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安全工程师考试试题题库6篇

发布时间:2022-01-11
中级安全工程师考试试题题库6篇

中级安全工程师考试试题题库6篇 第1篇


外因火灾的预防措施不包括( )。

A.安全设施
B.明火管理
C.消防器材管理
D.通风设施

答案:D
解析:
外因火灾的预防措施:①安全设施;②明火管理;③消防器材管理。


根据《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77号)的规定,焦炉煤气工程竣工后,在正式投产或使用前,供气公司依法必须开展的工作是( )。

A.气柜安全现状评价
B.焦炉煤气工程试运行
C.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进行验收情况备案
D.组织焦炉煤气工程安全设施竣工验收

答案:B
解析: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建设项目竣工后,根据规定建设项目需要试运行的,应当在正式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前进行试运行。


事故发生单位概况应当包括单位的全称、所处地理位置、()等内容。

A.所有制形式和隶属关系
B.生产经营范围和规模
C.持有各类证照的情况
D.单位和单位负责人的联系方式
E.单位负责人的基本情况以及近期的生产经营状况

答案:A,B,C,E
解析:
事故发生单位概况应当包括单位的全称、所处地理位置、所有制形式和隶属关系、生产经营范围和规模、持有各类证照的情况、单位负责人的基本情况以及近期的生产经营状况等。故本题应选择ABCE选项。


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气瓶充装单位应当经(  )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许可,方可从事充装活动。

A.设区的县
B.设区的市
C.省、自治区、直辖市
D.国务院

答案:C
解析: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气瓶充装单位应当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许可,方可从事充装活动。


数十至数百毫安的小电流通过人体短时间使人致命的最危险的原因是引起()。

A.昏迷
B.严重麻痹
C.剧烈疼痛
D.心室纤维性颤动

答案:D
解析:
数十至数百毫安的小电流通过人体短时间使人致命的最危险的原因是引起心室纤维性颤动。 呼吸麻痹和中止、电休克虽然也可能导致死亡,但其危险性比引起心室纤维性颤动的危险性小得多。发生心室纤维性颤动时,心脏每分钟颤动1000 次以上,但幅值很小,而且没有规则,血液实际上中止循环,如抢救不及时,数秒钟至数分钟将由诊断性死亡转为生物性死亡。


甲企业设机关部门4个,员工24人;生产车间6个,员工450人;辅助车间1个,员工26人。员工每天工作8h,全年工作日数300d。2012年,甲企业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3起,2名员工死亡。甲企业2012年百万工时死亡率为()。

A.2.06
B.1.75
C.1.67
D.1.53

答案:C
解析:

本题的计算过程为:甲企业2012年百万工时死亡率=【2/(24+450+26)*8*300】*106=1.67。


某集团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在年终开展HSE绩效评审时,发现去年在子公司A发生的事故,今年在子公司B和C都有发生。公司管理层认为企业安全文化在某些方面需要提升和完善。依据《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AQ/T9004-2008),该集团公司针对上述事故应重点加强的安全文化建设基本要素是( )。

A.自主学习与改进
B.安全事务参与
C.审核与评估
D.安全行为激励

答案:A
解析:
自主学习与改进企业应将与安全相关的任何事件,尤其是人员失误或组织错误事件,当做能够从中汲取经验教训的宝贵机会,从而改进行为规范和程序,获得新的知识和能力。


进行木材加工的机械统称为木工机械,木工机械刀轴不仅锋利,而且转速高、噪声大,容易发生事故,下列危险有害因素中,不属于木工机械加工过程危险有害因素的是( )。

A.机械伤害
B.火灾爆炸
C.引发中毒或癌症
D.电离辐射

答案:D
解析:
木工机械加工过程中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有: (1)机械危险。
(2)火灾和爆炸的危险。
(3)木材的生物效应危险。
(4)木粉尘危害。
(5)噪声和振动危害。
(6)化学危害:在木材的存储防腐、加工和成品的表面修饰粘接都需要采取化学手段。其中有些会引起中毒、皮炎或损害呼吸道粘膜。


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从事危险化学品经营的企业应当具备的条件包括( )。

A.设立专职医疗队伍
B.有健全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C.有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D.经营场所和储存设施符合国家标准
E.从业人员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并经考核合格

答案:B,C,D,E
解析:
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34条的规定.从事危险化学品经营的企业应当具备的条件包括:①有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经营场所,储存危险化学品的,还应当有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储存设施;②从业人员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并经考核合格;③有健全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④有专职安全管理人员;⑤有符合国家规定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⑥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中级安全工程师考试试题题库6篇 第2篇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内容包括()。

A.安全管理和技术
B.机构设置和安全教育培训
C.隐患治理
D.伤亡事故报告、调查
E.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答案:A,B,C,D
解析: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内容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安全管理和技术。
(2)机构设置和安全教育培训。
(3)隐患治理。
(4)伤亡事故报告、调查、处理、统计、分析,事故的预测和防范,以及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与组织演练等。
(5)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
(6)行政许可的有关内容。


某矿建单位施工一半圆拱形巷道,该巷道设计净断面宽4.8m,锚喷支护,每断面布置13根锚杆,间排距800mm×100m,锚杆长2.0m。施工计划确定月进尺180m,四六制作业,采用三掘一喷,掘进进尺2.2m。施工队安排的工序质量检查规定,当日施工完成的内容中抽查1个检查点,包括锚杆、喷射混凝土和巷道规格的施工质量内容,每个检查点锚杆选3根,喷射混凝土质量、巷道规格各选3个测点进行检查。施工队在某月完成了187m巷道掘进、支护施工。监理工程师该月组织了巷道施工质量中间验收工作。验收中,监理工程师进行现场检查后在施工队自检资料中选取了8个断面的工序质量检查记录表,包括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检查表各8份作为本次验收数据。其中8份锚杆施工质量检查表格中的主控项目均填有锚杆抗拔力、锚杆托盘、锚杆孔深以及巷道净断面尺寸项目。一般项目栏中有锚杆间排距、锚杆外露、锚杆孔方向与井巷轮廓线角度3项。以上各对应项目在每份检查点检查记录栏内分别填写为合格(计有7项合格),没有其他数据,表的下端只有班组质量验收员的签名。另外8份喷射混凝土支护工序质量检查记录表的填写格式雷同。因为施工单位不能提供正确的锚杆抗拔力检测数据,故当月锚杆抗拔力质量检查采用现场实测检查。检查抽样12组,实测结果是9组中的所有锚杆均达到设计的90%以上,有若干锚杆的抗拔力可达到设计值的120%。但是另有一组取样5根,其中1根低于90%。而在1个连续区段范围里的另外2组中,每组同样取样5根,2组均有2根低于90%,但2组的平均值均超过设计值的90%。
1.施工队安排的工序质量检查有何不妥说明正确做法。
2.施工单位提供的锚杆支护工序质量检查记录表上有哪些错误喷射混凝土支护工序质量检查的主控项目有哪些
3.验收当月施工单位应有多少份锚杆支护工序质量检查记录表说明理由。
4.说明当月锚杆抗拔力质量检查的抽查方法。根据抽查结果,分别评价各组锚杆抗拔力质量的合格情况。如有不合格,请根据不合格状况说明相应的质量处理方法。

答案:
解析:
施工队安排的工序质量检查的不妥做法和相应的正确做法是:(1)按每日检查锚杆支护1次不妥。工序质量检查应按施工循环进行,按三掘一喷施工安排,应有3次锚杆检查。(2)每检查点采用抽查3根锚杆、巷道规格选3个测点的检查方法不妥。施工质量的工序检查锚杆各项(除抗拔力)均应逐孔检查,巷道断面质量检查应抽查一个检查点的10个测点。 2.施工单位提供的锚杆支护工序质量检查记录表错误的地方有:(1)锚杆自检记录中的主控项目缺锚杆扭矩项;不属于主控项目的是锚杆孔深和巷道净断面尺寸,不应有锚杆抗拔力合格项。(2)锚杆检查记录表上仅标为合格而无具体检查数据的做法不正确。(3)记录表没有提交给监理工程师抽查、签字。喷射混凝土支护工序质量检查记录表中的主控项目有喷射混凝土厚度、巷道净断面规格。
3.锚杆支护工序质量循环检查记录表应有85份。理由是:锚杆质量检查应每循环(2.2m)进行1次,187m有85个循环,应有85份检查记录。
4.锚杆抗拔力质量抽检的方法是:按每23m(20~30m、300根以下)抽查一组,应共有9组数据。锚杆质量抽查结果是:9组锚杆抗拔力检查合格,锚杆抗拔力质量应评为合格;一组取样5根中有一根不合格,合格率高于75%,也可评为合格;连续两组有两根不合格,合格率低于75%,应评为不合格。锚杆抗拔力属于主控项目,项目验收出现局部区域未达到合格要求的情况,应按非正常验收处理。该段巷道锚杆抗拔力的处理应根据原设计单位核算的结论,如其可以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条件,可作为予以验收的内容;或者根据设计单位的要求,在该连续区段补打若干数量锚杆,并经过检查合格后,重新进行合格验收。


安全装置的分类有很多,其中装置的有效性取决于其固定的方法和开口的尺寸,以及在其开启后距危险点有足够的距离。该安全装置只有用改锥、扳手等专用工具才能拆卸的装置是( )

A.自动安全装置
B.固定安全防护装置
C.联锁安全装置
D.隔离安全装置

答案:B
解析:
自动安全装置的机制是把暴露在危险中的人体从危险区域中移开,仅限于在低速运动的机器上采用固定安全防护装置是防止操作人员接触机器危险部件的固定的安全装置。该装置能自动地满足机器运行的环境及过程条件,装置的有效性取决于其固定的方法和开口的尺寸,以及在其开启后距危险点有足够的距离。该安全装置只有用改锥、扳手等专用工具才能拆卸。
联锁安全装置的基本原理:只有安全装置关合时,机器才能运转;而只有机器的危险部件停止运动时,安全装置才能开启。
联锁安全装置可采取机械、电气、液压、气动或组合的形式。在设计联锁装置时,必须使其在发生任何故障时,都不使人员暴露在危险之中。例如,利用光电作用,人手进入冲压危险区,冲压动作立即停止。隔离安全装置是一种阻止身体的任何部分靠近危险区域的设施,例如固定的栅栏等。


下列开关箱和总配电箱(配电柜)内配置漏电保护器的漏电动作参数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开关箱中的漏电保护器,一般场所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为不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为不大于0.1s
B.Ⅰ类和Ⅱ类(非塑料外壳)手持电动工具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为不大于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大于0.1s
C.施工降水、夯实、振捣、地面抹光(水磨石)、水泵供水场所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为不大于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大于0.1s
D.总配电箱中的漏电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为不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不大于0.1s,其额定漏电动做电流与额定漏电动作时间的乘积不超过安全界限值30mA·S

答案:D
解析:
总配电箱中的漏电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为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大于0.1s,但其额定漏电动做电流与额定漏电动作时间的乘积不超过安全界限值30mA·s。


做好压力容器的维护保养工作,可以使容器经常保持完好状态,延长容器使用寿命。下列关于压力容器维护保养内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压力容器加载应缓慢进行
B.防止压力容器过载
C.对运行中的容器进行检查
D.保持完好的防腐层

答案:D
解析:
容器的维护保养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保持完好的防腐层。(2)消除产生腐蚀的因素。(3)消灭容器的“跑.冒.滴.漏”,经常保持容器的完好状态。(4)加强容器停用期间的维护。(5)经常保持容器的完好状态。


尾矿库的安全度主要根据尾矿库防洪能力和尾矿坝坝体稳定性确定。某评价机构对尾矿库进行安全现状评价时,根据尾矿库相关参数计算得到了该尾矿坝的坝体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当该系数小于规定值的0.98时,该尾矿库属于()。

A.正常库
B.病库
C.险库
D.危库

答案:C
解析:
险库是指安全设施存在严重隐患,若不及时处理将会导致垮坝事故的尾矿库。险库必须立即停产,排除险情。当尾矿库的坝体抗滑稳定最小安全系数小于规定值的0.98时,属于险库。


某冶金企业存在粉尘、噪声等职业危害,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在检查中发现,该企业皮带输送机处粉尘浓度超标,同时企业发放给接触粉尘岗位职工的防尘口罩属于劣质产品,针对这一问题,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做出的处理决定是()

A:扣押安全生产许可证
B:限期整改
C:停产整顿
D:上交营业执照

答案:B
解析:
生产经营单位未按国家有关规定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发无安全标志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有权责令限期整改;逾期未改正的,可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可以并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于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有权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劳动者可以在()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


A.用人单位所在地

B.劳动者居住地

C.用人单位主管部门所在地

D.劳动者居住地的上级政府所在地

E.任何地

答案:A,B
解析:
劳动者可以在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本人居住地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故本题应选择AB选项。


依据《特种设备安全法》的规定,下列设备,其设计文件应当经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部门核准的检验机构鉴定,方可用于制造的是()。

A.锅炉、氧舱,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电梯
B.锅炉、气瓶、氧舱、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
C.锅炉、气瓶、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起重机械
D.锅炉、气瓶、氧舱、大型游乐设施、压力管道

答案:B
解析:
锅炉、气瓶、氧舱、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的设计文件,应当经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核准的检验机构鉴定,方可用于制造。


中级安全工程师考试试题题库6篇 第3篇


B企业为金属加工企业,主要从事铝合金轮毂加工制造。
B企业的铝合金轮毂打磨车间为二层建筑,建筑面积2000m2,南北两端各设置载重2.5t的货梯和敞开式楼梯,一层有通向室外的钢制推拉门2个,该车间共设有32条生产线,一、二层各16条,每条生产线设有12个工位,沿车间横向布置,总工位数384个,相邻工位最小间距不足1m。
打磨车间每个工位设有吸尘器,每4条生产线含有1套除尘系统,共安装有8套除尘系统。8套除尘系统的室外风管相互连通并共用一条主排风管将粉尘排出,车间内的除尘设备、除尘管道及配电箱等均未采取接地措施。
2015年“安全生产月”期间,属地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检查组对B企业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发现打磨车间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部分地面和粉尘管道表面积尘厚度达2mm以上,部分员工佩戴的防尘口罩失效,个别工位旁地面发现烟蒂,部分女工长发未至于工作帽内,检查组对上述问题提出了批评,提醒B企业要做好员工劳动防护等各项工作。
7月2日8时,打磨车间265名员工开始工作,其中含7月1日入职但未经培训的员工12人。8时5分,除尘风机开启。9时34分,1号除尘器集尘桶发生爆炸,爆炸冲击波沿除尘管道传播,扬起了除尘系统内和车间聚积的铝粉,形成粉尘云,引发连续爆炸,当场造成9人死亡,事故发生后7天内,又有18名重伤人员在医院死亡;事故发生后30天内,死亡人数32人,受伤人数195人。
事故的经济损失包括:现场抢救、清理现场和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280万元,设备等固定资产损失1000万元,医疗费用(含护理费用)2900万元,丧葬及抚恤费用3500万元,补助及救济费用2100万元,歇工工资800万元,停产损失1800万元,事故罚款1100万元。
事故调查发现:该车间粉尘系统长时间未清理粉尘,铝粉尘大量聚积。除尘系统风机开启后,打磨产生的高温铝粉尘颗粒在集尘桶上方形成粉尘云。1号除尘器集尘桶锈蚀破损,雨水渗入,桶内铝粉受潮,发生氧化放热效应,达到了铝粉尘的点燃温度,引发除尘系统及车间内粉尘的系列爆炸,除尘系统未设泄爆装置,爆炸产生的高温气体和燃烧物瞬间经除尘管道从各吸尘罩喷出,导致全车间几乎所有工位操作人员直接受到爆炸冲击。同时,B企业盲目组织生产,未建立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五隐患排查治理台账,员工对铝粉尘存在的爆炸危险性没有认知,也从未参加过应急救援演练。
根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安监总局令第3号),B企业对新入职员工的安全培训内容应包括(  )

A.岗位安全操作流程
B.铝粉尘燃烧爆炸危险性
C.工伤事故申报、索赔程序
D.安全设备设施的使用和维护方法
E.事故发生时自救互救的方法和现场紧急处置措施

答案:A,B,D,E
解析: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第十五条规定,车间(工段、区、队)级岗前安全培训内容应当包括:(一)工作环境及危险因素;(二)所从事工种可能遭受的职业伤害和伤亡事故;(三)所从事工种的安全职责、操作技能及强制性标准;(四)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五)安全设备实施、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六)本车间(工段、区、队)安全生产状况及规章制度;(七)预防事故和职业危害的措施及应注意的安全事项;(八)有关事故案例;(九)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


隔离开关和跌开式熔断器是配合高压开关工作的电器元件。下列关于隔离开关和跌开式熔断器,说法正确的是( )。

A.正常情况下,跌开式熔断器只用来操作空载线路或空载变压器
B.如断路器两侧都有隔离开关,应先拉负荷侧隔离开关,后拉电源侧隔离开关
C.跌开式熔断器正确的操作顺序是拉闸时先拉开中相,再拉开下风侧边相,最后拉开上风侧边相
D.跌开式熔断器正确的操作顺序是拉闸时先拉开下风侧边相,再拉开中相,最后拉开上风侧边相
E.高压开关喷出电弧方向不得有可燃物

答案:A,B,C,E
解析:
跌开式熔断器正确的操作顺序是拉闸时先拉开中相,再拉开下风侧边相,最后拉开上风侧边相;合闸时先合上上风侧边相,再合上下风侧边相,最后合上中相。


为加强民用爆破器材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国家有关部门相继颁布《民用爆破器材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等管理规定,提出民用爆破器材应符合安全生产要求。下列措施中,属于职业危害预防要求的是( )。

A.设置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B.在火炸药的生产过程中,避免空气受到绝热压缩
C.及时预防机械和设备故障
D.在安全区内设立独立的操作人员更衣室

答案:D
解析:
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应当采取下列职业危害预防措施:(l)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2)对重大危险源进行检测、评估,采取监控措施。(3)为从业人员定期进行健康检查。(4)在安全区内设立独立的操作人员更衣室。


钻孔与切割有药半成品时,应在专用工房内进行,每间工房定员(  )人。


A.1

B.2

C.3

D.4

答案:B
解析:
钻孔与切割有药半成品时,应在专用工房内进行,每问工房定员2人,人均使用工房面积不得少于3.5m2,严禁使用不合格工具和长时间使用同一件工具。


电磁辐射属于物理性职业病危害因素,由于其频率、波长、量子能量的不同,对人体的危害作用也不同。射频辐射是电磁辐射的一种。下列电磁辐射中,不属于射频辐射的是( )。

A.高频电磁场
B.超高频电磁场
C.红外线
D.微波

答案:C
解析:
电磁辐射分为射频辐射、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及α射线等。射频辐射又称为无线电波,量子能量很小。可分成高频电磁场、超高频电磁场和微波3个波段。


为监控输油气管道的运行状况,对油气管线的重要工艺参数及状态应连续检测和记录。复杂的油气管道应设置计算机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对输油气工艺过程、输油气设备重要的压力、温度、流量、液位等参数应设置(  )和声光报警功能。

A.低限保护
B.联锁保护
C.过载保护
D.冗余保护

答案:B
解析:
对输油气工艺过程、输油气设备重要的压力、温度、流量、液位等参数应设置联锁保护和声光报警功能。


为保障车辆安全运行,路面的性能除应满足强度和刚度的要求外,还应满足的性能要求有(  )。


A.稳定性

B.表面平整度

C.表面抗滑性

D.耐久性

E.平曲线

答案:A,B,C,D
解析:
路面应具有以下性能:强度和刚度、稳定性、表面平整度、表面抗滑性、耐久性。


加热炉的烟道,汽车、拖拉机的尾气排管上等,安装( ),用以防止飞出的火星引燃可燃物料。

A.单向阀
B.阻火阀门
C.工业阻火器
D.火星熄火器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防火防爆技术。加热炉的烟道,汽车、拖拉机的尾气排管上等,安装火星熄火器,用以防止飞出的火星引燃可燃物料。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禁止通过内河运输的剧毒化学品及其他危险化学品的范围,由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以及( )规定并公布。

A.公安部门
B.工商行政主管部门
C.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
D.质量监督检验检疫主管部门

答案:C
解析:
第五十四条禁止通过内河封闭水域运输剧毒化学品以及国家规定禁止通过内河运输的其他危险化学品。前款规定以外的内河水域,禁止运输国家规定禁止通过内河运输的剧毒化学品以及其他危险化学品。禁止通过内河运输的剧毒化学品以及其他危险化学品的范围,由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根据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危险化学品对人体和水环境的危害程度以及消除危害后果的难易程度等因素规定并公布。


中级安全工程师考试试题题库6篇 第4篇


某植物油加工厂生产采用的是油脂浸出工艺,以先进的化工萃取法提取大豆油脂,生产工具有机械设备、厂内运输车辆等,生产的植物油闪点大于60℃。植物油浸出车间为单层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为125㎡,在同一时间的作业人员不超过10人。为了做好危险源辨识,厂安全主管甲给全厂职工进行了一次安全培训,讲述了危险源、事故隐患、事故致因理论等。甲指出,由于植物油及其加工原料有火灾、爆炸危险性,因此我厂存在大量的危险源和事故隐患,甚至是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
比如,植物油浸出过程中,植物油临时储罐的储油量很大,构成重大危险源;植物油浸出车间有作业人员,作业人员可能有误操作,因此植物油浸出车间就是重大事故隐患。甲进一步解释说,危险的程度可用危险度表示,危险度是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性的函数,也就是说,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或严重性越大,生产系统的危险度就越大。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应尽量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通过降低人的不安全行为来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通过降低物的不安全状态降低事故发生的严重性。比如,减少植物油加工原料(大豆)储存区的原料储存量可以降低储存区的事故严重性。再比如,植物油的成品油储罐中储存的植物油越少,其事故发生的严重性越小,因此为了降低成品油储罐区的风险,应将大的储油罐改造为多个小储油罐,即当需要储存5000t成品植物油时,用10个500t储罐比用5个1000t储罐的风险小。
请根据上述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以下关于风险和危险的描述正确的有()。

A.作业危险大,则风险一定大。
B.作业风险大,则危险一定大。
C.风险和危险都有不确定性。
D.危险只有坏结果,而风险可能有好结果,也可能有坏结果。

答案:C,D
解析:


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对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的综合监督管理和监察管理,由于是依法行使的监督管理权,它就是以国家强制力作为后盾的,这是安全生产监督监察的(  )。


A.权威性

B.强制性

C.全面性

D.普遍约束性

答案:B
解析:
国家的法律都必然要求由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其实施。各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对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的监督管理,由于是依法行使的监督管理权,它就是以国家强制力作为后盾的。


尾矿库应当每( )年至少进行一次安全现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要求。

A.1
B.2
C.3
D.4

答案:C
解析:
《尾矿库安全监督管理规定》第十九条,尾矿库应当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安全现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要求。


《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规定的应当报告和处置的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是指已经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和( )的信息。

A.自然灾害
B.突发事件
C.较大涉险事故
D.社会事件

答案:C
解析:
依据《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第3条的规定,本办法规定的应当报告和处置的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是指已经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和较大涉险事故的信息。


事故调查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认定事故的性质和责任,事故性质和责任认定的主要依据是()

A:对事故单位主要负责人的问询情况
B:对事故现场的目击者的问询结果
C:被验证的问询或技术鉴定结果
D:事故的经济损失和伤亡情况

答案:C
解析:
事故发生单位的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在事故调查期间不得擅离职守,并应当随时接受事故调查组的询问。事故调查中需要进行技术鉴定的,事故调查组应当委托具有国家规定资质的单位进行技术鉴定。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规定,应急预案演练结束后,应急预案演练组织单位应当对应急预案演练效果进行评估,撰写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报告,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对应急预案提出( )建议。

A.文本修订 B.隐患排查
C.资源配备 D.流程改进

答案:A
解析:
【精析】《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应急预案演练结束后,应急预案演练组织单位应当对应急预案演练效果进行评 估,撰写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报告,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对应急预案提出修订意见。”


露天矿床开拓就是按照一定的方式建立地面与采矿场各生产水平之间的运输通路。运输通路的方式选择影响露天开采的效率和效益。通过运输方式作为分类特征,划分露天矿床开拓方法,以下选项中存在不适用的方法是( )。

A.公路运输开拓、铁路运输开拓
B.铁路运输开拓、斜坡箕斗开拓
C.平硐溜井开拓、斜坡箕斗开拓
D.平硐溜井开拓、水力运输开拓

答案:D
解析:
露天矿床的开拓方法主要分为公路运输开拓、铁路运输开拓、斜坡箕斗开拓、平硐溜井开拓。水力运输开拓不适用于露天矿开采。


通风防毒工程的一个重要的技术准则是(  )。


A.工业的无害化

B.生产过程密闭化、自动化

C.就地密闭、就地排除、就地净化

D.无毒、低毒代替有毒、高毒

答案:C
解析:
就地密闭、就地排除、就地净化,是通风防毒工程的一个重要的技术准则。排气罩就是实施毒源控制,防止毒物扩散的具体技术装置。


安全培训是指以提高安全监管监察人员、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和从事安全生产工作的相关人员的安全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培训活动。依据《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下列关于安全培训的组织实施,说法错误的是( )。

A.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由生产经营单位负责
B.对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具备安全培训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以自主培训为主,也可以委托具备安全培训条件的机构进行安全培训
C.从业人员调整工作岗位或者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应当对其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D.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负责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安全培训计划

答案:D
解析:
考点: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组织实施。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负责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安全培训计划。故本题选择D 选项;


中级安全工程师考试试题题库6篇 第5篇


企业发生事故后,支出的下列费用中不属于安全投入的包括( )。

A.事故善后处理费用
B.安全技术培训费用
C.自动监控系统建设费用
D.完善现场设备、设施的标志和标识费用

答案:A
解析:
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或者个人经营的投资人应当保证本单位下列安全生产资金投入: ①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施设备(不含“三同时”要求初期投人的安全设施)和重大安全隐患治理支出;
②配备、维护、保养应急救援器材、设备支出和应急演练支出;
③开展重大危险源和事故隐患评估、监控和整改支出;
④安全生产检查、评价(不包括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安全评价)、咨询、标准化建设支出;
⑤配备和更新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用品支出;
⑥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支出;
⑦安全生产适用的新装备、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的推广应用支出;
⑧安全设施及特种设备检测检验支出;
⑨其他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支出。


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下列关于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进行监督检查的做法,正确的是()。


A.发现危险化学品事故隐患,责令立即停产整顿

B.发现器材不符合规定要求,责令立即停止使用

C.发现违法运输危险化学品的运输工具,立即予以没收

D.发现影响危险化学品安全的违法行为,当场予以罚款

答案:B
解析: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负有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进行监督检查,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①进入危险化学品作业场所实施现场检查,向有关单位和人员了解情况,查阅、复制有关文件、资料;
②发现危险化学品事故隐患,责令立即消除或者限期消除;
③对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规定或者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要求的设施、设备、装置、器材、运输工具,责令立即停止使用;
④经本部门主要负责人批准,查封违法生产、储存、使用、经营危险化学品的场所,扣押违法生产、储存、使用、经营、运输的危险化学品以及用于违法生产、使用、运输危险化学品的原材料、设备、运输工具;
⑤发现影响危险化学品安全的违法行为,当场予以纠正或者责令限期改正。负有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进行监督检查,监督检查人员不得少于2人,并应当出示执法证件;有关单位和个人对依法进行的监督检查应当予以配合,不得拒绝、阻碍。故选B。


B家具厂木材加工车间内用可移动式传送带传送物料。可移动式传送带的驱动电机使用380V三芯电缆线供电,其铁制控制箱入口处的电缆线用布条缠绕固定。因控制箱随传送带经常移动,操作人员为图方便,只安装了一个螺栓固定。控制箱没有漏电保护装置。
木材加工车间内粉尘浓度常年超标。2009年5月21日15时20分,由于车间内木材堆积,影响传送带正常工作,现场操作人员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带电移动传送带。在移动过程中,三芯电缆线松动脱落,带电电缆接触控制箱外壳,导致1名员工触电。现场员工情急之下未切断电源就拉扯三芯电缆线,引发电缆短路打火,发生粉尘爆炸事故。
事故造成2人当场死亡、1人重伤。重伤者经34d抢救无效死亡。事故造成木材加工车间厂房部分坍塌,全厂停产,直接经济损失800余万元。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在事故调查处理工作中应坚持的原则有( )。

A.优先保护农民工权益
B.“四不放过”
C.公正、公开
D.企业利益至上
E.实事求是、尊重科学

答案:B,C,E
解析:
事故调查处理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及时、准确地查清事故经过、事故原因和事故损失,查明事故性质,认定事故责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并对事故责任者依法追究责任。事故调查处理遵循“四不放过”原则,即: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职工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未受到处理不放过。坚持公正、公开的原则。@##


下列模铸浇注生产操作的安全措施,说法错误的是( )。

A.开浇和烧氧时应预防钢水喷溅,水口烧开后,应迅速关闭氧气
B.正在浇注时,不应往钢水包内投料调温
C.大罐最低部位应高于漏斗砖0.15m
D.浇注中移罐时,防止热浪灼伤,操作者应走在钢水罐前面

答案:D
解析:
浇注时应遵守下列规定:(l)浇注前应详细检查滑动水口及液压油路系统;往罐上安装液压缸时,不应对着传动架调整活塞杆长度;遇有滑板压不动时,确认安全之后方可在铸台松动滑动水口顶丝;液压缸、油带漏油,不应继续使用;机械封顶用的压盖和凹型窝内,不应有水。(2)开浇和烧氧时应预防钢水喷溅,水口烧开后,应迅速关闭氧气。(3)浇注钢锭时,钢水罐不应在中心注管或钢锭模上方下落。(4)使用凉铸模浇注或进行软钢浇注时,应时刻提防钢水喷溅伤人。(5)出现钢锭模或中注管漏钢时,不应浇水或用湿砖堵钢。(6)正在浇注时,不应往钢水包内投料调温。(7)指挥摆罐的手势应明确;大罐最低部位应高于漏斗砖0.15m;浇注中移罐时,操作者应走在钢水罐后面。(8)不应在有红锭的钢锭模沿上站立,行走和进行其他操作。(9)取样工具应干燥,人员站位应适当,样模钢水未凝固不应取样。


对危险物质进行分类、分组,目的在于便于对不同的危险物质进行管理,在划分的过程中,主要将爆炸性危险物质划分为三类:Ⅰ类、Ⅱ类、Ⅲ类。下列属于Ⅱ类危险物质的是()。

A.矿井甲烷
B.氢气
C.可燃性粉尘
D.人造纤维飞絮

答案:B
解析:
爆炸性危险物质分类如下:Ⅰ类:矿井甲烷。Ⅱ类:爆炸性气体、蒸气。Ⅲ类:爆炸性粉尘、纤维或飞絮。


为防止发生膛炉爆炸事故。锅炉点火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下列关于锅炉点火操作过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燃气锅炉点火前应先自然通风5~10min,送风之后投入点燃火炬,最后送入燃料
B.煤粉锅炉点火前应先开动引风机5~10min,送入燃料后投入点燃火炬
C.燃油锅炉点火前应先自然通风5~10min,送入燃料后投入点燃火炬
D.燃气锅炉点火前应先开动引风机5~10min,送入燃料后迅速投入点燃火炬

答案:A
解析:
防止炉膛爆炸的措施是:点火前开动引风机给锅炉通风5-10min,没有风机的可自然通风5~10min,以清除炉膛及烟道中的可燃物质。点燃气、油、煤粉炉时,应先送风,之后投入点燃火炬,最后送入燃料。一次点火未成功需重新点燃火炬时,一定要在点火前给炉膛烟道重新通风,待充分清除可燃物之后再进行点火操作。


(2019年)预防控制危险化学品事故的主要措施是替代、变更工艺、隔离、通风、个体防护和保持卫生等。关于危险化学品中毒、污染事故预防控制措施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生成中可以通过变更工艺消除或者降低危险化学品的危害
B.隔离是通过封闭、设置屏障等措施,避免作业人员直接暴露于有害环境中
C.个体防护应作为预防中毒、控制污染等危害的主要手段
D.通风是控制作业场所中有害气体、蒸汽或者粉尘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答案:C
解析:
当作业场所中有害化学品的浓度超标时,工人就必须使用合适的个体防护用品。个体防护用品不能降低作业场所中有害化学品的浓度,它仅仅是一道阻止有害物进入人体的屏障。防护用品本身的失效就意味着保护屏障的消失,因此个体防护不能被视为控制危害的主要手段,而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性措施。选项C的说法错误。


在烟火药制造过程中,为实现安全生产,必须采取安全措施。下列安全措施中,正确的有( )。

A.筛选时不得采用铁质、塑料等工具
B.黑火药原料的粉碎,应将硫磺和木炭两种原料分开粉碎
C.粉碎和筛选原料时应坚持做到固定工房、固定人员、固定最大粉碎药量。
D.机械造粒时应有防火墙隔离和连锁装置
E.所有粉碎和筛选设备应接地

答案:A,E
解析:
粉碎应在单独工房进行,粉碎前后应筛掉机械杂质,筛选时不得采用铁质、塑料等产生火花和静电的工具。A 正确;黑火药原料的粉碎,应将硫磺和木炭两种原料混合粉碎。B 错误;粉碎和筛选原料时应坚持做到:三固定:固定工房、固定设备、固定最大粉碎药量。C 错误;压药与造粒工房要做到定机定员,药物升温不得超过20℃,机械造粒时应有防爆墙隔离和连锁装置等。D 错误;所有粉碎和筛选设备应接地,电气设备必须是防爆型的,要做到远距离操作,进出料时必须停机停电,工房应注意通风。E 正确。


下列指标中,属于综合类伤亡事故统计指标体系的有()。

A.死亡事故起数
B.死亡人数
C.直接经济损失
D.生产性事故死亡人数
E.损失工作日

答案:A,B,C
解析:
综合类伤亡事故统计指标体系包括事故起数、死亡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直接经济损失、重大事故起数、重大事故死亡人数、特大事故起数、特大事故死亡人数、特别重大事故起数、特别重大事故死亡人数、重大事故率、特大事故率。


中级安全工程师考试试题题库6篇 第6篇


下列机械安全防护装置中,仅能对操作者提供保护的是( )。

A.联锁安全装置
B.双手控制安全装置
C.自动安全装置
D.隔离安全装置

答案:B
解析:
双手控制安全装置迫使操纵者用自己的两只手来操纵控制器。所以仅能对操作者提供保护。联锁安全装置、自动安全装置、隔离安全装置等不仅可以保护操作者,也可以保护其他人员免受伤害。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中规定,危化品的危险性及事故严重程度的评价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一种危险物具有多种事故形态,且事故后果相差大,则按后果最严重的事故形态考虑
B.一种危险物具有多种事故形态,且事故后果相差不大,则按统计平均原理估计
C.构成一级重大危险源,且毒性气体实际量和临界量比值≥1的应采用定量风险评价方法
D.构成一级重大危险源,且毒性气体实际量和临界量比值≥1的应采用定性风险评价方法

答案:D
解析:
构成一级或者二级重大危险源,且毒性气体、爆炸品或液化易燃气体实际量和临界量比值≥1的应采用定量风险评价方法。


《职业病防治法》所称的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 )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A.国家机关
B.个体经济组织
C.部队
D.其他任何组织

答案:B
解析:
依据《职业病防治法》第2条的规定,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下列有关“动火作业许可证”审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特殊动火作业的“动火作业许可证”应由主管厂长审批
B.特殊动火作业的“动火作业许可证”应由总工程师审批
C.一级动火作业的“动火作业许可证”应由动火点所在车间审批
D.二级动火作业的“动火作业许可证”应由动火点所在车间审批

答案:C
解析:
特殊动火作业的“动火作业许可证”由主管厂长或总工程师审批,一级动火作业的“动火作业许可证”由安全管理部门审批,二级动火作业的“动火作业许可证”由动火点所在车间审批。


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2009),下列职业性危害因素中,属于环境因素的有(  )。


A.作业场地涌水

B.房屋基础下沉

C.烟雾

D.激光

E.超负荷劳动

答案:A,B,C
解析: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2009)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环境因素包括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室外作业场所环境不良、地下(含水下)作业环境不良、其他作业环境不良。


地压管理是指通过对矿山地压的调查和仪器观测,总结地压活动规律,采取有效措施对地压予以控制的工作。以下属于地压管理方法的正确选项为()。

A.崩落采矿法.填充采矿法
B.崩落采矿法.气压密封法
C.填充采矿法.气压密封法
D.矿柱支撑法.气压密封法

答案:A
解析:
地压管理的基本方法有利用矿岩本身的强度.留必要的支撑矿柱.采用各种支护.充填采空区.崩落围岩使采场围岩应力降低以达到新的应力平衡。


在事件树分析中,事故是(  )引发的结果。


A.人的失误

B.典型设备故障或工艺异常

C.环境的不良

D.管理缺陷

答案:B
解析:
在事件树分析中,事故是典型设备故障或工艺异常(称为初始事件)引发的结果。事件树分析是使用归纳法(不是演绎法),可提供记录事故后果的系统性的方法,并能确定导致事件后果与初始事件的关系。


甲省乙市丙县 2018 年 7 月 10 日发生交通事故,造成 2 人死亡,重伤 9 人,直接经济损失 800 万元,2018 年 7 月 11 日,重伤的 9 人中,有 1 人因抢救无效死亡,该起事故应逐级上报至( )。

A.丙县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和负有应急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B.乙市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和负有应急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C.甲省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和负有应急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D.国务院应急管理部门和负有应急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答案:C
解析:
(1)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逐级上报至国务院应急管理部门和负有 应急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2)较大事故逐级上报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和负有应急管理职 责的有关部门。
(3)一般事故上报至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和负有应急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应急管理部门和负有应急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逐级上报事故情况,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
过 2 小时。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补报。自事故发生之日起 30 日内,事故造成
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 7 日内,事故 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某建筑施工企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单位负责人、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应按照规定及时进行报告。下列关于事故报告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在2 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报告
B.一般事故应逐级上报至省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C.事故报告应包括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事故的简要经过
D.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30 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及时补报

答案:C
解析:
选项A 错误,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在1 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选项B 错误,一般事故应逐级上报至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考前黑钻押题,瑞牛题库软件考前更新,下载链接 www.niutk.com
选项D 错误,自事故自发生之日起30 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及时补报。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7 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