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真题精选及答案8章

发布时间:2021-07-16
2021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真题精选及答案8章

2021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真题精选及答案8章 第1章


下列关于《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中的要点,说法错误的有( )。
A—级评价对事故影响进行定量或定性预测,说明影响范围和程度,提出防范、减缓和应急措施;二级评价需进行风险识别、源强分析和对事故影响进行简要分析,提出防范、减缓和应急措施
B环境风险评价与安全评价的主要区别是:环境风险评价关注点是事故对厂(场)界外环境的影响
C根据评价项目的物质危险性和功能单元重大危险源判定结果以及环境敏感程度等因素,将环境风险评价工作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
D地面水和海洋评价范围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规定执行

答案:A,C
解析:


某库容3亿立方米的水库项目位于土壤环境不敏感区域,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HJ964-2018),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是()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可不开展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答案:B
解析:



某发电厂现有6台机组(2*2 5MW、4*125MW),为了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作为当地区域集中供热的热源点,替代周围拆除的10t/h以下1 3台小工业锅炉,公司对现有2*2 5MW机组进行了抽汽供热改造。项目规模为2*3 00MW,总容量为600MW。辅助工程为建设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除尘装置,改建煤码头,停靠3个3 000t级煤驳的泊位。本工程日运行20h,年运行5 500h。本工程耗煤量为824t/h。


问题:


1.本项目大气污染物最大落地浓度为;SO2 0.0161mg/m3,NO2 0.062 9mg/m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本项目的大气评价工作等级是多少?大气环境现状监测需要选择哪些监测因子?如何选择现状监测时间?


2.在该发电厂东南方向5km处有一居民居住区,现状大气监测最大小时平均浓度SO2 0.178mg/m3,NO2 0.119mg/m3,预测值SO2 0. 006 3mg/m3,NO2 0.053 2mg/m3,现状大气监测最大日平均浓度SO2 0.100mg/m3,NO2 0.083mg/m3,预测值SO20.001 1mg/m3,NO2 0.008 7mg/m3,试判断该居民居住区这两种污染物是否超标?


3.火电厂建设项目的温排水指的是什么水?对于点源的废热以什么来表征,以什么模式来预测?


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作为火力发电的项目应该选取哪些特征水质参数进行水质调查?(列举其中主要5项)


5.煤码头的污染源主要来自哪几个方面?(至少列举3个)



答案:
解析:

1。(1)SO2、NO2的小时平均二级标准的质量浓度限值分别为0.50mg/m3、0.24mg/m3,经计算,。由于80%> >10%,故本项目大气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


(2)大气环境现状监测的监测因子:SO2、NO2(NOχ)、烟尘。


(3)监测时间:①可取1期不利季节进行监测,必要时应作2期监测;②在每期监测时间,至少应取得有季节代表性的7天的有效数据,在每天的监测时段,至少要获取当地时间02:00、08:00、14:00、20:00 4个小时质量浓度值。


2.(1)SO2小时平均质量浓度=0.178+0.006 3=0.184 3(mg/m3);NO2小时平均质量浓度=0. 119+0. 0532=0. 172 2mg/m3。SO2小时平均的标准值为0.50(mg/m3),NO2小时平均的标准值为0. 24(mg/m3),说明这两种污染物的小时质量浓度均可达标。


(2)SO2日均质量浓度=0. 100+0.001 1=0.101 1(mg/m3);NO2日均质量浓度=0. 083+0. 008 7=0. 091 7(mg/m3)。 SO2日平均浓度限值为0.15(mg/m3),NO2日平均浓度限值为0.12 (mg/m3),说明这两种污染物的日均质量浓度均可达标。


3.(1)温排水指通过电厂冷汽器向环境水体排放,且水温高于环境水温的直流冷却水,其排水中没有


其他废水掺入。


(2)对于点源的废热以水温来表征,可以采用河流一维日均温度模式近似地估算潮周平均、高潮平


均和低潮平均的温度情况,或参照河流相关模式处理。


4.选取的特征水质参数有:pH、悬浮物、硫化物、挥发性酚、砷、水温、铅、镉、铜、石油类、氟化物。


5.(1)煤炭在装卸、输送等作业过程中由于搅动、落差而产生的煤粉扬尘。


(2)码头面初期雨水及作业后的冲洗含煤废水、含油废水、船舶机舱生活污水。


(3)作业区固体废物、船舶固体废物以及环保冲洗设施产生的煤污泥等,煤码头作业固体废物主要


是装卸过程中撒落在码头面、地面的煤炭,船舶固体废物主要是生活垃圾。


(4)车、船鸣号时的交通噪声,港口作业机械运转时的机械噪声。



2016-26.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管理办法(试行)》,负责组织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编制环境影响后评价文件,并对环境影响后评价结论负责的是( )

A.建设单位
B.承接建设项目后评价业务的机构
C.承接后评价环境监测的机构
D.受理环境影响后评价备案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答案:A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国家推行煤炭洗选加工,降低煤的硫分和灰分,()高硫分、高灰分煤炭的开采。
A.限制B.禁止C.不鼓励D.支持

答案:A
解析: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下列关于环境风险评价重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A:应将事故引起厂界外人群的伤害的预测和防护作为评价重点
B:应将事故引起厂界内人群的伤害的预测和防护作为评价重点
C:应将事故引起环境质量恶化的预测和防护作为评价重点
D:应将事故引起对生态系统影响的预测和防护作为评价重点

答案:B
解析:
环境风险评价是把预测和评价事故对厂(场)界外人群的伤害、环境质量的恶化及对56生态系统影响的范围和程度,提出防范、减少、消除对人群和环境影响措施作为工作重点。


2021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真题精选及答案8章 第2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定:国务院和沿海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等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海洋生态系统。
A.红树林、珊瑚樵、滨海湿地 B.海岛、海湾
C.入海河口 D.重要渔业水域

答案:A,B,C,D
解析:


针对新增污染源非正常排放,下列预测情景中,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要求的是()。

A:环境空气保护目标日平均质量浓度预测
B: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小时平均质量浓度预测
C:网格点日平均质量浓度预测
D:网格点小时平均质量浓度预测

答案:B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针对新增污染源非正常排放,其排放方案为,现有方案/推荐方案;预测因子为,主要预测因子;计算点为,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和区域最大地面浓度点;常规预测内容为,小时浓度。故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小时平均质量浓度预测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的要求。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规定:对毁林、毁草开垦的耕地和造成的废弃地,要按照()的原则,限期退耕还林还草。

A:谁批准、谁负责,谁破坏、谁恢复
B:谁破坏、谁恢复
C:谁批准、谁负责
D:谁批准、谁负责,谁破坏、谁补偿

答案:A
解析:


某项目环境空气现状监测,采样时间为每天22小时。下列污染物中,满足日平均浓度有效性规定的有( )。

A.SO2日平均浓度
B.NO2日平均浓度
C.B[a]P日平均浓度
D.Pb日平均浓度

答案:A,B
解析:
要求型。教材原文,表 各项污染物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部分)污染物 取值时间 数据有效性规定SO2,NO2,CO,PM2.5,PM10,NOx 24小时平均 每日至少有20小时平均浓度值或采样时间TSP,B[a]P,Pb 24小时平均 每日应有24小时的采样时间故选AB。


下列有关河口的说法,正确的有()。

A:低浓度河流水从底部楔入河口,与海水混合
B:河口楔由底层的人流与表面的出流构成垂向环流来维持
C:河口是指人海河流受到潮汐作用的一段河段,又称感潮河段
D:河口楔溯江而上入侵河口段的深度主要由径流大小决定,径流小入侵就浅,径流大入侵就深

答案:B,C
解析:
A项错误,河口区是海水与河流淡水相互汇合和混合之处,一般情况下淡的径流水因密度较海水小,于是由表层向外海扩展,并通过卷吸和混合过程逐渐与海水混合,而高盐度的海水从底部楔入河口,形成河口盐水楔;D项错误,盐水楔溯江而上入侵河口段的深度主要由径流大小决定,径流小入侵就深,径流大入侵就浅。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以下关于报告书结论编写的一般原 则不正确表述是( )。
A.结论是全部评价工作的高度概括与总结
B.结论应该简洁、明了、归类
C.结论主要是概括环境影响的结果,不必说明环境现状及区域的环境问题
D.结论应给出改进措施和建设唢目环境可行性的结论

答案:C
解析:
【参考答案】:C
【点评分析】:本题主要考察报告书结论编写的一般原则。答案显然,必须说明 环境现状及区域的环境问题。


2021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真题精选及答案8章 第3章


任何形状的声源,只要声波波长( )声源几何尺寸,该声源可视为点声源。
A. 远远大于
B. 远远小于
C. 等于
D. 远远小于等于

答案:A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以下工作内容属于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准备阶段的是()。

A.开展现场踏勘工作,识别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
B.确定评价工作等级
C.进行初步工程分析
D.室内资料分析

答案:A,B,C
解析:


下列关于《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适用范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本标准适用于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运行的维护与管理过程中的污染控制和监督管理
B:本标准的部分规定也适用于与生活垃圾填埋场配套建设的生活垃圾转运站的建设、运行
C:本标准适用于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场所的维护与管理过程中的污染控制和监督管理
D:本标准适用于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后的维护与管理过程中的污染控制和监督管理

答案:C
解析: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规定了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设计与施工、填埋废物的入场条件、运行、封场、后期维护与管理的污染控制和监测等方面的要求;适用于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运行和封场后的维护与管理过程中的污染控制和监督管理。本标准的部分规定也适用于与生活垃圾填埋场配套建设的生活垃圾转运站的建设、运行。


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 ,下列关于专项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的有关规定,说法正确的有( )
A 参与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的专家, 可以作为该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小组的成员
B 审查小组中专家人数少于审查小组总人数的二分之一的, 审查小组的审查意见无效
C 审查小组应当提交书面审查意见
D 审查小组的成员应当客观、公正、独立地对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书面审查意见

答案:B,C,D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工程分析的重点应包括的主要内容有 ( )。

A.可能产生重大生态影响的工程行为
B.与重要生态敏感区有关的工程行为
C.可能造成重大资源占用和配置的工程行为
D.可能产生间接、累积生态影响的工程行为

答案:A,B,C,D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5.2工程分析重点,根据评价项目自身特点、区域的生态特点以及评价项目与影响区域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确定工程分析的重点,分析生态影响的源,及其强度。主要内容应包括:a) 可能产生重大生态影响的工程行为(A正确);b) 与特殊生态敏感区和重要生态敏感区有关的工程行为(B正确);c) 可能产生间接、累积生态影响的工程行为(D正确);d) 可能造成重大资源占用和配置的工程行为(C正确)。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的“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减少多污染物排放”包括的具体内容有( )。

A.加强工业企业大气污染综合治理
B.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C.强化移动源污染防治
D.严控“两高”行业新增产能

答案:A,C
解析:


2021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真题精选及答案8章 第4章


根据《关于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会商的指导意见(试行)》,关于会商意见的内容说法正确的有( )。
A、会商意见应聚焦跨界环境影响
B、会商意见应明确说明规划实施可能产生环境影响的范围和程度
C、会商意见应评价预防和减缓跨界环境影响对策措施的有效性
D、会商意见应提出优化调整规划方案的具体建议,以及进一步完善和加强联防联控的措施建议

答案:A,B,C,D
解析:
见教材P36。


2016-61.《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所称的土地沙化是指主要因( )所导致的天然沙漠扩张和沙质土壤上植被及覆盖物被破坏,形成流沙及沙土裸露的过程。

A.人类生产活动
B.不利气象条件
C.长期干旱气候
D.人类不合理活动

答案:D
解析:


(2018年)某噪声声波越过疏松地面传播,噪声源到接收点距离为4.2m,其间的地断面面积F为13.86m2,则噪声源到接收点传播路径的平均离地高度hm为( )m。

A.3.1
B.3.3
C.3.0
D.3.4

答案:B
解析:
13.86/4.2=3.3


输气管道建成后,适合在其上方覆土绿化的植物物种是()。

A:松树
B:柠条
C:杨树
D:苜蓿

答案:D
解析:
由于是输气管道,选择的原则为“易存活,根系浅”的植物,则比较适应的植物为草本和灌木。题中苜蓿的绿化效果相对于柠条要好,所以更适合。


《全国生态脆弱区保护规划纲要》的指导思想是()。

A: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主要思想为指导
B: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C:坚持以优先保护、限制开发、统筹规划、防治结合为前提
D:因地制宜,合理选择发展方向,优化产业结构,力争在发展中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答案:A,B,C,D
解析:
读者在关注大纲要求的相关内容时,可与《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及《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纲要》等结合起来阅读,以比较记忆。


2019-122、根据《土壤污染防治法》,尾矿库运营、管理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加强尾矿库的安全管理,采取措施防止土壤污染。( ) 以及其他需要重点监管的尾矿库的运营、管理单位应当按照规定,进行土壤污染状况监测和定期评估。

A.危库
B.险库
C.病库
D.废库

答案:A,B,C
解析:


2021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真题精选及答案8章 第5章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当包括的内容有( )。

A.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B.环境风险评价
C.对建设项目实施环境监测的建议
D.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

答案:A,C,D
解析: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当包括下列内容:①建设项目概况;②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③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④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技术、经济论证;⑤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⑥对建设项目实施环境监测的建议;⑦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


下列( )属 II 类建设项目地下水保护与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减缓措施。
A. 以均衡开来为原则,提出防止地下水资源超量开采的具体措施
B. 分区防治措施
C. 建立地下水动态监测系统
D. 针对建设项目可能引发的其他环境水文地质问题提出应对预案

答案:A,C,D
解析:


根据《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关于强化治理与修复工程监管的说法正确的有( )。
A、治理与修复工程原则上在原址进行,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污染土壤挖掘、堆存等造成二次污染
B、工程施工期间,责任单位要设立公告牌,公开工程基本情况、环境影响及其防范措施
C、实行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终身责任制
D、工程完工后,责任单位要委托第三方机构对治理与修复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开

答案:A,B,C,D
解析:
见教材P220。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除适用于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运行和封场后的维护与管理外,其部分规定也适用于( )的建设、运行。

A. 与生活垃圾填埋场配套建设的生活垃圾转运站
B. 与生活垃圾填埋场配套建设的污水处理厂
C. 生活垃圾焚烧场
D. 生活垃坡堆肥场

答案:A
解析:


根据《全国生态脆弱区保护规划纲要》 ,关于规划总体目标的要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到2015年, 生态脆弱区40% 以上适直治理的土地得到不同程度治理
B 到2015年,生态脆弱区30% 以上适宜治理的土地得到不同程度治理
C 到2020年,生态脆弱区30% 以上适宜治理的土地得到不同程度治理
D 到2020年,生态脆弱区40% 以上适宜治理的土地得到不同程度治理

答案:D
解析:
该题为2011 年具题。与前题类似,但出现在不同的文件中。


收集的某地下水监测井年内丰、枯水期两期地下水监测资料,水质监测项目区有 18 项,均为《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 14848-93) 规定的监测项目,可利用该资料进行( )。
A. 单项组分评价
B. 综合评价
c. 地下水级别划分
D. 污染物迁移特征分析

答案:A,B,C
解析:


2021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真题精选及答案8章 第6章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对于成熟的用材林应当严格控制采取( )方式,并应在采伐的当年或者次年内完成更新造林。

A.择伐
B.皆伐
C.渐伐
D.采伐

答案:B
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三十一条规定,采伐森林和林木必须遵守下列规定:①成熟的用材林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取择伐、皆伐和渐伐方式,皆伐应当严格控制,并在采伐的当年或者次年内完成更新造林;②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中的国防林、母树林、环境保护林、风景林,只准进行抚育和更新性质的采伐;③特种用途林中的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的林木、自然保护区的森林,严禁采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海岸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属于海岸工程的建设项目有( )。

A.码头工程
B.滨海大型养殖场
C.大型海水养殖场
D.海上娱乐及运动、景观开发工程

答案:A,B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海岸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第二条规定,本条例所称海岸工程建设项目,是指位于海岸或者与海岸连接,工程主体位于海岸线向陆一侧,对海洋环境产生影响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具体包括:①港口、码头、航道、滨海机场工程项目;②造船厂、修船厂;③滨海火电站、核电站、风电站;④滨海物资存储设施工程项目;⑤滨海矿山、化工、轻工、冶金等工业工程项目;⑥固体废弃物、污水等污染物处理处置排海工程项目;⑦滨海大型养殖场;⑧海岸防护工程、砂石场和入海河口处的水利设施;⑨滨海石油勘探开发工程项目;⑩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国家海洋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海岸工程项目。


按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规定,建设单位()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择环评单位,对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A: 应当
  B: 可以
  C: 必须
  D: 需要

答案:B
解析:


下列选项中有关混合层高度的说法正确的有()。

A:混合层为大气边界层处于稳定层结时的厚度
B:混合层为大气边界层处于不稳定层结时的厚度
C:一天中,中午时混合层达到最大高度
D:混合层的高度决定了垂直方向污染物的扩散能力

答案:B,C,D
解析:
混合层高度为大气边界层处于不稳定层结时的厚度,排除A项。


某化工改扩建项目
【素材】
某化工企业生产某化工产品A,现拟进行扩产改造。现状该化工产品的产量为5000t/a,年工作300天、7200h。消耗主要原料B为7000t/a,用水量为3.4万t/a,年耗电量24万kW?h,有1个3t/h燃煤锅炉,耗煤7200t/a。锅炉安装有脱硫除尘设施,全厂生产、生活污水经厂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排放,约70m3/d。车间有两个高度均为20m的工艺废气排气筒P1和P2,均排放HCl废气,相距约35m。现状废气及废水污染物排放监测数据见表1、表2、表3。

改扩建采用先进生产工艺,淘汰旧设备,对现有公用工程装置做相应增容改造。该产品产量拟扩产达到15000t/a。消耗主要原料B为18000t/a,用水量达9万t/a,年耗电量达75万kW·h。锅炉增容改造后燃烧含硫0.4%的低硫煤,吨煤产尘系数为3%,用量增加到21600t/a(假设增容后锅炉热效率和吨煤产汽量不变)。同时对锅炉脱硫除尘系统进行改造,提高脱硫率、除尘效率分别至85%和99%,以满足新时段排放标准要求。同时对厂污水处理站进行改造,预计排水量增加到185m3/d,处理出水水质为:COD≤100mg/L,氨氮彡15mg/L。
【问题】
1.根据提供的数据,该企业现状废水____。
A.达标排放;B.未达标排放;C.无法判定是否达标排放。
2.该企业现状排气筒P1和P2HCl废气_____。
A.达标排放;B.未达标排放;C.无法判定。
3.本项目的清洁生产分析应有哪些内容?扩建项目清洁生产水平在哪些方面得到了提高?
4.扩建项目提出的“以新带老”措施有哪些?按扩建项目,绘制项目S02、烟尘、废水污染物COD和氨氮的总量变化“三本账”汇总表。(设低硫煤的产尘系数为3%,SO2转化率为80%)

答案:
解析:
1.根据提供的数据,该企业现状废水_C.无法判定是否达标排放_。
2.该企业现状排气简P1和P2 HCl废气_B.未达标排放_。
3.清洁生产分析的基本内容有:
(1)工艺技术先进性分析。对工艺技术来源和技术特点进行分析,说明其在同类技术中所占的地位及设备的先进性,可从装置的规模、工艺技术、设备等方面,分析其在节能、减污、降耗等方面的清洁生产水平。
(2)资源能源利用指标分析。从原辅材料的选取、单位产品物耗指标、能耗指标、新水用量指标等方面进行分析。
(3)产品指标分析。从产品的清洁性,销售、使用过程以及报废后的处理处置中的环境影响出发进行分析说明。
(4)污染物产生指标。从单位产品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产生指标等方面与行业标准指标或国内外同类企业进行比较分析,说明其清洁生产水平。
(5)废物回收利用指标分析。从蒸汽冷凝液、工艺冷凝液、冷却水循环使用、废水回用、废热利用、有机溶剂回收利用、废气、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等方面进行分析。
(6)环境管理要求分析。从环境法律法规、标准、环境审核、废物处理处置、生产过程环境管理、相关方面环境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说明其清洁生产水平。
(7)项目提高清洁生产水平的措施、建议。本项目扩建后在工艺技术水平、资源能源利用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等方面,清洁生产水平得到了提高。
4.扩建项目提出的“以新带老”措施有:采用先进生产工艺,淘汰旧设备来改
造原有生产线,对锅炉脱硫除尘系统进行改造,提高脱硫率、除尘效率分别至85%和99%,以满足新时段排放标准要求,同时对厂污水处理站进行改造,提高处理效率和处理出水水质。

【考点分析】
1.根据提供的数据,该企业现状废水____。
A.达标排放;B.未达标排放;C.无法判定是否达标排放
2.该企业现状排气筒P1和P2HCl废气____。
A.达标排放;B.未达标排放;C.无法判定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六、环境保护措施分析(1)分析污染物达标排放情况”。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规定了第一类污染物和第二类污染物,“第一类污染物不分行业和污水排放方式,也不分受纳水体的功能类别,一律在车间或者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采样,其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必须达到本标准要求”。因此本案例给出的监测数据由于其采样点在总口,无法判断第一类污染物总铅在车间排口是否达标。这条规定的含义是不能将含有重金属等持久性污染物的废水与其他废水稀释后“达标”排放。对于第一类污染物的几个项目要记住。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规定(附录A,A1),当排气筒1和排气筒2排放同一种污染物,其距离小于该两个排气筒的高度之和时,一个等效排气筒应代表该两个排气筒。等效排气筒的污染物排放速率,按两个排气筒排放速率之和计算。这条附录的隐含的意思是,避免出现同源多排、降低排放速率的问题,这是为了完善管理而做的解释。因此问题2显然是两个排气筒视为一个等效排气筒后,其合计排放速率是超标的。还要掌握多个排气筒的等效计算方法。另外,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值的严格执行的使用条件、高度外推标准值的计算方法也要注意。
3.本项目的清浩生产分析应有哪些内容?扩建项目清洁生产水平在哪些方面得到了提高?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二、项目分析(2)从生产工艺、资源和能源消耗指标等方面分析建设项目清洁生产水平”。
这部分内容可以涉及很简单的定量计算,容易出题,应当注意;还要注意几个水的利用指标,如污水回用率、循环水的循环率(一般要求达到95%)、总的重复用水率、工艺水的回用率等。如果考试中出现清洁生产水平是否能满足要求的问题,例如,某新建或者改建项目清洁生产水平仅为三级(国内一般水平),是否满足要求?回答是否定的,应该从工艺、设备、原料、管理等方面进行改进,至少要达到二级即国内先进水平,注意我们这里是环境影响评价中的清洁生产分析,或者说是未建设项目的清洁生产水平预测分析,而环评工作的一个目的就是避免新建、改建项目的低水平建设。
4.扩建项目提出的以新带老措施有哪些?按扩建项目,绘制项目S02、烟尘、废水污染物COD和氣氮的总量变化“三本账”汇总表。(设低硫煤的产尘系数为3%,SO2转化率为80%)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二、项目分析(3)分析计算改扩建工程污染物排放量变化情况”。
改扩建项目以新带老措施主要从三方面去考虑:
(1)以清洁生产水平较高的先进工艺设备等手段改造原有工程;
(2)提高现有工程污染物的处理效率;
(3)新工程运行后可以消除现有污染源。
这些以新带老措施可以是直接的,比如釆取专门措施解决现有环境问题;也可以是间接的,通过改扩建部分的新措施,间接解决现有环境问题。要把握:不管是有目的和还是“无意”的,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是通过改扩建项目降低现有污染物排放还是解决环境问题带来环境效益,都是以新带老措施。
现有工程的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可以按监测资料计算,即:
排放总量=监测的浓度X烟气排放速率X年工作小时数,计算得到现状烟尘排放总量为726t/a,SO2排放总量为57.57t/a。
因假设扩建后锅炉热效率和吨煤产汽量未变,分析扩建前后吨产品耗煤量没有变化,因此扩建部分带来的燃煤量为21600—7200=14400t/a,平均为2t/h。按3%产尘系数及99%的除尘效率计算,扩建带来的新增燃煤烟尘排放量为4.32t/a,而扩建后总体排放量为6.48t/a,则原有部分7200t/a燃煤通过换为优质煤以及提高除尘效率等方式使得其燃烧烟气中烟尘排放量降低为6.48—4.32=2.16t/a,对比现状的排放量7.26t/a,“以新带老”的削减量为7.26—2.16=5.1t/a。同样,通过含硫量以及SO2转化率、脱硫效率计算,扩建带来的新增14400t/a燃煤SO2排放量为13.82t/a,而扩建后总体排放量为20.72t/a,则原有部分7200t/a燃煤通过使用低硫煤以及提高脱硫效率等方式使得其燃烧烟气中的SO2排放量降低为20.72—13.82=6.9t/a,对比现状的排放量57.57t/a,“以新带老”削减量为57.57-6.9=50.67t/a。
现有工程全年排放废水量为70m3/dX300d=21000m3/a,按当时的产量5000t/a计算,吨产品的废水排放量为4.2改扩建后废水排放量为185m3/dX300d=55500m3/a,吨产品的废水排放量为3.7m3。因此改扩建后原有的5000t的废水排放量变为5000t/aX3.7m3/t产品=18500m3/a,对比现有工程的排放量21OOOm3/a,通过改进工艺“以新带老”削减的废水排放量为21000—18500=2500m3/a。而扩建那部分的产品产量为15000-5000=10000t/a,产生的废水按新的指标为37000m3/a。
废水中COD的计算也可按上述思路进行,但稍复杂的是在利用“以新带老”措施降低了单位产品废水排放量的同时,还通过对污水处理设施的改造,降低了最终排放废水中COD的浓度,这也要反映在以新带老削减量中。分析如下:
COD和氨氮现状排放总量如果按监测数据的最大值计算,分别为3.09t/a和0.48t/a,而扩建部分带来的废水排放量是37000m3/a,而不是简单的55500—21000=34500m3/a,这部分废水中的COD和氨氮排放总量,按污水处理站改造后的排放指标(COD≤100mg/L,氨氮≤15mg/L),分别为3.7t/a和0.55t/a;改扩建后原有50001的产量排放的废水是18500m3/a,而不是原来的21000m3/a,并且按污水处理站改造后的排放指标计算,改扩建后原有5000t产品排放的COD和氨氮总量分别为1.85t/a和0.28t/a,因此以新带老削减量分别为:COD3.09—1.85=1.24t/a,氨氮0.48—0.28=0.20t/a。改扩建后总的COD和氨氮排放量可以按总的废水量和改扩建后排放的水质浓度计算。同时也可以用现状排放总量+扩建部分排放总量一“以新带老”削减量计算得出,两个计算结果应该一致,可以互相印证。
在汇总表中,基本关系是A+B-C=D。另外D-A=E,E如果为负值就说明增产减污,E为零说明增产不增污。E为正值说明:增产,同时也相应增加了污染物排放总量。



新建高速公路项目


【素材】


某省拟建设一条从A市到B市、双向8车道的江济高速公路,项目共投资70亿元,公路全长230 km,设计行车速度120 km/h,路基宽28 m,工程新建特大桥梁2座(其中1座跨C河大桥)和大桥1座,设置3个收费站和5个服务区。属大型建设项目,预计建设前后区域声级变化5~11 dB(A)。经环评人员现场踏勘,江济高速公路途经65个村庄,并将穿过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活动带。 C河段大桥下游7 km处有D县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 A市和B市都有火电厂,粉煤灰运回自己的贮存场堆放。该工程所在区域雨量充沛,夏多暴雨。森林覆盖率约40%,均为人工森林和天然林。


【问题】


根据所提供的素材,请回答以下问题:


1.有关生态影响的工程分析内容主要有哪些?


2.请说明本项目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的重点内容有哪些。


3.请确定本项目噪声评价等级,并简述理由。


4.评价运营期噪声影响,需要的主要技术资料有哪些?


5.请阐述6项保护耕地的措施。


6.桥梁运营期环境风险防范的具体措施及建议。



答案:
解析:

1.答:有关生态影响的工程分析内容主要有:(1)江济公路穿越的隧道名称、规模、建设地点、施工方式,弃渣场设置点位及环境类型,占地类型;隧道周边地质条件及地下水的分布情况。(2)工程涉及的2座特大桥梁和1座大桥的名称、规模、点位;跨河大桥水中墩的数量、规模及其施工方式。(3)高填方路段的占地类型和数量,特别是占用基本农田情况。(4)边坡防护:主要为深挖路段,弃渣场设置及其占地类型、数量。(5)主要取土场设置和其恢复设计,公路采石场及沙石料场情况;(6)营运期永久占地及施工期临时征用土地的数量及其他基本情况等。


2.答:本项目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的重点内容有:1)评价区的生态现状:沿线森林生态系统结构、类型、生态功能,包括涵养水源、水土流失防治等生态功能规划。森林覆盖率、生物量、生产力、生物多样性调查,有无珍稀濒危受保护植物物种。沿线气候特征、土壤状况、地形地貌水文情况及地下水文分布调查。2)评价区的生态环境敏感目标: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的名称、种类、保护级别、数量及生存状况,包括食源地、栖息地、繁殖场所、迁徙路线等是否受工程影响,影响程度和范围,以及工程建成后的发展趋势。河流水生生态结构类型和保护状况,有无珍稀濒危鱼类及经济鱼类,有无“三场”分布等;沿线水源地及取水口保护和规划情况,目前面临的问题等。3)评价区现存的环境问题。包括森林功能退化、天然林向人工林转变、水土流失、泥石流坍塌滑坡等现象发生的区域和范围。保护物种种群面临的生态压力和问题,以及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对动物种群的影响和干扰,指出相关问题的类型、成因和发展趋势。


3.答:本项目噪声评价等级确定为一级。理由:江济高速公路建设前后区域声级变化5~11 dB(A),江济高速公路途经65余个村庄,涉及人口众多;声环境功能区为居民集中区,噪声影响声级变化幅度较大,且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声环境》( HJ 2.4-2009)的规定,确定本项目噪声评价等级为一级。


4.答:(1)工程技术资料:公路路段、道路结构、坡度、路面材料、标高、交叉口、道桥数量;(2)车流情况:分段给出公路、道路昼间和夜间各类型车辆的平均车流量、车速、车型;确定沿线村庄与公路的相对位置、距离及高度差;(3)环境状况:公路至预测点之间的地面类型,公路与预测点之间的声传播障碍物(如树林、灌木等)的分布情况,地形高差等以及风向、风速、气温、湿度等气象资料;(4)敏感点参数:敏感点名称、类型、所在路段、桩号(里程)和路基的相对高差、人口数量、沿线分布情况、建筑物的朝向、楼房层数、现状背景噪声和拟采用的评价标准等。


5.答:保护耕地的措施主要有:(1)合理选线,尽可能少占耕地;临时占地选址也应尽可能避开耕地。(2)以桥代路,采用低路基或以桥隧代路基,少占用耕地。(3)利用隧道弃渣作路基填料,减少从耕地取土。(4)保留表层土壤,对于临时占用耕地,建设完工后及时回填表土,复垦为耕地。(5)合理设置取、弃土场位置。(6)充分利用A市及B市电厂粉煤灰作为路基填料,减少从耕地内取土。


6.答:桥梁营运期的风险主要是运输危险品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时危险品泄漏对下游饮用水水源地的污染。环境风险防范的具体措施及建议如下:(1)设置桥面径流收集系统,并设置事故应急水池,当发生事故后及时切断桥面径流与河流的导排关系,将事故废水全部收集到应急水池集中处理,避免直接排入河流;(2)提高桥梁建设安全等级;(3)在桥入口处设置警示标志和监控设施,运输危险品的机动车辆车身侧面需印有统一的标志;(4)限制运输危险化学品车辆的速度;(5)加强危险化学品车辆的运输管理,颁发“三证”(驾驶证、押运证、准运证)方可运输危险品,并实施运输危险品车辆的登记和全程监控制度;(6)制定完善的环境风险应急预案;(7)有货物滴漏遗撒或危险化学品的超载车辆禁止上桥,防止滴漏遗撒货物因雨水冲刷造成C河污染;(8)公安部门、运输管理部门以及消防部门可以为危险化学品车辆指定特殊的行驶路线,使其停在指定的停车区域。




公路项目为历年案例分析考试必考的行业案例,属于高频考点,考生应当对公路项目有足够的重视。公路项目一般的主要考点为生态影响、声环境影响和环境风险。本题是根据2008年真题改编而成的。 20 1 2年又考过一次类似的考题,考点亦有雷同。


1.《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二、项目分析(1)分析建设项目生产工艺过程的产污环节、主要污染物、资源和能源消耗等,给出污染源强,生态影响为主的项目还应根据工程特点分析施工期和运营期生态影响的因素和途径”。举一反三: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工程分析一般应当把握如下要点:(1)工程组成完全。即把所有工程活动都纳入分析中,一般建设项目工程组成有主体工程、辅助工程、配套工程、公用工程和环保工程。工程分析中必须将所有的工程建设活动,无论是临时的还是永久的,施工期还是运营期的,直接或相关的都考虑在内。(2)重点工程明确:造成环境影响的工程,应作为重点的工程分析对象,明确其名称、位置、规模、建设方案、施工方案和运营方式等。一般还应将其涉及的环境作为分析对象,因为同样的工程发生在不同的环境中,其影响作用是不一样的。(3)全过程分析:生态环境影响是一个过程,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问题需要解决,因此必须做全过程分析。一般可将全过程分为选址选线期(工程预可研期)、设计方案期(初步设计与工程设计)、建设期(施工期)、运营期和运营后期(结束期、闭矿期、设备退役期和渣场封闭期)。


2.《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三、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1)判定评价范围内环境敏感区与环境保护目标;(2)制定环境现状调查与监测方案”。举一反三:生态环境现状调查至少要进行两个阶段:影响识别和评份因子筛选前要进行初次调查与现场踏勘;环境影响评价中要进行详细勘测与调查。考生在回答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类问题时,要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环境》中的内容并结合考题背景来回答。


3.《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4)确定评价工作等级、评价范围及各环境要素的环境保护要求”。举一反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 HJ 2.4-2009)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于2009年1 2月23日颁布,于20 1 0年4月1日正式实施。“新”导则与“旧”导则的区别之一为:建设项目规模不再作为评价等级的判据。请广大考生在复习时一定要熟读新导则的各项条款。《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 2.4-2009)5.2“评价等级划分”和6.1“评价范围的确定”规定:5.2.1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一般分为三级,一级为详细评价,二级为一般性评价,三级为简要评价。5.2.2评价范围内有适用于GB 3096规定的0类声环境功能区域,以及对噪声有特别限制性要求的保护区等敏感目标,或建设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达到5 dB(A)以上(不含5dB(A)),或受影响人口数量显著增多时,按一级评价。6.1.3城市道路、公路、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地上线路和水运线路等建设项目:a)满足一级评价的要求,一般以道路中心线外两侧200 m以内为评价范围。


4.《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三、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2)制定环境现状调查与监测方案”。举一反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 HJ 2.4-2009) 8.1.3“预测需要的基础资料”中规定:8.1.3.1声源资料设项目的声源资料主要包括:声源种类、数量、空间位置、噪声级、频率特性、发声持续时间和对敏感目标的作用时间段等。8.1.3.2影响声波传播的各类参量影响声波传播的各类参量应通过资料收集和现场调查取得,各类参量如下:a)建设项目所处区域的年平均风速和主导风向,年平均气温,年平均相对湿度。b)声源和预测点间的地形、高差。c)声源和预测点障碍物(如建筑物、围墙等;若声源位于室内,还包括门、窗等)的位置及长、宽、高等数据。d)声源和预测点间树林、灌木等的分布情况,地面覆盖情况(如草地、水面、水泥地面、土质地面等)。


5.《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六、环境保护措施分析(3)分析生态影响防护、恢复与补偿措施及其技术经济可行性”。


6.《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五、环境风险评价(2)提出减缓和消除事故环境影响的措施”。举一反三:环境风险评价是当前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内容。公路风险考题首次出现是在2006年的公路案例考题中,其涉及了公路经过跨河桥梁时应关注的问题,实际上考的就是运输危险品的车辆经过桥梁段时发生事故的环境风险的问题。而2007年公路案例考题,其中一问要求指出公路运营期的水环境风险0 2008年又考了相似的内容,可见对水环境风险的关注。





2021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真题精选及答案8章 第7章


某拟建项目设计污水排放量为30000m3/d,污水经处理后排入一中型湖泊。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时,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則地面水环境》规定进行水质采样,应每()布设一个取样位置。
A.0.5~1.5km2 B.1~2.5km2 C.24km2 D.36km2

答案:B
解析:
【点评分析】:本題主要考察各类水域布设水质取样断面、取样点的原则。考生务必记忆之。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属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评价范围类别。

A:油气开采
B:农林牧渔
C:冶金机电
D:海岸工程

答案:C
解析:
环境保护部在确定评价资质等级的同时,根据评价机构专业特长和工作能力,确定相应的评价范围。评价范围分为环境影响报告书的11个小类(即轻工纺织化纤、化工石化医药、冶金机电、建材火电、农林水利、采掘、交通运输、社会区域、海洋工程、输变电及广电通讯以及核工业)和环境影响报告表的2个小类(即一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和特殊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某项目环境空气现状监测,采样时间为每天22小时。下列污染物中,满足日平均浓度有效性规定的有( )。

A.SO2日平均浓度
B.NO2日平均浓度
C.B[a]P日平均浓度
D.Pb日平均浓度

答案:A,B
解析:
要求型。教材原文,表 各项污染物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部分)污染物 取值时间 数据有效性规定SO2,NO2,CO,PM2.5,PM10,NOx 24小时平均 每日至少有20小时平均浓度值或采样时间TSP,B[a]P,Pb 24小时平均 每日应有24小时的采样时间故选AB。


某湖平均水深8m,面积约4.5km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该湖泊持久性污染物预测可选用的最简单数学模式为( )。

A.卡拉乌舍夫模式
B.湖泊完全混合平衡模式
C.湖泊环流二维稳态混合模式
D.湖泊环流二维稳态混合衰减模式

答案:B
解析:
题目中,平均水深为8m,面积约4.5km2属于小湖。湖泊完全混合平衡模式的适用条件:①小湖(库);②非持久性污染物;③污染物连续稳定排放;④预测需反映随时间的变化时采用动态模式,只需反映长期平均浓度时采用平衡模式。


评价专题的主要评价工作内容包括调查水文地质基本状况和地下水的开采利用状况、()和选择预防对策和措施。
A.识别分析影响因子
B.评价因子的筛选
C.识别影响途径
D.区域周边地域的影响因素


答案:C
解析:
评价专题的主要评价工作内容包括调查水文地质基本状况和地下水的开采利用状况、识别影响途径和选择预防对策和措施。


(2017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关于户外声传播衰减的说法,错误的是()

A.屏障引起的衰减与声波频率有关
B.大气吸收引起的衰减与声传播距离有关
C.计算屏障衰减后,还需考虑地面效应衰减
D.户外声传播衰减计算需要考虑反射体引起的修正

答案:C
解析:


2021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真题精选及答案8章 第8章


某装置产生浓度为 5% 的氨水 000 ,经蒸氨塔回收浓度为 15% 的氨水 300 t,蒸氨塔氨气排气约占氨总损耗量的 40% ,进入废水中的氨是( )。
A. 2 tla
B. 3 tla
C. 5 tla
D. 15 tla

答案:B
解析:
用物料衡算原理。产生量=1000 t x 5%=50 t; 回收=300 t x15%=45 t; 总损耗量=50-45=5t。蒸氨塔氨气排气约占氨总损耗量的 40% ,即2t,则进入废水中的氨是 3t


根据《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全面推进巧染防治的具体措施包括( )。
A、健全跨区域污染防治协调机制,加快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大气、水、土
壤、噪声污染及生态破坏等突出环境问题
B、继续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逐渐消除污染天气,切实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C、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严格饮用水源保护,全面推进涵养区、源头区等水源地环境整治,加强供水全过程管理,确保饮用水安全
D、加强重点流域、区域、近岸海域水污染防治和良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控制和规范淡水养殖,严格入河〈湖、海)排污管理

答案:C,D
解析:
见教材P179。


下列关于环境现状调查与监测中湖泊、水库水质取样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当建项目污水排放量>50000m3/d时,一级评价每3~6km2布设一个取样位置
B.大、中型湖泊、水库,当平均水深<10m时,取样点设在水面下0.5m处
C.对于小型湖泊、水库,水深<10m时,每个取样位置取一个水样
D.表层溶解氧和水温每隔8h测一次,并在调查期内适当检测藻类

答案:D
解析:
D项,表层溶解氧和水温每隔6h测一次,并在调查期内适当检测藻类。


对鼓风机噪声可采取的治理方法有( )。

A.进气消声器
B.排气消声器
C.减振垫
D.隔声罩

答案:A,B,C,D
解析:
降低噪声的工程措施大致有:①对以振动、摩擦、撞击等引发的机械噪声,一般采取减振、隔声措施;②对由空气柱振动引发的空气动力性噪声的治理,一般采用安装消声器的措施;③对某些用电设备产生的电磁噪声,一般是尽量使设备安装远离人群,一是保障电磁安全,二是利用距离衰减降低噪声;④针对环境保护目标采取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技术工程措施,主要是以隔声、吸声为主的屏蔽性措施,以使保护目标免受噪声影响。


(2017年)根据《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及其修改单,关于危险废物填埋场场址选择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应选在矿产资源储备区
B.可充分利用废弃矿区作为场址
C.军事基地的的距离应在1000m以上
D.可选在符合地质条件要求的农业保护区

答案:A
解析:
危废填埋应避开废弃矿区,不应选在各类保护区,距军事基地的距离依据环评结论确定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户外声传播过程中,与大气吸收引起的衰减无关的因素是( )。

A、大气温度、湿度
B、声传播距离
C、声波频率
D、声源源强

答案:D
解析:
D选项声源源强是声源本身固有属性,与衰减方式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