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中级安全工程师预测试题6辑

发布时间:2021-08-29
21年中级安全工程师预测试题6辑

21年中级安全工程师预测试题6辑 第1辑


防雷的分类是指建筑物按照其重要性、生产性质、遭受雷击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性进行分类。下列属于第二类防雷建筑的是( )。

A.火药制造车间及乙炔站
B.省级档案馆
C.具有0区或20区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物
D.具有1区或21区爆炸危险的场所,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
E.甲级大型体育馆

答案:D,E
解析:
属于第二类防雷建筑的是:(1)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2)国家级的会堂、办公建筑物、大型展览和博览建筑物、大型火车站、国宾馆、国家级档案馆、大型城市的重要给水水泵房等特别重要的建筑物。(3)国家级计算中心、国际通信枢纽等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且装有大量电子设备的建筑物。(4)制造、使用或贮存爆炸物质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5)具有1区或2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6)具有2区或1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7)工业企业内有爆炸危险的露天钢质封闭气罐。(8)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05次八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他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9)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25次几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10)地基GPS野外监测墩。


某含硫化氢油气田在作业现场安装了硫化氢报警系统。根据相关要求,该系统设置了三级报警的阈值和声光信号。当作业区域的人员听见和看到第二级报警的声光信号时,应()

A:正常作业,但需采取相应措施
B: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并采取相应措施
C:立即撤离作业现场,并采取相应措施
D:停止作业,采取相应措施

答案:B
解析:
硫化氢作业现场应安装硫化氢报警系统,该系统应能声、光报警,并能确保整个作业区域的人员都能看见和听到。第一级报警值应设置在阈限值[硫化氢含量l5mg/m3(10ppm)],达到此浓度时启动报警,提示现场作业人员硫化氢的浓度超过阈限值,应采取相应措施;第二级报警值应设置在安全临界浓度[硫化氢含量30mg/m3(20ppm)],达到此浓度时,现场作业人员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并采取相应措施;第三级报警值应设置在危险临界浓度[硫化氢含量150mg/m3(100ppm)],报警信号应与二级报警信号有明显区别,应立即组织现场人员撤离作业现场。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方法大致可分为( )。

A.直观经验分析法和系统安全分析法
B.对照、经验法和类比法
C.直接法和系统分析法
D.类比法和分析法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直观经验分析法和系统安全分析法,是对危险有害因素的分析中我们采用的常用的两类方法,直观经验分析是最基础的方法,系统分析方法就更细致、规范一些。


对环境空气中可燃气的监测,常常直接给出可燃气环境危险度。某可燃气爆炸下限为A, 其在某场所空气中的含量为B,假设B = 0. 5A,那么,此时该场所可燃气环境爆炸危险度R 为 ()
A. 0 B. 50%C. 100% D. 200%

答案:B
解析:
【精析】可燃气环境爆炸危险度具体的计算公 式为:


井喷事故是油井开采过程中最严重的事故,当施工中出现各种井喷异常状况时,当班人员的处理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井喷发生初始停止一切施工抢装井口或关闭防喷井控装置
B.井喷发生后,应迅速用铁杆将危险区电源接地
C.在人口稠密区或生活区要迅速通知熄灭火种
D.当井喷失控,短时间内又无有效的抢救措施时,要迅速向罐壁附近同层位的注水,注蒸汽井

答案:B
解析:
不准用铁器敲击,以防引起火花。


21年中级安全工程师预测试题6辑 第2辑


依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有关规定,下列有关应急监测与预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乡级人民政府应当在村民委员会建立专职信息报告员制度
B:县级人民政府应当通过多种途径收集各种突发事件信息
C:对即将发生的社会安全事件,市级人民政府不得越级上报
D:预警级别的划分标准由省级人民政府负责制定

答案:B
解析:
《突发事件应对法》第38条规定,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专业机构应当通过多种途径收集突发事件信息,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在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有关单位建立专职或者兼职信息报告员制度。


某机械制造企业为了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将建立双重预防机制纳入年度工作规划,制定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方案,组织全体员工对本单位安全风险进行全面系统的辨识,形成风险分级管控清单,根据风险清单制定隐患排查要求,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关于企业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做法,正确的是( )。

A.企业安全风险辨识覆盖所有活动及区域,无需考虑异常紧急状态
B.企业建立从生产负责人到每位基层操作岗位人员的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责任制,实行闭环管理
C.企业要求隐患排查的范围包含所有与生产经营相关的场所、人员、设备设施和活动,但不包括承包商、供应商等相关方
D.企业将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及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告知相关从业人员,要求掌握工作岗位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安全风险,落实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答案:D
解析:
选项A,安全风险辨识范围应覆盖本单位的所有活动及区域,并考虑正常、异常和紧急三种状态及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时态。选项B,企业应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逐渐建立并落实从主要负责人(不是生产负责人)到每位从业人员的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责任制。并按照有关规定组织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及时发现并消除隐患,实行隐患闭环管理。选项C,隐患排查的范围应包括所有与生产经营相关的场所、人员、设备设施和活动,包括承包商和供应商等相关服务范围。


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所负的职责不包括()。


A.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B.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C.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D.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应急救援演练

答案:D
解析:


电气设备根据自身触电危险性的不同,可以分为0类设备、Ⅰ类设备、Ⅱ类设备、Ⅲ类设备,下列关于设备分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0类设备仅靠基本绝缘作为防触电保护,因此只能在不导电的环境中使用
B.Ⅱ类设备利用双重绝缘进行保护,同时将外壳接地以保证安全
C.Ⅰ类设备不仅靠基本绝缘,还通过接地进行保护
D.Ⅲ类设备触电防护依靠安全特低电压供电

答案:B
解析:
B选项中,Ⅱ类设备利用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进行防护,这种设备不采用保护接地的措施,也不依赖于安装条件。


为预防事故的发生可采取防止和减少两类安全技术措施。其中,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 措施是指采取约束、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防止其意外释放的技术措施。下列安全技术措 施中,不属于防止类的是 ( )
A.选择无毒材料 B.失误一安全功能C.采取降频设计 D.电路中设置熔断器

答案:D
解析:
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1)消除危 险源;(2)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3)隔离;(4)故 障一安全设计;(5)减少故障和失误。电路中设置 熔断器是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中的设置薄弱 环节。


21年中级安全工程师预测试题6辑 第3辑


根据《矿山安全法》,关于矿山建设安全保障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每个矿井必须至少有3个以上能行人的安全出口,出口之间的直线水平距离必须符合矿山安全规程
B.矿井的提升、运输系统必须符合矿山安全规程
C.矿山建设工程必须按照矿山企业的主管部门批准的设计文件施工
D.矿山必须有与外界相通的、符合安全要求的运输和通信设施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矿山建设的安全保障的规定。选项A错误,每个矿井必须有两个以上能行人的安全出口,出口之间的直线水平距离必须符合矿山安全规程和行业技术规范。


安全文化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解(  )而采取的系统化测评行为,并得出定性或定量的分析结果。


A.企业安全文化现状

B.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效果

C.企业安全文化现状或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效果

D.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规划及效果

答案:C
解析:
安全文化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解企业安全文化现状或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效果,而采取的系统化测评行为,并得出定性或定量的分析结果。


某石化企业组织有关安全技术人员对运行中的催化裂化装置存在的火灾、爆炸等事故隐患进行安全评价。按照安全评价的实施的阶段分类,本次安全评价属于( )。

A.消防现状评价
B.安全现状评价
C.安全验收评价
D.安全预评价

答案:B
解析:
关键词“运行中”。针对生产经营活动、工业园区的事故风险、安全管理等情况,辨识与分析其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审查确定其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要求的符合性,预测发生事故或造成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作出安全现状评价结论的活动。


为保证爆炸事故发生后冲击波对建(构)筑物等的破坏不超过预定的破坏标准,危险品生产区、总仓库区、销毁场等区域内的建筑物应留有足够的安全距离,被称作()。

A.外部安全距离
B.内部安全距离
C.建筑安全距离
D.防爆安全距离

答案:B
解析:
为保证爆炸事故发生后产生的冲击波对建(构)筑物等的破坏不超过规定的破坏标准,危险品生产区、总仓库区、销毁场等区域内的建筑物应留有足够的安全距离,称为内部安全距离。危险品生产区、总仓库区、销毁场等与该区域外的村庄、居民建筑、工厂、城镇、运输线路、输电线路等必须保持足够的安全防护距离,称为外部安全距离。


C企业是建筑施工企业,D公司是化工企业,E公司是D公司的子公司。2015年7月,C企业承接E公司的化工技改项目。2015年8月9日10时,C企业、E公司作业人员在常压容器顶部平台进行氧炔气割作业时,引爆容器内残余可燃气体,导致容器爆炸,平台上4名人员随容器腾空十多米后坠落地面。现场人员在第一时间无法了解爆炸情况,慌乱间大多四散逃离。E公司现场作业负责人马上组织抢救,因现场无担架,抢险人员忙乱中用肩背手抬的方式运送4名高处坠落人员,4人在被送往医院途中停止呼吸,后经医务人员抢救无效死亡。死亡人员中有C企业3人、E公司1人。由于C企业总部设在远离事故现场的外省,在事故发生后,c企业和D公司、E公司沟通不畅,产生误解,致使C企业与D公司、E公司对立。
事故调查发现:
(l)C企业、D公司、E公司都具有相应资质。
(2)事故前c企业工程负责人召集在现场学习气割的c企业的2名非专业人员和E公司设备员,与其一起登上常压容器顶部平台进行切割作业。
(3)负责施工的是C企业的分公司。该分公司未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在现场有30名作业人员,其中1人持有安全员证书,但没有此人从事安全工作的记录。
(4)事故容器于2015年8月2日停运、排空,吹扫置换。
(5)C企业无法提供动火前的检测报告书。
(6)C企业与E公司签订的施工合同中,合同价低于定额标准20%,且将安全生产所需费用列人让利条件。
(7)C企业无相关动火作业的应急预案。
[问题1]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简要说明报告该起事故应包括的内容。
[问题2]
提出上述常压容器焊接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
[问题3]
企业应对各类危险因素采取监控措施,监控措施包括哪些?
[问题4]
简述事故风险分析的主要内容。

答案:
解析:
[问题1]
报告该起事故应包括以下内容:(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E公司。(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2015年8月9日10时、常压容器顶部平台。(3)事故的简要经过:氧炔气割引爆容器内残余可燃气体,导致爆炸事故发生。(4)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4人死亡、损失不详。(5)已经采取的措施:组织抢救,将伤者送往医院抢救。(6)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问题2]
(1)放空或排空。(2)置换或吹扫。(3)气体检测。(4)个体防护。
[问题3]
(l)列出危险源清单。(2)登记建档。(3)编制方案。(4)监督实施。(5)公示告知。(6)跟踪监控。(7)制定应急预案。(8)告知应急措施。
[问题4]
(l)事故类型。(2)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的名称。(3)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事故的危害严重程度及其影响范围。(4)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5)事故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


21年中级安全工程师预测试题6辑 第4辑


下列各项不属于安全评价准备阶段的内容是( )。

A.明确被评价对象
B.分析危险、有害因素
C.明确被评价范围
D.收集相关法律、法规

答案:B
解析:


起爆器材可分为起爆材料和传爆材料两大类。下列民用爆破器材中属于传爆材料的是( )。

A.火雷管
B.导火索
C.导爆管
D.继爆管
E.油气井用起爆器

答案:B,C
解析:
火雷管、电雷管、磁电雷管,导爆管雷管、继爆管及其他雷管属起爆材料;导火索、导爆索、导爆管等属传爆材料。油气井用起爆器属于民用专用爆破器材。


某车辆制造企业准备开展一次安全生产检查与隐患排查治理活动。安全管理部门策划了如下的检查工作程序和工作内容:①检查前准备②实施检查③提出检查结论④提出整改要求⑤组织整改⑥验证整改结果。其中,属于安全检查阶段的工作程序是()。

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安全生产检查。安全检查阶段的工作程序有安全检查前准备、实施安全检查和综合分析等。


色彩可以引起人的情绪性反应,也影响人的疲劳感。对引起眼睛疲劳而言,()最不易引起视觉疲劳且认读速度快、准确率高。

A.蓝、紫色
B.红、橙色
C.红、蓝色
D.黄绿、绿蓝色

答案:D
解析:
对引起眼睛疲劳而言蓝、紫色最甚,红、橙色次之,黄绿、绿、绿蓝等色调不易引起视觉疲劳且认读速度快、准确度高。


在炼焦过程中,推焦车、拦焦车、电机车和装煤车的走行装置要和有关联的焦炉机械设置联锁。下列机车的走行装置无须和炉门启闭装置设置联锁的是( )。

A.推焦车
B.装煤车
C.拦焦车
D.捣固装煤推焦机

答案:B
解析:
推焦车的走行装置应与炉门启闭、推焦、平煤等装置设置联锁。装煤车的走行装置应与螺旋(圆盘)给料、炉盖启闭、导套升降、集尘干管对接阀启闭及煤塔受煤等装置设置联锁。拦焦车的走行装置应与炉门启闭、集尘干管对接阀启闭及导焦装置设置联锁。捣固装煤推焦机的走行装置应与送煤、推焦及炉门启闭等装置设置联锁。


21年中级安全工程师预测试题6辑 第5辑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下列事故信息举报核查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A.对举报发生较大涉险事故的,安全监管部门立即组织查证核实,并在1个月内向上一级安全监管部门报告核实结果
B.对举报发生事故信息的,安全监管部门立即组织查证核实,并在2个月内向上一级安全监管部门报告核实结果
C.对举报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安全监管部门在20日内对事故情况进行初步查证,并将事故初步查证的简要情况报告上一级安全监管部门
D.举报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安全监管部门在将初步查证的事故简要情况报告上一级安全监管部门后,在3个月内报告详细核实结果

答案:B
解析:
《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第十二条规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接到任何单位或者个人的事故信息举报后,应当立即与事故单位或者下一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联系,并进行调查核实。
下一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接到上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的事故信息举报核查通知后,应当立即组织查证核实,并在2个月内向上一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报告核实结果。
对发生较大涉险事故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依照本条第二款规定向上一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报告核实结果;对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应当在5日内对事故情况进行初步查证,并将事故初步


通常情况下.一个矿井的主、副井都是同一种井硐形式。然而,有时常因某些条件的限制,采用同种井硐形式会带来技术上的困难或影响矿井的经济效益。在这种情况下,主、副井可采用不同的井硐形式,称为( )。

A.平硐开拓
B.斜井开拓
C.立井开拓
D.综合开拓

答案:D
解析:
综合开拓根据地质条件和生产技术条件而定。根据井硐的三种基本形式,组合后理论上有6种综合开拓方式,即: 立井—斜井、斜井—立井;
平硐—立井、立井—平硐;
平硐—斜井、斜井—平硐。


依据《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国卫疾控发(2013J48号),职业病分为十大类132种。下列关于职业病分类及职业危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煤工尘肺发病人数占尘肺病总人数第一位
B.低气压职业危害引起的职业病属于高原病
C.红外线引起的职业病属于电光性眼炎
D.激光产生的职业病属于光感性皮炎

答案:B
解析:
砂肺发病人数占尘肺病总人数第一位,选项A错误;红外线引起的职业病属于白内障,选项C错误;激光产生的职业病属于激光所致眼(角膜、晶状体、视网膜)损伤,选项D错误。


设备和管线内没有排净的可燃、有毒液体,一般采用蒸汽或惰性气体进行吹扫。以下关于吹扫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存放酸碱介质的设备、管线,应先予以中和或加水冲洗
B.吹扫合格后,应先关闭有关阀门,再停气
C.低沸点物料倒空置换一定要先放压后排液
D.吹扫介质压力不能过低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化工装置开停工安全技术。C.错误。低沸点物料倒空置换一定要先排液后放压,防止液态烃排放过程大量汽化,使管线设备冷脆断裂。


有煤气设施的场所必须通风良好,定期检查试漏,测定CO含量小于(  )mg/m3。


A.30

B.40

C.50

D.60

答案:A
解析:
煤气危险区(如地下室、加压站、热风炉及各种煤气发生设施附近)的一氧化碳浓度应定期测定,在关键部位应设置一氧化碳监测装置。作业环境一氧化碳最高允许浓度为30mg/m3(24ppm)。


21年中级安全工程师预测试题6辑 第6辑


D煤矿设计年产量为150×104t,1983年投产。矿井瓦斯等级为高瓦斯矿井,矿井地压大;煤尘有爆炸危险,爆炸指数在31.4%~50.81%之间;煤层具有自燃倾向性,发火期在3个月左右,为一级自然发火矿井。1986—1998年共发生过18次自然发火事故,不仅威胁矿井安全生产,危及职工人身安全,而且打乱了矿井的正常生产秩序。特别是1997年“2?10”事故,造成矿总工程师、安全矿长、通风区长等8人遇难,教训十分惨痛。为此,D煤矿痛定思痛,认真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强化安全管理。实现了近2年无自然发火事故。D煤矿1986—1998年间先后共发生18次自然发火事故,其中17次发生在8号煤层,发火规律明显,发火地点集中,在回采面收作线附近(7次,占事故总数的38.9%)和巷道施工或生产过程中漏顶及区段溜斜过煤段处(10次,占事故总数的55.6%);每次发火的时间间隔越来越短,自1986年8月2日至1998年1月19日,共发生自然发火18次,平均每年发火1.5次,每次发火时间平均为231天,1992年2月10日和1992年2月12日,两次发火的间隔仅为2天。发火征兆较为明显,有一氧化碳,其浓度呈上升趋势,有煤油味,出现烟雾,有高温点及出现明火等。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6分):
1.简述煤自然发火的条件。
2.简述影响煤自燃的因素有哪些。
3.简述防治煤炭自燃的开采技术措施。
4.简述火区密闭的原则。
5.简述封闭区火灾熄灭的判别指标及火区启封条件。

答案:
解析:
1.煤炭自燃的条件。1.煤具有自燃倾向性。2 .有连续的通风供氧条件。3 .破碎状态堆积热量积聚。4 .持续一定的时间。
2.影响煤自燃的内在因素:煤化程度,煤的水分,煤岩成分,煤的含硫量,煤的粒度与孔隙结构,煤的瓦斯含量。外在因素:煤层地质赋存条件,采掘技术因素,通风管理因素。

3.防治煤炭自燃的开采技术措施:采用合理的矿井开拓和巷道布置,坚持合理的开采方法和开采顺序,控制矿山压力和减少煤体破碎,建立合理的通风系统。

4.火区密闭的原则是:准备先行,行动果断,密闭墙要“密、少、快、小”(封闭“四字诀”:“密、少、快、小”。“密”是指密闭墙要严密,尽量减少漏风;“少”是指密闭墙的道数要少;一陕”是指封闭墙的施工速度要快;“小”是指封闭范围要尽量小),实施过程要加强监控。

5.《煤矿安全规程》第二百七十九条规定,封闭的火区,只有经取样化验证实火已熄灭后,方可启封或注销。火区符合以下条件时,方可认为火源熄灭:(1)火区内的空气温度下降到30℃以下,或者与火灾发生前该区的日常空气温度相同。(2)火区内空气中的氧气浓度降到5.0%以下。(3)火区内空气中不含有乙烯、乙炔,一氧化碳浓度在封闭期内逐渐下降,并稳定在0.001%以下。(4)火区的出水温度低于25℃,或者与火灾发生前该区的日常出水温度相同。(5)上述4项指标持续稳定1个月以上。


依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应当组织专家对其编制的应急预案进行评审的单位有()。

A.建筑施工单位
B.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
C.放射性物品的运输单位
D.矿山企业
E.小规模的家具加工厂

答案:A,B,D
解析: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企业和易燃易爆物品、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企业、使用单位以及使用危险化学品达到国家规定数量的化工企业、烟花爆竹生产、批发经营企业和中型规模以上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组织专家对本单位编制的应急预案进行评审,并形成书面评审纪要。


某食品加工厂存在地害,污水池等危险性较高场所的作业,依据《有限空间安全作业五条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69号),下列企业的做法中,正确的有()。

A.严格实行作业审批制度,严禁擅自进入污水池内作业
B.先通风、后作业,严禁通风次数不够就作业
C.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严禁教育培训不合格人员上岗作业
D.制定应急措施,严禁盲目施救
E.将应急装备存放在专用仓库,避免遭到损坏

答案:A,C,D
解析:
《有限空间安全作业五条规定》已废止。
有限空间安全作业五条规定:
⑴必须严格实行作业审批制度,严禁擅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⑵必须做到“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严禁通风、检测不合格作业。
⑶必须配备个人防中毒窒息等防护装备,设置安全警示标识,严禁无防护监护措施作业。
⑷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严禁教育培训不合格上岗作业。
⑸必须制定应急措施,现场配备应急装备,严禁盲目施救。


H铸钢公司有职工4000人。2009年1月17日7时15分,H铸钢公司发生中频电炉钢水喷炉灼烫事故,导致4人死亡,1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190余万元。
2009年1月16日23时,H铸钢公司夜班工人根据当日生产安排,开始通电熔化。17日3时40分,第1炉钢水熔化完毕,存放于3号保温炉中,接着熔化第2炉。熔化初期,在电炉底部已有部分钢水的情况下,本应根据工艺要求向炉内不断添加直径不大于250 mm的小块废钢,并用铁棍捣料作业。操作工为了达到降低劳动强度的目的,减少向炉内加料和捣料的次数,在当班车间主任李某的安排下,通过行车将未经切割加工的、不符合熔炼工艺规定要求的大块铸件冒口料(直径750 mm,高度600 mm,质量约2.5t)吊至炉口旁,再由李某和炉前操作工纪某扶着吊人炉内进行熔化。因冒口截面尺寸及质量太大,熔化速度太慢,顶部结壳搭桥。李某安排行车司机从3号保温炉内取出约700kg的钢水,由纪某配合倒人1号电炉内,以期用钢水化开顶部结壳,倒人钢水后,不但未能化开结壳,反而受顶部结壳的急冷很快凝固,使顶部结壳更厚,电炉继续加热,炉内钢水温度已达到1500℃以上,炉内气体不断受热膨胀,电炉内剧烈发生的气体无法排出,7时15分左右,发生钢水喷炉事故,因钢水喷溅灼烫造成4人死亡,1人重伤。
[问题1]
分别列式计算H铸钢公司2009年千人重伤率和百万工时伤害率(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问题2]
H铸钢公司电炉车间应设置的安全标志并说明其提示的内容。
[问题3]
分析本次事故暴露出的现场安全管理问题。
[问题4]
列出H铸钢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中属于综合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

答案:
解析:
[问题1]



[问题2]
H铸钢公司电炉车间应设置的安全标志及其提示的内容:
(l)禁止标识。“禁止靠近”“禁止停留”“禁止酒后上岗”。(2)警告标识。“注意安全”“当心触电”“当心吊物”。(3)指令标识。“必须戴安全帽”“必须穿工作服”。(4)提示标识。“安全出口”。
[问题3]
本次事故暴露出的现场安全管理问题:
(l)未落实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2)无视安全操作规程。(3)生产中没有专业技术人员或安全人员监督。(4)违章指挥,冒险作业。(5)疏于教育培训,安全意识薄弱。(6)出现问题后,处置措施错误。
[问题4]
H铸钢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中属于综合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包括:
(l)安全生产管理目标、指标和总体原则。(2)安全生产责任制。(3)安全管理定期例行工作制度。(4)承包与发包工程安全管理制度。(5)安全设施和费用管理制度。(6)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7)危险物品使用管理制度。(8)消防安全管理制度。(9)隐患排查和治理制度。(10)交通安全管理制度。(11)防灾减灾管理制度。(12)事故调查报告处理制度。(13)应急管理制度,安全奖惩制度。


钢制储罐建造完毕进行充水试验检查的项目不包括( )。

A.罐底严密性
B.罐壁强度及严密性
C.固定顶稳定性
D.罐壁的局部凹凸变形

答案:D
解析:
充水试验项目、方法及合格标准:(1)罐底严密性试验。(2)罐壁强度及严密性试验。(3)固定顶强度及严密性试验。(4)固定顶的稳定性试验。(5)浮顶、内浮顶罐升降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