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答案6章

发布时间:2021-07-08

2021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答案6章 第1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规定,经依法审定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的总平面图不得随意修改;确需修改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采取听证会等形式,听取()的意见。
  A: 利害关系人
  B: 公众
  C: 有关专家
  D: 相关部门

答案:A
解析:
经依法审定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的总平面图不得随意修改;确需修改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采取听证会等形式,听取利害关系人的意见;因修改给利害关系人合法权益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给予补偿。


采用两点法实测确定COD的一阶降解系数K,比较理想的条件包括( )。

A.两断面间无排放源
B.两断面间河段断面较均匀
C.实测期间内河流流量稳定
D.两断面之间有支流汇入

答案:A,B,C
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对水污染防治措施的一般规定,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A.禁止向水体排放油类、酸液、碱液或者剧毒废液
B.禁止在水体清洗装过油类或者有毒污染物的车辆和容器
C.禁止向水体排放、倾倒放射性固体废物或者含有中低放射性物质的废水
D.向水体排放含低放射性物质的废水,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放射性污染防治的规定和标准

答案:C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规定: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首先满足()。
A城乡居民生活用水
B农业用水
C工业用水
D生态环境用水

答案:A
解析:
开发、利用水资源, 应当首先满足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并兼顾农业、工业、生态环境用水以及航运等需要。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建设项目的地表水环境影响主要包括()

A.水污染影响型
B.水文要素影响型
C.水生态影响型
D.复合影响型

答案:A,B
解析:


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 ,下列 ( )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修改并重新审查的意见。
A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不明确
B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错误的
C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不合理
D 未附具对公众意见不采纳情况及其理由的说明,或者牙、采纳公众意见的理由明显不合理的

答案:A,B,C,D
解析:


2021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答案6章 第2章


根据《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纲要》,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的墓本原则不包括()。

A: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B: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C:协调发展、互惠互赢
D:避免重复、互为补充

答案:C
解析:
根据《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纲要》,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的基本原则包括:①统筹规划,分步实施;②高度重视,精心组织;③保护优先,限制开发;④避免重复,互为补充。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登记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登记管理办公室视情节轻重,予以通报批评或暂停业务3?12个月。
A.有效期满未申请再次登记的
B.私自涂改、出借、出租和转让登记证的
C.未按规定办理变更登记手续或变更登记后仍使用原登记证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及相关业务的
D.以单位名义承揽环境影响评价及相关业务的
E.接受环境影响评价及相关业务委托后,未为委托人保守商务秘密的

答案:A,B,C,E
解析:
选项D以个人名义承揽环境影响评价及相关业务的。


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和鱼虾类产卵场分别属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的()。

A:Ⅴ类和Ⅱ类
B:Ⅳ类和Ⅱ类
C:Ⅴ类和Ⅲ类
D:Ⅳ和Ⅲ类

答案:B
解析:


适用于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和预测的方法有()。
A.类比分析法 B.图形叠置法 C.生态机制分析法 D.列表清单法

答案:A,B,C,D
解析:
生态现状评价方法有景观生态学法、列表清单、图形叠置、生态机制分析、指数法与综合指数、类比分析、系统分析、生物多样性评价、海洋及水生生物资源影响评价等方法。生态评价中的方法选用,应根据评价问题的层次特点、结构复杂性、评价目的和要求等因素决定。


某办公用房环境影响报告表经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后,建设地点和建设规模均发生了重大变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单位的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建设单位应重新报批办公用房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B.将环境影响报告表重新报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核
C.对办公用房进行跟踪评价,及时采取防治环境污染的措施
D.在办公用房建成后向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竣工环保验收时出具变更说明

答案:A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十四规定,①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经批准后,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的,建设单位应当重新报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②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自批准之日起超过五年,方决定该项目开工建设的,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应当报原审批部门重新审核;原审批部门应当自收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之日起十日内,将审核意见书面通知建设单位。


对于山林、草原、农地等进行非点源调查时,应调查( )。
A. 化肥流失率
B. 农药施用量
c. 生物多样性
D. 化肥施用量

答案:A,B,D
解析:


2021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答案6章 第3章


设区的某市发改委组织编制工业发展规划。报送审查的环评报告书草案的公众意见作采纳或者不采纳说明的单位应当是( )。
A 该市环保局
B 该市规划局
C 该市发改委
D 该规划的审批机关

答案:C
解析: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 规定:有()情形之一的,审查小组应当提出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修改并重新审查的意见。
A.基础资料、数据失实的
B.评价方法选择不当的
C.对不良环境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不准确、不深入,需要进一步论证的
D.未附具对公众意见采纳与不采纳情况及其理由的说明,或者不采纳公众意见的理由明显不合理的
E.内容存在其他缺陷或者遗漏的

答案:A,B,C,D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下列关于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说法错误的是()。

A. 建设项目直接排放的污染物为受纳水体超标因子的,评价等级不低于二级
B. 建设项目向河流、湖库排放温排水引起收纳水体水温变化超过水环境质量标准要求的,且评价范围有水温敏感目标时,评价等级为一级
C. 建设项目利用海水作为调节温度介质的,排放量≥500万 m3/d,评价等级为一级
D. 建设项目生产工艺中有废水产生,但作为回水利用,不排放到外环境的,按三级 A评价

答案:D
解析:
5.2 评价等级确定
5.2.1 建设项目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按照影响类型、排放方式、排放量或影响情况、受纳水体环境质量现状、水环境保护目标等综合确定。
5.2.2 水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根据排放方式和废水排放量划分评价等级,见表 1。
5.2.2.1 直接排放建设项目评价等级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 A,根据废水排放量、水污染物污染当量数确定。
5.2.2.2 间接排放建设项目评价等级为三级 B。
表 1 水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评价等级判定


2013-130.一公路因受地形限制等原因线位走向无法避绕某自然保护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禁止该工程( )。

A.线位穿越自然保护区核心区
B.线位穿越自然保护区缓冲区
C.线位穿越自然保护区实验区
D.在自然保护实验区设置砂石料场

答案:A,B,D
解析: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被禁止的行为包括( )。
A、毁林开垦
B、在幼林地砍柴
C、在特殊用途放牧
D、对经济林进行更新性质的采伐
E、因工作需要,护林人员栘动为林业服务的标志

答案:A,B,C
解析:
【参考答案】:A B C【点评分析】:本题主要考察森林的禁止行为。答案显然。






答案:
解析:






2021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答案6章 第4章


根据《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关于主要目标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到2020 年,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
B 、到2020 年,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在全社会得到推行
C、到2020 年,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高度适应
D、到2020 年,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进一步优化

答案:A,B,D
解析:
见教材P177。


6t/a,沿线共设站场6座,分别为首末站及4个加热泵站。
  管道以沟埋放置方式为主,管顶最小埋深1.0m,施工作业带宽度16m,批准的临时占地588.4 hm2(其中耕地84.7 hm2,林地21.2 hm2),永久占地49.2 hm2(其中耕地7.1 hm2),环评批复中要求:穿越林区的4 km线段占用林地控制在6.2 hm2,应加强生态恢复措施;穿越耕地线段的耕作层表土应分层开挖分层回填,工程建设实施工程环境监理。
  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单位当年8月进行调查,基本情况如下:项目建设过程中实施了工程环境监理,临时占用耕地大部分进行了复垦,其余耕地恢复为灌木林地。对批准永久占用的耕地进行了占补平衡,有关耕地的调查情况见表8-1。管道穿越林区4 km线段,占用林地7.1 hm2,采用当地物种灌草结合对施工作业段进行了植被恢复,植被覆盖率20%,有5 km管道线路段发生了变更,主要占地类型由原来的林地变为园地和其他土地。
表8-1 项目占地调查情况表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说明该工程在耕地复垦和补偿中存在的问题。 为分析耕地复垦措施的效果,需要调查哪些数据资料? 指出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中反映的生态问题。 从土地利用的角度对管道变更线段提出还需补充开展调查的工作内容。

答案:
解析:
耕地复垦和补偿的基本原则是“等量等质”,在数量上和土壤质量两方面相当,并依法补偿。该工程在耕地复垦和补偿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占用林地7.1hm2,超过了环评批复6.2hm2的要求。   (2)永久占用增加的0.7hm2耕地类型不明确,包括是否为基本农田,是否履行审批手续。   (3)复垦和补偿未做到数量相当,质量是否相当也不明确,具体包括:   ①永久占用耕地补偿不足,并未达到占补平衡。永久占用耕地比环评时批准的用地增加0.7hm2,而补偿却没有按实际占地数量进行补偿。   ②临时用地占用耕地数量虽然有所减少,但2.7hm2临时占用的耕地未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全部复耕成农田而是恢复为林地,也未予以异地补偿。   ③占用林地7.1hm2,采用当地物种灌草结合对施工作业段进行了植被恢复,不符合“占补平衡”的原则。   ④就植被覆盖率而言,现如今植被覆盖率为20%,没有恢复到覆盖率30%的原有水平。为分析耕地复垦措施的效果,需要调查的数据资料有:   (1)耕地复垦的数量和质量是否与所占耕地相当、自行复垦的位置、异地复垦的位置以及耕地开垦费的金额和缴纳情况。   (2)通过资料收集和实际勘测,调查工程建设前后土壤层厚度及肥力、土壤侵蚀模数,说明复垦效果。   (3)通过查施工期环境监理档案等,调查是否按环评批复要求,实施了分层开挖,分层回填措施,包括分层开挖深度、堆存方式、保护土壤层及防治水土流失所采取的水土保持工程数量等。   (4)调查与当地政府或居民签订的有关补偿协议所涉及的面积、金额等补偿及其落实的具体档案记录情况。   (5)通过公众参与等方式,调查耕地复垦后农作物的产量,并与工程建设前相同种类农作物产量相比,分析是否会影响农业生产。根据该项目的特点以及题中所给相关信息,在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中反映的生态问题主要有:   (1)由于工程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的变更(如有5公里管道线路发生了变更),使包括生态影响在内的环境影响与环评时相比有所变化或不同。   (2)环评批复要求穿越林地段占地面积控制在6.2公顷,实际却占用了7.1公顷,超过了环评批复的要求。工程占地面积及占地类型存在不确定性,对生态造成的实际影响与环评时相比有所不同,本工程对林地段和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增大。   (3)根据本工程占地与生态恢复及补偿情况,临时占地未完全复垦,永久占地增加,未完全补偿。生态恢复往往不能按环评或批复要求严格进行恢复,存在一定的变数。   (4)未说明是否按照环评批复要求进行分层开挖分层回填。   (5)本工程人工生态恢复植被覆盖率只有20%,与自然植被的30%的覆盖率相比,人工生态恢复的效果较差。从土地利用的角度,管道变更线段还需补充开展调查的工作内容有:   (1)管道变更段原来拟占用的是林地,变更后占用的是园地及其他用地,需调查并分析本段管道工程变更的原因,通过与原线段所占用的土地利用情况相比,说明变更的环境合理性,包括占地的合理性。   (2)调查变更工程实际占用的园地和其他土地的位置、面积及地表种植物的种类或植被类型、覆盖率及其生产力等情况。   (3)调查该段工程临时占地的类型、面积、分布等。   (4)调查工程占地改变土地利用类型所造成的实际生态影响情况,造成的实际生物量损失等。   (5)调查工程所采取的生态恢复类型及恢复效果,包括本段工程临时工程占地恢复所种植的植物种类,植物种植方式或布局,覆盖率,生长情况,水土保持效果等。   (6)管道变更影响的乡镇村庄和村民数量。   (7)管道变更的土地手续是否报批,是否合法。   (8)调查变更段是否存在环境风险(如是否存在场站或阀室)及风险防范措施,明确影响土地利用,特别是园地的生产与产品质量。


某项目拟建于占地面积为50km2的围海造地规划工业园区内,距海岸5km,其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采用AERMOD模式预测大气环境影响,下垫面参数选择正确的是()。

A:选择城市地区的近地面参数
B:选择耕地地区的近地面参数
C:选择水面地区的近地面参数
D:选择沙漠地区的近地面参数

答案:C
解析:
AERMOD是一个稳态烟羽扩散模式,可基于大气边界层数据特征模拟点源、面源、体源等排放出的污染物在短期(小时平均、日平均)、长期(年平均)的浓度分布,适用于农村或城市地区、简单或复杂地形。AERMOD考虑了建筑物尾流的影响,即烟羽下洗。模式使用每小时连续预处理气象数据模拟大于等于1h平均时间的浓度分布。AERMOD包括两个预处理模式,即AERMET气象预处理和AERMAP地形预处理模式。AERMOD适用于评价范围小于等于50km的一级、二级评价项目。根据题中所述,该项目距海岸5km,距离小于50km,因此采用MOD模式预测大气环境影响时,下垫面参数应选择水面地区的近地面参数。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某河平水期平均流量为120m3m3s,二级评价,不需要预测混合过程段水质,河流断面形状近似矩形,河宽60m,水深4.2m,在取样断面上每次应取()分析。

A:6个水样
B:3个水样
C:2个混合水样
D:1个混匀水样

答案:D
解析:
二、三级评价水样的对待:需要预测混合过程段水质的场合,每次应将该段内各取样断面中每条垂线上的水样混合成1个水样。其他情况每个取样断面每次只取1个混合水样,即在该断面上各处所取的水样混匀成1个水样。


下列废气除臭方法中,属于化学法的是( )。

A.掩蔽法
B.重力法
C.冷凝法
D.燃烧法

答案:D
解析:
目前除臭的主要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三类。常见的物理方法有掩蔽法、稀释法、冷凝法和吸附法等;常见的化学法有燃烧法、氧化法和化学吸收法等。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脱臭方法的主流是物理、化学方法,主要有酸碱吸收、化学吸附、催化燃烧三种。


位于山区基岩地下水单元补给区的Ⅰ类一级评价项目,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范围应是( )。

A.地下水排泄区
B.地下水径流排泄区
C.同一水文地质单元
D.以污染源为中心的地下水影响半径覆盖区域

答案:C
解析:
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目的是查明天然及人为条件下地下水的形成、赋存和运移特征,地下水水量、水质的变化规律,为地下水环境现状评价、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开发利用与保护、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防治提供所需的资料。水文地质单元是指根据水文地质条件的差异性(包括地质结构、岩石性质、含水层和隔水层的产状、分布及其在地表的出露情况、地形地貌、气象和水文因素等)而划分的若干个区域,是一个具有一定边界和统一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的地下水分布的区域。


2021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答案6章 第5章


确定大气稳定度类别所需的参数有()。
A.地面风速 B.地面风向
C.地面温度 D.太阳辐射等级
E.云量

答案:A,C,D,E
解析:


某点声源位于空旷硬质地面上,距其100米处的A声级为50dB(A),若只考虑几何发散衰减,则该声源的声功率级是()。

A:78dB(A)
B:81dB(A)
C:98dB(A)
D:101dB(A)

答案:D
解析:
如果已知点声源的A声功率级LWA(也可为声功率级),且声源处于自由空间,则r处的A声级为:LA(r)=LWA-20lgr-11,由此可推得LWA=LA(r)+20lgr+11=50+20lg100+11=101[dB(A)]。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城市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应当向社会公开
B、直辖市和设区的市的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应当报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批准
C、城市人民政府每年在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报告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时,应当报告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执行情况,并向社会公开
D、城市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应当根据大气污染防治的要求和经济、技术条件适时进行评估、修订

答案:A,C,D
解析:
见教材P102。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依据不包括( )。

A.噪声源种类和数量
B.项目建设前后噪声等级的变化程度
C.建设项目噪声有影响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环境噪声标准和人口分布
D.建设项目规模投资额

答案:D
解析:
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依据有:①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声环境功能区类别;②建设项目建设前后所在区域的声环境质量变化程度;③受建设项目影响的人口数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国家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下列选项中应当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的是()。

A:经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确定的粮、棉、油生产基地内的耕地
B:有良好的水利与水土保持设施的耕地,正在实施改造计划以及可以改造的中、低产田
C:蔬菜生产基地
D:农业科研、教学试验田

答案:A,B,C,D
解析:


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评价等级、地面水环境特点和当地环保要求,个别建设项目应预测()对地面水环境的影响。
A.服务期满后 B.建设期 C.运行期 D.施工期


答案:A
解析:
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评价等级、地面水环境特点和当地环保要求,个别建设项目应预测服务期满后对地面水环境的影响。


2021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答案6章 第6章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海岸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本条例所称海岸工程建设项目,是指位于海岸或者与海岸连接,工程主体位于海岸线向海洋一侧,对海洋环境产生影响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
B、建设滨海矿山,在开采、选矿、运输、贮存、冶炼和尾矿处理等过程中,应当按照有关规定采取防止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的措施
C、修筑海岸防护工程,在入海洞口处兴建水利设施、航道或者综舍整治工程,应当采取措施,不得损害生态环境及水产资源
D、兴建海岸工程建设项目,不得改变、破坏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

答案:A,B,C
解析:
见教材P171。


2017-3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恶臭气体污染防治的有关规定,产生恶臭
气体的企业单位,应当科学选址,设置( )

A.环境防护距离
B.卫生防护距离
C.合理的防护距离
D.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答案:C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专项规划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当包括()。

A:实施该规划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
B: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C:预防或者减轻负面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D: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

答案:A,B,D
解析:


关于生态现状调查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使用资料收集法时,应保证资料的现时性,引用资料必须建立在现场校验的基础上
B:专家和公众咨询可以与资料收集和现场勘查不同步开展
C:对于生态系统生产力的调查,必要时需现场采样、实验室测定
D:遥感调查过程中没有必要辅助现场勘查工作

答案:A,C
解析:
专家和公众咨询法是对现场勘查的有益补充,专家和公众咨询应与资料收集和现场勘查同步开展,排除B项;遥感调查过程中必须辅助必要的现场勘查工作,排除D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下列关于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方式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低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实行近地表处置
B、高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实行集中的深地质处置
C、中、低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禁止在内泪水域进行处置
D、高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可以在符合国家规定的区域实行近地表处置

答案:B,C
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第四十三条
低、中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在符合国家规定的区域实行近地表处置。
高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实行集中的深地质处置。α 放射性固体废物依照前款规定处置。禁止在内洞水域和海拌上处置放射性固体废物。(C 选项说的不全面,但是说法是正确的)
详见教材P137.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湖泊完全混合衰减模式适用条件包括()。

A:大湖
B:小湖
C:持久性污染物
D:非持久性污染物

答案:B,D
解析:
受非持久性污染物影响,小湖(库)一、二、三级评价均可采用湖泊完全混合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