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预测试题5辑

发布时间:2022-01-28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预测试题5辑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预测试题5辑 第1辑



A. 感潮河流
B. 非感潮,恒定均匀河流
C. 非感潮,非恒定均匀河流
D. 人工水库

答案:B
解析:


运用类比分析法进行建设项目生态影响评价时,选择类比对象的条件有()。

A:工程性质、规模及范围与拟建项目基本相当
B:类比对象已竣工验收并运行一段时间
C:项目建设区生态环境基本相似
D:项目投资额度大致相等

答案:A,B,C
解析:
类比对象的选择标准为:①生态背景的相同,即区域具有一致性,因为同一个生态背景下,区域主要生态问题相同。比如拟建设项目位于干旱区,那么类比的对象要选择位于干旱区项目。②类比的项目性质相同,项目的工程性质、工艺流程、规模相当。③类比项目已经建成,并对生态产生了实际的影响,而且所产生的影响已基本全部显现,注意不要根据性质相同的拟建设项目的生态影响评价进行类比。


按照《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排入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的污水,执行()标准。
A.—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答案:B
解析:
【点评分析】:本题主要考察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分级。答案显然。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的“危险特性”是指( )。

A.腐蚀性B.毒性C.易燃易爆性D.反应性E.感染性

答案:A,B,D,E
解析: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定的《国家危险废物名录》自2008年8月1日起施行,1998年1月4日原国家环境保护局、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公安部发布的《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环发[1998]89号)同时废止。新施行的《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共列出49种危险废物,对危险废物的定义也更加明确。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地下水污染源调查内容不包括( )。

A.污水池底的物质组成
B.已被污染的小型河流流量
C.生活污水排放口位置
D.天然劣质地下水分布

答案:D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 610—2011),地下水污染调查中,不同类型污染源调查要点包括:①对工业或生活废(污)水污染源中的排放口,应测定其位置,了解和调查其排放量及渗漏量、排放方式(如连续或瞬时排放)、排放途径和去向、主要污染物及其浓度、废水的处理和综合利用状况等;②对排污渠和已被污染的小型河流、水库等,除按地表水监测的有关规定进行流量、水质等调查外,还应选择有代表性的渠(河)段进行渗漏量和影响范围调查;③对污水池和污水库应调查其结构和功能,测定其蓄水面积与容积,了解池(库)底的物质组成或地层岩性以及与地下水的补排关系,进水来源、出水去向和用途、进出水量和水质及其动态变化情况,池(库)内水位标高与其周围地下水的水位差,坝堤、坝基和池(库)底的防渗设施和渗漏情况,以及渗漏水对周边地下水质的污染影响。 【说明】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 610—2016),地下水污染源调查包括:①调查评价区内具有与建设项目产生或排放同种特征因子的地下水污染源;②对于一级、二级的改、扩建项目,应在可能造成地下水污染的主要装置或设施附近开展包气带污染现状调查,对包气带进行分层取样。《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 610—2016)自2016年1月7日起实施,《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 610—2011)已废止。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预测试题5辑 第2辑


在测定绿色植物的总生产量时,需要用到的参数有( )。

A.生长量
B.呼吸作用消耗量
C.枯枝落叶损失量
D.被动物吃掉的损失量

答案:A,B,C,D
解析:
在测定绿色植物的生产量时,多采用样地调查收割法,主要内容包括:①地上部分生产量;②地下部分生产量;③枯死凋落量;④被动物采食量。收割法最大的局限性是不能计算因草食性动物所吃掉的物质,更无法计算绿色植物用于自身代谢、生长和发育所耗费的物质。实际上所测量的部分是现在生物量,即测定当时绿色植物有机物质的数量。假如把呼吸的损失量和其他方面的损失(如草食动物吃掉的量)加进去修正收获量,才可估测出总生产量或总生产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具备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条件的有( )。
A、典型的海洋自然地理区域、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区域,以及遭受破坏但经保护能恢复的海、洋自然生态区域
B、海洋生物物种高度丰富的区域,或者海洋生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域
C、海域、海岸、岛屿、滨海湿地、入海:可口和海湾等
D、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海洋自然遗迹所在区域

答案:A,D
解析:
见教材P131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企业在进行技术改造过程中,应当采取的清洁生产措施包括()。
A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进行综合利用
B采用无害或低毒的原料替代毒性大、危害严重的原料
C采用污染物产生量少的设备替代污染物产生量多的设备
D采用能够达到国家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污染防治技术

答案:A,B,C,D
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关于产生放射性废液的单位排放或者处 理、贮存放射性废液有关规定的说法,错误的是()。

A、禁止向海洋排放放射性废液
B、禁止利用溶洞排放放射性废液
C、禁止利用天然裂隙排放放射性废液
D、产生放射性废液的单位,必须按照国家放射性污染防治标准的要求,对不得向环境排 放的放射性废液进行处理或者贮存

答案:A
解析:
第四十二条产生放射性废液的单位,必须按照国家放射性污染防治标准的要求, 对不得向环境排放的放射性废液进行处理或者贮存。(注:不可以排的按标准处理或贮存)
产生放射性废液的单位,向环境排放符合国家放射性污染防治标准的放射性废液,必须采 用符合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排放方式。(注:可以非的按标准采用规定方式排)
禁止利用渗井、渗坑、天然裂隙、溶洞或者国家禁止的其他方式排放放射性废液。
并没有禁止向海洋排放放射性废液。


(2019年)某建设项目排放SO 2、NO X、VOC S分别为120、430、1700吨/年,则预测因子为( )。

A.SO 2、NO 2、PM 10、O 3
B.NO 2、PM 10、PM 2.5、O 3
C.SO 2、NO 2、PM 10、PM 2.5
D.SO 2、NO 2、PM 2.5、O 3

答案:C
解析: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5.1.3表1。该题题干为建设项目,且SO 2+NOx≥500吨/年,故二次预测因子为PM 2.5。,无O 3。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预测试题5辑 第3辑


跨流域调水工程
【素材】
青城市为市供水水源问题,拟建设调水工程,由市域内大清河跨流域调水到碧河水库,年均调水量为1.87X107m3,设计污水流量为0.75m3/s。碧河水库现有兴利库容为3X107m3,主要使用功能拟由防洪、农业灌溉供水和水产养殖调整为防洪、城市供水和农业灌溉供水。本工程由引水枢纽和输水工程两部分组成,引水枢纽位于大清河上游,由引水提坝、进水闸和冲沙闸组成。坝址处多年平均径流量9.12X1O7m3,坝前回水约3.2km;输水工程全长42.94km,由引水隧洞和输水管道组成。其中引水隧洞长19.51km,洞顶埋深8~12m,引水隧洞进口接引水枢纽,出口与DN1300的预应力砼输水管相连;输水管道管顶埋深为1.8~2.5m,管线总长为23.43km。按工程设计方案,坝前回水淹没耕地9hm2,不涉及居民搬迁,工程施工弃渣总量为1.7X10 5m3,工程弃渣方案拟设两个集中弃渣场用于枢纽工程。
【问题】
1.该工程的环境影响范围应该包括哪些区域?
2.给出引水随洞工程涉及的主要环境问题。
3.指出工程实施对大清河下游的主要影响。
4.列出工程实施过程中需要釆取的主要生态保护措施。

答案:
解析:
1.该工程的环境影响范围应该包括哪些区域?
答:应包括以下区域:
(1)调出区——大清河,包括坝后回水段、坝下减脱水段及工程引起水文情势变化的区域。
(2)调入区——碧河水库。
(3)调水线路沿线——输水工程沿线,即引水隧道及管道沿线。
(4)各类施工临时场地及弃渣场。
2.给出引水隧洞工程涉及的主要环境问题。
答:(1)隧道施工排水引起地下水变化的问题。
(2)隧洞顶部植被及植物生长受影响的问题。
(3)隧道弃渣处理与利用的问题。
(4)隧道施工可能导致的塌方、滑坡等地质灾害及其环境影响问题。
(5)隧洞洞口结构、形式与周边景观的协调问题。
(6)隧洞施工引起的噪声与扬尘污染影响,以及生产生活污水排放的污染问题。
3.指出工程实施对大清河下游的主要影响。
答:(1)造成坝下减脱水,甚至河床裸露,导致坝下区域生态系统类型的改变;如果不能确保下泄一定的生态流量,将影响下游河道及两岸植被的生态用水,甚至下游的工农业用水、生活用水等。
(2)改变下游河流的水文情势,如果坝下减脱水段有鱼类的“三场”,则会受到破坏。
(3)库区冲淤下灌泥沙容易导致下游河道局部泥沙淤积而抬高水位。
(4)库区不冲淤而下泄清水时又容易导致河道两岸受到清水的冲蚀而造成塌方。
(5)容易导致下游土地的盐碱化。
4.列出工程实施过程中需要采取的主要生态保护措施。
答:(1)大清河筑坝应考虑设置过鱼设施。
(2)设置确保下泄生态流量及坝下其他用水需要的设施。
(3)弃渣场及各类临时占地的土地整治与生态恢复措施。
【考点分析】
1.该工程的环境影响范围应该包括哪些区域?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2)判断建设项目影响环境的主要因素及分析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
2.给出引水隧洞工程涉及的主要环境问题。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2)判断建设项目影响环境的主要因素及分析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
3.指出工程实施对大清河下游的主要影响。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2)判断建设项目影响环境的主要因素及分析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
水利水电项目建设对下游减水河段的影响是常考不衰的重点,答案内容无非
是对水文情势的影响,对水质的影响,对下游工农业等需水区的影响,对洄游路径、"三场”等环保目标的影响等。
4.列出工程实施过程中需要采取的主要生态保护措施。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2)判断建设项目影响环境的主要因素及分析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和“六、环境保护措施分析(3)分析生态影响防护、恢复与补偿措施及其技术经济可行性”。
一般情况下,要完整正确地提出环保措施,必须先进行环境影响识别,然后根据环境影响提出有针对性的环保措施。


(2012年)某敏感点处昼间前8个小时测得的等效声级为55.0 dB(A),后8个小时测得的等效声级为65.0 dB(A),该敏感点处的昼间等效声级是( )。

A.60dB(A)
B.62.4dB(A)
C.65dB(A)
D.65.4dB(A)

答案:B
解析:
2019版教材P16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关于自然保护区内禁止行为的有关规定,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不得建设任何生产设施
B.在自然保护区缓冲区内建设的生产设施,其污染排放不得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
C.在自然保护区的外围保护地带建设的项目,其污染排放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的,应当限期治理
D.在自然保护区的外围保护地带建设的项目,不得损害自然保护区的环境质量,已造成损害的,应当限期治理

答案:B
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第三十二条在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内,不得建设任何生产设施。在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内,不得建设污染环境、破坏资源或者景观的生产设施;建设其他项目,其污染物排放不得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在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内已经建成的设施,其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的,应当限期治理;造成损害的,必须采取补救措施。在自然保护区的外围保护地带建设的项目,不得损害自然保护区内的环境质量;己造成损害的,应当限期治理。


下列选项中关于地表水污染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A:污染源调查以现场测试和补充现场调查为主
B:污染源的热效应会造成受纳水体的水温变化
C:凡对环境质量可能造成影响的物质和能量输入统称污染源
D:面源是指污染物产生的源点为面,进入环境的方式可为面、线或点,位置不固定

答案:A
解析:
污染源调查应以收集现有资料为主,只有在十分必要时才补充现场调查和现场测试。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规定,经依法审定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的总平面图不得随意修改;确需修改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采取听证会等形式,听取( )的意见。

A.利害关系人
B.公众
C.有关专家
D.相关部门

答案:A
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五十条规定,经依法审定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的总平面图不得随意修改;确需修改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采取听证会等形式,听取利害关系人的意见;因修改给利害关系人合法权益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给予补偿。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预测试题5辑 第4辑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应分析拟采取措施的()

A.技术可行性与经济合理性
B.长期稳定运行和达标排放的可靠性
C.满足环境质量改善和排污许可要求的可行性
D.生态保护和恢复效果的可达性

答案:A,B,C,D
解析: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下列矿业贮存设施停止使用后,矿山企业应当进行封场的有()。

A:尾矿贮存场
B:矸石贮存场
C:废石贮存场
D:矿石贮存场

答案:A,B,C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矿山企业应当采取科学的开采方法和选矿工艺,减少尾矿、矸石、废石等矿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和贮存量。尾矿、矸石、废石等矿业固体废物贮存设施停止使用后,矿山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环境保护规定进行封场,防止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预测与评价之基本原则与要求:土壤环境影响预测应重点预测评价建设项目对(),并根据建设项目特征兼顾对占地范围内的影响预测。

A.占地范围内的影响
B.占地范围外50m范围内的影响
C.占地范围外土壤环境敏感目标的积累影响
D.已污染区域的影响

答案:C
解析:


某建设项目处于渤海岸边3km范围内,经估算存在岸边熏烟,并且最大1h平均质量浓度超过环境质量标准,应采用()进行进一步预测。

A.CALPUFF
B.ADMS
C.AEDT
D.AERMOD

答案:A
解析:


根据水污染防治法,在开采多层地下水的时候,对已受污染的潜水和承压水()。
A、措施得当时,可以混合开采 B、严格禁止开采
C、不得混合开采 D、经批准,可以混合开采

答案:C
解析:
【点评分析】:本题主要考察水污染防治法中有关水污染防治措施的有关规定,答案比较明显。禁止混合开采,以免交叉污染。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预测试题5辑 第5辑


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关于地下水评价,说法正确的有( )。

A.评价结果应说明水质达标情况
B.地下水质量评价分类指标划分为5类
C.单项组分评价,不同类别标准值相同时,从劣不从优
D.使用两次以上的水质分析资料进行评价时,可分别进行地下水质量评价

答案:A,B,D
解析:
采用单项组分评价地下水质量时应遵循的原则有:①按本标准所列分类指标划分为五类,代号与类别代号相同;②不同类别标准值相同时,从优不从劣;③使用两次以上的水质分析资料进行评价时,可分别进行地下水质量评价,也可根据具体情况,使用全年平均值和多年平均值或分别使用多年的枯水期、丰水期平均值进行评价。如挥发性酚类Ⅰ、Ⅱ类标准值均为0.001mg/L,若水质分析结果为0.001mg/L时,应定为Ⅰ类,不定为Ⅱ类。单项组分评价方法与地表水单项水质参数评价方法相同。


(2016年)采用催化焚烧设施处理非甲烷总烃浓度为15000 mg/m3的有机废气,焚烧后气体体积增加一倍,非甲烷总烃的排放浓度为90mg/m3。该处理设施对有机废气的处理效率( )。

A.99.4%
B.98.8%
C.98.2%
D.97.6%

答案:B
解析:
(15000*V-2*90*V)/(15000*V)=98.8%。


(2015年)根据《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下列用地中,土壤环境质量分别属于II类的是()

A.林地
B.果园
C.矿产附近的稻田
D.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

答案:A,C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所称循环经济,是指在()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

A:生产、流通和消费等
B:生产和消费等
C:生产和流通等
D:生产加工和消费利用等

答案:A
解析:


预测与评价之基本原则与要求:土壤环境影响预测应重点预测评价建设项目对(),并根据建设项目特征兼顾对占地范围内的影响预测。

A.占地范围内的影响
B.占地范围外50m范围内的影响
C.占地范围外土壤环境敏感目标的积累影响
D.已污染区域的影响

答案:C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