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试题7节

发布时间:2021-07-22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试题7节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试题7节 第1节



答案:A
解析:
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同时存在时,地方标准优先,因此,除尘器效率= ( 1 800 - 80) /1 800=0.956


(2019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木导则声环境》,声环境现在调查的主要内容有()

A.评价范围内声源和敏感目标之间的地貌特征、地形高差及影响声波传播的环境要素
B.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主要气象特征
C.评价范围内不同区域的声环境功能区划情况,调查各声环境功能区的声环境质量现状
D.评价范围内的敏感目标的名称、规模、人口的分布情况

答案:A,B,C,D
解析:


2016-8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海岸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管理条例》,禁止兴建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的有关规定,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禁止在红树林和珊瑚礁生长的地区,建设海岸工程建设项目
B.在海滨风景游览区内不得建设污染环境、破坏景观的海岸工程建设项目
C.在海上自然保护区界外建设海岸工程的,不得损害海上自然保护区区域环境质量
D.海岸工程建设项目引进技术和设备,必须有相应的防治污染措施,防止转嫁污染

答案:A,D
解析:


根据相关规定,对于以下含有不同硫分的煤层,属于禁止新建矿井的是()。
  A: 2.5%
  B: 3.5%
  C: 3%
  D: 2%

答案:B
解析:


新建化工项目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包括( )。

A.贮运的风险防范措施
B.项目施工的风险防范措施
C.总图布置的风险防范措施
D.自动控制的风险防范措施

答案:A,C,D
解析:
环境风险的防范与减缓措施是在环境风险评价的基础上做出的。主要环境风险防范措施为:①选址、总图布置和建筑安全防范措施;②危险化学品贮运安全防范及避难所;③工艺技术设计安全防范措施;④自动控制设计安全防范措施;⑤电气、电讯安全防范措施;⑥消防及火灾报警系统;⑦紧急救援站或有毒气体防护站设计。B项,新建化工项目施工过程中的风险属于安全风险,不属于环境风险。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试题7节 第2节


进行环境噪声现状測量时,測量记录的内容应包括()。
A.有关声源运行情况 B.测量仪器情况
C.测量时的环境条件 D.釆样或计权方式 E.测点声级数据及其测量时段

答案:A,B,C,D,E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规定:关闭矿山,必须提出矿山闭坑报告及有关采掘工程、不安全隐患、土地复垦利用、( ),并按照国家规定报请审查批准。

A.环境保护的资料 B.环境影响评价资料
C.水土保持资料 D.植树造林

答案:A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关闭矿山,必须提出矿山闭坑报告及有关采掘工程、不安全隐患、土地复垦利用、环境保护的资料,并按照国家规定报请审查批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的内容应当包括( )。
A、城市、镇的发展布局
B、功能分区,用地布局
C、禁止、限制和适宜建设的地域范围
D、各类专项规划

答案:A,B,C,D
解析:
见教材P162。


关于河流复氧系数K2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复氧系数K2与温度相关
B.复氧系数K2与平均水深正相关
C.复氧系数K2与平均流速正相关
D.复氧系数K2与水面分子扩散系数相关

答案:A
解析:
复氧系数K2的单独估值方法通常采用经验公式法,其中常用的有欧—道公式、欧文斯等人经验式、丘吉尔经验式。从这些经验式中可以得出,复氧系数K2和平均水深、平均流速相关,但针对不同的情况所呈相关性并不同。复氧系数K2与温度相关,与水面分子扩散系数不相关。


下列区域属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所指的环境敏感区的有( )。
A 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及索饵场
B 文物保护单位
C 封闭及半封闭湖泊
D 高等院校
E 基本农田保护区

答案:
解析: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试题7节 第3节


某拟建工程的声源为固定声源,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内现有一固定声源,敏感点分布如下图。声环境现状监测点应优先布置在()。

A:1#敏感点
B:2#敏感点
C:3#敏感点
D:4#敏感点

答案:A
解析: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规定,当声源为固定声源时,现状测点应重点布设在可能既受到现有声源影响,又受到建设项目声源影响的敏感目标处,以及有代表性的敏感目标处。由于1#敏感点处于现有固定声源与拟建项目固定声源之间,故优先布置。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对建设涉及环境敏感区的项目的规定有()。

A:建设项目所处环境的敏感性质,是确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类别的重要依据
B:建设涉及环境敏感区的项目,应当严格按照本名录确定其环境影响评价类别,不得提高或者降低环境影响评价类别
C:建设涉及环境敏感区的项目,应当严格按照本名录确定其环境影响评价类别,不得擅自提高或者降低环境影响评价类别
D: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当就该项目对环境敏感区的影响作重点分析

答案:C,D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下列含水层中,属于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井点必须监测的层位是( )。

A.潜水含水层
B.项目区域的所有含水层
C.有开发利用价值的含水层
D.有饮用功能的含水层

答案:A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 610—2016),监测层位应包括潜水含水层、可能受建设项目影响且具有饮用水开发利用价值的含水层。


声学中所称“声音的三要素“包括()。
A.发声体 B.频率 C.传播介质 D.受声体

答案:A,C,D
解析:


某地产商拟在己建成的城市快速路旁一侧新建居住小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交通噪声污染防治的有关规定,该地产商采取的下列行动中,错误的是( )。

A.在居住小区临路边界布设隔声屏
B.与快速路间隔一定距离布设居住小区
C.对居住小区临路的房屋安装通风隔声窗
D.要求快速路建设单位采取控制噪声污染的措施

答案:D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三十七条,在已有的城市交通干线的两侧建设噪声敏感建筑物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间隔一定距离,并采取减轻、避免交通噪声影响的措施。详见教材P111。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试题7节 第4节


根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要求,确定气象(站)的气象资料使用价值应考虑()。
A.气象台(站)的等级
B.气象台(站)的方位
C.气象台(站)的海拔高度
D.气象台(站)与建设项目所在地的距离及两者地形地貌和土地利用的差异

答案:D
解析:
【点评分析】,本题主要考察气象观測资料调查的基本原则。答案显然,考生务必理解记忆之。


依据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总原则是
A、减量化 B、市场化
C、资源化 D、无害化

答案:A,C,D
解析:
【点评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总原则。此题为重要知识点,在案例分析考试中多次出现,考生务必灵活运用之。


2019-5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下列关于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产生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单位,可将其产生的放射性固体废物直接送交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单位处置
B.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单位处置放射性固体废物需要产生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单位承担处置费用
C.产生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单位,将其产生的放射性固体废物送交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单位处置前,必要的话要进行处理
D.产生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单位,将其产生的放射性固体废物送交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单位处置前进行处理的,可不必承担处置费用

答案:B
解析:


自然环境调查时,地理位置的调查应包括建设项目所处的经、纬度,行政区位置和交通位置,并附()。
A.地质现状图 B.地理位置图 C.城市总体规划图 D.地形图


答案:B
解析:
自然环境调查时,地理位置的调查应包括建设项目所处的经、纬度,行政区位置和交通位置,要说明项目所在地与主要城市、车站、码头、港口、机场等的距离和交通条件,并附地理位置图。


环境噪声现状调查的基本方法是(  )。
A.类比法和收集资料法
B.现场调查测量和收集资料法
C.类比调查和现场调查测量法
D.现场调查测量法

答案:B
解析:
环境噪声现状调查的基本方法是收集资料法、现场调查和测量法。收集资料法应用范围广、收效大,比较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现场调查法针对使用者的需要,直接获得第一手的数据和资料,以弥补收集资料法的不足,这种方法工作量大,需占用较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有时还可能受季节、仪器设备条件的限制。实际评价工作中,应根据噪声评价工作等级相应的要求确定是采用收集资料法还是现场调查和测量法,或是两种方法结合进行。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试题7节 第5节


通常可用来处理电镀废水的方法是()。
A.混凝 B.氧化还原法 C.离子交换 D.活性污泥


答案:A,B,C
解析:
电镀废水的特点是COD、BOD低(可达到排放标准),重金属含量高,通常含有氰,因此可采取混凝沉淀法去除重金属,氧化还原法破氰,为了达到排放标准,可采取离子交换法进一步去除重金属。因废水的生化性差,不适宜用活性污泥法;浓度不是非常高,有些金属也不一定能形成晶体,故也不适用于结晶法。


(2015年)湖库水平衡计算中的出水量包括( )。

A.地表径流量
B.城市生活取水量
C.农业取水量
D.湖库水面蒸发量

答案:A,B,C
解析:
2019版教材P65,湖泊、水库的时段内出水量,包括出湖、库的地表径流与地下径流量与工农业及生活用水量等。D项的湖库水面蒸发量为损失量,故不选。


(2018年)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因素分析内容不包括()。

A.区域环境特征
B.工艺环境友好性
C.工艺过程主要产污节点
D.末端治理措施协同性

答案:A
解析:
遵循清洁生产的理念,从工艺的环境友好性、工艺过程的主要产污节点以及末端治理措施的协同性等方面,选择可能对环境产生较大影响的主要因素进行深入分析。


对氨基苯确酰胺制造工程
【素材】
某化工项目拟建在某城市远郊某工业区,以氯苯、三氧化硫、二氯亚砜、氨水为原料,进行磺化、酰氯化反应和胺化反应,年产对氨基苯磺酰胺1000t。项目厂区占地40000m2,建设生产车间一座、独立的原料及成品罐区(带罩棚)一个、危险品库一个、2t/h锅炉房一座。项目排放氯化氢、氨气、氯苯等工艺废气;排放生产废水,其属酸性有机废水,并含有一些难降解毒性物质;还排放工艺废渣等固体废物。厂区排水实行雨污分流,雨水依靠重力流经管道排入A河。污水经厂内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到二级标准后经管道排入A河。项目主要噪声源为锅炉房噪声。
项目周围有三个村镇,分别位于拟建址西南4km、东5km和东北3km。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居民区。A河为GB3838—2002中规定的IV类水体。项目所在地区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II类区。项目平面布置见图1。

主要原料和产品的理化及毒理性质如下:
氯苯:无色透明液体,具有不偷快的苦杏仁味。熔点—45.2℃,沸点132.2℃,相对密度(水为1)1.10,相对蒸气密度(空气为1)3.9,闪点28℃。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和麻醉作用;对皮肤和黏膜有刺激性。急性中毒:接触高浓度可引起麻醉症状,甚至昏迷。脱离现场,积极救治后,可较快恢复,但数日内仍有头痛、头晕、无力、食欲减退等症状。液体对皮肤有轻度剌激性,但反复接触,则起红斑或有轻度表浅性坏死。慢性中毒:常有眼痛、流泪、结膜充血的症状;早期有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症状;重者引起中毒性肝炎,个别可发生肾脏损害。LD50为2290mg/kg(大鼠经口)。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本品易燃,具剌激性,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氨水:35%水溶液,无色透明液体,有强烈的剌激性臭味。吸入后对鼻、喉和肺有刺激性,引起咳嗽、气短和哮喘等;重者发生喉头水肿、肺水肿及心、肝、肾损害。慢性影响:反复低浓度接触,可引起支气管炎;可致皮炎。不燃,具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三氧化硫:无色液体或者无色至白色晶体,有发烟、吸湿特性。蒸气比空气重。α体、β体和γ体的熔点分别为62℃、33℃和17℃。该物质是一种强氧化剂,与可燃物质和还原性物质以及有机化合物激烈反应,有着火和爆炸危险。与水和潮湿空气激烈反应,生成硫酸。水溶液是一种强酸,与碱激烈反应。该物质可通过吸入其蒸气和食用吸收到体内。20℃时该物质蒸发,迅速达到空气中有害污染浓度。该物质腐蚀眼睛、皮肤和呼吸道。食入有腐蚀性。反复或长期接触气溶胶,肺可能受损伤,并有牙蚀的危险。含三氧化硫的强无机酸雾是人类致癌物。不可燃。受热引起压力升高,容器有爆裂危险。在火焰中释放出剌激性或有毒烟雾(或气体)。
二氯亚砜:无色至浅黄或浅红色发烟液体。有窒息气味。加热至140℃以上分解成氯气、二氧化硫和氯化硫,遇水水解成二氧化硫和盐酸。能与苯、氯仿混溶。相对密度(d420)1.638。熔点—104.5℃,沸点76℃。有催泪性和腐蚀性。贮存:密封阴凉干燥保存。按《危险货物品名表》,属酸性腐蚀品。
对氨基苯磺酰胺:白色颗粒或粉末状结晶,无臭,味微苦。熔点165~166℃。接触擴胺类的工人,有干咳、食欲不振、口中有恶味、头痛、头晕、易疲乏、精神萎靡、工作后思睡等症状。遇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氮氧化物和氧化硫。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和土壤可造成污染。遇明火、高热可燃。其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当达到一定浓度时,遇火星会发生爆炸。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LD 50为3900mg/kg(大鼠经口);3000mg/kg(小鼠经口);1300mg/kg(兔经口)。
【问题】
1.项目运行期主要环境影响因素有哪些?
2.项目环境空气质量调查应调查哪些因子?如建设地区没有其他的地方性大气
污染物评价标准,项目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应选用哪些?分别适用于哪些废气排放?
3.项目涉及哪些危险物质?按《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可分为哪些功能单元?重大危险源存在哪些重大事故风险?项目环境风险评价进行的环境敏感性调查应调查哪些内容?
4.项目排放的生产废水,未处理前如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来划分,水质复杂程度如何?项目排水系统、废水处理设施应釆取哪些应急措施来避免事故废水排放对地表水的重大环境影响?

答案:
解析:
1.项目运行期主要环境影响因素有哪些?
答:项目运行期主要的环境影响因素有:锅炉烟气和工艺废气排放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恶臭物质(氨、氯苯等)排放造成的异味影响,废水排放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对声环境的影响,对土壤和地下水的影响以及环境风险。
2.项目环境空气质量调查应调查哪些因子?如建设地区没有其他的地方性大气污染物评价标准,项目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应选用哪些?分别适用于哪些废气排放?
答:项目环境空气质量调查应调查常规因子和项目特征因子。常规因子包括TSP(或PM10)、SO2、NO2、CO,项目特征因子包括氯化氢、氨气、氯苯;如建设地区没有其他的地方性大气污染物评价标准,应选用项目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锅炉烟气排放适用于《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氨废气排放应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氯苯、HCl废气排放应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
3.项目涉及哪些危险物质?按《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可分为哪些功能单元?重大危险源存在哪些重大事故风险?项目环境风险评价进行的环境敏感性调查应调查哪些内容?
答:项目涉及的危险物质主要有氯苯、氨水、盐酸、三氧化硫、二氯亚砜和对氨基苯磺酰胺等,按《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进行环境风险评价时,项目厂区可分为储罐区、库房区和生产车间三个包含危险物质的功能单元。项目的事故风险主要是氯苯、氨水、二氯亚砜泄漏以及火灾爆炸事故发生引起的上述物质大量挥发有毒有害气体的环境风险,以及前述的危险物质大量进入水环境的环境风险。项目环境风险评价进行的环境敏感性调查应包括:①明确各环境保护目标与危险源之间的距离、方位;②项目选址选线是否位于江河湖海沿岸,环境风险是否涉及临近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和重要渔业水域、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等区域,按环境风险涉及的范围进行排查,明确保护级别;③人口集中居住区和社会关注区(如学校、医院等)按5km排查,查明人口分布,核对厂址合理性论证是否充分。
4.项目排放的生产废水,未处理前如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来划分,水质复杂程度如何?项目排水系统、废水处理设施应采取哪些应急措施来避免事故废水排放对地表水的重大环境影响?
答:项目排放的生产废水处理前含有酸、持久性污染物(难降解的有机物)、非持久性污染物(可降解的有机物)三类污染物,如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来划分,属于水质复杂的水。如在污水处理设施出现故障或事故的情况下直接排放,会对水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在发生火灾等事故状态下,消防废水也会含有酸、氯苯等有机物,而且浓度很高。因此应该确保项目污水装置的处理能力、保障调节池的容量,设置监控池或根据消防水量的预测,设立功能和容量满足要求的消防水收集系统和事故应急水池。各清水、污水、雨水管网的最终排放口与外部水体间应安装切断设施和切换到事故应急水池的设施,储罐区应设置围堰等。
【考点分析】
1.项目运行期主要环境影响因素有哪些?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1)识别环境影响因素与筛选评价因子;(2)判断建设项目影响环境的主要因素及分析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
项目运行期主要的环境影响因素考虑主要污染物(废水、废气、噪声、固体废物等)排放对各个环境要素(大气环境、水环境、声环境、土壤和地下水、生态)等可能的影响。对于本项目中存在的有明显异味的恶臭物质(氨、氯苯等)应考虑其造成的异味影响;对于存在危险源的项目,还要考虑环境风险对环境可能的潜在危害,这也是一种环境“影响”。
2.项目环境空气质量调查应调査哪些因子?如建设地区没有其他的地方性大气污染物评价标准,项目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应选用哪些?分别适用于哪些废气排放?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1)识别环境影响因素与筛选评价因子;(3)选用评价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调查与评价的因子包括常规因子和项目特征因子。本项目也有锅炉烟气的排放,因此应该调查常规因子。项目特征因子当然更是调查的重点。如需监测,监测布点应以《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HJ2.2-2008)为依据进行。一级评价项目监测点不少于10个;二级评价项目不少于6个;三级评价项目如评价区内已有例行监测点则可不再安排监测,否则可布置2~4个监测点。监测制度一级评价项目不得少于二期(夏季、冬季),二级评价项目可取一期不利季节,必要时也可做两期。三级评价项目必要时做一期监测。每期监测期至少取得有季节代表性的7天有效数据。监测设备为空气自动监测设备,在不具备自动连续监测条件时,一级评价项目每天监测时段,应至少获取当地时间02时,05时,08时,11时,14时,17时,20时,23时8个小时质量浓度值;二级和三级评价项目每天监测时段,应至少获取当地时间02时,08时,14时,20时4个小时质量浓度值。监测方案类考题在前两年的考试中出现过,应引起重视。为方便考生记忆,大气监测布点原则简要总结为:
一级冬夏测7天,兼顾均勻布10点。
二级不利布6点,连续监测也7天。
三级监测可放宽,要布2至4个点。
化工石化及医药类项目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应注意不同类型污染物的选取,锅炉烟气、恶臭物质、工业炉窑废气和工艺上其他废气排放应注意区分。特别是恶臭物质要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3.项目涉及哪些危险物质?可分为哪些功能单元?重大危险源存在哪些重大事故风险?重大危险源项目环境风险评价进行的环境敏感性调查应调査哪些内容?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五、环境风险评价(1)识别重大危险源并描述可能发生的风险事故"。
笔者认为,依现在颁行的《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环境风险后果偏重于人员伤亡。因此危险物质的筛选偏重于急性、毒性和易燃易爆性。而松花江污染事故发生后的一系列风险管理的政策表明,造成环境质量严重恶化也应该是环境风险评价中不可忽视的后果,因此危险物质的选取应该全面,凡是在事故状态下排放,或引起其他污染物进入大气或水环境并会引起环境质量急剧恶化的物质都应被视为危险物质。因此在进行“导则与标准”或“技术方法”考试时,应严格按《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进行,而“案例分析”考试因为考试大纲没有做细致的规定,应该考虑《环境风险排查技术要点》和环境风险评价与管理的实际情况,至少不应遗漏。对于评价范围和环境敏感性调查范围,《导则》中规定,环境风险评价等级为一级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距离源点不低于5km,二级为不低于3km。而《环境风险排查技术要点》要求化工石化项目均应排查5km范围内的人口集中居住区和社会关注区(如学校、医院等)。这两个并不矛盾,一个是事故排放下大气环境影响的范围;另一个是调查环境敏感性的范围。
举一反三: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中解释:“功能单元,至少应包括一个(套)危险物质的主要生产装置、设施(容器或管道)及环保处理设施,或同属于一个工厂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每一个功能单元要有边界和特定的功能,在泄漏事故中能有和其他单元分割开的地方。”本项目厂区平面布置中能满足上述“至少应包括一个(套)危险物质的主要生产装置、设施(容器或管道)及环保处理设施”的有储罐区、生产车间和危险品及成品库房。而且它们之间有明显的边界和特定的功能,并且泄漏事故发生时能通过厂区道路互相分割开。因此可划分为三个包含危险物质的功能单元。划分了功能单元,才能判定重大危险源。
对重大危险源的判定2008年考试大纲做了强调,一定要理解临界量的含义,可以参照《导则》的附录临界量并结合《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来确定临界量。如果出题的话一般会给出临界量,这个判别不难,大于等于临界量即为重大危险源,难点在于功能单元的划分和界定。
4.项目排放生产废水,未处理前如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水环境》来划分,水质复杂程度如何?项目排水系统、废水处理设施应采取哪些应急措施来避免事故废水排放对地表水的重大环境影响?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五、环境风险评价(2)提出减缓和消除事故环境影响的措施”。
事故状态下排放的废物对环境的影响和防范措施在实际环评工作中已经成为一个重点。尤其是事故废水,以消防废水为主,可能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的危险物质。这里根据《环境风险排查技术重点》的有关内容,做了一些回答,以备万一。无论出什么形式的考题,都要把握住事故废水(尤其是消防废水)中含有哪些有毒有害物质,排放后会造成何种程度的影响,事故废水向外环境排放的切断措施、收集措施和处理处置措施。这些是事故应急预案中的重要内容。
减缓和消除事故环境影响的措施主要应从最大可信事故一旦发生对环境的危害后果最低来考虑。笔者认为应从事前和事后应急两方面去考虑。事前主要从选址选线上避开环境敏感目标,例如人口密集区、重点保护的水域等;事后主要从应急预案来考虑,应急预案不仅仅要以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等危害作为出发点,还要关注事故状态下特殊污染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


以下关于危险废物管理计划的说法,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是()。

A: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必须制定危险废物管理计划
B: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应当包括减少危险废物产生量和危害性的措施
C: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应当包括危险废物贮存、利用、处置措施
D: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应当报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所在地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答案:A,B,C
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五十三条的规定,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应当包括减少危险废物产生量和危害性的措施以及危险废物贮存、利用、处置措施。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应当报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试题7节 第6节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关于船舶水污染防治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禁止向水体倾倒船舶垃圾
B.禁止向水体排放船舶含油污水
C.船舶排放生活污水,应当执行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D. 船舶装载运输油类或者有毒货物,应当采取防止溢流和渗漏的措施,防止货物落水造成水污染。

答案:A,D
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工地公示( )等信息。
A、扬尘污染防治措施、责任人
B、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开展情况
C、扬尘监督管理主管部门
D、扬尘污染防治费用概算

答案:A,C
解析:
见教材P10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有关规定,清洁能源不包括()。

A:天然气
B:液化石油气
C:电
D:低硫煤
E:太阳能

答案:D
解析: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管理办法》 ,关于可以承担后评价文件编制的机构,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编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原则上不得承担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文件的编制工作
B 工程设计单位可以编写
C 某高等院校可以编写
D 一定要具有相应类别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才能编写

答案:D
解析:
对于环境影响评价机构,没有与建设项目相应类别也可以编写。


在城市垃圾填埋场的环境影响评价中,应( ).
A.分析渗滤液的产生量与成份 B.评价渗滤液处理工艺的适用性
C.预测渗滤液处理排放的环境影响 D.评价控制渗滤液产生量的措施
有效性

答案:A,B,C,D
解析: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试题7节 第7节


2014-19.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试行)》的内容及格式要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环境影响报告表可由建设单位自行填报
B.环境影响报告表不需填报建设项目审批登记表
C.环境影响报告表可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和当地环境特征进行l—3 项专项评价
D.环境影响报告表进行专项评价的,专项评价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的要求进行

答案:D
解析: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以下符合乙级评价机构应当具备的条件的有( )。
A、具备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质量保证体系
B、近四年内至少完成过一项国家或者地方环境保护标准
C、一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类别应当至少配备一名相应专业类别的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
D、在资质证书有效期内应当主持编制至少八项主管部门审批或者核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

答案:A,D
解析:
见教材P86 。


(2017年)某水库建坝前,坝址处十年最枯月流量为300m3/s,河流最小生态流量120m 3/s。建库后枯水期最小下泄流量为150m3/s。下列关于建库后坝下河段枯水期环境容量及流量的说法,正确的有( )。

A.最小生态流量未减少
B.枯水期稀释容量未下降
C.枯水期稀释容量上升25%
D.枯水期稀释容量下降50%

答案:B
解析:
铁路经过山区一般都是桥隧结合的方式,所以此题有争议,但本题是从减少对野生动物的影响角度上考虑,因为桥梁底部为野生动物提供了迁徙通道,故建议选B。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规定:甲级评价机构在资质证书有效期内应当主持编制完成至少( )项省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的环境影响报告书。
A. 10 B. 5 C. 4 D. 3

答案:B
解析:


根据《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强化空间布局管控的要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包括()

A.鼓励工业企业集聚发展,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减少土壤污染
B.加强规划区划和建设项目布局论证,根据土壤等环境承载能力,合理确定功能定位,空间布局
C.结合推进新型城镇化,产业结构调整和化解过剩产能等,有序搬迁或依法关闭对土壤造成严重污染的现有企业
D.严格执行相关行业企业布局:址要求,禁止在居民区,学校,医疗和养老院等周边新建有色金属冶炼,焦化等行业企业

答案:A,B,C,D
解析:
根据《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十七)强化空间布局管控。加强规划区划和建设项目布局论证,根据土壤等环境承载能力,合理确定区域功能定位、空间布局。鼓励工业企业集聚发展,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减少土壤污染。严格执行相关行业企业布局:址要求,禁止在居民区、学校、医疗和养老机构等周边新建有色金属冶炼、焦化等行业企业;结合推进新型城镇化、产业结构调整和化解过剩产能等,有序搬迁或依法关闭对土壤造成严重污染的现有企业。结合区域功能定位和土壤污染防治需要,科学布局生活垃圾处理、危险废物处置、废旧资源再生利用等设施和场所,合理确定畜禽养殖布局和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