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真题下载6篇

发布时间:2021-10-27
21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真题下载6篇

21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真题下载6篇 第1篇


水泥工业建设项目的特征水质参数包括()。

A:氰化物
B:pH
C:悬浮物
D:硫化物

答案:B,C
解析:


下列参数中,不属于大气环境影响估算模式预测面源影响所需的是()。

A:面源排放速率
B:面源排放高度
C:面源长度
D:面源初始横向扩散参数

答案:D
解析:
估算模式中预测面源影响所需的面源参数包括:面源排放速率[g/(s·m2)];排放高度(m);长度(m,矩形面源较长的一边),宽度(m,矩形面源较短的一边)。


根据《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 , 跨省域和重点流域、重点区域的重要生态功能区,应建立( )。
A 省级生态功能保护区
B 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
C 市级生态功能保护区
D 县级生态功能保护区

答案:B
解析:


我国现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不包括()。

A:环境保护国际公约
B:环境保护行政法规
C:省级人民政府制定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D: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环境保护规范性文件

答案:D
解析:
我国现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包括:①法律;②环境保护行政法规;③政府部门规章;④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性规章;⑤环境标准;⑥环境保护国际公约。


热电厂“上大压小”项目
【素材】
某热电厂位于西北地区。现有2x25MW背压供热机组,SO2排放量1235.6t/a。本期“上大压小”关停现有机组,新建2x330MW抽凝发电供热机组,配套2x1065t/h煤粉炉,年运行5500h。建成后将替代区域147台采暖小锅炉,减少SO2排放2638.4t/a。新建工程1台锅炉燃煤量142.96t/h,煤中含硫0.64%,煤中硫分85%转换为S02。
新建采用石灰石一石膏湿法烟气脱硫装置,脱硫效率95%,SO2排放浓度70mg/m3(基准氧含量为6%);采用低氮燃烧器,控制锅炉出口NO2浓度不高于400mg/m3(基准氧含量为6%),并采用SCR烟气脱硝装置,脱硝效率不低于80%。基准氧含量为6%时,1台锅炉的烟囱入口标态湿烟气量377.36m3/s,标态干烟气量329.28m3/s。
新建项目设置1根直径7.5m、高210m的烟囱,烟囱基座海拔标高563m。烟囱5km半径范围内地形高程最小值最大值819m。在烟囱下风向50km范围、简单地形、全气象组合的情况下,经过估算模式计算,本期工程SO2最大小时地面浓度为0.0365mg/m3,出现距离为下风向1112m,占标率7.3%;NO2最大小时地面浓度为0.0522mg/m3,占标率10%的距离分别为11520m和26550m。
厂址附近冬季主导风向为西北风。本期工程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布设5个点,分别为厂址、厂址西北侧4.2km处的A村、厂址西南侧2.5km的风景名胜区、厂址东南侧2.8km处的B村、厂址东侧3.2km处的C村,共监测5天。
厂址西南侧2.5km处的风景名胜区为国家级,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时在此布点,S02小时浓度0.021~0.047mg/m3,平均值为0.038mg/m3。经AERMOD模式逐时气象预测,1台机运行时对此风景名胜区的SO2最大小时浓度贡献值为0.017mg/m3,2台机运行时对此风景名胜区的SO2最大小时浓度贡献值为0.019mg/m3。替代锅炉的SO2最大小时浓度削减值为0.018mg/m3。
说明:S02—、二、三级小时标准分别为0.15mg/m3,0.5mg/m3,0.7mg/m3;NO2一、二、三级小时标准分别为0.12mg/m3,0.24mg/m3,0.24mg/m3。
【问题】
1.确定本工程大气评价等级和范围。
2.计算本工程建成后全厂SO2排放总量和区域SO2排放增减量。
3.分析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的合理性。
4.计算分析新建工程2台机运行时风景名胜区处SO2的小时浓度预测结果。
5.请说明进行此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工作,需要收集的气象资料。说明调查地面气象观测站的原则和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的常规调查项目。

答案:
解析:
1.确定本工程大气评价等级和范围。
答:根据估算模式,SO2最大小时地面浓度0.0365mg/m3,占标率7.3%。NO2最大小时地面浓度0.0522mg/m3,占标率21.75%。NO2占标率大于10%、小于80%。
NO2的D10%最远距离为26550m。根据《导则》要求,当D10%最远距离超过25km时,确定评价范围为半径25km的圆形区域或边长50km的矩形区域。
综合判定评价等级为二级。
2.计算本工程建成后全厂SO2排放总量和区域SO2排放增减量。
答:(1)本期工程1台炉SO2排放量=377.36x3600x5500x70x10—9=523.02t/a,即2台炉1046.0t/a。
(2)本期工程“上大压小”关停现有机组,减少SO2排放量1235.6t/a。建成后将替代区域147台釆暖小锅炉,减少SO2排放2638.4t/a。故本工程建成后区域SO2排放增减量=1046.0-1235.6-2638.4=-2828t/a。
3.分析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的合理性。
答:(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布点不合理。根据导则要求,二级评价至少应布设6个现状监测点。分析得知,至少应在厂址东北侧适当距离增设一个监测点。
(2)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为5天,时间不满足要求。根据导则要求,每期监测时间,至少应取得有季节代表性的7天有效数据。
4.计算分析新建工程2台机运行时风景名胜区处SO2的小时浓度预测结果。
答:小时浓度为0.019+0.047-0.018=0.048mg/m3。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为环境空气质量一类功能区,执行一级标准,所以小时浓度占标率为0.048/0.15=32.0%,满足标准要求。
5.请说明进行此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工作,需要收集的气象资料。并说明调査地面气象观测站的原则和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的常规调查项目。
答:需要收集的气象资料:
(1)调查评价范围20年以上的主要气候统计资料。包括年平均风速和风向玫瑰图,最大风速与月平均风速,年平均气温,极端气温与月平均气温,年平均相对湿度,年均降水量,降水量极值,日照等。
(2)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调查距离项目最近的地面气象观测站,近3年内的至少连续一年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如果地面气象观测站与项目的距离超过50km,并且地面站与评价范围的地理特征不一致,还需要进行补充地面气象观测。
(3)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调查距离项目最近的常规高空气象探测站,近3年内的至少连续一年的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如果高空气象探测站与项目的距离超过50km,高空气象资料可采用中尺度气象模式模拟的50km内的格点气象资料。调查地面气象观测站遵循“先基准站、次基本站、后一般站”的原则。观测资料的常规调查项目为:时间(年、月、日、时)、风向(以角度或按16个方位表示)、风速、干球温度、低云量、总云量。
【考点分析】
1.确定本工程大气评价等级和范围。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4)确定评价工作等级、评价范围及各环境要素的环境保护要求”。
(1) 有可能存在多个数值,易让考生不解,具有混淆性。
(2)题中提到估算范围为“烟囱下风向50km”,对比常规取值25km具有错误的诱导性。
2.计算本工程建成后全厂SO2排放总量和区域SO2排放增减量。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二、项目分析(1)分析建设项目生产工艺过程的产污环节、主要污染物、资源和能源消耗等,给出污染源强,生态影响为主的项目还应根据工程特点分析施工期和运营期生态影响的因素和途径;(3)分析计算改扩建工程污染物排放量变化情况”。
(1)题干中有燃煤量、硫分、转化率、运行小时数等相关数值,考生若以此思路计算,很容易计算得出1台炉SO2排放量为下述数值:2xl42.96x0.64%x(1-90%)x

(2)标态干烟气量和湿烟气量有混淆性。
(3)在烟囱入口烟气量对应的过剩空气系数和污染物排放浓度对应的过剩空气系数不一致的情况下,应进行过剩空气系数折算。这与现行《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03)要求相符。
3.分析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的合理性。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三、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2)制定环境现状调查与监测方案”。
(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要求,二级评价项目应以监测期间所处季节的主导风向为轴向,取上风向为0°,至少在约0°,90°,180°,270°方向上各设置1个监测点,主导风向下风向应加密布点。
(2)根据新导则要求,每期监测时间,至少应取得有季节代表性的7天有效数据。此处与93版导则有所不同,易混淆。
4.计算分析新建工程2台机运行时风景名胜区处SO2的小时浓度预测结果。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8)预测和评价环境影响(含非正常工况)”。
(1)根据《导则》要求,对环境空气敏感区的环境影响分析,应考虑其预测值和同点位处的现状背景值的最大值的叠加影响;对最大地面浓度点的环境影响分析可考虑预测值和所有现状背景值的平均值的叠加影响。对不同预测点叠加现状背景值的最大值还是平均值容易混淆。
(2) 1台机运行时对此风景名胜区的SO2最大小时浓度贡献值为0.017mg/m3,2台机运行时SO2最大小时浓度贡献值为0.019mg/m3。1台机和2台机浓度贡献值的数值差别易让考生不解,产生此差异的主要原因是1台机和2台机的烟气量不同。容易造成2台机浓度贡献值2x0.017=0.034mg/m3的错误结果。
(3)考生易忘记替代锅炉的SO2最大小时浓度削减值。题干“本工程2台机运行时”即意味着替代锅炉已关停。
(4)注意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为环境空气质量一类功能区,执行一级标准。还应注意Pmax计算时采用二级标准,并不因环境敏感点执行标准级别的变化而改变。
5.请说明进行此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工作,需要收集的气象资料。说明调査地面气象观测站的原则和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的常规调查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7)选择、运用预测模式与评价方法”。
(1)应注意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工作不仅仅包括大气预测部分。不应遗漏主要气候统计资料。
(2) 93版导则对地面气象观测站选择未有明确要求,观测资料的常规调查项目易遗漏时间和温度。考试中应按照最新的2008版大气导则作答。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下列关于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原则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国家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实行生产者依法负责的原则
B.防治固体废物污染环境实行“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原则
C.国家采取有利于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对固体废物进行充分回收和合理利用
D.国家鼓励、支持有利于环境保护的集中处置固体废物措施,促进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产业的发展

答案:A
解析:


21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真题下载6篇 第2篇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事中事后监督管理办法(试行)》,事后监督管理的依据包括( )。
A、依法取得的排污许可证
B、经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批复文件
C、环境影响后评价提出的改进措施
D、经批准的清洁生产审核报告

答案:A,B,C
解析:
见教材P69。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下列关于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内容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依据受影响生态系统的主导生态功能选择评价预测指标
B.重点关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可逆影响和累积生态影响
C.分析评价项目对敏感生态保护目标的影响途径、影响方式和影响程度
D.预测评价项目对区域现存主要生态问题的影响趋势

答案:B
解析:
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内容包括:①评价工作范围内涉及的生态系统及其主要生态因子的影响评价。通过分析影响作用的方式、范围、强度和持续时间来判别生态系统受影响的范围、强度和持续时间;预测生态系统组成和服务功能的变化趋势,重点关注其中的不利影响、不可逆影响和累积生态影响。②敏感生态保护目标的影响评价应在明确保护目标的性质、特点、法律地位和保护要求的情况下,分析评价项目的影响途径、影响方式和影响程度,预测潜在的后果。③预测评价项目对区域现存主要生态问题的影响趋势。


(2018年)某公路通过某一预测点的小型车车流量19200辆/d,中型车14400辆/d,中型车流量可折算为小型车流量的1.5倍,则昼、夜问通过该预测点的小型车的平均小时车流量为( )辆/d。

A.1700
B.800
C.600
D.1400

答案:A
解析:
(19200+14400*1.5)/24=1700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在沙化土地范围内进行铁路、公路等 建设活动,依法必须提交的是()。
A、环境影响报告 B、建设单位施工组织计划
C、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D、可能引起土地沙化责任的造林种草规划

答案:A
解析:
【参考答案】:A【点评分析】:本题考察的是在沙化土地范围内进行铁路、公路等建设活动的規 定。毫无疑问,必须提交环境影响报告,环境影响报告应当包括有关防沙治沙的 内容。


(2017年)下列项目中,不属于《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的控制项目是()

A.氨
B.苯乙烯
C.氯乙烯
D.二硫化碳

答案:C
解析:
控制项目包括:氨,硫化氢、甲硫醇、甲硫醚、二甲二硫醚、二硫化碳、苯乙烯、三甲胺、臭气浓度


下列建设项目不适用《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的是( )。

A.核建设项目
B.铁矿矿山新建项目
C.电子芯片新建项目
D.钢铁厂高炉扩建项目

答案:A
解析: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适用于涉及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物质的生产、使用、贮运等的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不包括核建设项目)的环境风险评价。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颁布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名录》中的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与炼制、信息化学品制造、化学纤维制造、有色金属冶炼加工、采掘业、建材等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按规定都要进行环境风险评价。


21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真题下载6篇 第3篇


某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为4000m3/d,污水水质复杂程度为简单,该污水排放的受纳水体为Ⅲ类水质小河。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该项目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 )。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不定级,进行相关分析

答案:C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中关于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分级的判据,1000m3/d≤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4000m3/d)<5000m3/d,建设项目污水水质复杂程度为简单,且受纳水体为Ⅲ类水质的小河,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应为三级。


某项目地下水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该建设项目场地的环境水文地质资料的调查精度至少应为()。

A:1:10000
B:1:25000
C:1:50000
D:1:100000

答案:C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对于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的建设项目,要求给出的环境水文地质资料的调查精度应大于或等于1:500000


根据《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 J禁止在( )进行国填海活动。
A、经济生物的自然产卵场
B、经济生物人工繁育场
C、经济生物的索饵场
D、水生动物栖息地

答案:A,C
解析:
见教材P173 。


(2016年)根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下列固体废物浸出液试验结果中,可判断固体废物为第Ⅱ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有()。

A.浸出液pH=6.5
B.浸出液pH=9.5
C.浸出液中总锌浓度超过《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D.浸出液中总砷浓度超过《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答案:B,C,D
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关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规定,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国家鼓励开发利用水能、水运资源
B.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首先满足农业、工业、生态环境用水的需要
C.跨流域调水,应当进行全面规划和科学论证,统筹兼顾调出和调入流域的用水需要,防止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D.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坚持兴利与除害相结合,兼顾上下游、左右岸和有关地区之间的利益,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综合利益,并服从防洪的总体安排

答案:B
解析:
B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首先满足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并兼顾农业、工业、生态环境用水以及航运等需要。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用水需要。第二十六条规定,国家鼓励开发、利用水能资源。在水能丰富的河流,应当有计划地进行多目标梯级开发。第二十二条规定,跨流域调水,应当进行全面规划和科学论证,统筹兼顾调出和调入流域的用水需要,防止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第二十条规定,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坚持兴利与除害相结合,兼顾上下游、左右岸和有关地区之间的利益,充分发挥水资源的 综合效益,并服从防洪的总体安排。


根据《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不属于开发区生产力配置基本要素。

A:气候条件
B:人力资源
C:矿产或原材料资源
D:区域内各项目设备配置

答案:D
解析:
根据开发区性质、发展目标和生产力配置基本要素,分析开发区规划选址的优势和制约因素。开发区生产力配置一般有12个基本要素,即土地、水资源、矿产或原材料资源、能源、人力资源、运输条件、市场需求、气候条件、大气环境容量、水环境容量、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能力、启动资金。


21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真题下载6篇 第4篇


(2019年)某新建化工厂平面布局分为一区、二区两个厂区、一区危化品库甲醇储罐设计最大储存量为25t、甲硫醇储罐设计最大储存量为10t,二区危化品库甲醇储罐设计最大储存量为35t、甲硫醇储罐涉及最大储量为20t。甲醇临界量为10t,甲硫醇临界量为5t。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该化工厂危险物质总量与其临界量比值(Q)为()。

A.12
B.4.5
C.7.5
D.6】

答案:C
解析:


根据《土地复垦条例》,由土地复垦义务人负责复垦的损毁土地不包括()。

A:挖沙取土损毁的土地
B:洪涝灾害损毁的土地
C:堆放采矿废石压占的土地
D:核电设施建设临时占用损毁的土地

答案:B
解析:
《土地复垦条例》第十条规定:“下列损毁土地由土地复垦义务人负责复垦;(一)露天采矿、烧制砖瓦、挖沙取土等地表挖掘所损毁的土地;(二)地下采矿等造成地表塌陷的土地;(三)堆放采矿剥离物、废石、矿渣、粉煤灰等固体废弃物压占的土地;(四)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其他生产建设活动临时占用所损毁的土地。”


根据《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 ),要根据行业特点,开展有选择、有侧重、有针对性的化解工作。

A.钢铁
B.水泥
C.船舶
D.电解铝

答案:A,B,C,D
解析:
《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规定,对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等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提出分业施策要求。详见教材P217。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某中型湖泊平均水深为7ft! 时,垂直取样位置上取样点应设在( )。

A.水面下0. 5m,此点距河底不应小于0. 5m
B.水面下0. 5m,此点距河底不应小于0. 4m
C.水面下0.5m,此点距河底不应小于0. 3m
D.水面下0. 3m,此点距河底不应小于0. 3m

答案:A
解析:
【点评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各类水域布设水质取样断面、取样点的原则。考生 需记忆之。


2018-6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以及中海人民共和国管辖的一切其他海域从事养殖和捕捞水生动物、水生植物等渔业生产活动,都必须遵守此法。

A、内水、滩涂、领海、专属经济区
B、河流、滩涂、领海、专属经济区
C、内水、滩涂、领海、大陆架和毗连区
D、河流、滩涂、领海、大陆架和毗连区

答案:A
解析:


2018-7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下列活动中,不属于自然保护区内禁止行为的是( )

A. 砍伐
B. 挖沙
C. 捕捞
D. 标本采集

答案:D
解析:


21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真题下载6篇 第5篇



水泥生产线建设项目(20分)


华北平原地区某企业拥有储量7 000万t的优质灰岩矿山,拟建设一条日产5 000 t熟料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配套建设9 MW纯低温余热发电工程及利用水泥窑日焚烧100 t垃圾飞灰工程。厂区选址位于A城市南15 km,厂址东北9 km有省级风景名胜区B,厂址东3 km为石灰石矿山C,厂址西4 km正在建设2*60MW火力发电厂W,方圆10 km范围不同方位共有1 0个自然村外,无其他环境敏感点。工程设计方案中,灰岩破碎设在矿区,破碎后的灰岩经拟建的3 km的皮带廊道输送到厂区,窑尾烟囱高度95 m,燃煤采用半封闭堆棚,其他物料均采用密闭储库储存。经计算,该项目Pi最大地面质量浓度为0.03mg/m3(对应的二级环境质量标准日平均值为0.12 mg/m3,1h平均值为0.24 mg/m3),对应的D10%为12 km。



【问题】


1.该类项目的环境影响特点是什么?请识别该项目大气污染因子。


2.确定大气评价工作等级,评价范围。


3.概述该项目环评工作中的现状资料调查途径。


4.填写以下表格完成该项目环境空气监测方案(包括确定监测点位、监测制度、监测因子)。



5.概述该项目大气预测内容。




答案:
解析:

1.该类项目的环境影响特点是什么?请识别该项目大气污染因子。


(1)该项目具有污染影响型和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特点。厂区生产主要是大气和噪声影响为主;灰岩矿开采主要是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影响为主。(2)窑尾废气中主要污染因子有颗粒物、SO2、 NOx、HF;铬、汞、铅及其化合物,HCl,二噁英等。


2.确定大气评价工作等级,评价范围。


(1) =Ci/C0*100%=(0.03/0.24)*100%=12.5 %>10%,根据计算结果,大气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评价。


(2)评价范围应以窑尾烟囱为中心点,半径为1 2km的圆,或以2*12 km为边长的矩形。


3.概述该项目环评工作中的现状资料调查途径。


(1)A城市的例行监测资料;


(2)正在建设中的电厂环境评价环境质量现状监测资料;


(3)进行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4.填写以下表格完成该项目环境空气监测方案(包括监测点位、监测制度、监测因子)。填写如表4所示。



5.概述该项目大气预测内容。


(1)全年逐时小时气象条件下,风景区B及1 0个自然村、前1 0位网格点处的地面质量浓度和半径为1 2 km的圆范围内的最大地面小时浓度。(2)全年逐日气象条件下,风景区B及1 0个自然村、前1 0位网格点处的地面质量浓度和半径为12 km的圆范围内的最大地面日平均质量浓度。(3)长期气象条件下,风景区B及1 0个自然村、前1 0位网格点处的地面质量浓度和半径为1 2 km的圆范围内的最大地面年平均质量浓度。(4)非正常排放情况,全年逐时小时气象条件下,风景区B及1 0个自然村、前1 0位网格点处的地面质量浓度和半径为1 2 km的圆范围内最大地面小时浓度。(5)采用推荐模式中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模式计算燃煤半封闭堆棚无组织排放源和危险废物储库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1.该题主要考察环评人员对项目类别的理解能力,对项目污染因子的识别能力。从环境影响特性上,建设项目主要包含两类:工业污染影响类和生态环境影响类。水泥生产项目具备了这两个特点,以大气污染和植被破坏为主。本项目既要识别出颗粒物、SO2、NOx、 HF等常规因子,也要识别出垃圾焚烧中的铬、汞、铅及其化合物,HCl,二噁英等特征因子。


2.该题考察环评人员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的应用能力。导则要求:当估算污染物最大落地浓度大于等于标准值(一次值)的80%且落地浓度等于标准值(一次值)的10%位置与源的距离大于等于5 m时,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一级;当估算污染物最大落地浓度小于标准值(一次值)的10%或落地浓度等于标准值(一次值)的10%位置与源的距离小于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离时,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以上两种情况外,评价等级确定为二级。本项目污染物最大落地浓度为标准的12.5%>10%,落地浓度等于标准值(一次值)的10%距离为12 km,因此根据以上依据,大气环境评价等级判断为二级。按照导则要求:以排放源为中心点,以D10%(落地浓度等于标准值的10%位置与源的距离)为半径的圆或2*D10%为边长的矩形作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本项目D10%为12 km,因此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以该源为中心,边长24 km的正方形或直径12 km的圆形区域。


3.该题考察环评人员环境质量现状评价中的实际工作能力。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现状调查资料来源分三种途径,可视不同的评价等级对数据的要求结合进行。对于一级、二级评价项目应有三种途径:


(1)评价范围内及邻近评价范围的各例行空气质量监测点的近3年与项目有关的监测资料;


(2)收集近3年与项目有关的历史监测资料;


(3)环境空气现状监测。


本项目A城市邻近评价区,评价范围内正在建设火电厂,所以在调查收集A城市的例行监测资料和拟建电厂环境评价环境质量现状监测资料外,进行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4.该题考察环评人员基础知识的牢固程度和掌握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能力。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该项目环境空气监测应注意以下几点:


(1)可取1期不利季节监测;(2)监测点应包含具有代表性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点位不少于6个;若评价范围内没有其他污染源排放同种特征污染物的,可适当减少监测点;(3)每期监测时间,至少应取得有季节代表性的7天有效数据;若评价范围内没有排放同类特征污染物的项目,可减少监测天数;(4)1 h质量浓度监测值,应至少获取02、08、1 4、20时4个小时质量浓度值;(5)监测点的布设:应以监测期间所处的主导风向为轴向,取厂址上方向为0°,至少在约90°、180°、270°方向上各设置1个监测点,主导风向下风向应加密布点。该项目地处“华北平原地区”,冬季应为不利季节,若能够认知风玫瑰图,取厂址上方向为0°,建立直角坐标系,把项目中的环境敏感目标分列出来,结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要求,很容易地确定出环境监测点和监测制度。


5.该题考察环评人员掌握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能力。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要求的一级、二级评价项目,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内容应包括:


(1)全年逐时小时气象条件下,环境敏感目标、网格点处的地面质量浓度和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小时浓度。(2)全年逐日气象条件下,环境敏感目标、网格点处的地面质量浓度和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日平均质量浓度。(3)长期气象条件下,环境敏感目标、网格点处的地面质量浓度和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年平均质量浓度。(4)非正常排放情况,全年逐时小时气象条件下,环境敏感目标、网格点处的地面质量浓度和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小时浓度。(5)采用推荐模式中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模式计算各无组织排放源大气防护距离。


该项目评价范围内的1 0个自然村、省级风景区B应为环境敏感目标,也就是是大气环境预测点。评价范围内的网格点成千上万,一般要求列出前10位的浓度值。该项目明确燃煤为半封闭堆棚,其他均为封闭储库,因此燃煤堆棚为无组织排放源应计算其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危险废物储库是重点监控污染源,应计算其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2013-6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关于采伐森林和林木的规定,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名胜古迹的森林严禁采伐
B.成熟的用材林可以采取渐伐方式采伐
C.母树林只准进行抚育和更新性质的采伐
D.革命纪念地的林木可以采取择伐方式采伐

答案:D
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原批准建立自然保护区的人民政府认为必要时,可以在自然保护区的外国划定一定面积的( )。
A、准保护区
B、建设控制地带
C、限制开发地带
D、外围保护地带

答案:D
解析:
见教材P164。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预测评价项目建成后各污染物对预测范围的环境影响时,下列关于达标区环境影响叠加,正确的是()。

A. 本项目贡献浓度
B. 新增污染源贡献浓度-区域削减污染源贡献浓度+其他在建项目污染源贡献浓度+拟建项目污染源贡献浓度
C. 新增污染源贡献浓度-区域削减污染源贡献浓度+其他在建项目污染源贡献浓度+拟建项目污染源贡献浓度+环境质量现状浓度
D. 新增污染源贡献浓度-“以新带老”污染源贡献浓度-区域削减污染源贡献浓度+其他在建项目污染源贡献浓度+拟建项目污染源贡献浓度+环境质量现状浓度

答案:D
解析:
8.8 评价方法
8.8.1 环境影响叠加
8.8.1.1 达标区环境影响叠加
预测评价项目建成后各污染物对预测范围的环境影响,应用本项目的贡献浓度,叠加(减去)区域削减污染源以及其他在建、拟建项目污染源环境影响,并叠加环境质量现状浓度。计算方法见公式
(5)。


(2011年)在建设项目噪声影响预测计算中,需要的基础数据有( )。

A.声源源强
B.声源运行时段
C.声源与预测点的位置
D.声波的传播条件

答案:A,B,C,D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8.1.3预测需要的基础资料相关内容,可知预测需要的基础资料有声源资料和影响声波传播的各类参量,建设项目的声源资料主要包括:声源种类、数量、空间位置、噪声级、频率特性、发声持续时间和对敏感目标的作用时间段等;影响声波传播的各类参量如下:a)建设项目所处区域的年平均风速和主导风向,年平均气温,年平均相对湿度。b)声源和预测点间的地形、高差。c)声源和预测点间障碍物(如建筑物、围墙等;若声源位于室内,还包括门、窗等)的位置及长、宽、高等数据。d)声源和预测点间树林、灌木等的分布情况,地面覆盖情况(如草地、水面、水泥地面、土质地面等)。


根据《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規定’生活垃圾填埋场大气污染物控制 项目为( )。
A、顆粒物(TSP) B、二氧化硫 C、氮氧化物 D、一氧化碳

答案:A
解析:
【点评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考生需理解 记忆之。


21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真题下载6篇 第6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充分考虑()需要。
A城乡居民生活用水
B农业用水
C工业用水
D生态环境用水

答案:D
解析:


某大型水电站建设项目,按照现行相关法律法规之规定,应在()阶段征求公众对该项目可能造成环境影响的意见。
  A: 可行性研究阶段
  B: 环境影响评价阶段
  C: 环评文件审批阶段
  D: 建成试运行阶段

答案:B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HJ964-2018),建设项目类别划分依据不包括()

A.环境影响程度
B.行业特征
C.工艺特点
D.规模大小

答案:A
解析: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关于大力推进散煤治理和煤炭消费减量替代的有关要求,说法错误的是()。

A、鼓励余热、浅层地热能等清洁能源取暖。加强煤层气(煤矿瓦斯)综合利用,实施生物天然气工程。
B、到2020年,京津冀及周边、汾渭平原的平原地区基本完成生活和冬季取,暖散煤替代
C、重点区域基本淘汰每小时35蒸吨以上燃煤锅炉。推广清洁高效燃煤锅炉。
D、加快重点输电通道建设,提高重点区域接受外输电比例。因地制宜、加快实施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五年规划

答案:C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生态影响》,对各种替代方案进行生态可行性论证后,最终选定的方案至少应该是()。

A:生态影响最小
B:投资估算最少的方案
C:工程量最少的方案
D:生态保护可行的方案

答案:D
解析:
优先选择生态影响最小的方案,不一定是最终选定的方案;最终选定的方案不一定是生态影响最小的方案,但至少应该是生态保护可行的方案。


根据《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施工阶段作业噪声限值昼间70dB、夜间 55dB适用于( )作此阶段。
A. 土石方 B.打桩 C.结构 D.装修

答案:C
解析:
【参考答案】:C
【点评分析】:本题主要考察打桩施工阶段应执行的夜间噪声限值。答案显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