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预测试题5篇

发布时间:2021-07-21
2021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预测试题5篇

2021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预测试题5篇 第1篇


某大型金属矿山所在区域为南方丘陵区,多年平均降水量1670mm,属泥石流多发区,矿山上部为褐铁矿床,下部为铜、铅、锌、镉、硫铁矿床。矿床上部露天铁矿采选规模为1.5×10^6t/a,现已接近闭矿。现状排土场位于采矿西侧一盲沟内,接纳剥离表土,采场剥离物,选矿废石,尚有约8.0×10^4m3可利用库容。排土场未建截排水设施,排土场下游设拦泥坝,拦泥坝出水进入A河,露天铁矿采场涌水直接排放A河,选矿废水处理后回用。
现在拟在露天铁矿开采基础上续建铜硫矿采选工程,设计采选规模为3.0×10^6t/a,采矿生产工艺流程为剥离,凿岩、爆破、铲装、运输,矿山采剥总量主2.6×10^7t/a,采矿排土依托现有排场。新建废水处理站处理采场涌水,选矿生产工艺流程为破碎、磨矿、筛分、浮选、精矿脱水,选厂建设尾矿库并配套回用水、排水处理设施,其他公辅设施依托现有工程。尾矿库位于选厂东侧一盲沟内,设计使用年限30年,工程地质条件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续建工程采、选矿排水均进入A河。采矿排水进入A河的位置不变,选矿排水口位于现在有排放口下游3500m处进入A河。
在A河设有三个水质监测断面,1#断面位于现在有工程排水口上游1000m,2# 断面位 于现在工程排水口下游1000m,3#断面位于现在有工程排水口下游5000m,1# ,3#断面水质监测因子全部达标。2# 断面铅、铜、锌、镉均超标。土壤现在监测结果表明,铁矿采区周边表层土壤中铜、铅、镉超标。采场剥离物,铁矿选矿废石的浸出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浸出液中危险物质浓度低于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矿区周边有2个自然村庄,甲村位于A河1#断面上游,乙村位于A河3#断面下游附近。居民以种植水稻、果树、茶叶为主,生产生活用水均为地表水。
【问题】
1、列出该工程还需配套的工程和环保措施。
2、指出生产工艺过程中涉及的含重金属的污染源。
3、指出该工程对甲、乙村庄居民铁水是否会产生影响 说明理由。
4、说明该工程对农业生态影响的主要污染源和污染因子。

答案:
解析:
1. 列出该工程还需配套建设的工程和环保措施。
答: (1)续建工程拟利用的原铁矿排土场,需建设截排水设施及拦泥坝出水回用设施;
(2) 续建工程的尾矿库需建设截排水设施及坝后渗水池(或消力池) ,且尾矿库及渗水池需采取防渗措施;
(3)需配套建设续建工程选矿厂至尾矿库的输送设施:
(4) 露天铁矿闭矿后,需对原铁矿选矿厂采取改造利用或进行处理:
(5) 破碎、磨矿、筛分车间的粉尘治理设施;
(6) 泥石流防护工程。
(7)尾矿库与选矿厂废水排放的监测设施。
2. 指出生产工艺过程中涉及的含重金属的污染源。
答: (1) 含重金属的扬尘或粉尘污染源:采矿中的凿岩、爆破、铲装、运输,选矿中的破碎、磨矿、筛分;
( 2) 排放(特别是非正常排放)的水体中含有重金属的污染源:选厂排水设施;尾矿及排水设施:采场渭水及处理站。
3. 指出该工程对甲、乙村庄居民饮水是否会产生影响?井说明理由。
答: (1)对甲村饮水不会产生影响。因甲村位于现有工程排水口上游1000m、1#监测断面的上游,且所处满足要求段的水质不超标,其距离拟建工程选厂排水口也较远( 4500 m 以外) 。因此,拟建工程选矿排水不会影响到甲村。
(2) 对乙村饮水将产生影响。因为乙村位于本工程新建排水口下游1500m 附近,虽然现状水质不超标,但根据现有采选规模较小的铁矿排水口下游1000m 的2#断面重金属超标的情况来看,续建规模较大的本工程营运后排水可能会导致乙村所处满足要求段出现重金属超标。
4. 说明该工程对农业生态影晌的主要污染源和污染因子。
答:该工程对农业生态影响的主要污染源为:
(1)采场及采矿中的凿岩、爆矿、铲装、运输:
(2) 选矿厂的破碎车间、磨矿车间和筛分车间:
(3)采场涌水处理站及选矿厂排水设施:
(4) 尾矿库及其渗水池。
主要污染因子是:粉尘、铜、铅、辞、铺。
【考点分析】
1 .列出该工程还需配套建设的工程和环保措施。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六、环境保护措施分析( 1 )分析污染控制措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
举一反三:
尽管本题是单纯的提环保措施的题,但需要考生在环境影响识别的基础上才能正确作答,因此只有在正确、完整进行影响识别和判断后才能提出环保措施。
2. 指出生产工艺过程中涉及的含重金属的污染源。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 1 )识别环境影响因素与筛选坪价因子"。
3. 指出该工程对甲、乙村庄居民饮水是否会产生影响?井说明理由。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坪价( 1 )识别环境影响因素与筛选评价因子"。
举一反三:
本题虽然表面上看属于判断题,但需要采取环保的观点在进行分析、类比、定
性预测后才能得出结论,这也可以看出案例分析考试的特点在逐步注重实践,注重
细节。
4. 说明该工程对农业生态影晌的主要污染源和污染因子。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坪价(υ1 )
识别环境影响因素与筛选t坪平价因子"
举一反三:
对农业生态的影响大体可从如下几方面入手分析:
(1)废气扬尘影响农田土壤环境质量:
( 2 ) 废水排放进入农田影响农田灌溉水质;
(3)惨滤液泄漏污染地下水间接影响农田水质等方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 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做好突发环境事件的( ) 等工作。
A风险控制
B应急准备
C应急处置
D事后恢复

答案:A,B,C,D
解析: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规定的专项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应当包括的内容有( )。
A.环境影响分析、预测和评估的可靠性
B.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C.公众意见采纳与不采纳情况及其理由的说明的合理性
D.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科学性

答案:B,C,D
解析:


某污水池发生渗漏,其地下水下游480m处有潜水含水层取水井,其含水层渗透系数120m/d,有效孔隙度40%,水力坡度0.5%,污水渗漏入含水层后,水平运移到取水井的时间是()。

A.4d B. 192d C.320d D.600d

答案:C
解析:
C解析:根据教材上的公式,稳态情况下渗水速率等于地下水流速:v=ki= 120×0.5%=0.6;实际流速u=v/40%= 1.5;t=l/u=480/1.5=320。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环境风险类型包括()。

A.泄漏
B.火灾
C.爆炸
D.地震

答案:A,B,C
解析:


(2018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影响识别内容可不包括()。

A.可能造成地下水污染的装置和设施
B.评价区地下水污染特征及污染程度
C.建设项目可能导致地下水污染的特征因子
D.建设项目服务期满后可能的地下水污染途径

答案:B
解析:
识别内容
(1)识别可能造成地下水污染的装置和设施(位置、规模、材质等)及建设项目在建设期、运营期、服务期满后可能的地下水污染途径。
(2)识别建设项目可能导致地下水污染的特征因子。特征因子应根据建设项目污废水成分(可参照 HJ/T 2.3)、液体物料成分、固废浸出液成分等确定。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确定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是依据()。

A:项目周围敏感目标
B: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最大影响程度
C: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最远影响范围
D: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

答案:C
解析:
根据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最远影响范围确定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2021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预测试题5篇 第2篇


湖库富营养化的敏感性一般与湖库滞留时间,平均水深,水温等有关。对上述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

A.滞留时间越长,越易形成富营养化
B.平均水深越深,越易富营养化
C.气候变暖利于富营养化
D.透明度越高,富营养化越严重

答案:A,C
解析:
湖泊中总磷与叶绿素a和透明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营养状况指数(TSI)是用于评价湖泊富营养化的方法。TSI指数表明:①透明度大,河流不易富营养化;②水深大,磷浓度低;③水温升高,藻类繁殖加速;④停留时间长,替换率小,磷负荷大。


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 ;今后新设立的( )自动进入国家禁止开发区域名录。
A、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B、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C、国家森林公园
D、地质公园

答案:A,B,C
解析:
见教材P200 。


据《大气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导则》 (HJ 200ι 2010) ,对于低浓度、多组分的恶臭气体,宜采用( )处理。
A. 化学吸收类处理方法
B. 化学吸附类处理方法
c. 物理类处理方法
D. 生物类处理方法

答案:B
解析:


对于修订版大气导则所推荐的进一步预测模式,输入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需要逐日每天( )次的连续观测资料。

A.6 B.12 C.24 D.36

答案:C
解析:
对于修订版大气导则所推荐的进一步预测模式,输入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需要逐日每天24次的连续观测资料,对于每日实际观测次数不足24 次的,应在应用气象资料前对原始资料进行插值处理。


污泥处理的基本过程为( )。
A. 调节→稳定→浓缩→脱水→压缩
B. 浓缩→稳定→调节→脱水→压缩
C. 压缩→稳定→调节→脱水→浓缩
D. 浓缩→稳定→脱水→调节→压缩

答案:B
解析:


某省工业发展规划项目主要目的是从战略高度评价该省工业发展规划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提出指导工业发展的环境保护对策和预防减缓环境影响的措施,为保护生态环境、防止环境污染奠定科学基础,为工业合理布局、产业结构合理调整提供科学依据,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证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提供重要环境决策依据。评价主要从工业布局、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基础设施等方面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划方案调整建议,以及减缓规划方案环境影响的整体性对策措施,保障社会经济发展满足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


该规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贯彻落实政府的发展战略,而当地工业正面临着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国内外市场需求增大,多重机遇的叠加优势,产业梯度转移趋势增强等优势,同时当地工业经济总量偏小,主导地位不突出,工业结构矛盾突出,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企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企业改革相对滞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增长方式粗放,煤电油运供应面临巨大压力等劣势。重点发展工业有林业、钢铁、有色金属、电力、汽车、食品、医药、高新技术、机械、制糖、造纸、建材、冶金、石化、农产品加工、纺织、电子、烟草等。


问题:


1.规划评价可以采取的评价方法?


2.规划环境影响识别主要考虑哪些内容?


3.在生态环境保护上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4.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主要考虑哪些工业影响?





答案:
解析:

1.(1)环境影响识别:采用清单法、矩阵法、专家判别法等。


(2)规划实施污染源预测:主要采用系数外推法、类比分析法、资料调查法、专家咨询法、综合分析法等手段分析规划方案的环境影响因素、污染源强。


(3)环境现状评价:主要采用资料分析、现状监测、现场勘察、数理统计等技术方法。


(4)环境影响分析:采用模型法、趋势外推法、类比分析等方法。


(5)环境容量:采用模型法、资料调查等方法确定评价区域环境容量。


(6)公众参与:采用问卷法、访谈调查、座谈会、专家咨询等方法。


2.(1)对于工业发展规划来说,由于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有限,不合理的资源开采,无节制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将会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要对各类环境影响因素进行识别。①识别要素包括主体和受体,其中主体包括水污染因子、大气污染因子和固体废物污染因子,受体则包括水环境、大气环境和生态环境;②识别的产业主要是规划中提到且污染较重的产业,如钢铁、石化、汽车、铝业、锰业、林浆纸、高新技术产业等;③识别预测因子和环境风险要素,预测因子大多是对环境影响较大的污染因子或重要的环境要素。


(2)评价的主要因子:①水资源和水环境,化学需氧量、氨氮;②大气环境,烟尘和SO2;③生态环境,森林、湿地、土地、水体。


3.(1)建设生态功能保护区。


(2)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


(3)加强资源开发与项目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监督。


(4)加强生物物种资源和生物安全管理。


(5)强化近岸海域生态环境保护。


4.(1)林浆纸业:人工造林会对土地利用、天然林、生态系统多样性、土壤与水土保持等方面产生不良影响;造纸产生的高浓度有机废水排放会对水生生态系统产生危害。


(2)矿山开采:矿山开采将会使局部生态系统结构的完整性受损,促使原有自然景观格局逐步向以人类干扰为主的矿区景观格局方向演替。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人工复垦和生态恢复措施,水土流失将加剧,采空区最终将演替为实质荒漠,这种影响将是不可逆的、长期的。


(3)石化产业:沿海石化产业的发展,会对沿海生态环境、渔业资源和渔业生产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影响的内容主要包括土建施工对陆域生态系统的影响,码头和海底管道工程施工对海域水生生态系统、渔业资源和自然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的影响,项目运营期废水排放对海域生态系统的影响等方面。


(4)钢铁、冶金行业:行业排放的废水中含有不易降解的重金属类物质,可以通过生物链富集,随食物链的延伸而增大,排入水域中的重金属被水生生物富集,影响水生生物,人若食用这些水产品,有毒物质可以在人体内进一步富集,从而影响人类健康。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 ( )污染物排放超过排放标准的机动车船。
A、制造 B、进口C、报废 D、销售

答案:A,B,D
解析:
【参考答案】:A B D
【点评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对污染物棑放超过排放标准的机动车船的有关规定。答案显然。


2021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预测试题5篇 第3篇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某建筑I地在城市市区范围内向周围生活环境排放建筑施工噪声,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 )。

A.声环境质量标准
B .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C.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D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答案:C
解析:


某城镇污水处理厂因接纳上游企业改变工艺后的排水而造成该厂排放口出水超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措施的有关规定,应当对该厂出水水质负责的单位是()。

A、上游企业
B、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C、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运营单位
D、上游企业和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运营单位

答案:C
解析:


风力侵蚀强度分级指标有( )。
A. 植被覆盖度、年风蚀厚度、侵蚀模数
B. 植被覆盖度、年风蚀厚度、土壤侵蚀面积
C. 植被覆盖度、侵蚀模数、土壤侵蚀面积
D. 侵蚀模数、年风蚀厚度、土壤侵蚀面积

答案:A
解析: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没有24h平均浓度限值的污染物。

A:O3
B:NO2
C:CO
D:PM2.5

答案:A
解析:
O3只有“日最大8h平均”和“1h平均”,没有24h平均浓度限值。


根据水污染防治法,在生活饮用水源地的水体保护区内,本法公布前已有排污口()。
A、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和地方的标准,应缴纳超标准排污费
B、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或地方标准的,应当治理
C、应当搬迀
D、排放污染物超过或不超过国家或地方标准的都可以继续使用

答案:C
解析:
c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 )不属于矿井开采项目生态评价等级划分依据。

A.井田的范围
B.公众调查意见
C.工业场地占用草地的面积
D.矿井所在区域生态敏感程度

答案:B
解析:


位于1类声环境功能区的某居民住宅楼1层为文化娱乐厅,依据《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评价该居民住宅楼卧室受文化娱乐厅固定设备结构传播噪声影响的等效声级不得超过()。

A:昼间40dB、夜间30dB
B:昼间45dB、夜间35dB
C:昼间50dB、夜间40dB
D:昼间55dB、夜间45dB

答案:A
解析:
位于1类声环境功能区的A类房间(包括住宅卧室、医院病房、宾馆客房等)噪声排放昼、夜间不得超过40dB(A)、30dB(A)。


2021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预测试题5篇 第4篇


某甲醇生产装置甲醇精馏单元采用三塔精馏工艺,自动控制每塔的流量。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中,下列事故风险源项单元划分,正确的是()。

A:单塔分别作为危险单元
B:两塔组合作为危险单元
C:三塔整体作为一个危险单元
D:甲醇生产装置整体作为一个危险单元

答案:D
解析:
源项分析通常按功能划分建设项目工程系统,一般建设项目有生产运行系统、公用工程系统、储运系统、生产辅助系统、环境保护系统、安全消防系统等。将各功能系统划分为功能单元,每一个功能单元至少应包括一个危险性物质的主要贮存容器或管道。并且每个功能单元与所有其他单元有分隔开的地方,即有单一信号控制的紧急自动切断阀。因此,题中需将甲醇生产装置整体作为一个危险单元。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污染物分析内容的是()。

A:污染物排放总量建议指标
B:物料平衡与水平衡
C:工艺流程及污染物产生环节分析
D:无组织排放源强统计及分析

答案:C
解析:
A、B、D三项都属于污染物分析内容,而C项为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分析。


下列关于无组织排放的说法正确的是()。

A:无组织排放源指没有排气筒或者排气筒高度低于12m的排放源排放的污染
B:无组织排放源排放量统计有两种方法;物料衡算法和反推法
C:与工艺相同、原料相似的同类工厂进行类比,在此基础上核算本厂无组织排放量为类比法
D:无组织排放源表现在工艺生产过程中具有弥散型的污染物的无组织排放,以及设备、管道和管件等的“跑冒滴漏”等

答案:C,D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所称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 ),进行跟踪监测的( )。
A.对策和措施方法与制度 B.对策和措施方法或制度
C.对策方法与制度 D.措施方法或制度

答案:A
解析:



汽车生产线项目


某汽车生产公司现有厂区位于市区北部,拥有2万辆小型汽车生产能力,拟投资30亿元新建年产8万辆小型汽车生产线,新厂区位于某市工业开发区内,地形简单,位于环境空气质量功能二类区,距市中心约15 km。主要工程内容包括冲压车间、焊接车间、涂装车间、总装车间,以及配套的仓储物流、研发中心、办公楼等工程。在该生产项目投产后(2年建设期)淘汰现有厂区所有落后生产设备,现有厂区按照城市规划将建设为住宅区。新建生产线主要原辅料消耗是冷轧汽车板、溶剂和涂料等,其中溶剂和涂料年用量2 000 t(甲苯平均含量1.8%,二甲苯平均含量9.2%)。涂装车间工艺和现有厂区一样,为喷漆—晾干—烘干。主要废气污染源是涂装车间的烘干室、晾干室和喷漆室产生的含有机物的废气,主要污染物是甲苯和二甲苯,其中,喷漆室废气采用水旋喷漆室进行净化,废气中的漆雾分别经水幕阻挡和吸收过滤去除后,经风机从排气筒排放至室外,漆雾净化的循环水中加入了漆的凝聚剂,净化率>80%,外排二甲苯19.6 t/a,甲苯5.2 t/a;烘干室排出的热废气进入燃烧装置,燃烧装置对有机物的净化率>90%,外排二甲苯7 t/a,甲苯0.6 t/a;晾干室二甲苯排放量12.8 t/a,甲苯3.5 t/a,直接通过管道送排气筒外排。以上废气汇合后均经过1根28 m高排气筒外排,废气总量3 0万m3/h,年运行时间3 00天,每天工作24 h。本项目生产工艺废水主要来自涂装车间,包括脱脂清洗废水、磷化清洗废水、电泳清洗废水和喷漆废水,主要污染物为COD、石油类、总镍、总锌和六价铬,排入厂区污水综合处理站与其他废水混合后,经生化处理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产生的工业固体废物有漆渣、磷化滤渣、污水处理站的污泥。目前,现有厂区COD排放总量尚不能满足当地环保局批复的总量指标,待新厂建成后,老厂区全部淘汰可满足总量要求。


【问题】


1.请在下页图中括号填入甲苯、二甲苯量,做出涂装工序的甲苯、二甲苯平衡(填写方式按照甲苯/二甲苯)。


2.假如按照大气导则估算模式计算,二甲苯最大落地浓度出现在厂区办公楼区域,为0.105 mg/m3,在距离源2 000 m、3 000 m位置(均在厂外)落地浓度分别为0.07 mg/m3和0.03 mg/m3,请判断该项目大气评价等级并给出判定依据,确定评价范围。[说明:《工业企业卫生标准》(TJ 36—79)中居民区大气中二甲苯的最高容许浓度一次浓度值标准为0.30 mg/m3]



3.计算本项目中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排放速率,判断是否满足标准要求并从环评角度提出合理建议。[说明:《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新污染源标准见表1,计算数据可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4.该厂在污水综合处理站出口设置了在线监测装置,请问该厂生产废水处理及监控方案是否可行?如果处理达标,最终排水应执行什么标准?


5.针对拟淘汰的老厂区,环评时应关注哪些问题?由于老厂区存在落后设备,应分析环保设备和设施的有效性,查找存在的环保问题,并提出过渡期(2年)的整治方案。




答案:
解析:

【参考答案】


1.请在下图括号填入甲苯、二甲苯量,做出涂装工序的甲苯、二甲苯平衡(填写方式按照甲苯/二甲苯)。



2.假如按照大气导则估算模式计算,二甲苯最大落地浓度出现在厂区办公楼区域,为0.105 mg/m3,在距离源2 000 m、3 000 m位置(均在厂外)落地浓度分别为0.07 mg/m3和0.03 mg/m3,请判断该项目大气评价等级并给出判定依据,确定评价范围。[说明:《工业企业卫生标准》(TJ 36—79)中居民区大气中二甲苯的最高容许浓度一次值标准为0.30 mg/m3]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定为二级,评价范围为以该源为中心、边长6km的正方形或直径3km的圆形区域。


3.根据题中计算得出排气筒外排甲苯和二甲苯量分别为9.3 t/a和39.4 t/a,按照年工作300天,即工作7 200 h,甲苯和二甲苯小时排放速率分别为1.29 kg/h和5.47 kg/h,按照小时外排废气总量30万m3合计,甲苯和二甲苯排放浓度分别为4.3 mg/m3和18.23 mg/m3。按照标准环境功能区划,该区域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按照标准中内插法计算,28 m高排气筒甲苯应执行的二级排放速率为5.2+(18-5.2)*(28-20)/(30-20)=15.44 kg/h,二甲苯应执行的二级排放速率为1.7+ (5.9-1.7)*(28-20)/(30-20)=5.06 kg/h。以上计算的排放浓度和标准对比,均满足标准要求;排放速率与计算的28 m高排气筒排放速率对比,甲苯排放速率满足标准要求,二甲苯排放速率不满足标准要求。因此,环评建议应当增加排气筒高度,至少加高至20+( 5.47-1.7)*(30-20)/( 5.9-1.7)= 28.98 m≈29 m 。


4.该厂生产废水处理及监控方案不可行,因为总镍和六价铬为第一类污染物,其排放浓度必须在车间排放口控制,应在工序车间内进行处理达标后再与其他废水混合进入综合处理站处理,并应在车间处理工序出口设置监测装置。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要求:排入设置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的污水,最终排水应执行三级标准。


5.由于老厂区存在落后设备,排污总量不能满足要求,应分析环保设备和设施的有效性,查找存在的环保问题,并提出过渡期(2年)的整治方案,老厂区关停淘汰应纳入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内容。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对于老厂区应监测厂区及周围土壤,分析其主要污染因子(总镍、六价铬等)是否满足作为住宅用地的要求,其累积影响是否满足将来环境需要,企业还应对厂区土壤进行监测并报环保主管部门审查,并编制土壤修复方案,消除存在的土壤污染。




1.该题主要考察环评人员对工程分析中物料及有害元素平衡分析的能力。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要求,工程分析方法主要有类比分析法、物料平衡计算法、查阅参考资料分析法,在本题中主要运用物料平衡计算法,根据外排污染量、原料带入量、污染治理装置去除效率计算甲苯、二甲苯在各个环节的流转数据,并得出该工序的有害物料平衡,为核算污染排放量和污染治理措施有效性提供依据。本题具体计算过程如下:涂料和溶剂:溶剂和涂料年用量2 000 t,(甲苯平均含量1.8%,二甲苯平均含量9.2%)。甲苯:2 000*1.8%=36,2 000*9.2%=184逸散:5.2*(1-80%)=26,19.6/ (1-80%)=98涂着车身:36-26=10,184-98=86挥发:由题可知,晾干室甲苯、二甲苯排放量为3.5 t/a和12.8 t/a烘干废气:0.6/(1-90%)=6,7/(1-90%) =70干漆膜:10-6-3.5=0.5,86-70-12.8=3.2燃料分解:6-0.6=5.4,70 - 7=63排入水中:水槽吸收80%,26*80%=20.8,98*80%=78.4排入大气总计:5.2+3.5+0.6=9.3,19.6+7+12.8=39.4


2.该题主要考察环评人员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 HJ 2.2—2008)的理解应用。按照导则要求:当估算污染物最大落地浓度大于等于标准值(一次值)的80%且落地浓度等于标准值(一次值)的10%位置与源的距离大于等于5 km时,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一级;当估算污染物最大落地浓度小于标准值(一次值)的10%或落地浓度等于标准值(一次值)的10%位置与源的距离小于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离时,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以上两种情况外,评价等级确定为二级。本项目污染物最大落地浓度出现在厂内,为标准的35%,厂外落地浓度等于标准值(一次值)的10%距离为3 000 m,因此根据以上依据,大气环境评价等级判断为二级。按照导则要求:以排放源为中心点,以D10%(落地浓度等于标准值的10%位置与源的距离)为半径的圆或2*D10%为边长的矩形作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评价范围的直径或边长一般不应小于5 km。本项目D10%为3 km,因此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以该源为中心,边长6 km的正方形或直径3 km的圆形区域。


3.本题考察环评人员对污染物达标计算、功能区划与采用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的掌握情况。根据环境功能区划对应采用相应等级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本项目位于环境功能区二类区,应当采用《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题目给出污染物排放总量、年工作天数、废气小时排放总量、排气筒高度,依据以上数据可计算得出污染物排放速率和浓度,与《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新污染源二级标准对比可得出是否达标的结论。但本题给出的排气筒高度与《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列有的排气筒高度不能直接对应,需要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附录B中的内插法计算本题给出排气筒高度相对应的排放速率标准。附录B:某排气筒高度处于表列两高度之间时,用内插法计算最高允许排放速率,公式如下:Q=Qa+(Qa+1-Qa)*(h-ha)/(ha+1-ha)式中:Q——某排气筒最高允许排放速率(即我们要计算的排放速率标准);Qa——比某排气筒低的表列限值中的最大值;Qa+1——比某排气筒高的表列限值中的最小值;h——某排气筒的几何高度(即题中排气筒高度28 m);ha——比某排气筒低的表列高度中的最大值(即表中排气筒高度20 m);ha+1——比某排气筒高的表列高度中的最小值(即表中排气筒高度30m)。通过以上计算可得出28 m高排气筒甲苯和二甲苯最大允许排放速率,通过对比可发现该排气筒不满足要求。需要答题者假定排气筒允许最高排放速率为本项目计算出的排放速率,通过运用上面的内插公式反算排气筒的最低高度,并建议企业加高排气筒在此高度上。


4.该题目考察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理解应用。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六价铬和总镍是第一类污染物。第一类污染物,不分行业和污水排放方式,也不分受纳水体的功能类别,一律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采样,其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必须达到本标准要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要求:排入设置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的污水,执行三级标准。因此,本项目采用厂区综合污水处理站合并处理含第一类污染物的废水,从废水处理方案上是不行的,在总排口监测第一类污染物也是不符合规定的。


5.本题考察环评人员对危险废物判别、《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和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理解,同时考察了评价人员实际环评工作判断能力。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改扩建及异地搬迁建设项目需说明现有工程的基本情况、污染排放及达标情况、存在的环境保护问题及拟采取的整改措施等内容。所有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必须采取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措施,如采取措施后污染物排放总量仍然不能达到地方政府控制要求,必须采取“以新带老,,或区域削减措施,并论证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措施的可行性与可靠性。削减措施要与建设项目同步实施,并纳入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内容。因此,由于老厂区存在落后设备,排污总量不能满足要求,应分析环保设备和设施的有效性,查找存在的环保问题,并提出过渡期(2年)的整治方案,老厂区关停淘汰应纳入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内容。企业现有厂区生产工艺和拟建厂区生产工艺一样,产生的固体废物中漆渣和污水站污泥(含有镍、六价铬重金属)属于危险废物。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办公厅文件中《关于切实做好企业搬迁过程中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环办[2004]47号)中规定:


(1)所有产生危险废物的工业企业、实验室和生产经营危险废物的单位,在结束原有生产经营活动,改变原土地使用性质时,必须经具有省级以上质量认证资格的环境监测部门对原址土地进行监测分析,报送省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审查,并依据监测评价报告确定土壤功能修复实施方案。当地政府环境保护部门负责土壤功能修复工作的监督管理。监测评价报告要对原址土壤进行环境影响分析,分析内容包括遗留在原址和地下的污染物种类、范围和土壤污染程度;原厂区地下管线、储罐埋藏情况和土壤、地下水污染现状等的评价情况。(2)对于已经开发和正在开发的外迁工业区域,要尽快制定土壤环境状况调查、勘探、监测方案,对施工范围内的污染源进行调查,确定清理工作计划和土壤功能恢复实施方案,尽快消除土壤环境污染。(3)对遗留污染物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由原生产经营单位负责治理并恢复土壤使用功能。因此,老厂区应监测厂区及周围土壤,分析其主要污染因子是否满足要求,对厂区土壤进行监测并报环保主管部门审查并编制土壤修复方案,消除存在的土壤污染。



《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规定:海洋工程需要拆除或者改作他用的,应当报原核准该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海洋主管部门批准。拆除或者改变用途后( ),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A.可能产生轻度环境影响的 B.可能产生较大环境影响的
C.可能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 D.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

答案:C
解析:


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填埋工作面上2m以下高度范围内,甲烷的体积百分比应()。

A:不大于0.1%
B:不小于0.2%
C:不大于0.5%
D:不大于1.0%

答案:A
解析:
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填埋工作面上2m以下高度范围内甲烷的体积分数应不大于0.1%。


2021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预测试题5篇 第5篇


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关于医疗废物集中贮存、处置设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应当远离居(村)民居住区、水源保护区和|交通干道
B应当远离工厂、企业等工作场所
C与工厂、企业等工作场所有适当的安全防护距离
D与居(村)民居住区、水源保护区和交通干道有适当的安全防护距离

答案:A,C
解析:


(2017年)根据《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关于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夜间频发噪声最大声级超过等效声级限值的幅度不得高于15 dB(A)
B.夜间偶发噪声最大声级超过等效声级限值的幅度不得高于20 dB(A)
C.未划分声环境功能区的区域,厂界环境噪声排放统一执行3类声环境功能区限值
D.当固定设备排放的噪声通过建筑物结构传播至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内时,其等效声级不得超过规定的限值

答案:D
解析:
频发不得高于10,偶发不得高于15,未划分功能区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参照相关标准确定。


根据《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关于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的说法,正确的是()
A 2017年底前, 工业集聚区应按规定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并安装自动在线监控装置
B 现有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应于2017年底前全面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
C 到2030年,全国所有县城和重点镇具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县城、城市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85%、95%左右
D 到2020年,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建成区污水基本实现全收集、全处理

答案:A
解析:
这题有一定的难度。选项B 的正确说法是:现有城镇污水处理设施, 要因地制宜进行改造, 2020 年底前达到相应排放标准或再生利用要求。敏感区域(重点湖泊、重点水库、近岸海域汇水区域)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应于2017 年底前全面达到一级A 排放标准。选项C 的时间是2020 年。选项D 的正确说法是:到2017 年, 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建成区污水基本实现全收集、全处理,其他地级城市建成区于2020 年底前基本实现。


某拟建高速公路建设期在下列地点设置弃渣场,选址合理的有( )。

A.水田
B.河道滩地
C.废弃取土场
D.荒土凹地

答案:C,D
解析:
从可持续发展出发,工程方案的优化措施中采用环境友好的方案。“环境友好”是指建设项目设计方案对环境的破坏和影响较少,或者虽有影响也容易恢复。这包括从选址选线、工艺方案到施工建设方案的各个时期。例如,公路铁路建设以隧道方案代替深挖方案;建设项目施工中利用城市、村镇闲空房屋、场地,不建或少建施工营地,或施工营地优化选址,利用废弃土地,少占或不占耕地、园地等。环评中应对整体建设方案结合具体环境认真调查分析,从环境保护角度提出优化方案建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2011年修正版)第二十四条规定,在河道管理范围内,禁止弃置矿渣、石渣、煤灰、泥土、垃圾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应当组织环境影响后评价的情形包括()。

A:某输油管线项目跨越两省区并存在重大环境风险
B:某化工厂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经批准后,采用的生产工艺发生重大变动
C:某公路建设项目的选线发生较大变化,经由自然保护区实验区的长度有所增加
D:某电厂运行过程中锅炉除尘工艺发生变化,致使烟尘排放强度与环境影响预测情况相比有较大变化

答案:A,B,C,D
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应当组织环境影响后评价的情形包括:①在建设、运行过程中产品方案、主要工艺、主要原材料或污染处理设施和生态保护措施发生重大变化,致使污染物种类、污染物的排放强度或生态影响与环境影响评价预测情况相比有较大变化。②在建设、运行过程中,建设项目的选址、选线发生较大变化,或运行方式发生较大变化,可能对新的环境敏感目标产生影响,或可能产生新的重要生态影响的。③建设、运行过程中,当地人民政府对项目所涉及区域的环境功能做出重大调整,要求建设单位进行后评价的。④跨行政区域、存在争议或存在重大环境风险的。


2013-20.东部甲乙两省交界的某油库原油贮区位于乙省,建设单位拟在甲省扩建入库原油输送能力。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负责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的是( )

A.环境保护部
B.甲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C.乙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D.管辖甲、乙两省的环境保护部督查中心

答案:A
解析:


景观敏感度评价中,景观表面相对于观景者的视线坡度为(),视为“极敏感”。

A:小于20%
B:20%~30%
C:30%~45%
D:大于45%

答案:D
解析:
20%~30%为“中等敏感”,30%~45%为“很敏感”,大于45%为“极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