5日
D:6月26日

答案:C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二条规定,每年6月5日为环境日。


2018-12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下列海洋生态系统中,属于国务院和沿海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的有( )。

A、海岛、海湾
B、红树林、珊瑚礁
C、滨海湿地、入海河口
D、重要渔业水域、海产品养殖水域

答案:A,B,C
解析:


根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场址符合Ⅱ类场选择要求的有( )。

A.位于基本农田保护区
B.不在地下水主要补给区
C.位于河流最高水位线之上的地区
D.天然基础层地表距地下水位的距离为1m的地区

答案:B,C
解析: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Ⅱ类场的选址要求:①禁止选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②应选在防渗性能好的地基上,天然基础层地表距地下水位的距离不得小于1.5m;③应避开地下水主要补给区和饮用水源含水层;④禁止选在江河、湖泊、水库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和洪泛区;⑤应选在满足承载力要求的地基上,以避免地基下沉的影响,特别是不均匀或局部下沉的影响;⑥应避开断层、断层破碎带、溶洞区,以及天然滑坡或泥石流影响区;⑦所选场址应符合当地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规定:()应当依据上级人民政府下达的本行政区域主要污染物排放、建设用地和用水总量控制指标,规划和调整本行政区域的产业结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A:地方人民政府
B: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C:各级人民政府
D: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答案:B
解析: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重点是( )。
A. 核查验收环境管理
B. 核实验收标准
c. 核查验收工况
D. 核查验收监测(调查)结果
E. 核查验收范围

答案:A,B,C,D,E
解析:


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一生态影响类》,某高速公路采取的下列措施中,属于环境保护措施的有()。

A:边坡防护工程
B:野生动物通道
C:取弃土场平整绿化
D:服务区人工景观工程

答案:A,B,C
解析:
生态影响的环境保护措施主要是针对生态敏感目标(水生、陆生)的保护措施,包括植被的保护与恢复措施、野生动物保护措施(如野生动物通道)、水环境保护措施、生态用水泄水建筑物及运行方案、低温水缓解工程措施、鱼类保护设施与措施、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土壤质量保护和占地恢复措施、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态功能保护区等生态敏感目标的保护措施、生态监测措施等。


室内靠近侧墙处,频率为1000Hz声波的声压级为85dB,室内声场近似为扩散声场。为使该频率声波室外声压级为55dB,侧墙的隔声量TL应为()。

A.18dB B.24dB C.30dB D.36dB

答案:B
解析:
当声源位于室内,设靠近开口处(或窗户)室内和室外的声级分别为L1和L2,若声源所在室内声场近似扩散声场,且墙的隔声量远大于窗的隔声量,则室内和室外的声级差为:NR=L1-L2=TL+6。式中,TL为窗户的隔声量,dB;NR为室内和室外的声级差,或称插入损失,dB。侧墙的隔声量TL=85-55-6=24(dB)。


依据《土壤污染防治法》,下列对土壤污染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因自然因素导致某种物质进入陆地表层土壤,引起土壤化学、物理、生物等方面的反应,影响土壤功能和有效利用,危害公众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
B、因人为因素导致某种物质进入地表,引起土壤化学、物理、生物等方面特性的改变,影响土壤功能和有效利用,危害公众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
C、因人为因素导致污染物质进入陆地表层土壤,引起土壤化学、物理、生物等方面特性的改变,影响土壤功能和有效利用,危害公众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
D、因人为因素导致某种物质进入陆地表层土壤,引起土壤化学、物理、生物等方面特性的改变,影响土壤功能和有效利用,危害公众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

答案:D
解析:


2021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答疑精华7辑 第3辑


根据《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关于危险废物焚烧厂选址选择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集中式焚烧厂不允许建设在人口密集的商业区
B.各类焚烧厂不允许建设在居民区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地区
C.各类焚烧厂不允许建设在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下水源地补给径流区
D.各类焚烧厂不允许建设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的环境空气质量一类区

答案:C
解析:
根据《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4.1焚烧厂选址原则,4.1.1各类焚烧厂不允许建设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规定的地表水环境质量Ⅰ、Ⅱ类功能区和GB3095中规定的环境空气质量一类功能区(D正确),即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地区。集中式危险废物焚烧厂不允许建设在人口密集的居住区、商业区(A正确)和文化区。4.1.2各类焚烧厂不允许建设在居民区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地区(B正确)。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根据评价范围(),确定各评价因子所采用的环境质量标准及相应的污染物排放标准。

A:各环境要素的历史特点
B:各环境要素的现状特点
C:各环境要素的环境功能区划
D:各环境要素所影响程度

答案:C
解析:
根据评价范围各环境要素的环境功能区划,确定各评价因子所采用的环境质量标准及相应的污染物排放标准。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规定,建设单位征求公众意见的期限不得少于()日,并确保其公开的有关信息在整个征求公众意见的期限之内均处于公开状态。
  A: 7
  B: 10
  C: 15
  D: 30

答案:B
解析:


某新建燃煤电厂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评价范围内有2005年运营的A项目,主要排放SO2、NO2;在建B项目,主要排放H2S、NH3;拟建C项目,主要排放SO2TSP。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该电厂大气污染源调查应包括()。

A:A项目
B:B项目
C:C项目
D:新建燃煤电厂项目

答案:B,C,D
解析:
对于一、二级评价项目,应调查分析项目的所有污染源(对于改、扩建项目应包括新、老污染源)、评价范围内与项目排放污染物有关的其他在建项目、已批复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拟建项目等污染源。如有区域替代方案,还应调查评价范围内所有的拟替代的污染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建设经过已有的()的高速公路和城市高架、轻轨道路,有可能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应当设置声屏障或者采取其他有效的控制环境噪声污染的措施。
A.建筑物 B.建筑物集中区域
C.噪声敏感建筑物 D.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

答案:D
解析:


某新建高速公路噪声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评价范围内有工厂4座、仓库3 座、居民住宅4 8处、学校2处。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 境》,应预測的声环境敏感目标为( )个。

A.50 B.53 C.54 D.57

答案:A
解析:
【点评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声环境敏感目标的识别。答案显然,居民区和学区。


生态影响为主的建设项目应设置()等影响专题。
A.施工期
B.环境敏感区
C.珍稀动植物
D.社会


答案:A,B,C,D
解析:
生态影响为主的建设项目还应设置施工期、环境敏感区、珍稀动植物、社会等影响专题。


在景观中通常廊道有以下类型:()。

A:线状廊道
B:带状廊道
C:环状
D:河流廊道

答案:A,B,D
解析:


2018-5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下列区域中,不属于滨海湿地是( )。

A、潮间带
B、洪泛地带
C、沿海低地
D、水深不超过6 米的水域

答案:D
解析:


2021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答疑精华7辑 第4辑


某沿海园区采用燃气热电厂集中供热,对化学水处理过程中反渗透产生的浓水进行处理,合理的处理措施有( )。

A.直接排海
B.预处理后部分回用
C.直接作为绿化用水
D.送园区污水处理厂

答案:B,D
解析:
反渗透技术是一种先进和有效的膜分离技术,但反渗透单元产水率只有75%左右,有25%左右的反渗透浓水需排放。排放的反渗透浓水具有以下特点:① CODCr质量浓度高,一般在120mg/L 以上;②可生化性差,主要是一些如高级脂肪烃、多环芳烃、多环芳香化合物等难降解有机污染物;③色度高,污染物分子中含有偶氮基、硝基、硫化羟基等双键发色团;④含盐量高。根据以上特点,不能够直接排海和直接最为绿化用水,排除AC,可以预处理后部分回用和送园区污水处理厂。选BD。注意:描述选项的语气,“直接”太绝对。


据《环境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技术导则》 (HJ 203 4-一2013 ),关于隔声的一般规定,说法正确的有( )。
A. 对固定声源进行隔声处理时,宣尽可能靠近噪声源设置隔声措施
B. 对敏感点采取隔声防护措施时,宣采用具有一定高度的隔声墙或隔声屏障
C. 对噪声传播途径进行隔声处理时,宣采用隔声间(室)的结构形式
D. 对临街居民建筑可安装隔声窗或通风隔声窗

答案:A,D
解析:
选项B和C的说法对调才正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矿山企业应当采取科学的开采方法和选矿工艺,减少尾矿、研石、废石等矿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和贮存量
B、尾矿、研石、废石等矿业固体废物贮存设施停止使用后,矿山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环境保护规定及时组织复垦
C、建设生活垃圾处置的设施、场所,必须符合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环境保护和环境卫生标准
D、禁止擅自关闭、闲置或者拆除生活垃圾处置的设施、场所

答案:A,C,D
解析:
见教材P127 。


(2018年)根据《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铁路干线两侧铅垂向Z振级标准是()。

A.昼间70dB、夜间67 dB
B.昼间75dB、夜间72 Db
C.昼间80dB、夜间75 dB
D.昼间80dB、夜间80dB

答案:D
解析:


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按照开发层级,我国国土空间分为( )。
A、国家级
B、省级
C、地市级
D、县级

答案:A,B
解析:
见教材P191。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开展工程分析时,工程平面图中的“地表状况”不包括()。

A:动物群落
B:主要水体
C:植被类型
D:周边村庄

答案:D
解析:
周边村庄不属于“地表状况”,而应包括在工程平面图中。


(2016年)关于采用生物法对废水进行脱氮除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仅需除磷时,应采用缺氧/好氧法
B.仅需脱氮时,应采用厌氧/好氧法
C.需要同步脱氮除磷时,应采用厌氧/缺氧/好氧法
D.需要同步脱氮除磷时,应采用缺氧/厌氧/好氧法

答案:C
解析:
2019版教材P384,当需要同时脱氮除磷时,应釆用厌氧/缺氧/好氧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对( )应当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组织环境影响评价,编写该规划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
A 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
B 钢铁生产规划
C 能源规划
D 文化教育发展规划

答案:A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下列关于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一级评价项目不得少于2期(夏季、冬季)监测
B:一级评价项目不得少于2期(夏季、秋季)监测
C:二级评价项目可取1期不利季节监测,必要时也应作2期监测
D:三级评价项目必要时可作1期监测

答案:B
解析:
一级评价项目应进行2期(冬季、夏季)监测;二级评价项目可取1期不利季节进行监测,必要时应作2期监测;三级评价项目必要时可作1期监测。


2021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答疑精华7辑 第5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关于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场所管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禁止擅自关闭生活垃圾处置的设施
B.关闭生活垃圾处置的设施或场所必须采取措施,防止污染环境
C.经所在地的县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核准后可以关闭和拆除生活垃圾处置场所
D.建设生活垃圾处置的设施、场所,必须符合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环境保护和环境卫生标准

答案:C
解析:
C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同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四十四条规定,禁止擅自关闭、闲置或者拆除生活垃圾处置的设施、场所;确有必要关闭、闲置或者拆除的,必须经所在地的市、县级人民政府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商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核准,并采取措施,防止污染环境。


根据《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下列关于风景名胜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游人集中的游览区内,不得建设宾馆、招待所以及休养、疗养机构
B风景名胜区内的一切景物和自然环境,必须严格保护,不得破坏或随意改变
C在风景名胜区及其外围保护地带内的各项建设,都应当与景观相协调,不得建设破坏景观、污染环境、妨碍游览的设施
D风景名胜区的土地,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侵占
E在珍贵景物周围和重要景点上,除必需的保护和附属设施外,不得增建其他工程设施

答案:A,B,C,D,E
解析:


某拟建项目排污口对岸现有一个污水排放量为3.6万t/d的排污口,COD的排放浓度为100mg/L。河流上游枯水期设计流量为10m3/s,COD背景浓度15mg/L。该项目设计污水量为10.0万t/d,COD排放浓度为50mg/L。则采用一维稳态水质模型计算得到的排放断面COD起始浓度为( )。

A.21.56mg/L
B.24.95mg/L
C.42.80mg/L
D.55.00mg/L

答案:A
解析:
由于上游枯水期设计流量10m3/s=86.4万t/d,根据一维稳态水质模型,排放断面COD的起始浓度为:c0=(cuQu+ceQe)/(Qu+Qe)=(3.6×100+86.4×15+10.0×50)/(3.6+86.4+10.0)=21.56mg/L。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入海排污口位置的选择,经科学论证后,报( )审查批准。
A、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C、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门
D、设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门

答案:A
解析:
见教材P132。


(2017年)某生产车间产生含金属Ni废水,拟采用物化处理工艺对该废水进行预处理,下列做法,正确的有( )。

A.应在车间内处理达标后排出
B.调节pH为酸性去除金属Ni
C.调节pH为碱性去除金属Ni
D.与其他车间废水混合后集中处理

答案:C
解析:
金属Ni为第一类污染物,《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规定》(HJ 495-2009):“8.1污水第一类污染物采样点位一律设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的排放口或专门处理此类污染物设施的排口”。《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指南总则》(环办函[2015]1860号征求意见稿):“5.3监测点位……5.3.2.1其中,污水中第一类污染物一律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或专门处理此类污染物设施的排放口采样”。故A错误,应在车间内处理达标后排出,不妥。


某地下水水流数值模拟区以导水性强的断层为边界,模拟区边界内含水层导水性较强,边界外含水层导水性较弱。关于该断层边界条件概化,正确的是( )。

A.定水头边界
B.隔水边界
C.流量边界
D.断层边界

答案:C
解析:
断层接触可以是隔水边界、流量边界,也可能是定水头边界。具体条件是:①如果断层本身是不透水的,或断层的另一盘是隔水层,则构成隔水边界;②如果断裂带本身是导水的,计算区内为强含水层,区外为弱含水层,则形成流量边界;③如果断裂带本身是导水的,计算区内为导水性较弱的含水层,而区外为强导水的含水层时,则可以定为补给边界。


()提供了一定时期内衡量环境优劣程度质的标准。
A.国家环境质量标准 B.国家地方标准
C.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 D.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

答案:A
解析:
国家环境质量标准是一定时期内衡量环境优劣程度的标准,从某种意义上讲是环境质量的目标标准。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在工程分析中采用较多的方法是()。

A:专业判断法
B:类比分析法
C:数学模式法
D:遥感法

答案:B
解析:
工程分析的方法主要有类比分析法、实测法、实验法、物料平衡计算法、查阅参考资料分析法等。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应当作为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A.水源地和水系
B.基本农田和绿化用地
C.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D.环境保护、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答案:A,B,C,D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十七条规定,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的内容应当包括:城市、镇的发展布局,功能分区,用地布局,综合交通体系,禁止、限制和适宜建设的地域范围,各类专项规划等。规划区范围、规划区内建设用地规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水源地和水系、基本农田和绿化用地、环境保护、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以及防灾减灾等内容,应当作为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2021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答疑精华7辑 第6辑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应当在该规划草案报送审批前,举行论证会、听证会,或者采取其他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草案的意见。

A:可能造成不良环境影响的规划
B:可能造成不良环境影响并直接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规划
C:直接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规划
D:军用机场建设规划
E:危险废物设施建设规划

答案:B
解析:


根据《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各省级人民政府要对本行政区域内优先保护类耕地面积减少或土壤环境质量下降的县(市、区),()。

A、进行预警
B、对主要责任人员进行处罚
C、依法采取环评限批等限制性措施
D、采取措施增加耕地面积

答案:A,C
解析:


某项目的物质危险源为一般毒性危险物质,其环境风险评价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距离源点不低于()。

A:3km
B:5km
C:8km
D:10km

答案:A
解析:


2016-5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的有关规定,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放射性固体废物实行有偿处置
B.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实行经营许可
C.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费用收取和使用管理办法,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规定
D.产生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对其产生的放射性固体废物进行处理后,送交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单位处置,并承担费用

答案:C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TSP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直径≤100)μm的颗粒物。

A:几何当量
B:阻力学当量
C:自由沉降当量
D:空气动力学当量

答案:D
解析:
TSP是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μm的颗粒物。(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是指静止空气中颗粒物的沉降速度与密度为1g/cm2的圆球的沉降速度相同时的圆球直径。)


某公路工程拟通过内部未分区的自然保护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该建设项目须( )。

A.避绕该自然保护区
B.降低公路等级和通行能力
C.缩小路基宽度,禁止设置取弃土场
D.优化路由,缩短通过该保护区路线长度

答案:A
解析:
自然保护区可以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第三十条规定,自然保护区的内部未分区的,依照本条例有关核心区和缓冲区的规定管理。第三十二条规定,在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内,不得建设任何生产设施。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河宽大于50m的大、中河流开展水质现状调查,取样断面上需至少布设取样垂线()。

A:1条
B:2条
C:3条
D:5条

答案:C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河宽大于50m的大、中河流开展水质现状调查,取样断面上需至少布设三条取样垂线,在主流线上及距两岸不少于0.5m,并有明显水流的地方各设一条取样垂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关于城市新区开发、建设和旧城区改建,下列说法正确是()。
A在乡规划、村庄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以外,不得设立各类开发区和城市新区
B在城市总体规划、乡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以外,不得设立各类开发区和城市新区
C在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以外,设立各类开发区和城市新区须报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审批
D旧城区的改建,应当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传统风貌,合理确定拆迁和建设规模
E在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以外,不得设立各类开发区和城市新区

答案:D,E
解析:


在沉降作用明显的河流充分混合段,对排入河流的化学需氧量(COD)进行水质预测最适宜采用()。

A:河流一维水质模式
B:河流平面二维水质模式
C:河流完全混合模式
D:河流S-P模式

答案:A
解析:
在沉降作用明显的河流充分混合段需考虑衰减作用,最适宜采用河流一维水质模式。


2021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答疑精华7辑 第7辑


2018-10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关于突发环境事件有关规定的说法,正确的有( )。

A、企业事业单位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做好突发环境事件的风险控制、应急准备、应急处置和事后恢复等工作
B、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报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C、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企业事业单位应当立即采取措施处理,及时通报可能受到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并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D、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有关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立即组织评估事件造成的环境影响和损失,并及时将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布

答案:A,B,C
解析:


根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下列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基础防渗层符合要求的是( )。

A.0.5m厚、渗透系数为1×10-7cm/s的黏土层
B.0.5m厚、渗透系数为1×10-6cm/s的黏土层
C.1m厚、渗透系数为1×10-7cm/s的黏土层
D.1m厚、渗透系数为1×10-6cm/s的黏土层

答案:C
解析:
根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危险废物堆放要求中指出,基础必须防渗,防渗层为至少1m厚黏土层(渗透系数≤10-7cm/s),或2mm厚高密度聚乙烯,或至少2mm厚的其他人工材料(渗透系数≤10-10cm/s)。


当污染物由上而下经包气带进入含水层,其对地下水污染程度主要取决于包气带的()。

A:地质结构
B:岩性
C:厚度
D:渗透性

答案:B,C
解析:
污染物质能否进入含水层取决于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承压含水层由于上部有隔水顶板,只要污染源不分布在补给区,就不会污染地下水。如果承压含水层的顶板为厚度不大的弱透水层,污染物则有可能通过顶板进入含水层。潜水含水层到处都可以接受补给,污染的危险性取决于包气带的岩性与厚度。


(2016年)根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下列基础防渗层中,不符合危险废物贮存设施选址与设计要求的是()。

A.渗透系数≤10-7 cm/s、厚度1m的黏土层
B.渗透系数≤10-7 cm/s、厚度2m的黏土层
C.渗透系数≤10-10 cm/s、厚度1mm的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
D.渗透系数≤10-10 cm/s、厚度2mm的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

答案:C
解析:
防渗层两种情况:1m黏土层(渗透系数小于等于10-7cm/s);2mm人工材料(渗透系数小于等于10-10cm/s),选项C厚度不合要求


某项目设计的循环水量为25000m3/d,循环补水量为400m3/d,其他新鲜用水量为2600m3/d,该项目的水重复利用率为( )。

A.0.814
B.0.893
C.0.902
D.0.986

答案:B
解析:


在水环境现状调查中,点源调查的内容有( )。
A. 排放特点
B. 排放数据
C. 用排水状况
D. 废水、污水处理状况
E. 能耗状况

答案:A,B,C,D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生态影响》,下列关于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内容的说法,错误的是()。

A:依据受影响生态系统的主导生态功能选择评价预测指标
B:重点关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可逆影响和累积生态影响
C:分析评价项目对敏感生态保护目标的影响途径、影响方式和影响程度
D:预测评价项目对区域现存主要生态问题的影响趋势

答案:B
解析:
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内容包括:①评价工作范围内涉及的生态系统及其主要生态因子的影响评价。通过分析影响作用的方式、范围、强度和持续时间来判别生态系统受影响的范围、强度和持续时间;预测生态系统组成和服务功能的变化趋势,重点关注其中的不利影响、不可逆影响和累积生态影响。②敏感生态保护目标的影响评价应在明确保护目标的性质、特点、法律地位和保护要求的情况下,分析评价项目的影响途径、影响方式和影响程度,预测潜在的后果。③预测评价项目对区域现存主要生态问题的影响趋势。


高速公路的建设可能引发的生态风险主要是( )。

A.植被破坏
B.水土流失
C.移民安置
D.生物入侵

答案:D
解析:
生态风险是根据受体对象进行的风险划分,即生态风险是生态系统及其组成所承受的风险。人们通常所说的环境风险可以认为是生态风险的一个发展较为完善的子系统,环境风险更多地关注污染物带来的风险,生态风险将这一范围拓展至自然灾害(如生物入侵(D)、滑坡、地震、火灾、洪水等)、人类活动(如土地利用、生物技术应用等)更广的范围。而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都有可能是高速公路建设所导致的,但这两种情况本身不属于生态风险。


径流系数是指( )。
A. 某一时段内径流深与相应降雨深的比值
B. 流域出口断面流量与流域面积的比值
C. 径流总量平铺在全流域面积上的水层厚度
D. 在T时段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总水量

答案:A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