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答案8章

发布时间:2021-07-13
21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答案8章

21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答案8章 第1章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污水处理厂扩建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一级,NH3和H2S环境质量现状调查补充监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应进行二期(冬季、夏季)监测
B.可取一期不利季节(冬季)进行监测
C.NH3和H2S至少取得3d有效数据
D.以近20年统计的当地主导风向为轴向,在厂址及主导风向下风向5 km范围内设置1~2个监测点

答案:D
解析:


控制断面实测氨氮浓度超标2.5 倍,则其标准指数为( )

A 1.5
B 2.5
C 3
D 3.5

答案:D
解析:


废水处理分为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和生物法,以下处理属于物理法的有( )。
A. 混凝
B. 格栅
C. 气浮
D. 过滤
E. 蒸发

答案:B,D
解析:
常见的物理法有格栅、筛滤、离心、澄清、过滤、隔油等,混凝、气浮和蒸发均为物理化学法。


(2019年)某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调查河流水文情势应包括的内容有( )。

A.河流水期划分情况
B.河流枯水期调查
C.河流平水期调查
D.河流丰水期调查

答案:A,B,D
解析:
河流水文情势应调查内容包括:水文系列及其特征参数;水文年及水期的划分;河流物理形态参数;河流水沙参数、丰枯水期水流及水位变化特征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将土地分为()。

A.耕地、园地、林地
B .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
C .国家所有土地、农民集体所有土地
D .农用地、工业用地、城镇建设用地

答案:B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需要对产生的生态影 响制定补偿惜施的有( )。
A.需要保护的敏感地区
B.恢复速度较馒的自然资源
C.普遍存在的再生周期短可恢复的资源
D.需要保护的生物物种分布区

答案:A,B,D
解析:
【参考答案】A B D【点评分析】:本题主要考察需要对产生的生态影响制定补偿惜施的情形。答案 显然,普遍存在的再生周期短可恢复的资源尽可能进行恢复。



甲醇生产项目(20分)


某化工厂以煤为原料生产甲醇60万t/a 。该工程的主要过程为煤制备、气化、变换、脱硫脱碳、压缩、甲醇合成、精馏,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表2为备煤工序废气的排放情况。工程设置污水处理站,专门用于处理煤气化污水和低温甲醇洗废水,设计规模为25m3/h 。表3为污水处理站进、出水水质数据(缺部分数据,需要填写)。该工程还设置灰渣场,距厂址1 km,用于处置气化炉灰渣。设计灰渣场为200 m*85 m,最高标高276.6 m,最低标高212.2 m,经平整后容积可达40万m3。该项目的主要风险源为甲醇贮罐,甲醇成品罐区设有2个立式内浮项贮罐,容积为2*30 000=60 000m3,储存时间为21d,常压贮存。




根据本工程的甲醇和硫化氢无组织排放量计算出卫生防护距离分别为238 m和165 m,在厂址的周围1 000 m内有3个村庄,具体位置见表4。



【问题】


1.根据表2的数据计算除尘效率。


2.根据表3提供的数据,补充填写表中污水处理站进水、出水空缺的数据。


3.对灰渣场的环境影响分析应着重考虑哪几方面的问题?


4.面对甲醇贮罐这一主要风险源,应考虑采取哪些防范措施?


5.请给出该项目的卫生防护距离,对周围的村庄应采取什么措施?



答案:
解析:

1.根据表2的数据计算除尘效率。如表5所示。



2.根据表3提供的数据,补充填写表中污水处理站进水、出水空缺的数据。如


表6所示。



3.(1)运输过程扬尘和噪声的影响。(2)灰渣场对地下水的环境影响。(3)灰渣场对地表水的环境影响。(4)灰渣场对生态的环境影响。


4.(1)根据《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 50160—92),应在甲醇贮罐区设置围堰。(2)罐区外围设置防火堤。(3)设置事故池与事故水收集管线。(4)甲醇贮罐设置高、低液位报警装置。(5)贮罐区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


5.根据《石油化工企业卫生防护距离》( SH 3093—1999)的规定,卫生防护距离在100 m以内,级差为50m;超过100 m但小于1 000 m时,级差为100 m;超过1 000 m时,级差为200 m。该工程由甲醇和硫化氢无组织排放量计算出卫生防护距离分别为238 m和165 m,则卫生防护距离就应该分别是300 m和200 m,综合两者取大者,则该项目的卫生防护距离应为300 m。环境敏感点甲村和乙村均在卫生防护距离之内,应予以搬迁。





1.该题是要求环评人员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技术资料,确定粉尘的去除效率,参考答案是根据处理前后的浓度计算的,也可以根据处理前后的排放量进行计算。应用解答此题的方法,可以在工程分析中做好污染控制措施(包括废水和废气)的可行性分析。


2.该题是要求环评人员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技术资料,确定污染物经处理前后的排放浓度和排放量。某污染物污水处理站进水浓度=某污染物排放量/总水量计算时应注意有关单位的换算。


3.该题是要求环评人员了解灰渣场环境影响评价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涉及灰渣场防渗处理、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影响、运输过程中扬尘和噪声的影响、对生态的环境影响等。固体废物的处理包括回收再利用、填埋,对属于危险废物的固体废物不得就地填埋,得交具有资质的专业危险废物处理单位进行处理,且要签订处理协议。对于一般固体废物填埋设置的渣场的选址和设计施工,必须严格按照环保要求来进行,环评人员应该从以上所说的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4.该题类同石油化工项目中的环境风险分析,需要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进行,该题着重要求环评人员针对具体的风险源,考虑风险防范措施,制订应急预案。在环境风险评价篇章中,要根据工程分析确定风险源,对事故影响进行定量预测,说明影响范围和程度,并提出防范、减缓和应急措施,做出应急预案。环评人员提出的防范、减缓和应急措施要返回给建设单位,制订的应急预案必须和当地有关部门的应急预案相联动。


5.该题考查环评人员对卫生防护距离的分析,须考虑在项目建设地卫生防护距离之内的居民居住地需要搬迁,费用也得由建设单位支付。卫生防护距离的确定依据的行业标准为《石油化工企业卫生防护距离》(SH 3093—1999)。卫生防护距离在100 m以内,级差为50 m;超过100 m但小于1 000 m时,级差为100 m;超过1 000 m时,级差为200 m。L值在两级之间时,取偏严一级。现行国家标准中尚有效的各行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首先应执行该卫生防护距离标准,在环评中可参考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计算结果。对于没有相关的行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的,直接计算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即可。在进行类似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卫生防护距离。这将牵涉卫生防护距离之内的居民搬迁问题。对于划定的卫生防护距离,要详细调查卫生防护距离内的人居情况及保护目标情况,提出并落实搬迁或具体的环境保护措施,并提出限制发展的明确要求。



21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答案8章 第2章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下列不属于环境敏感区的是()。

A: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B: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草原、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要湿地、天然林、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区
C: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为主要功能的区域,文物保护单位,具有特殊历史、文化、科学、民族意义的保护地
D:娱乐用水区

答案:D
解析: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第三条的规定,环境敏感区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保护地,以及对建设项目的某类污染因子或者生态影响因子特别敏感的区域,主要包括: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②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草原、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要湿地、天然林、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区、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及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天然渔场、资源型缺水地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封闭及半封闭海域、富营养化水域;③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为主要功能的区域,文物保护单位,具有特殊历史、文化、科学、民族意义的保护地。


拟建危险废物填埋场的天然基础层饱和渗透系数大于1.0*10-6cm/s,应选择渗透系数不大于()的人工合成材料进行防渗处理。

A:1.0*10-7cm/s
B:1.0*10-9cm/s
C:1.0*10-12cm/s
D:1.0*10-11cm/s

答案:C
解析:
根据《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人工合成材料衬层一般可以采用高密度聚乙烯,其渗透系数不大于1.0*10-12,厚度不小于1.5mm。


湖泊水库水质模型是()模型。

A. 一维稳态 B.零维稳态
C.零维动态 D. —维动态

答案:D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就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应当避免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相重复的有关规定有()。

A:已经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划所包含的具体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内容环评单位可以简化
B:作为一项整体建设项目的规划,按照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不进行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
C:已经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划所包含的具体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建设单位可以简化
D: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应当避免与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相重复

答案:B,C,D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规定:禁止开垦草原。对水土流失严重、有沙化趋势、需要改善生态环境的已垦草原,应当有计划、有步骤地();已造成沙化、盐碱化、石漠化的,应当()。

A:退耕还草限期治理
B:修复治理
C:恢复生态限期治理
D:退耕还草治理

答案:A
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对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范围内的农牧民,()应当有计划地组织迁出,并妥善安置。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范围内尚未迁出的农牧民的生产生活,由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主管部门妥善安排。
A当地林业主管部门
B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C当地农业主管部门
D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答案:D
解析:



某汽车制造厂现有整车产能为1 2万辆/年,厂区设有冲压车间、焊接车间、涂装车间、总装车间、外购件库、停车场、试车跑道、空压站、天然气锅炉房、废水处理站、固体废物暂存间、综合楼等。该厂工作制度为2 5 0天/年,实行双班制。


涂装车间现有前处理(含脱脂、磷化工段)、电泳底漆和涂装生产线。前处理磷化工段采用镍锌锰系磷酸盐型磷化剂,生产过程中产生磷化废水、磷化废液、磷化渣以及清洗管路系统产生的废硝酸。电泳底漆生产线烘干室排放的有机废气采用1套RTO蓄热式热力燃烧装置处理,辅助燃料为天然气。


该厂拟依托现厂区进行扩建,新增整车产能1 2万辆/年。拟新建冲压车间和树脂车间,在现有焊接车间和总装车间内增加部分设备,在涂装车间内新增1条中涂面漆生产线,并将涂装车间现有前处理和电泳底漆生产线生产节拍提高1倍。


拟新建的树脂车间用于塑料件的注塑成型和涂装,配套建设1套RTO装置处理挥发性有机废气。扩建工程建成后工作制度不变。


新建树脂车间涂装工段设干式喷漆室(含流平)和烘干室,采用3喷1烘工艺,涂装所使用的底漆、色漆和罩光漆均为溶剂漆b喷漆室和烘干室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V OCs、含甲苯、二甲苯及其他醚酯醛酮类物质)收集后送RTO装置处理。喷漆室进入RTO装置的VOCs为32kg/h,烘干室进入RTO装置的VOCs为24kg/h,RTO装置的排风量为15 000m3/h。 RTO装置的VOCs去除效率为98%,处理后的废气由20m高排气筒排放。现有工程磷化废水预处理系统设计处理能力为30m3/h,运行稳定达到设计出水要求。扩建工程达产后,磷化废液和磷化废水的污染物浓度不变,磷化废水预处理系统收水情况如表1-1所示。



问题:


1.计算树脂车间涂装工段RTO装置的VOCs排放速率及排放浓度。


2.指出涂装车间磷化工段产生的危险废物。


3.现有磷化废水预处理系统是否满足扩建工程达产后的处理需求,说明理由。


4.指出扩建工程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的特征因子。




答案:
解析:

1.(1)树脂车间涂装工段RTO装置的VOCs排放速率为:(32+24)*(1-98%)-1. 12(kg/h)。


(2)树脂车间涂装工段RTO装置的VOCs排放浓度为:1.12*1 000*1 000/15 000=74. 67(mg/m3)。


2.该涂装车间磷化工段产生的危险废物包括:①磷化废水、磷化废液、磷化渣(这三者中含镍和锌);②废硝酸;③磷化废水预处理系统排放的废水处理污泥。


3.(1)可以满足。


(2)理由:现有工程磷化废水预处理系统设计处理能力为30m3/h。扩建工程达产后,磷化废水排放


量为400m3/日,为2 5 m3/h(按双班制换算)。而磷化废液的排放量为2 4m3/日(折合),为1.5m3/h(按双班制换算),由于磷化废液是间歇排放,废液排放量波动较大,如果磷化废液的间歇排放量超过5 m3/h,将超过磷化废水预处理系统的处理能力。


4.该扩建工程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的特征因子包括:甲苯、二甲苯、非甲烷总烃、VOCs 。





21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答案8章 第3章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规定,对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应当遵守( )。
A、有关环境保护标准
B、有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C、有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D、有关规划编制标准

答案:A,B,C
解析:
见教材P23。


某矿区附近分布有大片水稻田,该稻田土壤应执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规定的( )级标准限值。

A.一
B.二
C.三
D.四

答案:C
解析:
根据土壤应用功能和保护目标,将土壤环境质量划分为三类,包括:①Ⅰ类,主要适用于国家规定的自然保护区(原有背景重金属含量高的除外)、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茶园、牧场和其他保护地区的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上保持自然背景水平;②Ⅱ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等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上不对植物和环境造成危害和污染;③Ⅲ类,主要适用于林地土壤及污染物容量较大的高背景值土壤和矿产附近等地的农田土壤(蔬菜地除外)。Ⅰ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一级标准;Ⅱ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二级标准;Ⅲ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三级标准。


水土流失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

A.降雨
B.水土流失面积
C.地形
D.土壤理化性质

答案:A,B,C,D
解析:
通用水土流失方程式A=R?K?L?S?C?P中,A为单位面积多年平均土壤侵蚀量,t/(hm2?a);R为降雨侵蚀力因子,R=EI30(一次降雨总动能×最大30min雨强);K为土壤可蚀性因子,根据土壤的机械组成、有机质含量、土壤结构及渗透性确定;L为坡长因子;S为坡度因子;C为植被和经营管理因子;P为水土保持措施因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关于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 防治环境污染和危害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应当建立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明确责任人
B. 严禁通过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
C. 严禁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
D. 重点排污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监测规范安装使用监测设备,保证监测设备正常运行,保存原始监测记录

答案:A
解析:
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明确单位负责人和相关 人员的责任。


(2013年)下列设备排放的噪声中,适用《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是()。

A.超市货梯噪声
B.学校燃气锅炉噪声
C.住宅楼配套生活水泵噪声
D.机关办公楼中央空调冷却塔噪声

答案:A
解析:
当厂界与噪声敏感建筑物距离小于1m时,厂界环境噪声应在噪声敏感建筑物的室内测量,并将表中相应的限值减10dB(A)作为评价依据。
2类声环境功能区夜间限值50,50-10=40。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一生态影响》,下列生态基本图件中,属于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的建设项目应提供的圈件有( ) 。

A.项目区域地理位置图
B.土地利用或水体利用现状图
C.典型生态保护措施平面布置示意图
D.主要评价因子的评价成果和预测图

答案:A,B,C
解析:


(2016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按评价对象划分,声环境影响评价类别可分为()

A.固定声源和流动声源的声环境影响评价
B.稳态声源和突发声源的声环境影响评价
C.建设项目声源对户外环境和室内环境的声环境影响评价
D.建设项目声源对外环境和外环境声源对需要安静的建设项目的声环境影响评价

答案:D
解析:


21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答案8章 第4章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对基本草原保护的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基本草原实施严格管理
B、有计划地开垦基本草原
C、需要改善生态环境的草原,应当退耕还牧
D、已造成石漢化的草原,应当限期治理

答案:A
解析:
【参考答案】:A【点评分析】:本题考察的是对基本草原保栌的要求。B项明显错误,C D项未 针对基本草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关于专项规划草案审判的规定,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规划审批机关应当将环境影响报告书结论以及审查意见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
B.规划审批机关对环境影响报告书结论以及审查意见不予采纳的,应当逐项说明理由并存档备查
C.规划审批机关应当将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作为是否批复规划草案的主要依据
D.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可以申请查阅规划审判机关不予采纳审查意见的理由说明

答案:C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十四条规定,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审批专项规划草案时,应当将环境影响报告书结论以及审查意见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在审批中未采纳环境影响报告书结论以及审查意见的,应当作出说明,并存档备查。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进一步细化相关的规定,规划审批机关对环境影响报告书结论以及审查意见不予采纳的,应当逐项就不予采纳的理由作出书面说明,并存档备查。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可以申请查阅。但是,依法需要保密的除外。


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中地表水评价时水质预测的情景设计应包含()。

A:不同的排水规模
B:不同的处理深度
C:不同的排污口位置
D:不同的排放方式

答案:A,B,C,D
解析:


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重点开发区域经济比较发达、人口比较密集、开发强度较高、资源环境问题比较突出
B、优化开发区域有一定经济基础、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发展潜力较大、集聚人口和经济的条件较好
C、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区域都属于城市化地区,开发内容总体上相同,开发强度和开发方式不同
D、限制开发区域分为两类,一类是农产品主产区,另一类是重点生态功能区

答案:C,D
解析:
见教材P191。


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 关于国家层面优化开发区的的功能定位说法正确的有( )。
A、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区域,带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
B、我国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及有全球影响力的经济区
C、全国重要的人口和经济密集区
D、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答案:A,B,C
解析:
见教材P193。


依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流域开发、开发区建设、城市新区建 设等区域性开发,编制建设规划时,应当编制( )。
A.环境影响报告表 B,环境影响报告书C.环境影响登记表 D.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说明

答案:B
解析:
【点评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有关规定。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某河流与河口附近河段的平水期平均流量为120m3/s,其水域规模属于()。

A:特大河
B:大河
C:中河
D:小河

答案:C
解析:
河流与河口按建设项目排污口附近河段的多年平均量或平水期平均流量分为大、中、小河3个级别,划分节点为150m3/s,15m3/s。故题中所给条件水域可判断为中河。


21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答案8章 第5章


某建设单位拟建滨海机场工程项目,并编制了环境影响报告书,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该环境影响报告书需()。

A:报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并批准
B: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并批准
C: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并签署意见后,报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D:经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并签署意见后,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答案:D
解析: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十条的规定,海岸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或者环境影响报告表,经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并签署意见后,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 )在有关环境服务活动中弄虚作假,对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负有责任的,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还应当与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其他责任者承担连带责任。
A、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B、环境监测机构
C、环境监理机构
D、从事环境监测设备和防治污染设施维护、运营的机构

答案:A,B,D
解析:
见教材P83。


改扩建机场工程,现有两条跑道的机场,可布设()个监测点。

A:3~6
B:6~8
C:9~14
D:12~18

答案:C
解析:
对于改扩建机场工程,测点一般布设在主要敏感目标处,测点数量可根据机场飞行量及周围敏感目标情况确定,现有单条跑道、二条跑道或三条跑道的机场可分别布设3~9、9~14或12~18个飞机噪声测点,跑到增多可进一步增加测点。


某河流上午实测干、支流流量分别为4m^3/s. 1m^3/s. 高锤酸盐指数浓度分别为8mg/L、7 mg/L;下午实测干、支流流量分别为3m^3/s、2m^3/s.高锺酸盐指数分别为8mg/L、7mg/L,干支流汇流混合后的高健酸盐指数日通量平均浓度为( )

A 7.4 mg/L
B 7.5 mg/L
C 7.6 mg/L
D 7.7 mg/L

答案:D
解析:


《全国生态脆弱区保护规划纲要》提出的近期(2009—2015年)目标要求:到2015年,生态脆弱区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执行率达到(),新增治理面积达到30%以上;生态产业示范已在生态脆弱区全面开展。

A:100%
B:90%
C:80%
D:70%

答案:A
解析:


根据《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关于加强工业企业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加快推进集中供热、"煤改气"、"煤改电"工程建设
B 、到2017 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基本淘汰每小时10 蒸吨及以下的燃煤锅炉,禁止新建每小时20 蒸吨以下的燃煤锅炉
C、在供热供气管网不能覆盖的地区,改用电、新能源或洁净煤,推广应用高效节能环保型锅炉
D、在化工、造纸、印染、制革、制药等产业集聚区,通过集中建设热电联产机组逐步淘汰分散燃煤锅炉

答案:A,C,D
解析:
见教材P209。


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关于第二类污染物控制方式,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车间排放口釆样监控
B.在排污单位排放口采样监控
C.在城镇排放口釆样监控
D.不同行业的采样监控位置不同

答案:B
解析: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将排放的污染物按其性质及控制方式分为两类:①第一类污染物,不分行业和污水排放方式,也不分受纳水体的功能类别,一律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采样,其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必须达到本标准要求(采矿业的尾矿坝出水口不得视为车间排放口);②第二类污染物,在排放单位排放口采样,其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必须达到本标准要求。


21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答案8章 第6章


下列方法中,可以确定大气环境容量的有()。

A.公众参与法 B.A—P值法 C.矩阵识别法 D.线性优化法

答案:B,D
解析:
BD解析:确定大气环境容量的方法包括:A—P、模拟、线性优化3种。


《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强调在开展建设项目风险评价时,从( )等方面识别环境风险。
A.环境风险源、扩散途径、保护目标
B.生产设施和危险物质
C.重大危险源、一般危险源
D.生产设施、贮存设施

答案:A
解析:


某项目拟建于占地面积为50km2的围海造地规划工业园区内,距海岸5km,其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采用AERMOD模式预测大气环境影响,下垫面参数选择正确的是()。

A:选择城市地区的近地面参数
B:选择耕地地区的近地面参数
C:选择水面地区的近地面参数
D:选择沙漠地区的近地面参数

答案:C
解析:
AERMOD是一个稳态烟羽扩散模式,可基于大气边界层数据特征模拟点源、面源、体源等排放出的污染物在短期(小时平均、日平均)、长期(年平均)的浓度分布,适用于农村或城市地区、简单或复杂地形。AERMOD考虑了建筑物尾流的影响,即烟羽下洗。模式使用每小时连续预处理气象数据模拟大于等于1h平均时间的浓度分布。AERMOD包括两个预处理模式,即AERMET气象预处理和AERMAP地形预处理模式。AERMOD适用于评价范围小于等于50km的一级、二级评价项目。根据题中所述,该项目距海岸5km,距离小于50km,因此采用MOD模式预测大气环境影响时,下垫面参数应选择水面地区的近地面参数。


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下列污染物中,属于第一类污染物的有( ) 。

A.总铅
B.总锺
C.总铺
D.总京

答案:A,C,D
解析:


(2019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补充监测,补充监测原则上应取得()有效数据。

A. 3d
B. 7d
C. 15d
D. 一个月

答案:B
解析:


根据《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在基本农田保护区禁止的行为不包括( )。

A.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建窑、建房、建坟、挖砂、采石、采矿、取土
B.向基本农田保护区提供城市垃圾、污泥作为肥料
C.占用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
D.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堆放固体废弃物

答案:B
解析:
根据《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第十七条规定,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建窑、建房、建坟、挖砂、采石、采矿、取土、堆放固体废弃物或者进行其他破坏基本农田的活动。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占用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


釜式反应器,排放废气的工序有

A:氮气置换
B:升温反应
C:泄压降温
D:反应器清洗

答案:C
解析:
如上图,为反应釜结构图,夹套中有热交换器,可以对釜体进行加热和冷却。氮气置换,是用氮气置换空气,置换合格的标准是氧气含量。无论空气、氧气、氮气,均不是污染物,故A不能选。升温反应是夹套中的热交换器加热升温,该工序无气体排放。故B不能选。至于泄压降温,密闭容器降压,依热力学特性,气体降压,有两种途径,一是排出气体。减少釜内气体摩尔数,而是降温,由于排气将导致产品损失,并排出大量有毒有害污染物。本身反应釜有降温功能,所以反应釜的泄压降温也无气体排出。故C不选。反应器清洗工序,则有产品气体随清晰废水排出。


21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答案8章 第7章


《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提出:开展重点行业治理,完善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体系。其措施不包括()。

A: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摸底调查
B:完善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要求和政策体系
C:大力削减石化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
D:积极推进有机化工等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控制
E:推进有机溶剂使用工艺挥发性有机物治理

答案:E
解析:
推进溶剂使用工艺挥发性有机物治理。


下列关于运行中的垃圾填埋场对环境的主要影响,说法正确的有( )。
A. 流经填埋场区的地表径流可能受到污染
B. 填埋场滋生的昆虫、啮齿动物以及在填埋场的鸟类和其他动物可能传播疾病
C. 填埋场工人生活噪声对公众产生一定的影响
D. 填埋作业及垃圾堆体可能造成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环境影响
E. 填埋场产生的气体排放可能发生的爆炸对公众安全的威胁

答案:A,B,D,E
解析:
运行中的垃圾填埋场对环境的主要影响有8点,一定要记住,要写得出来!2005 年《案例分析》考了一个垃圾填坦场的案例,这里的8点完全可以套上题中的 1-2 问。这8点归纳起来应从水(地表径流、地下水)、气、声、景观、地质、疾病、健康和安全、二次固废(塑料袋、尘土)关键词去记,然后联想,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中心思想不会相差太大。


根据《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危险废物填埋场场界应位于居民区( )以外,并保证在当地气象条件下对附近居民区大气环境不产生影响。

A. 500m
B. 600m
C. 800m
D.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确定

答案:D
解析:


《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规定,化工石化、有色冶炼、制浆造纸等可能引发环境风险的项目,必须在( )的产业园区内布设。
A、依法设立
B、环境保护基础设施齐全
C、经规划环评
D、省级或国家级

答案:A,B,C
解析:
见教材P52.


某规划项目,SO2和NOX的季平均排放量之和为1000t,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预测二次污染物PM2.5对环境影响应采用的预测方法有()。

A. AERMOD(系数法)
B. ADMS(系数法)
C. CALPUFF(模型模拟法)
D. 网格模型(模型模拟法)

答案:D
解析:
8.6 预测方法
8.6.2 当建设项目或规划项目排放SO 2 、NO X 及VOCs年排放量达到表1规定的量时,可按表4推荐的方法预测二次污染物。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 ,环评机构有( )情形的,可能被责令限期整改六至十二个月。
A、环评机构拒绝接受监督检查或者在接受监督检查时弄虚作假的
B、未建立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完整档案的
C、编制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主要环境保护措施缺失的
D、编制的造纸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由本机构登记类别为轻工纺织化纤类工程师担任编制主持人的

答案:A,C
解析:
见教材P90 。


大气污染物浓度等值线分布图包括评价范围内( )。
A. 长期气象条件下的浓度等值线分布图
B. 出现区域小时平均浓度最大值时所对应的浓度等值线分布图
C. 出现区域季平均浓度最大值时所对应的浓度等值线分布图
D. 出现区域日平均浓度最大值时所对应的浓度等值线分布图
E. 出现区域日平均浓度最小值时所对应的浓度等值线分布图

答案:A,B,D
解析:


21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答案8章 第8章


有机污染物在包气带中主要以( )存在,而且绝大多数有机污染物都属于挥发性有机污染物。
A. 挥发态
B. 自由态
c. 溶解态
D. 固态

答案:A,B,C,D
解析:


某建设项目水平衡图如下图所示(单位m3/d) ,.项目的污水回用率为( )

A. 43.5%
B. 46.0%
C. 51.3%
D. 65.8%

答案:B
解析:
根据污水田用率的公式:污水回用率=污水回用量/ (污水回用量+直接排入环境的污水量),污水回用量为 400m3/d ,直接排入环境的污水量为(90 + 380)m3/d ,冷却塔排放的为清净下水,不计入污水量。




答案:
解析:














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下列关于采样时间和频次的说法,正确的有()。

A:连续排放的排气筒必须连续1h采样获取平均值
B:污染事故排放监测时,采样时间不低于1h
C:无组织排放监控点监测采样,一般采用连续1h采样计平均值
D:排放时间小于1h间断性排放的排气筒,必须采样几个排放周期,满足采样总时间不低于1h的要求

答案:C
解析: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关于监测采样的时间和频次的规定指出,该标准规定的三项指标均指任何1h平均值不得超过的限值,故在采样时应做到:①排气筒中废气的采样,以连续1h的采样获取平均值;或在1h内,以等时间间隔采集4个样品,并计平均值。②无组织排放监控点和参照点监测的采样,一般采用连续1h采样计平均值;若浓度偏低,需要时可适当延长采样时间;若分析方法灵敏度高,仅需用短时间采集样品时,应实行等时间间隔采样,采集4个样品计平均值。③特殊情况下的采样时间和频次,若某排气筒的排放为间断性排放,排放时间小于1h,应在排放时段内实行连续采样,或在排放时段内以等时间间隔采集2~4个样品,并计平均值。若某排气筒的排放为间断性排放,排放时间大于1h,则应在排放时段内按排气筒中废气的采样,以连续1h的采样获取平均值;或在1h内,以等时间间隔采集4个样品,并计平均值。④当进行污染事故排放监测时,应按需要设置采样时间和采样频次,不受上述要求的限制。


某化工厂超标排污严重污染环境,且经限期治理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对这一行为可实施的行政处罚有()。

A:责令采取限制生产
B:责令停产整治
C:责令停业
D:责令关闭

答案:A,B,C,D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六十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排放污染物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责令其采取限制生产、停产整治等措施;情节严重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


一建设项目资料如下:项目建成后拟向附近一条流量为76m3/s的河流中排放污染物,且此河流处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排放的污染物种类包括:温度接近于常温的循环冷却水、非持久性污染物以及碱性物质,且需监测的水质项目为9个,污水排放量为4900m3/d,循环冷却水排放量为200m3/d,那么此建设项目排放污染物的种类为( )。

A.一种
B.二种
C.三种
D.均不对

答案:B
解析:
根据污染物在水环境中输移、衰减特点以及它们的预测模式,将污染物分为四类:①持久性污染物(其中还包括在水环境中难降解、毒性大、易长期积累的有毒物质);②非持久性污染物;③酸和碱(以pH表征);④热污染(以温度表征)。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下列关于生态现状调查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调查内容和指标应能反映评价范围内的生态背景特征
B.应针对敏感生态保护目标开展专题调查
C.应调查影响区域已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
D.生态现状调查范围可小于评价工作范围

答案:D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生态现状调查是生态现状评价、影响预测的基础和依据,调查的内容和指标应能反映评价工作范围内的生态背景特征和现存的主要生态问题。在有敏感生态保护目标(包括特殊生态敏感区和重要生态敏感区)或其他特别保护要求对象时,应做专题调查。生态现状调查应在收集资料基础上开展现场工作,生态现状调查的范围应不小于评价工作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