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历年真题和解答6章

发布时间:2021-07-10
21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历年真题和解答6章

21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历年真题和解答6章 第1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规定:()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采取措施,防止在处理安全生产事故过程中产生的可能严重污染水体的消防废水、废液直接排入水体。

A:生产危险化学品
B: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
C:储存危险化学品
D:生产、储存、销售危险化学品

答案:B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审批部门应当自收到环境影响报告书之日起( )日内,作出审批决定并书面通知建设单位.
A、15
B、30
C、60
D、90

答案:C
解析:
见教材P55 。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由总纲、专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构成。
A.行业规划 B.地方标准 C.行业标准 D.区域标准


答案:A
解析: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由总纲、专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行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构成,总纲对后两项导则有指导作用,后两项导则的制定要遵循总纲总体要求。


根据《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防范建设用地新增污染的有关要求,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需要建设的土壤污染防治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B.有关环境保护部门要做好环境影响评价提出的防范土壤污染具体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管理工作
C.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在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时,要增加对土壤环境影响的评价内容,并提出防范土壤污染的具体措施。
D.自2017年起,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要与重点行业企业签订土壤污染防治责任书,明确相关措施和责任,责任书向社会公开

答案:C
解析:
根据《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十六)防范建设用地新增污染。排放重点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在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时,要增加对土壤环境影响的评价内容,并提出防范土壤污染的具体措施;需要建设的土壤污染防治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有关环境保护部门要做好有关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管理工作。自2017年起,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要与重点行业企业签订土壤污染防治责任书,明确相关措施和责任,责任书向社会公开。(环境保护部负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规定: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由()行使国家对矿产资源的所有权。地表或者地下的矿产资源的国家所有权,不因其所依附的土地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不同而改变。

A:国务院
B:环境保护部
C:国土资源部
D:地方人民政府

答案:A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公路、城市道路交通运输噪声预测内容中,按()绘制代表性路段的等声级线图,分析敏感目标所受噪声影响的程度,确定噪声影响的范围,并说明受影响人口分布情况。

A:预测值
B:背景值
C:贡献值
D:叠加值

答案:C
解析:
公路、城市道路交通运输噪声预测内容中,按贡献值绘制代表性路段的等声级线图,分析敏感目标所受噪声影响的程度,确定噪声影响的范围,并说明受影响人口分布情况。


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主要内容可不包括( )。

A、规划分析
B、公众参与
C、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D、规划方案优化调整建议

答案:C
解析:
1总则;2规划分析;3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4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5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6规划方案综合论证和优化调整建议;7环境影响减缓措施;8环境影响跟踪评价;9公众参与;10评价结论。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时,区域最大地面浓度点的预测网格设置,应依据计算出的网格点浓度分布而定,在高浓度分布区,计算点间距应( )。
A. 不大于 20m
B. 不大于 30m
C. 不大于 50m
D. 不大于 60m

答案:C
解析: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实行定期登记制度,登记有效期为(),有效期满前,应按有关规定办理再次登记。
  A:1年
  B:2年
  C:3年
  D:5年

答案:C
解析:


21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历年真题和解答6章 第2章


环境空气质量不达标区城,己实施区域限期达标规划,建设项目应采取()

A.经济合理的环境保护措施
B.技术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
C.国内外先进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
D.满足长期达标排放的环境保护措施

答案:C
解析:
参考《导则》 28 页,环境质量不达标的区域,应采取国内外先进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结合区域限期达标规划及实施情况,分析建设项目实施对区域环境质量改善目标的贡献和影响。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位于两控区的锅炉,除执行锅炉大气污染排放标准外,还应执行所在区规定的( )。
A. 环境质量指标
B. 生态安全控制指标
c. 污染物排放达标指标
D. 总量控制指标

答案:D
解析:


某乙烯裂解炉年运行时间8000小时,每年计划清焦作业5次,每次36小时,烟气排放量42000m3/h,氮氧化物浓度240mg/m3。单台裂解炉在非正常工况时年排放氮氧化物的总量是( )。

A.0.01t/A
B.0.36t/A
C.1.81t/A
D.14.51t/A

答案:C
解析:
计算型。题中,关键词“非正常排放”,教材中,是指①正常开、停车或部分设备检修时排放的污染物;②工艺设备或环保设施达不到设计规定指标运行时的可控排污。清焦作业属于非正常排放,其年排放氮氧化物总量=240mg/m3×42000m3/h×36h×5=1.8144t,选C。


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排入河流,其排放口下游临界氧亏点断面溶解氧浓度 CA与排放口断面的溶解氧浓度Co相比,().
A. CA大于CO B. CA小于CO C. CA等于CO D.不能确定高低

答案:B
解析:


(2015年)根据《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在不影响污染物排放达标和焚烧炉正常运行的前提下,下列废物中,可入炉进行焚烧的是()。

A.危险废物
B.医疗废物
C.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
D.工业废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

答案:C
解析:


下列废水处理单元中,在降解有机物过程中会产生甲院气体的有( ) 。

A 庆氧流化床
B 氧化沟
C 厌氧滤池
D 曝气池

答案:A,C
解析:


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或者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储存设施(运输工具加泊站、加气站除外),与( )的距离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A、学校、医院
B、饮用水源、水厂以及水源保护区
C、本农田保护区、基本草原
D、工业园区

答案:A,B,C
解析:
见教材P170。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所列出的工程分析的主要方法有( )和物料平衡计算法、实测法、实验法。

A.类比分析法、数值模拟法
B.数值模拟法、专业判断法
C.数学解析法、查阅参考资料分析法
D.类比分析法、查阅参考资料分析法

答案:D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根据建设项目的规划、可行性研究和设计等技术资料的详尽程度,其工程分析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目前采用较多的工程分析方法有:类比分析法、实测法、实验法、物料平衡计算法和查阅参考资料分析法等。


第八题  西南地区某高速公路于2009年完成环评审批,2013年建成试运行,现拟开展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该高速公路主线全长95km,双向四车道,其中KⅠ段(K0-K62)长62km,位于平原微丘区,设计车速为100km/h,路基宽度为26m;KⅡ段(K62-K95)长33km,位于山岭重丘区,设计车速为80km/h,路基宽度为24.5m。公路在K75建设1座桥长300m的大桥跨越青龙河,在K87-K94建设1座7km特长隧道,隧道在K90设置1个通风竖井(衬砌后竖井内径为6m,井深为280m),竖井采用自上而下方式开挖,从井口出渣,井口至已有二级公路建设3.5km施工便道。2014年和2020年设计车流量分别为KⅠ段8000pcu(标准小客车,辆)/d、14000pcu/d,KⅡ段7000pcu/d、12000pcu/d。
  环评报告书中记载的公路沿线基本情况概述为:公路KⅠ段以农业植被为主,KⅡ段以山区林木植被为主;青龙河水环境功能为Ⅲ类,桥址下游5km处为一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上边界;特长隧道穿越的山体植被覆盖度较高,隧道出口(K94)附近有河溪及水田;公路沿线200m范围内共有29个声环境敏感点,全部为村庄。声环境影响评价表明:在2020年设计车流量条件下,有10个村庄声环境质量超标,应采取声屏障措施;位于公路K33的M村庄距离公路路肩90m,预测声环境质量达标,不设置声屏障。
  环评报告批复文件提出,应进一步优化路线设计方案,减少土石方开挖和植被破坏;采取措施减缓隧道施工排水对农田的影响,对山顶植被实施生态监测;对预测声环境质量超标的村庄采取声屏障等措施;跨河桥梁路段应采取防范车辆事故泄漏措施。
  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表明:试运行阶段车流量KⅠ段6500pcu/d,KⅡ段4500pcu/d;为减少土石方开挖和植被破坏,改移K82-K85约3km路段线位,最大改移距离330m,声环境敏感点由2个增至4个,其中,新增P村庄距离公路路肩90m;特长隧道施工期间产生的涌水量较环评预测水量显著增加;根据图纸,跨青龙河桥梁已设置桥面事故水收集管道,按环评要求在河岸基岩上设置了200m3事故应急池,事故应急池底板高程95m,桥址处设计防洪水位90m;制定了环境风险应急预案,配备了事故应急设施。
  验收调查单位制定噪声验收监测计划时,认为P村庄与M村庄距公路路肩距离一致,可以类比M村庄的监测结果,不需要开展P村庄的噪声验收监测。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给出K82-K85改移路段验收调查时需了解的声环境敏感点信息。 采用M村庄的监测数据类比P村庄噪声影响的做法是否正确?列举理由。 指出特长隧道排水对植被影响调查应重点关注的内容。 说明青龙河桥事故应急池验收现场调查的主要内容。

答案:
解析:
K82-K85改移路段验收调查时需了解的声环境敏感点信息包括:   (1)除P村庄外,其他3处敏感点与公路路肩的距离。   (2)各敏感点与公路的高差、与公路之间植被等地貌情况。   (3)各敏感点房屋布局及所处功能区,包括分别处于4类区和2类区或1类区的房屋数量与布局、房屋结构、朝向等。   (4)建设单位是否针对起标的敏感点采取了降噪措施等。(1)采用M村庄的监测数据类比P村庄噪声影响的做法不正确。   (2)理由   ①M村庄位于KⅠ段,P村位于KⅡ段,试运行阶段车流量不同;   ②M村庄、P村庄的植被覆盖、地形地貌、设计车速、路基宽度、相对高差等不一致。特长隧道排水对植被影响调查应重点关注的内容包括:   (1)特长隧道排水对山顶植被的影响,核实是否落实生态监测方案。   (2)特长隧道排水是否对农田造成影响,以及采取的措施情况。青龙河桥事故应急池验收现场调查的主要内容如下:   (1)事故池的容积、高程是否与环评批复一致。   (2)桥面事故水收集管道建设情况。   (3)环境风险应急预案的定制情况及定期演练情况。   (4)事故应急设施的配套情况。   (5)是否采取防范车辆事故措施。   (6)试运营期存在问题或者风险,是否提出改进措施。


21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历年真题和解答6章 第3章


下列废物中,未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有( )。

A.具有反应性的固体废物
B.具有易燃性的液体废物
C.具有放射性的固体废物
D.具有腐蚀性的液体废物

答案:C
解析:
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第二条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固体废物(包括液态废物),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①其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或者感染性等一种或者几种危险特性的;②不排除具有危险特性,可能对环境或者人体健康造成有害影响,需要按照危险废物进行管理的。


第六题 新建水库


某市拟在清水河一级支流A河新建水库工程。水库主要功能为城市供水、农业灌溉。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大坝、城市供水取水工程、灌溉引水渠道工程,配套建设灌溉引水主干渠等。


A河拟建水库坝址处多年平均径流量为0.6*108m3,设计水库兴利库容为0.9*108m3,坝高40m,回水长度12km,为年调节水库;水库淹没耕地12hm2,需移民1 70人。库周及上游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天然次生林、耕地,分布有自然村落,无城镇和工矿企业。


A河在拟建坝址下游12km处汇入清水河干流,清水河A河汇入口下游断面多年平均径流量


1.8*108m3


拟建灌溉引水主干渠长约8km,向B灌区供水。B灌区灌溉面积0.7*104hm2,灌溉回归水经排水渠于坝下6km处汇入A河。


拟建水库的城市供水范围为城市新区生活和工业用水。该新区位于A河拟建坝址下游10km,现有居民2万人,远期规划人口规模1 0万人,工业以制糖、造纸为主。该新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入清水河干流。清水河干流A河汇入口以上河段水质现状为V类,A河汇入口以下河段水质为Ⅳ类。


[灌溉用水按500m3/(亩·a)、城市供水按300L*(人·d)测算。]


【问题】


1.给出本工程现状调查应包括的区域范围。


2.指出本工程对下游河流的主要环境影响,说明理由。


3.为确定本工程大坝下游河流最小需水量,需要分析哪些环境用水需求?


4.本工程实施后能否满足各方面用水需求?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给出本工程现状调查应包括的区域范围。


答:根据本项目特点,本工程现状调查应包括的区域范围有:


(1)A河,库区及上游集水区,下游水文变化区直至A河入清水河河口河段,拟建水库库尾至河口的干流河段与周边支流河口段。


(2)清水河,A河汇入的清水河上游500m至下游由于工程建设引起水文变化段。


(3)灌溉引水主干渠沿线区域。


(4)B灌区。


(5)供水城市新区。


2.指出本工程对下游河流的主要环境影响,说明理由。


答:本工程对下游河流的主要环境影响及其理由具体如下:


(1)对下游洄游鱼类的阻隔影响。由于在A河上建设大坝,造成河道生境切割,并产生阻隔影响,使下游鱼类不能通过大坝完成洄游。


(2)坝下河段的水文情势变化与减(脱)水影响。由于库区蓄水、城市供水及引水灌溉,导致A河坝下至清水河汇入口12km的河段将形成一个减水段甚至局部河段断流,天然水文情势明显改变。


(3)水生生物生境及鱼类“三场”的变化影响。由于坝下河段水文情势的改变,造成水生生物生境的改变,特别是鱼类“三场”将受到不利影响或破坏。


(4)低温水及气体过饱和问题。由于本工程为年调节的高坝水库,如果农灌季节下泄库底低温水,会导致下游出现低温水灌溉,导致农作物减产;如果下放上层水或下泄方式不当,容易产生气体过饱和;另外,下放上层泥沙含量少的清水,则容易导致下游河道的冲刷、河岸的塌方。


(5)灌溉回归水(即农田退水)的污染影响。灌溉回归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会对A河拟建水库坝下6km以下河段的水质和干流清水河水质造成不利的影响。


(6)由于汇入清水河的水量减少,对清水河水文情势及水生生态也将产生不利影响。


(7)城市新区排水的水质污染影响。由于城市新区排水直接进入清水河,会对清水河纳污河段的水质造成不利影响。


3.为确定本工程大坝下游河流最小需水量,需要分析哪些环境用水需求?


答:为确定本工程大坝下游河流最小需水量,需要分析的环境用水需求包括:


(1)农业灌溉用水量及新区工业和生活用水量。


(2)维持A河河道及清水河生态用水需求(维持水生生态系统基本结构与功能及水生生物、特别是鱼类生存的基本用水需求等)。


(3)维持A河河道及清水河水质的最小稀释净化水量。


(4)维持A河及清水河流域地下水位动态平衡所需要的补给水量。


(5)A河河道外生态用水需求(包括河岸植被需水量、相连湿地补给水量等)。


(6)坝下河段景观用水需求。


4.本工程实施后能否满足各方面用水需求?说明理由。


答:(1)能满足B灌区农业灌溉和城市新区近、远期的供水要求。


理由:该水库的功能是为城市提供用水和农业灌溉提供用水.根据题中所给信息,


①B灌区农业灌溉用水为:0.7*104*500*15=0.525*108m3/a(1hm2= 15亩);


②城市新区远期供水为:300*10-3*105*365=0.1095*108m3/a:


③合计0. 6345*108m3/a,小于水库设计库容0.9*108m3/a,仅占水库兴利库容的70.5%。


(2)不能确定是否满足城市工业用水的需求。


理由:制糖、造纸均为高耗水行业,其规划建设的规模、用水量预测等均未知。


(3)不能确定是否满足大坝下游河道及清水河的环境用水。


①确定生态环境用水的各类指标未确定,A河坝下6km处接纳的农灌回归水,水质较差,会对下游河段的水质产生不利影响;


②清水河接纳城市新区的排水后,河流水质也会受到不利影响;


③A河水库下泄水量与水质也有不确定性。



根据《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关于主要目标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进一步优化
B、资源利用更加高效
C、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
D、生态文明重大制度基本确立

答案:A,B,D
解析:
见教材P177。


某建设项目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根据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该项目生态影响评价可不制作的图件是( )

A. 工程平面图 B. 土地利用现状图

C. 生态监测布点图 D. 项目区域地理位置图

答案:C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附录B ,二级评价基本国件为项目区域地理位直图(D 不选)、工程平面圄(A 不选)、土地利用或水体利用现状图(B 不选)、典型生态保护措施平面布置示意圈。


某城市现有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3.0X10^4m3/d,采用" A2O+高效沉淀+深床滤油"处理工艺,处理后尾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 标准后排入景观河道。厂区内主要构筑物有进水泵房、格栅间、曝气沉在砂池、生物池、二沉池、高效沉淀池、深床滤油、污泥浓缩脱水机房和甲醇加药间(内设6 个甲醇储罐,单罐最大储量16 t ) 。其中,进水泵房和污泥浓缩脱水机房分别采用全封闭设计并配套生物滤池除臭设施,废气净化后分别由15 m 高排气筒排放。
拟在厂区预留用地内增建1 座污泥处置中心,设计规模为160 t/d 绝干污泥量,采用"中温厌氧消化+板框脱水+热干化"处理工艺。经处理后污泥含水率为40% ,外运作为园林绿化用土。污泥消化产生的沼气经二级脱硫处理后供给沼气锅炉。沼气锅炉生产的热水(80.C) 和热蒸汽C1 70 'C) 作为污泥消化、干化的热源。污泥脱水产生的滤液经除磷脱氮预处理后回流污水处理厂。
新建污泥处置中心的主要构筑物有污泥调理间、污泥消化间、污泥干化间和污
泥滤液预处理站。其中,污泥调理间、污泥干化间和污泥滤液预处理站均采取全密闭负压排风设计,分别配套生物滤油除臭设施(适宜温度22~30 'C ),废气除臭后分别经3 根15 m 高排气筒排放。污泥干化问产生的废气温度为60~65 'C , H2S 、NH3浓度是其他产臭构筑物的8~ 10 倍,沼气罐区与甲醇加药间相距280 m , 设有16 个800 m3 沼气罐[ (单个沼气罐储气量为970 kg)。
该项目所在地区夏季主导风向为西南风,现状厂界东侧650m 有A 村庄,东南侧1200m 有1处新建居民小区。该项目环评第一次公示期间, A 村庄有居民反映该污水处理厂夏季常有明显恶臭散发,导致居民无法开窗通风, 并有投诉。
经预测分析,环评机构给出的恶臭影响评价结论为:污泥处置中心3 根排气筒对A 村庄的恶臭污染物贡献值叠加后满足环境标准限值要求,该项目对A 村庄的恶
臭影响可以接受。
[注: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 1821 8-2009) 中沼气临界量50 t , 甲醇11面界量
500 t]
【问题】
1. 污泥干化间废气除臭方案是否合理 说明理由。
2. 该项目是否存在重大危险源 说明理由。
3. 给出该项目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因子。
4. 指出环评机构的恶臭影响评价结论存在的问题。

答案:
解析:
1 污泥干化间废气除臭方案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答:不合理。理由: ( 1) 污泥干化问废气温度为60~ 65oC ,而生物滤油除臭设施的适直温度为22 ~ 300C ,废气温度过高会影响生物滤池的稳定性和处理效果。(2) 污泥干化间废气H2S 、NH3 浓度过高,应先预处理再进生物滤池处理,可用喷淋降温+生物滤除处理。
2 . 该项目是否存在重大危险源?说明理由。
答:不存在重大危险源。
该项目涉及的危险品包括:甲醇和沼气。甲醇加药间最大甲醇储存量为:
6 x 16 t=96t ,小于临界量500 t; 沼气罐区沼气最大储量: 16xO.97 t=15.52 t,小于临界量50 t 。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边缘距离小于500m 的几个设施视为一个单元。沼气罐区与甲醇加药间相距280m,小于500m ,可视为一个单元,该单元含多种危险化学品: q1/Q1+q2/Q2=96t/500 t+15.52 tl50 t=0.50 < 1
因此,该项目不存在重大危险源。
3. 给出该项目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因子。
答:常规指标: S02 、N02 (或NOx ) 、PM10 , PM2.5;特征监测困子: H2S 、NH3、臭气浓度、甲醇。
4. 指出环评机构的恶臭影晌评价结论存在的问题。
答: (1)预测评价只叠加了3 根污染源的贡献值,未叠加A 村庄的背景浓度,直接得出满足环境标准限值要求的错误结论。
(2) 项目环评第一次公示期间, A 村庄有居民反映该污水处理厂夏季常有明显恶臭散发,导致居民无法开窗通风,并有投诉。进一步佐证了A 村庄恶臭污染物背景浓度较高,叠加新增3 根排气筒贡献值后,居民会进一步受到污水处理厂的恶臭影响。
( 3 )未叠加污泥滤液等恶臭无组织排放影响。
【考点分析】
本题为2015 年环评案例分析考试真题。
1. 污泥干化间废气除臭方案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六、环珑保护措施分析( 1 )分析污染控制措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
本题考点为:
恶臭处理方式:密闭负压收集、集中处理,生物除臭、洗涤、吸收等方式。
恶臭的处理方法:物理法(掩蔽法、稀释法、冷J疑法和l 吸附法),化学法(燃烧法、氧化法和化学吸收法) , 生物法(经济合理、适宜温度下进行)。
本题较为灵活,考生需认真分析,根据题干信息,找到要点。
举一反三:
污水处理厂需要考虑除臭的设施及集气方式:
(1)无须经常人工维护的设施,如沉砂池、初沉油和污泥浓缩油等,应采用固定式的封闭措施控制臭气;
( 2) 需经常维护和保养的设施,如格栅间、泵房水井和污水处理厂的污泥脱水机房等,应采用局部活动式或简易式的臭气隔离措施控制臭气。
2. 该项目是否存在重大危险源?说明理由。
《环境影响坪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五、环境风险坪价( 1 )识别重大危险源并描达可能发生的环境风险事故"。
本题为近几年环评案例分析考试的常考题型, 难点在于对环境风险单元的概念的理解, 属于较新考点。涉及的考点为:
(1)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中环境风险单元的概念: 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 的几个(套)
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2)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多品种时,经计算若满足下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另外,耍了解危险化学品的几种主要类型: 爆炸品、易燃气体、毒性气体、易燃液体、易于自燃的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氧化性物质、有机过氧化物、毒性物质。危险化学品的临界量不需记忆, 题干会提供相关信息。
3. 给出该项目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因子。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二、项目分析( 1 )分析建设项目施工期和运营期环境影响的因素和途径,识别产污环节、污染因子和污染物特性, 核算物耗、水耗、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源强"。
本题考查项目太气环境质量监测因子,为常考题型,主要包括常规监测因子和项目特征污染因子。
(1)常规监测因子:凡项目排放的污染物属于常规污染物的均为常规监测因子(S02 、N02、CO 、03 、PM10、PM2.5 等);
(2) 项目特征污染因子:项目排放的特征污染物有国家、地方环境质量标准的;或《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 36-1979) 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允许浓度列表中有的;没有相应质量标准但是属于毒性较大的。
该项目由沼气锅炉供热,将排放S02 、N02 (NOx ) 、PM lO、PM2.5 等,故入选环境现状监测因子;同时,根据题干,该项目排放H2S 、NH3 、臭气(《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一项控制指标);项目含甲醇加药间,甲醇属于易挥发气体,有毒。
沼气车间虽溢出甲炕,但没有剧毒性,未列于国家、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及TJ 36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允许浓度列表中,故不选取。
4. 指出环评机构的恶臭影晌评价结论存在的问题。
《环境影响坪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七、环境可行性分析(ω3 )判断环境影响坪价结论的正确性"
2013年出过类似的污水处理厂环评结论正确性分析的题目。应根据题干信息逐条分析结论的正确性。
本题考点为:
(1)大气环境影响预测评价中对于环境敏感点的评价应采用贡献值叠加背景值后,再进行判断,评价结论仅采用贡献值分析影响不正确。
(2) 对于类似的改扩建项目,环评结论应该与项目影响实际效果相结合。
(3 )比较隐晦的知识点:该项目存在无组织排放源的影响。
污水处理厂原有的主要构筑物有进水泵房、格栅间、曝气沉砂池、生物池、二沉池、高效沉淀池、深床滤池、污泥浓缩脱水机房和甲醇加药间。其中,进水泵房和污泥浓缩脱水机房分别采用全封闭设计并配套生物滤池除臭设施,其他的构筑物恶臭污染物无组织排放影响。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资源利用合理性分析应根据建设项目所在区域资源禀赋,()。

A:量化分析建设项目与所在区域资源承载能力的相容性
B:明确工程占用区域资源的合理份额
C:分析建设项目所在区域所有资源使用情况
D:分析项目建设的制约因素

答案:A,B,D
解析:
工程所在区域未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需进行资源利用合理性分析。根据建设项目所在区域资源禀赋,量化分析建设项目与所在区域资源承载能力的相容性,明确工程占用区域资源的合理份额,分析项目建设的制约因素。


(2016年)根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下列基础防渗层中,不符合危险废物贮存设施选址与设计要求的是()。

A.渗透系数≤10-7 cm/s、厚度1m的黏土层
B.渗透系数≤10-7 cm/s、厚度2m的黏土层
C.渗透系数≤10-10 cm/s、厚度1mm的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
D.渗透系数≤10-10 cm/s、厚度2mm的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

答案:C
解析:
防渗层两种情况:1m黏土层(渗透系数小于等于10-7cm/s);2mm人工材料(渗透系数小于等于10-10cm/s),选项C厚度不合要求


()应当在规划草案上报审批前,提出环境影响篇章或说明。

A:省级及设区的市级草原建设、利用规划
B:全国草原建设、利用规划
C:设区的市级以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D:全国防洪规划
E:县级土地利用专项规划

答案:B,C,D
解析:


水中氨氮的来源为()。

A:生活污水
B:尿素生产废水
C:钢铁工业废水
D:染料废水

答案:A,B,D
解析:
生活污水中有氨氮,尿素生产的原料来自合成氨,染料生产中含有氨基的有机物也会产生氨氮。


21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历年真题和解答6章 第4章


根据《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关于主要工作指标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到2020 年,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等七大重点流域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E类)比例总体达到70% 以上
B 、到2020 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 以内
C、到2020 年,地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皿类比例总体高于95%
D、到2020 年,全国地下水质量极差的比例控制在15%左右,近岸海域水质优良(一、二类)比例达到70%左右

答案:A,B,D
解析:
见教材P203。


根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下列固体废物浸出实验结果中,可以判断该固体废物为第2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有 ( )。

A.浸出液ph=6. 5
B.浸出液ph=9. 5
C.浸出液ph=7. 0,硫化物浓度超过《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D.浸出液ph=10. 0总锌浓度超过《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答案:B,C,D
解析:
根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3.3第n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定义,按照GB5086规定方法进行浸出试验而获得的浸出液中,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污染物浓度超过GB8978最高允许排放浓度(C正确),或者是pH值在6-9范围之外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B、D正确)。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所称的基本农田保护区是指为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而()确定的特定保护区域。

A: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B: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依照法定程序
C:依照法定程序
D: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或依照法定程序

答案:B
解析: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规定,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划包括( )。
A、流域开发
B、开发区建设
c、各类规划的制定
D、城市新区建设和旧城区改建

答案:A,B,D
解析:
见教材P53.






答案:
解析:








2016-7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繁殖场所划定自然保护区
B.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应当在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活动场所划定自然保护区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主要生息繁衍的地区和水域划定自然保护区
D.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应当在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主要生息繁衍的地区和水域划定自然保护区

答案:D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按建设项目排污口附近的河段的多年平均流量或平水期平均流量,可将河流与河口划分为大河、中河和小河,其中大河是指流量在( )以上的河流。

A.100m3/s
B.150m3/s
C.180m3/s
D.200m3/s

答案:B
解析:
河流与河口,按建设项目排污口附近河段的多年平均流量或平水期平均流量划分为:①大河,流量≥150m3/s;②中河,流量在15~150m3/s之间;③小河,流量<15m3/s。


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以下可不作为地下水质常规监测项目的是()。

A:氨氰
B:氰化物
C:溶解性总固体
D:总大肠菌群

答案:A
解析:
地下水质常规监测项目包括:pH、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性酚类、氰化物、砷、汞、铬(六价)、总硬度、铅、氟、镉、铁、锰、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硫酸盐、氯化物、大肠菌群以及反映本地区主要水质问题的其他项目。


下列选项中,对固体废物监测技术要求说法正确的是()。
A.固体废物的监测主要分为检查和测试两个方面
B.须调查项目建设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的来源,判定及鉴别其种类,统计分析产生量,检查处理处置方式
C.若项目建设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委托处理,应核查被委托方的资质、委托合同
D.要核查建设项目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固体废物是否符合相关控制标准要求


答案:A,B,C,D
解析:
固体废物监测技术主要分为检查和测试两个方面。固体废物监测须调查项目建设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的来源,判定及鉴别其种类,统计分析产生量,检查处理处置方式;若项目建设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委托处理,应核查被委托方的资质、委托合同;要核查建设项目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固体废物是否符合相关控制标准要求。


21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历年真题和解答6章 第5章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直径或边长一般不应小于( )km 。

A.2 B.4 C.5 D.6

答案:C
解析:
评价范围的直径或边长一般不应小于5 km。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规定:成熟的用材林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取择伐、皆伐和渐伐方式,()应当严格控制,并在采伐的()内完成更新造林。

A.渐伐当年或者次年 B.择伐当年或者次年
C.皆伐当年或者次年 D.皆伐当年

答案:C
解析:


某项目排放污水中含重金属,排放口下游排放区域内分布有鱼类产卵场等敏感区。现状评价中应调查( )。

A.常规水质因子
B.项目特征水质因子
C.水生生物项目特征因子
D.沉积物项目特征因子

答案:A,B,C,D
解析:
需要调查的水质因子有三类:①常规水质因子,以《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所列的pH值、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或化学耗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总氮或氨氮、酚、氰化物、砷、汞、铬(六价)、总磷及水温为基础,根据水域类别、评价等级及污染源状况适当增减;②特殊水质因子,根据建设项目特点、水域类别及评价等级以及建设项目所属行业的特征水质参数表进行选择,可以适当删减;③其他方面的因子,被调查水域的环境质量要求较高(如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地、珍贵水生生物保护区、经济鱼类养殖区等),且评价等级为一、二级,应考虑调查水生生物和底质,其调查项目可根据具体工作要求确定,或从下列项目中选择部分内容,水生生物方面主要调查浮游动植物、藻类、底栖无脊椎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水生生物群落结构等,底质方面主要调查与建设项目排污水质有关的易积累的污染物。


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水样采集后需自然沉降(),取上层非沉降部分按规定方法进行分析。

A:40min
B:30min
C:20min
D:10min

答案:B
解析:
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的项目标准值,要求水样采集后自然沉降30min,取上层非沉降部分按规定方法进行分析。地表水水质监测的采样布点、监测频率应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的要求。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下列内容中,不属于生态背景调查内容的是( )

A.影响区域内涉及的物种多样性、群落的生物量和生产力状况

B.影响区域内相关的非生物因子特征(如气候、土壤、地貌等)

C.影响区域内受保护的地方特有种、保护级别、保护状况等

D.影响区域内涉及的生态系统类型、结构、功能和过程

答案:A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 6. 1.2.1 生态背景调查,根据生态影响的空间和时间尺度特点,调查影响区域内涉及的生态系统类型、结构、功能和过程(D 不选) ,以及相关的非生物因子特征(如气候、土壤、地形地貌、水文及水文地质等) (B 不选) ,重点调查受保护的珍稀濒危物种、关键种、土著种、建群种和特有种,天然的重要经济物种等。如涉及国家级和省级保护物种、珍稀濒危物种和地方特有物种时,应追个或遥类说明其类型、分布、保护级别、保护状况等(C 不选) ;如涉及特殊生态敏感区和重要生态敏感区时,应远个说明其类型、等级、分布、保护对象、功能区划、保护妥求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噪声敏感建筑物"是指医院、学校、机关、科研单位、住宅等需要保持安静的建筑物
B、工业噪声,是指在工业生产活动中使用固定的设备时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C、"机动车辆"仅指汽车
D、"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是指医疗区、文教科研区和以机关或者居民住宅为主的区域

答案:A,B,D
解析:
见教材P120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下列区域中,属于夜间禁止进行产生 环境噪声污染建筑施工作业的是()。

A.航空港
B.乡村居住区
C.城市文教区
D.城市商业

答案:C
解析:
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禁止夜间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但抢修、抢险作业和因生产工艺上要求或者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除外。"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是指医疗区、文教科研区和以机关或者居民住宅为主的区域。


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做到文字简洁、()、结论清晰明确。
A.图文并茂 B.数据详实 C.论点明确 D.论据充分

答案:A,B,C,D
解析:
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做到文字简洁、图文并茂、数据翔实、论点明确、论据充分、结论清晰明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关于设置、新建、改建或者扩大排污口,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设置排污口需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
B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设置排污口需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批准
C在江河、湖泊新建、改建或者扩大排污口,应当经过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同意
D在江河、湖泊新建、改建排污口(扩大排污口除夕阳,应当经过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同意

答案:C
解析:
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设直排污口。


21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历年真题和解答6章 第6章


(2017年)影响吸附法处理废气效率的主要因素有( )。

A.吸收剂种类
B.吸附设备结构
C.吸附剂再生方式
D.吸附塔人孔直径

答案:A,B,C
解析:
2019版教材P392-393,不同吸附剂对废气的吸附效率不一样,故A选;不同的吸附设备结构,如固定床、移动床和流化床其吸附的效率不一样,故B选;吸附剂一般会再生使用,再生会引起后续吸附效率的下降,不要的再生方式会导致再生后的吸附效率不一样,故C选。吸附塔人孔只是检修人员进入吸附塔的通道,跟处理废气效率没有关系。


某建设单位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活动中,为征求公众意见,举行了听证会,其以下做法中符合《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规定的有( )。

A.在举行听证会的5日前通知已选定的参会代表
B.主持人兼做记录员
C.要求被选定参加听证会的个人代表出具身份证明
D.要求参加听证会的代表保守有关技术秘密和业务秘密
E.准予16人旁听听证会,并对其中2人的发言进行了详细的记录

答案:A,C,D
解析: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听证会组织者举行听证会,设听证主持人1名、记录员1名;第二十八条规定,旁听者不享有听证会发言权,但可以在听证会结束后,向听证会主持人或者有关单位提交书面意见。


某平直公路段长5km,路宽 7m,距中心线 15m 处噪声为 64 dB ,不考虑背景噪声情况下,距公路中心线 30m 处噪声为( ) dB
A. 55
B. 57
C. 59
D. 61

答案:D
解析:
本题的噪声可以认为无限长线声源。


通用水土流失方程中,影响侵蚀控制措施因子P的主要因素有( )。

A.土壤有机质含量
B.农业耕作措施
C.耕作期
D.植被覆盖度

答案:B
解析:
通用水土流失方程式为:A=R?K?L?S?C?P,其中A:单位面积多年平均土壤侵蚀量,t/(hm2?a);R:降雨侵蚀力因子,R=EI30(一次降雨总动能×最大30min雨强);K:土壤可蚀性因子;L:坡长因子;S:坡度因子;C:植被和经营管理因子;P:水土保持措施因子,影响侵蚀控制措施因子P的主要因素包括:①农业耕作措施;②工程措施;③植物措施。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风力侵蚀强度的分级指标的是()。

A:植被面积
B:植被覆盖度
C:年风蚀厚度
D:侵蚀模数

答案:A
解析:
风力侵蚀的强度分级按植被覆盖度、年风蚀厚度、侵蚀模数3项指标来划分。


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按开发方式,该规划将我国国土空间分为(主体功能区。
A 国家和省级
B 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
C 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
D 优化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

答案:C
解析:



某油田开发建设工程中一新开发的区块位于西北干旱地区,区域面积30km2 。新开发区块与已有区块相邻,依托已有联合站。开发建设工程设计年产油3.0*105 t,原油通过新建的70km管线输送至联合站,经脱水除气处理后外输,脱水除气过程产生的天然气不含硫,用作燃气伴热加热炉燃料,加热炉用于原油输送伴热。


联合站原有3台A型10t/h燃气伴热加热炉,2用1备;2台4t/h燃煤供暖锅炉,1用1备。在联合站预留场地新建1个5*104 m3原油储罐和2台B型10t/h燃气伴热加热炉。联合站内部分设施有非甲烷总烃排放,联合站周围200m范围内为平坦空地。新建的输送管线中有5km沿途两侧分布稀疏灌草,该段管线1km外有稀疏胡杨林分布。


环评中确定的生态评价范围包括油田开发区域、联合站及周边和输油管线中心线两侧300m。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明确要求工程建设过程中减少植被破坏,及时进行植被恢复,联合站的SO2排放总量不得增加。


工程建设单位拟申请竣工环保验收。经初步调查确定,该油田开发工程环保设施实际建设情况与环评批复一致,年产油量已达2.0*105 t。生产设施和环保设施运行正常,联合站没有增加燃煤量,但煤的来源有变化。在工程建设期间与胡杨林分布区相距1km的管线地段被划入了省级胡杨林自然保护区。


问题:


1.本工程运行工况是否满足竣工环保验收调查要求?说明理由。


2.确定本工程生态环境验收调查范围,说明理由。


3.为判断联合站大气污染物是否达标排放,应至少设置哪些监测点位?说明理由。


4.联合站的SO2排放总量能否满足环评批复要求?说明理由。


5.在进行生态保护措施及其有效性调查时,除落实环评及其批复的文件要求外,还应开展哪些工作?





答案:
解析:

1.(1)满足验收调查要求。


(2)理由: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一生态影响类》要求,该类项目在正常运行情况下即可开展验收调查工作。


2.(1)本项目验收调查范围包括环评时的影响评价范围,即“含油田开发区域、联合站及周边和输油管线中心线两侧300m”。此外,还需包括管线1km外的胡杨林省级自然保护区。


(2)理由: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规定,验收调查范围原则上与环评文件的评价范围一致;当工程发生变更或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能全面反映出项目建设的实际生态影响和其他影响时,根据工程变更和工程实际影响情况,可对调查范围进行适当调整。


3.(1)A型和B型燃气炉至少分别选择一台锅炉出口设监测点位;4t/h燃煤锅炉在其环保设施进、出口分别设监测点位。进行无组织排放监测,包括上风向背景点,下风向布设4个监测点(必须包括最大地面浓度点)。


(2)理由:A、B炉使用的是清洁能源,一般不需加装环保设施,只需在其出口进行监测即可;燃


煤锅炉一般需要配备环保设施,为检查环保设施的运行效率,应在其进、出口分别设点监测;由于


联合站存在无组织排放非甲烷总烃现象,需按无组织排放监测要求进行布点监测。


4.(1)不能确定。


(2)理由:尽管联合站燃煤量没有增加,但煤种有变化,SO2的排放量存在一定的变数。


5.(1)调查所依托的联合站原有环保设施的运行及污染排放是否符合环保要求,对存在的环境问题是否进行了有效整改。


(2)本项目验收时周边有新批准的省级胡杨林保护区,应开展项目对胡杨林自然保护区生态影响的调查,明确保护区划界与项目的位置关系,调查项目建设对胡杨林保护区结构、功能和胡杨林及其生态环境的影响,包括进行必要的土壤、地表径流及地下水水力联系的影响等更深层次的调查。


(3)利用卫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进行生态影响分析。


(4)根据调查结果,明确为保护胡杨林,建设单位应予进一步采取的环境保护工程措施与管理措施,包括针对胡杨林保护区的风险应急预案与防范措施。





根据《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废弃危险化学品包括()。

A:接收的公众上交的危险化学品
B:淘汰、伪劣、过期、失效的危险化学品
C:未经使用而被所有人抛弃或者放弃的危险化学品
D:由公安、海关、质检、工商、农业、安全监管、环保等主管部门在行政管理活动中依法收缴的危险化学品

答案:A,B,C,D
解析:
《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所称废弃危险化学品,是指未经使用而被所有人抛弃或者放弃的危险化学品,淘汰、伪劣、过期、失效的危险化学品,由公安、海关、质检、工商、农业、安全监管、环保等主管部门在行政管理活动中依法收缴的危险化学品以及接收的公众上交的危险化学品。


(2019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关于大气防护距离的确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基本信息底图上标注从厂界起所有超过环境质量短期浓度标准值的网格区域,以自厂界起至超标区域的最远垂直距离作为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B.在基本信息底图上标注从厂界起所有超过环境质量短期浓度标准值的网格区域,以自厂界起至超标区域的最远直线距离作为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C.在基本信息底图上标注从厂界起所有超过污染物排放限值的网格区域,以自厂界起至超标区域的最远垂直距离作为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D.在基本信息底图上标注从厂界起所有超过污染物排放限值的网格区域,以自厂界起至超标区域的最远直线距离作为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答案:A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