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经典例题7节

发布时间:2021-07-05

2021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经典例题7节 第1节


某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未建成而主体工程正式投入生产,依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有权责令其停产的部门或机关是()。

A:该项目的行业主管部门
B:该项目的核准许可部门
C:该项目所在地人民政府
D:审批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答案:D
解析:
依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未建成,未经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主体工程正式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由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二十八条的规定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可以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开展建设项目场地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范围应扩展至包气带的条件是()。

A.天然包气带垂向渗透系数小于1ⅹ10-7 cm/s
B.天然包气带厚度大于100m
C.天然包气带垂向渗透系数小于1ⅹ10-6 cm/s
D.天然包气带厚度大于50m

答案:B,C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计算室内声源的室外等效声源的声功率级,需要的主要参数有()。
A.室内围护结构处的声级 B.围护结构的隔声量
C.围护结构的面积 D.房间的体积


答案:A,B,C
解析:
等效室外声源声功率级的计算过程如下:①计算出某个声源在某个室内围护结构处(如窗户)的倍频带声压级,然后计算出所有室内声源在围护结构处产生的i倍频带叠加声压级。②在室内近似为扩散声场时,计算出靠近室外围护结构处的声压级。然后计算出所有室内声源在靠近围护结构处产生的总倍频带声压级(按噪声级叠加计算求和),再将室外声级L2和透声面积换算成等效室外声源,计算出等效声源的倍频带声功率级。③按室外声源预测方法计算预测点处的A声级,等效声源的中心位置位于透声面积的中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下列区域中,不属于滨海湿地是()。

A、潮间带
B、洪泛地带
C、沿海低地
D、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

答案:D
解析:
应是水深不超过6米的永久性水域


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 生态影响类》,风电厂建设项目生态影响调查的内容不包括( )。

A.工程占地情况
B.工程影响区域内的水利设施状况
C.工程影响区域内的农作物耕作制度
D.工程影响区域内的水土流失现状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 生态影响类》,生态影响调查的内容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设置,一般包括:①工程沿线生态状况,珍稀动植物和水生生物的种类、保护级别和分布状况、鱼类三场分布等;②工程占地情况调查,包括临时占地、永久占地,列表说明占地位置、用途、类型、面积、取弃土量(取弃土场)及生态恢复情况等;③工程影响区域内水土流失现状、成因、类型,所采取的水土保持、绿化及措施的实施效果等;④工程影响区域内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世界遗产地等生态敏感目标和人文景观的分布状况,明确其与工程影响范围的相对位置关系、保护区级别、保护物种及保护范围等,提供适当比例的保护区位置图,注明工程相对位置、保护区位置和边界;⑤工程影响区域内植被类型、数量、覆盖率的变化情况;⑥工程影响区域内不良地质地段分布状况及工程采取的防护措施;⑦工程影响区域内水利设施、农业灌溉系统分布状况及工程采取的保护措施;⑧建设项目建设及运行改变周围水系情况时,应做水文情势调查,必要时须进行水生生态调查;⑨如需进行植物样方、水生生态、土壤调查,应明确调查范围、位置、因子、频次,并提供调查点位图;⑩上述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增减。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污染源源强核算过程中,需要核算()的污染物产生和排放强度。

A.有组织排放
B.无组织排放
C.正常工况下
D.事故工况

答案:A,B,C
解析:


人工湿地去除有机污染物的机理是( )。

A.物理、化学协同作用
B.物理、生物协同作用
C.生物、化学协同作用
D.物理、化学、生物协同作用

答案:D
解析:
湿地植物主要通过3种途径去除有机污染物:①植物直接吸收有机污染物;②植物根系释放分泌物和酶分解有机污染物;③植物和根际微生物联合作用吸收、分解和富集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人工湿地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将污水、污泥有控制的投配到经人工建造的湿地上,污水与污泥在沿一定方向流动的过程中,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


已知某河段长10km,规定的水环境功能为Ⅲ类(DO≥5mg/L),现状废水排放口下游3km和10km处枯水期的DO浓度值分别为5.0mg/L和5.5mg/L。采用已验证的水质模型进行分析,发现在该排放口下游4~6km处存在临界氧亏点。因此可判定该河段( )。

A.DO浓度值满足水环境的功能要求
B.部分河段DO浓度值未达标
C.尚有一定的有机耗氧物环境容量
D.现状废水排放口下游3.5km处DO浓度值达标

答案:B
解析:
沿河水流动方向的溶解氧分布为一悬索型曲线,通常称为氧垂曲线。氧垂曲线的最低点C称为临界氧亏点,临界氧亏点的亏氧量称为最大亏氧值。在临界亏氧点左侧,耗氧大于复氧,水中的溶解氧逐渐减少;污染物浓度因生物净化作用而逐渐减少;达到临界亏氧点时,耗氧和复氧平衡;临界点右侧,耗氧量因污染物浓度减少而减少,复氧量相对增加,水中溶解氧增多,水质逐渐恢复。据氧垂曲线,在4~6km出现临界氧亏点,那么氧亏点DO浓度值肯定小于5mg/L,所以部分河段DO浓度值未达标。


2021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经典例题7节 第2节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下列关于环境风险评价重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A:应将事故引起厂界外人群的伤害的预测和防护作为评价重点
B:应将事故引起厂界内人群的伤害的预测和防护作为评价重点
C:应将事故引起环境质量恶化的预测和防护作为评价重点
D:应将事故引起对生态系统影响的预测和防护作为评价重点

答案:B
解析:
环境风险评价是把预测和评价事故对厂(场)界外人群的伤害、环境质量的恶化及对56生态系统影响的范围和程度,提出防范、减少、消除对人群和环境影响措施作为工作重点。


水动力弥散系数是反映一定流速下,某种污染物在多孔介质中()的参数。

A:弥散过程
B:弥散方向
C:弥散能力
D:弥散速度

答案:C
解析:
水动力弥散系数是表征在一定流速下,多孔介质对某种污染物质弥散能力的参数,它在宏观上反映了多孔介质中地下水流动过程和空隙结构特征对溶质运移过程的影响。


下列状况中,属于项目装置区内甲苯输送管道环境风险事故的是( )。

A.管道接头突发泄漏
B.输送泵控制性停车
C.管道检修探伤期间停运
D.管道被撞击弯曲变形

答案:A
解析: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中,关心的主要风险是生产和贮运中的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的泄漏与着火、爆炸环境风险。题中甲苯属于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故其输送管道接头突发泄漏为环境风险事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建设生活垃圾处置的设施、场所,必须符合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环境保护和环境卫生标准。禁止擅自()生活垃圾处置的设施、场所。

A:关闭、闲置或者拆除
B:关闭
C:闲置
D:拆除

答案:A
解析:


水土流失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

A.降雨
B.水土流失面积
C.地形
D.土壤理化性质

答案:A,B,C,D
解析:
通用水土流失方程式A=R?K?L?S?C?P中,A为单位面积多年平均土壤侵蚀量,t/(hm2?a);R为降雨侵蚀力因子,R=EI30(一次降雨总动能×最大30min雨强);K为土壤可蚀性因子,根据土壤的机械组成、有机质含量、土壤结构及渗透性确定;L为坡长因子;S为坡度因子;C为植被和经营管理因子;P为水土保持措施因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土地沙化是指主要因( )。

A.人类生产活动
B.极端气象条件
C.长期干旱气候
D.人类不合理活动所导致的

答案:D
解析: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纲要》中保护和恢复生态功能的主要任务包括()。

A:提高水源涵养能力
B:增强防风固沙能力
C:提高调洪蓄洪能力
D:加强退化草场的改良和建设

答案:A,B,C
解析: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纲要》中保护和恢复生态功能的主要任务有:①提高水源涵养能力;②恢复水土保持功能;③增强防风固沙功能;④提高调洪蓄洪能力;⑤增强生物多样性维护能力;⑥保护重要海洋生态功能。


依据《土壤污染防治法》,下列对土壤污染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因自然因素导致某种物质进入陆地表层土壤,引起土壤化学、物理、生物等方面的反应,影响土壤功能和有效利用,危害公众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
B、因人为因素导致某种物质进入地表,引起土壤化学、物理、生物等方面特性的改变,影响土壤功能和有效利用,危害公众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
C、因人为因素导致污染物质进入陆地表层土壤,引起土壤化学、物理、生物等方面特性的改变,影响土壤功能和有效利用,危害公众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
D、因人为因素导致某种物质进入陆地表层土壤,引起土壤化学、物理、生物等方面特性的改变,影响土壤功能和有效利用,危害公众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

答案:D
解析:


2021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经典例题7节 第3节


某河流干流流量为9m3/s,氨氮浓度为1.0mg/L;支流流量为1m3/s,氨氮浓度为9.0mg/L。支流汇入干流混合后,氨氮平均浓度为()。

A:10.0mg/L
B:8.2mg/L
C:5.0mg/L
D:1.8mg/L

答案:D
解析:
氨氮平均浓度=(1.0*9+9.0*1)/(9+1)=1.8(mg/L)。


下列区域中允许建立危险废物焚烧厂的是( )。
A.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一类功能区
B.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类功能区
C.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I类功能区
D.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II类功能区

1996 标准不适用,此题请跳过。

答案:B
解析:
【点评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危险废物焚烧厂选址的技术要求。答案显然,考生需理解记忆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规定:排放水污染物,不得超过()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A.国家重点水污染物 B.地方水污染物
C.国家或者地方重点水污染物 D.国家或者地方水污染物

答案:C
解析:


根据《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关于划定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的说法正确的有( )。

A、未污染和轻微污染的划为优先保护类
B、轻度污染的划为安全利用类
C、中度和重度污染的划为严格管控类
D、有条件的地区要逐步开展林地、草地、园地等其他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定等工作

答案:A,B,D
解析:


在生态影响评价过程中,对于3级评价项目,以重要评价因子受影响的方向为扩展距离不应小于( )。
A2~8km
B30~40km
C8~30km
Dl~2km

答案:D
解析:


依据《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下列危险废物处置方式正确的是
( ) .

A.废铅酸电池送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填埋
B.医院临床废物宜建设专用焚烧设施进行处置
C.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与城市生活垃圾一并卫生填埋
D.含多氯联笨类废物与其他废物一并送焚烧炉焚烧

答案:B
解析:
【点评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中有关規定。废铅 酸电池应当回收利用,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属于危险废物,含多氯联笨类废物宜建 设专用焚烧设施进行处置。


环境风险的防范和减缓措施应从()方面考虑。

A:开发建设项目活动特点、强度与过程
B:所处环境的特点和敏感性
C:建设项目的运行状况
D: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

答案:A,B
解析:
环境风险的防范和减缓措施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①开发建设项目活动特点、强度与过程;②所处环境的特点和敏感性。


某样地景观生态调查测得W斑块的频率和景观比例分别为36%和40%,若样地内W斑块的数量为48,斑块总数为300,则W斑块的优势度值是( )。 (注:Do=0.5×[0.5×(Rd+Rf)+Lp]×100%)

A.0.27
B.0.32
C.0.33
D.0.71

答案:C
解析:
决定某一斑块类型在景观中的优势称为优势度值(Do)。优势度值由密度(Rd)、频率(Rf)和景观比例(Lp)三个参数计算得出。具体数学表达式为:Rd=(斑块i的数目/斑块总数)×100%;Rf=(斑块i出现的样方数/总样方数)×100%;Lp=(斑块i的面积/样地总面积)×100%;Do =0.5×[0.5×(Rd+Rf)+Lp]×100%。 代入数据可得,Rd=(斑块i的数目/斑块总数)×100%=48/300×100%=16%,则: DO=0.5×[0.5×(16%+36%)+40%]×100%=33%


2021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经典例题7节 第4节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规定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质量责任主体是()。
A.规划编制机关或者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机构
B.规划编制机关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机构
C.规划编制机关
D.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机构

答案:C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下列关于湖泊、水库的水样的对待,说法错误的是( )。

A.小型湖泊、水库如水深小于10m时,每个取样位置取一个水样
B.大中型湖泊、水库各取样位置上不同深度的水样均不混合
C.小型湖泊、水库如水深大于等于10m时则一般只取一个混合样
D.大中型湖泊、水库如水深大于等于10m时则一般只取一个混合样

答案:D
解析:
在湖泊与水库水样的抽取上,小型湖泊与水库,如水深<10m时,每个取样位置取一个水样;如水深≥10m时则一般只取一个混合样,在上下层水质差距较大时,可不进行混合。大、中型湖泊与水库,各取样位置上不同深度的水样均不混合。


根据《全国生态脆弱区保护规划纲要》,下列原则中, 不属于生态脆弱区保护规划基本原则的是() 。

A.预防为主,保护优先
B.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C.强化监管,适度开发
D.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答案:B
解析:


根据《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关于全力保障水生态环境安全的内容, 说法错误的是( ) 。
A 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
B 深化重点流域污染防治
C 全面整治黑臭水体
D 保护水和湿地生态系统

答案:C
解析:
全力保障水生态环境安全的内容主要有五个方面: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深化重点流域污染防治、加强近岸海域环境保护、整治城市黑臭水体、保护水和湿地生态系统。


根据《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 关于排污权交易制度的有关规定,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企业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基础上,尽快完善初始排污权核定, 扩大涵盖的污染物覆盖面
B 在重点流域和|大气污染重点区域,合理推进跨行政区排污权交易
C 扩大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 将更多条件成熟地区纳入试点
D 在现行以行政区为单元层层分解机制基础上,根据行业先进排污水平,逐步强化以企业为单元进行总量控制、通过排污权交易获得减排收益的机制

答案:B,C,D
解析:
选项A 的正确说法是:在企业排污总量控制制度基础上,尽快完善初始排污权核定,扩大涵盖的污染物覆盖面。


2016-27.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管理办法(试行)》,下列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时限要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应当在建设项目试生产后三至五年内开展
B.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应当在建设项目开工建设后三至五年内开展
C.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应当在建设项目正式投入生产后三至五年内开展
D.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跟姐姐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和环境要素变化特征,确定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的时限

答案:C
解析:


某工厂内有4种机器,声压级分别是 84 dB、 82 dB、 86 dB、 89 dB ,它们同时运行时的声压级是( ) dB
A. 94
B. 92
C. 95
D. 98

答案:B
解析:


恒定流指河流()恒定时的形态。

A:底坡变化
B:断面形态变化
C:上下游水边界均匀
D:走向

答案:C
解析:


2021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经典例题7节 第5节


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确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地域范围通常考虑()因素。

A:地域的现有地理属性、自然资源特征或人为的边界
B:已有的管理边界,如行政区等
C:地域的现有人文属性
D:地域的民俗属性

答案:A,B
解析:
确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地域范围通常考虑:①地域的现有地理属性(流域、盆地、山脉等),自然资源特征(如森林、草原、渔场等),或人为的边界(如公路、铁路或运河);②已有的管理边界,如行政区等。


一级评价项目预测时,对于施工期超过()的项目,并且施工期排放的污染物影响较大,还应预测施工期间的大气环境质量。
A.半年 B.1年 C.2年 D.3年

答案:B
解析:
对于施工期超过一年的项目,并且施工期排放的污染物影响较大,还应预测施工期间的大气环境质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规定:关闭矿山,必须提出()及有关采掘工程、不安全隐患、土地复垦利用、环境保护的资料,并按照国家规定报请审查批准。

A:矿山闭坑报告
B:矿山闭坑申请
C:矿山关闭报告
D:关闭矿山申请

答案:A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规定,国家禁止( )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小型造纸、制革、印染、染料、炼焦、炼硫、炼砷、炼汞、炼油、电锻、农药、石棉、水泥、玻璃、钢铁、火电以及其他严重污染水环境的生产项目。
A.新建 B.改建
C.改扩建 D.新建、改扩建

答案:A
解析:


2016-7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下列规划中,不属于该法所称的城乡规划的是()。

A.村庄规划
B.城市总体规划
C.城市交通规划
D.城市详细规划

答案:C
解析:


2016-139.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的贮存、处置设施的选址应当远离()

A.交通干道
B.水源保护区
C.居(村)民居住区
D.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厂

答案:A,B,C
解析:


2014-15.某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机构开展专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时弄虚作假,造成环境影响报告文件严重失实。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由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该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机构予以( ),处所收费用l 倍上3 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A.警告
B.通报
C.责令限期整改
D.缩减评价范围

答案:B
解析:


生物生产量为4.2t/(hm2·a),属于()。

A:潜在的荒漠化
B:正在发展的荒漠化
C:强烈发展的荒漠化
D:严重的荒漠化

答案:A
解析:
记住荒漠化的量化指标:潜在荒漠化的生物产生量为3~4.5t/(hm2·a),正在发展的荒漠化的生物产生量为2.9~1.5t/(hm2·a),强烈发展的荒漠化的生物产生量为1.4~1.0t/(hm2·a),严重荒漠化的生物产生量为0.9~0.0t/(hm2·a)。


2021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经典例题7节 第6节


植被中物种的重要值的表示方法是()。
A.相对密度、相对优势度和相对频度之和 B.优势度
C.密度、优势度和频度之和 D.相对优势度和相对频度之和


答案:A
解析:
在样方调查的基础上,可依下列方法计算植被中物种的重要值:①密度=个体数目/样地面积;②优势度=底面积(或覆盖面积总值)/样地面积;③频度=包含该种样地数/样地总数;④重要值=相对密度+相对优势度+相对频度。


当《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不能说明项目产生的污染及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时,应进行专项评价。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和当地环境特征,可进行()专项评价。
A.1项 B.1?2项 C.2项 D.2?3项

答案:B
解析:


某企业给水系统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单位:m3/d),该厂的用水重复利用率是()。

A:50.5%
B:78.3%
C:80.0%
D:84.0%

答案:C
解析:
该厂的用水重复利用率=重复利用水量/(重复利用水量+取用新水量)=(50+50+900)/(50+50+900+250)*100%=80.0%。


某项目再生烟气二氧化硫排放浓度按850mg/m3设计,年二氧化硫排放量为2670吨。根据“十二五”规划要求,此类型排放源的排放浓度应不高于400mg/m3,则该源的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应核算为()。

A:2670吨
B:1414吨
C:1256吨
D:1130吨

答案:C
解析:
对于污染源分布应根据已经绘制的污染流程图,并按排放点标明污染物排放部位,然后列表逐点统计各种污染物的排放强度、浓度及数量。对于最终排入环境的污染物,确定其是否达标排放,达标排放必须以项目的最大负荷核算。比如燃煤锅炉二氧化硫、烟尘排放量,必须要以锅炉最大产气量时所耗的燃煤量为基础进行核算。由于此类型排放源的排放浓度应不高于400mg/m3,根据比例式850/2670=400/x可知,x=1256t,即该源的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应核算为1256吨。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 ,环评机构有下列( )情形,由实施监督检查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该机构以及编制主持人和主要编制人员限期整改六至十二个月。
A 环境影响报告表的主要内容未由相应的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作为主要编制人员的
B 主要环境保护措施缺失的
C 引用的现状监测数据错误的
D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遗漏的

答案:B,C,D
解析:
选项BCD 都属报告书(表)具体内容出现的问题,性质较严重,属限期整改六至十二个月。





答案:
解析:





(2017年)根据《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关于施工期间噪声等效声级测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测量连续 20min 的等效声级
B. 测量连续 1h 的等效声级
C. 测量全部施工作业时段的等效声级
D. 测量昼间 16h、夜间 8h 的等效声级

答案:A
解析:
施工期间,测量连续 20min 的等效声级,夜间同时测量最大声级。


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J 现状调查内容包括( )

A. 自然环境状况调查 B. 社会经济概况调查

C. 公众参与现场调查 D. 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行情况调杳

答案:B,D
解析:
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6.2现状调查内容包括自然地理状况调查(A错误)、社会经济概况调查(B正确)、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行情况调查(D正确)、资源赋存与利用状况调查、环境质量与生态状况调查。


2021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经典例题7节 第7节


某环评机构在为位于M市某化工厂建设项目做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中,发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在制作公众参与篇章时无须召开听证会,而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规定须召开听证会,则应()。

A:召开听证会
B:不召开听证会
C:请示M市环保局
D:听从化工厂领导的意见

答案:B
解析:
不同位阶的法律法规的规定有冲突的,应按照位阶高的规定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为法律,而《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为部门规章,因《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位阶较高,应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执行,即无须召开听证会。


某焦化厂排放的大气污染物,经估算模式计算出的地面质量浓度达标限值10%,所对应的最远距离D10%见表1,该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




A:边长6000m的矩形
B:边长5900m的矩形
C:边长6900m的矩形
D:边长8000m的矩形

答案:D
解析:
根据项目排放污染物的最远影响范围确定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即以排放源为中心点,以D10%为半径的圆或2*D10%为边长的矩形作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当最远距离超过25km时,确定评价范围为半径25km的圆形区域或边长50km矩形区域。本题焦炉的BaP和PM10的D10%为4000米,按照要求应乘以2为8000米。


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正在不断改进的过程中,目前我们要注意将环境影响评价提高到新的水平层面,具体包括()。
A.静态地考虑开发行为对环境生态的影响
B.考虑综合参数之间的联系
C.孤立地处理单个环境参数
D.用动态观点来研究对环境的影响

答案:B,D
解析:
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正在不断改进,科学性和实用性不断提高。目前已从孤立地处理单个环境参数发展到综合参数之间的联系,从静态地考虑开发行为对环境生态的影响,发展到用动态观点来研究这些影响。A、C两项是原来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


某项目按工程建设方案确定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为300m,对建设方案进一步采取污染防治措施后,场界无组织排放监控点浓度可达标,确定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为200m。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该项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应为()。

A:厂界外200m范围
B:厂界外300m范围
C:以排放源边界为起点200m范围
D:以排放源边界为起点300m范围

答案:A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采用推荐模式中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模式计算各无组织源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出的距离是以污染源中心点为起点的控制距离,并结合厂区平面布置图,确定控制距离范围,超出厂界以外的范围,即为项目大气环境防护区域。


根据《关于加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联动工作的意见》下列 规划中,属于可以实施规划环评与规划包含的项目环评联动工作的是()。

A. 未充成规划环评主要工作任务的某渔业发展规划
B. 己完成规划环评主要工作任务的某渔业发展规划
C. 未完成规划环评主要工作任务的某产业园区规划
D. 己完成规划环评主要工作任务的某矿产资源开发规划

答案:D
解析:
已完成规划环评主要工作任务的可实施规划与建设项目的联动。注意五大重点领域 (产业园区;公路、铁路及轨道交通规划环评;港口、航道规划环评;矿产资源开发规划环评; 水利水电开发),不包括渔业。


生态现状调查中,涉及需特殊保护的生态敏感区时,应说明其( )。

A.保护类型
B.保护等级
C.保护对象
D.保护范围

答案:A,B,C,D
解析:
生态现状调查应在收集资料基础上开展现场工作,生态现状调查的范围应不小于评价工作的范嗣。如涉及特殊生态敏感区和重要生态敏感区时,应逐个说明其类型、等级、分布、保护对象、功能区划、保护要求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防治海岸工程建设项目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的有关规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严格限制在海岸采挖砂石
B.禁止在沿海陆域内新建印染、电镀以及其他严重污染海洋环境的工业生产项目
C.在依法划定的海洋风景名胜区、渔业水域,禁止从事污染、破坏景观的海岸工程建设项目
D.兴建海岸工程建设项目,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护野生动植物及其生存环境和海洋水产资源

答案:A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第四十六条,兴建海岸工程建设项目,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及其生存环境和海洋水产资源.
严格限制在海岸采挖砂石。露天开采海滨砂矿和从岸上打井开采海底矿产资源,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海洋环境。详见教材P122。


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关于对规划要素提出优化调整建议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规划的目标、发展定位与国家级、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不符时,应提出明确的优化调整建议
B.规划包含的具体建设项目属于国家明令禁止类型或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境保护政策时,应提出明确的优化调整建议
C.规划布局和规划包含的具体建设项目选址、选线与主体功能区划、生态功能区划、环境敏感区的保护要求发生严重冲突时,应提出明确的优化调整建议
D.规划方案中有依据现有知识水平和技术条件,无法或难以对其产生的不良环境影响程度或范围作出科学、准确判断的内容时,可不提出规划的优化调整建议

答案:D
解析:
A.规划的目标、发展定位与国家级、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不符时,应提出明确的优化调整建议
B.规划包含的具体建设项目属于国家明令禁止类型或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境保护政策时,应提出明确的优化调整建议
C.规划布局和规划包含的具体建设项目选址、选线与主体功能区划、生态功能区划、环境敏感区的保护要求发生严重冲突时,应提出明确的优化调整建议
D.规划方案中有依据现有知识水平和技术条件,无法或难以对其产生的不良环境影响程度或范围作出科学、准确判断的内容时,可不提出规划的优化调整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