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安全工程师历年真题6卷

发布时间:2022-02-02
中级安全工程师历年真题6卷

中级安全工程师历年真题6卷 第1卷


控制粉尘爆炸可以有很多办法。从抑制粉尘爆炸发生的角度看,可以采取的技术措施有()

A:增湿
B:控制点火源
C:增加通风除尘
D:惰化
E:防爆墙

答案:A,B,C,D
解析:
控制产生粉尘爆炸的主要技术措施是缩小粉尘扩散范围,消除粉尘,控制火源,适当增湿。对于产生可燃粉尘的生产装置(如A1粉的粉碎等)则可以进行惰化防护,即在生产装置中通人惰性气体,使实际氧含量比临界氧含量低20%。


根据《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考核发证机关应当撤销特种作业操作证的情形不包括( )。

A.超过特种作业操作证有效期未延期复审的
B.对发生生产安全事故负有责任的
C.特种作业操作证记载虚假信息的
D.特种作业人员死亡的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的监督管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第三十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考核发证机关应当撤销特种作业操作证:(1)超过特种作业操作证有效期未延期复审的;(2)特种作业人员的身体条件已不适合继续从事特种作业的;(3)对发生生产安全事故负有责任的;(4)特种作业操作证记载虚假信息的;(5)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的。特种作业人员违反前款第(4)项、第(5)项规定的,3年内不得再次申请特种作业操作证。


因视觉环境的特点,使作业人员的瞳孔短时间缩小,从而降低视网膜上的照度,导致视觉模糊,视物不清楚。这种现象称为( )。

A.视错觉
B.眩光效应
C.明适应
D.暗适应

答案:B
解析:
当人的视野中有极强的亮度对比时,由光源直射或由光滑表面反射出的刺激或耀眼的强烈光线,称为眩光。眩光可使人眼感到不舒服,使可见度下降,并引起视力明显下降。


小张参加了区安全监管局组织的“企业安全双重预防机制”构建公益培训。通过培训,小张对这项工作的开展顺序有了清晰的认识。根据《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的通知》(安委办[2016]3号),这项工作开展的顺序,正确的是( )。

A.全面开展安全风险辨识 →科学评定安全风险等级一有效管控安全风险→实施安全风险公告警示→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B.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全面开展安全风险辨识→有效管控安全风险→科学评定安全风险等级→实施安全风险公告警示
C.全面开展安全风险辨识→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科学评定安全风险等级→有效管控安全风险→实施安全风险公告警示
D.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有效管控安全风险→全面开展安全风险辨识→科学评定安全风险等级→实施安全风险公告警示

答案:A
解析:
双重预防机制全称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事前工作是风险辨识、风险分级、采取管控措施。事中工作是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管理。基本顺序是先事前后事中,事前的三个主要工作也存在逻辑关系,先发现,再分析,最后采取措施。


在使用瓶装液化石油气过程中,为了保证安全,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尽量将瓶内气体用尽
B.倒尽瓶内的残液
C.将气瓶倒置
D.留有一定的剩余气体

答案:D
解析:
气瓶使用过程中瓶内气体不得用尽,必须留有剩余压力,以防混人其他气体或杂质。永久气体气瓶的剩余压力,应不小于0.05MPa;液化气体气瓶应留有不少于0.5%?1.0%规定充装量的剩余气体。


中级安全工程师历年真题6卷 第2卷


建设主管部门履行安全监督检查职责时,不能采取的措施是(  )。

A.要求被检查的单位提供有关建筑起重机械的文件和资料
B.进入被检查单位和被检查单位的施工现场进行检查
C.对检查中发现的建筑起重机械生产安全事故隐患,责令立即排除
D.重大生产事故隐患排除前或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依据《生产安全法》开具罚单

答案:D
解析:
对检查中发现的建筑起重机械生产安全事故隐患,责令立即排除;重大生产事故隐患排除前或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责令从危险区域撤出作业人员或暂时停止施工。


共用题干
B家具木材厂加工车间内用可移动式传送带传送物料,可移动式传送带的驱动电机使用380V三芯电缆线供电,其铁制控制箱入口处的电缆线用布条缠绕固定。因控制箱随传送带经常移动,操作人员为图方便,只安装了一个螺栓固定。控制箱没有漏电保护装置。木材厂加工车间内粉尘浓度常年超标。2009年5月21日15时20分,由于车间内木材堆积,影响传送带正常工作,现场操作人员未采取任何保护措施带电移动传送带。在移动过程中,三芯电缆线松动脱落,带电电缆接触控制箱外壳,导致1名员工触电。现场员工情急之下未切断电源就拉扯三芯电缆线,引发电缆短路打火,发生粉尘爆炸事故。事故造成2人当场死亡、1人重伤。重伤者经34天抢救无效死亡。事故造成木材加工车间厂房部分坍塌,全厂停产,直接经济损失800余万元。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16分,每题2分,1~3题为单选题,4~8题为多选题):

下列措施中,对解决木材厂加工车间内粉尘浓度常年超标问题有效的治理措施包括()
A:密闭产尘设备措施
B:粉尘惰化措施
C:除尘净化措施
D:通风净化措施
E:防静电措施

答案:A,C,D
解析:
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统计范围:人身伤亡后所支出的费用,如医疗费用、丧葬及抚恤费用、补助及救济费用、歇工工资;事故善后处理费用,如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现场抢救费用、清理现场费用、事故罚款和赔偿费用;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价值,如固定资产损失价值、流动资产损失价值。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三条: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呼吸性粉尘是指能被吸入人体肺部并滞留于肺泡区的浮游粉尘。空气动力直径小于7.07μm的极细微粉尘,是引起尘肺病的主要粉尘。
在2008版相关教材的粉尘爆炸中有惰化防护措施,对于产生可燃粉尘的生产装置,则可以进行惰化防护,即在生产装置中通入惰性气体,使实际氧含量比临界氧含量低20%。E选项不能降低粉尘浓度,只是杜绝粉尘爆炸的点火源,与题意不符合。
间接接触电击防护措施有选项C、E,漏电保护装置可以作为直接接触电击基本措施的补充措施和间接接触电击的防护措施,所以选项A也正确。
随含氧量增高,爆炸危险性越大,而选项C说的是含氧量越高,爆炸强度越大。E选项应该是随湿度增高,爆炸危险性减少。
选项A、D明显错误。鉴于法律授权国务院制定专门的事故调查处理行政法规,所以,《安全生产法》没有对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作出详细的规定。但是法律确定了事故调查处理的原则,即应当按照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及时、准确地查清事故原因,查明事故性质和责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并对事故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针对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存在的地方保护、避重就轻、逃脱责任等突出问题,《安全生产法》第七十五条同时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和干涉对事故的依法调查处理。
选项C在案例中并不能反映出来。选项D应该属于安全技术措施,而不是管理的问题。


进入密闭空间作业应由用人单位实施安全作业准入,用人单位应采取综合措施,消除或减少密闭空间的职业危害以满足安全作业条件。下列措施中,属于开始进入密闭空间作业的技术措施是( )。

A.在密闭空间的外部设置警示标识
B.提供有关的职业安全卫生培训
C.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未经允许的劳动者进入密闭空间
D.对密闭空间内的气体进行检测,符合安全条件后再行进入

答案:D
解析:
进入密闭空间作业应由用人单位实施安全作业准入。用人单位应采取综合措施,消除或减少密闭空间的职业危害以满足安全作业条件,主要有以下几点:①明确密闭空间作业负责人、被批准进入作业的劳动者和外部监护或监督人员及其职责。②在密闭空间外设置警示标识,告知密闭空间的位置和所存在的危害。③提供有关的职业安全卫生培训。④当实施密闭空间作业前,须评估密闭空间可能存在的职业危害,以确定该密闭空间是否准入作业。⑤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未经允许的劳动者进入密闭空间。⑥提供密闭空间作业的合格的安全防护设施、个体防护用品及报警仪器。⑦提供应急救援保障。A、B、C选项属于管理措施,而D选项属于技术措施。


气瓶附件是气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气瓶安全使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气瓶附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同一规格、型号的气瓶重量允许误差不得超过巧%
B.防止超压泄放导致爆炸,瓶帽上要设置一个泄气孔
C.液化石油气瓶阀的手轮材料必须有防爆性能
D.溶解乙炔气瓶阀铜合金材料含铜量不能超过70%,否则会生成爆炸性物质乙炔铜

答案:D
解析:
A选项中,同一规格、型号的气瓶重量允差不超过5%。B选项中,防止超压泄放导致爆炸,瓶帽上要有对称的泄气孔。C选项中,液化石油气瓶阀的手轮材料必须有阻燃性能。


安全生产检查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一项重点工作,为了使检查工作更加规范,将个人的行为对检查结果的影响减少到最小,常采用( )。

A.常规检查法
B.安全检查表法
C.仪器检查法
D.数据分析法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安全生产检查。为了使检查工作更加规范,将个人的行为对检查结果的影响减少到最小,常采用安全检查表法。安全检查表一般由工作小组讨论制定。安全检查表一般包括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检查标准、检查结果及评价等内容。


中级安全工程师历年真题6卷 第3卷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限值量值,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绝大多数接触者的健康不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许接触水平。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包括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最高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超限倍数四类,这四类限值规定了不同单位时间内劳动接触有害化学物质的阂值,从而保障劳动者的健康。在这四类指标当中,其“单位时间”是40h工作周的指标是( )。

A.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B.最高容许浓度
C.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D.超限倍数

答案:A
解析: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是指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h工作日、40h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


安全评价的程序主要包括:准备阶段,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定性、定量评价,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形成安全评价结论及建议和( )。

A.进行报告评审
B.申请政府部门文件备案
C.编制安全评价报告
D.申请建设主管单位验收

答案:C
解析:
安全评价的程序:①前期准备;②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③划分评价单元;④定性、定量评价;⑤安全对策措施建议;⑥安全评价结论;⑦安全评价报告的编制。


电气火灾约占全部火灾总数的( )%。

A.20
B.30
C.40
D.50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电气防火防爆技术。电气火灾约占全部火灾总数的30%。


人孔是供清洗和维修储罐时,操作人员进出储罐而设置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一般立式罐,人孔都装在罐壁最下层圈板上
B.人孔直径多为600mm
C.通常5000m3以下油罐设1个人孔
D.5000m3以上储罐则必须设2个人孔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化工企业常用储存设施及安全附件。通常3000m3以下油罐设1个人孔。


2011年11月29日4时,A铁矿390平巷直竖井的罐笼在提升矿石时发生卡罐故障,罐笼被撞破损后卡在距离井口2.5m处,当班绞车工甲随即升井向矿长乙和维修工丙报告,乙和丙下井检修。丙在没有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3次对罐笼角、井筒护架进行切割与焊接,切割与焊接作业至7时结束。随后乙和丙升井返回地面。当日7时29分,甲在绞车房发现提升罐笼的钢丝绳异动,前往井口观察,发现盲竖井内起火,当即返回绞车房,关闭向井下送电的电源开关,并立即升井向乙和丙报告。随后甲和丙一起下井,到达390平巷时烟雾很大,能见度不足5m。甲和丙前行到达离起火盲竖井约300m处。无法继续前行,遂返回地面向乙汇报,乙立即报警,调矿山救护队救援,并启动A矿山应急救援预案。
截至11月29日10时,核实井下被困人员共122人,其中救护队救出52人,70人遇难,遇难人员中包括周边的4座铁矿61名井下作业人员。
事故调查发现,A铁矿与周边的4座铁矿越巷开采,各矿均未形成独立的通风系统,且安全出口和标志均不符合安全规定。
事故调查组确认,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丙在切割与焊接作业时,切割下来的高温金属残块及焊渣掉落在井槽充填材料上,造成荆笆着火,引燃充填护套的可燃物,引发火灾。该起事故的经济损失包括:人员伤亡后支出的费用9523万元,善后处理费用3052万元,财产损失1850万元,停产损失580万元,处理环境污染费用5万元。
根据以上场景所列数据,该起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为(  )万元。


A.9523

B.12575

C.14425

D.15005

E.15010

答案:C
解析:
生产安全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①人员伤亡后支出的费用,如医疗费用、丧葬及抚恤费用、补助及救济费用、歇工工资;②事故善后处理费用,如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现场抢救费用、现场清理费用、事故罚款和赔偿费用;③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费用,如固定资产损失价值、流动资产损失价值。该起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为9523万元+3052万元+1850万元=14425万元。


中级安全工程师历年真题6卷 第4卷


通过学习和训练,去提高人的文化和技术素质,或采取必要的辅助措施(如使用劳保用品等)去适应人机系统的要求。这一过程称为()

A:机宜人
B:人适机
C:培训
D:演练

答案:B
解析:
人适机是指使人去适应机器的要求。机器的结构决定了其客观的运动规律,其操作环境也会因各种因素在时间和空间上受到某种限制,如经济上的可行性、技术上的可能性、机器本身性能要求的条件以及使用机器时的外界环境条件(如高温、高压作业)等。为了适应机器的这些情况,就需要对人的因素予以限制,对人进行教育、训练,并且尽量发挥人的因素,利用有一定可塑性这一特点。


根据《安全生产法》,下列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是()

A:从业人员280人的危险化学品使用单位
B:从业人员220人的机械制造单位
C:从业人员110人的食品加工单位
D:从业人员50人的建筑施工单位

答案:D
解析:
根据《安全生产法》第19条: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超过三百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在三百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委托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


以下对爆破作业描述不正确的是()。(1)雷雨季节宜采用电雷管起爆法起爆。(2)炸药反应不完全时,不会引起有毒气体含量增加。(3)同一爆破网络应使用同厂.同批.同型号的电雷管。(4)处理盲炮时进行安全警戒。

A.(1)(2)
B.(1)(3)
C.(2)(4
D.(3)(4)

答案:A
解析:
(1)在雷雨季节,潮湿场地等情况下,应采用非电起爆法。(2)炸药爆炸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当爆炸反应不完全时,将引起有毒气体含量增加。一般情况下,爆炸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大部分是一氧化碳与氮氧化物。爆炸生成的产物有时与岩石(矿物)起化学反应,可能生成新的有毒有害气体,如在硫化矿石中爆破,有毒气体中往往有二氧化硫。(3)(4)表述均正确。


根据《常用化学危险品储存通则》(GBl5603--1995),危险化学品露天堆放,应符合防火、防爆的安全要求。下列各组危险化学品中,均为禁止露天堆放的是(  )。


A.爆炸物品、易燃固体、剧毒物品

B.爆炸物品、剧毒物品、氧化剂

C.爆炸物品、一级易燃物品、遇湿燃烧物品

D.爆炸物品、一级易燃物品、氧化剂

答案:C
解析:
危险化学品露天堆放,应符合防火、防爆的安全要求;爆炸物品、一级易燃物品、遇湿燃烧物品、剧毒物品不得露天堆放。


职业中毒分急性中毒、慢性中毒和亚急性中毒三种病型。下列选项中,属于慢性中毒的是()。

A.毒物一次性大量进入人体
B.毒物长期或少量进入人体
C.在短时间内有较大量毒物进入
D.接触毒物无症状,但尿检超标

答案:B
解析:
侵入人体的生产性毒物引起的职业中毒,按发病过程可分为三种类型: (1)急性中毒。由毒物一次或短时间内大量进入人体所致。多数由生产事故或违反操作规程所引起。
(2)慢性中毒。慢性中毒是长期小剂量毒物进入机体所致。绝大多数是由蓄积作用的毒物引起的。
(3)亚急性中毒。亚急性中毒介于以上两者之间,在短时间内有较大量毒物进入人体所产生的中毒现象。
接触工业毒物,无中毒症状和体征,但实验室检查体内毒物或其代谢产物超过正常值的态称为带毒状态,如铅吸收带毒状态等。有些毒物有致癌性。接触有些毒物还可能对妇女有害,甚至会累及下一代。


中级安全工程师历年真题6卷 第5卷


某采石厂开采地点距国道大桥16.7m,1987年采石厂由村办企业转为乡镇企业,王某某承包经营该厂,破碎车间由李某某承包作为负责人兼安全员。1989年7月,由于该采石厂在出事故地点的开采处已经形成明显伞檐,王某某发现李某某在原开采点和出事地点两处之间进行开采,就通知李某某停采,李某某拒不执行,王某某认为李某已承包,没有强行制止。1989年8月中旬,在出事地点发生过1次坍塌事故(没有伤人),出现了明显的事故预兆,王某某再次指出出事地点不安全,让李某某转移到别处开采,但李某某不听指挥继续开采。1989年8月29日下午上班后,李某某将18名生产人员安排在此处从下部掏采。16时15分进行爆破后,在未检查清理爆破现场的情况下,李某某就令工人开始生产作业,此时工地左上方伞檐岩中一块弧长22.5m,约50m3的岩石突然脱落,造成10人死亡,重伤4人,轻伤4人,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0万余元。

根据上述事实,露天开采应遵循( )的开采顺序。查看材料

A.自下而上
B.自上而下
C.自中间向两边
D.自两边向中间

答案:B
解析:
露天开采应遵循自上而下的开采顺序,分台阶开采,并坚持“采剥并举,剥离先行”的原则。


依据《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对未经许可生产、经营烟花爆竹制品,或者向未取得烟花爆竹安全生产许可的单位或者个人销售黑火药、烟火药、引火线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非法生产、经营活动,处( )的罚款,并没收非法生产、经营的物品及违法所得。

A.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
B.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
C.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
D.2万元以上1 0万元.以下

答案:D
解析:
依据《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第36条的规定,对未经许可生产、经营烟花爆竹制品,或者向未取得烟花爆竹安全生产许可的单位或者个人销售黑火药、烟火药、引火线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非法生产、经营活动.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并没收非法生产、经营的物品及违法所得。


井下采掘作业发现有出水征兆时,应当先( )作业。

A 停止
B 探水
C 快速

答案:A
解析:


2018年1月5日,由A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承建了某边境经济合作区配套基础设施强电迁改工程35 kV线路项目。
2018年1月4日施工人员实施35 kV线路项目2号至1号塔导线的放紧线作业,当天紧固好1条导线和2条避雷线。1月5日上午8时,施工组长何某带领工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8人(均为项目施工劳务承包人肖某雇佣的工人)到2号铁塔继续进行导线放紧线作业,中午12时,休息吃午饭,饭后甲、乙、丙、丁爬上2号铁塔进行导线放紧线作业,戊在塔基上操作绞磨机,己施放牵引线,庚和辛在塔基附近收放导线。下午3时50分许,在进行第7条线(总共8条线)的固定时,听到“嘭”的一声,地脚螺母突然飞起,整个铁塔随即倾斜后往东南方向倒塌,在2号铁塔倒塌过程中,塔下4名作业人员迅速撤离,作业人员辛在躲避过程中被钢绞线打伤,在塔上作业的甲、乙、丙、丁4人随塔坠落地面。
事故共造成4人死亡,1人受伤,医疗费用2万元,丧葬抚恤费用240万元,作业人员辛的歇工工资1万元,铁塔维修及更换部件费用25万元,铁塔倒塌导致农作物被毁赔偿3万元,事故调查处理期间A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停业整顿,因停业损失20万元,并招募了一批新工人进行为期一周的培训活动花费7万元,政府罚款60万元。
依据专家组的结论,结合事故调查组调查掌握的情况分析事故直接原因为:地脚螺栓与螺母不能配合,不能产生应有的紧固力。地脚螺栓直径是52 mm,螺母内径是56 mm,螺栓严重超差。间接原因若干。
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 6441—1986),此次事故属于()。

A.高处坠落
B.坍塌
C.机械伤害
D.物体打击
E.其他伤害

答案:B
解析:
坍塌,指物体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超过自身的强度极限或因结构稳定性破坏而造成伤害的事故,如挖沟时的土石塌方、脚手架坍塌、堆置物倒塌等,不适用于矿山冒顶片帮和车辆、起重机械、爆破引起的坍塌。故选B。


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在发现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设备、器材或者设施时,有权予以查封或者扣押,但应当在()日内作出处理决定。

A:7
B:10
C:15
D:30

答案:C
解析:
依据《安全生产法》第56条的规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在发现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设备,器材或者设施时,有权予以查封或者扣押,但应当在15日内作出处理决定。


中级安全工程师历年真题6卷 第6卷


下列关于“三不伤害”的内容,说法错误的是( )。

A.不伤害他人
B.不伤害自己
C.不被别人伤害
D.不被自己伤害

答案:D
解析:
“三不伤害”是指不伤害他人、不伤害自己、不被别人伤害。


在煤的开采、转运和使用过程中,从业人员会接触到煤尘。根据生产性粉尘的分类,煤尘属于( )。

A.植物性粉尘
B.金属性粉尘
C.矿物性粉尘
D.人工无机性粉尘

答案:C
解析:
无机性粉尘包括矿物性粉尘,如硅石、石棉、煤等;金属性粉尘,如铁、锡、铝等及其化合物;人工无机性粉尘,如水泥、金刚砂等。


下列不属于矿井透水前预兆的是( )。

A.挂汗
B.挂红
C.水叫
D.空气变热

答案:D
解析:
一般来说,挂汗、挂红、水叫都属于矿井透水前的预兆,空气变冷也属于预兆之一,而并不是空气变热,因此选D选项。


划分爆炸危险区域时应综合考虑释放源级别和通风条件先按释放源级别划分区域再根据通风条件调整区域划分。关于爆炸危险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混合物中危险物质的浓度被稀释到爆炸下限的35%以下为通风良好
B.混合物中危险物质的浓度被稀释到爆炸下限的75%以下为通风不良
C.存在第一级释放源区域可划为1区存在第二级释放源区域可划为2区
D.存在连续级释放源区域可划为1区存在第一级释放源区域可划为2区

答案:C
解析:
存在连续级释放源的区域可划为0区;存在第一级释放源区域,可划为1区;存在第二级释放源的区域,可划为2区。


某县安全监管部门在调查一起死亡事故时,发现某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劳动合同中,有减轻该单位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责任的条款。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可以对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给予罚款,处罚金额符合规定的是( )。

A.5000 元
B. 15000 元
C. 40000 元
D. 120000 元

答案:C
解析:
第一百零三条 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 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的,该协议无效;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个人经营的投资人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