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每日一练5篇

发布时间:2021-08-22
21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每日一练5篇

21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每日一练5篇 第1篇


青城市为缓解市供水水源问题,拟建设调水工程,由市域内大清河跨流域调水到碧河水库,年均调水量为1.87×10^7m3,设计引水流量为0.75m3s。碧河水库现有兴利库容为3×10^7m3,主要使用功能拟由防洪、农业灌溉供水和水产养殖调整为防洪、城市供水和农业灌溉供水。本工程由引水枢纽和输水工程两部分组成,引水枢纽位于大清河上游,由引水堤坝、进水闸和冲沙闸组成。坝址处多年平均径流量9.12×10^7m3,坝前回水约3.2km;输水工程全长42.94km,由引水隧洞和输水管道组成。其中引水隧洞长19.51km,洞顶埋深8~32m,引水隧洞进口接引水枢纽,出口与DN1300的预应力砼输水管相连;输水管道管顶埋深为1.8~2.5m,管线总长为23.43km。按工程设计方案,坝前回水淹没耕地9hm2,不涉及居民搬迁,工程施工弃渣总量为1.7×10^5m3,工程弃渣方案拟设两个集中弃渣场用于枢纽工程。
【问题】
1.该工程的环境影响范围应该包括哪些区域
2.给出引水隧洞工程涉及的主要环境问题。
3.指出工程实施对大清河下游的主要影响。
4.列出工程实施过程中需要采取的主要生态保护措施。

答案:
解析:
1.该工程的环境影响范围应该包括哪些区域?
答:应包括以下区域:
(1)调出区--大清河,包括坝后回水段、坝下减水段及工程引起水文情势变化的区域。
(2)调入区--碧河水库。
(3)调水线路沿线--输水工程沿线,即引水隧道及管道沿线。
(4)各类施工临时场地及弃渣场。
2.给出引水隧洞工程涉及的主要环境问题。
答:(1)隧道施工排水引起地下水变化的问题。
(2)隧洞顶部植被及植物生长受影响的问题。
(3)隧道弃渣处理与利用的问题。
(4)隧道施工可能导致的塌方、滑坡等地质灾害及其环境影响问题。
(5)隧洞洞口结构、形式与周边景观的协调问题。
(6)隧洞施工引起的噪声与扬尘污染影响,以及生产生活污水排放的污染问题。
3.指出工程实施对大清河下游的主要影响。
答:(1)造成坝下减水,甚至河床裸露,导致坝下区域生态系统类型的改变:如果不能确保下泄一定的生态流量,将影响下游河道及两岸植被的生态用水,甚至下游的工农业用水、生活用水等。
(2)改变下游河流的水文情势,如果坝下减水段有鱼类的"三场",则会受到破坏。
(3)库区冲淤下灌泥沙容易导致下游河道局部泥沙淤积而抬高水位。
(4)库区不冲淤而下泄清水时又容易导致河道两岸受到清水的冲蚀而造成塌方。
4.列出工程实施过程中需要采取的主要生态保护措施。
答:(1)大清河筑坝应考虑设置过鱼设施。
(2)设置确保下泄生态流量及坝下其他用水需要的设施。
(3)弃渣场及各类临时占地的土地整治与生态恢复措施。
【考点分析】
本案例是根据2011年案例分析考试试题改编而成,需要考生认真体会,综合把握。
1.该工程的环境影响范围应该包括哪些区域?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3)确定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范围"。
2.给出引水隧洞工程涉及的主要环境问题。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1)识别环境影响因素与筛选评价因子;(4)确定环境要素评价专题的主要内容"。
3.指出工程实施对大清河下游的主要影响。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1)识别环境影响因素与筛选评价因子"。 水利水电项目建设对下游减水河段的影响是常考不衰的重点,答案内容无非是对水文情势的影响,对水质的影响,对下游工农业等需水区的影响,对洄游路径、"三场"等环保目标的影响等。
4.列出工程实施过程中需要采取的主要生态保护措施。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六、环境保护措施分析(2)分析生态影响防护、恢复与补偿措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 一般情况下,要完整正确地提出环保措施,必须先进行环境影响识别,然后根据环境影响提出有针对性的环保措施。


根据《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到2020 年,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等七大重点流域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III类)比例总体达到( )。
A 60% 以上
B 70% 以上
C 75% 以上
D 80% 以上

答案:B
解析:


下列属于《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中规定的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条件的是()。
A.建设前期环境保护审查、审批手续完备,技术资料与环境保护档案资料齐全
B.环境保护设施及其他措施等已建成或者落实,环境保护设施经负荷试车检测合格,其防治污染能力适应主体工程的需要
C.环境保护设施安装质量符合国家和有关部门颁发的专业工程验收规范、规程和检验评定标准
D.具备环境保护设施正常运转的条件,包括经培训合格的操作人员、健全的岗位操作规程及相应的规章制度,原料、动力供应落实,符合交付使用的其他要求
E.环境影响报告书(表)要求建设单位采取措施削减其他设施污染物排放,或要求建设项目所在地地方政府或者有关部门采取“区域削减”措施满足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的,其相应措施得到落实

答案:A,C,D,E
解析:
选项B环境保护设施及其他措施等已按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和设计文件的要求建成或者落实,环境保护设施经负荷试车检测合格,其防治污染能力适应主体工程的需要。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贮存危险废物必须采取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防治措施,并不得超过()。

A:一个月
B:半年
C:一年
D:二年

答案:C
解析: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五十八条的规定,贮存危险废物必须采取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防护措施,并不得超过一年;确需延长期限的,必须报经原批准经营许可证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2016-4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交通噪声污染防治的有关要求,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在航空器起飞、降落的净空周围划定限制建设区域,限制建设( )

A.大型影剧院
B.机关和住宅
C.大型工业企业
D.超过净空高度要求的建筑

答案:B
解析:


Ⅱ类一般工业固废填埋场的底部与潜水面之间的岩土层一般为()。

A:饱水带
B:非饱和带
C:天然隔水层
D:人工合成材料防渗层

答案:B
解析:
一般工业固废填埋场的底部与潜水面之间的岩土层是包气带层,包气带又称非饱和带。为确定渗滤液中污染物通过场底垂直向下迁移的速度和穿过包气带及潜水层的时间,需要确定渗滤液在衬层和各土层中的实际渗流速度。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时,如预测计算点距离源中心≤1000 ,采用直角坐标的网格点网格间距应是( )。
A. 50~100 m
B. 100~500 m
C. 100~200 m
D. 50~200 m

答案:A
解析: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环境保护主要目标中的具体指标不包括( )。

A.地表水国控断面劣V类水质的比例
B.七大水系国控断面水质好于Ⅲ类的比例
C.重点控制区城市光化学烟雾影响的比例
D.地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以上的比例

答案:C
解析:


21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每日一练5篇 第2篇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一般应在()的基础上提出拟建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建议指标。
A.污染物达标排放 B.受影响区的环境质量达标
C. 国家或地方有关污染物控制要求 D.环保投资符合項目投资概算要求

答案:A,B,C
解析:


下列关于水体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A.物理过程作用主要是指污染物在水体中的混合稀释、吸附和混凝过程
B.天然水体具有混凝沉淀作用和吸附作用
C.混合作用只能降低水中污染物的总量,不能减少其浓度
D.生物自净的基本过程是水体中的微生物在溶解氧充分的情况下,将一部分有机污染物当作食饵消耗掉,将另一部分有机污染物氧化分解成无害的简单无机物

答案:B,D
解析:
A项,物理过程作用主要指的是污染物在水体中的混合稀释和自然沉淀过程。C项,混合稀释作用只能降低水中污染物的浓度,不能减少其总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由,工程建设占用耕地,没有条件开垦或者开垦的耕地不符合要求的,应当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 ),专款用于开垦新的耕地。
A、缴纳耕地占用税
B、缴纳耕地开垦费
C、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D、缴纳土地管理费

答案:B
解析:
见教材P157。


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主要内容有()。

A:对照相应的标准,评价达标或超标情况
B:分析超标原因
C:分析地形、地貌和建筑物分布情况
D:评价受噪声影响的人口分布情况

答案:A,B,D
解析:
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包括各功能区噪声级、超标状况及主要影响的噪声源分析;各边界的噪声级超标状况,并进行主要噪声源分析。此外还要说明受噪声影响向的人口分布状况。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国务院经济综合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公布限期禁止生产、禁止销售、禁止进口、禁止使用的()名录。

A:燃料
B:原料
C:设备
D:产品

答案:C
解析: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十九条的规定,国务院经济综合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公布限期禁止采用的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的工艺名录和限期禁止生产、禁止销售、禁止进口、禁止使用的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的设备名录。


根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应选在地质结构稳定,地震烈度不超过( )的区域内。

A. 6 度
B. 7 度
C. 8 度
D. 9 度

答案:B
解析:


(2017年)根据《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确定生活垃圾焚烧厂与敏感对象之间的合理位置关系,可不考虑的因素是()

A.有害物质泄漏
B.可能的事故风险
C.大气污染物产生和扩散
D.滋养生物(蚊、蝇、鸟类)

答案:D
解析:
D是生活垃圾填埋场需要考虑的因素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国家鼓励开发、利用水能资源,在水能丰富的河流,应当有计划地进行()。
A多目标梯级开发
B以航运为目标的梯级开发
C以生态保护为目标的梯级开发
D以水能资源开发为目标的梯级开发

答案:A
解析:


21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每日一练5篇 第3篇



梯级开发引水式电站项目


【素材】


某水电站建设项目为规划径流式7梯级开发电站中的第三级。该河流有国家级保护鱼类,其中有鲑科鱼类两种;河流两岸森林较为茂密,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和二级保护鸟类。工程土石方量1 000万m3,需移民3 000人,拟建设为引水式电站,大坝高130 m,长3 000 m,坝址下游有农田1 0万亩,工厂3处。施工高峰时约4 000人。


【问题】


1.生态环境现状应调查哪些内容?应采取哪些调查方法?


2.大坝建设对半洄游性鱼类、洄游性鱼类有何影响?应采取什么措施?


3.大坝建设对下游河道、农灌及工业用水有何影响?


4.移民安置影响评价应评价哪些内容?


5.对评价区国家保护植物种采取什么保护措施?




答案:
解析:

1.答:(1)重点调查内容。①森林调查:要阐明植被类型、组成、结构、特点,生物多样性等;评价生物损失量、物种影响、有无重点保护物种、有无重要功能要求。②陆生和水生动物:种群、分布、数量;评价生物损失、物种影响、有无重点保护物种。要阐明是否有鱼类“三场”(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洄游通道分布。特别要明确区内是否有国家和地方保护、珍稀濒危特有鱼类的分布,如有需阐明其生态习性、繁殖特性等。③农业生态调查与评价:占地类型、面积,占用基本农田数量,农业土地生产力,农业土地质量;④水体流失情况调查:侵蚀模数、程度、侵蚀量及损失,发展趋势及造成的生态问题,工程与水土流失的关系。⑤景观资源调查与评价:由于项目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敏感区域,故要阐明敏感区域与工程的区位关系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内保护动植物数量、名录、生活习性、分布范围等。(2)主要调查方法。主要有收集资料法(当地有关部门的各类规范性文件、技术资料、有关科研单位的研究成果、航拍资料)、现场踏勘法(实际观察与样方调查)、遥感及GPS技术应用、访问专家及当地群众等。遥感技术应用需专业人员结合现场调查进行,主要是制作遥感图件,并解译出相关信息。


2.答:(1)影响。①大坝修建后,下游的半洄游性鱼类、洄游性鱼类无法洄游至上游,位于库区的产卵场将不复存在,河流梯级开发后其产卵场亦将全部消失,由此会影响半洄游性鱼类、洄游性鱼类的繁殖。②大坝修建后,一些适应于激流环境并且以摄食底栖生物为主的特有鱼类,因其适宜的生境已完全消失而在水库中绝迹。它们是无法通过水库上下交流的,因而大坝建设直接影响半洄游性鱼类、洄游性鱼类的生长。(2)措施。一种是采取工程措施,建鱼梯、鱼道,让洄游鱼类正常返回栖息和繁殖地;另一种是对洄游鱼类进行人工繁殖。同时,应设定水电站大坝的下泄基流量。


3.答:(1)对下游工、农业取水的影响。如果取水口处于减脱水段,则会导致农灌、工业用水量的不足,可用水量减少甚至缺失,严重影响下游工、农业生产的发展。(2)减(脱)水灌溉对农业生产产量的影响。冷水灌溉对生长期及产量有影响。(3)对下游湿地的影响。减水(脱水)的河道流量大大减少,下游湿地可能因此而消失。(4)对洄游性鱼类造成严重的影响,导致洄游鱼类无法洄游到大坝上游,影响其索饵或繁殖。(5)清水下泄改变河道原来的水文情势,对下游河岸产生冲蚀影响。


4.答:一般评价对移民生活、就业和经济状况的影响,移民安置区土地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包括:(1)对移民生产条件、生活质量的影响:应考虑搬迁初期、搬迁后期;预测移民环境容量和移民生产条件、生活质量及环境状况,并从生态保护角度分析移民环境容量的合理性。(2)对水环境的影响:应预测生产和生活废污水量、主要污染物及对水质的影口向。(3)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移民后开发、工程建设和农田开垦,将进一步破坏生态系统。(4)对社会环境的影响:移民从水电站库区迁移到异地,对当地的风俗、社会习惯产生影响。(5)对人群健康的影响:移民搬迁把原来的流行传染疾病一并转移,对当地人群健康产生影响。


5.答:(l)对施工人员进行野生植物保护的宣传教育。(2)建立生态破坏惩罚制度,禁止野外用火。(3)征求文物、林业等部门的意见,对名木采取工程防护、移栽、引种繁殖栽培、种质库保存及挂牌保存。




1.生态环境现状应调查哪些内容?应采取哪些调查方法?《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三、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2)制定环境现状调查与监测方案”。


2.大坝建设对半洄游性鱼类、洄游性鱼类有何影响?应采取什么措施?《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2)判断建设项目影响环境的主要因素及分析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和“六、环境保护措施分析(3)分析生态影响防护、恢复与补偿措施及其技术经济可行性”。举一反三:大坝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水利水电建设项目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评价中必须对河流生态结构与功能有充分的调查和认识,大坝建设导致的淹没、阻隔、径流变化是对河流生态系统最大的干扰,评价中应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中提供的景观生态学评价方法,重点评价大坝建设对河流廊道的生态功能的影响,并要考虑河流的连续性的生态功能。一般情况下,水利水电项目水生生态影响要分析水文情势变化造成的生境变化,对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生物、高等水生植物的影响,对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水生生物,以及珍稀濒危特有鱼类及渔业资源等的影响,对“三场”分布、洄游通道(包括虾、蟹)、重要经济鱼类及渔业资源等的影响。


3.《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2)判断建设项目影响环境的主要因素及分析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举一反三:引水式电站环境对于河道生态影响比较大,主要是由于大坝建设会造成下游河道的减水或脱水。对于此类电站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必须深入进行评价,特别是本案例项目属于梯级开发引水电站,一定程度上会使天然河流流量减少,乃至河道断流,最终导致生态功能完全丧失。


4.《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2)


判断建设项目影响环境的主要因素及分析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


5.《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2)判断建设项目影响环境的主要因素及分析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和“六、环境保护措施分析(3)分析生态影响防护、恢复与补偿措施及其技术经济可行性”。举一反三:本题与本书“九、农林水利类 案例3新建水利枢纽工程4.该项目的陆生植物的保护措施有哪些?”考点类似,请考生自行总结。类似考点近3年案例分析考试中多次出现,值得注意。




2014-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所称环境不包括( )。

A.矿藏
B.文化
C.人文遗迹
D.城市和乡村

答案:B
解析:


2019-5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方式的说法中,错误的有( )

A. α放射性固体废物实行近地表处置
B.高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实行集中的深地质处置
C.低、中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在符合国家规定的区域实行近地表处置
D.禁止在内河水域和海洋上处置放射性固体废物

答案:A
解析:


用一维稳态水质模型预测河流中的氨氮浓度分布,需要的基础数据包括()。

A:河流过水断面面积
B:污水排放量、氨氮排放浓度
C:氨氮一阶动力学反应速率
D:河流流量、河流氨氮背景浓度

答案:A,B,C,D
解析:
预测河流中暗淡浓度需要河流的水的流速,通过河流过水断面面积可以得知湿周、水力半径,求出水流流速。对于溶解态污染物,当污染物在河流横向方向上达到完全混合后,描述污染物的输移、转化的微分方程为:



式中,A表示河流横断面面积;Q表示河流流量;c表示水质组分浓度;DL表示综合的纵向离散系数;SL表示直接的点源或非点源强度;SB表示上游区域进入的源强;SK表示动力学转化率,正为源,负为汇。设定条件:稳态忽略纵向离散作用,一阶动力学反应速率K,河流无侧旁入流,河流横断面面积为常数,上游来流量Qu,上游来流水质浓度cu污水排放流量Qe,污染物排放浓度ce,则上述微分方程的解为:



式中,C0表示初始浓度,mg/L,计算式为c0=(cuQu+ceQe)/(Qu+Qe),K表示一阶动力学反应速度,1/d;M表示河流流速,m/s;x表示沿河流方向距离,m;c表示位于污染源(排放口)下游x处的水质浓度,mg/L。


参与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单位包括( )。
A.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等成立的验收组
B.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
C.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单位
D.环境保护验收监测(调查)报告(表)的编制单位

答案:A,B,C,D
解析:


根据《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关于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增加清洁能源供应的说法正确的有( )。
A、提高煤炭洗选比例,新建煤矿应同步建设煤炭洗选设施,现有煤矿要加快建设与改造
B、严格限制进口高灰份、高硫份的劣质煤炭
C、扩大城市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范围,逐步由城市建成区扩展到近郊
D、鼓励北方农村地区建设洁净煤配送中心,推广使用洁净煤和型煤

答案:A,C,D
解析:
见教材P212。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项目应选择的现状监测因子至少是( )。

A.NH3、H2S、二噁英
B.H2S、二噁英
C.NH3、二噁英
D.NH3、H2S

答案:D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筛选现状监测因子的内容包括:①凡项目排放的污染物属于常规污染物的应筛选为监测因子;②项目排放的特征污染物中有国家或地方环境质量标准的,或者有TJ 36中的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的,也应筛选为监测因子;③对于没有相应环境质量标准的污染物,且属于毒性较大的,则应按照实际情况,选取有代表性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因子,同时应给出参考标准值和出处。因此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项目应选择的现状监测因子至少是NH3和H2S等。



答案:A
解析:
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同时存在时,地方标准优先,因此,除尘器效率= ( 1 800 - 80) /1 800=0.956


21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每日一练5篇 第4篇


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不属于生活垃圾j埋场选址的内容。

A:区域性环境规划

B:环境卫生设施建设规划

C:当地的农业发展规划

D:当地的城市规划

答案:C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包括( )。
A、环境影响报告书
B、环境影响报告表
C、环境影响登记表
D、环境影响审批登记表

答案:A,B,C
解析:
见教材P46.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一级评价项目通常应预测水体自净能力( )的环境影响。

A.一般和最大两个时段
B.最小和最大两个时段
C.最小和一般两个时段
D.任意两个时段

答案:C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一、二级评价项目,应分别预测水体自净能力最小和一般两个时段的环境影响。冰封期较长的水域,当其水体功能为生活饮用水、食品工业用水水源或渔业用水时,还应预测冰封期的环境影响。


声环境现状监测布点应( )评价范围。
A. 大于
B. 小于
C. 覆盖
D. 略大于

答案:C
解析:


我国现行的《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 3096—93)规定了城市( )类区域的环境噪声最高限值。

A.3
B.4
C.5
D.6

答案:C
解析:


地面水环境预测应考虑水体自净能力不同的各个时段。评价等级为三级时应预测( )的环境影响。
A水体自净能力最小和一般两个时段
B水体自净能力一般时段
C水体自净能力最小时段
D水体自净能力最大时段

答案:C
解析:


(2019年)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该标准规定了33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设置了三项指标,这三项指标包括()。

A.通过排气筒排放废气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无分级排放标准
B.通过排气筒排放的废气,按排气筒高度规定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有分级排放标准
C.以无组织方式排放的废气,规定无组织排放的监控点及相应的监控浓度限值(mg/m3),无分级排放标准
D.以无组织方式排放的废气,规定无组织排放的监控点及相应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无分级排放标准

答案:A,B,C
解析:


(2016年)估算废气无组织排放源排放量的方法有( )。

A.物料衡算法
B.A-P值法
C.类比法
D.反推法

答案:A,C,D
解析:
2019版教材P21,无组织排放量的确定方法主要有三种:物料衡算法、类比法、反推法。


21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每日一练5篇 第5篇


(2012年)某匀质外墙的尺寸为6π*2πm2,垂直墙中心轴线上距外墙2.5m处的A声级为70 dB(A),距外墙5m处的A声级约为( )。

A.70 dB(A)
B.67dB(A)
C.64dB(A)
D.63 dB(A)

答案:B
解析:
2019版教材P320,垂直墙中心轴线上距外墙2.5m和5m都在2m到6m区间,距离加倍衰减3 dB左右,故外墙5m处的A声级约70-3=67dB(A)。


汞及其化合物废气处理可采用的方法有()。

A:吸收法
B:燃烧法
C:吸附法
D:过滤法

答案:A,B,C
解析:
汞及其化合物废气一般处理方法有:吸收法、吸附法、冷凝法、燃烧法,不能用过滤法。


制定建设项目环评公众参与调查方案时,应作为调查对象的是()。

A.建设项目筹建人员 B.可能受影响公众 C.建设项目施工单位 D.关心项目建设的国外机构

答案:B
解析:
B解析: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是指项目开发,建设过程中建设单位、环保主管部门、环评单位与受到或可能受到项目环境影响的公众,就项目产生或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双向的交流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在国家规定的期限内,生产、进口消耗臭氧层物质的单位必须( )进行生产、进口。
A.按照当地海关部门核定的配额
B.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核定的配额
C.按照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核定的配额
D.按照卫生监督行政主管部门核定的配额

答案:C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环境影响报告表和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内容和格式,由()制定。

A: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B:国务院
C:国家
D:国务院和国务院有关部门

答案:A
解析:


()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A.市级 B.县级 C.地级 D.国家级

答案:B
解析: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某原料药生产企业拟实施改扩建项目,新建3个原料药产品生产车间和相应的原辅料储存设施。其中,A产品生产工艺流程见图3-1,A产品原辅料包装、储存方式及每批次原辅料投料量见表3-1,原辅料均属危险化学品。 A产品每批次缩合反应生成乙醇270kg,蒸馏回收97%乙醇溶液1 010kg。



改扩建项目拟采用埋地卧式储罐储存乙醇、乙酸乙酯等主要溶剂,储罐放置于防腐、防渗处理后的罐池内,并用沙土覆盖。储罐设有液位观测报警装置。该企业现有1套全厂废气处理系统,采用水洗工艺处理含乙醇、丙酮、醋酸、乙酸乙酯、甲苯、二甲苯等污染物的有机废气。改扩建项目拟将该废气处理系统进行改造,改造后的处理工艺为“碱洗+除雾除湿+活性炭吸附”。


问题:


1.计算1个批次A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乙醇损耗量。


2.指出A产品生产中应作为危险废物管理的固体废物。


3.分别指出图3-1中G1和G5的特征污染因子。


4.说明改造后的废气处理系统中各处理单元的作用。


5.提出防范埋地储罐土壤、地下水污染风险应采取的环境监控措施,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根据题意,缩合反应生成的乙醇270kg应该包含在蒸馏回收的9 7%乙醇溶液1 010kg(约980kg)中。投料中,乙醇总量:800(20%乙醇钠乙醇溶液1 000kg)+100(投入无水乙醇)=900(kg)。蒸馏回收9 7%乙醇溶液1 010kg中扣除生成的乙醇2 7 0kg,剩余的乙醇量:980-270=710(kg)。则1个批次A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乙醇损耗量:900 - 710 =190(kg)。


2.原料M、处理废气的废活性炭。


3.G1的特征污染因子:投料时原料M的粉尘和VOCs;G5的特征污染因子:A产品的粉尘。


4.改造后的废气处理系统中各处理单元的作用:①碱洗,除去废气中的醋酸和乙酸乙酯;②除雾除湿,使废气得以净化;③活性炭吸附,吸收VOCs。


5.应采取的环境监控措施:①储罐加设压力表,防止储罐爆炸。②在储罐的地下水上游和下游以及储罐附近设地下水监测井。




在水环境现状调查中,点源调查的内容有( )。
A. 排放特点
B. 排放数据
C. 用排水状况
D. 废水、污水处理状况
E. 能耗状况

答案:A,B,C,D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