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中级安全工程师考试试题题库8篇

发布时间:2021-09-07
21年中级安全工程师考试试题题库8篇

21年中级安全工程师考试试题题库8篇 第1篇


将可燃气体控制在爆炸极限范围以外的措施,在安全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同时我们发现,可燃气体爆炸极限的下限越低,其爆炸的可能性越大。下列各种煤气爆炸极限的下限最低的是( )。

A.高炉煤气
B.焦炉煤气
C.转炉煤气
D.发生炉煤气

答案:B
解析:
煤气爆炸极限见下表:


2016年3月29日13时24分,位于J省H市的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对自备发电厂9号锅炉节能改造施工过程中,因煤气未有效隔离而泄漏,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事故,造成10人死亡、7人受伤。经初步调查,此次事故暴露出相关企业安全措施不落实、现场安全检查不彻底、排除隐患不及时以及施救措施不当等多方面问题。依据有关规定,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已将这起事故的查处列入国务院安委会重大事故挂牌督办的事项,查处结果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

A.环境的不安全
B.物的危险状态
C.人的不安全行为
D.管理上的缺陷
E.技术的不成熟

答案:B,C,D
解析:
BCD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颁布的第16号令《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将“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定义为:“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装运爆炸、剧毒、放射性、易燃液体、可燃气体等物品,必须使用符合安全要求的运输工具,下列关于危险化学品运输的正确做法是()。

A.运输爆炸性物品应使用电瓶车,禁止使用翻斗车
B.运输强氧化剂、爆炸品时应使用铁底板车及汽车挂车
C.搬运易燃、易爆液化气体等危险物品时,禁止用叉车、铲车、翻斗车
D.运输遇水燃烧物品及有毒物品,应使用小型机帆船或水泥船承运

答案:C
解析:
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技术与要求。装运爆炸、剧毒、放射性、易燃液体、可燃气体等物品,必须使用符合安全要求的运输工具;禁忌物料不得混运;禁止用电瓶车、翻斗车、铲车、自行车等运输爆炸物品。运输强氧化剂、爆炸品及用铁桶包装的一级易燃液体时,没有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时,不得用铁底板车及汽车挂车;禁止用叉车、铲车、翻斗车搬运易燃、易爆液化气体等危险物品;温度较高地区装运液化气体和易燃液体等危险物品,要有防晒设施;放射性物品应用专用运输搬运车和抬架搬运,装卸机械应按规定负荷降低25%的装卸量;遇水燃烧物品及有毒物品,禁止用小型机帆船、小木船和水泥船承运。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中对重大危险源进行了分类,分为( )。

A.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加工场所重大危险源
B.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贮存场所重大危险源和加工场所重大危险源
C.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贮存场所重大危险源
D.贮存场所重大危险源和加工场所重大危险源

答案:C
解析: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中对重大危险源进行了分类,分为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贮存场所重大危险源。


下列关于竹质脚手架材料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竹质立杆、斜撑、顶撑、抛撑、剪刀撑、扫地杆和纵向水平杆的小头一般不小于75mm
B.竹质纵、横向水平杆的小头不小于90mm
C.对直径为60?90mm的水平杆杆件,应双杆合并使用
D.主要受力杆件的使用期限不宜超过3年

答案:D
解析:
主要受力杆件的使用期限不宜超过1年。


安全装置通过自身的结构功能限制或防止机器的某种危险。设置安全装置时不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 )。

A.对机器可靠性的影响
B.强度、刚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C.作业的可视性
D.消除产生危险的原因

答案:D
解析:
在无法用设计来做到本质安全时,为了消除危险,应使用安全装置。设置安全装置,应考虑的因素主要有:(1)强度、刚度、稳定性和耐久性。(2)对机器可靠性的影响,例如固定的安全装置有可能使机器过热。(3)可视性(从操作及安全的角度来看,需要机器的危险部位有良好的可见性)。(4)对其他危险的控制,例如选择特殊的材料来控制噪声的强度。


按承压方式分类,设计压力为12MPa的容器属于( )。

A.低压容器
B.中压容器
C.高压容器
D.超高压容器

答案:C
解析:
低压容器:0.1MPa≤P<1.6MPa;中压容器:1.6MPa≤P<10.0MPa;高压容器:10.0MPa≤P<100.0MPa;超高压容器:P≥100.0MPa。故本题应选择C选项。


依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下列关于行政处罚执行程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处罚暂缓执行
B.除法定可当场收缴罚款的情形外,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不得自行收缴罚款
C.当事人拒不履行法定义务的,行政机关只能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D.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当场收缴罚款的,必须向当事人出具本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

答案:B
解析:
第四十五条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 处罚不停止执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第四十九条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当场收缴罚款的, 必须向当事人出具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不出具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的,当事人有权拒绝缴纳罚款。第五十一条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 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一)到期不缴纳罚款的,每日按罚款数额的百分之三加处罚款;(二)根据法律规定,将查封、扣押的财物拍卖或者将冻结的存款划拨抵缴罚款;(三)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21年中级安全工程师考试试题题库8篇 第2篇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机电安装工程占有很大的比重,而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对其技术要求也不断提高,安全风险也随之加大。下列关于机电安装工程有关消防要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未经批准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施工现场,因施工需要购进的易燃、易爆物品必须按安全规程妥善保管
B.在施工现场吸烟,燃火作业附近有易燃、易爆物品时,应注意防火
C.电气设备的开关安全罩、火花罩、安全保护器、避雷器、接地装备等必须完好无损,电器材料连接地点之间的接触必须良好,避免产生电火花而引起燃烧
D.施工现场的安全通道不得阻塞,必须保持畅通无阻

答案:B
解析:
严禁在施工现场吸烟,燃火作业必须按规定远离易燃、易爆物品。施工现场内设置的消防设施是预备紧急情况下使用的.严禁无故动用或移作他用,更不得损坏。


(2015年)纺织厂为进行技术革新,从国外引进纺织机 5 台,并配套相应的生产设备若干,该厂再次投产前需要进行安全生产评价,评价机构可采用的评价方法有:①概率风险评价法;②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③伤害(或破坏)范围评价法;④专家现场询问观察法;⑤危险指数评价法;⑥预先危险性分析法。为评估该纺织厂棉粉尘火灾,爆炸风险,可以使用的定量评价方法是( )。

A.②④⑤
B.①②⑥
C.①③⑤
D.③④⑥

答案:C
解析:
安全评价方法
按评价结果的量化程度分类
(1)定性安全评价方法的有:安全检查表、专家现场询问观察法、因素图分析法、事故引发和发展分析、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 法)、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危险可操作性研究等。
(2)定量安全评价方法的有:概率风险评价法、伤害(或破坏)范围评价法、危险指数评价法。


已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尾矿库为正常库),建立标准化体系并良好运行( )个月以上的非煤矿山,可成立自评组织机构,自评确定相应等级,形成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报告。

A.3
B.6
C.9
D.12

答案:B
解析:
《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的通知》中的非煤矿山自评的标准化评审程序中提到,已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尾矿库为正常库),建立标准化体系并良好运行6个月以上的非煤矿山,可成立自评组织机构,自评确定相应等级,形成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报告。


建设项目竣工后,根据规定建设项目需要试运行(包括生产、使用,下同)的,应当在正式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前进行试运行。下列有关试运行及后续工作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试运行时间应当不少于30 日,最长不得超过180 日
B. 应急管理部门可以对安全设施竣工验收报告按照不少于总数10%的比例进行随机抽查
C.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未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或者同时投入使用的,应急管理部门对与此有关的行政许可一律不予审批
D.建设项目竣工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前,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组织对安全设施进行竣工验收,并向应急管理部门备案

答案:D
解析:
考点: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试运行和竣工验收
依据《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建设项目竣工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前,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组织对安全设施进行竣工验收,并形成书面报告备查。故本题应选择D 选项


2013年7月4日15时5分左右,由A建设公司总承包、B监理公司监理、C机电设备安装有限公司分包的某商店电梯安装工程发生一起安全事故。C公司一工人在吊装扶梯时,因起重葫芦带电而触电身亡。
对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处理如下:暂停C机电设备安装有限公司承接市属工程任务半年;对总承包单位予以通报批评,暂停承接市属工程任务3个月;对B监理公司予以通报批评,暂停承接市属工程监理任务3个月。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36条规定,事故发生单位及其有关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事故发生单位处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上一年年收入60%至100%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并依法给予处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A.谎报或者瞒报事故的
B.伪造或者故意破坏事故现场的
C.向调查人员行贿的
D.拒绝接受调查或者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的
E.在事故调查中作伪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

答案:A,B,D,E
解析: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36条规定,事故发生单位及其有关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事故发生单位处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上一年年收入60%至100%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并依法给予处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①谎报或者瞒报事故的;②伪造或者故意破坏事故现场的;③转移、隐匿资金、财产,或者销毁有关证据、资料的;④拒绝接受调查或者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的;⑤在事故调查中作伪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⑥事故发生后逃匿的。


爆炸是物质系统的一种极为迅速的物理或化学能量释放或转化的过程。下列关于破坏作用的说法中,属于次生事故的是( )

A.造成附近建筑物的破坏
B.碎片四处飞散造成的伤害
C.造成高处坠落
D.粉尘车间的二次爆炸
E.短暂的地震波

答案:B,C,D
解析:
爆炸破坏作用
1.冲击波
爆炸形成的高温、高压、高能量密度的气体产物,以极高的速度向周围膨胀,强烈压缩周围的静止空气,使其压力、密度和温度突跃升高,像活塞运动一样推向前进,产生波状气压向四周扩散冲击。这种冲击波能造成附近建筑物的破坏,其破坏程度与冲击波能量的大小有关,与建筑物的坚固程度及其与产生冲击波的中心距离有关。
2.碎片冲击
爆炸的机械破坏效应会使容器、设备、装置以及建筑材料等的碎片,在相当大的范围内飞散而造成伤害。碎片的四处飞散距离一般可达数十道到数百米。
3.震荡作用
爆炸发生时,特别是较猛烈的爆炸往往会引起短暂的地震波。例如,某市的亚麻发生麻尘爆炸时,有连续三次爆炸,结果在该市地震局的地震检测仪上,记录了在7s 之内的曲线上出现有三次高峰。在爆炸波及的范围内,这种地震波会造成建筑物的震荡、开裂、松散倒塌等危害。
4.次生事故
发生爆炸时,如果车间、库房(如制氢车间、汽油库或其他建筑物)里存放有可燃物,会造成火灾;高空作业人员受冲击波或震荡作用,会造成高处坠落事故;粉尘作业场所轻微的爆炸冲击波会使积存在地面上的粉尘扬起,造成更大范围的二次爆炸等。@##


气瓶储存不当易引发爆炸、燃烧、中毒等恶性事故。下列气瓶储存要求,错误的是()

A:入库的空瓶与实瓶分别放置,并有明显标志
B:卧放的气瓶最高堆放层数是8层,相邻两层气瓶的头部朝向不同方向
C:库内相对湿度最高为80%
D:临近定期检验日期的气瓶存放在一起,并在栅栏的牌子上注明定期检验的日期

答案:B
解析:
气瓶的入库储存,卧放的气瓶最高堆放层数是5层,且气瓶的头部朝向同一方向。


某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有甲、乙、丙、丁、戊5个库房,分别存放有不同类别的危险化学品,各库房之间距离均大于500m,下表给出了各危险化学品的临界量。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下列关于危险化学品分类及重大危险源判别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甲库房:300吨乙醇,100吨汽油,属于易燃液体类重大危险源
B.乙库房:5吨硝化纤维素,0.2吨硝化甘油,属于爆炸品类重大危险源
C.丙库房:30吨苯,200吨丙酮,属于易燃液体类重大危险源
D.丁库房:10吨乙醚,属于易燃气体类重大危险源
E.戊库房:5吨三硝基甲苯,属于毒性类重大危险源

答案:A,C
解析:
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多品种时,则按下式计算: q1/Q1+q2/Q2+…qn/Qn≥1,若满足该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A选项:300/500+100/200=1.1>1,为重大危险源;
B选项:5/10+0.2/1=0.7<1,不是重大危险源;
C选项:30/50+200/500=1,为重大危险源;
D选项:10/10=1,为重大危险源;乙醚属于易燃液体,D选项错误;
E选项:5/5=1,为重大危险源;三硝基甲苯属于爆炸品,E选项错误。


21年中级安全工程师考试试题题库8篇 第3篇


裂解是指石油系的短类原料在高温条件下,发生碳链断裂或脱氢反应,生成烯烃及其他产物的过程。裂解工艺的反应类型为( )。

A.低温放热反应
B.低温吸热反应
C.高温放热反应
D.高温吸热反应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危险化工工艺及安全技术。裂解工艺的反应类型为高温吸热反应。


8月6日18时,驾驶员甲驾驶装满液氯的槽罐车驶入某高速公路B56段,20时许,槽罐车与驾驶员乙驾驶的货车相撞,导致槽罐车撞坏,槽罐破裂,液氯泄漏,造成除驾驶员甲之外的两车其他人员全部死亡。撞车事故发生后,驾驶员甲不顾槽罐车严重损坏、液氯已开始外泄的危险情况,没有报警也没有采取措施,就迅速逃离事故现场。由于延误了最佳应急救援时机,泄漏的液氯迅速汽化扩散,形成了大范围污染,造成该高速公路B56段附近村民30人中毒死亡,285人住院治疗,近万人紧急疏散。7日2时,应急人员赶到事故现场,组织村民的紧急疏散和氯气污染区伤亡人员的搜救,并对现场进行了紧急处置。
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导致这起事故发生的有害因素包括(  )。


A.槽罐车破碎的槽罐玻璃

B.标志灯不亮

C.有毒物质

D.油罐储油量

E.剧毒物

答案:C
解析:


B汽车制造厂对载货汽车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改造内容为:冲压车间新增冲压设备5台(套);焊装车间新增车身焊接生产线1条、车架焊接生产线1条;涂装车间改造车身涂装生产线、车架涂装生产线;新建污水处理站1座;新增总装配线1条。
技术改造过程中使用的原辅材料主要包括:钢材、煤炭、油料、碳酸钠脱脂剂、磷化剂、钦盐钝化剂、PVC聚氯乙烯底漆胶、丙烯酸树脂汽车漆、电泳漆(溶剂主要为丁醇、丁醚等,用于底漆)、苯乙烯腻子等。
车身焊接包括自动化焊接和手工电弧焊。手工电弧焊采用碱性焊条,焊条中含锰、碳、铬等成分。
车身涂装生产包括:车身涂装、底漆、面漆等工艺。车身涂装工艺采用三涂层三烘干涂装工艺,底漆采用高泳透力、高耐蚀阴极电泳工艺,面涂采用湿碰湿两遍涂装工艺。涂装传输过程全部实现自动化,漆前表面处理、电泳采用悬挂运输方式,中间涂层和面漆涂装线采用地面传输方式。前处理设备采用密封型结构以防止灰尘侵人。烘干室采用热风循环对流烘干方式。生产线设中央控制室监控设备运行状况。
车身涂装工艺生产过程包括:漆前处理(脱脂、磷化、钝化、去离子水洗、除锈)、阴极电泳涂底漆、电泳底漆烘干、打磨、PVC底涂、PVC烘干、喷中涂漆、中涂烘干、喷涂面漆、面漆烘干、检查、修饰等。
前处理所用的原料为:含有表面活性剂碳酸钠的脱脂剂,含有磷酸、磷酸二氧锌、磷酸二氧镍的磷化剂,含有钦盐的钝化剂,含有丁醇、丁醚的电泳漆溶剂,Pvc聚氯乙烯底漆胶,丙烯酸树脂、氨基树脂、二甲苯、丁醇的车身漆,苯乙烯的打磨腻子等。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对载货汽车生产线技术改造工程的检查验收,B汽车制造厂应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交( )。

A.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B.职业病防护预评价报告
C.职业病防护效果评价报告
D.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
E.职业病防护建设施工申请

答案:D
解析:
技术改造工程的检查验收,竣工验收阶段所做的职业卫生评价为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甲烷的危害主要在于它的爆炸性,它在空气中爆炸范围为( )。

A.3%~5%
B.10%~20%
C.5%~15%
D.3%~30%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甲烷的危害主要在于它的爆炸性,它在空气中爆炸范围为5%~15%。


某1KV架空线路导线经过居民区时,与地面和水面的最小距离是( )m。

A.3
B.4
C.5
D.6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触电防护技术。小于等于1KV的架空线路经过居民区时,与地面和水面的最小距离是6m。


为了保障安全施工,对施工单位现有的防护措施与设备完好率、使用率监测检查,该种监测方式属于( )。

A.事情监督管理
B.事中行为监察
C.事中技术监察
D.事后监督管理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方式与内容。事中技术监察是对物质条件的监督检查,包括对新建、扩建、改建和技术改造工程项目的“三同时”监察;对用人单位现有的防护措施与设备完好率、使用率的监察。


J公司是一家建于20世纪50年代的老企业,该企业的涂装车间为独立设置的联合厂房,由5个主跨和1个辅跨组成。主跨内主要进行除锈、打磨、上漆、干燥。辅跨内设有相互独立的办公室、休息室、更衣室和变配电室。
涂装车间有员工125人,其中80人为来自D公司的劳务人员,配备1名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车间制定了针对安全生产责任、工艺安全管理、教育培训、防火防爆、劳保用品、隐患排查、应急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管理人员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定期进行尘毒点监测。
涂装作业以人工作业为主,主要包括:采用超声波除油垢、采用火焰去除旧漆、采用石英砂干喷除锈、采用红丹防锈作底漆、采用聚氨酯漆作面漆。
涂装车间厂房耐火等级为二级,并采取了防爆设计,有通风除尘设施和完善的避雷系统,设置了相应的安全标志。
喷涂底漆和面漆的作业场所为封闭空间,设置了可燃气体报警器和自动灭火装置,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定期检测。
[问题1]
辨识涂装车间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问题2]
指出涂装车间存在的国家禁止的作业
[问题3]
简述J公司对D公司的80名劳务派遣人员安全管理的内容。[问题4]
指出涂装车间厂房人口处应设置的安全标志并说明其提示的内容。

答案:
解析:
[问题1]
涂装车间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除锈、打磨引起)、震动(打磨引起)、噪声(打磨引起)、高温(油漆烘干引起)、中毒(油漆引起)。
[问题2]
涂装车间存在的国家禁止的作业有:火焰去除旧漆、石英砂除锈、采用红丹作底漆。
[问题3]
对劳务派遣人员,应当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调整工作岗位或离岗后重新上岗,应重新进行岗位安全教育培训等。其中,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包括:本企业安全生产现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岗位危险有害因素和安全操作规程,作业设备安全使用与管理,作业条件与环境,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作业现场安全生产标准化,现场安全生产检查与隐患分析排查治理,现场应急处置和救护,本企业、本行业典型生产安全事故案例,班组安全生产组织管理和先进班组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等。
[问题4]
(l)禁止标志:①禁止吸烟;②禁止明火;③禁止带火种;④禁止防止易燃物;⑤禁止非从业人员进人;⑥禁止穿化纤服;⑦禁止穿带铁钉鞋。
(2)警告标志:①注意安全;②当心火灾;③当心中毒;④当心爆炸。(3)指令标志:①必须戴防护眼镜;②必须戴防尘口罩;③必须戴防毒面具;④必须戴安全帽。
(4)提示标志:①紧急出口;②应急电话;③避险区;④急救点;⑤可动火区。


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是指在相应设计温度下用以确定容器壳体( )及其元件尺寸的压力,即标注在容器铭牌上的设计压力。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值不得低于最高工作压力。

A.容积
B.形状
C.厚度
D.高度

答案:C
解析:
设计压力系指在相应设计温度下用以确定容器壳体厚度及其元件尺寸的压力,即标注在容器铭牌上的设计压力。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值不得低于最高工作压力。


21年中级安全工程师考试试题题库8篇 第4篇


依据《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劳动者享有的职业卫生保护权利不包括( )。

A.获得职业卫生教育
B.获得职业健康检查服务
C.要求用人单位根据个人喜好改变工作条件
D.参与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工作的民主管理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劳动过程中职业病的防护与管理、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病人保障的规定。《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劳动者享有下列职业卫生保护权利:(1)获得职业卫生教育、培训;(2)获得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等职业病防治服务;(3)了解工作场所产生或者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后果和应当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4)要求用人单位提供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改善工作条件;(5)对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以及危及生命健康的行为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6)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进行没有职业病防护措施的作业;(7)参与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工作的民主管理,对职业病防治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叉车护顶架是为保护司机免受重物落下造成伤害而设置的安全装置。下列关于叉车护顶架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起升高度超过1.8m,必须设置护顶架
B.护顶架一般都是由型钢焊接而成
C.护顶架必须能够遮掩司机的上方
D.护顶架应进行疲劳载荷试验检测

答案:D
解析:
对于叉车等升起高度超过1.8m,必须设置护顶架,护顶架一般都是由型钢焊接而成,必须能够遮掩司机的上方,护顶架应进行静态和动态两种载荷试验检测。


我国《刑法》规定,安全生产设施不符合国家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机关办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例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下列应当认定为《刑法》规定的情节特别恶劣的情形有( )。

A.造成重伤10 人以上
B.造成3 人以上死亡
C.造成3 人以上死亡并负事故主要责任的
D.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 万元以上
E.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500 万元以上并负事故主要责任的

答案:C,E
解析: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相关责任人员, 重大责任事故罪(第 134 条)、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135),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第 134 条),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第 137 条),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1)造成死亡三人以上或者重伤十人以上,负事故主要责任的;(2)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五百万元以上,负事故主要责任的;(3)其他造成特别严重后果、情节特别恶劣或者后果特别严重的情形。


在生产中手臂振动所造成的危害较为明显和严重,国家已将手臂振动病列为职业病。下列作业中,不属于产生手臂振动的生产作业是()

A:操作手持电动工具
B:使用砂轮机
C:锅炉、压力容器运行操作
D:驾驶交通运输车辆与使用农业机械

答案:C
解析:
存在手臂振动的生产作业主要有以下几类:(1)操作锤打工具,如操作凿岩机、空气锤、筛选机、风铲、捣固机和铆钉机等;(2)手持转动工具,如操作电钻、风钻、喷砂机、金刚砂抛光机和钻孔机等;(3)使用固定轮转工具,如使用砂轮机、抛光机、球磨机和电锯等;(4)驾驶交通运输车辆与使用农业机械,如驾驶汽车、使用脱粒机。


B企业为金属加工企业,主要从事铝合金轮毂加工制造。
B企业的铝合金轮毂打磨车间为二层建筑,建筑面积2000m2,南北两端各设置载重2.5t的货梯和敞开式楼梯,一层有通向室外的钢制推拉门2个,该车间共设有32条生产线。
一、二层各16条,每条生产线设有12个工位,沿车间横向布置,总工位数384个,相邻工位最小间距不足1m。
打磨车间每个工位设有吸尘罩,每4条生产线合用1套除尘系统。共安装有8套除尘系统。8套除尘系统的室外风管相互连通并共用一条排风管将粉尘排出。车间内的除尘设备、除尘管道及配电箱等均未采取接地措施。
2015年“安全生产月”期间,属地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检查组对B企业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发现打磨车间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部分地面和粉尘管道表面积尘厚度达2mm以上,部分员工佩戴的防尘口罩失效,个别工位旁地面发现烟蒂,部分女工长发未置于工作帽内。检查组对上述问题提出了批评,提醒B企业要做好员工劳动防护等各项工作。
7月2日8时,打磨车间265名员工开始工作.其中含7月1日入职但未经培训的员工12人。8时5分,除尘风机开启。9时34分,1号除尘器集尘桶发生爆炸,爆炸冲击波沿除尘管道传播,扬起了除尘系统内和车间聚积的铝粉,形成粉尘云,引发连续爆炸,当场造成9人死亡,事故发生后7d内,又有18名重伤人员在医院死亡;事故发生后30d内,死亡人数32人,受伤人数195人。
事故的经济损失包括:现场抢救、清理现场和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280万元,设备等固定资产损失1000万元,医疗费用(含护理费用)2990万元,丧葬及抚恤费用3500万元,补助及救济费用2100万元,歇工工资800万元,停产损失1800万元,事故罚款1100万元。
事故调查发现:该车间除尘系统长时间未清理粉尘,铝粉尘大量聚积。除尘系统风机开启后,打磨产生的高温铝粉尘颗粒在集尘桶上方形成粉尘云。1号除尘器集尘桶锈蚀破损,雨水渗入,桶内铝粉受潮,发生氧化放热反应,达到了铝粉尘的点燃温度,引发除尘系统及车间内粉尘的系列爆炸。除尘系统未设置泄爆装置,爆炸产生的高温气体和燃烧物瞬间经除尘管道从各吸尘罩喷出,导致全车间几乎所有工位操作人员直接受到爆炸冲击。同时。B企业盲目组织生产,未建立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无隐患排查治理台账,员工对铝粉尘存在的爆炸危险性没有认知,也从未参加过应急救援演练。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该起事故等级属于(  )。


A.一般事故

B.较大事故

C.重大事故

D.中大事故

E.特别重大事故

答案:E
解析: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将“生产安全事故”定义为: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身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的事件。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四个等级。见表5—1。 本例中生产安全事故造成死亡人数32人,受伤人数195人,因此属于特别重大事故。


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长72cm,重985g,燃料为气态丙烷,燃烧时间15min,在零风速下火焰高度25cm至30cm,在强光和日光情况下均可识别和拍摄。这种能形成稳定火焰的燃烧属于()

A:混合燃烧
B:扩散燃烧
C:蒸发燃烧
D:分解燃烧

答案:B
解析:
根据可燃物质的聚集状态不同,燃烧可分为扩散燃烧、混合燃烧、蒸发燃烧和分解燃烧4种形式。可燃气体(氢、甲烷、乙炔以及苯、酒精、汽油蒸汽等)从管道、容器的裂缝流向空气时,可燃气体分子与空气分子互相扩散、混合,混合浓度达到爆炸极限范围内的可燃气体遇到火源即着火并能形成稳定火焰的燃烧,称为扩散燃烧。


(2018年)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是通过对作业时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E)及危险严重程度(C)三个要素计算得出评定结果,用评定结果评估作业风险大小的一种评价方法,某矿山作业条件危险性要素相关参数见下表。

A. 水泵房危险性值为 6
B. 水泵房危险性值为 18
C. 炸药库危险性值为 48
D. 炸药库危险性值为 600

答案:D
解析:
作业条件的危险性D=L×E×C。根据该公式:水泵房的危险性D=6×6×6=216;炸药库的危险性D=3×5×40=600;故本题选择D选项。


F集团公司拥有长距离轻质原油输运管道(简称Ⅱ号管道),公司下属的H分公司负责Ⅱ号管道日常巡检维护,公司下属的1分公司负责Ⅱ号管道现场抢险堵漏及其他应急处置。
Ⅱ号管道路有G市的海港居民生活区(简称海港区)。2013年12月2日19时许,Ⅱ号管道在海港区的港大十字路口附近发生原油泄漏,原油泄漏到港大路路面,再与港大路的污水并流入港海下水道。
港海下水道是G市生活污水排水系统的一部分,负责将生活污水输运至G市第二污水处理厂。
当日21时许,H分公司向G市海港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F集团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报告了Ⅱ号管道在海港区的原油泄漏情况。同时,H分公司开展泄漏点分析、泄漏量估算和泄漏原油流淌范围的勘查。初步确认,泄漏点在港海下水道与Ⅱ号管道交叉点的上方,泄漏原油已沿港大路流淌约70m,并有大量原油流入港海下水道。
为控制原油泄漏,H分公司通知1分公司进行现场抢险堵漏。1分公司抢险机械和装备于3日5时到达泄漏现场,并组成现场抢修组,由甲任组长。甲带领技术人员乙、丙进行了现场勘查,发现Ⅱ号管道泄漏部位上方有0.4m厚的水泥盖板,必须使用工程机械先将水泥盖板凿碎、拖离,才能确认泄漏点,并进行后续抢修堵漏。甲拿来液压破碎锤,准备进场施工。
海港区的部分晨练居民闻到油气味,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部分人员到抢修现场围观。
一些通过港大十字路口的行人,发现抢修现场交通受阻,也挤到现场观望。
3日7时30分,甲下令工程破碎机械进入抢修点作业,液压破碎锤开始敲砸水泥盖板,施工5min后突然发生爆炸,随后施工点周围港海下水道内多处发生爆炸。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经事故调查组确认,此次爆炸事故的另一起爆点在液压破碎锤周边0.5m范围内。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2分):
1.分析第一起爆点的可能点火源和港海下水道内参与爆炸的物质。
2.指出此次事故在应急响应和应急处置方面存在的问题。
3.指出此次事故事后处置应开展的工作。
4.简要说明F集团公司为确保Ⅱ号管道运行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答案:
解析:
1.第一起爆点的可能点火源是液压破碎锤在击打水泥盖板时出现的火花与泄漏到下水道内的原油接触引发的爆炸。 2.此次事故在应急响应和应急处置方面存在的问题:
(1)H公司发现原油泄露后没有立即停止输送石油。
(2)上报时未向消防部门、环保部门和公安部门报告。
(3)在实施抢修管道时。没有对周边人员进行疏散。
(4)现场抢险人员没有佩戴防化服和空气呼吸器:
(5)H公司发现原油泄漏后未及时上报。
(6)没有使用防爆工具。
(7)事故发生后主要负责人未到现场组织实施抢救。
3.此次事故事后处置应开展的工作:
(1)该石油输送管道立即停止输送石油。
(2)向消防部门119、环保部门、公安部门报警,并向安监部门报告。
(3)疏散影响区域附近所有人员,向上风向转移,防止吸入接触。
(4)按照应急预案,组织机构到位,成立现场应急指挥小组。
(5)处置人员佩戴好防化服和空气呼吸器,用防爆工具等进行堵漏处理。
(6)泄漏的油污,可用吸附材料收集和吸附泄漏物。
(7)注意事项。处置过程中,杜绝一切明火;现场处置人员,穿防静电工作服;使用不产生火花的防爆工具或设备设施;修复完毕后,清理现场油污。
4.F集团公司为确保Ⅱ号管道运行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完备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2)安全投入符合安全生产要求。
(3)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4)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经考核合格。
(5)特种作业人员经有关业务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书。
(6)从业人员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
(7)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8)厂房、作业场所和安全设施、设备、工艺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规程的要求。
(9)有职业危害防治措施,并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保护用品。
(10)依法进行安全评价。
(11)有重大危险源监测、评估、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12)有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组织或者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
(13)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21年中级安全工程师考试试题题库8篇 第5篇


甲公司是一家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因业务发展需要新建一个3000耐新厂房。乙建筑公司南方分公司为施工总包单位。在取得建筑施工许可证后,乙公司南方分公司在厂房基础开挖施工过程中发生坍塌事故,导致3人死亡。当地人民政府组织事故调查对施工现场进行事故调查。下列关于事故调查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询问访谈目击证人应采取“一对一”方式
B.地方政府可委托乙公司进行调查取证
C.情况不明时,事故调查可采取技术鉴定
D.事故调查组应在事故发生之日起3个月内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答案:C
解析:
询问访谈目击证人应采取“多对一”方式,至少“二对一”,选项A错误。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一般事故,县级人民政府也可以委托事故发生单位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背景中有死亡人员且是较大事故,故不得委托事故发生单位调查事故,选项B错误。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应当自收到事故调查报告之日起15日内作出批复,选项D错误。


每个矿井至少应有( )独立的直达地面的安全出口,安全出口的间距应不小于( )。

A.两个、20m
B.三个、20m
C.两个、30m
D.三个、30m

答案:C
解析: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中第6.1.1.3款提到,每个矿井至少应有两个独立的直达地面的安全出口,安全出口的间距应不小于30m。


高温作业是指在高气温或高温高湿或强热辐射条件下进行的作业。不论是高温还是强热辐射,都会对机体产生热作用,影响机体的热平衡。下列关于高温作业防护措施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采用自动化操作,使工人远离热源。
B.高温热源应尽可能布置在夏季主导风向上风侧
C.采用自然通风进行降温
D.提供含盐清凉饮料

答案:B
解析:
采用开放或半开放式式作业,利用自然通风,尽量在夏季主导风向下风侧对源隔离。


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下列关于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管理的说法,正确的有( )。

A.从事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水路运输的,应当取得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许可.危险货物水路运输许可,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手续
B.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企业.水路运输企业应当配备专职或兼职安全管理人员
C.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企业.水路运输企业的驾驶人员.船员.装卸管理人员.押运人员.申报人员.集装箱装箱现场检查员应当经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取得从业资格
D.运输危险化学品,应当根据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并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和应急救援器材
E.通过道路运输剧毒化学品的,托运人应当向运输始发地或者目的地县级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申请剧毒化学品道路运输通行证

答案:A,C,D
解析:
第四十三条从事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水路运输的,应当分别依照有关道路运输.水路运输的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取得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许可.危险货物水路运输许可,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手续。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企业.水路运输企业应当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第四十四条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企业.水路运输企业的驾驶人员.船员.装卸管理人员.押运人员.申报人员.集装箱装箱现场检查员应当经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取得从业资格。具体办法由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制定。
危险化学品的装卸作业应当遵守安全作业标准.规程和制度,并在装卸管理人员的现场指挥或者监控下进行。水路运输危险化学品的集装箱装箱作业应当在集装箱装箱现场检查员的指挥或者监控下进行,并符合积载.隔离的规范和要求;装箱作业完毕后,集装箱装箱现场检查员应当签署装箱证明书。
第四十五条运输危险化学品,应当根据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并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和应急救援器材。
用于运输危险化学品的槽罐以及其他容器应当封口严密,能够防止危险化学品在运输过程中因温度.湿度或者压力的变化发生渗漏.洒漏;槽罐以及其他容器的溢流和泄压装置应当设置准确.起闭灵活。运输危险化学品的驾驶人员.船员.装卸管理人员.押运人员.申报人员.集装箱装箱现场检查员,应当了解所运输的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及其包装物.容器的使用要求和出现危险情况时的应急处置方法。
第五十条通过道路运输剧毒化学品的,托运人应当向运输始发地或者目的地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申请剧毒化学品道路运输通行证。


防火防爆安全装置可以分为阻火隔爆装置与防爆泄压装置两大类。下列装置中,属于防爆泄压装置的是()

A.单向阀
B.爆破片
C.火星熄灭器
D.化学抑制防爆装置

答案:B
解析:
阻火及隔爆技术按照作用机理,可分为机械隔爆和化学抑爆两类,机械隔爆主要有工业阻火器、主动式隔爆装置和被动式隔爆装置、其他阻火隔爆装置(单向阀、阻火阀门、火星熄灭器)。防爆泄压装置主要有安全阀、爆破片、防爆门等。


用人单位的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除应当符合《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的职业卫生要求外,不需要的是()。


A.作业场所与生活场所分开,作业场所不得住人;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高毒作业场所与其他作业场所隔离

B.配备专业医师

C.设置有效的通风装置;可能突然泄漏大量有毒物品或者易造成急性中毒的作业场所,设置自动报警装置和事故通风设施

D.高毒作业场所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答案:B
解析:
用人单位的设立,应当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设立条件,并依法办理有关手续,取得营业执照。用人单位的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除应当符合《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的职业卫生要求外,还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1)作业场所与生活场所分开,作业场所不得住人。
(2)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高毒作业场所与其他作业场所隔离。
(3)设置有效的通风装置;可能突然泄漏大量有毒物品或者易造成急性中毒的作业场所,设置自动报警装置和事故通风设施。
(4)高毒作业场所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用人单位及其作业场所符合前两款规定的,由卫生行政部门发给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方可从事使用有毒物品的作业。
故本题应选择B选项。


B石化分公司双苯厂硝基苯精馏塔发生爆炸,造成8人死亡,6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6908万元,并引发江水污染事件。国务院事故及事件调查组认定,D石油B石化分公司双苯厂爆炸事故和江水污染事件是一起特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和特别重大水污染责任事件。(1)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硝基苯精制岗位处操作人员违反操作规程,在停止粗硝基苯进料后,未关闭预热器蒸汽阀门,导致预热器内物料气化;恢复硝基苯精制单元生产时,再次违反操作规程,先打开了预热器蒸汽阀门加热,后启动粗硝基苯进料泵进料.引起进入预热器的物料突沸并发生剧烈振动,使预热器及管线的法兰松动、密封失效,空气吸入系统,由于摩擦、静电等原因,导致硝基苯精馏塔发生爆炸,并引发其他装置、设施连续爆炸。(2)爆炸事故的主要原因:双苯厂对安全生产管理重视不够,对存在的安全隐患整改不力,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存在漏洞,劳动组织管理存在缺陷。(3)污染事件的直接原因:双苯厂没有事故状态下防止受污染的“清净下水”流入江水的措施,爆炸事故发生后,未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泄漏出来的部分物料和循环水及抢救事故现场消防水与残余物料的混合物流入江里。(4)污染事件的主要原因:①B石化分公司双苯厂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会引发江水污染问题没有进行深入研究,有关应急预案有重大缺失。②该市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对水污染估计不足,重视不够,未提出防控措施和要求。③D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股份公司对环境保护工作重视不够,对B分公司环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失察,对水污染估计不足,重视不够,未能及时督促采取措施。④该市环保局没有及时向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建议采取措施。⑤省环保局对水污染问题重视不够,没有按照有关规定全面、准确地报告水污染程度。⑥环保总局在事件初期对可能发生的严重后果估计不足,重视不够,没有及时提出妥善处置意见。
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和储存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和严格控制,并对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和储存实行(  )。

A.抽检制度
B.监督制度
C.审批制度
D.代管制度
E.审查制度

答案:C
解析:
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和储存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和严格控制,并对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和储存实行审批制度。


某化工厂为满足生产需要,新购进一批压力容器,用来盛放氢气,从铭牌上发现该压力容器的压力为1.6 MPa,体积为10 m3,根据《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21)的压力容器分类图(见下图),该压力容器属于( )。

A.I 类
B.Ⅱ类
C. I 类或Ⅱ类
D.Ⅱ类或Ⅲ类

答案:B
解析:
第一组介质:毒性程度为极度危害、高度危害的化学介质,易爆介质,液化气体。
第二组介质:由除第一组以外的介质组成,如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以下的化学介质,包括水蒸气、氮气等,。
2)按照介质特性分组后选择分类图,再根据设计压力p(单位MPa)和容积V(单位L),标出坐标点,确定容器类别。


21年中级安全工程师考试试题题库8篇 第6篇


(2018年)根据《安全生产法》,关于事故发生时生产经营单位相关负责人职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产经营单位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时,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当立即组织抢救,一般事故由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负责人组织抢救
B.生产经营单位发生任何生产安全事故时,单位的主要负责人都应当立即组织抢救
C.生产经营单位发生重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时,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当立即组织抢救,一般事故由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负责人组织抢救,较大事故由单位分管负责人组织抢救
D.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时,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当立即组织抢救,重大及以下事故由单位其他负责人协同有关部门负责人组织抢救

答案:B
解析:
第八十条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以下不属于充水矿床的选项是( )。

A.孔隙充水矿床
B.溶隙充水矿床
C.裂隙充水矿床
D.岩溶充水矿床

答案:B
解析:
《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12719)根据矿床主要充 水含水层的容水空间特征,将充水矿床划分为三类:第一类以孔隙含水层充水为主的矿床,简称孔隙充水矿床;第二类以裂隙含水层充水为主的矿床,简称裂隙充水矿床;第三类以岩溶含水层充水为主的矿床,简称岩溶充水矿床。


下列关于电伤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光性眼炎和白内障是电伤的常见伤害形式
B.大部分的触电事故都含有电烧伤的成分
C.电击是电流通过人体,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D.发生电流灼伤时,皮肤受到比体内严重的多的灼伤
E.电光性眼炎的表现为角膜和结膜发炎

答案:B,D,E
解析:
A 项, 电伤包括包括电烧伤、电烙印、皮肤金属化、机械损伤、电光性眼炎等多 种伤害;
B 项, D 项电流灼伤,指人体与带电体接触,电流通过人体时,因电能转换成的热能引起 的伤害。由于人体与带电体的接触面积一般都不大,且皮肤电阻又比较高,因而产生在皮肤 与带电体接触部位的热量就较多。因此,使皮肤受到比体内严重得多的灼伤。电流愈大、通 电时间愈长、电流途径上的电阻愈大,则电流灼伤愈严重。电流灼伤一般发生在低压电气设 备上。数百毫安的电流即可造成灼伤,数安的电流则会形成严重的灼伤。
C 项是电击的描述,不是电伤.
E 项,电光性眼炎。其表现为角膜和结膜发炎。弧光放电时的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都 会损伤眼睛。在短暂照射的情况下,引起电光眼的主要原因是紫外线。


露天爆破时可用的填塞物( )。

A.碎石块
B.山皮土或炮泥
C.木楔
D.爆破器材的废旧包装物

答案:B
解析:
《爆破安全规程》(GB6722)中第6.6款对填塞部分做出了以下规定:6.6.1硐室、深孔和浅孔爆破装药后都应进行填塞,禁止使用无填塞爆破。6.6.2填塞炮孑1的炮泥中不得混有石块和易燃材料,水下炮孔可用碎石渣填塞。6.6.3用水袋填塞时,孔口应用不小于0.15m的炮泥将炮孔填满堵严。6.6.4水平孔和上向孔填塞时,不得紧靠起爆药包或起爆药柱楔人木楔。


根据《铁路行车事故处理规则》的规定,铁路行车事故按性质、损失及对行车造成的影响,可分为(  )等级别。

A.特别重大事故
B.重大事故
C.大事故
D.险性事故
E.小事故

答案:A,B,C,D
解析:
按照行车事故的性质、损失及对行车造成的影响,行车事故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大事故、险性事故和一般事故。


劳动者进入密闭空间作业时,用人单位应采取综合措施,消除或减少密闭空间的职业危害,下列关于密闭空间作业安全措施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对密闭空间进行强制通风
B:在密闭空间外设置警示标识
C:提供职业安全卫生培训
D:采取静电消除措施

答案:D
解析:
进入密闭空间作业应由用人单位实施安全作业准入。用人单位应采取综合措施,消除或减少密闭空间的职业危害以满足安全作业条件,主要有以下几点:(1)明确密闭空间作业负责人、被批准进入作业的劳动者和外部监护或监督人员及其职责。(2)在密闭空间外设置警示标识,告知密闭空间的位置和所存在的危害。(3)提供有关的职业安全卫生培训。(4)当实施密闭空间作业前,须评估密闭空间可能存在的职业危害,以确定该密闭空间是否准入作业。(5)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未经容许的劳动者进入密闭空间。(6)提供密闭空间作业的合格的安全防护设施、个体防护用品及报警仪器。(7)提供应急救援保障。密闭空间里的危害主要是有毒气体,静电消除法不起作用。


下列工具中,不能用于手工直接接触烟火药的工序的是( )

A.铁棒
B. 铜棒
C. 铝板
D. 木棍

答案:A
解析:
根据《烟花爆竹作业安全技术规程》(GB11652—2012),手工直接接触烟火药的工序应使用铜、铝、木、竹等材质的工具,不应使用铁器、瓷器和不导静电的塑料、化纤材料等工具盛装、掏挖、装筑(压)烟火药;盛装烟火药时药面应不超过容器边缘。


在预警系统中,关于监测的说法,错误的是()

A.监测是预警活动的前提
B.对安全生产中的薄弱环节和重要环节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测,同时收集各种事故征兆,并建立相应数据库
C.监测活动主要任务是诸多致灾因素中找出危险性最高、危害程度最严重的主要因素
D.对大量的监测信息进行处理(整理、分类、存储、传输),建立信息档案,进行历史的和技术的比较

答案:C
解析:
监测是预警活动的前提,监测的任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安全生产中的薄弱环节和重要环节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测,同时收集各种事故征兆,并建立相应数据库;二是对大量的监测信息进行处理(整理、分类、存储、传输) ,建立信息档案,进行历史的和技术的比较。即通过对历史数据、即时数据的整理、分析、存贮,建立预警信息档案,信息档案中的信息是与整个预警系统共辜的,它将监测信息及时、准确地输入下一预警环节。故选C。


21年中级安全工程师考试试题题库8篇 第7篇


适合扑救脂类、石油产品等B类火灾以及木材等A类物质的初起火灾,但不能扑救B类水溶性火灾,也不能扑救带电设备及C类和D类火灾的灭火器类型是(  )灭火器。


A.清水

B.二氧化碳

C.酸碱

D.泡沫

答案:D
解析:
泡沫灭火器适合扑救脂类、石油产品等B类火灾以及木材等A类物质的初起火一灾,但不能扑救B类水溶性火灾,也不能扑救带电设备及C类和D类火灾。


在井巷掘进施工方法中,下列选项属于普通施工法的是( )。

A.钻眼爆破法
B.冻结法
C.钻井法
D.注浆法

答案:A
解析:
根据施工方法及地层赋存条件的不同,井巷(井筒或巷)施工分为普通施工法与特殊凿井法。普通施工法是在稳定或含水较少的地层中采用钻眼爆破或其他常规手段施工的方法。特殊凿井法是在不稳定或含水量很大的地层中,采用非钻爆法特殊技术与工艺的凿井方法,通常采用的有冻结法凿井、钻井法凿井、注浆凿井法凿井。


锅炉正常停炉时,为避免锅炉部件因高温收缩不均匀产生过大的热应力.必须控制降温速度。下列关于停炉操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对燃油燃气锅炉,炉膛停火后,引风机应停止引风
B.因缺水停炉时,不得立即上水
C.在正常停炉的4~6 h内,应打开炉门和烟道挡板
D.当锅炉降到90℃时,方可全部放水

答案:B
解析:
对于燃气、燃油锅炉,炉膛停火后,引风机至少要继续引风5 min以上。停炉时应打开省煤器旁通烟道,关闭省煤器烟道挡板,但锅炉进水仍需经省煤器。在正常停炉的4~6 h内,应紧闭炉门和烟道挡板。在锅水温度降至70℃以下时,方可全部放水。


确认不能使用的爆炸性物品,常采用处理的方式有( )。

A.爆炸法
B.烧毁法
C.溶解法
D.填埋法
E.化学分解法

答案:A,B,C,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泄漏控制与销毁处置技术。爆炸性物品的销毁,一般可采用以下4种方法:爆炸法、烧毁法、溶解法、化学分解法。


下列关于天然气的理化性质,说法错误的是( )。

A.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和瓦斯不同
B.天然气的爆炸极限为4%~15%
C.天然气的密度比空气小
D.天然气无色无味,增大了其危害性

答案:A
解析:
天然气中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瓦斯的主要成分也是甲烷。 天然气的爆炸极限为4%~15%,是空气密度的50%~70%。由于天然气无色无味,泄漏之后很难察觉,容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防护设备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主要管理工作内容包括()。

A.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台账齐全
B.职业危害防护设施有效
C.设专人负责职业危害因素日常检测
D.有个人职业危害防护用品发放登记记录
E.及时维护、定期检测职业危害防护设备

答案:A,B,D,E
解析:
防护设备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管理主要管理工作内容包括: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台账齐全;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配备齐全;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有效;有个人职业病危害防护用品计划,并组织实现;按标准配备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有个人职业病危害防护用品发放登记记录;及时维护、定期检测职业病危害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和个人职业病危害防护用品。C属于作业环境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管理。


为防止事故重复发生,应加强事故统计分析工作。事故统计分析是通过合理地收集与事故有关的资料、数据.并应用科学的统汁方法,对大量数据进行整理、加工、分析和推断,从而找出( )。

A.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
B.产品质量期望值
C.事故发生的规律
D.事故的间接经济损失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事故统计分析的目的,是通过合理地收集与事故有关的资料、数据,并应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对大量重复显现的数字特征进行整理、加工、分析和推断,找出事故发生的规律和事故发生的原因,为制定法规,加强工作决策,采取预防措施,防止事故重复发生,起到重要指导作用。


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极限包括( )。

A.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B.最高容许浓度
C.最低容许浓度
D.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E.8h平均容许浓度

答案:A,B,D
解析:
职业接触限值(OEL),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绝大多数接触者的健康不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许接触水平,是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限值量值。其中,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包括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最高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超限倍数四类。


21年中级安全工程师考试试题题库8篇 第8篇


众所周知,煤矿事故每年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巨大,矿井自然灾害包括水、火、瓦斯、塌方、粉尘、突出、地热等,直接威胁、吞噬着矿工的生命,其中瓦斯灾害最为严重。下列选项中不是煤矿中瓦斯主要来源的是( )。

A.开采过程中产生
B.采空区
C.邻近的煤层
D.运输巷道

答案:D
解析:
瓦斯的来源:①从煤层与围岩内涌人到矿井的气体;②矿井生产过程中生成的气体;③井下空气与煤、岩、矿物、支架和其他材科之间的化学或生物化学反应生成的气体。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高速公路的特别规定”中规定设计最高时速低于( )公里的机动车,不得进入高速公路。

A.120
B.80
C.70
D.60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道路通行的规定。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行人、非机动车、拖拉机、轮式专用机械车、铰接式客车、全挂拖斗车以及其他设计最高时速低于70公里的机动车,不得进入高速公路。


A焦化厂为民营企业,从业人员1000人,2009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2起,造成2人轻伤。该厂因精苯工业废水兑水稀释后外排,被环保部门责令整改。该厂采取的措施是将废水向煤堆喷洒,这样既抑制了扬尘,又避免了废水外排。为防止相关事故发生,该厂于2009年5月20日制定实施了《A焦化厂精苯污水喷洒防尘管理办法》。2011年5月11日15时20分许。A厂备煤工甲、乙在进行带式输送机巡检作业时闻到强烈异味,随后两人分别前往不同部位查找原因。15时38分,乙听到从甲的方向传来一声闷响,气浪迎面扑来,发现通廊部分坍塌。乙立即呼救。厂领导接到报告后,迅速组织对带式输送机通廊坍塌现场进行搜救,在带式输送机通廊北端发现甲倒在废墟中。甲头部有明显外伤,身上大面积烧伤。经医务人员确认已经死亡。事故调查确认,此次事故为1号煤仓内苯蒸气爆炸事故。在含苯废水向煤场内煤堆喷洒1年后,废水管道断裂,废水从管道断裂处流入煤堆底部,经带式输送机运输,大量含苯煤粉进入1号煤仓,从含苯煤粉中挥发出的低浓度苯蒸气积累、聚集达到爆炸极限,遇到点火源后引起爆炸。
A厂要恢复生产,在修复破坏的设备、设施后还需(  )。

A.重新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
B.完善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
C.将事故责任人移送司法机关
D.全面落实事故调查报告整改要求
E.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生产检查

答案:B,D,E
解析:
根据《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的规定,国家对矿山企业、建筑施工企业和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实行安全生产许可制度。发生安全事故后,安全生产许可证要暂扣。具备生产条件后,要申请恢复安全生产许可证,而不是重新申办安全生产许可证。安全检查工作程序:安全检查准备一实施安全检查一通过分析做出判断,及时作出决定进行处理、整改。对安全检查中经常发现的问题或反复发现的问题,生产经营单位应从规章制度的健全和完善、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设备系统的更新改造、加强现场检查和监督等环节人手,做到持续改进,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在统计学中,由于仪器不准确、标准不规范等原因造成测试结果倾向性偏大或偏小,这种误差称为( )误差。

A.随机测量
B.人为
C.系统
D.随机抽样

答案:C
解析:
系统误差,指数据搜集和测量过程中由于仪器不准确、标准不规范等原因,造成观察结果呈倾向性的偏大或偏小,这种误差称为系统误差。特点是具有累加性。


工人黄某跟随师傅吴某在工地大型混凝土拌和现场熟悉生产作业环境。师傅与人交谈时,黄某在拌和操作间内出于好奇触碰下料斗的启动按钮;致使下料斗口门打开,此时下料斗内一工人王某正在处理料斗结块,斗口门的突然打开致使王某从5m高的料斗口摔落至地面,并被随后落下的混凝土块砸中,经抢救无效死亡。导致此次事故发生的机械性危险有害因素有( )。

A.料斗口锋利的边缘、机械强度不够导致的坍塌、料斗中的尖锐部位造成的形状伤害
B.高处坠落的势能伤害、击中物体的动能伤害、坠落物体的挤压
C.料斗口稳定性能丧失、机械强度不够导致的坍塌、电气故障
D.高处坠落的势能伤害、料斗中的尖锐部位造成的形状伤害、料斗口稳定性能丧失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机械安全技术。机械使用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为机械性有害因素和非机械性有害因素,机械性有害因素包括:①形状,如尖锐和锋利的边缘。②相对位置危险,如挤压、缠绕。③物体动能造成的危险。④高处物体势能造成的危险。⑤质量及稳定性丧失造成的危险。⑥机械强度不够导致的断裂、堆垛坍塌等危险。王某由于从5m高的料斗口掉落后又被土块砸中,是动能和势能及挤压三者共同造成的严重后果。


火灾报警控制器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的主要设备,其主要功能包括多方面。下列关于火灾报警控制器功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具有记忆和识别功能
B.具有火灾应急照明功能
C.具有防排烟通风空调功能
D.具有自动监测和灭火功能

答案:A
解析: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报警器的功能:火灾报警器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的主要设备,它除了具有控制、记忆、识别和报警功能外,还具有自动检测、联动控制、打印输出、图形显示、通信广播等功能。


一般管辖是指行政处罚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具有行政处罚权的()管辖。

A.公安机关
B.人民法院
C.行政机关
D.看守所

答案:C
解析:
《行政处罚法》第二十条规定,行政处罚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下列不属于安全生产检查的方法的是( )。

A.设备和人员抽查法
B.常规检查法
C.安全检查表法
D.仪器检查法

答案:A
解析:
选项A可以作为一种分析方法,但不是一种安全检查的方法。安全检查的方法有3种:常规检查法、安全检查表法、仪器检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