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注册结构工程师历年真题解析7辑

发布时间:2021-07-22
21年注册结构工程师历年真题解析7辑

21年注册结构工程师历年真题解析7辑 第1辑


某土样液限ωL=24.3%,塑限ωP=15.4%,含水量ω=20.7%,可以得到其塑性指数IP为(  )。

A、IP=0.089
B、IP=8.9
C、IP=0.053
D、IP=5.3

答案:B
解析:
黏性土处在可塑状态时含水量的变化范围为塑性指数Ip,习惯上用不带%符号的数值表示,液限与塑限的差值即为塑性指数,Ip=ωL-ωp=24.3-15.4=8.9。


某普通住宅,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房屋高度为40.9m。地下1层,地上13层,首层~三层层高分别为4.5m、4.2m、3.9m,其余各层层高均为2.8m,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Ⅱ类建筑场地。第3层设转换层,纵横向均有落地剪力墙,地下一层顶板可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2013年真题]

5.假定,该结构第四层某剪力墙,其中一端截面为矩形,如图6-9所示,墙肢长度为6000mm,墙厚为250mm,箍筋保护层厚度为15mm,抗震等级为一级,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的轴压比μN=0.40,混凝土强度等级C40(fc=19.1N/mm2)。纵筋及箍筋采用HRB400钢筋(fy=360N/mm2)。试问,该剪力墙矩形截面端,满足规程最低要求的边缘构件阴影部分长度ac和最小箍筋配置,与下列何项最为接近?(  )
提示:不考虑水平分布钢筋的影响。



答案:A
解析: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7.2.15条表7.2.15可知,本工程第四层仍属底部加强部位,应设置约束边缘构件,其轴压比μN=0.40,一级抗震等级,约束边缘构件沿墙肢的长度lc=0.20hw=1200mm。根据图7.2.15可知,约束边缘构件阴影范围长度取:



根据第7.2.15条表7.2.15可知,约束边缘构件配箍特征值λv=0.20。根据第7.2.15条式(7.2.15)计算,HRB400级箍筋的体积配箍率为:



根据第6.6.3条式(6.6.3-2)计算,箍筋10@100实际体积配箍率为:



箍筋Φ8@100实际体积配箍率为:



由此可知,A项数值最为接近。




答案:B
解析:


某三跨十层现浇框架,抗震等级二级,第一层层高3.9m,地面到基础顶面1.1m,柱截面尺寸为500mm×500mm,梁高600mm,混凝土C25,纵筋HRB335级,箍筋HPB300级,在竖向荷载地震作用组合下内柱有关截面如图所示,其内力值见表。




2.柱顶Ⅱ—Ⅱ截面处对称配筋As=As′=(  )mm2。

A.636
B.787
C.927
D.1057

答案:A
解析:
题(1)已求得构件界限受压承载力设计值Nb=1882kN,因左震、右震时的轴压力均小于Nb,故按大偏心受压计算。N左M右,左震为最不利工况,取N=1300kN,M=270kN·m进行配筋计算;
根据已知条件得底层柱上端节点处的弯矩作用情况,如图所示。
.


则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节点上、下柱端的弯矩设计值之和为:∑Mc=270+270=540kN·m,1.2∑Mb=1.2×(160+317)=572kN·m;
∑Mc<1.2∑Mb,所以应根据∑Mc来调整下柱上端弯矩设计值,即:
MeⅡ′=572×270/(270+270)=286kN·m;
由作用于下柱上端的设计值为:M=286kN·m,N=1300kN,计算得受压区高度为:



轴向力对截面重心的偏心距为:



附加偏心距为:ea=20mm,则可得初始偏心距为:ei=e0+ea=220+20=240mm;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式(6.2.17-3)计算,轴向力作用点至受拉钢筋合力点之间的距离为:



将x=175mm,e=501mm,代入式



可得:



解得柱顶Ⅱ—Ⅱ截面处对称配筋截面面积为:As=As′=636mm2。



A.1.76
B.1/1.76
C.
D.

答案:B
解析:


21年注册结构工程师历年真题解析7辑 第2辑


对不同墙体进行抗震承载力验算时,需采用不同的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假定构件受力状态均为受剪,试问,下列哪一种墙体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yRE不符合规范要求?(  )[2012年真题]
提示:按《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作答。


答案:D
解析:
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第10.1.5条表10.1.5可知,对不同墙体进行抗震承载力验算时,需采用不同的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自承重墙yRE应为1.0。


某单层钢结构厂房,钢材均为Q2358。边列单阶柱截面及内力见下图,上段柱为焊接工字形截面实腹柱,下段柱为不对称组合截面格构柱,所有板件均为火焰切割。柱上端与钢屋架形成刚接。无截面削弱。


.假定,缀条采用单角钢L90×6,&90×6,其截面特性为:面积A1=1063.7mm2,回转半径ix=27.9mm,iu=35.1mm,iv=18.0mm。试问,缀条应力设计值(N/mm2)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120
B.127
C.136
D.168

答案:D
解析:


悬臂梁AB由两根相同的矩形截面梁胶合而成。若胶合面全部开裂,假设开裂后两杆的弯曲变形相同,接触面之间无摩擦力,则开裂后梁的最大挠度是原来的:


A.两者相同
B.2倍
C.4倍
D.8倍

答案:C
解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①④

答案:B
解析:
结合砌体结构材料的特点,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用可靠指标度量结构的可靠度,用分项系数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砌体结构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并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要求。根据《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2001)第1.0.8条规定,建筑结构设计时,应根据结构破坏可能产生的后果(危及人的生命、造成经济损失、产生社会影响等)的严重性,采用不同的安全等级。建筑结构安全等级的划分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的划分



A.A、C
B.B
C.C
D.A

答案:C
解析:


21年注册结构工程师历年真题解析7辑 第3辑


某10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质量和刚度竖向分布均匀,房屋高度为40m,如题31~34图所示,下设一层地下室,采用箱形基础。抗震设防烈度9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Ⅲ类建筑场地,Tg=0.45s,丙类建筑,按刚性地基假定确定的结构基本自振周期为0.8s,总重力荷载代表值96000kN。



假定,在重力荷载代表值、水平地震及风荷载作用下,首层某中柱A柱底的轴压力标准值分别为2800kN、500kN及60kN。试问,计算该中柱首层柱底截面轴压比时,采用的轴压力设计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提示:不考虑地基与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影响。

A. 4200
B. 4350
C. 4500
D. 4650

答案:B
解析: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4.3.2-4条,高层建筑中的大跨度、长悬臂结构,7度(0.15g)、8度抗震设计时应计入竖向地震作用,9度抗震设计时应计算竖向地震作用。
  根据《高规》第4.3.13条式(4.3.13-1),结构总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为:
  FEvk=αvmax×Geq=0.65αmax×0.75GE=0.65×0.32×0.75×96000=14976kN
  NEvk=1.5×14976×2800/96000=655.2kN
  根据《高规》第5.6.3条式(5.6.3)和表5.6.4,地震设计状况下,当作用与作用效应按线性关系考虑时,荷载和地震作用基本组合的效应设计值为:
  Sd=γGSGE+γEhSEhk+γEvSEvk+ψwγwSwk
  因此轴压力设计值为:N1=1.2×2800+1.3×500+0.5×655.2=4337.6kN;若只考虑竖向地震组合时,轴压力设计值为:N2=1.2×2800+1.3×655.2=4211.8kN,N1>N2。
  选项中与4337.6最接近的是4350,因此答案选B项。
  【考点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以下内容:
  ①竖向地震作用的简化计算方法;
  ②地震设计状况下,荷载和地震作用基本组合效应设计值的计算。
  【解题思路】
  本题解题分析步骤如下:
  ①根据《高规》第4.3.2-4条,确定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抗震设计时应计入竖向地震作用;
  ②根据《高规》第4.3.13条式(4.3.13-1),计算结构总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
  ③《高规》第5.6.3条式(5.6.3)和表5.6.4,计算中柱的轴压力设计值。


测得两个角值及中误差为∠A=22°22'10"±8"和∠B=44°44'20"±8''据此进行精度比较,结论是:

A.两个角度精度相同
B. A精度高
C. B精度高
D.相对中误差K∠A>K∠B

答案:A
解析:
提示:测角误差与角度大小无关。


关于框架结构竖向活荷载最不利布置的方法,下列论述不正确的是(  )。

A.满布荷载法:活荷载同时作用于所有梁,求出支座和跨中弯矩直接用于内力组合
B.分层组合法:以分层法为依据,对梁只考虑本层活荷载最不利布置;对柱弯矩仅考虑上.下层活荷载影响;对柱轴力,必须考虑该层以上相邻梁布置活荷载
C.最不利荷载位置法:根据框架截面指定内力的影响线确定活荷载最不利布置
D.分跨计算组合法:活荷载逐层逐跨单独布置,分别计算内力,最后组合最不利内力

答案:A
解析:
A项,对于满布荷载法,由于没有考虑活荷载的最不利布置,只有支座弯矩接近最不利内力,可直接用于内力组合,而跨中弯矩将小于最不利内力,应乘以增大系数1.1~1.2后才能用于内力组合。


某多层住宅,采用筏板基础,基底尺寸为24m×50m,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地基处理采用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和水泥土搅拌桩两种桩型的复合地基,CFG桩和水泥土搅拌桩的桩径均采用500mm。桩的布置、地基土层分布、土层厚度及相关参数如题图所示。




假定,基础底面处多桩型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fspk=252kPa。当对基础进行地基变形计算时,试问,第②层淤泥质黏土层的复合压缩模量Es(MPa)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 11
B. 15
C. 18
D. 20

答案:A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7.1.7条规定,复合土层的分层与天然地基相同,各复合土层的压缩模量等于该层天然地基压缩模量的ξ倍。ξ值根据式(7.1.7)计算,得:ξ=fspk/fak=252/70=3.6。
根据第7.9.8条规定,多桩复合地基的长短桩复合加固区的复合模量,应为原土层的压缩模量乘以长短桩复合地基加同压缩模量提高系数,即Es=3×3.6=10.8MPa。



答案:A
解析:


21年注册结构工程师历年真题解析7辑 第4辑


在试拌混凝土时,发现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偏大,应采取(  )

A、直接加水泥
B、保持砂率不变,增加砂石用量
C、保持W/C不变,加水泥浆
D、加混合材料

答案:B
解析:
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选择合理砂率的主要目的是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在用水量和水泥用量不变的情况下,采用合理砂率,可使拌合物获得所要求的流动性。可以通过增加砂石用量来改善水灰比,控制流动性偏大。



A.0.02
B.0.04
C.0.4
D.4

答案:B
解析:


某三层商住楼,底层局部采用两跨连续墙梁结构。局部平面图及剖面如图所示。开间为3.3m,底层层高3.9m,其余两层为3.0m,墙厚为190mm。托梁下均设有壁柱(每边凸出墙面200mm×590mm)。墙体采用MU10混凝土砌块和Mb10混合浆砌筑(f=2.79MPa)。楼盖及屋盖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板,厚120mm。托梁混凝土采用C30(fc=14.3N/mm2),纵向钢筋为HRB400(fy=360N/mm2),箍筋采用HPB235(f=210N/mm2)。屋面恒荷载标准值为4.8kN/m2,屋面活荷载标准值为0.5kN/m2,楼面恒荷载标准值为3.8kN/m2,活荷载标准值为2.0kN/m2,墙体自重标准值(包括双面粉刷)为2.61kN/m2,梁支座下设190mm×190mm上下贯通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托梁的截面尺寸bb×hb=250mm×600mm(石灰水粉刷)。各层墙顶均设截面为190mm×190mm的钢筋混凝土圈梁。



5.确定使用阶段墙梁在其恒荷载设计值VbA(kN)和活荷载设计值最不利布置下托梁支座的剪力设计值VbB(kN)与下列(  )组数值最接近。

A、140.71;246.99
B、133.921;246.99
C、140.71;216.99
D、133.921;216.37

答案:A
解析:
按连续梁分析A支座由托梁顶面荷载设计值产生的最不利剪力为:V1=0.375×19.6×5.30+0.437×9.24×5.30=60.36kN;
墙梁顶面荷载设计值在支座A产生的最不利剪力为:V2=0.375× 52.85×5.30+0.437×12.47×5.30=133.92kN;
考虑墙梁组合作用的支座A最不利剪力为:VbA=V1+βvV2=60.36+0.6×133.92=140.71kN;
按连续梁分析B支座在托梁顶面荷载作用下最不利剪力为:V1=0.625Q1l0=0.625×(19.60+9.24)×5.30=95.53kN;
墙梁顶面荷载作用下B支座最不利剪力为:V2=0.625Q2l0=0.625×(52.85+12.47)×5.30=216.37kN;
B支座的剪力设计值为:VbB=V1+βvV2=95.53+0.7×216.37=246.99kN。由此可知,A项数值最为接近。



A.7/8
B.2/3
C.5/8
D.3/8

答案:A
解析:


甲、乙、丙三人各射一次靶,事件A表示“甲中靶”,事件B表示“乙中靶”,事件C表示“丙中靶”,则“三人中至多两人中靶”可表示为( )。

A.
B.
C.AB+AC+BC
D.

答案:B
解析:
“三人中至多两人中靶”是“三个人都中靶”的逆事件,故应选B。


21年注册结构工程师历年真题解析7辑 第5辑


某钢结构办公楼,结构布置如图3-9所示。框架梁、柱采用Q345,次梁、中心支撑、加劲板采用Q235,搂面采用150mm厚C30混凝土楼板,钢梁顶采用抗剪栓钉与楼板连接。

当进行多遇地震下的抗震计算时,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该办公楼阻尼比宜采用下列何项数值?
(A)0.035 (B)0.04 (C)0.045 (D)0.05

答案:B
解析:


有吊车的单层单跨砖砌体排架厂房,已知H=8.5m,Hu=3.0m,Iu=0.88×1010mm4,Il=4.806×1010mm4,设为刚弹性方案房屋。当荷载组合不考虑吊车作用时,变截面柱上段计算高度Hu0和变截面柱下段计算高度Hl0为下列何组数值?(  )

A、排架方向:Hu0=6m,Hl0=10.2m
B、排架方向:Hu0=7.5m,Hl0=12.75m
C、排架方向:Hu0=6m,Hl0=12.7m
D、排架方向:Hu0=6m,Hl0=8.22m

答案:A
解析:
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第5.1.4条和第5.1.3条表5.1.3可知,对有吊车厂房,当荷载组合不考虑吊车作用时,变截柱上段的计算高度为:
排架方向,Hu0=2.0×Hu=2.0×3.0=6.0m;
垂直排架方向,Hu0=1.25Hu=1.25×3.0=3.75m;
变截柱下段的计算高度可按下列规定采用:1/3<Hu/H=3.0/8.5=0.353<1/2,故修正系数为:μ=1.3-0.3Iu/Il=1.3-0.3×(0.88/4.806)=1.245;
排架方向:Hl0=1.2Hμ=1.2×8.5×1.245=12.7m;
垂直排架方向:Hl0=1.0Hμ=1.245×8.5=10.58m。


某建筑物的地基设计等级为乙级,独立柱基的尺寸及桩的布置见图。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为:由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荷载设计值Fk=8000kN,力矩设计值Mk=1200kN·m;基础采用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桩径d=600mm,承台埋置深度3m,各土层的桩基础设计参数见表。.




7.桩基承台受弯计算的最大弯矩最接近于(  )kN·m。

A. 4700
B. 4900
C. 5900
D. 6200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第5.9.2条第1款规定,承台可承受最大弯矩为:



式中,Ni为不计承台及其上土重,在荷载效应基本组合下桩的竖向净反力,经计算为:



则承台可承受最大弯矩为:



由此可知,C项数值最为接近。


设A,B为同阶可逆矩阵,则( )。

A.AB=BA
B.
C.
D.存在可逆矩阵P和Q,使PAQ=B

答案:D
解析:


有一杂填土地基建筑场地,该土层无地下水,拟采用灰土挤密桩进行地基处理。已知地基挤密前土的平均干密度为1.54t/m3,挤密后桩间土的最大干密度为ρdmax=1.82t/m3,现采用桩孔直径为400mm,等边三角形布桩。则桩的间距应设计为(  )m。

A. 1.0
B. 1.55
C. 1.8
D. 2.0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第7.5.2条第3款规定,桩孔直径为300mm~600mm。桩孔宜按等边三角形布置,桩孔之间的中心距离,可为桩孔直径的(2.0~3.0)倍,也可按下式进行估算:



已知地基挤密前土的平均干密度为:



桩径400mm,则可计算得桩间距为:


21年注册结构工程师历年真题解析7辑 第6辑


在下列CaO、MgO、NaF晶格能中,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的是( )。

A.NA.F、MgO、C.A.O
B.MgO、C.A.O、NA.F
C.NA.F、C.A.O、MgO
D.MgO、NA.F、C.A.O

答案:C
解析:
影响晶格能的因素主要是离子电荷与离子半径


竣工验收的组织者是(  )。

A、建设单位
B、设计单位
C、施工单位
D、质检单位

答案:A
解析:
建设项目经过施工,全部或部分可以正式交付使用时,先由施工企业自验后提出《验收交接申请报告》(竣工报告),项目的建设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根据报告在一定时期内组织竣工验收工作。视验收需要,要有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质检单位、环保、消防、卫生防疫等单位人员参加。


悬臂梁的弯矩如图示,根据弯矩图推得梁上的载荷应为(  )。


A、 F=10kN,m=10kN·m
B、 F=5kN,m=10kN·m
C、 F=10kN,m=5kN·m
D、 F=5kN,m=5kN·m

答案:B
解析:
弯矩图在支座C处有一个突变,突变大小即为支座C处的弯矩值,m=10kN·m。弯矩图的斜率值即为剪力值,显然BC段截面剪力为零,AB段截面剪力为+5kN(顺时针),因此根据B点截面处的竖向力平衡,可算得:F=5kN。


某一设有吊车的钢筋混凝土单层厂房,下柱长He= 11.5m。上下柱的截面尺寸如图所示。截面采用对称配筋,as=a's=40mm。采用C30的混凝土,纵向钢筋为HRB335,内力组合后的最不利内力设计值,上柱是M=112kN·m,N=236kN;下柱是M= 400kN·m,N=1200kN。



若已知上柱长Hu=3.6m,则上柱的偏心距增大系数最接近于( )。

A..1.05
B..1.10
C..1.16
D..1.20

答案:C
解析:



答案:A
解析:


21年注册结构工程师历年真题解析7辑 第7辑


某三层商住楼,底层局部采用两跨连续墙梁结构。局部平面图及剖面如图所示。开间为3.3m,底层层高3.9m,其余两层为3.0m,墙厚为190mm。托梁下均设有壁柱(每边凸出墙面200mm×590mm)。墙体采用MU10混凝土砌块和Mb10混合浆砌筑(f=2.79MPa)。楼盖及屋盖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板,厚120mm。托梁混凝土采用C30(fc=14.3N/mm2),纵向钢筋为HRB400(fy=360N/mm2),箍筋采用HPB235(f=210N/mm2)。屋面恒荷载标准值为4.8kN/m2,屋面活荷载标准值为0.5kN/m2,楼面恒荷载标准值为3.8kN/m2,活荷载标准值为2.0kN/m2,墙体自重标准值(包括双面粉刷)为2.61kN/m2,梁支座下设190mm×190mm上下贯通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托梁的截面尺寸bb×hb=250mm×600mm(石灰水粉刷)。各层墙顶均设截面为190mm×190mm的钢筋混凝土圈梁。



2.确定使用阶段托梁顶面作用的恒荷载设计值Q1g(kN/m)和活荷载设计值Q1p(kN/m)与下列(  )组数值最为接近。

A.19.60;9.24
B.16.30;9.24
C.19.60;6.6
D.16.30;6.6

答案:A
解析:
托梁顶面作用的恒荷载设计值为:Q1g=1.2×25×0.25×0.6+1.2×3.8×3.3=19.60kN/m;
托梁顶面作用活荷载设计值为:Q1P=1.4×2.0×3.3=9.24kN/m。由此可知,A项数值最为接近。


用波长为λ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到空气劈尖上,从反射光中观察干涉条纹,距顶点为L处是暗条纹。使劈尖角θ连续变大,直到该点处再次出现暗条纹为止(见图)。则劈尖角的改变量Δθ是:


A.λ/(2L)
B.λ/L
C.2λ/L
D.λ/(4L)

答案:A
解析:
提示:θ≈e/L(e为空气层厚度),Δθ=Δe/L,又相邻两明(暗)纹对应的空气层厚度差为Δe=ek+1-ek=λ/2。



答案:C
解析:


苯与Cl2在光催化作用下,生成氯苯的反应是( )。

A.加成反应
B.消去反应
C.氧化反应
D.取代反应

答案:D
解析:


在一展览馆的楼面上,有一静止的展品及其墩座,其自重的标准值共为30kN;墩座经厚50mm的垫层坐落在板跨为3m(单向板)、板厚为150mm的钢筋混凝土楼板上。该展品的四周无其他展品的展览区(图)。



单向板上在(b×ι)面积上的等效均布荷载q最接近于( )kN/m2。

A. 10.11
B. 6.61
C. 4.8
D. 3.5

答案:A
解析: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2006年版)附录B式(B.0.4-1),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