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安全工程师答疑精华7卷

发布时间:2021-07-18
中级安全工程师答疑精华7卷

中级安全工程师答疑精华7卷 第1卷


下列关于全自动化控制的人机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在系统中充当全过程的操作者和控制者
B.机器的运转完全依赖于人的控制
C.以人为主体,即人必须在全过程中进行管理或干预
D.以机为主体,人只是监视者和管理者

答案:D
解析:
在自动化系统中,以机为主体,机器的正常运转完全依赖于闭环系统的机器自身的控制,人只是一个监视者和管理者,监视自动化机器的工作。


应急演练实施是将演练方案付诸行动的过程,是整个演练程序中的核心环节。下列内容中,属于应急演练实施阶段的是(  )。


A.演练方案培训、演练现场检查、演练执行、演练结束和领导点评

B.现场检查确认、演练前情况说明、演练执行、演练结束和现场点评

C.落实演练保障措施、启动演练执行程序、演练结束和专家点评

D.介绍演练人员及规则、演练启动与执行、演练结束和预案评审

答案:B
解析:
演练方案培训、落实演练保障措施和预案评审属于准备阶段的内容。


(2015年)张某为某服装厂安全主管,王某为某食品厂安全主管,李某为某炼钢厂安全主管,赵某为某建筑公司安全主管。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上述人员的任免应当告知安全监管主管部门的是()。

A.张某
B.王某
C.李某
D.赵某

答案:C
解析:
第二十三条第二款危险物品的生产、储存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任免,应当告知主管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安全生产检查具体内容应本着突出重点的原则进行确定,对于危险性大,危害大的生产系统、装置、设备、环境等应加强检查,为了切实做好安全检查工作,国家出台了有关规定,对非矿山企业,下列属于国家有关规定要求强制性检查的项目是()。

A.电器安全保护装置
B.防尘口罩或面罩
C.作业场所的高温
D.防噪声耳塞耳罩

答案:C
解析:
对非矿山企业,目前国家有关规定要求强制性检查的项目有: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高压医用氧舱、起重机、电梯、自动扶梯、施工升降机、简易升降机、防爆电器、厂内机动车辆、客运索道、游艺机及游乐设施等;作业场所的粉尘、噪声、振动、辐射、温度和有毒物质的浓度等。


铅冶炼职业危害防护措施中,很多工艺或设备设施需设置通风净化装置。下列工艺或设备设施中,不需要设置通风净化装置的是( )。

A.鼓风炉加料口
B.电解厂房
C.桥式吊车司机室
D.散装物料远距离运输

答案:D
解析:
散装物料远距离运输时,应采用自动卸料的集料箱、密闭罐或其他专用运输设备。 用于熔铅锅和反射炉作业的桥式吊车司机室,采用空气调节与净化装置。
鼓风炉和烟化炉水洋池冲渣入口处上方设置通风净化装置。
烟化炉作业场所宜设排风装置。烟化炉加料口可采用侧吸罩。


中级安全工程师答疑精华7卷 第2卷


依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履行统一领导职责或者组织处置突发事件的人民政府在事后恢复与重建中的义务不包括( )。

A.继续执行应急处置措施
B.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发生次生、衍生事件
C.请求上一级政府支持恢复重建工作
D.制定善后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答案:A
解析:
《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五十八条规定,突发事件的威胁和危害得到控制或者消除后。履行统一领导职责或者组织处置突发事件的人民政府应当停止执行依照本法规定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同时采取或者继续实施必要措施,防止发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的次生、衍生事件或者重新引发社会安全事件。


在使用瓶装液化石油气过程中,为了保证安全,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尽量将瓶内气体用尽
B.倒尽瓶内的残液
C.将气瓶倒置
D.留有一定的剩余气体

答案:D
解析:
气瓶使用过程中瓶内气体不得用尽,必须留有剩余压力,以防混人其他气体或杂质。永久气体气瓶的剩余压力,应不小于0.05MPa;液化气体气瓶应留有不少于0.5%?1.0%规定充装量的剩余气体。


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对于没有划分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道路,下列关于道路通行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机动车在道路左侧通行,非机动车和行人在道路右侧通行
B.机动车在道路右侧通行,非机动车和行人在道路左侧通行
C.机动车在道路两侧通行,非机动车和行人在道路中间通行
D.机动车在道路中间通行,非机动车和行人在道路两侧通行

答案:D
解析: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六条规定,根据道路条件和通行需要,道路划分为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实行分道通行。没有划分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机动车在道路中间通行,非机动车和行人在道路两侧通行。


(2015年)为预防蒸汽加热装置过热造成超压爆炸,在设备本题上装设了易熔塞。采取这种安全技术措施的做法属于( )。

A.故障——安全设计
B.隔离
C.设置薄弱环节
D.限制能量

答案:C
解析:
常用的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措施有:①隔离。②设置薄弱环节。③个体防护。④避难与救援。利用事先设计好的薄弱环节,使事故能量按照人们的意图释放,防止能量的释放不受控制,故该题属于减少事故损失的设置薄弱环节措施。


依据《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电工作业不包括( )。

A.防爆电气作业
B.高压电工作业
C.低压电工作业
D.电力系统进网作业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特种作业人员的范围。电工作业是指对电气设备进行运行、维护、安装、检修、改造、施工、调试等作业(不含电力系统进网作业),具体包括:高压电工作业、低压电工作业和防爆电气作业等三小类。


中级安全工程师答疑精华7卷 第3卷


根据《石油化工储运系统罐区设计规范》,储存温度下饱和蒸气压低于大气压的甲A和乙A类液体应选用的储罐类型为( )。

A.低压储罐或压力储罐
B.固定顶罐
C.卧罐
D.浮顶罐

答案:D
解析:
可燃液体储罐采用钢制储罐,液化烃常温储存应选用压力储罐,储存温度下饱和蒸气压大于或等于大气压的物料,应选用低压储罐或压力储罐,储存温度下饱和蒸气压低于大气压的甲A和乙A类液体,应选用浮顶罐或内浮顶罐,酸碱类宜选用固定顶罐或卧罐,液氨常温储存应选用压力储罐。


煤矿发生灾害事故后,必须立即成立救援指挥部,( )任总指挥。矿山救护队指挥员必须作为救援指挥部成员,参与制定救援方案等重大决策,具体负责指挥矿山救护队实施救援工作。


A.矿长

B.总工程师

C.副矿长

D.救护队队长

答案:A
解析:
《煤矿安全规程》第七百零三条规定,煤矿发生灾害事故后,必须立即成立救援指挥部,矿长任总指挥。矿山救护队指挥员必须作为救援指挥部成员,参与制定救援方案等重大决策,具体负责指挥矿山救护队实施救援工作。


2017年5月5日,某造纸厂发生了一起因工人严重违反操作规程和缺乏救助常识而导致10人急性工业中毒,其中4人死亡的事故。
事故当日,该厂工人于早上7时停机,经过往浆池中灌水、排水的工序后,8时左右有2名工人下池清扫浆池,当即晕倒在池中。在场工人在没有通知厂领导的情况下,擅自下池救人,先后有6人因救人相继晕倒在池中,另有2人在救人过程中突感不适被人救出。至此,已有10人中毒。厂领导赶到后,立即组织抢救,经往池中灌氧并用风扇往池中送风后,方将中毒者全部用绳子拉出来。由于本次中毒发生快、中毒深、病情严重,10例病人在送往医院后,已有6例病人心跳和呼吸停止,虽经多方努力抢救,但至当日下午4时20分,已有4人死亡。
事故原因调查与分析:
(1)中毒现场有害气体的测试及中毒化学物质的鉴定。浆池外形似一个倒扣的半球状体。顶部有一个40cm×60cm洞口,工人利用竹梯从洞口进出清洗浆池。走近洞口,就闻到一股较浓的臭味,事故发生后,在洞口处用快速检测管对洞口内10cm处的气体进行检测:硫化氢的浓度为55 mg/m3(国家卫生标准为10mg/m3),一氧化碳、氯气和氯化氢未检出,可以推断。在实行向池中通风和送氧之前,其浓度一定更高。根据中毒病人的发病及临床特征,将本次中毒诊断为急性重度硫化氢中毒。
(2)浆池硫化氢产生的原因。通常的情况下,在造纸的过程中,会使用大量的含硫化学物质。
由硫化氢引起的职业危害多发生在蒸煮、制浆、洗涤和漂白的过程中。如果含硫的废渣和废水长时间存放在浆池中,再加上含硫有机物的腐蚀,就会释放出大量的硫化氢气体。由于密度较大而沉积于浆池的底部。
(3)工人严重违反操作规程。硫化氢是剧毒的窒息性气体,在没有良好通风和个人防护的情况下,是绝对不能进入高浓度硫化氢环境工作的。但本次清洗浆池前,水仅灌注了1/4,且工人在未对池内进行通风处理的情况下就下池清洗,随后一连串的救人更是在没有任何通风和防护的情况下进行的。
(4)缺乏安全及应急措施。现场调查发现用于鼓风的排污口处却没有鼓风机,连电源插座都找不到;清洗浆池没有任何个人防护用具,如防毒面具,甚至连一根救助的绳子都没有,更没有发生事故时的抢救设备。
(5)缺乏劳动安全卫生意识、管理混乱。事故发生后,当要求厂方提供有关安全规章制度时,厂方虽说有,但却找不到。如果厂里有安全监督员,并负责对整个安全程序进行监督,便能做到及早发现和及早预防,这起事故就完全可以避免了。
(6)缺乏必要的防毒急救安全知识教育。本次中毒的10位工人,在该厂工作1~5年,却从未进行过相关的安全卫生培训和教育,不知道制浆过程中存在哪些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对人体能造成哪些伤害,也不知道预防措施,更不知道发生紧急情况后如何救治。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硫化氢的检测方法是什么?
2.进入设备内作业的安全要求是什么?
3.生产经营单位应进行全员的安全培训和教育,具体包括哪些?
4.结合本案例,应提出的安全管理整改措施有哪些?

答案:
解析:
1.硫化氢的检测方法是硝酸银比色法,通过硫化氢与硝酸银作用形成黄褐色硫化银胶体溶液,比色定量。 2.设备内作业安全要求:
(1)设备内作业必须办理有(受)限空间安全作业证,并要严格履行审批手续。
(2)进入设备内作业前,必须将该设备与其他设备进行安全隔离(加盲板或拆除一段管线,不允许采用其他方法代替),并清洗、置换干净。
(3)在进入设备前30 min必须取样分析,严格控制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浓度及氧含量在安全指标范围内,分析合格后才允许进入设备内作业。如在设备内作业时间长,至少每隔2 h分析一次,如发现超标,应立即停止作业,迅速撤出人员。
(4)采取适当的通风措施,确保设备内空气良好流通。
(5)应有足够的照明,设备内照明电压应不大于36V,在潮湿或狭小容器内作业应小于等于12V,灯具及电动工具必须符合防潮、防爆等安全要求。
(6)进入有腐蚀、窒息,易燃、易爆、有毒物料的设备内作业时,必须按规定佩戴合适的个体防护用品和器具。
(7)在设备内动火作业,必须按规定同时办理危险场所动火作业审批手续。
(8)设备内作业必须设专人监护,并与设备内作业人员保持有效的联系。
(9)在检修作业条件发生变化并有可能危及作业人员安全时,必须立即撤出人员;若需继续作业, 必须重新办理进入设备内作业审批手续。
(10)作业完工后,经检修人、监护人与使用部门负责人共同检查清点,确认设备内无人员和工具、杂物后,方可封闭设备孔。
3.生产经营单位应进行全员的安全培训和教育,具体包括:
(1)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侧重面为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和各种技术标准、规范,具备对安全生产管理的能力,取得安全管理岗位的资格证书。
(2)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在于了解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
(3)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4)加强对新职工的安全教育、专业培训和考核,新职工必须经过严格的三级安全教育和专业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对转岗和复工人员应参照新职工的办法进行培训和考试。
4.应提出的安全管理整改措施:
(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根据该企业自身的特点,应制订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2)建立相应的安全检查制度、安全生产巡视制度、安全生产交接班制度、安全监督制度、安全生产奖惩制度、有毒有害作业管理制度、劳保用品管理制度、职业病报告处理制度、特种设备管理责任制度、危险设备管理制度等。
(3)建立并完善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和人员配置。根据该企业的特点,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非安全管理人员要强调“一岗双责”,各级负责安全的人员包括单位负责人及其副手、总工程师(或技术总负责人)、车间主任(或部门负责人)、工段长、班组长、车间(或部门)安全员、班组安全员和作业工人的安全职责。
(4)有限空间作业、危险场所动火作业履行作业审批手续,实行闭环管理。
(5)保证安全生产投入。落实好“三同时”规定,具体到该企业,就是保证通风设施的完善、各种有毒有害气体的检测设备齐全有效、各种救助设施的配备和完善。
(6)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和生产车间、班组要对作业范围内危险源进行辨识,分析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制定作业方案,明确各级人员职责。
(7)加强培训教育力度。除完成每年规定培训学时外,在危险性较大的作业前,还应有针对性的组织培训。


根据《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15603)的规定,储存的危险化学品应有明显的标志。在同一区域储存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危险级别的危险化学品,应( )。

A.按中等危险等级化学品的性能标志
B.按最低等级危险化学品的性能标志
C.按最高等级的危险化学品标志
D.按同类危险化学品的性能标志

答案:C
解析:
详见《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15603)规定。在同一区域储存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危险级别的危险化学品,应按最高等级张贴危化品标志。


某公司从事危险化学品运输业务,在执行轻柴油运输前,驾驶员和押运员应对柴油罐车进行安全检查,确认有“危险品”标志且排气管已安装()。

A.安全阀
B.泄压阀
C.阻火器
D.阻断器

答案:C
解析:


中级安全工程师答疑精华7卷 第4卷


下列配电柜(箱)安装要求正确的有( )。

A.触电危险性小的生产场所和办公室,可安装开启式的配电板
B.触电危险性大或作业环境较差的场所,如铸造车间、锻造车间、热处理车间、锅炉房、木工房等,应安装封闭式箱柜。
C.有导电性粉尘或产生易燃易爆气体的危险作业场所,必须安装密闭式或防爆型的电气设施
D.箱柜里各电气元件、仪表、开关和线路应排列整齐、安装牢固、操作方便,箱柜内应无积尘、积水和杂物。
E.落地安装的柜(箱)底面应高出地面10~50 mm,操作手柄中心高度一般为1.0~1.2 m,柜(箱)前方0.8~1.2 m的范围内无障碍物

答案:A,B,C,D
解析:
落地安装的柜(箱)底面应高出地面50~100 mm,操作手柄中心高度一般为1.2~1.5 m,箱柜前方0.8~1.2 m的范围内无障碍物。


通过设计无法实现本质安全时,应选用安全装置消除危险,在安全装置设计中不必考虑的是()

A:强度、刚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B:对机器可靠性的影响
C:机器危险部位具有良好的可视性
D:工具的使用

答案:D
解析:
在无法用设计来做到本质安全时,为了消除危险,要使用安全装置。设置安全装置,要考虑四方面因素:(1)强度、刚度、稳定性和耐久性。(2)对机器可靠性的影响,例如固定的安全装置有可能使机器过热。(3)可视性(从操作及安全的角度来看,需要机器的危险部位有良好的可见性)。(4)对其他危险的控制,例如选择特殊的材料来控制噪声的强度。


10月12日22时40分,A煤矿二号井发生一起重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8人死亡、1人失踪。10月12日下午4点班,当班共有12名工人入井生产,在中部车场开绞车、推车、打信号3人,其余9人在1310工作面出煤,到晚上22点40分的时候,共出煤32钩(64车)。这时,主井口突然冒出一股黑烟,并伴有不大的响声。生产矿长李某意识到井下发生了事故,一边安排人打电话通知有关部门,一边立即组织人员入井抢救。当走到一部车场时,发现中部车场的3人,均未受伤,随即派人护送升井。再往深部由于情况不明,不敢贸然进入。矿业公司救护队接到召请电话后,迅速赶往二号井,在简单了解事故情况后,首先派人到回风井进行检查,发现主要通风机运转正常,只是防爆门处被冲击波冲开一小口,部分风流短路。于是在13日凌晨派第一批救护队员入井侦察,侦察中发现:①主、副井联络巷密闭、风门均被破坏,并全部倒向主井一侧。②车场(运输石门)第八架棚以里冒塌严重,无法进入。③车场通往二楼回风的联络巷道垮塌严重,无法上去。④矿井原有的排水管路、通信缆线被冲击波破坏,无法正常使用。⑤由于巷道被堵,未找到9名矿工的下落。升井后,经临时抢险指挥部和救护队讨论决定,派几名矿工在救护队员的监护下做如下工作:①先切断二部车场以里的电源。②恢复电话通讯,加强井上、下的联络。③恢复排水设备和管路。在恢复排水管路和电话的同时.现场领导和救护队研究决定派人到1310车场冒落处强行清理一条通道进入一楼运输巷寻找遇险矿工。救护队于13日9时45分升井汇报,在一楼运输巷共搜寻到8名矿工,已全部遇难。另一人下落不明。由于排水管路破损严重,无法正常工作,又有巷道冒落堵塞,井下二部车场水位上升,水深达1m左右。考虑到灾情严重,抢救指挥部决定,让矿方组织人员配合救护队涉水搬运8名遇难矿工。救护队和矿方工人通过艰苦努力,在齐腰深的积水中用时2小时30分把8人运出井外。之后,救护队又组织人员进入二楼回风巷侦察,搜寻最后一名瓦斯员梁某。但由于二楼回风受冲击波破坏严重,巷道多处冒落,瓦斯员可能被冒落的浮煤埋住,未找到。此时井下各处有害气体浓度逐渐增大,一氧化碳浓度达0.03%(300ppm)以上,甲烷浓度达4.5%,并继续上升。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造成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2.请列出矿井煤尘爆炸事故产生的条件。
3.简述关于瓦斯排放管理的规定。
4.请拟定此类事故的防范措施。

答案:
解析:
1.(1)该煤矿二号井属于高沼气矿井.瓦斯涌出量大,采空区内在聚大量的高浓度瓦斯。(2)该矿技术人员在编制启封火区和回采作业规程时,未对火区管理作出具体规定,也未制定任何防范措施。(3)在启封该工作面时,管理部门及矿方未认真研究火区对工作面的影响,未对三号煤层的开采方案、防火技术措施进行认真研究、分析。(4)煤炭管理部门对煤矿的开采方案、防火技术措施未进行认真研究、分析,也未提出过任何防范措施,即审查同意煤矿进行回采。(5)在煤矿的日常生产中,管理部门及矿方对上方火区的危险性认识不足,检查不到位。 2.煤尘爆炸必须同时具备以下4个条件:(1)煤尘本身具有爆炸性。(2)煤尘必须浮游于空气中,并达到一定的浓度。(3)有能引起爆炸的高温热源存在。(4)氧浓度不低于18%。
3.《煤矿安全规程》中规定,矿井必须有因停电和检修主要通风机停止运转或通风系统遭到破坏以后恢复通风、排除瓦斯和送电的安全措施。恢复已封闭的停工区或采掘工作接近这些地点时,必须事先排除其中积聚的瓦斯:排除瓦斯工作必须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局部通风机因故停止运转,在恢复通风前,必须首先检查瓦斯,只有停风区中最高甲烷浓度不超过1.0%和最高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5%,且局部通风机及其开关附近10m以内风流中的甲烷浓度都不超过0.5%时,方可人工开启局部通风机,恢复正常通风。停风区中甲烷浓度超过1.0%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5%,最高甲烷浓度和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3.0%时,必须采取安全措施,控制风流排放瓦斯。停风区中甲烷浓度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3.0%时,必须制定安全排放瓦斯措施,报矿总工程师批准。在排放瓦斯过程中,排出的瓦斯与全风压风流混合处的甲烷和二氧化碳浓度均不得超过1.5%,且混合风流经过的所有巷道内必须停电撤人,其他地点的停电撤人范围应在措施中明确规定。只有恢复通风的巷道风流中甲烷浓度不超过1.0%和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5%时,方可人工恢复局部通风机供风巷道内电气设备的供电和采区回风系统内的供电。
4.(1)煤矿必须完善各种基础资料,特别是各矿井开采情况资料、自然发火情况等。高瓦斯矿井采空区上部有火区的,不能盲目生产,应一律停产整频,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防范措施,报上级有关部门批准。(2)各煤矿在启封火区时,必须进行充分论证,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并经有关部门批准。(3)各部门管理人员要认真吸取事故教训,加大管理力度,严格落实各项管理制度,特别要加大对矿井瓦斯及火区的管理,同时加强对工人的安全教育,严格按三大规程作业。加强日常的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要及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在日常生产中上下安全信息要畅通。(4)矿井必要的安全设施、设备要配置齐全,特别是瓦斯监测、监控,及矿工自救器等设备要齐全。


安全生产管理是针对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进行有关( )等活动。

A.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
B.计划、组织、控制和反馈
C.决策、计划、实施和改进
D.计划、实施、评价和改进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安全生产、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管理是针对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


下列涌水量最大的是( )。

A.孔隙水
B.裂隙水
C.岩溶水
D.溶隙水

答案:C
解析:
岩溶充水矿床特点:①矿坑涌水量大。②以集中突水为主要充水方式(涌水量往往取决于几个大的突水点,总涌水量变化极不稳定。随大突水点出现的短时间剧增,突水点往往集中出现在某一方向或某一地段上)。③矿井排水的影响范围可以扩展很远。


中级安全工程师答疑精华7卷 第5卷


A供气公司位于N省B市C县工业园区内,有员工225人。法定代表人为甲。甲认为,公司员工不足300人,没有必要设置安全生产管理部门,也没有必要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公司技术人员乙于2010年通过了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但未注册。乙被甲任命为公司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A供气公司生产的煤气主要供市民及周边企业使用。该公司3号、4号焦炉煤气工程(简称焦炉煤气工程)于2009年8月取得C县规划局《关于A供气公司3号、4号焦炉煤气工程的选址意见》的批复,2010年12月取得B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A供气公司3号、4号焦炉煤气工程的批复意见》。
焦炉煤气工程的主要设备设施包括:60万t/年焦炉2座,备煤、煤气净化、化产回收装置,50000m3稀油密封干式煤气柜(简称气柜)1座。
气柜内部设有可上下移动的活塞。活塞下部空间储存煤气,上部空间有与大气相连的通气孔。正常生产状况下,活塞在气柜内做上升、下降往复运动,起储存焦炉煤气和稳定煤气管网压力的作用。
气柜于2011年5月开工建设,气柜施工没有聘用工程监理。在气柜建设期间,未经具有相关资质的设计单位设计,在气柜顶部安装了非防爆的照明射灯、摄像探头等用电设备。
2012年7月完工。施工完成后,没有依据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项目验收,施工的相关档案资料不全。2012年9月投入试运行后,A供气公司未对焦炉煤气工程进行安全验收评价,也未向相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安全验收,一直处于试生产阶段。
至2013年9月25日,气柜试运行正常。2013年9月26日9时20分,气柜内活塞密封油液位下降,气柜活塞密封系统失效,煤气由活塞下部空间泄漏到活塞上部空间,气柜顶部气体检测报警仪频繁报警。乙多次将上述情况向甲报告,但未引起重视。气柜一直带病运行。
2013年9月28日17时56分,气柜突然发生爆炸,造成气柜本体损毁报废,周边约150m范围内砖墙倒塌,约1000m范围内建筑物门窗部分损坏。爆炸导致气柜北侧粗苯工段的洗苯塔、脱苯塔以及回流槽损坏,粗苯泄漏并被引燃,造成火灾。
该起事故共造成3人死亡、4人重伤、29人轻伤。事故损失包括:受伤人员的医疗费用450万元,受伤人员的歇工工资260万元,设备设施等固定资产损失3800万元,清理现场的费用120万元,损坏建筑物的维修费用322万元,粗苯泄漏环境污染的处置费用65万元,补充新职工的培训费用3万元,善后及丧葬抚恤金1150万元,事故罚款200万元等。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负责该起事故调查的应为(  )。


A.N省安全生产委员会

B.N省人民政府

C.B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D.B市人民政府

E.B市安全生产委员会

答案:B
解析: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四个等级,见表5—1。 特别重大事故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分别由事故发生地省级人民政府、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省级人民政府、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可以直接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也可以授权或者委托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一般事故,县级人民政府也可以委托事故发生单位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本案例中事故共造成3人死亡、4人重伤、29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450万元+260万元+3800万元+120万元+1150万元+200万元=5980万元,因此,属于重大事故。故由N省人民政府负责调查。


某矿山发生火灾事故,当日死亡2人,重伤18人。由于井下有毒气体没有彻底排除,事故发生第7天,造成救援人员4人死亡。重伤者经过25天抢救,有4人死亡,32天后又有5人死亡。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该起事故应上报的死亡人数是( )人。

A.2
B.6
C.10
D.15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事故上报的时限和部门。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伤亡人数有变化的,应及时补报,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事故发生之日起7日内,伤亡人数有变化的,应及时补报。所以死亡人数是2+4=6人。


用锅炉产生的蒸汽带动汽轮机发电用的锅炉称为( )。

A.工业锅炉
B.电站锅炉
C.民用锅炉
D.蒸汽锅炉

答案:B
解析:
锅炉按用途分为电站锅炉、工业锅炉。用锅炉产生的蒸汽带动汽轮机发电用的锅炉称为电站锅炉。产生的蒸汽或热水主要用于工业生产和/或民用的锅炉称为工业锅炉。


依据《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某单位编制应急预案的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由本单位工会领导组织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
B.应急预案的评审均由上级主管部门或地方政府安全监管部门组织
C.应急预案评审合格后,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发实施
D.除评估本单位应急能力外,还评估相邻单位应急能力

答案:C
解析:
成立以单位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为组长,单位相关部门人员参加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所以选项A错误。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生产经营单位应组织评审。评审分为内部评审和外部评审,内部评审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外部评审由生产经营单位组织外部有关专家和人员进行评审,所以选项B错误。
应急能力评估只评估本单位的应急队伍、装备、物资等应急资源状况,所以选项D错误。
故选C。


下列有关机械振动监测与诊断技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监测振动信号时,传感器应安装在诊断对象的振动敏感点或离核心部位最近的关键点
B.振动信号一般用温度、频率传感器来测量
C.目前国内巳提出了统一的故障判别标准及故障诊断模式
D.振动频率范围可分工频振动和低频振动

答案:A
解析:
正确选项是A。
B项正确的表述是“振动信号一般用位移、速度或加速度传感器来测量”;
D项正确的表述是“按频率范围振动可分为低频振动(f<1kHz)和髙频k动(f> 10kHz)”


中级安全工程师答疑精华7卷 第6卷


当液氨车间发生液氨泄漏事故时,下列拟采取的应急措施当中错误的是( )

A.影响区域内所有人员向安全区域转移
B.紧急放空液氨储罐
C.关闭所有液氨管道阀门
D.喷水稀释泄漏的液氨

答案:B
解析:
液氨泄漏事故时,正确的应急措施是保障人员安全,堵漏,减小事故影响。


依据《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GB 6222)的规定,下列煤气事故处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煤气设施着火时,应立即关闭煤气闸阀或封水封,通入大量蒸汽或氮气
B.发生煤气爆炸事故后,应立即切断煤气来源
C.有条件的企业应设高压氧舱,对煤气中毒者进行抢救和治疗
D.未查明事故原因和采取必要安全措施前,不应向煤气设施恢复送气

答案:A
解析:
煤气设施着火时,应逐渐降低煤气压力,通入大量蒸汽或氮气,但设施内煤气压力最低不得小于100 Pa。不应突然关闭煤气闸阀或封水封,以防回火爆炸。直径小于或等于100 mm的煤气管道起火,可直接关闭煤气阀门灭火。


某日,某矿山近百人分4个组下井作业:1个组到采矿工作面采矿,2个组掘进切眼,另外1个组去采矿面回风巷回收铁棚。回收组的几个人在8时左右到达工作地点开始进行回收作业,完成任务后往外走时,突然听到巨响感觉出事了,他们根据冲击波方向判断是矿工作面发生了瓦斯爆炸,立即报告调度室。调度室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救护队、医院、矿领导及有关人员,组成抢险救灾领导小组,派救护队进人采矿工作面进行抢救。救护队连续工作20多个小时,先后发现28名遇难人员尸体。抢险救灾领导小组考虑救护队已非常疲劳,且遇难的29人中有28人已找到,因此决定次日上午让救护队员休息下午再继续寻找另1名遇难者。次日中午12时,安排救护队到413工作面寻找另1名遇难者的同时,又安排25人到采矿工作面外采区进风巷清理维修,为寻找另1名遇难人员做准备。当救护队和维修作业人员还未到达作业地点时灾区发生了第2次爆炸,走在前面的21人当场死亡、5人受伤。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事故调查组成员应该符合哪些条件?具体到这起事故主要聘请哪方面的专家进行技术鉴定?
2.这起事故是由2次事故组成的,第1次是在生产作业时发生的事故,第2次是在抢险救灾事故过程中发生的事故,2次事故的性质不同。是否应该按2次事故进行调查和处理?主要教训是什么?
3.调查组应该由哪些部门参加?
4.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列出413工作面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

答案:
解析:
1.调查组成员应该符合以下条件: (1)具有事故调查所需要的某一方面的专长。
(2)与所发生事故没有直接利害关系。这起事故主要应该聘请瓦斯、通风、机电等方面的专家进行技术鉴定。
2.这是一起特别重大事故,应该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进行调查和处理,而不能按2起重大事故进行调查处理。主要教训是救援人员的安全没有得到保障,所以,应在矿井救灾计划中拟定保障救援人员安全的措施。
3.调查组应该由矿山安全监察机构、监察部门、工会组织、公安、煤炭管理部门组成。
4.该工作面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有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火灾、冒顶片帮、透水、爆破、火药爆炸、瓦斯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等。
2


变电站的位置选择应考虑供电、建筑、安全等方面的要求。从安全的角度考虑,下列关于变电站选址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建在地势低洼处
B.避开易燃易爆环境
C.建在企业的下风侧
D.设在人员密集场所

答案:B
解析:
从供电角度考虑,变、配电站应接近负荷中心,以降低有色金属的消耗和电能损耗;变、配电站进出线应方便等。从生产角度考虑,变、配电站不应妨碍生产和厂内运输;变、配电站本身设备的运输也应当方便。从安全角度考虑,变、配电站应避开易燃易爆场所;应设在企业的上风侧,并不得设在容易沉积粉尘和纤维的场所;不应设在人员密集的场所。变、配电站的选址和建筑还应考虑到灭火、防蚀、防污、防水、防雨、防雪、防振以及防止小动物钻人的要求。


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许可证实施办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发证机关)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安全使用许可证的审批、颁发和管理
B.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可委托其他单位、组织或者个人实施
C.安全使用许可证有效期为3 年。
D.企业安全使用许可证有效期届满后需要继续使用危险化学品从事生产、且达到危险化学品使用量的数量标准规定的,应当在安全使用许可证有效期届满前3 个月提出延期申请

答案:B
解析:
第五条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负责指导、监督全国安全使用许可证的颁发管理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以下简称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指导、监督本行政区域内安全使用许可证的颁发管理工作。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发证机关)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安全使用许可证的审批、颁发和管理,不得再委托其他单位、组织或者个人实施。第二十六条安全使用许可证有效期为3 年。企业安全使用许可证有效期届满后需要继续使用危险化学品从事生产、且达到危险化学品使用量的数量标准规定的,应当在安全使用许可证有效期届满前3 个月提出延期申请,并提交本办法第十八条规定的文件、资料。


中级安全工程师答疑精华7卷 第7卷


(四)综合安全技术
在建筑施工工地,必须采用( )配电及防护系统。
A.TN-S
B.TN-C-S
C.TN-C
D.TT

答案:A
解析:


眼睛是人体的一个主要的感官器官,下列关于视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般情况下,明适应比暗适应时间长
B.一般情况下,明适应比暗适应时间短
C.明适应是指由明处进入暗处的适应过程
D.视错觉就是产生了视觉后像

答案:B
解析:
(1)暗适应是指人从光亮处进入黑暗处,开始时一切都看不见,需要经过一定 时间以后才能逐渐看清被视物的轮廓。暗适应的过渡时间较长,约需要 30min 才能完全适应。
(2)明适应是指人从暗处进入亮处时,能够看清视物的适应过程,这个过渡时间很短, 约需 1min,明适应过程即趋于完成。
(3)视错觉。人在观察物体时,光线不仅使神经系统产生反应,而且由于视网膜受到光 线的刺激,会在横截面上产生扩大范围的影响,使得视觉印象与物体的实际大小、形状存在 差异,这种现象称为视错觉。


正常工况下,危险源运行模拟流程,进行主要参数的数据显示、报表、超限报警,并根据临界状态数据自动判断是否( )。

A.转入应急控制程序
B.处于事故临界状况
C.处于事故初始阶段
D.事故已被控制

答案:A
解析:
正常运行阶段。正常工况下,危险源运行模拟流程,进行主要参数(温度、压力、浓度、油/水界面、泄漏检测传感器输出等)的数据显示、报表、超限报警,并根据临界状态判据自动判断是否转入应急控制程序。


下列关于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监督管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企业当年未发生事故,未动用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的,在下一年度不再另行存储

B.企业当年发生事故,动用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的,在下一年度自行按动用金额补齐差额

C.企业生产经营规模、从业人数等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核定基础发生较大变化,由省、市、县安全监管部门和同级财政部门调整并通知企业补存(退还)

D.已缴纳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的企业依法关闭、破产时,经申请,由省、市、县安全监管部门和同级财政部门核准后,允许企业按规定自主支配专户结存资金

答案:B
解析:
企业持续生产经营期间,当年若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动用风险抵押金的,省、市、县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及同级财政部门应当重新核定企业应存储的风险抵押金数额,并及时告知企业;企业应当在核定通知送达后1个月内,按照规定标准再将风险抵押金补齐存储差额。


某矿一平巷盲竖井的罐笼在提升矿石时发生卡罐故障,罐底被撞开,罐笼内约1t的矿石掉落井底,罐笼被卡在离井口2~3m的位置不能上下移动。
当班的绞车工张某随即上井向值班矿长元某A和维修工陈某报告,陈某和元某A先后下井进行检查和修理工作。其间,陈某在没有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3次使用电焊对罐笼角、井筒护架进行切割和焊接作业。至8时左右结束,元某A和陈某先后上井返回地面。当日上午8时10分左右,张某在绞车房发现提升罐笼的钢丝绳晃动,前往井口观察,发现盲竖井内起火,随即关掉绞车房内向下送电的闸刀开关并上井向元某A和陈某汇报。张某随后与陈某一起下井。到达一平巷时烟雾已经很大,他们只能前行几十米。此处离事故盲井还有500多米,能见度不足lm,他们遂返回地面向元某A汇报。
9时30分左右,元某A给生产矿长元某B打电话报告。9时50分左右元某B到达井口打119报警。消防中队于10时30分左右到达井口,但没有条件对井下火灾实施扑灭,建议拨打110报警派请矿山救护队。110于10时37分接警并通知市安全监管局。市安全监管局已于10时35分接到该矿的电话报告,随即派副局长赶赴现场并报告了市领导。
市政府接到事故报告后,组织公安、安全监管、国土资源、冶金、卫生、财政等部门组成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紧急调集附近几个国营大矿、市金属矿救护队、医疗卫生队伍以及风机、电缆等应急物资,全力抢救井下被困矿工。同时,指挥部调集省内8名矿山通风专家共同制订抢险救灾实施方案。省人民政府和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有关领导相继赶到事故现场组织抢救工作。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共调集附近3省11个单位22个救护队的241名救护队员参加井下被困矿工的搜救工作,共抢救出52人,死亡70人。
[问题1]
简述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问题2]
简述矿井火灾发生的三要素。
[问题3]
除明火外,引起火灾的外部因素还有哪些?结合工作经验,请说出外因火灾多发生在哪些地点?
[问题4]
封闭的火区具备哪些条件才准启封?
[问题5]
根据此次事故提出防范措施和建议。

答案:
解析:
[问题1]
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为某矿维修工在盲井的井筒内违章使用电焊,焊割下的高温金属残渣掉落在井壁上,引燃井下可燃物,引发井下火灾。
[问题2]
矿井火灾发生的三要素:
(l)存在热源。要具备一定温度和足够热量的热源才能引起火灾。
(2)存在可燃物。可燃物的存在是火灾发生的基础,无可燃物不能出现火灾。
(3)具有持续供给的足量的助燃气体。最常见的助燃气体为氧气。
火灾发生的三要素必须同时存在,互相结合,缺一不可。
[问题3]
除明火外,引起火灾的外部因素有爆破、电流短路、摩擦等。
外因火灾大多容易发生在井底车场、机电铜室、运输及回采巷道等机械、电气设备比较集中,而且风流比较畅通的地点。
[问题4]
封闭的火区,只有经取样化验证实火已熄灭后,方可启封。火区同时具备下列条件时,方可认为火已熄灭:
(l)火区内的空气温度下降到30℃以下或与火灾发生前该区的日常空气温度相同。
(2)火区内空气中的氧气浓度降到5%以下。
(3)火区内空气中不含有乙烯、乙炔,一氧化碳在封闭期间内逐渐下降,并稳定在0.001%以下。
(4)火区的出水温度低于25℃或与火灾发生前该区的日常出水温度相同。
(5)上述4项指标持续稳定的时间在1个月以上。
[问题5]
防范措施和建议:
(l)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加强对矿山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要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各项政策,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健全安全生产监管机构。
(2)要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管理,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监管水平。加大规范矿业权审批职责的力度,坚决防止生产经营过程中以包代管、包而不管,违法租赁或转让采矿权问题的发生。
(3)在安全生产许可制度的实施过程中,相关部门要严格审核企业安全生产条件,尤其是井下矿山开采的安全出口和井下通风系统。
(4)要督促企业加强从业人员特别是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工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做好考核和持证上岗的监管工作。
(5)矿山建设项目应依法履行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工作,要从项目建设的源头上加强监管,确保企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