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中级安全工程师考试试题及答案9辑

发布时间:2021-12-24
21年中级安全工程师考试试题及答案9辑

21年中级安全工程师考试试题及答案9辑 第1辑


某爆破物品贸易公司具有进口民用爆炸物品的资质,其中一批民用爆炸物品未按规定进行登记标识就销售给用户,根据《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对该贸易公司应处以罚款的数额是()

A:1万元以下
B: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
C: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
D: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

答案:C
解析:
根据《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第46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公安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1)未按照规定对民用爆炸物品做出警示标志、登记标识或者未对雷管编码打号的;(2)超出购买许可的品种、数量购买民用爆炸物品的;(3)使用现金或者实物进行民用爆炸物品交易的;(4)未按照规定保存购买单位的许可证、银行账户转账凭证、经办人的身份证明复印件的;(5)销售、购买、进出口民用爆炸物品,未按照规定向公安机关备案的;(6)未按照规定建立民用爆炸物品登记制度,如实将本单位生产、销售、购买、运输、储存、使用民用爆炸物品的品种、数量和流向信息输入计算机系统的;(7)未按照规定将《民用爆炸物品运输许可证》交回发证机关核销的。


鉴于事故的不确定性和突发性,预警机制必须以(  )为重要原则。

A.高效率
B.及时性
C.全面性
D.引导性

答案:A
解析:
鉴于事故的不确定性和突发性,预警机制必须以高效率为重要原则。


某省人大常务委员会公布实施了《某省安全生产条例》,随后省政府公布实施了《某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下列关于两者法律地位和效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某省安全生产条例》属于行政法规
B.《某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属于地方性法规
C.《某省安全生产条例》和《某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D.《某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可以对《某省安全生产条例》没有规定内容作出规定

答案:D
解析:
《某省安全生产条例》属于地方性法规,《某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属于地方政府规章,因此A、B错误。《立法法》第八十九条规定,地方性法规的效力高于本级和下级地方政府规章。即《某省安全生产条例》法律效力高于《某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因此C错误。地方政府可以对本级人大没有规定的事项作出规定。因此D正确。


统计推断是指通过抽样等方式进行样本估计总体特征的过程,包括( )。

A.参数估计
B.二项分布
C.相对数计算
D.假设检验
E.方差检验

答案:A,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统计描述与统计推断。统计推断的内容:参数估计、假设检验。


下列关于行政处罚听证的表述,正确的是()。

A.只要当事人要求昕证的,实施处罚的行政机关就应当组织听证
B.当事人必须亲自参加听证
C.当事人不承担行政机关组织昕证的费用
D.听证可由案件的调查人员主持

答案:C
解析:
A项,对于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营业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当事人要求举行昕证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昕证;B项,当事人可以亲自参加听证,也可以委托1至2人代理;D项,听证由行政机关指定的非本案调查人员主持。


下列关于安装防雷装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阀型避雷器上端接在架空线路上,下端接地
B.第一类防雷建筑的防护直击雷的接闪杆可设置在建筑物上
C.第一类防雷建筑应采取防闪电感应的防护措施
D.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防雷建筑物均应采取闪电电流侵入的防护措施

答案:B
解析: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直击雷防护,要求装设独立接闪杆、架空接闪线或网。


普通安全事故中重伤10人以上事故属于( )事故。

A.一般
B.较大
C.重大
D.特大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生产安全事故的分级。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F氧化铝厂采用拜耳法生产氧化铝,生产工艺为:原料储运,石灰消化,原矿浆制备、高压溶出、赤泥沉降洗涤、分解与种子过滤、蒸发及排盐、氢氧化铝焙烧与包装等。原料、中间产品、产品主要有:铝土矿、石灰、液碱、燃煤、硫酸、柴油、硫酸铵、赤泥、氧化铝、灰渣、煤气、过热蒸汽、液氨、水等。该厂生产的主要工作由本厂负责,辅助性工作承包给G企业。F厂主办公楼有:2部电梯,1套消防系统,26个灭火器。
F厂自备煤气站和热电站。煤气站生产氢氧化铝焙烧用煤气,煤气生产能力为65000 N·m3/h。热电站有:3台130 t/h燃煤锅炉,1套12 Mw汽轮发电机组,1套25MW汽轮发电机组。热电站生产270℃的蒸汽,生产能力为220 t/h,蒸汽在管道中的压力为3.7 MPa。
F厂热力工程系统有:主厂房,堆煤场,燃煤破碎筛分输送系统,油泵房、除盐水站、点火泵房、灰渣库、熔盐加热站、除灰系统、热力管网、氨法脱硫系统等单元。工艺间物料采用管道或机动车辆输送。
2010年3月,F厂组织了安全检查,对发现的事故隐患分析表明,现场作业人员没有意识到的事故隐患占31%,查出的两个重大事故隐患Ⅰ、Ⅱ在2010年1月份检查时已经发现。重大事故隐患Ⅰ未整改的原因是F厂的甲车间认为是乙车间负责整改,乙车间认为应由甲车间负责整改。重大事故隐患Ⅱ未整改的原因是F厂认为应由G企业出整改资金,G企业认为应由F厂出整改资金。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F厂原料、中间产品、产品中的火灾爆炸物质,并说明理由。
2.指出上述场景中的特种设备。
3.指出F厂热力工程系统中危险因素及其存在的单元。
4.确定重大事故隐患Ⅰ、Ⅱ的整改责任单位并说明理由。
5.针对安全检查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答案:
解析:
1.(1)燃煤——易燃(自燃)物质,易发生火灾。(2)柴油——易燃液体,易发生火灾爆炸。
(3)煤气——易燃气体,易发生火灾。
(4)氧化铝、灰渣——过热遇水易发生物理性爆炸。
(5)液氨——泄漏后氨气易于发生爆炸。
(6)硫酸铵、硫酸——强氧化性物质。
2.(1)电梯——主办公楼2部。
(2)锅炉——130 t/h燃煤锅炉3台。
(3)压力容器——高压溶出工艺、熔盐加热站。
(4)压力管道——蒸汽管道、热力管网。
(5)场内机动车——工艺间物料输送使用的机动车辆。
3.(1)火灾——堆煤场、油泵房、点火泵房、溶盐加热站等。
(2)其他爆炸——除灰系统(粉尘爆炸)、热力管网(管道爆炸)。
(3)坍塌——堆煤场。
(4)高处坠落——主厂房系统及设备等检修。
(5)淹溺——除盐水站。
(6)触电——各种电气设备。
(7)机械伤害——系统中使用的各种机械。
(8)窒息和中毒——液氨、煤气。
(9)车辆伤害——机动车辆。
(10)灼烫——溶盐加热站、热力管网等。
(11)其他伤害——跌伤、扭伤。
4.重大事故隐患Ⅰ、Ⅱ均由F厂整改。理由:
(1)生产经营单位是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整改、防控的主体。
(2)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监督、检查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本单位事故隐患。
(3)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
(4)生产经营单位对承包方、承租方的隐患排查负有统一协调、管理的职责。
5.(1)加强员工教育培训,增强安全意识。
(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并保证落实。
(3)建立、健全隐患的排查,治理,复查、举报等隐患排查制度。
(4)加强安全生产投入,建立隐患排查专项资金使用制度。
(5)坚强相关方管理,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各方安全生产职责。
(6)对重大事故隐患要制定隐患整改方案,落实整改隐患整改措施,整改完毕后,应对整改情况进行评估。


21年中级安全工程师考试试题及答案9辑 第2辑


安全生产客观规律的具体要求是(  )。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B.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C.安全第一,综合治理

D.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答案:A
解析:


安全生产,一般意义上是指在社会生产活动中,通过人、机、物料、环境的和谐运作,使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各种( )和( )始终处于有效控制状态,切实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A.生产风险、生产机械
B.生产环境、伤害因素
C.事故风险、伤害因素
D.生产风险、事故风险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安全生产、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一般意义上是指在社会生产活动中,通过人、机、物料、环境的和谐运作,使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各种事故风险和伤害因素始终处于有效控制状态,切实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风险可以表征为事故发生的频率和事故的后果的(  )。

A.总和
B.乘积
C.量化
D.抵减

答案:B
解析:
风险可以表征为事故发生的频率和事故的后果的乘积。


某啤酒厂灌装车间,有传送带、洗瓶机、烘干机、灌皱机、装箱机、封箱机等设备。为减轻职业危害的影响,企业为职工配备了防水胶靴、耳塞等劳动保护用品。
2007年7月8日,维修工甲对洗瓶机进行维修时,将洗瓶机长轴上的一颗内六角螺栓丢失,为了图省事,甲用8号铅丝插入孔中,缠绕固定。
7月22日,新到岗的洗瓶机操作女工乙在没有接受岗前安全培训的情况下就开始操作。 乙没有扣好工作服纽扣,致使工作服内的棉衣角翘出,被随长轴旋转的8号铅丝卷绕在长轴上,情急之下乙用双手推长轴,致使乙整个人都随着旋转的长轴而例立。由于乙未按规定佩戴工作帽,所以例立时头发自然下垂,被旋转的长轴紧紧缠绕,导致乙头部严重受伤而当场死亡。
事故处理完毕后,企业领导决定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引入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科学的管理方法,以提升企业的整体安全管理水平。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指出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答案:
解析:
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
(1)维修工甲为了图省事,用8号铅丝代替内六角螺栓固定洗瓶机长轴,造成洗瓶机不安全状态。
(2)新到岗的洗瓶机操作女工乙未按规定扣好工作服纽扣,未佩戴工作帽,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
该起事故的间接原因是:
(1)安全培训不够,安全管理有缺陷;
(2)新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没做好。


下列不属于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职责的是( )。

A.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B.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
C.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D.督促落实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措施

答案:D
解析: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者,对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安全生产法》第十八条将其职责规定为: (1) 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2) 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3) 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
(4) 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5) 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6) 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7) 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是关于化学品燃爆、毒性和环境危害以及安全使用、泄露应急处理、主要理化参数、法律法规等方面信息的综合性文件。下列关于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的内容,从制作之日算起,每5年更新1次

B.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为危害控制和预防措施的设计提供技术依据

C.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由化学品安全监管部门编印

D.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是企业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答案:C
解析: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由化学品生产供应企业编印,在交付商品时提供给用户,故C项表述错误。


应急预案能否在应急救援中成功的发挥作用,不仅取决于应急预案自身的完善程度,还依赖于应急准备工作的充分性。下列工作范畴中,属于应急准备的是( )。

A.应急通知
B.应急演练
C.伤员救治
D.事故调查

答案:B
解析:
应急准备是应急管理工作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应急准备是指为有效应对突发事件而事先采取的各种措施的总称,包括意识、组织、机制、预案、队伍、资源、培训演练等各种准备。


起重机械是指用于垂直升降或者垂直升降并水平移动重物的机电设备。其范围规定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等于()的升降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等于()(或额定起重力矩大于或者等于40tm的塔式起重机,或生产率大于或者等于300t/h的装卸桥),且提升大于或等于()的起重机;层数大于或者等于2层的机械式停车设备。

A.1t;2t;1m
B.1t;3t;2m
C.0.5t;2t;1m
D.0.5t;3t;2m

答案:D
解析:
起重机械是指用于垂直升降或者垂直升降并水平移动重物的机电设备,其范围规定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0.5t的升降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3t(或额定起重力矩大于或者等于40t?m的塔式起重机,或生产率大于或者等于300t/h的装卸桥),且提升高度大于或者等于2m的起重机;层数大于或者等于2层的机械式停车设备。


21年中级安全工程师考试试题及答案9辑 第3辑


在木材加工过程中,刀轴转动的自动化水平低,存在较多危险因素。下列关于安全技术措施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必要位置装设防护套或防护罩、防护挡板
B.木工刨床刨刀刃口伸出量不能超过刀轴外径1mm
C.手压平刨刀轴必须使用方刀轴
D.加工胶合未完全干的木材要采取安全措施
E.带锯机应装设锯盘制动控制器

答案:A,E
解析:
木工带锯机的锯轮和锯条应设置防护罩,A 正确;刨刀刃口伸出量不能超过刀轴外径1.1mm,B 错;必须使用圆柱形刀轴,绝对禁止使用方刀轴,C 错;木工机械操作者操作之前应检查被加工木材是否有钉子或其他硬物夹入,禁止加工胶合未完全干的木材,D 错;木工机械如带锯机、刨床等必须设有急停操纵装置,E 正确。


下列关于烧结和球团设备通用的安全技术措施,说法错误的是( )。

A.通道的出入口不应位于吊车频繁运行的地段
B.吊装孔四周应设置栏杆,吊装孔栏杆影响物料平移的,应制作成门式或可拆卸式栏杆
C.行车两端应设置电气限位器和机械安全挡,轨道两端应设有缓冲器和清轨器
D.带式输送机通廊应设有喷洒水清扫设施

答案:C
解析:
行车及布料小车等在轨道上行走的设备,两端应设有缓冲器和清轨器,轨道两端应设置电气限位器和机械安全挡。


某建筑施工企业,承建了一大型化工建设项目,安全管理部门编制了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其中一项为环氧乙炔储罐安装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其内容包括应用单位、具体内容、经费预算、实施部门和负责人、预期效果。根据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编制内容规定,该安全技术措施还应包括()等。

A.编制依据、应急处置方案、政府批文
B.编制依据、经费来源、政府批文
C.经费来源、开竣工日期、措施的检查验收
D.开竣工日期、安全施工协议、应急处置方案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内容 每一项安全技术措施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1.措施应用的单位或式作场所。
2.措施名称。
3.措施目的和内容
4.经费预算及来源。
5.实施部门和负责人。
6.开工日期和竣工日期。
7.措施预期效果及检查验收。
对有些单项投入费用较大的安全技术措施,还应进行可行性论证,从技术的先进性、可靠性,以及经济性方面进行比较,编制单独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报上级主管或邀请专家进行评审。


悬挑式脚手架是指架体结构卸荷在附着于建筑结构的刚性悬挑梁(架)上的脚手架,用于建筑施工中的主体或装修工程的作业及其安全防护需要。悬挑式脚手架搭设符合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高度为大于等于( )。

A.10m
B.20m
C.24m
D.50m

答案:B
解析:
悬挑式脚手架是指架体结构卸荷在附着于建筑结构的刚性悬挑梁(架)上的脚手架,用于建筑施工中的主体或装修工程的作业及其安全防护需要,每段搭设高度不得大于20m,20m及以上时应符合《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规定。


依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下列有关应急监测与预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乡级人民政府应当在村民委员会建立专职信息报告员制度
B.县级人民政府应当通过多种途径收集突发事件信息
C.对即将发生的社会安全事件,市级人民政府不得越级上报
D.预警级别的划分标准由省级人民政府负责制定

答案:B
解析:
第三十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专业机构应当通过多种途径收集突 发事件信息。 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在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有关单位建立专职或者兼职信 息报告员制度。 获悉突发事件信息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当立即向所在地人民政府、 有关主管部门或者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第四十二条 国家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预警制度。可以 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 势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标 示,一级为最高级别。预警级别的划分标准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确定的部门制定。 第四十六 条 对即将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社会安全事件,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 应当按照规定向上一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报告,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


依据《注册安全工程师管理规定》,取得资格证书的人员申请注册,中央企业总公司(总厂、集团公司)经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认可,可以将本企业注册申请人的申请材料直接报送( )。

A.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B.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C.国家有关行业主管部门
D.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答案:B
解析:
依据《注册安全工程师管理规定》第10条的规定,取得资格证书的人员申请注册,中央企业总公司(总厂、集团公司)经安全监管总局认可,可以将本企业申请人的申请材料直接报送安全监管总局;申请人和聘用单位应当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2007年3月8日9时30分,A集团铸管公司球团车间原料工段7号上料输送带导向轮突发设备事故,需要抢修处理。球团车间组织维修工进行抢修,10时左右停车后,维修工段工段长黄某、副组长郭某带领人员到现场。黄某、郭某带领维修工乔某、曹某、崔某、赵某、袁某在带式输送机通廊上边更换导向轮,维修工李某、贾某、唐某3人在7号带式输送机下边坠砣处配合检修,车间主任助理贺某在现场协调,其间因坠砣提升需要,割掉了坠砣支架上的一根槽钢。

10时28分,导向轮更换好后,坠砣下落复位。黄某对原料工段工段长刘某说:“上边的活已经干好了,准备开车吧。”随后,黄某往下走去查看坠砣处理情况。此时,李某、贾某和唐某正在恢复焊接坠砣支架上的槽钢。刘某接到黄某的指令后,来到7号带式输送机机尾对7号带式输送机运行工张某说:“准备开车吧。”于是张某就到8号带式输送机1号料仓处喊8号带式输送机运行工王某说:“准备开车了。”然后返回7号带式输送机,王某听到张某的喊叫后,就走向带式输送机控制开关箱启动8号带式输送机(因7号、8号带式输送机控制开关处于自动状态,上下道工序联锁,启动8号带式输送机,7号带式输送机自动运行)。

此时,张某走到7号带式输送机机头处看到郭某在收拾工具,就问郭某:“能开车不能?”郭某答:“不能。”与此同时,7号带式输送机突然动作,走到7号带式输送机操作箱处的张某赶紧关掉带式输送机,7号带式输送机运行约1m,将站在坠砣轮上准备焊坠砣支架槽钢的李某卷入坠砣轮与带式输送机之间。现场人员用倒链吊起坠砣,将7号带式输送机的输送带割断,把李某救出后送往A集团铸管公司职工医院全力抢救。李某于当日13时10分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原因分析:受害人李某安全意识差,高空作业未系安全带,冒险站在坠砣轮上焊坠砣支架槽钢,以及现场职工对各带式输送机的联锁控制情况不清楚,运行工在启动8号带式输送机时引起处于自动联锁状态的7号带式输送机突然动作,造成伤害,是这次事故的原因。
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该起事故类别是(  )。

A.高处坠落

B.机械伤害

C.坍塌

D.触电

E.起重伤害

答案:B
解析:
李某被卷入带式输送机致死,属于机械伤害。


隧道、人防工程、高温或灯具离地面最小高度低于( )m的场所照明,电源电压不应高 于 36V。

A. 3 B. 2. 5
C. 1.5 D. 2

答案:B
解析:
【精析】隧道、人防工程、高温、有导电灰尘或灯 具离地面高度低于2. 5m等场所的照明,电源电 压不应高于36V。


21年中级安全工程师考试试题及答案9辑 第4辑


D汽车制造厂对载货汽车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改造内容为:冲压车间新增冲压设备5台(套);焊装车间新增车身焊接生产线1条、车架焊接生产线1条;涂装车间改造车身涂装生产线、车架涂装生产线;新建污水处理站1座;新增总装配线1条。
技术改造过程中使用的原辅材料主要包括:钢材、煤炭、油料、碳酸钠脱脂剂、磷化剂、钛盐钝化剂、PVC聚氯乙烯底漆胶、丙烯酸树脂汽车漆、电泳漆(溶剂主要为丁醇、丁醚等,用于底漆)、苯乙烯腻子等。
车身焊接包括自动化焊接和手工电弧焊。手工电弧焊采用碱性焊条,焊条中含锰、碳、铬等成分。
车身涂装生产包括:车身涂装、底漆、面漆等工艺。车身涂装工艺采用三涂层三烘干涂装工艺,底漆采用高泳透力、高耐蚀阴极电泳工艺,面涂采用湿碰湿两遍涂装工艺。涂装传输过程全部实现自动化,漆前表面处理、电泳采用悬挂运输方式,中间涂层和面漆涂装线采用地面传输方式。前处理设备采用密封型结构,以防止灰尘侵入。烘干室采用热风循环对流烘干方式。生产线设中央控制室监控设备运行状况。
车身涂装工艺生产过程包括:漆前处理(脱脂、磷化、钝化、去离子水洗、除锈)、阴极电泳涂底漆、电泳底漆烘干、打磨、PVC底涂、PVC烘干、喷中涂漆、中涂烘干、喷涂面漆、面漆烘干、检查、修饰等。
前处理所用的原料为:含有表面活性剂碳酸钠的脱脂剂,含有磷酸、磷酸二氧锌、磷酸二氧镍的磷化剂,含有钛盐的钝化剂,含有丁醇、丁醚的电泳漆溶剂,PVC聚氯乙烯底漆胶,含有丙烯酸树脂、氨基树脂、二甲苯、丁醇的车身漆,含有苯乙烯的打磨腻子等。
从事车身焊接作业的电焊工应配备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包括(  )。


A.便携式可燃气体报警器

B.安全帽

C.眼面防护具

D.阻燃防护服

E.帆布手套

答案:C,D
解析:
从事车身焊接作业的电焊工主要可能受到的危害是皮肤灼伤,应配备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包括眼面防护具、阻燃防护服和阻燃手套。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劳动能力鉴定后,应该从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 )相关专家对劳动能力进行鉴定。

A.3名以上奇数
B.3名或5名
C.5名或7名
D.5名以上奇数

答案:B
解析:
《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五条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应当从其建立的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名或者5名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由专家组提出鉴定意见。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专家组的鉴定意见做出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可以委托具备资格的医疗机构协助进行有关的诊断。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做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做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30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应当及时送达申请鉴定的单位和个人。
故本题应选择B选项。


杨某曾在多个金矿从事风钻作业十多余年,最近被诊断患有尘肺病,杨某拟向原工作过的单位索赔,但发现这些单位都已不存在,依据《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杨某可以向( )申请医疗救助和生活等方面救助。

A.工伤保险机构
B.民政部门
C.卫生行政部门
D.安全监管部门

答案:B
解析:
第六十一条用人单位已经不存在或者无法确认劳动关系的职业病病人,可以向地方人民政府医疗保障、民政部门申请医疗救助和生活等方面的救助。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其他措施,使前款规定的职业病病人获得医疗救治。


按照物质的燃烧特性可以把火灾分为A~F共6个类别。下列关于火灾分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烹饪器具内的动植物油脂着火属于F类火灾
B.工厂镁铝合金粉末自燃着火属于E类火灾
C.汽油着火属于D类火灾
D.木材着火属于C类火灾

答案:A
解析:
火灾可分为:(1)A类火灾。是指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通常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棉、麻、纸张等火灾。(2)B类火灾,是指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柴油、甲醇、乙醇、沥青等火灾。(3)C类火灾,是指气体火灾,如天然气、甲烷、乙烷、煤气、氢气等火灾。(4)D类火灾,是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铝镁合金等火灾。(5)E类火灾,是指带电火灾,即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如发电机、家用电器等火灾。(6)F类火灾,是指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灾。


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下列关于事故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有()。

A.电工在高处进行带电作业过程中,因触电导致的高处坠落伤亡事故应为高处坠落事故
B.电工在高处进行带电作业过程中因触电导致的高处坠落伤亡事故应为触电事故
C.压力容器爆炸产生的个别飞散物(爆炸碎片)击伤人员的事故应为物体打击事故
D.压力容器爆炸产生的个别飞散物(爆炸碎片)击伤人员的事故应为容器爆炸事故
E.电焊作业过程中,因焊渣引发火灾进而造成电焊工皮肤灼烫的伤人事故应为火灾事故

答案:B,D,E
解析: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危险因素分为20个类别。触电坠落事故应为触电事故,压力容器爆炸产生的个别飞散物伤人事故应为容器爆炸事故,火灾进而造成皮肤灼烫事故应为火灾事故。


依据《安全生产法》,下列单位中,其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由有关主管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的有()

A.非金属矿山企业
B.危险物品储存单位
C.机械加工企业
D.危险物品使用单位
E.建筑施工单位

答案:A,B,E
解析:
第二十四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由主管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考核不得收费


某日8时40分,新疆某煤矿井下发生较大火灾和瓦斯爆炸事故,造成6人死亡、8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1490万元。该矿建设规模为9×104 t/a,低瓦斯矿井,煤尘具有爆炸性,煤层自然发火倾向性鉴定结果为自燃煤层。事故发生在早上6时多,井口信号工看见风井主要通风机抽出黑烟,就打电话报告了矿长。10分钟后矿长到达井口,查看情况后通知井下撤人。7时,井下所有人员全部升井。7时30分,为探明井下情况,矿长等3人人井查看。查明火区位置后,8时整升井。
8时30分,矿长带人人井灭火时发生爆炸,井下滞留8人未能升井。事教调查后发现,煤矿安全管理决策层职责重叠,现场管理混乱。相关图纸不能反映井下实际情况,矿井没有绘制瓦斯巡回检查路线图,没有建立完善的防火墙管理档案。新人职的人员,未经人井培训,便直接下井作业。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造成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2.请拟定此类事故的防范措施。
3.简述防火墙位置的选择原则。
4.简述煤矿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职责。

答案:
解析:
1.(1)直接原因(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通风不良造成瓦斯聚积;火区管理不善造成浮煤自燃;违章救灾导致事故扩大,由火灾造成瓦斯爆炸。 (2)间接原因(管理缺陷):安全管理制度不落实,现场管理混乱;煤矿安全技术管理混乱,相关图纸不能反映井下实际,矿井没有编制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矿井没有绘制瓦斯巡回检查路线图,没有建立完善的防火墙管理档案;矿井组织救灾工作无序,没有按照规定及时向上级管理部门报告井下火灾情况,未召请救护队,多次自行组织人员冒险入井施救,使事故扩大;新人职的人员,未经入井培训,便直接下井作业。
2.防范措施:①加强通风,使矿井通风系统稳定可靠;②严格落实火区管理制度;③杜绝违章教灾,按应急预案进行救灾;④加强安全管理、技术管理等制度的完善与落实。
3.防火墙位置的选择原则:封闭火区范围要小,防火墙的数量要少,封闭的时间要快,封闭的密封性要严。
4.煤矿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职责有:
(1)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2)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3)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4)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5)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6)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7)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安全生产职责。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建设单位应当对建设项目进行安全条件论证,委托其备国家规定的资质条件的机构对建设项目进行安全评价,并将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评价的情况报告报建设项目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报告之日起()日内做出审查决定,并书面通知建设单位。

A.15
B.30
C.45
D.60

答案:C
解析:
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十二条的规定,新建、改建、扩建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建设项目(简称建设项目) ,应当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进行安全条件审查。建设单位应当对建设项目进行安全条件论证,委托具备国家规定的资质条件的机构对建设项目进行安全评价,并将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评价的情况报告报建设项目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报告之日起45日内作出审查决定,并书面通知建设单位。故选C正确。


21年中级安全工程师考试试题及答案9辑 第5辑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对事故调查处理原则的规定不包括(  )。

A.查明事故原因,作出处罚决定
B.及时、准确地查清事故经过、事故原因和事故损失
C.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
D.对事故责任者依法追究责任

答案:A
解析: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对事故调查处理原则的规定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及时、准确地查清事故经过、事故原因和事故损失;②查明事故性质,认定事故责任;③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④对事故责任者依法追究责任。


某企业上年度发生一起生产安全事故,造成一人死亡、一人重伤、一人轻伤。该企业上年度利税8000万元、平均职工人数400人。上年度法定工作日数按250日计算,重伤损失工作日按260天计算,轻伤损失工作日按40天计算。该事故还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其中现场抢救费用50万元、清理现场费用10万元,处理环境污染费用10万元、补充新员工培训费用5万元。伤亡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计算方法和标准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GB/T6721)进行计算。其间接经济损失当中的工作损失价值计算公式:VW=DLM/(SD) 式中VW一工作损失价值,万元 DL—事故的总损失工作日 M一企业上年利税(税金加利润),万元 S—企业上年的平均职工人数 D一企业上年法定工作日数,日该企业上年度工作损失价值是( )万元

A.504
B.24
C.264
D.579

答案:A
解析:
死亡一名职工按6000 个工作日计算,即DL=6000+260+40=6300日 Vw =DLM/(SD) =6300*8000/(400*250)=504万元


依据《刑法》的规定,由于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而导致重大伤亡事故发生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情节特别恶劣的,应处以有期徒刑( )。

A.10年以上
B.7年以上
C.5年以上
D.3年以上

答案:C
解析:
第一百三十四条【重大责任事故罪】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依据《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发现煤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其负责人或者生产经营管理人员()内没有按照国家规定带班下井,责令改正,并对该煤矿企业处3万元以上15万元以下的罚款。

A.1周
B.15天
C.1个月
D.3个月

答案:A
解析:
《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第二十一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或者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发现煤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1周内其负责人或者生产经营管理人员没有按照国家规定带班下井,或者下井登记档案虚假的,责令改正,并对该煤矿企业处3万元以上15万元以下的罚款。


冲击地压的防治措施分为防范措施和解危措施两大类。下列措施,可作为解危措施的是( )。

A.卸载爆破
B.确定合理开采程序
C.加强顶板控制
D.大断面掘进

答案:A
解析:
根据发生冲击地压的成因和机理,防治措施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防范措施,另一类是解危措施。(1)防范措范主要包括预留开采保护层;尽量少留矿柱和避免孤岛开采;尽量将主要巷道和硐室布置在底板岩层中;回采巷道采用大断面掘进;尽可能避免巷道多处交叉,加强顶板控制;确定合理的开采程序;矿层预注水,以降低矿体的弹性和强度等。(2)冲击地压(岩爆)解危措施包括卸载钻孔、卸载爆破、诱发爆破、煤层高压注水等。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GB3869--1997)将作业时间和单项动作能量消耗统一协调考虑,比较准确地反映了真实的劳动强度,该标准将体力劳动强度分为(  )级。


A.三

B.四

C.五

D.六

答案:B
解析:
劳动强度指数Ⅰ是区分体力劳动强度等级的指标,指数大反映劳动强度大,指数小反映劳动强度小。体力劳动强度Ⅰ按大小分为4级,见下表。


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矿井,应当在( )采用物探、钻探或者化探等方法查清采掘工作面及其周围的水文地质条件。

A.采掘前
B.采掘时
C.采掘后
D.定期

答案:A
解析:
《煤矿防治水细则》第三十八条中规定,在地面无法查明水文地质条件时,应当在采掘前采用物探、钻探或者化探等方法查清采掘工作面及其周围的水文地质条件。


根据下面资料,回答问题2012年6月6日B炼油厂油罐区的2号汽油罐发生火灾爆炸事故,造成1人死亡.3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420万元。该油罐为拱顶罐,容量200m3。油罐进油管从罐顶接入罐内,但未伸到罐底。罐内原有液位计,因失灵已拆除。2012年5月20日,油罐完成了清罐检修。6月6日8时,开始给油罐输油,汽油从罐顶输油时进油管内流速为2.3~2.5m/s,导致汽油在罐内发生了剧烈喷溅,随即着火爆炸。爆炸把整个罐顶抛离油罐。现场人员灭火时发现泡沫发生器不出泡沫,匆忙中用水枪灭火,导致火势扩大。消防队到达后,用泡沫扑灭了火灾。事故发生后,在事故调查分析时发现,泡沫灭火系统正常,泡沫发生器不出泡沫的原因是现场人员操作不当,开错了阀门。该厂针对此次事故暴露出的问题,加强了员工安全培训,在现场增设了自动监控系统,完善了现场设备.设施的标志和标识,制订了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该起事故属于()。
A.一般事故
B.较大事故
C.重大事故
D.特大事故
E.特别重大事故

答案:A
解析:
暂无解析


21年中级安全工程师考试试题及答案9辑 第6辑


依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规定, 下列关于建设工程相关单位安全责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依法批准开工报告的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自开工报告批准之日起15 日内,将保证安全施工的措施报送有关部门备案。
B.建设单位应当在拆除工程施工15 日前,将相关资料报送有关部门备案
C.工程设计单位应向施工单位提供施工现场内供水、排水、供电、通信等地下管线资料
D.建设单位在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时,应当提供建设工程有关安全施工措施的资料

答案:C
解析:
第六条建设单位应当向施工单位提供施工现场及毗邻区域内供水、排水、供电、 供气、供热、通信、广播电视等地下管线资料,气象和水文观测资料,相邻建筑物和构筑物、 地下工程的有关资料,并保证资料的真实、准确、完整。建设单位因建设工程需要,向有关部 门或者单位查询前款规定的资料时,有关部门或者单位应当及时提供。


某企业运营了一条氧气管道。依据《危险化学品管道输送安全管理规定》,下列关于该氧气管道安全运行管理,正确的做法有( )。

A: 该企业建立了管道巡护制度,安排兼职人员进行日常巡线
B:巡线员发现有人在管架上面悬挂广告牌,上前制止并向企业负责人汇报,制止无效后,企业向当地安全监管部门进行报告
C:巡线员发现在管道一侧约15米的区域有人栽种树木,上前制止并向企业负责人汇报,制止无效后,企业向当地安全监管部门进行报告
D:公路部门拟在距管线20米区域扩建公路,在开工的7日前,施工单位书面通知了该企业,并将施工作业方案报给该企业
E:巡线员发现在管道一侧约150米的区域内发现有人实施爆破作业,上前制止并向企业负责人汇报,制止无效后,企业向当地安全监管部门进行报告

答案:B,D,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危险化学品输送管道安全管理规定》。选项 A 错误,《危险化学品输送管道安全管理规定》第十六条规定,管道单位应当建立、傯全危险化学品管道巡护制度,配备专人进行日常巡护;选项 B 正确,第十九条规定,管道单位发现下列危害危险化学品管道安全运行行为的,应当及时予以制止,无法处罝时应当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1)擅自幵启、关闭危险化学品管道阀门;(2)采用移动、切割、打孔、砸撬、拆卸等手段损坏管道及其附属设施;(3)移动、毁损、涂改管道标志;(4)在埋地管道上方和巡查便道上行驶重型车辆;(5)对埋地、地面管道进行占压,在架空管道线路和管桥上行走或者放 M 重物;(6)利用地面管道、架空管道、管架桥等固定其他设施缆绳悬挂广告牌、搭建构筑物;(7)其他危害危险化学品管道安全运行的行为;选项 C 错误,在危险化学品管道及其附属设施外缘两侧咅 5 米地域范围内,管道单位发现危害管道安全运行的行为的,应当及时予以制止,无法处晋时应当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选项 D、E 正确,第二十五条规定,实施下列可能危及危险化学品管道安全运行的施工作业的,施工单位应当在幵工的 7 日前书面通知管道单位,将施工作业方案报管道单位,并与管道单位共同制定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管道单位应当指派专人到现场进行管道安全保护指导:(1)穿(挎)越管道的施工作业;(2)在管道线路中心线两侧 5 米至 50 米和管道附属设施周边 100 米地域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铁路、公路、河渠,架设电力线路,埋设地下电缆、光缆,设罝安全接地体、避雷接地体;(3)在管道线路中心线两侧 200 米和管道附属设施周边 500米地域范围内,实施爆破、地霞法勘探或者工程挖掘、工程钻探、采矿等作业。


依据《安全生产事故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有( )行为的,由安全监管监察部门给予警告,并处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A.未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等各项制度的
B.事故隐患不报或者未及时报告的
C.未制定事故隐患治理方案的
D.未对事故隐患进行排查治理擅自生产经营的
E.未按规定上报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分析表的

答案:A,C,D,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生产经营单位违反本规定的处罚。《安全生产事故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第二十六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安全监管监察部门给予警告,并处三万元以下的罚款:(1)未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等各项制度的;(2)未按规定上报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分析表的;(3)未制定事故隐患治理方案的;(4)重大事故隐患不报或者未及时报告的;(5)未对事故隐患进行排查治理擅自生产经营的;(6)整改不合格或者未经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审查同意擅自恢复生产经营的。


根据国务院安委会《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企业应着力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建立实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机制实施安全风险差异化动态管理的原则不包括( )。


A.分区域

B.分级别

C.分岗位

D.网格化

答案:C
解析:
建立实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机制,按照“分区域、分级别、网格化”原则,实施安全风险差异化动态管理,明确落实每一处重大安全风险和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与监管责任。


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为4 大类。分别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以及管理因素,下列选项中,属于物的因素的是( )。

A.噪声,包括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流体动力性噪声及其他噪声
B.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未落实
C.地面、墙和天花板上的开口缺陷
D.辨识功能缺陷,包括感知延迟、辨识错误及其他辨识功能缺陷

答案:A
解析:
考点: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
依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对于B 选项,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未落实属于管理因素;
对于C 选项,面、墙和天花板上的开口缺陷属于环境因素;
对于D 选项,辨识功能缺陷,包括感知延迟、辨识错误及其他辨识功能缺陷属于人的因素。
故本题应选择A 选项


企业文化评价指标中,安全事务参与指标的主要内容有( )。

A.安全会议与活动、安全建议
B.安全报告、安全指引
C.沟通交流、安全防护
D.安全态度、行为习惯

答案:A
解析:
企业文化评价指标: (1)基础特征:企业状态特征、企业文化特征、企业形象特征、企业员工特征、企业技术特征、监管环境、经营环境、文化环境。
(2)安全承诺:安全承诺内容、安全承诺表述、安全承诺传播、安全承诺认同。
(3)安全管理:安全权责、管理机构、制度执行、管理效果。
(4)安全环境:安全指引、安全防护、环境感受。
(5)安全培训与学习:重要性体现、充分性体现、有效性体现。
(6)安全信息传播:信息资源、信息系统、效能体现。
(7)安全行为激励:激励机制、激励方式、激励效果。
(8)安全事务参与:安全会议与活动、安全报告、安全建议、沟通交流。
(9)决策层行为:公开承诺、责任履行、自我完善。
(10)管理层行为:责任履行、指导下属、自我完善。
(11)员工层行为:安全态度、知识技能、行为习惯、团队合作。
故本题应选择A选项。


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职工应充分理解和接受企业的安全理念,并结合岗位任务践行职工安全承诺。下列内容中,属于企业职工安全承诺的是(  )。


A.清晰界定职工岗位安全责任

B.坚持与相关方进行沟通和合作

C.对任何安全异常和事件保持警觉并主动报告

D.评估自我安全绩效,推动安全承诺的实施

答案:C
解析:
每个员工应做到:在本职工作上始终采取安全的方法;对任何与安全相关的工作保持质疑的态度;对任何安全异常和事件保持警觉并主动报告;接受培训,在岗位工作中具有改进安全绩效的能力;与管理者和其他员工进行必要的沟通。


某工厂在提高职工安全管理素质的培训过程中,提出“我厂危险源比较多,不可能根除一切危险源和危险,所以应减少总的危险性,而不是只彻底消除几种选定的危险”的观点,该观点符合事故致因理论的()

A.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
B.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C.系统安全理论
D.事故频发倾向理论

答案:C
解析:
系统安全理论包括很多区别于传统安全理论的创新概念:
⑶不可能根除一切危险源,可以减少来自现有危险源的危险性,应减少总的危险性而不是只彻底去消除几种选定的风险。


21年中级安全工程师考试试题及答案9辑 第7辑


本质安全是指为了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采取安全的技术措施来消除机械危险。在机械产 品寿命周期的各环节中,决定机械产品达到本质安全的最关键阶段是( )阶段。

A.设计 B.制造
C.使用 D.维修

答案:A
解析:
这可以从本质安全的定义看出来:
机械设计本质安全是指机械的设计者,在设计阶段采取措施来消除安全隐患的一种机械安全方法。


矿井机械通风是为了向井下输送足够的新鲜空气,稀释有毒有害气体,排除矿尘,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根据主要通风机的工作方法,通风方式可分为( )。

A.中央式、对角式、混合式
B.抽出式、压入式、混合式
C.主要通风机、辅助通风机、局部通风机
D.绕道式、引流式、隔离式

答案:B
解析:
根据主要通风机的工作方法,地下矿山通风方式分为抽出式、压入式和压抽混合式。


根据《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GB 6222)的规定,下列有关煤气加压站和混合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煤气加压机械应有两路电源供电,如用户允许间断供应煤气,可设一路电源

B.煤气加压机启动后,空气鼓风机才能启动

C.两条引入混合的煤气管道的净距不小于800mm,敷设坡度不应小于0.5%

D.混合站在运行中应防止煤气互窜,混合煤气压力在运行中应保持正压

答案:B
解析:
空气鼓风机启动后,煤气加压机才能启动;空气鼓风机停止时,煤气加压机应自动停机。


为了防止煤的自燃,关于煤在储煤槽内贮存时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正常情况下,烟煤不超过2天
B.喷吹罐停喷煤粉时,无充氮保护措施,无烟煤粉储存时间应不超过12 h
C.喷吹罐停喷煤粉时,有充氮保护措施且罐内温度低于70℃,无烟煤粉储存时间应不超过24 h
D.喷吹罐停喷煤粉时,有充氮保护措施且罐内温度低于70℃,烟煤粉储存时间应不超过12 h

答案:C
解析:
原煤的槽内贮存时间:烟煤不超过2天,无烟煤不超过4天。喷吹罐停喷煤粉时,无烟煤粉储存时间应不超过12 h;烟煤粉储存时间应不超过8 h,若罐内有氮气保护且罐内温度不高于70℃,则可适当延长,但不宜超过12 h。


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下列不属于特种设备重大事故的是(  )。

A.特种设备事故造成12人死亡的
B.600兆瓦以上锅炉因安全故障中断运行240小时以上的
C.特种设备事故造成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
D.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高空滞留100人以上并且时间在24小时以上的

答案:C
解析:
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种设备重大事故:①特种设备事故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②600兆瓦以上锅炉因安全故障中断运行240小时以上的;③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有毒介质泄漏,造成5万人以上15万人以下转移的;④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高空滞留100人以上并且时间在24小时以上的。


下列关于危险化学品的储存过程中的安全技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危险化学品应当储存在专门地点,不得与其他物资混合储存
B.互相接触容易引起燃烧、爆炸的物品及灭火方法不同的物品,应该分类储存
C.性质不稳定、容易分解和变质以及混有杂质而容易引起燃烧、爆炸危险的危险化学品,应该经常进行检查、测温、化验,防止自燃、爆炸
D.不准在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库房内或露天堆垛附近进行试验、分装、打包、焊接其他可能引起火灾的操作

答案:B
解析:
根据易燃易爆品和化学危险品的管理制度规定,互相接触容易引起燃烧、爆炸的物品及灭火方法不同的物品,应该隔离储存。


按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定义,下列设备中,不属于特种设备的是( )。

A.电站锅炉
B.建筑工地升降机
C.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
D.原油储罐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特种设备的基础知识。特种设备是指对人身和财产安全有较大危险性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8类。


下列情形中,用人单位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的有()。

A.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B.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C.被依法追究民事责任的
D.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E.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答案:A,B,E
解析: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五)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21年中级安全工程师考试试题及答案9辑 第8辑


2017年某公司到11月底是因预算中的安全生产专项费用已全部提取并规范使用完毕,致使一批到期该更换的防滑鞋购置申请被搁置。该公司经过研究形成了下述意见,其中正确的有()。

A.及时、足量购置合格、安全、舒适的劳动防护用品,所需款项另行解决
B.防滑鞋应该具有“三证一标志”,且必须由公司产品质量管理部门的检验人员验收
C.使用人员应该对新购入的防滑鞋正确维护保养,所在车间应定期安排监督检查
D.在防滑鞋购入和验收合格、下发之前,涉及更换的人员暂停从事相应的作业活动
E.根据实际情况,在2018年增加安全生产专项费用

答案:A,C,D,E
解析:
选项B错误,购买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须经本单位安全管理部门验收,并应按照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要求,在使用前对其防护功能进行必要的检查


《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适用的危险物质包括 ( )
A.爆炸性物质 B.易燃物质
C.放射性物质 D.有毒物质
E.活性化学物质

答案:A,B,D,E
解析:
【精析】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18218—2009)标准中,作为举例给出了爆炸 性物质、易燃物质、活性化学物质和有毒物质等共 6大类9小类属于重大危险源的临界量。


在锻造生产中易发生多种伤害,下列锻造作业中不属于职业危害的是( )。

A.灼烫
B.噪声和振动
C.尘毒危害
D.热辐射

答案:A
解析:
锻造作业中的职业危害包括噪声和振动、尘毒危害、热辐射。


某检验检测机构从事特种设备的监督检验、定期检验、型式试验等业务,为扩大业务范围,拟新增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服务,下列监督管理部门中,可以批准检测检验机构新增业务范围的是()

A: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B:省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C:设区的市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D:县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答案:A
解析:
从事监督检验、定期检验、型式试验以及专门为特种设备生产、使用、检验检测提供无损检测服务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应当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盗督管理部门核准。


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勘察单位的主要安全责任有()。

A.应按规定进行勘察提供真实的勘察文件
B.应按规定进行勘察提供准确的勘察文件
C.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采取措施保证各类管线、设施的安全
D.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采取措施保证周边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全
E.发现问题,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整改或暂时停止施工,并及时报告建设单位

答案:A,B,C,D
解析: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十二条规定,勘察单位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勘察,提供的勘察文件应当真实、准确,满足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需要。勘察单位在勘察作业时,应当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采取措施保证各类管线、设施和周边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全。E项属于工程监理单位的主要安全责任之一。


某石膏矿区在不足0.6km2耐的范围内,设立有甲乙丙丁戊5座矿山,其中甲、乙、丙3座石膏矿无安全生产许可证。5座矿山各自为政,缺乏统一协调。开采影响范围重叠,且地面建筑物位于地下开采的影响范围内,为矿山安全生产埋下了隐患。
2005年11月6日19时36分左右,该石膏矿区发生井下采空区顶板大面积冒落,引起地表塌陷,形成一长轴约300m,短轴约210m,面积约5.3×104m2的近似椭圆形的塌陷区和24.5×104?m2的移动区。造成甲、乙、丙3座石膏矿井下48名作业人员被困、地面88间房屋倒塌、29名矿山员工和家属被困,矿山工业设施严重受损。
事故发生后,各石膏矿立即向当地县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同时各自积极展开自救。当地县、市政府接到报告后及时组织有关部门负责人赶到事故现场、启动应急预案,紧急调集400多名武警、消防、驻地部队官兵、5个专业矿山救护队90多名队员以及部分市、县两级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和当地村民参加救援工作,并按事故报告程序上报。
此次事故最终造成33人死亡(其中井下16人、地面17人)、38人受伤(其中井下26人、地面12人)、井下4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774万元。
[问题1]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分析该事故的等级及事故上报的单位。
[问题2]
简述事故报告内容。
[问题3]
简述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职责。
[问题4]
简述分析该起事故原因。

答案:
解析:
[问题1]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将生产安全事故按照伤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分为:
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此次事故最终造成33人死亡(其中井下16人、地面17人)、38人受伤(其中井下26人、地面12人)、井下4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774万元。故此事故等级为特别重大事故。
不同级别事故上报至不同上级单位:(l)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逐级上报至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2)较大事故逐级报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3)一般事故上报至设区的市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问题2]
事故上报内容为:①事故发生单位概况。②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③事故的简要经过。④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⑤已经采取的措施。⑥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问题3]
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职责:
(l)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2)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3)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人的有效实施。
(4)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5)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6)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7)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安全生产职责。
[问题4]
事故原因:
(l)采矿权设置不合理,在不足0.6k耐的范围内设立了5个矿,开采影响范围重叠。
(2)事故矿山属非法开采,工人有权拒绝下井作业。
(3)采空区未按照《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 16423)的规定及时处理。
(4)安全管理人员及现场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根据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新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某商场的建设项目设备设施布置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设备设施中,属于安全设施的是(  )。



A.照明电气间、燃气管道间、滚梯

B.温度监测系统、排风管道、锅炉房

C.保安室、自来水管、冰场管理室

D.防火栓、灭火器、烟气监测系统

答案:D
解析:


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征,《火灾分类》(GB/T4968)将火灾分为6类,其中“D类火灾”是指()

A.液体火灾
B.金属火灾
C.气体火灾
D.带电火灾

答案:B
解析:
A类火灾: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通常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B类火灾: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C类火灾:气体火灾。D类火灾:金属火灾。E类火灾:带电火灾。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F类火灾: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灾。


21年中级安全工程师考试试题及答案9辑 第9辑


( )应当告知从业人员及相关方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并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A.建筑施工企业
B.建筑单位
C.监理单位
D.设计单位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建筑施工危险因素辨识方法。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告知从业人员及相关方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并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2012年)某股份公司董事长由上一级单位的总经理兼任,长期在外地。该公司的总经理在学校脱产学习 1 年,期间日常工作由常务副总经理负责,分管安全生产的副总经理协助其工作。根据《安全生产法》,此期间对该公司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的主要负责人是( )。

A.董事长
B.总经理
C.常务副总经理
D.分管安全生产的副总经理

答案:C
解析:
根据《安全生产法》可知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企业而言,不同组织形式的企业有所不同。对于公司制的企业,按照公司法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包括国有独资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是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经理负责“主持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因此,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应当是公司董事长和经理(总经理、首席执行官或其他实际履行经理职责的企业负责人)。由于该题中实际履行经理职责的是常务副总经理,所以在此期间对该公司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的主要负责人是常务副总经理。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国家标准制订程序包括(  )。

A.备案阶段
B.审查阶段
C.立项阶段
D.起草阶段
E.征求意见阶段

答案:B,C,D,E
解析: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国家标准制订程序分9个阶段,即预阶段、立项阶段、起草阶段、征求意见阶段、审查阶段、批准阶段、出版阶段、复审阶段、废止阶段。


某焦化企业发生煤尘爆炸事故后要恢复生产,下列事件,不属于企业恢复工作的是( )。

A.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生产检查
B.完善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
C.将事故责任人移送司法机关
D.全面落实事故调查报告中的整改要求

答案:C
解析:
企业恢复工作包括事故调查、灾后重建、汲取事故经验教训、落实整改措施。


依据《安全生产法》,下列关于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的管理规定中,错误的是( )。

A.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
B.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
C.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制定应急预案
D.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将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有关部门审核

答案:D
解析:
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应明确:重大危险源登记建档,定期检测、评估、监控,相应的应急预案管理;上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内容及管理。故选D。


安全文化由安全物质文化、安全行为文化、安全制度文化、安全精神文化组成。安全文化建设是通过创造一种良好的安全人文氛围和协调的人机环境,引导员工主动遵章守纪,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安全文化建设的目标是(  )。

A.全员参与
B.以人为本
C.持续改进
D.综合治理

答案:B
解析:
企业安全文化与企业文化目标是基本一致的,即“以人文本”,以人的“灵性管理”为基础。


在有限空间内由于通风不良、生物的呼吸作用或物质的氧化作用,会使有限空间形成缺氧状态。单纯性窒息气体也会引发窒息事故,其本身无毒,但排挤氧空间,造成作业人员缺氧窒息,下列不是导致单纯性窒息的气体是( )。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甲烷
D.六氟化氯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有限空间的危险因素识别。单纯性窒息气体也会引发窒息事故,其本身无毒,但排挤氧空间,造成作业人员缺氧窒息,如二氧化碳、氮气、水蒸气、甲烧、氩气和六氟化氯等。一氧化碳为中毒窒息气体。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的某些行为,可处上一年年收入60%至100%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些行为有()

A:谎报或瞒报事故的
B:伪造或者故意破坏事故现场的
C: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的
D:拒绝接受调查或拒绝提供有关情况资料的
E:事故发生后逃匿的

答案:A,B,D,E
解析: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36条:事故发生单位及其有关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事故发生单位处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上一年年收入60%至100%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并依法给予处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谎报或者瞒报事故的;(2)伪造或者故意破坏事故现场的;(3)转移、隐匿资金、财产,或者销毁有关证据、资料的;(4)拒绝接受调查或者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的;(5)在事故调查中作伪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6)事故发生后逃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