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答案7节

发布时间:2021-07-19
2021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答案7节

2021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答案7节 第1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关于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有关规定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编制有关开发利用规划应当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B.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不得开工建设
C.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应当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D.《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列明的建设项目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答案:D
解析:


在废水处理系统中,平流式隔油池的结构与()基本相同。
A.曝气沉砂池 B.平流式沉淀池
C.辅流式沉淀池 D.竖流沉淀池


答案:B
解析:
在废水的预处理中有一个过程是隔油,采用自然上浮法去除可浮油的设施,称为隔油池。常用的隔油池有平流式隔油池和斜板式隔油池两类。平流式隔油池的结构与平流式沉淀池基本相同。


某企业A车间废水量100t/d,废水水质为:pH值2.0、COD浓度2000mg/L,B车间废水量也为100t/d,废水水质为:pH值6.0、COD浓度1000mg/L,上述A、B车间废水纳入污水站混合后水质为( )。

A.pH值4.0、COD1500mg/L
B.pH值4.0、COD1800mg/L
C.pH值2.3、COD1500mg/L
D.pH值3.3、COD1800mg/L

答案:C
解析:
pH=-lg{(100×10-6+100×10-2)÷200}=2.3;COD浓度=(100×2000+100×1000)÷200=1500(mg/L)。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中关于公众参与的规定,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综合性规划和指导性专项规划不进行公众参与调查
B 规划的环境影响篇章或者说明中,应当附具对公众意见采纳与不采纳情况的说明
C 在报送审査的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应当附具对公众意见采纳与不采纳情况及其理由的说明
D 对可能造成不良环境影响并直接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专项规划,其编制机关应在规划草案报送审批前,公开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意见

答案:B
解析:


依据《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在生物物种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禁止( )濒危野生动植物。
A、捕杀 B、繁育 C、驯养 D、采集

答案:A,D
解析:
【参考答案】:AD
【点评分析】:本題主要考察《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的有关規定。答案显 蚨。


2017-73.根据《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下列工程建设项目中不属于海洋工程的是( )

A.人工岛
B.海底管道
C.滨海大型养殖场
D.盐田、海水淡化等海水综合利用工程

答案:C
解析:


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家重点开发区域的发展方向和开发原则包括()。

A.统筹规划国土空间
B.健全城市规模结构
C.促进人口加快集聚
D.形成现代产业体系

答案:A,B,C,D
解析:


现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对排气筒的高度作了相应的规定。排气筒高度除须遵守表列排放速率标准之外,还应高出周围200m半径范围的建筑( ),不能达到该要求的排气筒,应按其高度对应的表列排放速率标准值的( )执行。
A 3m,25%
B 5m,50%
C 7m,75%
D 10m,80%

答案:B
解析:


2021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答案7节 第2节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管理办法(试行)》,下列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时限要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应当在建设项目试生产后三至五年内开展
B.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应当在建设项目开工建设后三至五年内开展
C.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应当在建设项目正式投入生产后三至五年内开展
D.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和环境要素变化特征,确定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的时限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管理办法(试行)》第八条规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应当在建设项目正式投入生产或者运营后三至五年内开展。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也可以根据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和环境要素变化特征,确定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的时限。


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有( )。

A.拟定监测计划
B.开展公众参与
C.拟定跟踪评价计划
D.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答案:A,C,D
解析:
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八个方面:①规划分析;②环境现状与分析;③环境影响识别与确定环境目标和评价指标;④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⑤针对各规划方案(包括替代方案),拟定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确定环境可行的推荐规划方案;⑥开展公众参与;⑦拟定监测、跟踪评价计划;⑧编写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告书、篇章或说明)。 根据最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九个方面:①规划分析;②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③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④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⑤规划方案综合论证和优化调整建议;⑥环境影响减缓措施;⑦环境影响跟踪评价;⑧公众参与;⑨编写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告书、篇章或说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有( )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的,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
A、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的
B、未制定环境风险应急预案的
C、生产、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生产、使用的农药,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
D、未按要求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的

答案:A,C
解析:
见教材P100。


某省一建设工程选址涉及一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应当尽可能避开该不可移动文物
B.因特殊情况不能避开,应对该文物实施原址保护
C.若该文物无法实施原址保护,应报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迁移异地保护
D.因特殊情况不能避开,应报国务院批准后拆除异地重建

答案:A,B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十条规定,建设工程选址,应当尽可能避开不可移动文物;因特殊情况不能避开的,对文物保护单位应当尽可能实施原址保护。实施原址保护的,建设单位应当事先确定保护措施,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报相应的文物行政部门批准,并将保护措施列入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者设计任务书。无法实施原址保护,必须迁移异地保护或者拆除的,应当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迁移或者拆除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批准前须征得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同意。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得拆除;需要迁移的,须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国务院批准。


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确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地域范围通常考虑()因素。

A:地域的现有地理属性、自然资源特征或人为的边界
B:已有的管理边界,如行政区等
C:地域的现有人文属性
D:地域的民俗属性

答案:A,B
解析:
确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地域范围通常考虑:①地域的现有地理属性(流域、盆地、山脉等),自然资源特征(如森林、草原、渔场等),或人为的边界(如公路、铁路或运河);②已有的管理边界,如行政区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对( )应当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组织环境影响评价,编写该规划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
A 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
B 钢铁生产规划
C 能源规划
D 文化教育发展规划

答案:A
解析:


依据《自然保护区条例》,在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内,不得进行的行为是 ( ) 。
A.从事旅游活动 B.教学学习
C.进行标本采集活动 D.建设污染环境的生产设施

答案:D
解析:
【点评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在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内的禁止行为。答案比较明显。建设污染环境的生产设施是禁止的,其余三项是控制的。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一生态影响类》规定的验收调查标准的确定原则有()。

A: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有明确规定的,按其规定作为验收标准
B:现阶段暂时还没有环境保护标准的,可调查类似的项目,用类比结果作为验收标准
C:现阶段暂时还没有环境保护标准的,可用物料衡算、热量平衡等数学计算的结果作为验收标准
D:现阶段暂时还没有环境保护标准的,可按实际调查情况给出结果

答案:A,D
解析:
确定标准及指标的原则包括:①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和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文件中有明确规定的按其规定作为验收标准;②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和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文件中没有明确规定的,可按法律、法规、部门规章的规定参考国家、地方或发达国家环境保护标准;③现阶段暂时还没有环境保护标准的,可按实际调查情况给出结果。


2021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答案7节 第3节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高速公路噪声监测应在公路垂直方向距路肩( )设点进行噪声衰减测量。
A.30m、60m、90m、120m、180m
B. 15m、30m、60m、120m、150m
C.20m、40m、60m、80m、120m
D. 10m、20m、40m、80m、160m

答案:C
解析:


某无指向性球形声源半径 r=2m,距声源外表面 1m 处的 A 声级为 LA,声源 A 声功率级 LA。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关于该声源源强表达量大小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LA>LAw B. LA

C. LA=LAw D. LA 与 LAw 大小关系无法确定

答案:B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 8.3.2.1 公式(11) , LA<LAW。


地下水的补给按来源的不同可分为( )。
A. 降水入渗补给
B. 地表水补给
C. 凝结水补给
D. 含水层补给
E. 人工补给


答案:A,B,C,D,E
解析:


含汞废气的净化方法是( )。

A.吸收法
B.氧化还原法
C.中和法
D.催化氧化还原法

答案:A
解析:
汞及其化合物废气一般处理方法是:①冷凝法。适用于净化回收高浓度的汞蒸气,可采取常压和加压两种方式,常作为吸收法和吸附法净化汞蒸气的前处理。②吸收法。针对不同的工业生产工艺,较为成熟的吸收法处理工艺有:高锰酸钾溶液吸收法、次氯酸钠溶液吸收法、硫酸—软锰矿吸收法、氯化法、氨液吸收法。③吸附法。充氯活性炭吸附法适用于含汞废气处理。活性炭层需预先充氯,含汞蒸气需预除尘,汞与活性炭表面的Cl2反应生成HgCl2,达到除汞目的。④燃烧法。适用于燃煤电厂含汞烟气的处理,采用循环流化床燃煤锅炉,燃烧过程中投加石灰石,烟气采用电除尘器或袋除尘器净化。


下列污染类别中,需预测所有因子的是()。

A:新增污染源的正常排放
B:新增污染源的非正常排放
C:削减污染源
D:被取代污染源

答案:A
解析:
B、C、D三项只需预测主要因子。


废物填埋场渗滤液主要来源有()。

A:地表水
B:地下水
C:处置在填埋场的废物所含的水
D:降水

答案:A,B,C,D
解析:
废物填埋场渗滤液的主要来源有:①降水(包括降雨和降雪)直接落入填埋场;②地表水进入填埋场;③地下水进入填埋场;④处置在填埋场中的废物中含有部分水。


依据《大气污染防治法》,为了防治燃煤产生的大气污染,应当采取的措施是( ).
A.在集中供热管网覆盖的地区,不得新建燃煤锅炉
B.对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氮氧化物采取控制措施
C.新建的高硫分、高灰份煤矿,必须配套建设煤炭洗选设施
D.不得制造、销售或者进口超过生产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锅炉

答案:A,B,C,D
解析:
A B C D
【点评分析】:本题主要考察防治燃煤产生的大气污染应当采取的措施。答案显 然。考生务必记忆并灵活运用。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矿山爆破施工作业环境噪声的测量量是()。

A:A声级及等效连续A声级
B:A声级及脉冲声级
C:最大A声级及噪声持续时间
D:线性声级及倍频带声压级

答案:C
解析:
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突发噪声(如锅炉排气、工程爆破等产生的较高噪声)的评价量为最大A声级(Lmax)。


2021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答案7节 第4节


(2015年)南方某具有年调节性质的高坝水电站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识别,下列环境影响中影响最小的是( )。

A.下泄水量变化对下游用水设施影响
B.下泄水温变化对下游农灌作物影响
C.河道减水对陆生生态影响
D.河道减水对水生生态影响

答案:A,B,D
解析:
施工期是公路工程产生生态破坏和水土流失的主要环节,应重点考虑工程用地、桥隧工程和辅助工程(施工期临时工程)所带来的环境影响和生态破坏。运营期主要考虑交通噪声、管理服务区“三废”、线性工程阻隔和景观等方面的影响。在道路施工期,施工路段的开挖和填埋、地表植被的破坏、取弃土场、物料堆放场都会在施工期使自然景观破碎、形成劣质景观、破坏了原来的自然景观。运营期的景观影响是指道路运营后改变了整个区域的景观效果。


根据《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文教区昼间和夜间每日发生几次的冲击振动,其铅垂向Z振级最大值分别不得超过( )dB。

A.80、77
B.80、70
C.73、70
D.70、67

答案:B
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务院和沿海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海洋环境的保护。(),应当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和有关标准,防止和减少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

A:向海洋排放污染物
B:向海洋倾倒废弃物
C:进行海岸工程建设
D:进行海洋工程建设

答案:A,B,C,D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国务院和沿海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海洋环境的保护。向海洋排放污染物、倾倒废弃物,进行海岸工程和海洋工程建设,应当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和有关标准,防止和减少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


依据《土壤污染防治法》,下列哪些地块应由地方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会同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进行重点监测( )。

A、曾贮存过危险化学品的仓库场地
B、用于堆存煤矸石固废的场地
C、用于生产农药的场地
D、曾喷施过农药的基本农田场地

答案:A,B,C
解析:


某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应包括的时段有( )。

A.施工准备期
B.施工期
C.运行期
D.退役期

答案:B,C
解析:
公路项目工程分析应涉及勘察设计期、施工期和运营期,以施工期和运营期为主。按环境生态、声环境、水环境、环境空气、固体废弃物和社会环境等要素识别影响源和影响方式,并估算源影响源强。


地下水评价Ⅰ类新建项目,需要调查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有( )。

A.地下水污染
B.天然劣质地下水
C.土壤污染
D.地面沉降

答案:A,C
解析:
环境水文地质问题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①地下水污染调查;②土壤污染调查;③场地环境调查。


下列选项中,关于“3S”技术及其应用叙述错误的是()。
A.遥感是指通过任何不接触被观测物体的手段来获取信息的过程和方法,包括航天遥感、航空遥感、航海遥感、雷达以及照相机摄制的图像
B.遥感为景观生态学研究和应用提供的信息包括地形、地貌、地面水体植被类型及其分布、土地利用类型及其面积、生物量分布、土壤类型及其水体特征、群落蒸腾量、叶面积指数及叶绿素含量等
C.利用遥感技术进行景观分类,是研究景观格局、景观变化的重要手段,景观遥感分类一般包括分类体系的建立和实现分类两部分
D.遥感记录数据的方式一般是主要用于航空摄影上的胶片格式记录和主要甩于航天遥感上的计算机兼容磁带数据格式记录


答案:A
解析:
A项,遥感是指通过任何不接触被观测物体的手段来获取信息的过程和方法,包括航天遥感、航空遥感、船载遥感、雷达以及照相机摄制的图像。


影响重金属污染物在包气带土层中迁移的主要因素包括( )。
A. 水的运移
B. 重金属的特性
c. 土层岩性
D. 含水层中水流速度

答案:A,B,C,D
解析:


2021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答案7节 第5节


按开发方式,《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我国国土空间分为()主体功能区。

A: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
B: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
C: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功能保护区、全国生态脆弱区
D: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全国生态脆弱区、特定工业区

答案:A
解析:
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按开发方式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


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属于存在较大环境风险隐患相关建设项目的环境监理要求有( )。

A.环境监理报告应作为试生产审查和环保验收的依据之一
B.未按相关要求落实防范环境风险设施建设的,建设单位应及时纠正、补救
C.建设单位申请试生产时,应将项目环境监理报告和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备案材料一并提交
D.建设单位应委托环境监理单位,重点关注项目施工过程中各项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及防范环境风险设施的建设情况

答案:A,B,C,D
解析:
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对存在较大环境风险隐患的相关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委托环境监理单位开展环境监理工作,重点关注项目施工过程中各项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以及防范环境风险设施的建设情况,未按要求落实的应及时纠正、补救。环境监理报告应作为试生产审查和环保验收的依据之一。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或调查时,应对环境风险防范设施和应急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建设单位申请试生产时,应将项目设计阶段环保措施落实情况、环境监理报告和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备案材料一并提交。


大气污染控制措施必须保证污染源的排放符合(),同时最终环境影响也应符合环境功能区划要求。

A:排放总量控制的有关规定
B:经济技术可行性
C:排放标准的有关规定
D:环境质量标准的有关规定

答案:C
解析:
首先排除选项D,因为后文环境功能区划要求就是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其次排除选项B,此题问的是污染源的排放而不是措施的要求。


技改扩建项目在统计污染物排放量过程中,应算清新老污染源“三本账”,即()。

A:技改扩建前污染物排放量
B:技改扩建项目污染物排放量
C:技改扩建后污染物排放量
D:技改扩建“以新代老”削减量

答案:A,B,C
解析:


在宽浅河流中,对于间歇性排放的污染物,其输移混合的主要物理过程是()。

A:移流(或推流)、横向和纵向混合
B:移流(或推流)、垂向和横向混合
C:横向、纵向和垂向混合
D:移流(或推流)、垂向和纵向混合

答案:A
解析:
在宽浅河流中,垂向混合短时完成,不是输移、混合的主要物理过程,排除B、C、D三项。


根据《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交通干线道路两侧铅垂向Z振级标准值为( )。


A.昼间70dB,夜间67dB
B.昼间75dB,夜间72dB
C.昼间80dB,夜间75dB
D.昼间80dB,夜间80dB

答案:B
解析:


某直径为3m的风机离地高度40m,已知风机的声功率级为105dB(A),在只考虑几何发散衰减时,距风机20米处的A声级为( )。

A.81dB(A)
B.78dB(A)
C.71dB(A)
D.68dB(A)

答案:D
解析:
如果已知点声源的A声功率级LWA(也可为声功率级),且声源处于自由空间,则r处的A声级为:LA(r)=LWA-20lgr-11。计算得,LA=105-20lg20-11=68dB(A)。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数据分析,可采用()表示污染物时空分布特征。

A:浓度等值线
B:污染物位置变化图
C:污染物周期变化图
D:浓度等值线和污染物周期变化图

答案:D
解析:


2021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答案7节 第6节


某已投产的2×300MW火电企业处于国务院规划的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内,其大气污染物超标排放。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对该企业应当( )。

A.限期关停
B.限期治理
C.限期搬迁
D.限期淘汰

答案:B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国家推行煤炭洗选的加工,降低煤炭的硫分和灰分,限制高硫分、高灰分煤炭的开采。新建煤矿应当同步建设配套的煤炭洗选设施,使煤炭的硫分、灰分含量达到规定标准;已建成的煤矿除所采煤炭属于低硫分、低灰分或者根据已达标排放的燃煤电厂要求不需要洗选的以外,应当限期建成配套的煤炭洗选设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以下应当划分为基本草原的是( ).

A.割草地
B.放牧场
C.旅游价值的草原
D.野生动物生存环境的草原

答案:A
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

A.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违反水污染防治法规定、严重污染水环境的企业予以公布
B.对超过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地区,有关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暂停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C.市、县人民政府可根据本行政区域水环境质量状况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需要,确定本行政区域实施总量削减和控制的重点水污染物
D.省、 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务院规定削减和控制本行政区域的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并将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分解落实到排污单位

答案:A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十八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务 院的规定削减和控制本行政区域的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并将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分解落实到市、县人民政府。 市、县人民政府根据本行政区域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要求,将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分解落实到排污单位。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行政区域水环境质量状况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需要,确定本行政区域实施总量消减和控制的重点水污染物。第十九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违反本法规定、严重污染水环境的企业予以公布。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三级评价的附图应包括()。

A:污染源点位及环境空气敏感区分布图
B:基本气象分析图
C:常规气象资料分析图
D:复杂地形的地形示意图
E:污染物浓度等值线分布图

答案:A,B
解析:


65案例1 500kV输变电工程
【素材】
某500kV输变电工程由500kV变电所及500kV同塔双回、π接送电线路组成,线路全长2x91.3km。其中,500kV送电线路包括两部分,一部分由某电厂起至500kV变电所止,线路路径长度2x37.5km;另一部分由W甲、乙线双“π“入500kV变电所,线路路径长度2x53.8km。线路跨越2条河流。变电所建设地点位于某市高岭镇飞云寨村境内。工程静态投资76000万元。线路工程永久占地9.14hm2,临时占地155.62hm2;变电所永久占地9.93hm2,临时占地2.7hm2。初步分析表明,该项目环境敏感点为社会关注区之一的人口密集区,环境保护目标主要为线路两侧一定范围内和变电所周围一定范围内的村屯、有人员活动地带以及排水受纳地表水体——某河流。
【问题】
1.简述该项目的评价重点。
2.简述该项目的评价范围。
3.输变电项目特有的评价因子有哪些?
4.论述该项目对环境的主要影响。
5.如果预测项目运营将对人口密集区内居民产生不利影响,该如何采取措施?

答案:
解析:
1.简述该项目的评价重点。
答:以工程分析、施工期影响、电磁环境和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及环境保护措施为评价工作的重点。具体为:
(1)工程施工期的土地利用和拆迁安置;
(2)工程运营期工频电场及磁场、噪声、无线电干扰的环境影响;
(3)从环境保护角度对可比方案进行比较,提出最佳环保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工程带来的不利环境影响。
2.简述该项目的评价范围。
答:(1)噪声。变电所:厂界噪声评价范围为围墙外1m,环境噪声评价范围为半径100m的敏感区和附近居民区。
线路:边相导线两侧50m带状区域范围内。
(2)工频电磁场。变电所评价范围为以变电所为中心、500m以内。
输电线路评价范围为送电线路走廊两侧30m带状区,其中送电线路走廊为线路两侧边导线投影外各20m的区域。
(3)无线电干扰。输电线路走廊两侧2000m带状范围内。变电所围墙外2000m的区域。
(4)生态环境。输电线路和变电所周围500m范围。
(5)水土保持。主要输电线路和变电所永久占地、临时占地等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
3.输变电项目特有的评价因子有哪些?
答:水环境、大气环境和声环境的评价属于常规评价,评价因子与一般项目类似,输变电项目的特征评价因子有:
(1)电磁辐射:工频电磁场强度;
(2)无线电干扰:0.5MHz的无线电干扰;
(3)生态环境:植被特征与覆盖;
(4)水土保持:水土流失。
4.论述该项目对环境的主要影响。
答:(1)送电线路环境影响施工期:
①临时占地将使部分农作物、果树、高大乔木等遭到短期损坏。
②材料、设备、运输车辆产生噪声和扬尘。
③修筑施工道路扰动现有地貌,造成一定的水土流失,产生扬尘。
④塔基场地平整、基础开挖扰动现有地貌,造成一定量水土流失、扬尘、固废和机械噪声。
⑤土建时的混凝土搅拌及基础打桩等产生噪声。
⑥施工现场人员居住场所搭建临时生活取暖炉灶,产生环境空气污染。
⑦人员及车辆进出等将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对野生动物产生一定影响。
运营期:
①工程沿线拆迁房屋、砍伐森林、改变局部自然环境。
②土地的占用,改变了原有土地功能。
③输电线路下方及附近存在的电磁场对人、畜和动植物产生影响。
④输电线路干扰波对邻近有线和无线电装置产生影响。
⑤高压线路电晕可听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变电所环境影响。
施工期:由于地表的开挖、工程车辆的行驶、施工人员生活等,施工区域将产生水土流失、粉尘、噪声、弃土(渣)、生活垃圾和生活废水等,主要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运营期:
①工频电磁场,无线电干扰:变电所内高压线以及电气设备附近,因高电压、大电流而产生较强的电磁场;变电所内500kV电气设备、导线、金具绝缘子串亦可能产生局部电晕放电,从而产生无线电干扰,通过出线、顺导线方向以及沿空间垂直方向向变电所外传播高频干扰波。
②废水:变电所值班日常生活污水。
③固废:变电所值班日常生活垃圾。事故时的废变压器油属于危废,必须交由有资质的单位集中处理。
④噪声:变电所内断路器、电抗器、变压器、火花及电晕等产生较高的连续电磁性和机械性噪声。
5.如果预测项目运营将对人口密集区内居民产生不利影响,该如何采取措施?
答:如果预测项目运营将对人口密集区内居民产生不利影响,一般采用如下三种措施之一或者是三种措施结合使用。
(1)线路避让摆动。当线路经过地区有较大村庄或通过居民密集区时,线路应尽量摆动避开。
(2)抬高线位方法。当线路周边为居民密集区或村庄房屋较集中时,可采用抬高线位方法,尽量减少拆迁移民。
(3)拆迁方法。当线路周边房屋较少或房屋建设质量较差时,宜采用拆迁方法。此时应给出拆迁的户数、拆迁后最近建筑距边导线的距离及工频电场预测值。
由于该项目线路经过居民密集区,建议采用前两种措施。
【考点分析】
1.简述该项目的评价重点。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5)确定评价重点”。
举一反三:
本案例项目属于生态影响型项目,施工期线路假设涉及土地利用类型的变更和居民的拆迁安置,因此施工期对生态和社会的影响属于重点评价内容之一;同时,线型工程再选址、选线期的比选和运营后的环保措施亦为重点之一。由于在输电线
路和变电所项目附近,运营期将存在较复杂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场强,因此,该类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要重点做好这三项电磁环境指标的评价工作。具体工作可分为三步:
第一步是根据电磁环境评价范围和工程环境特点确定环境保护敏感目标。
第二步是对电磁环境三项指标进行预测。根据模式计算和类比监测结果,三项电磁环境指标中,环境制约因素是工频电场。
第三步是根据预测计算结果(包括参照类比监测值),对具体的村庄或居民区等环境敏感目标进行评价,提出污染防治对策。
线路工频电磁场评价应针对敏感目标按评价程序进行。应重点说明各敏感目标的户数、人数,环境特征(地形特征及建筑物类型等)及与本工程之间的关系(方位、距离、高差等)。明确拆迁居民房是工程拆迁还是环保拆迁(在边导线5m以外仍超过工频电场4kV/m标准的拆迁房屋属环保拆迁),还应明确预测环保拆迁的户数、拆迁后距线路最近的一户居民与线路的距离及工频电场预测值。这些内容是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时应重点关注的问题。随着“西电东送”工程的实施,超高压与特高压输电建设项目将会增多,输电线路同周边群众的关系尤要关注。输电线路工频电磁场的影响预测评价应是项目评价的重点,需按评价程序进行。
2.简述该项目的评价范围。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4)确定评价工作等级、评价范围及各环境要素的环境保护要求”。
举一反三:
《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规定:工频电场、磁场的评价范種为送电线路走廊两侧30m带状区域,其中送电线路走廊为线路两侧边导线投影外各20m的区域。
3.输变电项目特有的评价因子有哪些?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1)识别环境影响因素与筛选评价因子”。
4.论述该项目对环境的主要影响。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2)判断建设项目影响环境的主要因素及分析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
5.如果预测项目运营将对人口密集区内居民产生不利影响,该如何采取措施?《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六、环境保护措施分析(2)分析污染控制措施及其技术经济可行性;(3)分析生态影响防护、恢复与补偿措施及其技术经济可行性”。
举一反三:
输变电项目选线、选址、选型一般遵照如下原则进行:
选线:输变电线路路径应避开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城镇规划区、机场、军事目标、集中居民区及无线电收信台等重点保护目标。
选址:变电所、开关站选址要尽量少占农田、远离村镇,尽量减少土石方工程量等。
选型:设备选型应考虑采用低噪声及降低无线电干扰的主变压器、电感器、风机等设备;杆塔选型应做合理性与可行性的论证。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试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内容包括( )。
A、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B、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C、结论与建议
D、环境风险评价

答案:A,B,C
解析:
见教材P49.


无组织排放源是指没有排气筒或排气筒高度低于( )排放源排放的污染物。
A. 10 m
B. 12 m
C. 15 m
D. 18 m

答案:C
解析:


(2018年)某地面以下的化学品输送管道项目,穿越一集中式应急引用水水源准保护区,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该项目的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判定为()。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无法判定

答案:A
解析:
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见表 5-2 。


2021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答案7节 第7节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对于环境质量和区域污染源现状调查,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污染源调查时注意点源与非点源的分类调查
B:各环境要素的质量现状进行评价后要说明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
C:先收集评价范围内各例行监测点、断面或站位的近期环境监测资料或背景值调查资料,后监测
D:根据调查和评价结果,要分析存在的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途径

答案:A,B,C,D
解析:
环境质量和区域污染源现状调查与评价包括:①根据建设项目特点、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和当地环境特征选择环境要素进行调查与评价;②调查评价范围内的环境功能区划和主要的环境敏感区,收集评价范围内各例行监测点、断面或站位的近期环境监测资料或背景值调查资料,以环境功能区为主兼顾均布性和代表性布设现状监测点位;③选择建设项目等标排放量较大的污染因子、影响评价区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因子和特殊因子以及建设项目的特殊污染因子作为主要污染因子,注意点源与非点源的分类调查;④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或相关标准规定的评价方法对选定的评价因子及各环境要素的质量现状进行评价,并说明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⑤根据调查和评价结果,分析存在的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途径。


根据《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应当对生态功能保护区采取保护措施,()一切导致生态功能继续退化的开发活动和其他人为破坏活动。

A:停止
B:改进
C:控制
D:限制

答案:A
解析:
根据《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应当对生态功能保护区采取保护措施:停止一切导致生态功能继续退化的开发活动和其他人为破坏活动,停止一切产生严重环境污染的工程项目建设;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区内人口已超出承载能力的应采取必要的移民措施;改变粗放生产经营方式,走生态经济型发展道路,对已经破坏的重要生态系统,要结合生态环境建设措施,认真组织重建与恢复,尽快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拟建于西北地区的煤化工项目,厂址为半固定沙地,在环境影响识别过程中,应识别可能受到不利影响的环境要素有()。

A:地下水
B:植被
C:大气
D:土壤

答案:A,B,C,D
解析:
环境影响识别就是通过系统地检查拟建项目的各项“活动”与各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识别可能的环境影响,包括环境影响因子、影响对象(环境因子)、环境影响程度和环境影响的方式。在环境影响识别中,自然环境要素可划分为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候、地表水质、空气质量、土壤、森林、草场、陆生生物、水生生物等。社会要素可以划分为城市(镇)、土地利用、人口、居民区、交通、文物古迹、风景名胜等。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规定:建设项目所处环境的(),是确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类别的重要依据。

A:敏感性质
B:敏感性质和敏感程度
C:敏感程度
D:敏感性质或敏感程度

答案:B
解析:


我国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包括()。

A:环境保护综合法、环境保护相关法以及部门规章
B:环境保护综合法、环境保护单行法和环境保护相关法
C:环境保护综合法、环境保护单行法、环境保护国际条约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环境保护相关法、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答案:B
解析:
环境保护法律包括环境保护综合法、环境保护单行法和环境保护相关法。环境保护综合法是指198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该法共有六章四十七条;环境保护单行法包括污染防治法、生态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保护相关法是指一些自然资源保护和其他有关部门法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凡具有特殊地理条件、生态系统、生物与非生物资源及海洋开发利用特殊需要的区域,可以建立()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和科学的开发方式进行特殊管理

A.海洋生态功能区
B.海洋自然保护区
C.海洋主体功能区
D.海洋特别保护区

答案:D
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第二十三条凡具有特殊地理条件、生态系统、生物与非生物资源及海洋开发利用特殊需要的区域,可以建立海洋特别保护区,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和科学的开发方式进行特殊管理。


某建设项目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项目污染源E方位2. 2km处为自然保护区实验区,所在地常年、夏季、冬季的主导风向分别为N、S、NW,拟在1月份进行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关于该项目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布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至少在项目约N、W、S、E方向各设置1个监测点,在实验区设置1个监测点,并在约S方向设1个加密点
B.至少在项目约N、W、S、E方向各设置1个监测点,在实验区设置1个监测点,并在约N方向设一个加密点
C.至少在项目约NW、SW、SE、NE方向各设置1个监测点,在实验区设置1个监测点,并在约SE方向设1个加密点
D.至少在项目约NW、SW、SE、NE方向各设置1个监测点,在实验区设置1个监测点,并在约NW方向设1个加密点

答案:C
解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7.3.3.2.2二级评价项目,a)以监测期间所处季节的主导风向为轴向,取上风向为0°,至少在约0°、90°、180°、270°方向上各设置1个监测点,主导风向下风向应加密布点。具体监测点位根据局地地形条件、风频分布特征以及环境功能区、环境空气保护目标所在方位做适当调整。各个监测点要有代表性,环境监测值应能反映各环境空气敏感区、各环境功能区的环境质量,以及预计受项目影响的高浓度区的环境质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应当( )。

A.保障生态安全
B.保护生物多样性
C.加大开发力度,提高开发效率
D.依法制定有关生态保护和恢复治理方案并予以实施

答案:A,B,D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三十条,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应当合理开发,保护生物多样性,保障生态安全,依法制定有关生态保护和恢复治理方案并予以实施。详见教材P86。